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無政府主義運動 §王牌小冊子第8號(四)
08-03
日本的無政府主義運動 §王牌小冊子第8號(四)
來自專欄燃燒瓶電子翻譯站8 人贊了文章
第二章 :1912—1936
在1912-36年間,無政府共產主義、工團主義和恐怖主義仍然是日本無政府主義中的主流。在這一部分的前半時期,工團主義是日本無政府主義中的主流,而在後半部分,擺鐘則倒向了無政府共產主義。相比這兩個理論的主要影響,恐怖主義絕不僅僅是無政府主義運動中的一股小股暗流,但儘管那些傾向於武裝鬥爭的人始終是少數,但是國家的持續鎮壓,導致了他們的憤怒和挫敗最終演變成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他們的壓迫者。工團主義最初佔據主導地位的原因有很多,直到1918年的冬季,無政府主義者意識到,面對一個特別邪惡的國家,他們幾乎無能為力,這個國家擁有壓倒一切的力量,甚至不會停止使用非法的謀殺來鎮壓無政府主義者。儘管工會組織仍然被禁止,至少作為一個理論上的命題,一個大規模的工會運動可以提供一個抵禦國家權力的堡壘的想法仍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第一,隨著幸德秋水的死亡,大杉榮成為了無政府主義者中最有才華的思想者和最多產的作家,而且他還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國工團聯盟(CGT)的影響。第二,正是通過大杉榮的文章,CGT才被樹立為日本工人的榜樣。第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克魯波特金屈服於法國沙文主義,儘管是暫時的,但無政府共產主義的名聲卻被玷污了。黑暗時刻的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年代是日本資本主義的繁榮時期,日本公司利用了戰爭帶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干擾了歐洲競爭對手的運作。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通貨膨脹率上升,主食大米的價格在戰爭的最後一年以一種可怕的方式螺旋上升,導致工資的增長無法跟上大米增長的速度。在1918年7月23日,富山縣的漁民婦女舉行了一場小規模的示威遊行,抗議把大米運出他們的地區,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憤怒的情緒在日本各地蔓延開來,其中包括數百起這樣或那樣的「事件」。並不是所有的騷亂都達到了大規模騷亂的比例,但在一個又一個主要城市,成千上萬的暴亂者和警察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很多情況下,軍隊都被召集起來了。例如,在1918年8月12日的大阪,人們感覺「彷彿一場真正的革命到來了」。這是無政府主義者在近幾年的凄涼時期里所夢想的。國家已經失去了控制,有太多的干擾使它無法集中力量,一次又一次的鎮壓,一次又一次的抗議,統治階級害怕地做出讓步。1918年的大米暴動並沒有讓日本一夜之間成為一個自由民主國家。相反,「公共和平警察法」及其1925年的替代法「維持公共和平法」在今後多年中一直保留在法律上,無政府主義者繼續成為國家鎮壓的主要目標。但是,對所有活動的全面壓制已經不可能了,無政府主義者很快抓住了機會,重新組織起來,推出新的期刊,並參與到工人和農民的運動中來。
這段時期,不僅街上發生了大規模的騷亂,而且工廠里的勞資糾紛也司空見慣。1918年,有超過66,000名工人參與了417起獨立的糾紛。按照目前的標準來看,這些數字可能聽起來微不足道,但它們需要與當時所有工廠僱傭的不到150萬工人的數字相比較。即使工會仍是非法的,但是政府已經不能完全的按照法律條文來約束了。一個友好的社會(yaikai aikai),成立於1912年,只有15個成員,但是到1918年,它的組織和成員人數增加到3萬人,1921年更名為日本勞動聯盟。的確,大多數新成立的工會,無論是在日本的勞工聯合會內部還是外部,都是由改革派領導的,他們只是想要在資本主義中改善工人的地位,同時他們也在為自己開創事業。然而,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工會中,有一些人擁護無政府主義,這既是他們鬥爭的目標,也是一種組織方式。其中一個工會是Shinyukai ( 新玉會),雖然它在1916年剛成立的時候有著純粹的改革主義的觀點,但是到了1919年,它的成員增加到1500人,並選擇了無政府主義。同樣在1919年,另一個傾向於無政府主義的印刷工人工會——Seishinkai( 聖心會)由500名報紙工人組成。Shinyukai和Seishinkai在1923年建立了一個印刷工人聯合會,到1924年,這一數字達到了3,850,這在當時的標準中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在這期間,日本的Shinyukai和Seishinkai在這裡被特別提及,因為印刷工人在戰前的幾年裡形成了無政府主義聯盟運動的支柱。然而,無政府主義聯盟絕不僅僅局限於印刷業。1922年11月,工人團體發表了一份宣言,贊成建立在「自由意志聯邦」的基礎上的組織,反對「中央集權」,該宣言由工會簽署,工會代表包括:製表工人、普通工人、電車工人、造船工人、工程工人和通信工人。這表明無政府主義思想在工人階級中普遍傳播。1919年成立的一個重要的無政府主義組織,是為了響應上面所描述的發展而成立的,是勞工運動(rof dunddundin)集團,該組織還發行了一本同名的雜誌。《勞工運動》雜誌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儘管《現代思想》等期刊以前曾建議以工團主義作為一種行動方針和奮鬥目標,但《勞工運動》更關心的是報道和分析正在進行的鬥爭,這種鬥爭往往採取無政府主義形式,不管工人們是否了解辛迪加主義理論。這意味著,隨著1918年之前的黑暗時刻結束,無政府主義與工團主義從理論領域轉移到實踐領域。在某種意義上,這代表了日本無政府主義與工團主義的成熟,但在另一種意義上,它迫使許多日本無政府主義者直面他們以前不知道的工團主義所固有的問題。當我們討論1928年發生的無政府共產主義和無政府工團主義之間的分裂時,我們將回到下面這個話題。推薦閱讀:
※民間流傳李白因喝酒太多,生下的兒子是傻子,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朝戰後美國戰俘為何要留在中國?
※山東費縣水湖村為什麼成為中國「金蛋村」?
※嘉慶帝扣殺和珅是不是太急了
※【書香周末】《頑疾——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法納刑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