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史是一台大戲》感悟歷史----永樂篇

在歷史這台大戲中,經過宋元時期各民族之間的大融合,明朝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共存的統一的國家。民族之間的再融合,宗教思想的再澄清,明之前文化的再展現以及社會文化真正的普及,都是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也可以說是明朝這個歷史時期所起到的作用。當歷史的腳步走到了這裡,世間一切不正的因素都在開始增加,人的道德水準整體上不如漢唐時期,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文化上、還是制度上,有傳承但變異的、不正的東西都在增加。但是,在這個歷史時期,還是給後人留下很多美好的歷史遺產。特別是永樂盛世這一段。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歷史時期。一個美國作者在他的書中寫道:明朝的永樂皇帝,駕崩於1424年8月12日,自從1402年7月17日登極以來,近乎8062天的在位時間,而且所有證據也顯示,他從未浪費過一天。八千多個日子,從未浪費過一天,這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在歷史這個大舞台中,恐怕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的。這是真實的嗎?歷史學家說:他說的還真是事實。這樣一位勤勉的皇帝,他給歷史留下些什麼?後人又是怎樣評價他的呢?三百多年後,清康熙皇帝對於永樂盛世是這樣評價的:遠邁漢唐。就是說:「永樂盛世,蓋兼漢唐而有之。」這是繼漢「文景之治」,唐「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之後的又一個盛世。在這個期間,永樂皇帝究竟做了些什麼?對後世又有怎樣的影響?我們從中又能悟到些什麼呢?朱棣為什麼要這麼拚命呢?因為他就是帶著這樣巨大的使命來的。這裡把其中對後世影響比較大的列舉出來,重新梳理,從神傳文明的角度試著做一下解讀。修纂《永樂大典》關於這部大典,這裡不做過多的內容和意義上的陳述,百度搜索一下就有詳細的描述。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這是朱棣好大喜功的表現。但在我們看來,卻不是這樣的,其實它是朱棣要完成的使命,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看到,朱棣剛登上皇位不久,也就是在永樂元年七月,朱棣就召集著名才子解縉等人,提出要修纂一部涵蓋所有中華文化書籍(所有能找到的)的大百科全書。當時的朝政局面還不是很穩定的,而且這部用了五年時間才修纂完畢的大典,在修成之後,正本便束之高閣,到了嘉靖時期,才由嘉靖皇帝重錄了副本。個人認為,修纂《永樂大典》,有這樣幾個內涵。一,儘可能多的保留中華文化的遺產,起到文化的傳承與融合的作用;二,它是明朝文化發展的宣言,奠定了明代多元多層文化發展的基礎。預示著明朝這個時期在文化上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從明中葉以後,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端倪,如:儒、釋、道三教並舉,復古漢唐文化的表現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鄭和下西洋歷史學家通常認為是在宣揚大明國威,同時隱察建文帝是否流亡到海外。個人認為,有這方面的因素在,但其實它也是朱棣的使命之一,就是:傳播中華文化。這才是鄭和下西洋真正的內涵。把恢宏的中華文化通過鄭和船隊的環球航行傳播到世界各地(據英國海洋歷史學家孟席斯研究,認為哥倫布所用的地圖正是鄭和團隊繪製的,由此間接證明鄭和船隊曾到美洲大陸),讓當時的世人了解中國、走近中國,並在記憶中留下中華文明的烙印。寫到這裡,我在想,鄭和龐大船隊環球航行,傳播中國文化;和現在美國的航母編隊在世界各地巡遊,所起到的傳播美國文化的作用有什麼不一樣呢?遷都北京與疏通大運河關於遷都,史書上認為它在客觀上為後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並有力的保證了北方邊境的穩定。個人認為,這只是其中之一。從史書中記載,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就是自唐宋以來,政治文化中心是江南一帶,大約主要包括江浙和江西地區,這是自唐宋以來形成的一種經濟文化布局,形成了「南重北輕」的局面。明朝初期,北方的經濟文化上的發展很慢,明太祖晚年「南北榜」的科舉事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這只是預演。真正的改變是從遷都北京、浚通運河開始,才從根本上扭轉了南北經濟與文化發展不均衡的局面,各民族文化之間得到極大的融合。到明中葉,這種南北交融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江浙文化與南北兩京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融為一體了,地域文化間的互動,商品經濟流通加快。舉個例子:正德年間,一個名叫董穀的人曾記述了當時的互動流通的情況。他從家鄉來到北京,見到市間交易皆用一種「板兒」(銅錢),感到很奇怪,然而待到還鄉,發現鄉里也已經盛行這種「板兒」了。他還寫到其鄉婦女一向流行窄衣尖髻,到京師後,見京中婦女長衣大袖,待還鄉時,家鄉婦女也都已改成寬衣平髻了。設立內閣,恢復市舶司與設立四夷館從一定層面講,可以這麼說,由於內閣的設立,才有了「永樂盛世」「仁宣盛世」。當時首屆內閣成員中的楊士奇、楊榮,歷經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他們都是處理朝政的主要官員,這樣一來,就有力的保證了政策的連續、穩定。(我們還是以美國為例子,美國這個國家,無論換了誰當總統,它對內對外的政策都是連貫的,不會因為換了總統而作較大的變動。)這個內閣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所效仿,一直延續到現在(如英國、日本等)。恢復市舶司(海外人員來華接待處)與設立四夷館(翻譯機構)。這兩個機構的設立,從制度上保證並促進了明朝與周邊國家以及西方國家之間政府與民間的交流。其根本目的還是傳播中華文化。從史書上我們看到,當時來華的使團非常多,官道上外國人士絡繹不絕。並且海外各國來朝貢時,順帶做的生意,朝庭不干涉,不收稅,還隆重接待並賞賜豐厚的禮物。時人稱海外使團「幾比王侯」。厚往薄來,海外使團來華更勤了。奠定中國的疆域「五征漠北」,基本上消除了來自蒙古的威脅,維護北方邊境的穩定。設立哈密衛,管理畏兀兒地區(今新疆地區),同時也是控制蒙古的關鍵。在東北設立了許多衛所,加強對東北各少數民族的管理與控制。還設立了在今天俄羅斯境內特林,庫頁島的北端的奴兒干都司,從另一個方向加強對蒙古的控制。重視藏傳佛教,加強對西藏的影響與控制。1413年,設立了貴州布政使司,從此,中國西南除西藏外,雲、貴、川、桂四省的局面,基本形成了。科舉取士制度的確立與文化的普及朱元璋時代,由於士大夫的不配合,科舉制度並沒有真正的實行,主要還是採用薦舉。永樂時期,專以科舉取士,並慢慢確立了科舉為唯一的取士制度。從這個時期起,學校的主要職能從朱元璋時的教化轉變為真正的培育人材,文化得到了普及。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蓋地而不設之學,無人而不納之教。庠聲序音,重規疊矩,無間於下邑荒徼,山陬海涯。此明代學校之盛,唐宋以來所不及也」。到了明中葉以後,江浙地區,文化教育普及程度較高。如明人張岱所說: 「後生小子無不讀書,及二十無成,然後習手藝。」大修武當這個始於永樂十年,徵調了三十多萬軍士、民夫和工匠,耗時十多年,才建成的一個擁有九宮九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十二亭的規模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其中最有名氣的是玉虛宮,玉虛宮由大殿和堂、祠、壇、廟一共2200多間組成,而且完全是皇家的建築規格,宮內有玉帶河穿過,紅牆黃瓦,儼然是一座皇宮。歷史學家對此都表示不理解,認為朱棣是為了感謝靖難時真武大帝曾顯靈幫助而修建的。從道教的發展史中,我們能夠了解到,過去道家是沒有教的,都是獨修、單修,沒有普度眾生的因素,而真正形成系統的道教正是從這一個時期開始的。為什麼會在突然之間,在地上開始形成了道教了呢?其實是天象變化造成的。這裡面主要的因素就是:佛道之爭。是天上的佛與道都在為被選擇而爭,這才是真正的原因。發展農業,藏富於民元朝時,百姓種糯米比較多,主要用於醣酒。經過朱元璋時期的勸課農桑、發展農業,減免賦稅,到了永樂時期,國家和百姓都很富足。明史記述到:計是時,宇內富庶,賦入盈羨。米粟自輸京師數百萬石外,府縣倉廩蓄積甚豐,至給腐不可食。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明在軍事上實行的是衛、所制,這一制度與唐之府兵制相近(可能就是唐之府兵制演變而來的)。這一制度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軍隊自給自足。士不失業,將帥無握兵之重。朱元璋曾說:「吾養兵百萬,要不費百姓一粒米。」就是說,明朝初期的軍隊的軍餉不必國家支出,不但不必支出,還生財有道,有一定的剩餘。簡單的介紹一下,明朝軍隊是這樣安排的。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這個三七與二八,並非固定不變的,人員的輪流抽出的。永樂元年,朝庭對於軍隊的賦稅是這樣定的:軍田一分,正糧十二石,貯屯倉,聽本軍自支,餘糧為本衛所官軍俸糧。正是因為實行了這樣的軍事制度,減輕的百姓的負擔,才使藏富於民得以實現,真正做到了國富民也強(「藏富於民」,這和美國的現在是不是很相似啊)。前文我們提到,清康熙皇帝對於永樂皇帝的評價是:遠邁漢唐。其實還有一句話:暴於嬴秦。這是兩個截然相反的評價。一代聖君康熙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朱棣為什麼能建立那麼大的功勛,在留下顯赫功績的同時也留下千古罵名呢?朱棣愛民如子、體恤下屬、堅韌不拔,為大明朝的長治久安以及傳播中華文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但對不肯臣服自己的人他又是那樣的無情、冷酷與血腥。他這樣的性格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我們先來看一下朱棣在北平時期的表現。建文元年,朱允炆聽從黃子澄的主張,削廢了周、齊、湘、代、岷五個藩王,加強了對燕王府及其它諸王的監控,以朝庭的名義抽調王府護衛,朱棣能怎麼辦?他沒有辦法啊,他還沒有準備好,時機還不成熟,只能忍。裝病不出。朱棣體恤屬下。有一回,他的兩個親信不小心在談話中露了馬腳,被抓到京師審訓,至死這二人都沒有泄密,這和朱棣平時能體恤部下、和部下打成一片是密切相關的,沒有付出,是得不到這樣的回報的。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朱棣的忍。下屬被抓,朱棣意識到離朝庭動手的日子不遠了,可是他還沒有準備好,裝病是行不通了,怎麼辦呢?裝瘋!他跑到北平的大街上高聲狂呼、胡言亂語,別人在飯鋪中喝的酒,他搶來就喝,吃的飯菜,他搶來就吃,最後索性躺在大街上呼呼大睡,整個北平城都知道燕王給朝庭逼瘋了。朝庭不相信,派人來調查,在北平最熱的7月,朱棣穿著厚厚的衣服,披著床單,渾身哆嗦,坐在火爐邊,嘴裡喊著「好冷啊!好冷啊!」。為了成就大業,朱棣只能忍!朱棣深受百姓愛戴。有一回,朝庭下達捉拿燕王府官員的命令,一個街道上的老太太看到一個喝醉酒的士兵正在磨刀,上前一問,方知是要去燕王府抓人的,老太太趕忙到燕王府報信。其實燕王府豈能不知這事,但從這樣一件小事中,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朱棣在北平的苦心經營、深得民心。民為邦本!為政者都應該牢記啊。他這樣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還得從他小的時候說起,公元1360年4月17日朱棣生於南京(應天)。據史書記載,當時雲氣滿室,光彩五色,照映宮闥,連日不散。這被認為是朱棣後來能當上皇帝的吉兆。這個時候朱元璋還只是反元勢力中較大的一支而已,在外領兵打仗,根本無暇顧及下一代,史書中說,直到朱元璋要登基稱帝時,才想起來自己的兒子們都還沒有正式的名字(當時已有7個兒子),有一天,朱元璋來到太廟,祭告祖宗,為自己的孩子們鄭重的起了名字。朱棣的生母是一個迷,按《明史》的說法,馬皇后共生五子:太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其實這五個孩子的母親都不是馬皇后,因為史書中提到,馬皇后的確未曾生育。這五個孩子從出生後就交由馬皇后撫養,只認馬皇后為母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呢?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和馬皇后是患難之交,共同走過一段非常艱難的歲月,榮辱相依,同舟與共,感情很深,馬皇后沒有孩子,這在宮庭中可是件大事,如果不是青梅竹馬,那後位都有可能不保,尤其是到下一代繼承皇位時,她就有可能不能享受皇太后的尊稱了,所以最有可能的一種解釋:是朱元璋的安排。據史料記載,太子、秦王、晉王三兄弟乃李淑妃所生,而燕王朱棣和周王是一位蒙古族女子碽氏(碽妃)所生。關於這一點,史學家眾說紛紜,都拿不出確切的證據。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南京太常寺志》(明朝負責皇家祭祖的機構)的記載中看出一些端倪,書中說在祖廟裡,太祖朱元璋的牌位下邊,正中間是馬皇后的牌位,左邊(東邊)是一個淑妃的牌位,以及一大堆其他妃子的牌位,但是右邊(西邊)卻只有一個碽妃的牌位,地位非常特殊。《三垣筆記》中言「北都破後,弘光復都南京,乃發舊太廟,碽妃神主具在,均如《南太常志》所云。」但這還是不能讓人確信,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我們接著往下看。《太祖成穆孫貴妃傳》曾記載到,孫貴妃無子,病逝時,朱元璋曾命周王服孝三年。書中說「庶子為生母服三年,眾子為庶母期,自妃始。」而周王與朱棣同母,為什麼說周王是朱棣的親弟弟呢?《黃子澄傳》記載到:「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削周,是剪燕羽翼也。』」周王是庶出,那朱棣也是庶出。關於碽妃,正史中看不到相應的記載,但從其它史料中,還是有零星記載的。歷史學家考證過,說碽妃的命運很凄慘,在生下周王便被賜自盡了。在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皇子的母親如果是宮女或者是其它出身不好的女子,要麼母以子貴,要麼下場很悲慘。更何況碽妃是一位蒙古族的女子,在當時那樣的背景下,有蒙古血統的皇子是很難被漢族人認可的,朱元璋為了兩個兒子很可能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認為這一說法是比較可信的。人之初,性本善。在情的面前,有多少人能守住道德這條底線呢?關於朱棣的身世,我們為什麼要反覆的論證呢?這個身世,朱棣背負得太沉太重。兄弟欺凌,朱元璋不看重,奪位後士大夫的指責,天下百姓的議論,都讓朱棣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明知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卻不能公開,只能修個寺廟,秘密祭奠。寫到這,一種敬意油然而生,多少生命,為了奠定人類的文化,在歷史這台大戲中,扮演著自己的角色,甚至是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朱棣後來能承載那麼大的使命,建立那麼大的功勛,和他成長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我們通過歷史記載的一些蛛絲馬跡、片言隻語,儘可能的還原朱棣青少年時期的生活,是要從中找到朱棣成長的軌跡,看到一個偉大的生命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從中得到借鑒與啟示。朱棣雖然貴為皇子,但在皇宮之中,他的日子是比較難過的。首先是他的身世問題,其次是在兄弟當中,朱棣排行第四,上面尚有三個哥哥,受到兄弟的欺凌也是很正常的。史書記載到,有一回,朱棣和晉王入京朝見時,晉王朱棡常用言語挑釁朱棣、刺激朱棣,目的是和朱棣吵起來,只要吵起來,朱元璋向來是偏向朱棡的。可是朱棣是怎麼表現的呢?朱棣不但不爭辯,反而是很委屈、很憂懼,裝病逃離南京。等朱棣回北平,朱棡還不放過,派人調查燕王府里的細事,雖然沒有查到什麼?但燕王朱棣自小就受這個哥哥欺凌,也可見一般。最重要的一點,朱元璋不重視他,除了太子外,朱元璋更喜歡的是晉王朱棡和寧王朱權,為什麼這麼說呢?史書上記載過,1390年,朱元璋讓燕王朱棣和晉王各督一支人馬,前往征伐北元太尉乃兒不花,這是朱棣和朱棡的首次出征,出征前,朱元璋就派人送了一百萬錠鈔給晉王,讓他發給出征的將士,因為晉王從小就聰明外露,而朱棣為人卻很低調,所以朱元璋認為這次出徵得勝一定是晉王。可結果卻是朱棣打了勝仗,晉王一無所獲。沒有辦法,朱元璋只好派人再送一百萬錠鈔給朱棣,犒勞將士。一前一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朱元璋更信任更喜愛的是晉王。而寧王也是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帶的兵是最多的,史書中說:「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又統轄朵顏三衛騎兵。」而朱棣只有王府的三個護衛,大約是五、六千人的樣子。公元1378年,秦王朱樉、晉王朱棡到藩地就藩,朱棣原以為自己此時也可以到藩地就藩,沒想到朱元璋臨時改變主意了,讓朱棣仍回中都鳳陽深造(學習軍事理論、體察民情)。我想,當朱棣看到兩個哥哥雄糾糾氣昂昂的帶著自己的護衛出發時,朱棣一定感到很落寞、沮喪,但據史書上所說,朱棣不動聲色、沒有任何不滿,悄悄的返回鳳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朱棣雖只19歲,但他的心智已經很成熟了,城府很深,深藏不露。而且在鳳陽的這兩年,對朱棣治國有很大的幫助,朱棣曾說:「朕少時嘗居鳳陽,民間細事,無不究知。」朱棣的早熟、堅忍、自負、果敢,做事堅決果斷但略顯偏執的性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鍛造出來的。這些人生經歷的安排,有多少是這個生命來之前所要的?又有多少是變異的生命安排的呢(生母碽妃是不是強加給他的呢)?1368年冬天,徐達攻克元大都(北平),自從攻克了大都以後,他就和北平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餘下的十多年,有時候是常年駐紮在北平,有時候是在北邊防禦,進行戰役。後來更多的就是每年春初、冬末召還,春天就到北邊來,到了暮冬,就被召還回南京,常年奔還在北平和南京之間,直到死前一年,明太祖還命令他鎮守北平。徐達在明初不僅改建了北京城,在內城建立了一道城垣,而且在北平的周圍修築了長城屏障。為北平城建立起了一套完整、堅固的軍事防禦體系,這也為北平後來成為明朝都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有著「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正是徐達奉命在1381年修建的,因此關非常雄偉,而且依山傍海,所以稱為山海關。山海關長城也彙集了古長城的精華,更重要是它成為了保衛北京的重要屏障。1370年,朱棣和兄弟們共十人,一起被冊封為藩王,朱棣為燕王,藩地北平。公元1375年,朱棣終於迎來了擺脫沉悶壓抑生活的一絲曙光。在朱元璋的主持下,朱棣娶徐達的長女為妃。這個徐妃貞靜好學,文武全才,遠近聞名。在朱棣靖難之役中以及後來治理天下的不同時期,徐妃都做了應有的貢獻。最重要的是這個聯姻,給朱棣在奪位中增添的砝碼,而徐達在北平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為朱棣的未來而做的鋪墊(歷史的安排就象一場戲一樣)。度完蜜月,朱棣就奉命到中都鳳陽「吃苦」去了,朱元璋布衣出身,很重視兒子們的教育,他曾說過:「富貴易驕,艱難易忍,久遠易忘。」這句話在今天依然是教育子女的至理名言啊!1380年正月,「胡惟庸案」發,被誅殺功臣及功臣親屬數以萬計,朱元璋為了保朱家的江山穩定,開始大清洗了。可是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十九年後,當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朱允炆竟然無將可用,只得起用老將耿炳文。人,無論做了什麼,善惡是同出的。為善得善果,為惡種惡因。清洗功臣,朱棣的地位越發顯得重要了,案發後不到兩個月,朱棣就接到旨意,就藩北平。1382年,馬皇后病逝。馬皇后對朱元璋的一生幫助極大。她治理後宮嚴而不苛,常勸朱元璋保全功臣,莫要濫殺無辜。在病危時,她自知不治,不吃藥、不讓太醫看病、也不讓人祈福,因為她深知,如果這些都不見效,自己死後朱元璋一定會懲罰那些用藥無效的御醫和祈福不靈的官員。觀馬皇后一生的為人,她實在是一個不修道已在道中之人。在她的葬禮那一天,雷聲隆隆、雨瀉如注,當時的一位高僧說了這樣四句偈語:「雨落天垂淚,雷鳴地舉哀。西方諸佛子,齊送馬如來。」馬皇后一生善心善行,在生命垂危之時,能為了他人的安危,坦然放下生死,這樣的人她一定是神。所以才有那天地為之動容,西方諸佛皆來相迎的場景。眾生本是天上神,無奈塵世把人迷。馬皇后歸天,朱棣回來奔喪。朱棣這次南京之行,得到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軍師道衍和尚。看到這,不由得啞然失笑,驚嘆於明朝這場大戲的總導演,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之前和朱棣沒有發生任何關係的人物,通過這樣的安排,無論是理由、場合、時機都讓人覺得那麼自然,兩個人就這麼開始,開始一段新的征程。二十年後,正是軍師道衍和尚的一句話改變了戰局。當時朱棣已經和朝廷打了三年的仗,朱棣雖然勝多負少,但只是在北平和濟南之間來回打,無論是兵源還是物資補給,朱棣都沒有優勢,打到後半段,將士身心疲乏,只能先撤回北平休整。這個時候,道衍和尚看出問題來了,說了這樣一句話:「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什麼意思呢?當時朝廷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前線(河北境內、山東境內),而安徽、江蘇,也就是江淮一帶兵力空虛,朱棣就是這樣帶著他的靖難大軍,一路南下,雖說在肥河、小河、齊眉山一帶受挫,但朱棣此次南下,不達目的不回頭,朱棣在誓師時說:「要當臨江一決,不復反顧矣!」所以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他都勇往直前,帶領大軍直奔南京。雙方的主力在今天安徽的靈璧相遇,部署在靈璧的這支朝廷的軍隊,是南京周邊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出乎意料的是雙方在這裡並沒有展開激烈的戰鬥,朝廷方面只守不攻,朱棣也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他把對方包圍起來並斷了南方軍的糧道,南方軍沒有辦法,想突圍了。其實這個時候,朱棣也面臨著前進還是撤退的抉擇,他的部下大多是北方人,不習慣江淮地區六七月份酷熱潮濕的天氣,水土不服,將士們都不願意再打下去了。朱棣很惱火,氣壞了,大發雷霆,他說:「誰願意回去,就請回去吧,聽其自便。」這才力挽狂瀾。無論做什麼事,遇到什麼困難,頭腦都要清醒,認定是正確的,就要堅定的走下去,不管誰說什麼,也不為所動。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我們交待一下。堅守了一段時間,南方軍糧草告罄,定下了次日清晨以炮響為號突圍。而北方軍也計劃在次日清晨發起攻擊,攻擊當時都是以響炮為號的,於是,一聲炮響,北方軍開始進攻,而南方軍的將士都以為炮響是突圍的信號,也向外突圍,和北方軍遇個正著,一番混戰,南方軍全軍覆沒,只主將何福一個逃走。(時間、信號都一致,你說這是不是天意啊。其實偶然是不存在的,都是安排好的,只不過我們人在迷中,看不清而已。)講到戰爭場面,史書有一段記載,相當震撼。記載的是朱棣和盛庸在夾河一帶的戰況:「兩軍兵刃相接,彼此戰疲,各坐而息。已而復起戰,相持不退,飛矢交下。」(《奉天靖難紀》卷三)。幾十萬人啊,就這樣打,累了休息一會,起來再戰,這場面,真是震撼啊!都是生命啊!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就是這麼大,有的人生來就是王侯將相,而有的人生來就是一個平民、普通士兵,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人一生的一切呢?古代人都知道人要積德行善,來世才會有福報(當大官、發大財)。可是今天又有多少人能用「德」來要求自己呢?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靈璧大捷後,北方軍士氣大振,朱棣帶領大軍渡過了淮河,揚州不戰而降,江北再無可守之處,朱棣把大軍駐紮在高資港的江北,南京已經在望了。南京方面亂作一團,朱允炆趕緊下「罪己詔」,徵兵勤王。其中有這樣一句「朕不德而至寇,固不足言。然我臣子其肯棄朕而不顧乎?」朱允炆傻眼了,竟然真的沒有人帶兵前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問題我們還得有請明太祖朱元璋來回答,正是朱元璋屠殺功臣,以致朱允炆無將可用。話說回來,如果不是這樣安排,那朱棣能有機會嗎?當然朱允炆自身也是有原因的,史書上對朱允炆是這樣評價的:「《朝鮮李朝太宗實錄》記述到:徒知寬仁,而紀綱不立,故也。」民初歷史學家孟森說:「帝仁柔樂善……但英斷不足,所用齊泰、黃子澄固非任當日艱巨之材;即所敬信之方孝孺亦不免迂闊之誚……」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從自己這方面去找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裡提到的黃子澄,我們要做一下交待。前文提到的削廢五王,正是黃子澄效仿漢景帝時晃錯的削藩建議,先削弱藩,逼燕王反,再削之。真是迂腐啊!時代不同,對象不同,怎麼可以照搬不變呢?這下倒好,一下子把餘下的所有藩王都推到燕王那邊去了。征燕期間,起用老將耿炳文是子澄,撤掉耿炳文換上草包李景隆的也是子澄。有時候我不禁在想,黃子澄究竟是為朱允炆還是為燕王工作呢?要說他不是燕王的人,可他做的事都是對燕王有利的;但要說他是燕王的人,他又在燕王的屠刀下死得那麼英勇壯烈。是啊!我們是該好好的想一想,我們人究竟有多少事是自己可以做主的,是不是冥冥之中,有那樣一種力量在安排著人、安排著人的一切。人是怎麼來的?怎樣才能真正的把握自己?怎樣做才是對真正的自己負責?需要我們去思考。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三位神人,其中有一位擁有過24個老婆
期末考試一定會用到的36個歷史答題規律(二)
毛澤東得知哪位黃埔一期生犧牲後連嘆:可惜 可惜?
明、清兩朝覆滅的最後歷史推手
中國歷史上最勇猛的五位將軍,第四個意外改變了歐洲歷史

TAG:感悟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