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受歡迎雙語幼兒園園長說,決不能陪孩子做作業
看點安喬國際雙語幼兒園園長蘇淳瑩,來自台灣。兩個孩子還小時,她一直是全職媽媽,全心培養照顧他們。兒子現為台灣最大英文報紙《中國郵報》主筆;女兒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又前往牛津大學深造,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擔任鞏俐專職翻譯。兩個孩子的健康成長,與蘇淳瑩獨到的家庭教育觀念密不可分。她告訴外灘君,家長不輔導家庭作業,是培養責任心的第一步。
文 | 厲校麟 攝影 | 洪宇哲
編輯 | 聞琛
部分照片由安喬幼兒園提供
像蘇淳瑩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大部分家長都想要吧。一個孩子,情商不高,智商再好,就算上的是頂尖名校,也會被當成怪人。別人避而遠之,何談「成功」?
情商非天生,需從小培養。在與「園長媽媽」聊了她那特別的情商家教觀後,外灘君整理歸納了以下7條建議。其中她提出的「不輔導家庭作業」,看似與情商沒什麼關係,看完就會讓人恍然大悟。
不輔導家庭作業,是培養責任心的第一步
「兄妹倆在上小學前,許多事情都自己學著承擔與操作,比如自己的東西自己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們不會無理哭鬧,已培養出很強的自律與自理能力,而且熱愛閱讀與學習,所以上小學後,從來不需要我陪他們做家庭作業。」
在安喬的孩子們正式上小學前,蘇淳瑩會與孩子們開會:
「作為小孩子,你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呢?」
孩子們回答:「學習知識與本領,還有每天開心地玩!」
「說得真棒!爸爸每天出去工作,媽媽在家照顧你們,這是爸爸媽媽的工作和責任。媽媽有沒有哪天,你們肚子餓了,才不情不願燒飯給你們吃呢?」
孩子們回答,「沒有啊!我們從來沒有餓過肚子啊!」
「哦,所以爸爸媽媽照顧你們,從來不需要你們來催我們,是不是呀?那讀書學習與寫作業是誰的事呀?」
孩子們回答:「是我們的事呀!」
「所以,你們的功課要自己承擔,對不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孩子們回答:「對!我們會和爸爸媽媽一樣做好自己的事情!」
「誰說孩子年紀小就不能與大人開會溝通?其實孩子們的潛力與理解力常常超乎大人的想像。」蘇淳瑩說道。以上對話,當然是理想重現,現實中和孩子對話,一定會有更多有趣互動。
蘇淳瑩本人確實說到做到,讓兩個孩子自己做作業。也正因為如此,兄妹倆在小學五年級前,比起有父母幫忙做作業的孩子,在上海美國學校的成績只是一般般。
但是到了五年級以後,當其他同學的父母沒有能力插手輔導時,兩個孩子因為多年來不依賴大人自行完成家庭作業,擁有非常好的自主探索能力與責任感,這時候,學習優勢就突顯了。
「其實,家庭作業是不是孩子自己做的,老師一看就知道。」
不能讓孩子養成必須依賴家長才能把作業做好的習慣。如果有此習慣,孩子會想,反正爸爸媽媽會教,家庭老師會教,上課走神不認真,聽不懂也沒關係。
蘇淳瑩也從來不以成績來評斷孩子的學習成果,因為她認為考試的目的,就是檢測孩子是否掌握了這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如果沒有考好,就需要去請教老師,一直到弄明白為止。
同時蘇淳瑩也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請教老師,因為老師都喜歡愛問問題愛思考的孩子,也能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這也是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之一。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家長不要太在意孩子小時候的學科成績。從小就要考試成績優異,為了這個優異,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虛榮心,而幫助孩子去獲得不是他們自己得來的成績。家長想拿孩子的成就作為自己的成就,就很容易讓孩子厭惡學習,並且親子關係失和,這絕對得不償失。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要時刻檢討自己的這種心態。」
獨立完成家庭作業,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承擔,這是在求學生涯中,培養責任心的最好機會。一個人有良好的責任感,將來步入社會後,對自己、對他人都抱有強烈的責任心,才能有幸福成功的可能。
長幼有序,是學會尊重與感恩
許多家長都明白,也努力想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希望用這種方式,進入孩子內心世界,讓孩子感受到平等與尊重,藉此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
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分寸,單向和孩子成了好朋友,卻沒有讓孩子學會反向尊重父母,也會造成在學校與師長的相處,以及將來步入社會時,與上司的互動出現長幼無序的錯亂,無法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
比如,媽媽燒了一桌飯菜,孩子嚷嚷道:「媽,這個菜也太難吃了,怎麼會燒出這麼難吃的菜啊!」孩子認為,對朋友就是這麼說話的,但是,再難吃也是媽媽辛苦為他燒的,就算是對朋友也不可以如此說話。平等對待孩子固然很重要,但也千萬不要忘記教孩子尊敬長輩感恩父母。
任何一個單位,小到家庭,大到國家,為了讓事情有序運轉,有層級概念是必須的,否則會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愛孩子的父母千萬不能讓孩子變得只知道要求別人尊重自己,卻忘了自己也應該尊重別人。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平等對待與對孩子的縱容溺愛,只有一線之差,是許多家長需要時刻反省與檢討的。
孩子壞脾氣,大部分是因為大人沒耐心
蘇淳瑩說在兒子兩歲半之前,她也時常焦躁不安,並且很虛榮地希望別人認可自己的孩子很優秀。
有一次,兒子與她一起疊完衣服後,對她不耐煩地說:「說謝謝!」
「我當時就一驚,天,這口氣是我平時跟他說的樣子嗎?」蘇淳瑩驚覺自己的問題,提醒自己要以更溫和有耐心的方法與孩子互動。
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由於事情繁瑣,造成大人身心疲憊,所以許多時候我們會失去耐心,無形中給自己與孩子都帶來壓力,也讓孩子不知不覺學會父母的表達情緒的方式。90%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性格的反射,如果孩子脾氣不好,容易緊張焦慮,就顯示出孩子是如此被對待的。
當然,父母也是人,也會有身體疲勞或情緒不好的時候,建議家長如果當場無法平和說話,先離開現場,暫時不處理與孩子之間的矛盾,等到平靜後再心平氣和與孩子溝通;身體疲勞或情緒不佳時,也可以直接告知孩子自己的心情與身體狀況,請孩子理解。如果以發怒的形式處理問題,就會培養出遇到事情就發怒的壞脾氣孩子。
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需要刻意並努力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正面的方式疏導及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並不是所有家長都有覺察和處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是大家都要好好學習的。
吃飯不能光想自己,是同理心的基礎
孩子上小學前,蘇淳瑩是全職媽媽。有一回,兄妹倆先吃飯,她在旁邊熨衣服,沒想到一眨眼,四盤菜中有兩個菜盤子見底了,於是,她跟孩子進行了一番嚴肅但平和的對話。
「媽媽總是告訴你們眼裡要有別人,不能只顧自己。爸爸媽媽辛苦工作一整天,結果有兩盤菜一口都吃不到,媽媽很難過你們怎麼會沒想到,爸媽也可能愛吃這兩道菜,爸爸媽媽疼愛你們,也希望你們可以疼我們。」
大多數的家長看到孩子把菜吃光,一點不留給別人,可能還很高興孩子今天吃得很好。但是,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從小認為只要他喜歡,就可以不用顧及別人的感受與需求,將來長大很容易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但大部分的父母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在身教中所做的不良示範。
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人格基礎,可以生出很多美好的品格。口中要有德,目中要有人,心中要有愛,行中要有善,有了這樣的同理心,會換位思考,自然而然生出慈悲心和愛心,這樣的人肯定是一個高情商受歡迎的人。
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 大人先反思
在孩子情商方面,家長還經常提起的就是孩子分享的問題。有些孩子大方,有些可能剛好處於佔有慾敏感期,就是不肯分享。我們如何在尊重孩子感受的同時,又能以有效的方法引導孩子降低佔有慾,且不至於讓大人太尷尬呢?
通常一個孩子佔有慾很強不太願意分享,是因為他的安全感和慾望沒有得到很好滿足。
首先,家長要檢討。在教養孩子過程中,孩子所想要擁有的東西是不是時常無法得到滿足,所以孩子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分外捨不得?
「可能許多家長會覺得自己對孩子很大方,孩子一點都不缺玩具,真滿足了嗎?安喬曾經有個家境優渥的小女孩,媽媽因為某些原因,認為沒有必要給孩子買芭比娃娃。小女孩雖然有很多玩具,但心裡總是有缺憾,造成在學校會偷拿其他小朋友的芭比娃娃回家玩,並且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
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我們都希望孩子是願意分享的人,但如果家長是相對愛佔便宜、斤斤計較、不願分享之人,孩子就很難做到大方與分享。
假設在聚會的場合,兩個小孩哭著爭搶玩具,讓大人非常尷尬,怎麼辦呢?
可以試試拿自己當例子講故事給孩子聽,轉移注意力,比如說,
「記得媽媽小時候,有一次去一個姐姐家,她有個很漂亮的娃娃,我很喜歡,這個姐姐給我玩,媽媽好開心,媽媽也知道,有好東西要和別人一起分享。但也有一次,去另一個小朋友家,他不肯讓我玩他的玩具,媽媽就好傷心,媽媽也明白,如果不把玩具借給別人玩,是會讓別人傷心難過的。這個感覺真不好,所以媽媽經常告訴自己,一定要跟別人一起分享東西,才不會讓別人痛苦!」
喚起孩子的同理心,緩和不願意分享的情緒。一般來說小朋友就會願意分享玩具,但若遇到孩子堅持不願分享時,父母也不必太尷尬與難過,因為孩子的成熟與懂事各有快慢。不要認為孩子在這方面發展較慢是丟臉的事,每個人都有強弱項,耐心引導與等待,對孩子是最好的愛。
有智慧的父母可以大方地說:「我這個寶貝還需要學習。」坦率接受孩子的現狀能化解所有的尷尬。
犯錯正常,大人先認錯
在我們成人世界,有很多人害怕犯錯,並且以一種無自知之明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犯下的錯誤。「這種自欺欺人不認錯的態度,只會讓自己越來越難看。」
「因為我們害怕,今天承認錯誤之後,別人會瞧不起。其實一個大大咧咧說自己不好的人,反而讓人覺得,他很可愛。知錯就改,誰會不原諒呢?」
在我們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勇於承認錯誤,而對於孩子犯下的錯誤,不打罵、指責和恐嚇,孩子就會不害怕犯錯誤,他會把犯錯誤當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從小就要教育孩子,犯錯是正常的,每一個人,包括爸爸媽媽都會犯錯,犯錯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一點都不丟臉。
一個犯錯後總是被指責打罵的孩子,會變成推卸責任、拒不認錯的低情商之人,所以請父母們一定要明白且牢記於心:犯錯是必然的,知錯能改才是最可貴的。能勇於承認錯誤並改進的孩子肯定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熱情大方打招呼,大人先身教
在安喬,每個老師都能認識近400名孩子且記住他們的名字,總是親切地與孩子互動。為什麼要這樣要求老師呢?有必要嗎?
蘇淳瑩認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與人相處時,可以熱情大方,但是師長與父母,都做到了嗎?父母時常帶孩子與親朋好友聚會的場合,期望孩子能夠非常大方地問候大家,卻忘了這些人對孩子來說,可能都是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如果父母都無法做到與陌生人親切自然地打招呼,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
孩子來學校,每一個老師都是他的學習榜樣,不是孩子坐在教室里白板前才叫學習,每一分每一秒跟每一個人接觸時都在學習。
要求孩子見到陌生人大方打招呼,但不是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會和他打招呼,也就是說,我們對孩子的期望與他接受到的身教是背道而馳的,我們如何期望孩子能見到人就打招呼呢?所以請大人們先做到,在餐廳、超市、小區,在任何地方都要面帶微笑,與陌生人友善打招呼,孩子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問候他人。
身教是不二法門,不管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同理心、願意分享、處理情緒等等能力,這些都需要大人來做榜樣。
外灘君對談蘇淳瑩安喬國際雙語幼兒園創校至今快11年,從第一年的12名學生,到目前近400名學生,特色活動課程非常豐富:音樂、戲劇、舞蹈、鋼琴、輪滑、武術、演講等,還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室內溜冰場的幼兒園,家長几乎不需要再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在安喬園內就能滿足需求。
作為安喬的掌舵人物,蘇淳瑩的教育觀念有些天馬行空,卻又符合教育邏輯,在圈內獨樹一幟。在聊過情商教育以後,外灘君又和這位「全國民辦傑出園長」聊了聊中西教育、STEM教育、人文教育和教育產業等大家所關心的熱門話題。
B=外灘教育 S=蘇淳瑩
━━━━━━
B:您曾對媒體提過,在兒子高二高三時,您看到了西方教育的弊端,那是什麼呢?您怎麼看待中西方教育的差異?兩者如何融合最好?
S:我兒子7歲開始就讀國際學校,西方教育基本上都是鼓勵、讚美和肯定,孩子自信心就會爆棚。比如,在高中時期,他的家庭作業還是手寫居多,偶爾我看到他作業本上的字非常潦草,我就跟他說:「你的字可以寫得更好。」他會回答:「不會啊,我老師都覺得我寫得很棒啊。」
因為外國老師一般都很尊重學生,讚美居多。但有時不免變成過分寬鬆,讓孩子失去做得更好的動力。任何事都是兩面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相對而言。一個人如果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很好,雖然會變得很有自信心,但也會導致沒有自省並提升的能力,不具備受挫力。
相對來說,東方教育會給予孩子更多壓力和批評,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把潛能發揮出來。所以,在12歲以前,以西方教育讚美、鼓勵、肯定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非常好,但到了青少年時期以後,就需要給予適當的東方式挫折教育,才能讓孩子有不斷成長提升的機會,而不會停留在自滿的狀態。
B:時下STEM教育特別火熱,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S:前段時間,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提出要為STEM專業碩博士直接發綠卡,看到國內媒體競相報道時,坦白說,我有一些隱憂。
STEM教育很好,它就像是裝修房子時的軟裝,看起來最引人注目,STEM教育會改變我們外在物質生活,讓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但一個人的價值觀、情商等,就如一個房子的地基,雖然表面看不到,但碰到人生危機時,還是要靠一個人的價值觀、信念與品德來戰勝困難的。
美國是科技強國,在我們學習美國的STEM教育的同時,我們中國人如果能以「科技興邦,人文治國」的理念來推動與改革教育方法,我個人認為這是比美國更上一層樓的做法。
只強調STEM,而沒有崇高的價值觀與同理心等人文教育做心靈的基礎,會不會培養出一群沒有道德底線的高科技人才?這對人類的未來是災難還是幸福?現在真不好斷言。
回想我兒子當年大學想學歷史,所有人反對,只有我一個人支持。大家都覺得一個男生學歷史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去讀金融、IT這些熱門的高薪職業?
說有用無用,那要問,上至國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我們每個人看不看雜誌、報紙、書籍?那些能夠影響人心走向的報道和思想文字作品,都是誰寫的呢?絕少會出自高科技人才,都是大家眼裡無用專業的文人、思想家與哲學家所寫出來的。
我覺得歷史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現在我兒子作為台灣最大英文報紙的主筆,看到他寫出很有思想性的論述文章,能夠引發他人思考,這對於他個人生命的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意義皆非凡。
B:安喬會開分校嗎?您怎麼看待教育市場資本運作的方式?
S:現在越來越多的集團,投入資本到教育市場。很多家長在判斷一個學校好壞的時候,會說,哇,好大的集團,辦學背景很厲害。的確,至少有龐大的資金支持,不太容易倒閉。
有一次,我被邀請參加一個教育相關的論壇,可是被問的都是我怎麼發展安喬、會開幾所分校,沒有人問我安喬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大家都在想怎麼在教育市場賺大錢!而不是思考什麼樣的教育方法與制度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
工廠、餐廳、百貨公司等行業很容易開連鎖店,但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是教師團隊的素質,無法標準化複製。學校硬體與課程很容易複製,但執行的是人,面對的學生是人,人不是機器,無法程式化操作。不好的老師一句話一個眼神都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陰影與傷害。
培養一位優秀老師之路非常漫長,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等名校為什麼沒有在世界各地開分校?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優秀的教師團隊太難培養了。
產業化的目的是為了掙錢,一個社會如果連學校都鼓勵產業化,是否意味著賺錢是我們的最高目標?我們會不會因此忽略了更重要的師德?
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有許多人具有各種不同的專才,我們應該鼓勵這些專家辦學,在各自的強項中,給予各種興趣愛好的人最好的學習機會與場所。如果都是大型連鎖學校,很難培養出獨特而有創造力的孩子,我很難想像哈佛到處開分校的結果!
有許多集團想找安喬合作,在全國開分校,但我們目前沒有開分校的計劃,因為我們認為經過10年的培養,目前的教師團隊能很好地教育校園裡400名孩子。若稀釋教師團隊的力量去開分校,一定會影響目前的教育品質,我們認為教育貴精不貴多。
推薦閱讀:
※媽媽在餐廳用碗給孩子接尿:比熊孩子更該接受教育的是熊家長
※單親再婚,孩子成雞肋
※孩子為什麼會近同學遠家長
※家長必讀:如何教孩子避免性侵犯
※孩子玩具少反而智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