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10】如果建構只做一件事

【成長建構No.10】如果建構只做一件事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10篇

體驗建構了新世界

一、薛定諤的「滾」

你聽說過薛定諤的貓嗎?薛定諤用箱子和貓,很好的解釋了主觀認知是如何影響客觀世界的。簡單的說吧,薛定諤把一個50%概率自動釋放毒氣的裝置和一隻貓封在一個箱子里。在封進去那一刻,貓就進入了一種生死疊加的狀態。只有當我們觀測時,貓的狀態才會塌縮成生或者死一種狀態。如果不觀測,貓則始終處於生死共存的狀態中。這是一個著名的物理實驗。

如果這有點抽象,我們再舉個離生活更近的「段子」:當女朋友沖男友喊出「滾!」時,女朋友的內心某種程度上呈現了真讓他滾和假讓他滾的的疊加狀態。當男友沒走時,女朋友則內心會傾向於塌縮成假讓他滾的狀態;而男朋友真的走時,女朋友內心則會傾向於塌縮成真讓他滾的狀態。

問題來了,作為這個男人,走還是不走受什麼影響呢?當然是自我認知和其主觀世界的影響。但是他很可能沒有意識到,他認知世界的方法,影響了環境的樣子,甚至決定了事態的走向。

換句話說,內在世界決定了外在世界。如果一個人的內在世界是割裂的,二元對立的;那麼他將塑造割裂的,二元對立的外部世界。

因此,我們說重構自我,活出真實自我,實際上是建構我們的內在世界,進而藉由我們的內在世界,生成一個全新的外部世界。這個全新的世界不但與真實自我離得更近,也更貼近世界的完整性、連貫性。但是建構並沒有我們想得這麼簡單。

二、改變的痛苦

讓男朋友從原來的奪門而出,改為留下來,容易嗎?也容易也不容易。只在一念之間,也可能是一輩子的功課。

所有的改變,都來自現狀帶來的痛苦。嬰兒在子宮中感受不到痛苦,一切自給自足,他自然不會有什麼改變的想法。但是當他出生那一刻,他就開始感受到冷,感受到飢餓。痛苦驅使著他想盡辦法,總結經驗,用哭、用眼神、用咿咿呀呀,來獲得溫暖和食物。

所有的痛苦促使我們變化和調整自己在世界中的應對方法,但是固化的應對方法又會反過來阻礙我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對這一過程用圖示做過說明)改變的難處就在這裡。

前兩天家中發生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由於太太恢復上班的狀態,小女兒白天由爺爺奶奶照看。這種情況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結果上個周末,我們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因為沒有滿足她的一個要求,孩子開始在地上大哭、蹬腿。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她這樣的行為。

大女兒的照看經驗告訴我們,這一定是爺爺的「功勞」。因為爺爺看不了孩子哭,只要一哭,他之前定的標準線就會坍塌。孩子正是總結了這樣的方法,用在了我們身上。因為這是她驗證有效地應對方式。

於是,基於先前的育兒經驗,我們只是略顯輕鬆的關注著她,但並不因此而滿足她。讓她站起來,她不聽,只是坐在地上不停地哭,蹬腿。場面僵化,大女兒滿懷同情的想要過去扶妹妹起來,也被我攔住了,大概堅持了有3分鐘左右,她不哭了。

我說你先自己站起來,到爸爸這裡來,她幾乎是失魂落魄的、渾身無力的站起來,低著頭走到了我的跟前。我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裡跟她說:以後坐在地上哭鬧沒人管你,要好好說話知道嗎。

短短的3分鐘,在孩子內在世界裡,完成了一次,固化應對方法的坍塌,新方法產生的過程。只是一個月的時間,當她建立的應對方法失效時,就要用3分鐘的對抗,痛苦、糾結來拋棄和重建,如果是固化了3年的方法呢?如果是固化了30年的方法呢?

雖然很多人處在痛苦中,企圖改變自己的人生狀態,但是我們並不會輕易放棄我們已經固化的應對方法。這會讓我們深陷在痛苦之中,直到我們徹底放棄之前的執著,開始調整我們的應對方法。

問題就在於我們用一種模式用得越久,就越感覺不到它的局限性,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我們不會反思是我們的模式,我們的邏輯出了問題。而是會認為我們用的力氣還不夠。就像孩子一開始哼唧,後來會變成大哭,再後來會變成打滾,最後會變成自殘一樣。力氣越用越大但從來沒有想過可以改為溝通的方式、討好的方式、交換的方式等等,且不說這些方式的好壞。

三、換個角度

之所以我們會受限於過往固化的經驗方法,是因為在行動之前,我們總是頭腦里先做基於固化經驗的分析和判斷。在面對不變的對象和情境時,這樣做是高效的。但是面對新情景和想要改變的動機,就會成為一種限制。

我們站在老框架中思考新框架的意義。而對於老框架之外的部分,這種站在圈內思考的方式一定是局限的。相反,當我們能體驗在先,思考在後時,我們就能先走出老框架,通過體驗的行為,來確定是否調整我們的框架,改進我們的固有經驗。

我想這是兩種重要的與世界互動的方法。一種(思維在先,行動在後)面對老問題,提高效率;一種(體驗在先,思維在後)面對新問題,開拓道路。兩種方法論都很重要,關鍵不要放錯位置。

這樣看來,很多人舉步不前,不是因為沒有改變和重建的能力,而是在面對新問題時,我們的想法太多了。我們的慣有模式是:想法引領行為。但現在,我們可以反過來,用行為引領想法:

在應該怎樣、做與不做、願意與不願意、接納與不接納的思考之前,先放下思考,按照新的環境、新的要求,不加評判與思維篩選的進行體驗、效仿、執行。讓行動在先,思維在後。就像嬰兒開始獲得第一個應對方法的過程,沒有判斷,沒有固執和糾結。

當這樣做時,會發現行動真的可以改變思維。我們會開始按照做的去想,而不是按想的去做。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停止了頭腦內無用的糾結。轉換為用體驗尋找答案的模式。理論上來講,這種方法可以減輕我們換框,拓框的難度,提高我們的行動力和適應力。

四、建構師的狀態

但現實的區別在於,我們在面對內在自我與環境當下的衝突時,並不一定敢於邁出改變的第一步。因為行動可能意味著很大的,大到當事人難以承受的失去和破壞。因此所有的道理,建構師最好都裝在肚子里,自己知道方向就好了。

那建構師能做什呢?

回想《心靈捕手》中尚恩教授做法,他全程幾乎沒有提及威爾應該怎樣改變自己的想法的道理,而是尊重威爾的感受,並藉助自己的理解啟發、鼓勵威爾完成自身應對方法的轉變。

在威爾談及女朋友的時候,尚恩教授先是準確的說出威爾的感受,以達到共情的狀態,再用自己的經歷向威爾展示另一種可能。通過尚恩教授的故事,威爾會開始效仿、和嘗試,取得新的體驗,這些體驗和經驗,會慢慢重構他的固有模式和僵化的自我。

在影片中威爾關於進入更好的工作和離開現在的圈子的決定過程,作為觀眾,我們都能說出一堆的理由和道理,自認為證據十足的可以說服威爾。但是尚恩教授沒有這樣做,他選擇問他,你到底想要什麼?尚恩教授堅定地讓他思考一個問題:你內在的真實渴望是什麼。讓他基於真實渴望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對威爾來講並不容易,因為他現在的生活是過往安全的印證。而離開這種安全,對威爾來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痛苦。之前文章關於這部分我們也提到過,最終影片用理想化的方法做了處理,他的朋友也鼓勵他離開,這才讓他做出最終的突破。在這之前,尚恩教授一直在等威爾德決定,而不做說服。

建構師並不能代替當事人去體驗。

當事人必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體驗,並基於體驗,向前推進自己的變化。所有道理和經驗,不是建構師告訴當事人的,而是當事人自己通過體驗總結得出的。在當事人自己的世界中,別人的道理和經驗也是僵化的,只有他親自的體驗得出的結論,才是最具權威的。

因此,如果說建構師一定要在這其中做些什麼,那就是不斷讓當事人回到體驗之中,而不是停留在頭腦的想像之中。不論是鼓勵、共情、積極關注,還是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本質上都是讓當事人開啟自身的體驗和自我建構之路。

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尚恩教授用「這不是你的錯」一句話讓威爾淚崩,徹底轉變。在現實中,這往往是一個反覆的、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戲劇化的里程碑式的轉變。這種瞬間打通任督二脈的情況,也許只能在電影中看到吧。

葉上聞

公眾號:生涯葉上聞

2018年7月11日


推薦閱讀:

貓哥說:以受眾商品論視角下解讀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
我們拒絕不了社交媒體
貓哥說:蔡徐坤的粉絲罵戰引我們深思社會化媒體的「烏合之眾」
傳播學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詳細筆記

TAG:傳播學 | 社會學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