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十八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頁:

  釋現在說法

  ┌依┐

  今現在說法者,簡上┤ ├二有,非─

  └正┘

  ┌過去已滅┐      ┌親覲聽法┐

  ┤    ├正應發願往生┤    ├也。

  └未來未成┘      └速成正覺┘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是講一個觀念說:佛陀在「別序」當中,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講到這個地方,已經把依正二報的名稱講出來了,已經可以說為後面的「正宗分」講到凈土的因果,已經可以說描出了大綱。為什麼要加一個「今現在說法」呢?講「今現在說法」是一個什麼意思呢?蕅益大師說:這個地方有一層深意,我們看蕅祖的解釋。「今現在說法者,簡上依正二有,非過去已滅,未來未成。」極樂世界這個是出自於佛陀的金口所說,只要你是一個佛弟子,對佛陀有信心的弟子,佛陀說「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那當然知道這二個世界是存在的。但是我們進一步肯定一下:佛陀你說存在,這個存在的一個時空,本來就是有時間相。這空間相的存在,有時間相,你說存在,是存在於過去?還是存在於現在呢?還是存在於未來呢?所以這句話還要講清楚。佛陀說「今現在說法」,就破除我們對這個存在性的一種「過去已滅」、或者「未來未成」。這個極樂世界是一個過去已經消失的,佛陀是講過去的事情,那我們就空歡喜一場了。佛陀說未來即將有一個極樂世界將要存在,那我們也只好慢慢期待了。佛陀講「今現在說法」這個「今」字,就簡別它不是「過去已滅、未來未成」。這個時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凡夫的心情,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懈怠。說我們今天知道出離三界有辦法了,這個辦法當然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把煩惱斷,就是我在這一念散散亂亂、苦苦惱惱的心中,只要我栽培的信、願、持名三種資糧,跟彌陀感應道交到極樂世界去,永遠的解脫生死,永遠的安樂。但是我們想:不急嘛,我們在娑婆世界多打滾一會兒也是好,過過癮也好。(哈──)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警告我們,這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上的因緣,你一點差錯,這個因緣就消失了。因為極樂世界是一個因緣所生法,佛陀說出它一個時間、空間,表示它不是恆常住、不變異的一種理性,它是一個因緣所生的事相,能夠受用的事相。既然是一個能受用的事相,它是有時間相、空間相,有流動相的。換句話說,總一天阿彌陀佛要入滅的。我們今天稍微一差錯,在娑婆世界一打滾,萬一到三惡道去。等到三惡道出來以後,得到人身以後,這個極樂世界的因緣消失了,佛陀滅度了,那你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另外一個法藏比丘再發願,再創造一個這麼好的他力門果地教的國土,那就只好慢慢等了,那可遇不可求了。所以龍樹菩薩說:「若失好時,則不可救。」就是說我們的成佛因緣當中,你一定要把握你現在能夠抓到的因緣,因為這因緣所生法,你一過去就「覓之了不可得」;你抓到了就出去了,就解脫生死,就成就佛道了。你這個因緣所生法一差錯,那就誰也不敢講了。是不是以後還有因緣出現,這因緣所生法是變化無常、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誰也不能作主的。所以這個地方,破除我們懈怠的一種心情。就是說你現在得到了人身,知道這個法門,你應該把握這個機會。

  過去有一個老和尚他講一個譬喻,我覺得這個譬喻不錯。他說:極樂世界的因緣跟我們人的關係,就像有一個人,他陷在一個懸崖峭壁裡面的山洞,他往上看是一個虛空,往下看是一個斷崖,他根本沒有辦法出去,就在山洞裡面。無量劫的因緣,剛好有一個繩索,從對面的樹這樣飄過來。這個繩索過來的時候,你如果在那一剎那因緣當中,這個繩索跟山洞一接觸的因緣,你不用手去抓它,這個繩索過去了,就沒有再第二條繩索了,你就慢慢在山洞裡面待著了。這意思就是說:當我們今天得到人身,遇到阿彌陀佛的住世,遇到這個國土的住世,應該怎麼辦呢?「正應發願往生,親覲聽法,速成正覺也。」所以蕅益大師把佛陀的這個深意講出來,佛陀為什麼要強調「今現在說法」,就表示說:一方面破除我們對過去、未來的疑惑,一方面就是提醒我們要把握機會,因為他是「今現在說法」,一個存在的事實,一個值得我們把握的機會,是有這一層意思。好,看最後一段:

  結出序義

  佛陀講這個「序」的意「義」,蕅益大師有三段:

  ┌「二有」「現在」─勸「信」序也──┐

  │                 │

  ┌複次┼「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

  │  │                 │ │

  │  └「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 │

  這個地方是把凈土的因地標出來,這段經文:「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當中已經隱隱約約的把修行凈土的因地法門講出來。怎麼說呢?「二有、現在,勸信序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個是讓我們有信心,原來這個極樂世界是真實存在的,它不是一種緣影虛妄的天方夜譚,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境界。「世界名極樂,勸願序也。」這個世界是一個極樂安養的世界,使令我們能夠生起一種往生的願望。第三「佛號阿彌陀,勸持名妙行序也。」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如此的廣大,這個廣大的所緣境,我們怎麼下手呢?跟彌陀感應道交呢?有一個辦法,你憶念他的名號,這最簡單、最穩當。這當中就說出它的一個行門,「持名妙行」;「有佛號阿彌陀」,就標出我們憶念的對象。就是我們沒辦法憶念廣大的依正二報。怎麼辦呢?你但是憶念彌陀的名號,信、願、持名,這是往生凈土的因地。再看它果地的功德:

  │                    │

  │  ┌阿彌───序佛┐         │

  │  │       │         │

  ┼複次┼說法───序法┼─────────┤

  │  │       │         │

  │  └現在海會─序僧┘         │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阿彌陀」就說明極樂世界的一個果地有佛陀的住世,這個佛陀住世很重要的。我們能夠親近佛陀,就像小孩子不能離開母親一樣。「說法」,這極樂世界有法寶的流通。「現在海會」就表示「僧」。這個地方是講出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換句話說,我們到極樂世界不完全只是去追求安樂,而是能夠成就聖道的增上,因為它有三寶的住世。這個三寶住世,對我們聖道是最重要的增上緣,三寶的因緣。這個是講到凈土的功德。最後一段蕅益大師把因跟果合起來:

  │                    │

  │┌佛法僧同一實相────────序體┐ │┌言略┐

  ││                 │ ├┤  ├矣

  │├從此起信願行─────────序宗┤ │└意周┘

  └┤                 ├也┘

  ├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

  │                 │

  └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

  ───乙一、別序竟───

  ───甲一、序分竟───

  「佛法僧同一實相」,不管是佛、不管是法、不管是僧,把他統一起來,就是我們的現前的一念心性,這個就是我們的「體」,我們整個凈土因果的一個體性,這個因跟果的依止處。極樂世界的因怎麼來的呢?是現前一念心性創造的。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是怎麼來的呢?也是現前一念心性所顯現。把這個自體給表現出來,妙因妙果,不離一心,這個「體」講出來。「從此起信願行,序宗。」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做什麼事呢?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深信、發願、力行,這個就是成就凈土的因地。「信願行成,必得往生,見佛聞法,序用。」這往生不退為用,由前面「信願行」的熏習,這一念心就顯現了四種凈土。「見佛聞法」是「用」,這是果地的功德。「唯一佛界為所緣境,不雜餘事,序教相也。」在本經當中,佛陀對九法界隻字不提,完全講佛的境界,講佛的正報、依報。事實上整個極樂世界,不管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都是佛的境界,佛的本願功德所顯現,這樣子就是一個「一佛」乘的「境」界。因為一佛乘就是一行三昧,一佛乘就是你直接觀佛的境界,以佛的果地功德當你的因地心,一佛乘,直驅寶所。從這個「教相」來說,它是一個圓教的教義了,一佛乘的境界是圓教的教義。這句話,就把整部經的五重玄義都講出來,講出五重玄義,等於是把這部經的內涵,全部都表達出來。所以蕅益大師說:初善、中善、後善。蕅益大師能夠在這一段短短的經文當中,講出這麼多的話,事實上是把本經的內涵作一個大綱的描繪,所以叫做初善。從這個地方也看出了整個「正宗分」的一個大綱。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問:

  答:非干城陽焰是破魔境;非權現曲示是破權,佛陀不是權巧施設的一個方便站;它也不是緣影虛妄,緣影虛妄是你內心自己想像出來、自己捏造出來的一種邪境界;它也不是一個偏真的涅槃,因為偏真的涅槃沒有依正二報的莊嚴。那佛陀講:「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個明顯的說出有依正二報的莊嚴,那當然不是偏真的涅槃,破小。它是一個大乘善根界,這有破除我們對於小乘的一個迷惑,它是一個大乘善根。因為大乘善根才有依正二報的莊嚴,是這樣子的。

  問:

  答:不過這個地方,我們在掌握這段經文,從蕅祖的這一段最後的開示,就是要你掌握它的因跟果。從這個地方的因地,我們知道我們的下手處,是信、願、持名,從這個二有現在,乃至依正二報當中,這個依正二報的因地,乃至依正二報的果地,它的果地功德。後面的經文,事實上就是在描述依正二報因地的栽培,跟果地的莊嚴情形。當然依正二報的會歸處,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就是自體了。所以說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體、宗、用來會通的。自體,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修因,也依止現前一念心性去感果,這樣子的話,就把這段經文給融通起來。

  好,我們再看第二十六頁:

  ┌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

  │

  ○甲二正宗分三┼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

  └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前面的「序分」是說明本經的六種成就,以及發起的因緣,所謂的通序、別序。這以下,「正宗分」是說明本經的主要內容,分成三科:「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蕅益大師先講果地的功德,來啟發我們的信心。第二個他提出二個重要的理由,勸我們發願,從果地的功德當中,把前面的果地功德作一個會歸,提出二個理由:「自功德深、他賢聖遍」,蕅益大師後面會講到。從這二個理由,「勸」我們要「發願」,有三次勸我們要發願。最後「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那應該怎麼修行呢?佛陀你說出一個辦法來,說出一個實際能夠操作的辦法?那憶念彌陀的名號,來安立我們的行門。所以說我們講初善、中善、後善。前面的「序」,蕅益大師也是信願行,「正宗分」也是信願行,「流通分」也是信願行,把這樣的一種宗旨落實到這三分上去。這是「正宗分」的三大科,等於是把前面「別序」的內涵把它開展出來。看蕅益大師這一段的說明:

  ┌信願┐

  ┌┤  ├一經要旨。

  │└持名┘

  │

  │┌信願為慧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     ├┤

  │└持名為行行┘└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

  │  ┌慧行為─前導

  │┌故┤

  ││ └行行為─正修

  └┤

  │ ┌目┐

  └如┤ ├並運也。

  └足┘

  「信、願、持名」是「一經」的宗「旨」。本經主要的修行宗旨,第一個是「信」,這個「信」到了「正宗分」,它強調三力。我們的自性功德力,我們現前一念明了的心性,能夠創造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這一念心真實不可思議;第二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以召德,這句名號總持阿彌陀佛的功德,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第三個彌陀的本願功德力不可思議,彌陀的四十八願。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生起信心的。其次「願」,這個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種往生的願力。以這個信、願,來持名、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是一部經主要的宗旨。這個「信願」跟「持名」的關係,「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信願的成就,它是靠一種智慧的抉擇。說你怎麼能夠生起信心,生起發願呢?那是一種觀。透過你對這部經論的思惟觀察所生起的,它是一種抉擇智慧。「持名」呢?持名當然是沒有話好講了,一句彌陀念誦聽,那是一種念力、專註力、相續力,這是一種念力了。「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我們是不是能夠往生,關鍵在於信願,你對彌陀的信心跟往生的願力。我們看《凈土聖賢錄》,往生的人有很多差別的因緣。有些人苦幹實幹,一生當中從來沒有放逸過,從開始出家,以後幾十年的山中修行,修了一輩子往生;有些人修了三年,凈業成就往生了;有些人一生造惡業,臨命終的時候,到最後才懺悔覺悟,才信、願、持名也往生了。這個修行的時間有長有短,內心的資糧有多有少;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你可以注意到,從很多《凈土聖賢錄》的這些公案裡面,你會找到一個軌則,就是他們心中的相貌──信願具足。對阿彌陀佛那個歸依的心,那是要真實的成就。這個古德講出一個相貌說:什麼是信願具足呢?你講出一個相貌,我們大家體會體會。他說:「逆境來時莫動瞋,西方佛子等疏親,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說我們那一念心跟逆境接觸的時候,就非理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不要生氣。你怎麼能夠做得到呢?這「西方佛子等疏親」,我們求生西方的人,對娑婆世界的看法是平等的,「等疏親」。你為什麼能夠等疏親呢?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的理由,「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說我們一個信願具足的人,對娑婆世界的一個看法,就是我們只是暫時的過客。「我今暫作娑婆客」這句話是非常有力量的,就把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對於財富的執取、對於眷屬的執取、對於聲名的執取,完全都破壞掉了,這種常見的執取。就是我們一個人做過客的,說我們今天本來不是要來這個地方,我的目的是在另外一個地方;但是我在這個地方停留二三天,你暫時在這個地方停留二三天,你不會太認真。那我們對娑婆世界的一個看法也是這樣,我的目的是到極樂世界,這娑婆世界是一個暫時的因緣。這時候,你看到世間的榮華富貴的境界,看到國王的境界、看到乞丐的境界,是沒有差別的,這是暫時的因緣。因為這樣子,所以古德說這個叫做信願具足。你對彌陀,你這一棵樹已經很堅固的、很明確的往西方的方向在發展了;隨時把它砍斷,它沒有第二個方向可以倒下去,就往西方倒下去了。你以這樣的心情來憶念彌陀的名號,臨命終乃至一念,都能往生,這句佛號就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蕅益大師在這個地方強調,這個三資糧,要緊的就是那個信願的栽培。對於娑婆的苦、空、無常的觀察,對極樂世界常、樂、我凈的觀察,生起了那一念信願的心。所以講「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到了極樂世界有這麼多的國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又有三輩九品,這件事情是怎麼決定的呢?「全由持名之深淺」,當然有正行、助行。以正行來說,你這一句佛號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或者功夫成片,或者你的助行、你六波羅蜜資糧的栽培得怎麼樣,這都會影響到你極樂世界所成就的依正莊嚴,這個是品位之高下。你信願是決定於你得生與否,是這樣的一種差別。看最後一段的結勸。「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我們信願的栽培是就著往生來說,是一種前導,是一種大方向的抉擇。那「行行」呢,念阿彌陀佛的這種念力,是「正修」,是一種前進的動力。比如說我們一部車子,我們這一部車子它的前進速度很快,這個前進的動力,就是你念佛的念力、專註力。但是你這部車子要去哪裡呢?這個車子也可能會開到人天的果報去,也可能到極樂世界無漏功德去,就是看你是不是有信願,一個方向的抉擇,一種前導。講出一個譬喻,「如目足並運」,這個目就是眼睛,我們從眼睛當中抉擇我們未來的目標方向;腳使令我們不斷的前進。這個「目足並運」的意思就是說,其實目跟足它有相輔相成的關係。我們眼睛引導我們的腳前進,不致於會墮坑落塹的。但是我們不斷的往這個高山爬,你前進以後,你也會使令你這個眼睛看得更清楚。

  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你剛開始信願的栽培,可以說是遇到善知識,學習佛陀的這些經論,生起了一個仰信。對娑婆世界有一種苦的感受,對極樂世界的功德有一點好樂心,就這麼一點薄弱的信願。但是這個時候,你就要開始去操作佛號了。你以這樣的一種信願、這樣的一種抉擇,你對佛號生起歸依心,一句彌陀念誦聽。當然佛號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生疏,五欲的境界是如此的熟,所以這個時候,剛開始是勉強。就是說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時候,你在專註的時候,你必須抵抗你無始劫的那個妄想那個流動的習氣,它會破壞你的這個專註,但是你勉強自己。慢慢慢慢你這個念佛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會增長,由生轉熟。這個時候,你這個佛號現前,它有一種力量,能夠調伏妄想,說:「老僧自有安心法,八風吹來亦何妨。」這個時候你會發覺:你只要佛號一現前,你任何的煩惱就能夠停下來,切斷你煩惱的相續。這個時候,你再去觀察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會觀察得更清楚。我們一個煩惱重的人,你要栽培信願有障礙。你一個心擾動的人,你要觀察生命的真相,說這個人煩煩惱惱,你告訴他娑婆世界的苦相,他不能感覺得出來;告訴他極樂世界的功德相,他也感覺不出來。就是他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牆壁,這就是煩惱障。所以我們透過專註力以後,調伏粗重的昏沉、掉舉以後,我們會發覺:唉呀,佛陀說的話是真實的,是非常真實!所以說我們信願引生持名,持名也能夠幫助你去觀察真相,生起信願。它是這樣子的。你會引生另一個層次的信願,這個時候你對佛號就生起更大的歡喜心,你又很喜歡去念佛,沒事就想要把佛號現出來,安住在你的歸依境當中,這個時候你又加強你的佛號。佛號的加強,你昏沉、掉舉的調伏,又更加的微細、更加寂靜,這個時候又加強了你的信願。如是的展轉,直到凈業成就。所以有些人說:念佛只要靠信心,不強調持名,這是不合乎佛義的,不合乎《阿彌陀經》的本意的。信、願、持名這三個是不能分開的。你可以想想看,你說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一心歸命、通身靠倒,你不念阿彌陀佛,那你的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你這一念心安住在什麼境界?你就打妄想。你這樣子怎麼能夠說是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心中所想的那是一個娑婆世界的熟境界,念念之間去創造娑婆的業力,跟你心中要往生的目標是相違背的。所以說你一定是信願成就持名,持名去成就信願,這個才是真正的三資糧。所以這個地方講「目足並運」也。眼睛跟腳失去了其中一個,另一個的功能也沒什麼作用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個地方是講信、願、持名。

  ┌戊初征

  ┌丁初征釋┤

  ┌丙初依報妙┤    └戊二釋

  │     │

  ○乙初文為二┤     └丁二廣釋

  │

  └丙二正報妙

  今初

  「乙初」就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分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先講依報的功德,再講正報的功德。「依報」當中又分二科:「初、征釋;二、廣釋」。「征釋」當中又分成「征」問跟解「釋」。本經當中,佛陀在講依正二報,都是用問答的方式,因為這凈土法門的境界太高深,不但無問自說,在整個過程當中,佛陀都是自問自答,這是一種很特殊的結構,我們看經文:

  乙一、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

  丙一、依報妙二

  丁一、征釋二

  戊一、征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就在大眾集會的時候,佛陀招呼了一聲舍利弗:「舍利弗」啊!極樂國土是什麼因緣能夠安立做「極樂」呢?它有什麼樣的資格條件能夠安立這個極樂的名稱呢?佛陀問舍利弗。當然舍利弗是不能回答的,佛陀只好自己回答,看經文:

  ┌己初約能受用釋┐

  ○戊二釋又二┤       ├ 今初

  └己二約所受用釋┘

  戊二、釋二

  己一、約能受用釋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個依報環境的功德分成二科:「初、約能受用;二、約所受用」。先「約能受用」的眾生,再「約所受用」的國土。我們看蕅祖的註解:

  略明眾生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

  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這個「眾生是能受用」的,能夠去受用這個國土的那個人。極樂世界這個法界,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六道,它只有二道,不是人、就是天,這凡聖同居土就二道。這個地方且約人來說。這個「人」來說,當然「等覺以還」都是眾生。為什麼只講「人」呢?因為「下下」可以「例上上」。就是說乃至於你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都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何況是上面的那些阿羅漢、菩薩呢!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人民」尚且「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其他的更不用講了,是這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講「且約人民」而論,是這個意思。這個先解釋「眾生」的對象,這個眾生是約帶業往生的人民。「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這個意義,蕅益大師就把這個苦樂的因緣說出來:

  總論苦樂

  ┌苦────是苦苦─逼身心故

  ┌苦┐    │

  ┌娑婆┤ ├雜。其實┼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  └樂┘    │

  ┤         └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他比較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都是用對比的方式,就是說明娑婆世界的情況跟極樂世界作比較。他先解釋「娑婆」的情況。「娑婆苦樂雜」,這個是指外在的現象。說這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它有痛苦,但是也夾雜快樂,這個快樂也夾雜了痛苦。《涅槃經》上說:有一個貧窮的人家,他希望能夠解脫貧窮、追得福報,他向天供養禱告。經過幾年以後,這個天出現了,這個天來敲門。他打開一看:唉呀!有一個很高貴的女子出現。你是誰呢?我是功德天。你能給我什麼呢?我能給你財富、給你眷屬、給你種種五欲的快樂。唉呀!他就很高興把功德天請到家裡面來安住。沒有多久又有一個人來敲門,這一打開是一個很醜陋的女子。你是誰呢?我是黑暗。你來幹什麼呢?她說:我們要破壞你的功德、破壞你的財富、我要帶給你種種的災難。他說:我不歡迎你。不可以。你前面的那個功德天是我姊姊,我們二個要在一起的。你選擇了我姊姊,你一定要附屬的帶走我,要不然你二個都不要。這個人他一想,就把她姊姊趕出去了,她妹妹也不要了。佛陀讚歎這個人:能夠真正的放下娑婆的五欲,追求涅槃,是有智慧的人。這意思就是說:「娑婆苦樂雜」。其實這個現象界的思想,這個道家也有這樣的智慧,也看到這一層的真理。你看道家也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倚。」說這個災難當中,其實也蘊藏了無窮的希望,逆境就是轉機。說這個福報現前,事實上要小心,也蘊藏了很多很多的災難危機在裡面。所以你看道家畫這個太極,畫一個圓圈,一邊是黑色,一邊是白色。但是黑色當中有一個白點,這個災難當中有無量的希望;這個白色當也中有一個黑點,雖然白色給你安樂,但是你要注意,安樂當中隨時會有災難,蘊藏了一種未來的災難,這白色當中有一個黑點。所以說,從這個當中,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做什麼事情都要少欲知足,這是真實的。這清朝的曾文正公,他打敗了太平軍以後,朝廷封他做二江總督,在這麼一個高的權貴當中,他把他所有的家族集合起來,他說:我現在的官是做到最大了,在漢人當中做了二江總督,這是非常大了。我們這個家庭當中,父母健在,眷屬又和睦,我又做官、我的兄弟都做官,這世間所有的富貴都現前。他說:這個是會遭天忌的。他說:從現在開始,我們家庭裡面有什麼東西壞掉了,不能馬上換,要拖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換。這意思就是說:你什麼事情都做圓滿以後,這當中隨時會有災難出現的。說這個月忌全圓、花忌全開。這個月圓了以後,月圓則缺,花開則謝。因為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是苦樂夾雜的,你功德天受盡了以後,這個黑暗就出現了。我日常生活當中也有這種體會,說我特別喜歡吃一個東西(哈──),這個東西假設有五塊,我就吃它個三塊,克己復禮,稍微克制一下。誒,我發覺我們經常可以吃到這個東西。我想:如果哪一天放縱自己,把這五塊全部吃完,這東西就不會現前了。這是說,這個世間上的功德境界就是這樣,你把一件事情做盡了以後,月亮圓滿的時候,它下一個就是缺了;花開到極限以後,它就是要謝了。所以古大德一再的提醒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漏果報。我們如何去面對這樣的果報呢?如何安身立命呢?就是你有十分的福報,不要把它享盡,享個六分,少欲知足。這種情況,雖然娑婆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災難,但是你會降到最低,就是那個黑暗不容易出現,就是這一層道理。所以說,娑婆世界的果報體,苦樂夾雜,苦中有夾雜樂,樂中也夾雜了苦。但這是一種外相的觀察,如果從本質上來說,「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如果從真正的本質來說,「苦是苦苦,偪身心故」。娑婆世界有很多的苦惱境界,這個世界多災難,這個老病死、人跟人之間互相的傷害,乃至三惡道的苦、刀山油鍋的苦,這個是「逼」破我們「身心」的,這個我們容易理解。第二個是「樂是壞苦不久住故」,可樂的境界也是苦。為什麼?「壞苦,不久住故」。這個事情是這樣子的:樂為什麼是苦呢?這是怎麼個安立法呢?因為我們凡夫的心跟可樂的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愛著的心情,不管是財富、不管是眷屬、不管是聲名。我們去受用這種可樂境界的時候,我們產生愛著。但是當這個可樂的境界破壞的時候,那種痛苦比剛開始沒有的時候還厲害。所以說,這種可樂的果報,它「不久住」,也只能說是一種痛苦,無常故苦,使令我們非常的沒有安全感。我們不知道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境界,什麼時候會破壞。可能明天早上一起床就破壞,乃至下一剎那就破壞。就是說,我們在面對這種娑婆快樂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黑暗什麼時候會出現。說功德天出現了,沒錯;但是她妹妹,什麼時候出現?我們不知道,因為她們倆個經常在一起的。你要了功德天,你就必須去承擔黑暗的出現。那黑暗什麼時候出現呢?這沒有人知道,這個就是苦,是一種不安穩性的苦。「非苦非樂是行苦」,我們有時候也受用一種不是痛苦、可也不是快樂的舍受,但是它也是苦,因為這種擾動「遷流」,這不寂靜也是苦,這比較微細了。在《俱舍論》上說:這娑婆世界的果報,就像一個人長瘡一樣。說這個瘡有三種的差別情況:第一個你用火去燙這個瘡,非常的痛,這就是苦苦。第二個我們用冰塊去敷這個瘡,感到暫時候的安樂;但是這個樂受,它的本質還是瘡。就是它這個瘡的本質是沒有改變,只是你用冰塊暫時候去敷它,它暫時候有一種樂受的感覺,就是這樣子而已。有時候我們不用冰塊去敷它、也不用火去烤它,這個時候就保持一個瘡的相貌,這個就是行苦。這娑婆世界的苦是安立在無明煩惱,它的本質是依止無明煩惱,所以說它就有苦苦、壞苦、行苦的情況出現。這是講到娑婆世界的一個苦樂相貌,它的苦樂相貌就是這樣子。極樂世界的苦樂是什麼情況呢?

  │┌彼 土──永離三苦┐

  └┤         ├乃名「極樂」。

  └不同此土─對苦之樂┘

  極樂世界是「永離三苦」,極樂世界的功德是彌陀的本願功德所成就,沒有苦苦、壞苦、行苦的情況。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的這個果報體,它是一個業感、一個有漏的業力所招感的,它的快樂當中夾雜了痛苦,痛苦當中夾雜了安樂,「對苦之樂」,所以「乃名極樂」,所以極樂世界是這樣安立的。「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這個意思。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大家有沒有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

  答:蕅益大師《彌陀要解》,他有的經文,其實他在分別娑婆跟極樂世界差別的時候,他在引導我們修觀,去觀察,因為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觀察苦樂。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偪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我們透過這段的開示,我們就知道怎麼去觀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它苦樂的一種互動狀態。苦中有樂、樂中有苦是怎麼回事?乃至從本質上來說,苦苦、壞苦、行苦那完全都是痛苦的,那是連樂都不可得的。因為你一個人沒有安全感,哪有什麼快樂可言。說你一個人住在地震地帶,這個房子裝璜得再好,你敢住啊?你整個晚上一想到:睡到幾點,這個地震一發動的時候,你內心就驚怖。就是說你在受用你的財富、眷屬、聲名的時候,你不知道哪一剎那會破壞,這樣子是不能安立做快樂的。因為所謂的快樂,是要建立在一種寂靜的心中,佛法的意思是這個意思,是要有寂靜作基礎的。所以說苦樂雜是比較粗的觀察,但是苦苦、壞苦、行苦就看得更徹底了、看得更徹底了。

  問:

  答:「即眾生心」,「眾生心」當然差別的因緣了,每一個人去念阿彌陀佛,每一個人對彌陀的歸依、對名號的念力,這個「即眾生心」,這個「即」就著「眾生」的心。我們凡夫的心去受用阿彌陀佛功德的時候,「即眾生心」這是差別。「投大覺海」,這個「大覺海」,那彌陀本願所成的依正功德,就是「一」的境界了。這極樂世界就是這樣成就的,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也可以說是一,即一即三呢?為什麼說一呢?因為他要投大覺海。每一個人到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人是他自己的業力所成就的,等覺菩薩也是仰仗佛力。等覺菩薩到極樂國土,他所受用的依正二報,也是彌陀的本願所成,也不是他自己的六波羅蜜所成。他自己的六波羅蜜,等待他以後廣度眾生的時候再顯現了。但是你只要到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受用彌陀的功德,這投大覺海。但是每一個人在開顯彌陀功德有差別。就是什麼呢?「即眾生心」,每一個人的心不同,他到極樂世界所創造的依正二報會有無量的差別。所以你說它是「一」也對,說它是「三」也對,即一即三,都可以這樣子講。所以我們對極樂國土的認識就是這樣子。簡單的講,我們應該從三力來分析。本願功德力這是沒話講了,彌陀普遍的對法界發願,這是平等的。但是這個心力,這個佛力、法力不可思議,這句法力名號功德力,名號功德力跟佛的功德力是一致的,是開合的不同。開展出來是彌陀的廣大的本願,依正二報,合起來就是一句佛號。所以這個法力不可思議,跟佛力不可思議是同一個東西。關鍵就是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你這一念心。你因地是怎麼栽培的?你對三資糧怎麼栽培的?會影響到你未來受用極樂世界的時候的差別品位。所以蕅益大師講到「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就會解釋了。這功德莊嚴從無差別來說,彌陀本願所成;但是無差別當中,無差成差。每一個人在因地的時候,栽培信、願、持名不同,就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所以極樂世界是憑什麼成就這樣的功德莊嚴呢?憑三力所成,是這樣子的。所以「廣陳彼土依正妙果」,蕅益大師就不斷的重複這個觀念,就是有三力的因緣。當然主要就是依著我們凡夫的心力跟佛力這二個而已。從佛力的角度來說,是無差別;從凡夫的心力來說,那無量的差別。你把這個觀念掌控住了,你去讀《阿彌陀經》,就能夠讀出這裡面的味道,這極樂世界是怎麼回事。好,講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處心積慮——周貴華先生對印順法師的《清算綱要》
凈空法師:無論誰說法與佛經不一樣,不能依;一定「依法不依人」
宏圓法師《佛說阿彌陀經》第七講
念佛與悲智兼修--惟賢法師(下)
淨空法師:拜佛帶給我的好處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