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佛的感悟
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偉大佛陀,是戒行最嚴謹清凈的覺者,他不僅自持嚴格,並且制定許多的戒法來攝化弟子們的身心。經上記載:佛陀的一位弟子向果園主人托缽水果,園主人請他自己摘取,這位尊者回答說:「佛戒上說比人高的樹,不可以爬上去。」園主人請他用手把果子搖下來,他又說:「佛戒上說不可以搖樹取果子。」園主人為了表示誠意,只得親自攀下樹枝請他採摘。那知道他還是堅持說:「佛戒上說不可以自己動手取果子。」園主人不得已只好雙手捧著果子獻給他說:「我供養您!」這段故事是說明「不予而取」而犯戒,佛陀的弟子為了堅守此戒,寧可不要果子。以現代來說,沒有得到他人同意而拿了人家任何的東西,那怕是一針一線,都是犯法的。如果人人能遵守,社會上就沒有搶劫偷盜的行為了。(該段部分摘自佛經) 社會的學問五花八門,我們要選擇最正確、最圓融的為我們的指南。春秋時代黔婁之妻的「寧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餘」名言,幾千年來一直為世人所讚美與運用。信仰了圓滿的正法,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上,不但可以得到許多正確的指示,並且能夠建立圓滿的人生。
社會上有一些人雖然也說有某種信仰,其實,實際上卻都是迷信的多,甚至於有的更是邪信。那麼什麼才是正信呢?一般社會大眾,由於沒有獲得真實的信仰而趨於迷信、邪信,因此,民智不開,便胡裡胡塗的做出很多愚昧的事情來。比如看風水、時辰、算命、占相、卜卦、燒錫箔金銀紙時,都是迷信的行為,都為佛法所不容許。宗教不是迷信。 現在的信仰太複雜了,也不管禮拜的對象是什麼,他就這兒也燒香,那裡也拜拜,其實雜亂信仰就不能獲得信仰的利益。所以,我們不要雜信,這個也信,那個也信,心力不能集中,真正困難時就得不到幫助。倒不如把身心歸向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統一我們的信仰,不必見神就叩拜,逢廟就燒香,應該要清化我們的信仰。 我們幾千年的儒家思想,講究的是「仁義禮智信」,佛教初入中原時也是水土不服,畢竟他們講的是出家,改佛姓,禁慾等,那則無子嗣何以為繼呢?也就與天朝綱常大體不符,所以最後融入貫通,兩者結合才形成了如今的,或者說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 論佛論道,把自己與現實脫離,心置於現實之外,自身乃一無物,自此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皆是虛幻泡影,或虛則無;再者,山便是山,水便是水,如如不動,此二重境界我不知道哪個更高一些,而我對佛的感悟也僅此而已。
推薦閱讀:
※人生感悟*值得一讀*指導人生
※恩,關掉了手機管他誰是誰
※手少陽三焦經---感悟12經脈之十
※生活需要懂點技巧…【感悟哲理】
TAG: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