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及其它金融職業介紹
4 人贊了文章
熱門行業掃盲
金融業
不少同學對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業都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不過有不少道聽途說的傳聞並不可信。而且很多帖子對一些概念定義比較混亂,不少人甚至對投行幹些什麼都不甚清楚。我在這裡科普一下,眾位大牛不要見笑。
這個帖子側重於介紹金融的一些職業分工,以及簡單的職業道路介紹。
整個金融行業大致分為buy side 和sell side 兩大類。
sell side 做的主要是把各種asset 變成各種金融產品,提供給市場。sell side 主要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投行。投行內部結構也很複雜,按照產品分大致分為fixed income 和equity 兩大類。按照業務分大致分為IBD, sales & trading, equity research, asset management(這部分和buy side 性質是類似的)等。
- IBD是最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靠近的是corporate 一邊;
- sales & trading 主要進行產品銷售和交易,有時候投行會扮演market maker 的角色以保持市場的流通性。
buy side 主要進行的是投資管理的業務,所以也稱為IM (investment management) 或者AM (asset management),主要由各種機構投資者組成,包括mutual fund, hedge fund,pension fund 等等。
就career path 來說,很難說誰好誰不好,關鍵看每個人的特長和個性。
IBD 適合工作熱情高漲,吃苦耐勞的人。sales 適合善於人際交往的人。trading 適合能承受巨大壓力,並且對市場感覺敏銳的人。equity reasearch 適合做事踏實的人。
一般來說IBD career path 比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頭,能熬上去的不僅需要良好的業務能力也需要強健的體魄。
trader career path風險很大,可能在2年之內就毀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平步青雲。我知道一個頂尖的trader 從associate 升到director 只用了2年。
sellside equity research 行業前景有一定問題,因為regulation 越來越傾向讓research 保持獨立性以保護投資者。
Buy side 總體來說life style 比sell side 好,收入也超過sell side。不過,進buy side 也遠遠難於進sell side.
註:當今金融產業之龐大和複雜遠遠超過常人想像,在整個金融產業鏈上還有著很多細分的行業,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補充一下,帖子的職業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場的情況。國內情況有所不同。
金融領域的開放讓國內很多年輕的朋友一下子豁然開朗。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扭曲的價值觀:進投行的是牛人,進四大的是凡人,進企業的是土人之類。在此還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觀點:工作本身沒有等級之分,我決不贊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級」之說。任何一個人能在本行乾的出色的才是牛人。
選擇職業道路應該看自己喜歡幹什麼,自己能夠幹什麼,然後盡量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級」的工作鑽的話,可能回頭看來還是一事無成。
hedge fund 中文翻譯成「對沖基金」,這個翻譯是準確的。不過有意思的是,現在主流的hedge fund 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 fund 對一些市場趨勢進行大膽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機,貶義詞,英語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義詞,表示承擔風險而獲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 fund 和國內的情形聯繫起來看,更準確的翻譯應該是「私募基金」。
這個意義上而言國內存在hedge fund 已經已經有些年頭了,只不過因為法律界定而沒有露出水面。現在管理層正在進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進程,應該很快就能成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國內現在往往把PE翻譯成「私募基金」是不準確的,下文還有相關論述)
在成熟市場上hedge fund 通常是相對於mutual fund 而言。其差別是:mutual fund 是公開招募,並且公開交易的開放型基金。國內市場上交易的開放型基金大多數屬於mutual fund. 而hedge fund 則大多是私下招募,並且封閉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場,hedge fund 已經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角色。從東南亞金融危機到最近兩年的商品期貨的超級牛市都可以見到hedge fund 的身影。由於hedge fund 收益率普遍高於mutual fund, 最近幾年全球範圍的hedge fund 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長。再加上全球性資本過剩,現在上billion 的fund 都算不上特別大。
稍微提一下對沖的概念。對沖是一種控制金融風險的手段。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買了100股股票,然後又擔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買一個認沽100股的期權(put option)進行對沖。最後無論股票怎麼跌,最差的結果就是你以put option 的執行價(strike)賣掉手中的股票。
和對沖相關但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關風險完全對衝掉以後可以獲取的無風險收益。比如說中國銀行的美元牌價是8,門口黃牛的牌價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幣從黃牛那裡換1美元,隨後馬上拿一美元換給BOC 變成8元人民幣,毫無風險的賺了0.2元。
就職業而言buy side 和sell side link 最多的是trading desk. 雙方的人馬幾乎是對應的。基本上都設有:trading, structure 和research 幾塊。
一般來說sell side 研究力量更為強大,buy side 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 side 取得。sell side structure 側重的是如何將金融產品合理定價,而buy side 側重於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預測市場的變化。(本質是一樣的)雙方的trader 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歸。
當投行根據buy side 要求設計出金融產品後,雙方達成交易。然後投行一般會儘快地通過相關交易對沖產品風險,而buy side 這時候一般是「一切盡在掌握」,因為買到手中的產品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而訂製的。這時候,雙方是合作夥伴關係,大家賺自己的利潤。另外有些時候,投行也會take position, 這種時候雙方都是market player, 關係也就變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業務上的link 講完後,職業上的link 也就水到渠成了。
雙方trader 做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間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 而言,投行的比較focus 也比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願意往buy side 跳,不過buy side 本來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 跳槽並不容易。
structure 是雙方都需要的,雖然側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間都有跳。
上面說的都是投行的市場一頭。
回過頭說IBD(傳統投行業務),更多的是和企業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場打交道。反之,buy side 都是和市場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轉buy side.
由於國內這些年出現了很多成功風投的案例,大家已經不太陌生,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PE。
國內很多地方把PE(private equity) 翻譯成「私募基金」,這顯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場的人「顧名思義」所致。誠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於hedge fund的 概念(相對於mutualfund)。而PE是一個相對於public equity 的概念。
我個人將其翻譯成「非上市融資」,現在國內比較被認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權融資」。
現在vc/pe是一個很時髦的詞,無論在美國還是在國內。在美國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幾年PE的收益率都明顯好過public market, 導致PE的規模快速膨脹。在國內火爆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其實現在vc/pe 差異已經不是十分明顯,很多時候人們把VC看成是pe的一種。如果進行劃分的話,二者主要區別在於對target company 投資階段的不同。
vc主要投資於公司發展早期,從種子階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資於有穩定現金流,business model 比較成熟的公司。
PE最經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 buyout),核心是將現金充沛而又失去發展動力的上市公司go private,通過大財務槓桿使公司有緊迫感,從而為股東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歡看電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風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爾乾的就是PE。片中羅伯茨問他你到底是幹嘛的,回答頗為經典:「總而言之我乾的就是把一家公司買下來,然後再拆成一塊一塊賣」。(註:這只是PE做法的一種,並不是全部)
vc/pe 是金融市場中最直接和企業打交道的分支。vc 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 plan(bp),從中找出有前途的bp 以及執行團隊,隨後進行價值評估以及投資。
根據公司不同,有些vc 會強烈的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有些則沒有。pe 更多的是尋找有前途的被收購公司,並且進行金融改造。vc/pe 最終的的目的都是找一個更好的價錢把公司股份賣掉推出,從而進入新的循環。具體操作方法VC/PE 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討論。
現在可以把金融產業鏈簡單的串一串。在一個企業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 的,這一階段可以參與融資的就是VC/PE。當企業需要上市,這時投行就參與進來,對公司價值進行精確評估,然後公開招募。這時候,企業自己或者vc/pe 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將其加工成金融行業認可的「股票」。公開上市前後,buy side 就會進行認購。接下來就是二級市場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義是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進行的各種融資,因此金融必定有企業和市場兩級。
企業這級是金融行業的生存之本,市場這級可以看作金融行業發展壯大的動力。
投行作用是金融產業鏈的hub,一端聯繫著企業,另一端聯繫著市場。企業這端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說資本主義出現後的幾百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市場這一端則越來越龐大並且趨向虛無。
很多衍生金融產品最早的出現是為了滿足風險控制的需求,但很快變成一些豪賭的利器。會計師事務所的地位是保證企業(無論private or public)企業原始數據的真實性,從而使其他機構可以對企業價值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如果沒有會計師的存在,整個金融行業就會陷入一片混亂。因而會計師有「經濟警察」之稱。
整體而言,金融業連接企業一端的工作核心更側重於對於企業價值的評估,金融連接市場一段的工作的核心側重於市場風險的控制以及對市場方向的判斷。因為對技能要求的不同,兩端互相轉都比較困難。相反,只要在金融產業鏈的同一端,轉行至少都是有邏輯上的可行性的。
略微談一下M&A.
其實M&A 並沒有太多的神奇之處。就財務上來說就是合併報表的問題,這個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不陌生。就估值來說,大致做法和IPO 估值差不多,不過就是要考慮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而synergy effect 則是十分錯綜複雜,虛無縹緲,深不可測的東西。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被並的公司必然出現人事動蕩,導致士氣低落,這種情況就十分難以像財務數據一樣被量化。
其實,個人覺得M&A 多半是投行的忽悠行為(銀行當然為了做成deal 不擇手段的把synergy effect 吹得很好)。由於事實上的負協同效應加上winners curse,十之八九的MA 是失敗的。
既然大家對投行的級別和工資那麼感興趣,我稍微科普一下。
投行的稱呼和四大不太一樣,最低級別叫Analyst,上幾個級別叫Associate,然後是VP,senior vp(或者director), MD(managingdirector)。和四大基本可以一一對應。
至於投行的收入則比較複雜,涉及幾個方面。
第一是收入構成。投行做一年以上bonus 的收入一般將超過工資本身,成為極其可觀的數字。而四大的bonus 基本是隔靴搔癢。
第二,工作性質。在投行工作分工遠比四大複雜的多,因而收入會有天壤之別。front office, mid office以及back office 收入都大相徑庭。就算都是front office,trading和IBD有時候都會有很大的差別。即使一個team 的同事可能因bonus 的差別導致收入相差不小。所以,不顧具體情況就比較投行的工資是毫無意義的。
第三,global pay 的問題。投行的本地化遠遠不如四大。因而大多數地方投行都是給global pay。反之,四大在國內給的pay 已經比較local 了。這是我認為四大和投行工資差距最主要的原應。
現在比較流行PK,很多人大概會覺得我上面說的廢話過多。我在這裡就給一個大概的可比概念。高華第一年IBD associate 所有收入大致相當於一個國內四大表現正常的senior manager.
把話說回來,有位老兄說四大partner 無法和投行的vp以上人比,這一點我很不認同。就收入來說,四大收入更像金字塔。其實四大頂層和投行頂層的收入相差並不大,越往下收入相差越大。就工作成就來說就見仁見智了。
結論是:不要總覺得什麼工作比什麼工作牛。自己人牛才是關鍵。人牛的關鍵在於是否適合做這份工作以及是否喜歡做這個工作。
update關於quant這個問題的確不好回答,我嘗試著說一些吧。
一個重要的命題很難得出判斷:到底是量化金融的發展導致計算機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還是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導致了量化金融的發展。
quant 粗略的分為兩方面:產品的quant和市場的quant. 產品的quant 理論基礎自從70年代BS 出現後已經沒有重大飛躍。技術手段已經很成熟,大家用的方法模型也差不多。當然,做產品structuring 的人還是需要的,不過已不是高精尖了。
市場quant 比較有意思。事實已經證明計算機交易完全可以勝任簡單的交易,比如DB fx desk 最賺錢的就已經是robert trader。計算機化的發展最終會導致vanilla 產品交易全面計算機化,最終代替human trader. 這個角度來說,長遠是減少這類就業機會的。
至於通過quant 手段做asset management,期望beat market,業內好像除了Renaissance 沒有做的特別出色的。
Q: 現在小生的專業是數量金融Quantitative finance, 不知道畢業以後從事金融系統里的什麼工作比較合適呢?在學校有諮詢過教授,教授說讀這個專業,要讀研究生要讀博士出來的話工作會比較好找,本科的時候學到的東西不多。請問樓主知道這個專業讀研究生應該讀什麼專業會比較對口呢?-- by 會員 oasisaqua (2010/8/109:32:35)
A: 其實Quantitative finance 對數學要求並不是天馬行空的高,統計專業本科的水平足以。不過,對於金融的理解要看悟性了,和學歷關係不是很大。如果有志於本專業的話,教授說的不錯,就一路讀到博士畢業吧。我認為關鍵倒不是學的東西問題,而是找工作時的敲門磚比較夠分量。
最近在海外工作版看到一個網友問的問題很有代表性:一個化學本科學生如何投身IB。有一位網友的見解十分獨到,在此借花獻佛,也許可以給很多朋友帶來啟發:以下是引用bolan在2008-8-1615:41:00的發言:這麼多人都CFA了,你還建議他TAKE CFA?他能憑CFA獲得IB的INTERN?別毀人了,雖然你不是有意的。
聽哥哥的,包你沒錯:當你看到大家全都撲通一下跳進去搞什麼的時候,你要趕緊瀟洒地走開,別跟大多數人一樣,因為大多數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失敗的,你想加入失敗的大多數嗎?你肯定不想,你想成功(大家都想)。
離你最近的成功在哪裡?你把你的化學學好、獲得成功的概率肯定遠遠大於你成功進入頂級投行的概率。把你自己本行做好後,絕對不會吃虧。只有你真正優秀、有競爭力,才有可能心想事成。等你牛起來之後,投行這種牛馬活,可能根本就不在你眼裡了。
假設你們化學系200名同年級的,你成為TOP1 的概率雖然不大,但比你競爭投行,在2000個幾乎都強過你的人當中,成為幸運兒的概率大多了。
update 關於職業規劃
幾年前,如果我看到這樣的帖子,無疑會給你很多建議。從投行工作的分類到職業規劃的可行性都會涉及。現在隨著自己閱歷的增長,覺得很多規劃都頗為可笑。根據現在的想法,竊以為女生30歲前乘風華正茂時,以一生的幸福程度來看,把精力放在找心愛的另一半上比職業規劃比進投行更靠譜。
如果你是男的,30歲前想清楚自己喜歡幹什麼,自己有多少斤兩,比紙面上的職業規劃重要。
要記住: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機會都是突然出現的。抓住機會比按照職業規劃循序漸進重要的多。
對於剛上本科或者剛開始干第一份工作就立志進投行的朋友:建議先干好眼前的工作,把該學的的東西學到手,在本行業中干到最出色,那時候考慮下一步就水到渠成了。反之,如果你在自己的行業都乾的灰頭土臉,投行憑什麼來拯救你呢?
Update關於Buy side trader本文初稿中對buy side trader的描述有些過於籠統了。很多buy side trader角色類似於broker或者紅馬甲,並沒有交易的決定權。基金經理一般用下達交易指令給trader,而其僅負責執行。
在基本面研究類的基金中,研究員的角色相較於trader 更為核心,優秀的研究員則是基金經理的自然後備人選。
推薦閱讀:
※若離岸殼公司不需要被「穿透」,那搞CRS反避稅還有何意義?
※備案或將延期?寶象金融堅持合規,時刻準備
※新成立的外資系融資租賃公司如何賺取第一桶金?
※短線高手盈利5日均線的實戰技巧
※想考 CFA,但无任何金融背景,该从何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