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財富管理公司,基本都是騙局!
2018年是資產管理的寒冬之年,從接連爆雷的各類平台,再到一些私募的跑路,無不都是去通道、去槓桿的成果。
從前兩年的泛亞、e租寶到中晉,再到今天的善林金融,唐小僧。不斷有線下財富管理公司暴雷,而且金額巨大,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為什麼會存在這麼多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好友張國華說的,這些平台一定程度上不能稱之為P2P,只能說是金融詐騙公司,本質是線下財富管理公司。
今天想闡述的觀點是:很多線下財富管理公司,基本都是騙局!
一
金融還是一個有邏輯的市場,會短期非理性,但長期來看,理性一定會回歸,就如同幾年前大家都覺得互聯網金融會顛覆整個顛覆那個,每個都打雞血一樣,不知道現在還有幾個人會這麼想。
理性回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冷靜思考。
在談這個之前,先給P2P申冤,隨著e租寶、中晉、善林金融、唐小僧出事,一堆關於P2P跑路的新聞又被放在一起討論問題。
看到市面上一堆傻逼媒體寫的什麼看好你的錢,最新P2P跑路名單之類的標題,就忍不住罵兩個字:傻逼。
這個世界我一直覺得,你不懂可以不說話,但是你不懂還整天胡說,每天在哪裡嘩眾取寵,就真心讓人感到不恥了。
討論問題前提是對基本的事實要有充分的認知,然後才可能討論,否則就是傻逼罵街,趕緊滾遠點。
P2P,就是person to person簡稱。P2P平台其實就是撮合資金出借方和借款人的一個平台,中間不設資金池。一旦設置資金池,那就很財富管理公司是一樣的。
事實上,從過去幾個大的案子上來看,e租寶勉強跟P2P有點關係,因為打過P2P的旗號宣傳過,某些行業組織也邀請過這家公司,也有一些專家站台過。
但是從商業模式本質來看,這家公司跟P2P其實還真是沒有什麼特別直接的關係,至於中晉,那就跟P2P沒有一毛線關係。
人家從頭到尾都在線下開設門店募集資金,從沒線上什麼事情,而且他們也從未聲稱過自己是P2P。
至於唐小僧和善林金融,線下門店很少,但也是獲客渠道,只不過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將線下業務搬到線上而已。
他們其實是目前國內典型的所謂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把這些公司跟P2P合在一起談,壓根就是基本常識不懂的表現,或者就是別有用心。
二
標準意義的財富管理公司:是指那些幫助客戶進行資產配置提供建議的公司。
他們依賴自身更廣的信息,更專業的知識,幫助你更好的管理你的資產,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他們更多是建議而已,取決於你自己是否相信他們。
這裡很多人可能問那什麼是資產管理公司呢,其實區分兩個很簡單。
你不管錢,只提供建議,不做決策,那就是財富管理公司。如果替你管錢,然後去做決策,這實質就是資產管理公司了。
從全球業態來看,我很不幸的可以告訴你,絕大部分資產管理公司都是虧錢的,只有少部分是賺錢的。
這個是正常的情況,世界上金融行業很大程度本質都是零和博弈,你賺錢一般都是賺取了虧錢部分的人的錢,哪裡怎麼可能人人賺錢呢。
次貸危機里,高盛賺錢很大部分是來自雷曼虧錢的部分,而一樣的道理,世界最賺錢的資產管理公司也就那麼幾家,他們在全世界尋找獵物,咬死他們,賺取他們的利潤。
在一個全球GDP增長不足6的市場里,要賺取20%以上乃至更高的利潤,一定意味著很多人虧錢了。
所以別覺得資產管理公司很牛逼,他們大部分都未能給你帶來實質的盈利。
那他們靠什麼賺錢呢?
其實他們的盈利模式很牛逼,旱澇保收,每年收取1-2%的管理費,然後盈利了他們賺取盈利部分的20%,虧錢了跟他們沒關係。
我一直覺得這種盈利模式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一定會使得資產管理機構的管理人會去做風險很激進的事情,賺錢了他們可以分很多,虧錢了,他們沒有責任。
次貸危機里很多對沖基金、資產管理機構最後都被認為有明顯的道德瑕疵就是明知道風險很高,但是卻還是去進行配置,也是來自於這種分配方案。
而在中國的現實狀況中:財富是不需要配置的。核心原因是剛性兌付的存在以及根子里的中國人對任何人的不信任導致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種不信任又很容易被高利給衝垮,變得盲目信任,特別會走極端。
出現的情況是越是專業人士越沒人聽,越是忽悠傻逼,越是一堆人頂禮膜拜。
雪球上這個情況就很典型,一幫人在那裡裝神弄鬼,一堆小傻逼在下面頂禮膜拜,真是特搞笑的一個場所,這種場所什麼時候完蛋也很正常的事情。
類似於還有高知平台--知乎,一大堆複製粘貼的網友在那裡指點江山,忽悠的其他人入坑接盤,也是非常搞笑的一個場所。
在一個市場到處都不違約的情況下,其實你會發現財富是不需要配置的,反正你買什麼都一樣。
三
正是基於最根本的內涵,藉助互聯網發展的東風,一些線下財富管理公司紛紛上線,搖身一變成為大家口中熟知的唐小僧、善林金融、聯璧、錢爸爸。
最近爆出來幾個債券違約,發現很多很明顯的應該披露的信息都沒有披露,譬如收入、負債、違約情況都沒有披露。
就這麼簡單的一些信息,承銷商都看不出來也不披露,就讓他發債了,這些人他媽的可都是年薪幾百萬的投行人士啊,居然你發現跟傻逼也沒什麼區別。
換頭豬上去也一樣能幹的事情。為什麼?因為市場反正不違約,出了問題有人兜底。
所有做事情的人,反正只要形式做到了就行,沒人花心思真去看,反正看到最後無非就是看你是誰,很簡單的市場就是如此。
這個時候,導致的結果,就是你哪怕只有一百萬塊錢,你也會全部買一個產品,哪個利息高,買哪個,根本不需要配置啊。
所以過去的市場情況下,沒有什麼財富管理公司,都是理財產品銷售公司,本質就是兜售不同的產品給你,然後賺取傭金。
就像賣房子的置業顧問一樣,它們本質上不是推薦給你最合適房產,所有配套吹得天花亂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緊張逼定,快速下單,收取傭金。
所以你會發現,一般來講比較正規的業務,銷售們首先會闡述風險,專業辭彙給你講述一大堆,你也不感冒。而詐騙公司,先用美女打先鋒,再用高收益托舉,換做任何人,基本都扛不住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金融業,專業人士做不過野路子的原因。同時也是,正規產品沒人買,各路詐騙齊開花的原因。
僅此而已。
四
剛才說到了正規軍打不過野路子,那麼他們都是怎麼賣產品的呢?
幾個辦法,第一個就是讓自己搞得好像很牛逼的樣子,我前面說過這個是一個看臉的社會,看臉的社會,就是讓自己變得好像很牛逼的樣子就可以了。
所以基本上這種公司,裝修就非常豪華,名字一定是xx控股,老闆一般都是豪車,喝酒都是幾十萬起步,來展現給你看巨有錢,讓你放心。
另外就是到處投放形象廣告,讓你無所不在的看到他們,反正怎麼裝逼怎麼來,目的就一個,證明自己特別有錢,讓你們把錢交給他們好放心。
第二個辦法就是高返佣,天下沒有賣不出去理財產品,只有給不了的傭金,傭金足夠,垃圾都給你賣出去。
很多財富管理公司的職員年紀輕輕,開寶馬、賓利,正常的財富管理公司,基本上都屬於賣個一百萬出去,返點有個1-2個點,就已經很好了,但是很多理財公司,賣個一百萬出去,返佣差不多有個二三十萬。
那是什麼概念啊。不可想像啊。還有就是給客戶利息特別高,投資一百萬年化利息說有20%起步,而且隨時進出。
符合這幾個特徵都可以理解為騙子公司。為什麼大家都會信,源源不斷有人上當受騙,一方面可能真的無知,不愛學習,但是我個人感覺歸根到底都是貪婪導致的。
僥倖心理,其實都知道有風險,但是就賭自己投資期限內不會發生問題。
即使自己意識到了問題,也會覺得自己不是最後一波韭菜,還希望有新的投資者進來接盤。其實我從來不覺得這些人可憐,最多是兩個字:活該。
事實上未來我國進入所謂的新常態,就是違約會不斷暴雷,到處都是充滿陷阱,跟過去不一樣了,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五
其實從金融邏輯上來看,金融是非常簡單的事物,他無非就是分為兩頭,一頭是拿錢進來,一頭是給錢出去。
所有進來的錢,都是為了給錢出去,然後賺了錢,再還掉進來的錢。
看一個公司是不是騙子公司的核心就是:進來的錢的成本是否高於他能出去賺的錢。
很多人說沒辦法衡量到底一個人能賺多少錢,這個其實很簡單,只要看下市場平均水平就行了。或者參考下世界上最能賺錢的幾個基金就可以了。
巴菲特基金大概年化二十幾,最賺錢的VC行業的平均行業回報率大概也就是差不多15-40%之間。
這些都是世界最牛逼的賺錢基金了,他們代表了世界上最厲害的一群人了,個別人有一年賺幾十倍的,但是一定記得兩點,第一是個案。第二是小錢。
個案意味著幾乎無法普遍化。
第二小錢能賺幾百倍都不稀奇,但是大錢賺幾百倍幾乎是不可能的。
六
說辨別財富管理公司是否是騙子很容易,其實只要看他的成本。
最容易看出成本的就是幾塊,第一就是給投資人的利息,第二是員工的返佣,第三是裝修門店的成本,第四是廣告成本,第五是老闆個人揮霍。
基本上都是顯而易見的事情,這幾塊越是豪華的公司,騙子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每個都是成本,都要折成利息成本。
給投資人利息12%,傭金基本上要加2個點至少,然後門面運營費用至少加一個點。
再加上所謂各種廣告,像中晉這種外灘廣告,e租寶央視廣告,至少可以加個三四個點。最保守估計就是20%了。這麼高的利息進來的錢,能去哪裡?
現實的情況是一般一個財富管理公司需要擴展門店,到處投放廣告的時候,或者提高傭金的時候,都意味著他最危險的時候到了。
比如:唐小僧爆雷之前,曾經在愛奇藝瘋狂的打廣告。
因為他現金流出現問題了,迫切需要新資金進入改善流動性的時候了,越是這樣的財富管理公司其實越要小心。
在未來這個充滿陷阱的世界,除了你自己,沒有人可以幫助你了,只能學會學習。
如果你不會,那我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誰都別信,就放著現金得了。
ps:部分節選自風吹江南。
推薦閱讀:
※中國 PPP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規模為什麼會在 1997 年達到頂峰?
※蘭森談外匯170222 臨近三月,美元又開始走強
※藍籌集體趨弱,一逆市熱點暗流涌動
※一股神秘的力量,導致卡達被沙特等7國同日斷交
※金融和財務有什麼區別?
TAG: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