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釋迦牟尼佛以十二種事業息除眾生的無明

X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今天為藏傳佛教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誕(藏曆四月初七)!經中說僅以聽聞我等本師之名號也逐漸於大菩提道中不退轉。即生中不管遇到何種痛苦、恐怖,只要能隨念佛陀,必定能從中獲得解脫。《法華經》中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聖者菩薩所行持的種種事業。具體指每個剎那都能嚴凈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深入智慧海,清凈諸行海,圓滿諸願海,親近諸佛海,供養諸佛海,修行經劫海。什麼是事業?就是心的能力的外在發揮,比如太陽是本體,光、熱是功能,由光熱的發揮而長養萬物是事業。聖者菩薩以證悟心性的力量,能令本具的功德周遍地發揮作用。心性遠離垢障就能起不可思議的妙用,能在一個剎那就做到嚴凈諸剎海、解脫眾生海、分別諸法海等等的極廣大事業,遠遠超過了凡夫和小乘阿羅漢的境界。比如聖者菩薩一剎那就能往詣無量佛前廣興供養,能教化十方無量眾生,而世間的一個教育家一時只能為幾百、幾千個人授課,而且一個剎那決定說不出一個字來。所以在做事業的能力上,凡夫和聖者有天壤之別。我們應當心懷最遠大的志向,不應以做一些世間事業為滿足,應當發願追隨聖者菩薩,成就與他們同等的事業。         在此介紹布頓佛教史中記載關於佛陀度生的十二項事業:  (一)從兜率下降事業:於此應引《寶性論》中所說:「婆羅門子『無上』壽盡後,往生兜率,名『聖善白幢』,為天眾說法。」那時,由他的福德力,及諸佛加持力,天樂齊鳴聲中發出偈句:「廣大福資證悟力,無邊智慧放光明,具無等力大幻術,請憶燃燈所授記。世尊勝生福德力,兜率天宮雖美妙,但因具足大悲心,願由悲幢降甘霖。」唱偈已復作頌句說:「請

勿棄置時己至,今以悲意而勸請。」這是以偈頌作了勸請。那時,凈居天諸天子作如是念想:於菩薩入胎前十二年,將化現為婆羅門,如果由下面所說的形相入胎,將具相好,將得轉輪聖王位,或將成佛。並對諸獨覺說:「十二年中,菩薩將誕生,應舍此住處。」話往下傳時,為住在「王舍城」[52]下「轉尾山」中的一位名「朗波」的獨覺聽得,他當即在石上留下足印以示寂。又在「婆羅尼斯」城[53]中,也有五百獨覺入火荼毗而示寂。由於有舍利下落,遂傳稱為「下落仙人」。後來,菩薩憶念所有勸請的意義,而觀察了時間為人壽百歲時,生洲為贍部洲[54],生處為中土,族姓為王族等四種。如《阿含經》中所說:「觀種姓、觀時、觀生處、觀血統、觀婦女等五觀世間,將開始下降人間時,菩薩對諸天人說:「善友們,這一百零八種見法門,是佛子將往生時所開示。善友們,『信心』即是見法門,能令意思不分散之故;『凈念』即是見法門,能令濁心轉成清凈心之故。」繼之又說:「灌頂處也即是見法門,將從入胎起而至示現大涅槃」。菩薩說後作偈說:「何時從此兜率天,導師獅子往生時,我向諸天所宣說,願友舍離放逸行。」說此等話後,並將寶冠給彌勒菩薩戴在頭上,而復說道:「善友們,我降贍洲去成佛,彌勒開示汝等法。」菩薩說後,諸天人心生憂苦說道:「聖者士夫不住此,兜率天宮失美嚴。」復說:「菩薩,贍部洲中,現有富蘭那迦葉波(意為護國究竟)、未伽黎拘余黎(意為善行黑神男)、刪闍夜毗羅胝(意為男女具勝尊)、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意為具勝)、迦羅鳩羅馱加旃延(意為加旃延子)、尼鍵陀菩提子(意為裸體親男)等六種外道辯論師,以及婆羅門勝因、婆羅門耳擊、婆羅門具善、婆羅門梵天壽、婆羅門蓮心、紅色婆羅門等隨傳外道六師,並喜樂子余行、精藝師遠飛、梵志極賢、婆羅門子普勝、無煩惱仙人、上廣迦葉具髻等外道證會派六師,共十八種外道宗師。彼等正造作不凈兇殘惡業。故此,非下降之時。」菩薩答道:「螺音、樂聲不同他聲,如陽光不同他光一樣,我之法不與彼諸師之法相混雜,我能懾伏彼諸外道。比如一獅可令百獸懼伏,一金剛杵可摧眾多堅岩,一帝釋可威懾一切阿修羅,太陽一出可消除一切黑暗。」菩薩說後,又問:「我當以如何形相下降?」有些天人說:「應以梵天的形相。」有些天人說:「應以帝釋形相為善。」天子「正威」說:「根據吠陀典籍所說應以大象形相為宜。」於是菩薩離諸天人而起行。  (二)入胎事業:那時,凈飯王宮出現十八種瑞相。嚴冬過後,春天氐宿降落時(即四月十五日),月輪圓滿,鬼宿現時,菩薩化作大象形相,適值母住「長凈法」[55]時,從母右脅入降胎中。同時摩耶夫人夢中見得瑞相,就將瑞相作偈向婆羅門等問道:「金絡妙覆頂頭紅,具足白牙數有六,色如螺雪與白銀,如是勝象入我腹。彼象一入我身心,頓感發生極妙樂,昔日經受未曾有,猶如安住禪定樂。」諸婆羅門記別說:「將生一殊勝王子,如居宮婚配,當為轉輪聖王,如出家則當成佛。」於是菩薩住母胎中,仍不失妙寶莊嚴佛子行以為加持,住胎十月,圓滿受用無漏樂,從而成熟人天眾生三十六那由他數。  (三)誕生事業:此後,復現百花盛開等三十二種瑞相。在「蘭毗尼園」[56]中,菩薩母手攀「無憂樹」時,菩薩即從母右脅而出,菩薩母在無苦惱和無損害中,生下太子。那時,天神散妙花,梵天、帝釋捧持「迦什迦天衣」,難陀及優波難陀二龍王為之沐浴。菩薩說:「憍屍迦(即帝釋)將我放下,步行到東方說,當是一切善法的加行;到南方說,當成為人天大眾的福田;到西方說,世間中唯我最勝卓越,此為我之最後生,當出離生、老、病、死之邊;到北方說,一切有情中我當成無上;到下方說,當粉碎諸魔及魔軍,當降大法雨,讓雨雲熄滅一切地獄有情住處的地獄火,以滿足地獄眾生所求之安樂;指上方說,一切有情當向上而觀。」菩薩說畢行七七步,步步都生起蓮花。那時,各方都呈現吉祥瑞相:四大國中生四太子;上等種姓生五百男孩,及「具美稱」等八百女子;有名「意樂」等五百男僕;名「堪贊」等牝牡馬駒各萬匹,黃牛萬頭;於洲之中部生長菩提樹;出現美麗園林五百處,及寶藏五百處。王子遂名為「一切義成」。於是去到供奉種姓神祗之所,由於太子在一切釋迦族人中,為最能者,因此命名為「釋迦牟尼」。由於釋迦種姓神名「增盛」(此神最大)向太子敬禮,故諸天神也向太子敬禮,故又取名為「天中天」。摩耶夫人生太子七天後,即壽終而往生三十三天。這不是菩薩有何罪咎,而是如果摩耶夫人親視太子,心將碎裂,實為壽量已至究竟之故。其他經中說:「住在『普持山』中的無煩惱仙人的侄兒『火施子』,他心中有所察覺,即問師道:『教師此間如日聚,同時普照是何因?如是山中諸岩穴,一光照射皆顯明』」。師答道:「日之光明常熾熱,一子所發之光明,觸其末端光涼爽,定是能仁所發光。」於是無煩惱仙人入住「劫毗羅城」[57]作偈啟請說:「大王!我輩今來此,敬求一見王太子,世間之主作導師,我求一見彼能仁。」那仙人無論夢中或睜眼時都難忘睹世尊面,便作偈說:「具足善種諸良駒,夜間入眠一時辰(即一夜的四分之一),能獲有義諸夢寐,雙目不須久睡眠。」仙人見太子後,心想一切相師都預言王子將作轉輪聖王,何以這些預言有所變化?感而作偈說:「大王!相師皆意亂,諍劫不來轉輪王,子是勝福法寶藏,解脫罪業將成佛。」那時,太子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養,並有懷抱太子的保姆八人、哺乳保姆八人、戲玩保姆八人、拭污保姆八人,依此保姆三十二人而長養。如此神異奇蹟,被一位有五種神通住在雪山中名為「黑仙人」的所察覺,同他的外甥「火施」運用神通來到「劫毗羅」城窺視太子相,他知道太子將得怎樣的成就,嘆為希有!並生悲傷!王子足下禮,右繞王子身,同時流淚而作出預言說:「我觀所生太子相,三十二相以莊嚴,將有二成余皆非,在家則成轉輪王。離俗出家則成佛,不隨他人之後轉,此世圓證菩提果,殊勝密根隱蔽沒。眾生難見頂髻故,在俗居家將不能。」王問:「那末你何故而哭泣?」作偈答道:「大王,我遇法藏勝丈夫,嘆未成義我壽終,未得解脫見已過,因此悲痛而哭泣。」說偈後,仙人也就返回他的住處。  (四)學書習定事業:以後,太子年漸長大,王命太子向釋迦族姓兒童約萬人一起到教書法師跋陀羅尼(意為普友)的學堂中學書習字。太於問:「教師,梵天文字等六十四種中,我學那種?」教師聽太子一問,很感驚奇,嘆為希有!而作偈說:「正大有情真希有,一切論典雖已學,隨入彼彼世間故,來到此地學書堂。一切字書雖有名,我亦未能盡知曉,彼於此等已熟悉,仍來學書此塾中。」  此後,太子去到林中,在閻浮樹下,止息入定,從初禪證到第四靜慮[58]。有五位具神變的仙人飛經此地上空時,欲飛不能,只得降落,繞太子身恭敬禮拜。那時,其他樹木的蔭影已沒,獨有太子坐處閻浮樹影未消,諸仙人視此奇景,心生希有!作偈說道:「能仁何時誕生已,彼時修入具光定,導師如是二次修,我今敬禮怙主足。」說偈已畢,即向太子頂禮。  (五)婚配賽藝事業:繼後,釋迦族姓的長輩們都來到國王前,啟請道:「大王,過去相士們都預言太子如留宮婚配,將成轉輪聖王。請為太子選擇賢妃吧!」於是國王吩咐道:「速去看何處有和太子相配的美女吧!」遂有五百釋迦種姓的人說:「我們的女兒能和太子相配。」王說:「此事須問太子。」太子說:「七天後我當答覆。」太子考慮後而作偈說:「我知無邊貪慾過,爭鬥結怨成苦根,猶如可怖毒樹葉,亦加烈火與劍鋒。欲樂功德非我願,我與女會不美嚴,運用禪定息心樂,我願默然住林藪。」太子進而觀察,出善巧方便和悲心之門感覺到:「污泥草塘蓮花茂,眾人群中國王尊,菩薩何時得勝眷,彼時度生千萬億。往昔善巧諸佛子,亦曾納妃生子嗣,我當隨學此諸德,但須無貪住禪樂。」太子想後,將應具之女德寫於書面,回答說:「能有如是德相的女子,我願納受。」國王立即吩咐御前大臣道:「你去看何處有如太子所寫德相的女子,速召進宮來。」並作頌說:「婆羅門及王種女,諸侯庶民種姓中,誰有如是功德女,即時召來我宮中。並非愛執吾太子,種姓高貴與希有,功德真實諸法相,是其心中所喜愛。」於是婆羅門到各地遍訪,見到一位釋迦種姓持杖者的女子名「俱夷」(梵語,藏文意為「地護女」),將女德相書交她看。俱夷看後笑容滿面說:「梵志!我全具如此德,彼具勝相是我夫,太子願納勿遲延,萬一可能娶俗女。」大臣將此情況稟報國王,國王說:「此女子多虛詐,不可盡信,七天內召所有女子前來宮中,將賞賜悅意的物品。」到了七天,所有女子都來到宮中,王賜以物品,眾女子懾於王宮的威風,很快離去。待到俱夷來時,贈品已完。俱夷微笑說:「我有何過錯,討得對我如此的忿恨?」太子答道:「並非忿恨,而是你來遲了。」說罷即將價值千金的戒指給她。俱夷走後,護衛人等向國王稟報:「太子對俱夷垂戀,並且親自對她說了一些話。」於是國王遣使到釋迦種姓持杖者那裡說:「請你把女兒嫁給太子。」持杖者說:「我姓之宗法,須通曉技藝的人,方可把女兒嫁給他,太子生長在快樂的深宮之內,未必能通技藝,不通技藝的人,我怎能將女兒嫁給他呢?」使臣將持杖者的話回稟國王,國王心中暗想這女子我見面兩次,居然對我這般無禮。正在這樣想時,太於得知,當即對父王說:「這有什麼過錯?請下命令,否則是不可以的。」國王雖與太子發生一些爭論,由於太子應允比賽技藝,國王心生歡喜,而宣告比賽技藝。到了七天時,聚集釋迦種姓的五百青年,俱夷豎立得勝旗,約定比賽劍術、射箭、角力等項目,獲勝者奪此旗。首先來比賽者是「拉金」(藏文意為「天賜」),他面對牽來的大象,生起了嫉妒和驕傲之心,用掌一擊將象擊斃。難陀前來將象拋擲在城門之外,繼由太子菩薩前來用足趾挑起象屍拋出七道圍牆和七條溝渠之外,約一「俱盧舍」[59]遠的地方,象屍落處成一盆形窪地。此地故名為「象窪」。其次,由教師跋陀羅尼作證,比賽文字,仍然是太子菩薩得勝。次由釋迦有成(當時著名數學家)作證。比賽算數,結果仍是太子菩薩獲勝。而且數學家釋迦有成也只能通達到「阿閦鞞」數位[60],而菩薩則通達到「阿伽羅婆羅」[61]的數位。再次比賽跳躍、游泳、跑步等項目,太子菩薩都比他人優越。此後,難陀與阿難陀二人,認為自己的力量超過他人,因而來到太子面前角力,太子剛與他們一交手,二人即倒仆在地。次由拉金來角力,太子菩薩用右手舉起拉金在空中旋轉,然後置於地上,不傷其體。繼而所有釋迦種姓來此的青年們一齊合力襲擊太子,他們剛一接觸太子,就全部倒地。再次比賽射箭,阿難射程達二「俱盧舍」;拉金射程達四「俱盧舍」;阿難陀射程僅達六「俱盧舍」。持杖者於二由旬以外豎立鐵鼓一面作靶。他們只能射到各自所及的射程,沒人能射中鐵鼓。太子菩薩則在十「俱盧舍」以外,置一鐵鼓,鼓的前面排列七輛車,車的後面豎立一頭鐵豬,然後取出天祠中祖父「獅子頰」留下的寶弓,半扣弓弦於指環上,拉弓一射,當即射穿鐵鼓、七輛車和鐵豬等物,並穿入土中小見,穿入處成一井眼般的洞穴,因此將這井名為「箭井」。後又比賽掐算。總之從御象術起,直到配香諸方的一切技藝都是太子菩薩獲得勝利。於是持杖者只得將女兒供與太子。太子菩薩為了隨順世俗習慣,選俱夷為八萬四千宮女中最勝女妃,並為她灌了頂,也和這些女眾嬉戲娛樂。  (六)離俗出家事業:此時有一些天神、龍王,暗地裡為太子憂慮,念道:「哎呀!這樣的聖者如果長久住在美妃眷屬相娛樂之中,將變為不成法器的有情。」顧慮太子此後不能出離欲境。都向太子恭敬頂禮,誠意勸請道:「願太子發出離心成佛說法」。一切諸佛也由樂聲中發出勸請聲道:「觀見盛苦諸眾生,願成怙主皈依處,能作救主親饒益,子昔發願如古德。善士勇行與利眾,所發願語請回憶,此是子之時與量,能仁速作出家行。」從一切妃子所奏的樂聲中也發出這樣的頌聲:「過去生中君曾說,三有老病苦熾熱,不死永生無此怙,眾生不明出生死。輪迴猶如入瓶蚋,三有無定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舞,眾生壽命如閃電,亦如瀑布瞬時逝。」又有偈語道:「請憶宿世諸善行,對被痴暗所縛眾,施與正慧善光明,正法眼藏除煩惱。」太子菩薩聽了這些偈語的聲音,也就斷除了妄自驕慢之心,而發起菩提心。復有三十二億天神子也作偈勸請道:「轉世已安穩,人獅壽亦固,復示納妃等,隨順彼世間。世法後得中,成熟人天眾,現在是出離,發心時已至。」又有勸請偈句道:「妙音祥和音,速憶燃燈記,如記勿差遲,請發佛聲音。」那時,國王在夢寐巾,夢見太子菩薩出家,問侍從等太子在宮內否?答道:「在宮內」。國王想到這恐是太子出家的徵兆,為了使太子貪戀欲樂起見,增修了春和、夏涼、冬暖的華美宮殿三座,每座宮門梯欄間,用五百人守護。在建造過程中,不讓任何青年察覺,迅速建成。若於此處,說話聲音可以傳到半由旬[62]遠。相師們又作出預言說:「將由吉祥門出離俗家」。於是國王又增設可發聲達半由旬的大閘門,各以五百人監守開關。  後來,太子希望一遊園林,命駕車者配備車馬,駕車者將太子的希求向國王啟請。國王認為少見太子有歡悅的行動,今有此歡喜准如所請。於是太子從東門出行,由感召力天神等變現出所有老苦的形相,太子見此情景,問道:「御者此人形色衰,血肉枯瘦筋皮縮,頭白齒脫身枯槁,倚杖歪行是何人?」駕車者答道:「殿下!此人被老所迫害,諸報衰殘精力弱,親眷欺侮無怙主,不能作事如朽木。」太子吩咐道:「快探詢這『老』者之法,是宗族種姓法?抑是眾生都有此一法?照我話快去問來,我聽得回答後,對所說的意義,當如法思考之。」駕車者回答道:「殿下!老非宗法非國法,眾人至壯被老殘,王之父母親眷等,定皆老去無他途。」太子菩薩道:「駕車童子智淺薄,年輕狂妄未見老,今欲返宮速回車,我為老至何可樂!」於是驅車返宮。繼後,太子復出南門,見一病人而問道:「御者:此人形色惡,諸根衰弱氣息喘,肢枯腹隆容顏痿,二便遺地此何人?」駕車者答道:「殿下!此人已被病纏身,病卮常在將近死,永健不存神形衰,此世難尋救怙友。」太子道:「夢想無病等兒戲,病之煎熬極難忍,智者今見此病狀,如何能生遊覽樂。」此後,太子復出西門見死者而問道:「御者此人在輦中,發殘頭上散黃土,雜聲呼號捶胸泣,人眾繞輦是何人?」駕車者答道:「殿下!贍洲此是已死人,以後難見兒孫悲,舍離資財與親屬,轉趣他世不見親。」太子說道:「何能變老為青春,轉諸病害為無病,變不長存為常活,貪者轉為善巧士。老病死苦縱成無,執此五蘊仍大苦,老病死隨何須說,應思善遣謀解脫。」太子復出北門遇見比丘而問道:「御者此士心安靜,目視路行一軛量,身著緇衣持戒行,持缽無驕此何人?」駕車者答道:「殿下此名比丘僧,斷除欲樂調柔行,自尋安靜已出家,遠離貪瞋行乞食。」太子說道:「此謂善業我亦求,是諸智者所常贊,此行利已又利他,安養將成無死果。」  於是太子菩薩返回宮內住下,國王得知太子所見所聞,為了監視太子,增修圍牆、溝渠、門柵,在城中十字街頭設置守護隊,井命宮妃等作一切嬉戲以娛樂太子。那時,出現了太子菩薩發心出家的各種徵兆:如眾鳥不鳴、蓮花萎謝、樹不開花、琵琶斷弦、擊鼓無聲等。國王對此等徵兆,有所驚覺,王妃俱夷也在夢中夢見大地_震動等相。而太子菩薩於夢中,則夢見以手足攪翻大海,大地變為卧褥,須彌山壓伏枕下,光明普照,除盡黑暗,從地面湧出一傘,覆蓋三界。現出黑白四獸,和四色飛鳥,一時都變為一色。登吐污山,而身不沾穢。取來清泉,治癒諸病。夢坐在須彌山上的獅子座上,受一切天神恭敬禮拜等。這時太子菩薩認為得不到父王許可出家,是不好的。於是去到父王座前稟求道:「我出離的時辰已到,願父王不必作障和不悅。」國王說:「你無論希求作何勝施,郁必須在家。」太子道:「請父王賜我以不老、不病、不死和不衰敗。」父王說:「這種希求,正是我所無,無能賜與你。請求其他吧。」太子道:「父王,老病死衰等不變,四勝施等若難賜,請王賜我一勝施,即是賜斷生死流。」於是國王只好應允說:「我願圓滿你所願。」太子菩薩便回到自己的住處。但是國王仍然為了此事,命釋姓人等嚴加監視防守,並同釋姓人眾共商後,就在四門,每門各安置五百釋姓青年,每五百人配備五百車輛,每五百車輛配備五百少年軍。釋姓長輩等都安置在十字路口和三岔路上巡邏。國王也親自巡查。那時,一切葯叉和五百遍入天神子[63]也為太子菩薩將在今晚出離俗家,而辛勤地作一切供事;四大天王[64]也在考慮抬托乘騎;三十三天界諸神也在作供事。於是太子菩薩就能以實踐自己的四大宏願。法行天子以神變之力使宮妃等變為各種不凈相。太子生起此地為屍林的想像,而說偈道:「噫嘻!徒眾已極苦,妖魔群中有何樂,貪慾非法執為法,痴暗緊纏智慧劣。如同飛鳥入網中,何時能出不可得。」說偈畢,便觀察三十二相修不凈觀[65]。於是太子菩薩登上美妙宮的宮頂,向一切諸佛恭敬頂禮,而仔細觀察,見帝釋[66]和四大天王及日、月神等也都在向他禮拜。同時一見「勝星」[67]出現,便對駕車者說:「此吉象徵成諸義,今宵成義定無疑,御者迅速牽勝馬,備裝鞍具供我騎。」駕車者稟道:「請示有何趣向?」太子道:「我當實現出離。」駕車者多次勸太子回心轉意。而太子向駕車者說了許多貪慾的過患,而自己心愿堅決,毫無轉意。靜慧天子、悲嚴天子等眾神,以神力使迦毗羅皤聖地人眾都昏睡不醒,聲音不響。太子遂命駕車者將馬牽來。那時,帝釋、四大天王來到迦毗羅皤聖地。駕車者又懇求道:「沒有到出離時候。」太子說偈道:「為求利益眾生義,願證菩提無老死,解救眾生我久願。於今成熟時已至。」同時諸天神也作偈勸請道:「由緣聖者已速起,解救一切苦難眾,迄今出離時已至。」於是由帝釋開了吉祥門,駕車者備好寶馬「堪贊」(舊譯為「犍陟」),侍奉太子起身上馬,四大天王托著馬足向空中飛騰而出,梵天帝釋作前導指路,頓時光明照耀,消除夜間的黑暗。在一切供養和各種樂聲中,太子菩薩離開王城越過「力士城」(古印度一城名),而到了清凈塔前。太子將寶馬和自身上的一切飾具賜給駕車者,命他返宮。後來在此處建塔,名為車匿還宮塔。於是太子菩薩在清凈塔前剪下頭髮,諸天神當即請發造塔供養,以此命名「下發塔」。太子菩薩認為「迦屍迦」裝(珍貴俗家衣裝),與出家裝不合,想求一件出家裝時,凈居天神知道後變成獵人相,將出家緇衣供與太子菩薩,太子也將迦屍迦裝送給獵人,獵人捧置頭上,為了供奉將衣裝迎到了凈居天界。車匿見此情景後,即在當地建塔,取名叫「受緇衣塔」。那時,傳出「薩婆悉達」(釋迦牟尼少時名諱,意為:「一切成義」)出家了的聲音,響徹色究競天界。車匿遂將寶馬和飾具帶回宮中,用以解除國王和妃眷等的憂苦。  (七)行苦行事業:太子菩薩下發畢,身穿緇衣出家之後,往婆羅門「具種」的住處走去,來到了「毗舍離」城[68],去到「通藝子」名為「遠飛」有門徒三百人的「無所有處」[69]師的座前,獲得允諾作為弟子而修學,真實生起了「無所有」之心。菩薩問遠飛道:「你內心所領會的,僅此一法么?」遠飛答:「僅此一法」。菩薩說:「僅此一法,我也能通達了。」遠飛說:「我所知的,你既知道,你所知的我也知道,我二人可一起開導徒眾吧!」菩薩認為僅以此種法門,是不能獲得出離的。故求一種更為優越之法,漸次來到「摩揭陀」[70],在「灰白山」中安住。次由「溫泉門」來到「王舍城」中住下。那時,城內市民和「影勝王」[71]對菩薩十分敬信,以一半江山供於菩薩,未被納受。繼後,菩薩見「喜樂子余行」(外道師名)給其七百門徒,宣說「有頂心識」(外道修定法)。菩薩自念:「我今開始修此禁戒苦行,當生起殊勝超越的想念,並可破除有漏禪定。」菩薩得到「余行」允許收作弟子,不久,菩薩也就通達了「有頂心識」。他如過去問遠飛那樣,並說以此種法門是不能獲得解脫涅槃的。菩薩作破斥後而他去。那時,憍陳如等五人仍追隨著菩薩,菩薩修行境界漸次登峰造極,昔日未知的三喻也已通達,而來到尼連河畔,菩薩心想:「五濁惡世眾生,念行卑劣,勤修惡劣的禁行,而執為清凈。我為破除邪謬,解度眾生,當修禁行和苦行。」於是在「周遍虛空三摩地」(一種禪定名)住了六年,只食一粒芝麻或一顆柏實或一粒米。這樣苦行了六年,連呼吸運行都已停止。那時,有部分天神之子對已住天界的摩耶夫人說:「太子死了。」摩耶夫人來到釋迦靜坐處,只見菩薩的身體干如朽木,真象死去一般。因此,悲嘆地說道:「你剛誕生說,這是我最後發的誓言,也未完成;黑仙人的記別也成虛妄。」菩薩作偈答道:「日月星群可墮地,雖非聖者我未逝,但願母親勿憂苦,不久即見我成佛。」摩耶夫人聽說後,心生歡喜而返回原處。當菩薩對其母說話時,那村莊的牧牛人等也故作擤鼻涕、塞耳孔等各種譏笑姿態,以表示自己不願聽信;惡魔等也故意花言巧語,說「請你愛護自己的生命吧!」說著想尋機擾害,但未得逞。  (八)誓得大菩提事業:於是菩薩為了破除行苦行可以得解脫的謬見,心念我當受食,遂走向菩提樹下。憍陳如等五人,聽得菩薩說要受食,認為菩薩修心不堅,而對其失去信心,都離開菩薩而到了「鹿野苑」[72]。菩薩接受了「善供母」的女僕「仰瑪」用潔巾包蓋的食品後,入於「天掘池」中,帝釋所置大石板上作沐浴,浴後疲乏,想從池中登岸時,惡魔故意變化高岸,使菩薩不得出池。天女等為菩薩捺低樹枝,使其攀著樹枝出池,繼之走到「梵王樹」前,穿好糞掃僧衣,這時凈居天神也供上黃色法衣,菩薩接受下來,即安住於行境中。「善供母」得到天神的告知後,她用千頭母牛的乳汁提煉七次取出乳中的精華和以米及鮮谷熬成乳糜,她見糜中現出吉祥八結等相,心生歡喜!當初相師們也曾說過獲得甘露的預言。於是敬請菩薩赴宴受食,以金器滿盛加蜜的乳糜供於菩薩,菩薩接受乳糜去到尼連河畔,安置食品和法衣後,而作沐浴。此時天眾也向菩薩禮供,並將浴水取去,剃下鬍鬚為「善供母」取得。菩薩安住在龍女所供的獅座上,而受用乳糜。盛糜金器墜入水中,為「海龍王」獲得,帝釋復取此器到三十三天,每年都作「糜器勝會」。菩薩沐浴受食後,體力充沛。為了降伏魔軍,菩薩運用大士之氣力而來到菩提樹下。那時,和風細雨自然地清掃地面,弄凈了菩薩走的道路,一切山峰和樹梢以及初生嬰兒的頭部也都朝著菩薩走的方向,這時三界主大梵天王向所屬神眷發出號令說:「菩薩今日去到菩提樹下,你等速作一切供事。」作供天眾遂化現出了不可思議的莊嚴供物。於是菩薩放大光明,止息一切煩惱和痛苦,凈治了器世間。黑色龍王也向菩薩作了讚頌。當時,道路的右邊有一賣草人正在割吉祥草,菩薩向他說道:「快給我吉祥草,草今於我成大義,降伏魔軍和魔眷,將證寂靜妙菩提。」賣草人立即將柔軟發青的吉祥草奉獻與菩薩。菩薩受草繞菩提樹三匝後,將草尖向內,草根向外鋪設座墊,面向東而坐,並端正身體,安住正念,發誓說道:「我今坐此身可枯,皮肉骨血毀亦可,多劫難得菩提果,不獲誓不起此坐。」一切天神為了守護菩薩,分布十方嚴加守護。於是菩薩放出名為催動一切菩薩的光明,遍照無量剎土,一切菩薩頓時來集,向菩薩作供。  (九)降魔成佛事業:菩薩復念我今成佛不可不令眾魔知道,於是從眉間放出名為摧毀魔壇的光明,遍照一切魔官,令其搖撼,頓成黑暗。並且發出偈句的聲音道:「凈飯王太子,極凈勝有情,多劫行善業,今舍王位等。彼能作饒益,現求獲甘霖,菩提樹前座,放光示留神。」那時,罪惡魔王(有人說即「他化自在天王」)在其夢中,見住處普遍黑暗等三十二種夢相。魔王即時傳知他的魔屬等。魔王子「妙音商主」雖作勸阻而無效。於是所有葯叉鳩槃荼[73],摩睺羅伽[74]及羅剎[75],食肉鬼眾並魔屬,齊來顯現極惡相。菩薩雖見許多兇殘極惡形相,但仍如偈句所說:「釋迦太子證諸法,依緣所生無實性,心如虛空泰然住,雖見魔軍亦不迷。」於是魔王從右方命令一切迷人悅意的魔女,從左邊發動一切令人可怖的魔類向菩薩進攻,所有魔軍射向菩薩的各種軍器,不僅未傷害菩薩,而且變成花朵。於是魔王對菩薩說道:「以你這點福德,怎能獲得解脫?」菩薩道:「你因作了一次『無遮供施』[76]所感褔果,而獲得『他化自在天王』[77]。我作了許多次的『無遮供施』」。魔王說道:「往昔我作唯一施,雖無計冊有你證,今你於此無證者,徒說無益你已負。」菩薩說道:「這大地是我的作證者。」一面用右手壓地,一面作偈道:「眾生住處是此地,動靜平等無愛憎,此地作證我無誑,對此汝須作我證。」說偈已畢,大地頓起六種震動[78],此時,「地堅母」[79]即從金剛際(即金剛地基的底基)的地縫中現出半身,合掌對佛說道:「如世尊所說,真實不虛,我親見此。世尊即成為人天大眾世間之作證者。」說後,遂入土不見。於是「詭魔一聞地母語,如狐乍聞獅吼聲,石擊烏鴉頓驚起,驚懼心裂皆潰散。」這時魔王心中很不安然!便從自己的魔女中挑選妖艷媚巧的,遣去迷惑菩薩,她們施展出三十二種媚術迷惑菩薩,菩薩心裡不動。魔王心中更感不樂?那時有名「具德」等八樹女神齊聲唱出:「菩薩之功德,猶如中夜月,正圓復美妙……」等十六贊偈以頌揚菩薩。此時凈居天神[80]也齊聲說道:「魔王汝極惡,猶如陷泥牛,頹弱不得出……」等十六種貶詞以責魔王。眾天神復作了十六次阻止,魔王也仍沒有回心轉意。魔軍復拋擲各種軍器,現出各種幻變也未能得到絲毫損害菩薩的機會。魔軍敗陣潰散,時過七天,也沒有聚合攏來。遂之許多魔類也生起了趣向菩提的心。  於是菩薩生起了四禪定[81]、三明[82],到了後半夜東方發白時,通達了十二緣起,及四諦具足剎那智慧而現證了正等正覺(即成佛)。於是說:「多羅樹間我聖超,道流已斷等……」頌詞。眾天神普散沒及膝蓋的天花以作供養。一時世界大放光明,無處不照,大地_震動。十方諸佛也敬祝法喜,作禮說道:「今佛如我等,所證菩提果,酥油與酥汁,本質實相同。」一切天女也都齊來贊佛。佛世尊也作偈道:「福果獲勝樂,解除一切苦,具福諸人士,如願亦成就。降伏眾魔軍,速即證菩提,從此大解脫,獲得清涼果。」一切天神也作廣大的讚頌。  於是佛在一七天里,未解開跏趺坐,雙目注視菩提樹王。在二七天里,行遍三千大千世界[83]。在三七天里,佛說:「我今於此超出苦邊際。」說畢,一心注視廣大地方(即指菩提道場)[84]。在四七天里,佛作東西間的短程遊行,魔王請佛入涅槃[85],佛允以所應度者都得度後,方入涅槃。魔王聽說,心中憂惱!遂遣其魔女「喜女」等來到佛前,佛即令她們變作老嫗。在五七天里,發生大災_害(其他經中說是風雨災),佛安住在「持施龍王」處。在六七天里,佛前往「尼拘盧陀」樹前,救護了風神羅剎等。並對一切風神作偈道:「歡喜見聞佛正法,住寂靜處是安樂,防護一切眾生命,勿作損害世界安。」在七七天里,佛安坐於「救度樹」前,受商主「迦貫」(意為蔓青)與「妙賢」二人所供之蜜和麥粥,及凈蔗(已剝皮的)等。佛世尊心想,不宜用手受食,應象過去諸佛那樣用器受食。那時,四大天王等當即以金質所造缽供佛,佛未接受。繼由「毗沙門」[86]天王從「額那山」取來天神所賜四個石缽,每一缽中滿盛香花,恭敬頂禮而供於佛前。佛說偈道:「如來座前供此缽,汝將成就勝乘器,如我諸佛前供缽,正念智慧永不失。」佛說偈後而受缽,並加持四缽,使四缽合成一缽,佛即捧持此缽。於是「迦貫」及「妙賢」二人用千牛乳精凝結的奶皮置於寶盤中而供佛,佛受用後,寶盤落下,為大梵天王拿去供養。同時,佛說偈道:「天中吉祥成利義,諸方吉祥由此興,願汝一切義成就,迅速皆得順利成。」佛說吉祥偈後,並授記供者將來成佛,名為「蜜生如來」。  (十)轉FALUN事業:繼後,佛意轉淡而說偈道:「甚深離垢染,光明如虛空,甘露微妙法,我今已獲得。我雖欲示說,他人莫能解,意欲趣林藪,不說默然住。」佛生起如此意念後,復念本願而說偈道:「於諸世間中,悲願我無邊,他者若啟請,我亦難默坐。但此諸眾生,皆信梵天王,若由梵王請,我即轉FALUN。」佛作如是念後,便放光照徹十方。三千大千世界之主大梵天王「具髻」知道佛之意旨,告知友伴六十八億(十萬為億)大梵天眾,皆向佛合掌頂禮而說偈啟請道:「成就大智勝壇城,放光遍照十方界,慧光照世蓮正開,世尊因何等居住。」他們說偈勸請後,佛仍默然不語。他們暫行退去,以此情告知帝釋,帝釋作偈啟請道:「佛心猶如圓滿月,從曜蝕中得解脫,請起戰勝諸怨敵,世間暗中顯慧光。」經如是啟請,佛仍默然不語。最後大梵天王啟請道:「由此普遍恭請佛,啟請世尊示正法。」佛說道:「眾生被縛諸欲中,相繼不斷極增長,此為大難我盡知,故此宣說亦無益。」說偈畢,佛再度意趣平淡。此時出現升火而不燃等不祥徵象。梵天王「頂髻」再三啟請說偈道:「於此摩揭陀,往昔法不凈,來此宣說法,皆為染垢心。今有聞法眾,故我來請佛,大開甘露門,宣說無垢法。」經梵天王再三啟請後,佛觀察不定眾生,而接受啟請說偈道:「梵王汝須知,摩揭陀眾生,已具聞法耳,與具敬信根。認識人生義,常聞於正法,我於此等眾,願啟甘露門。」於是菩提樹神等請示道:「世尊先在何處轉FALUN?」佛說:「應在鹿野苑,因彼處眾生不多而垢障較輕。」樹神復請道:「宜在他處。」佛開示說:「諸賢首,勿說此言,我因念最初誰為易受教化者而為之說法。我已觀知『喜樂子余行』[87]已逝世七日,『遠飛師』也已死去三日。因此我應先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佛說此意願後,即從摩揭陀赴光明城。在那裡遇見一位活命外道[88],交談甚久。活命外道問佛道:「你從何教下修梵行,而獲得如此諸根明智,膚色光潔?」佛說:「我無阿闍黎,無與我倫比,佛陀我唯一,無漏得解脫。」活命外道說:「那末,你親口承認自己是『阿羅漢』[89]么?」佛說:「我是世間阿羅漢,我即無上之導師,天與非天尋香[90]等,無有與我等倫者。」活命外道說:「那末,你親口承認自己是佛么?」佛說:「漏盡聲聞皆倚我,與我等者即是佛,我已戰勝諸惡法,故應承認我是佛。」活命外道問道:「擬往何處去?」佛說:「我今擬往鹿野苑,去到光明大城中,此處如盲人世間,我放無等大光明。」活命外道聽偈後說:「將如是成就。」說後往南方去了。佛往北經過「迦耶山城」、湧泉、(印度金剛座附近地名)檀香山、調御城等處,而來到恆河[91]畔。恆河船師撐來破舊的船隻,佛說:「不用這破舊之船。」當即騰空而過。繼後「影勝王」聽說此事後,下令以後不準再以破舊船隻渡出家僧眾。佛來到鹿野苑,受用供食後,去到「降落仙人」住處(舊譯作波羅奈仙人住處)。憍陳如等五人見佛來,互相私議道:「沙門喬答摩甚是懈怠,他已廢棄禁食苦行。今既來此,我等誰也不去迎接,不必起座,不須給他捧持法衣及缽。這裡有一空座,他願坐的話,隨他的便罷。」他們私下立約後,遍知一切的佛世尊心中不以為然,來到他們的面前,而他們五人不由自主,各背私約,從座而起,有的去恭迎佛世尊;有的為佛鋪設座處;有的為佛陳設洗足水。他們對佛說道:「世尊來得太好!請在這座上安坐。」佛就坐後,為了使他們滿足,對他們進行了不少開導。五人問佛道:「具壽喬答摩,你的身心諸根,很是明智,你的膚澤也很光潔,你已真實證得殊勝智慧么?」佛說道:「汝等勿對如來稱呼具壽,如此當成永久不安!我是已獲甘露者,我已成正覺,已是一切智。汝等不是已定下如是的私約么?」佛說後,他們都發心成為比丘,頂禮佛足而懺悔罪過,心中生起了虔誠的恭敬。佛身涼爽後,心念當坐於何處傳法。於是繞千佛七寶座(其處將出現)的前三佛座三匝後,自己坐在第四座上,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大地_震動,凈治一切有情。此時一切天神在佛前,供上千輻金輪,而啟請轉*法倫。那時,正當初夜,佛默坐不語;中夜發露清凈語;於後夜開示五比丘道:汝等比丘,彼二邊者,非進入出離所應作業,實為欲樂福德衰損之邊,疲勞困苦之邊。如來宣說正法,是以離二邊而顯中道。如是所謂「八聖道分」[92],汝等比丘應知此為苦、集、滅、道四諦。苦應知,集當斷……等。已知苦,已斷集……等。當三次宣示四諦、十二行相FALUN時,憍陳如當即證得阿羅漢果,而成為三寶(已有「佛寶」及正「法寶」,憍陳如證得阿羅漢,而始有聖「僧寶」,故言成為三寶。)。如頌所說:「由示如是十二行,廣轉微妙正FALUN,彼憍陳如皆解知,現前成就聖三寶。」 [52]王舍城:印度古城名。有五山,第一山即靈鷲山。 [53]婆羅尼斯城:印度一古城名。 [54]贍部洲:亦稱「閻浮提」,佛典中說環繞須彌山的四洲中的南方大洲名,又稱南贍部洲。即指此世界。 [55]長凈法:一種齋田名。即八關齋已法。 [56]蘭毗尼園:古印度凈飯王國中一名勝花園。即誕生釋迦太子之處。 [57]劫毗羅城:古印度城名,釋迦太子「悉多」之生地。 [58]第四靜慮:有八處: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此三處為凡夫住地)、無想天、無煩天、善觀天、善見天、色究竟天(此五處為聖者住地)。 [59]俱盧舍:里程名。牛聲或鼓聲得聞之距離,約五百日或五里。 [60]阿閦鞞:阿毗達磨所出數目中,第20位大數。 [61]阿伽羅婆羅:阿毗達磨所出數目中,第21位大數。 [62]半由旬:為四俱盧舍,約十三市裡。 [63]遍入天神子:不屬於四禪天界之一天界神的兒子。 [64]四大天王:東持國天王、南增廣天王、西丑目天王和北多聞天王。 [65]不凈觀:五停心觀之一。為治貪慾心,觀自身及他身之不凈。 [66]帝釋:亦譯「橋屍迦」、「因陀羅」,為三十三天之主。相當於漢族所說「玉皇大帝」。 [67]勝星:為二十八宿中的鬼宿。 [68]毗舍離城:古中印度一國都名。第二次結集經典處。 [69]無所有處:無色四處之第三處。修禪定者觀所緣皆無所有,依此行力所生之處,名「無所有處」。 [70]摩揭陀:古中印度國名。王舍城之所在國。 [71]影勝王:佛在世時摩揭陀國王名。 [72]鹿野苑:亦稱仙人住處、仙人墮處、施鹿園、鹿林。佛成道後,最初來此說四諦之法。 [73]鳩槃荼:鬼名,啖人精氣之鬼。 [74]摩睺羅伽:八部眾之一,為大蟒神。 [75]羅剎:惡鬼之總名。 [76]無遮供施:寬容而無阻遮,賢聖道俗貴賤上下無遮,平等行財法二施。 [77]他化自在天王:欲界六天之第六。此天假他之樂事,自在遊戲,故名「他化自在」,為欲界之主,四魔中之天魔。 [78]六種震動: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 [79]地堅母:世界大地之神,魔王問佛何能作證時,地堅母從地湧出為大佛證。 [80]凈居天神:即指凈居天界的天眾。 [81]四禪定: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禪定。每一禪定中,有各種天界。 [82]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83]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為中心之世界,為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為一小千世界;合此小千世界一千,為一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為一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表示此中有小、中、大三種之千。 [84]菩提道場:即釋迦牟尼成佛的古印度菩提伽耶城。 [85]入涅槃:「涅槃」意為脫離憂苦,舊譯為「寂滅」。魔王請佛入涅槃,即請佛入寂滅(逝世)不再度眾生。 [86]毗沙門:四大天王中,北方之天王。又名多聞天王。 [87]喜樂子余行:即古印度外道師名。 [88]活命外道:即古印度一種外道。有人認為是大醫,能醫人活命者。 [89]阿羅漢:意譯為已伏煩惱,已滅怨敵。梵文音譯為「阿羅漢」。 [90]天與非天尋香:「天」指天界有情;「非天」指介於人天之間一種神類,即「阿修羅」;「尋香」亦名乾闥婆,即天界之「樂神」。 [91]恆河:亞洲大河名,其上游經我國西藏,流經北印度,至東巴基斯坦入海。摘錄自http://bbs.ningma.com/viewthread.php?tid=2978布頓大師<佛教史大寶藏論>http://bbs.ningma.com/viewthread.php?tid=1587本師釋迦牟尼佛白蓮花傳//日常觀修佛陀法要http://bbs.ningma.com/viewthread.php?tid=293佛陀八相成道故事 /釋迦如來應化206事迹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佛(一)
佛祖舍利聖物:釋迦牟尼佛紅色血舍利
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
釋迦牟尼所化身的護法神——金毘羅童子(上)

TAG:事業 | 釋迦牟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