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董廷瑤經驗集●學術精華 一、明理識病證治九訣

董氏家學淵源,精研醫籍,70年臨床實踐,理論臻於化境,再度升華。每曰:「中醫學乃實踐科學,貴能愈疾,方葯為治病工具,欲遣葯以愈疾,全賴理論指導」。其主要學術論點概括為九訣,詳述於下。 1明理:景岳曰:「萬事不外乎理,而醫之於理為尤切。」董氏謂:醫者首要明古人治病之理,必須精讀參透中醫經典,如《內經》、《傷寒》、《溫病》等學說理論,掌握整體觀念、臟象學說、陰陽傳變、五行生剋等,包括病理、脈理、方理、藥理等整套醫理。如熱病有因外感內傷;外感熱病又須辨傷寒與溫邪,其感染途徑不同,治則亦當應區別。傷寒須汗,溫病則下不嫌早。另如腹瀉或菌痢,多也發熱,泄瀉初起,每多傷食或感邪,傷食須消積導滯,瀉止而熱退;感邪則疏化邪熱,其瀉自和;菌痢初起,古有「痢無止法」之訓,宜通逐為主,使菌毒排出體外,其痢漸清。都應明其病理,推理論病,因病施治,方葯合輒效如桴鼓。 2識病:識病乃是憑藉醫家對醫理、病機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各種疾病都有其本質和發病機理,病情發展過程中亦有規律可循,臨床面對紛繁複雜的證候,但需掌握疾病本質和發展規律,自能制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並測知預後。醫者必須不斷深化對疾病本質的認識,才能不斷提高證治水平。 3辨證:祖國醫學最大特點是整體觀念。藏象學說明示,人體各部之間保持密切而有機的聯繫,相互資生,相互制約。某部位發生病理變化,可以影響到其他器官,甚至全身;而全身的狀況,又能影響局部病變。中醫治病,運用四診,望形察色,觀舌看苔,切脈聞聲,結合主訴,全面收集癥狀,按五臟所主,八綱分型,作出診斷和治則,此即祖國醫學診治疾病的辨證法。以幼兒不能自訴病苦,是謂「啞科」,又,3歲以內其脈氣未充,四診中更應突出望診。進而言之,小兒稚陰稚陽,易虛易實。如面赤口渴、氣粗煩擾、腹脹便結是屬實證;而面白光不渴、雖實亦易轉虛,傳變迅捷,觀察亟須周詳,見微知著,方能判斷正確,臨診不致僨事,此為兒科與內科辨證最大區別之要點。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為病證大綱,董氏補充勿忘氣血二綱,雖在陰陽中包含氣血,然不如明白列出而醒目,初病在氣,久病入血,疑難之病常由血分論治,活血養血,祛瘀生新而獲效。 4求因:任何疾病都有發病原因,病因不明,治多不當,故曰:「治病必求於本」。董氏熟諳《內經》,臨證遵循:「從內之外者調其內;從外之內者治其外;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調其內而後治其外;從外之內而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中外不相及則治主病。」此條經文說明,任何疾病在治療上均有規律可循,無論病情變化如何複雜,關鍵是探求病因屬內屬外,掌握標本先後以定治則步驟。如治一小兒高熱4天,黃疸昏迷,尿三膽陽性,血膽紅素、SGPT均明顯升高,西醫診斷為傳染性肝炎、肝昏迷。董氏視其高熱神昏,狂躁肢搐,膚目黃染,目睛了了,舌紅絳,苔黃膩,脈象數實,小溲短赤,便秘5天,顯系陽明經腑實熱,亟予大劑白虎合大承氣湯直折瀉火,加紫雪丹辟瘟解毒,2劑後下宿糞大半盂,熱勢即退,神志頓清,目睛明了,續進清利而愈。此乃濕熱邪毒熾盛於內為病本,黃疸高熱狂躁是標,證按「從內之外者調其內」,以大劑瀉實清里,釜底抽薪,遏其鴟張之勢,急黃得退。有曰「從外之內盛於內者,先治其外而後治其內」,臨床常見新生嬰兒,即病腹瀉,一日數次,雖連瀉四五月卻無脫水徵象,中西藥物罔效,後考慮瀉在兒身,根在母乳(屬腳氣型泄瀉),囑令停哺母乳,其瀉即止,倘再吸乳則又瀉。可知病從外因起,影響內臟,外因致瀉是病本,祛除外因,則泄瀉自和,再予溫扶中土,培補元氣,調其內。其他數條自可隅反,不再贅述。 5立法:「法」是古人已驗之成規也。中醫診病通過四診,從外到內,見證推理,以常衡變,作出診斷,從而確定基本療法,即是「立法」。董氏曰,古有七方十劑,程(鍾齡)氏立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前人立法,為使我們後人觸類旁通,斟酌而運用之,然「大匠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臨床勘證,全憑膽識,望形察色辨舌診脈在於識;選葯制方定量減味在於膽,必先有定識於平時,乃能有定見於俄頃。 6選方:古方浩如煙海,前人制方,均為使後學能知法度。董氏教導:一方者,乃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也。必須在自己臨床實踐中運用前人經驗方葯,觀察療效加以識別,予以檢驗,方能積累自身經驗,精選方葯,所謂「千方易得,一效難求」。選方並不是執一方治一病,世上沒有一把鑰匙可打開所有的鎖。治病也是同理,並無「神仙一把抓」的靈丹妙方和特效藥,必須明理、識病、辨證、求因,才能正確立法選方;尚需因人、因時、因地,靈活運用,方能曲盡中醫之妙。如黃芩湯治太少合病,熱邪下行腸間之自利,對秋天伏熱成痢,輒能獲效;敗毒散乃治時行外風挾濕之痢疾,即喻氏所謂「逆流挽舟」法也。同為痢疾,病因病機不同,治法選方亦異也。 7配伍:古方大多僅數味葯組成,葯分君臣佐使,均有法度準繩可循,通過配伍發揮藥物綜合作用,有加強(協同)和/或抑制(拮抗)作用,亦有監製個別藥物之弊性。《傷寒論》諸方,配伍嚴謹,方簡效宏,如「四逆湯」之附子合乾薑,伍以甘草,增加其溫里以救逆;「大承氣湯」之大黃配芒硝,伍以枳朴,推盪實積。董氏師法於治療小兒蟲積,選用烏梅配川椒以伏蟲,再加川連為末和飴糖為丸,緩攻殺蟲,而以烏梅、川椒、川連合檳榔、使君子等煎湯,沖入大黃汁,則急攻殺蟲,均是通過長期實踐,自烏梅丸衍變,改組成顯效簡方,分緩急用之。教曰:組方不能蕪雜,配伍不當,反令掣肘。 8適量:葯宜適量,若病重葯輕,則葯不及病,延誤病機;病輕葯重,則葯過病所,誅伐無過,反能益疾。又同一葯因其用量多少,而呈不同作用,如附子有強心鎮痛作用,在「桂枝附子湯」中附子用量是3枚,乃發揮其鎮痛作用,以治風濕煩疼。幼兒弱質,臟氣清靈,隨撥隨轉,峻烈之劑,未敢輕投,藥石治病,用量宜輕,中病即止,毋犯胃氣為誡。如嬰兒巨結腸症,大便不能自通,初生嫩芽,若用苦寒攻下,大便雖通,則胃氣先戕,況通而又秘。因思用元明粉6克,白蜜一匙,開水沖服,即能潤下,葯簡量輕,效不傷正。 9知變:疾之發生髮展,有常有變。小兒陰陽兩稚,病則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傳變多端,病變則法也當隨之變。嘗云:用古法以治今病,不能泥古不化,所謂「檢譜對奕奕必敗,拘方治病病必殆」。陸九芝云:「書本不載接方,以接方之無定也。然醫則全在接方上見本領。」醫者應嚴密觀察,靈活應變,選方用藥才能絲絲入扣,巧思妙用而中的。 以上九訣,為董氏數十年臨床精擷之經驗諄諄告誡後輩。昔錢仲陽氏曰「醫之為藝誠難矣,而治小兒為尤難。」今作小兒醫者,是必先精讀苦研前輩珍留下卷帙浩繁的經典醫籍,揣摩其中科學性所在,臨證又須詳慎細察,掌握九訣,明理識病,辨證求因,見微知著,方不致誤人兒矣。設若「書不熟則理不明,理不明則識不清,臨症游移,漫無定見,葯證不合,難以奏效」。
推薦閱讀:

我的7條戒色經驗——健康的生活,其實是我們應該做到的普通事情而已!
做外匯的經驗
斷命經驗談 -
清宮醫療經驗:廣用經方,師古而不泥古
名老中醫王琦經驗集 臨證特色 二、治療男性不育症的經驗

TAG:學術 | 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