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定性書》

各位師友下午好,今天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定性書》,解析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定性書》是程顥(明道先生)回答張載(橫渠先生)問如何定性的一封回信,原稱《答橫渠張子厚先生書》,為明道哲學最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所謂《定性書》之名,乃後人所加,原於橫渠問「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而來。橫渠之困惑,在於如何擺脫物慾之干擾以最後達到性之定。

在閱讀此文之前,我們先要梳理幾個概念:

1.心:心是人的主體直覺,涵蓋對內在和外在的感應,表現出來就是覺知(是非善惡)、感受(飢、渴、性慾、難受、舒服)、念頭和情緒。從作用上來講,它有兩個最重要的作用,一是通過念頭指揮我們的言行;二是通過「性」來感知是非善惡,然後指導我們的言行。

2、性:能使心感知是非善惡的「東西」,哲學上把這個定義為「價值意識」,通俗的說,就是你的行為依據,你的價值觀起源。

陽明先生稱之為「心之本體」,本體就是實質。依據你的價值意識所做的行為,稱為「實質行為」,否則就是「表面行為」。

比如說,汶川地震(物來),你的惻隱之心發動(覺知),你給災區捐款100元,這就是在「性」這個價值意識的指導下的行為,是本體行為,代表心的實質。

假如你看到別人捐了100元,你為了贏得他人的稱讚(念頭),滿足虛榮心(私慾),然後捐了200元,你的行為就是「表面行為」,不代表心的實質,因為不是在「性」的指導下完成的行為。

3、念頭與覺知的關係:陽明先生在《大學問》一文中說: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只要有一個念頭產生,只要有對某事的感受出現,它是屬於至善的呢?還是非至善呢?我心中的良知自然會以詳細精密審視的本能對它進行精細的覺察,因而能夠達到慮事精詳。這一段就可以看出來「覺與念」的關係。

好,下面我們來看原文:

(原文)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所謂「定」的內涵,說的是無論動也罷,靜也罷,但「性」是「定」的,它沒有主動去迎來送往,也沒有內外之分。

第一句是全文的總綱,闡發了明道先生對「性」這個概念的理解。

這個理解是從「性」的狀態來入手描述的。按照普通人對事物的理解,我們總是把事物分為「運動」和「靜止」兩種狀態,把「性」認為在我的心內,事物在我的心外。

這裡明道先生是如何理解「定」這個概念呢?

首先,先生用「無將迎」三個字來對「定」做了一個描述,「無將迎」是引莊子「聖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帝王》)

這裡把「聖人」的心比作鏡子,有什麼東西,便照出什麼樣的影像,照的東西消失了,不必留戀它,沒有來也不必期望它,物不來即不應,物來即應,應了也不必把它佔有,經受得住外物誘惑而不被他們所傷害。

鏡子的比喻也是禪宗和陽明心學最常用的,用它來比喻「性」的作用,也是最形象不過了,性與鏡的共同點就在於「照物的功能永遠不會消失,恆定在那裡」,只是外物在來來往往,動靜變化而已,並且,鏡像會隨著外物的變化而一同變化,即「不住」。

好,這樣似乎把「動靜」的問題解決了,那麼「內外之分」又如何解釋呢?看看先生下面如何解析。

(原文)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

如果以外物為外,牽引自己而跟隨它,則是把自己的「性」認為有內外之分。並且認為自己的性隨著物跑到了外面,那麼當它在外面的時候,又是誰在心內呢?而刻意地採取與萬物相隔絕的手段來修行,是因為不知道「性」無內外的區分。既然認為性有內外兩個本位,則又怎麼可以說「定」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把性作為「內」,物作為「外」,那麼外物誘惑來了,你的心念隨著外物一起遊走,好比見到美女,你便想入非非,此時的狀態便容易被理解為「性」剛剛還在心內,現在又跑到外面去了。

先生繼續說,如果「性跑到外面去了」這種理解成立,那麼此時心內就沒有「性」了嗎?

正因為沒有理解「性不分內外」,所以會採取隔絕的手段來修行,比如說退隱山林與鳥獸為伍,以達到「性」持久地留在心內的目的。

即使通過靜坐入定,似乎能夠做到,但那也是短暫的,人不可能不應事接物。一遇事便亂,如何說是「定」呢?

先生很明確地表達了對「定」的看法,有動靜、將迎、內外這三種情況的任何一種,都不能稱之為「定」。

既然認為「性」是定的,那麼就不要採取隔絕的方法。

那麼如何證明「性」是定的呢?

(原文)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天地的常道,以它的心普遍地生養萬物而沒有私心,聖人的常道,以其性情隨順萬物而沒有私情,所以說君子要學習的,莫過於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為什麼「性」是定的呢?因為聖人的「性」是定的。為什麼聖人的「性」是定的呢?因為聖人效仿天地之道,而天地之道是定的。

這裡先生用聖人的情,天地的心,兩者之間一個共同點「無私」來說明了之所以「性」定的原因。

聖人向天地學習,凡人向聖人學習,做到了「無私」,就可以「與物渾然一體」,此時的「物」和「性」哪裡還分內外呢?

陽明先生的良知學說橫空出世之後,這一段就更好理解了。

良知天賦,它便是「性」,它自覺先驗地判斷是非善惡,給你提供一個價值標準去為善去惡,這樣你的行為便符合了天道,久而久之便「與萬物一體」,便成為了聖人。

外境不來,良知寂然不動,外境誘惑一來,無論它如何變化,良知隨感隨應,感而遂通。

今天先將學習心得彙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陪伴和聆聽。附上《定性書》原味為饗。

《定性書》

◆◆◆

程明道

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

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且以己性為隨物於外。則當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

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易》曰:「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鑒而索照也。《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孟氏亦曰:「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也。

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

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於物哉?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為何如哉?

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者,唯怒為甚。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推薦閱讀:

手相學習的初步要領、二、觀看手相方法
【分享】快來圍觀!向亨利·杜南學習如何做好人道傳播工作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三O集)
劉汶德卦技絕竅學習
篆刻入門:學篆是學習篆刻的主課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