中醫臨證「膽囊炎」的經驗與治療方法

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亦不明顯。平時可能經常有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噯氣、噁心和厭食油膩食物等消化不良癥狀,有的病人則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處隱痛。在站立、運動及冷水浴後更為明顯。病人右上腹肋緣下有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B超檢查可見膽囊引人注目或增大,排空功能障礙。口服膽囊造影劑發現有結石時,則診斷可以確定。 患膽囊炎的病人都會有這樣一個親身體驗,即多吃油膩食物後會感到心窩部位不適或悶脹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右上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向右肩胛處放射,並有噁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常不得不去醫院急診治療。膽囊炎病人吃油膩食物,為什麼會引起急性發作呢?原來,膽囊發炎時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膽汁的排出,而膽汁對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當病人吃油膩食物後,刺激膽囊收縮,分泌大量的膽汁。於是,膽囊就會發生強烈收縮,從而引起膽囊炎的急性發作。因此,為了減輕有病膽囊的負擔,安排合理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1)少食高脂肪類食物 豬肉、牛肉、羊肉、奶油、黃油、油炸食物(特別是荷包蛋)、動物內臟、魚子,以及多油糕點等,均屬高脂肪類食物,膽囊炎病人應儘可能地少食此類食物。刺激膽囊收縮,分泌大量的膽汁。於是,膽囊就會發生強烈收縮,從而引起膽囊炎的急性發作。因此,為了減輕有病膽囊的負擔,安排合理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2)適當攝取優質蛋白質。如果一個人長期不食動物性食物,那麼,人體難免會不同程度地缺乏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物質而發生營養不良,以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患病,更不利於膽囊炎病人的康復。因此,適當攝取優質蛋白質是完全必要的。瘦肉、雞鴨肉、魚肉、蛋類、豆製品等均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3)補充能量 生命的延續和新陳代謝需要大量的能量,而人類食用的米飯、面、水果等均含有大量的能量。對於膽囊炎病人來說,以上食物均不受限制,可按需進食,以滿足機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4)忌食刺激性食物 膽囊炎病人在飲食上不僅要注意食物細軟,易於消化,少食多餐,更要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以減少或避免對膽囊的刺激。總之,患膽囊炎的病人,其飲食安排不僅適用於急性發作時,即使在靜止期或恢復期也應如此,以防複發。一: 膽囊炎中醫辨證: 肝鬱氣滯,濕熱內郁。 治 法: 疏肝利膽、理氣解郁、健脾消食、清熱化濕。方 名: 新清膽湯。中醫處方: 黃芪30克、金錢草60克、滿天星30克、威靈仙30克、柴胡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藥12克、元胡12克、蒲公英30克、鬱金10克、山楂12克、雞內金12克。用 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3劑見效,12劑為1療程。一般2-3個療程痊癒。二: 膽囊結石中醫辨證: 肝鬱氣滯,久郁成石。治 法: 疏肝、解郁、理氣、止痛、溶石排石。方 名: 舒肝利膽湯。中醫處方: 柴胡15克、枳實10克、青皮10克、陳皮10克、虎杖根30克、金銀花30克、生大黃3-10克【後下】、芒硝3-10克【後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鬱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2克、白芍12克、雞內金12克。用 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12劑為1療程。一般2-3個療程痊癒。

[一]:病案 1.寒實內結,反作熱實,久用苦寒,其痛不止 陳××,男,28歲。 右脅下絞痛,痛徹腰背,時輕時重,時作時止2個多月。醫診膽囊炎、膽石症。予利膽排石之劑治之不效。近3天來。脅下疼痛持續不止,輕則隱隱,重則如絞。雖然針、中西藥俱用亦不見功。然因患者畏懼手術,再求中藥試之。細審其證見右脅下劇痛,痛徹腰背,發熱,目珠微黃,舌苔薄白,脈緊而弦。綜其脈證,思之:膽石症、膽囊炎之黃疸雖濕熱夾實者為多,但不能說所有膽石症、膽囊炎均為濕熱夾實者,且其脈緊弦,緊弦脈者寒實證也。寒實者宜溫下,正如仲景《金匱要略》所云:「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用新清膽湯。處方: 黃芪30克、金錢草60克、滿天星30克、威靈仙30克、柴胡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山藥12克、元胡12克、蒲公英30克、鬱金10克、山楂12克、雞內金12克。晝夜24小時連服2劑,次日來診。陳某說:疼痛止,繼服2劑,熱退,症消。再服用半月後經超聲波探查膽囊正常。[二]:病案 2.少陽表裡微結,反予攻下除濕,虛實不分,寒熱不明,久延病期 蔣××,女,50歲。 右脅脹痛,胃脘灼熱煩亂1年多。醫診膽石症、膽囊炎。先後以利膽排石中藥近20劑未見明顯效果。細審其證見脅下痞硬,時或脹痛,疲乏無力,納呆食減,舌苔白,脈濡緩。綜合脈證,思之:脅下者肝膽少陽之位也,濡緩之脈者濕痰鬱結也,肝膽之部見脾濕之脈乃脾土反侮肝木之象。故治宜散水飲理肝膽。又思柴胡桂枝幹薑湯之柴胡配黃芩以和解少陽之邪;桂枝、乾薑、炙草補脾散寒,溫通陽氣,瓜蔞根生津止渴,配牡蠣以軟堅散結。共奏和解少陽之邪,溫寒通陽而行氣化。乃處:柴胡10克,乾薑4克,桂枝10克,花粉15克,黃芩10克,牡蠣10克,甘草6克,枳實10克。 服藥4劑,脅下痞硬,納呆乏力均好轉。某醫云:此治少陽證方也。仲景云:「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即如《金匱要略》亦僅云:「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未聞其能治膽石症、膽囊炎,而利膽排石則為諸家稱道之藥方,否則不可為也。乃利膽排石湯。葯後痛又大作。患者再邀診治宜急改用舒肝利膽湯。此病之位仍居少陽肝膽之部,且仍為飲邪之鬱結。乃再處舒肝利膽湯。3劑後,疼痛大減;繼服12劑,諸證俱失;又服10劑,B超探查報告云:肝膽正常膽囊結石全無。[三]:病案 3.肝胃不和,食積不化,反作濕熱結滯,當和反攻,病邪不解 楊××,女,60歲。 膽囊切除術後4年多來,精神、食慾一直正常。但近半年多來,右脅、胃脘又發現時或隱痛,時或絞痛,時或懊儂煩亂,納呆食減,體重很快下降20千克。經過某院反覆檢查,診斷為肝膽管結石、肝膽管炎。某醫予利膽排石之中藥4個多月,非但諸證不減,亦且日漸加重。細審諸證,除上述者外,並見消瘦乏力,面色黧黑,鞏膜黃染,心煩懊儂,口苦口粘,發熱,尿色黃赤,舌苔黃白厚膩,脈弦滑緊數。思之:滑脈者食積也,弦滑並見者食積與濕痰結於肝膽也,數滑緊脈並見者積熱也。合之與症,乃痰食積滯,肝胃不和也。又思:丹溪越鞠丸治諸郁,保和丸消食化痰,合之為方不但解郁,亦且消積,可與之。處方:川芎10克,蒼朮15克,香附10克,梔子10克,神曲30克,焦山楂3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連翹10克,萊菔子10克,麥芽30克。服藥2劑,諸證均減,飲食增加,繼服20劑,諸證全失;又服20劑,經醫院B超檢查肝膽正常。


推薦閱讀:

高血壓治療方法介紹
濕疹的最佳治療方法:
嬰兒濕疹治療方法

TAG:經驗 | 治療方法 | 中醫 | 方法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