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擔心轉基因?來看看專家們的最新觀點吧!
11月8日,2015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研修班在上海舉行,針對中國當前轉基因產業化現狀、輿論特點等問題,農業部轉基因科教司何藝兵、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中國農科院彭於發研究員等嘉賓進行了的主題演講,全國近50家媒體記者參與了主題研討。
本次研修班得到了農業部支持,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廣播電視報刊編輯記者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和上海科技傳播協會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
▲研修班現場
以下為演講內容節選
文/洪廣玉
轉基因安全信息公開程度非常高
何藝兵(農業部轉基因科教司)
有人問,我們的轉基因是不是透明的呢?我們轉基因安全信息公開程度其實是非常高的,農業部有官方網站,其中還有個頻道叫「轉基因權威關注」,我們有公開政策的宣傳,政策法規,知識的問答,申報指南,審批信息,參考資料等等。
你也可以打電話諮詢,我們信息公開盡量主動公開,另一方面也依照國家的信息公開條例來進行公開。
還有依申請公開,公眾提交個人申請,然後農業部依據申請,依法向申請人公開農業轉基因安全管理相關的政府信息。
轉基因的標識與安全性有沒有關係?首先標識是一個上市的產品,經過安全評價是安全的,標識不標識跟安全性是無關的,只是告訴你這是轉基因產品,你有知情權,你可以選擇。目前我們國家有強制性標識。目錄的制定是由農業部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調整和公布,考慮可行性,可操作性,經濟成本,監管可行性等多種因素。
轉基因技術還不夠強大
但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
朱健康(國際著名植物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雖然有很多爭論,從總得的趨勢來看,中國需要科技支撐。中國國土可耕地大部分在東部,跟美國比差遠了,美國大部分都是可耕地。我們這一點有限的可耕要供那麼多人的糧食,種兩季還不行,要種三季,到冬季還有,美國就種一季。
我剛從貴州回來,貴州山清水秀,本來要洗腦,洗胃。可到處都是秸稈焚燒,秸稈為什麼要焚燒?因為秸稈沒有地方放,放地里會影響下一茬,美國不一樣,因為到第二年種的時候秸稈已經爛的差不多了,不影響種植。所以我們高強度的農業造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更大。所以我們更需要更先進的科技來去幫助解決這些問題。這個裡面也包括轉基因的技術。但是我一直強調轉基因技術還是很初期的階段,這個技術不夠強大,但是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
轉基因技術就是拓展了基因資源,原來的育種依靠自然的變異,現在不依賴了,自然變異沒有的,比如抗蟲需要BT基因的東西,植物裡面沒有,細菌裡面有,就可以用。以後抗旱的,提高產量的轉基因產品,經過嚴格的實驗,都是沒有問題的。
基因漂移不會帶來
大的生態影響
盧寶榮(上海復旦大學教授,國家轉基因安委會委員)
在這個水稻裡面轉基因的漂移和轉基因的逃逸。什麼叫漂移?就是轉基因的花粉,然後隨著它的媒介跑到另一個媒體上,這個跟天然雜交是一致的,實際上效果也是一致,效果可以把一個物種的基因帶來另一個物種,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基因的漂移過程。
栽培稻和野生稻在全球有共同的分布,而且基因的交流是一個常態的,轉基因技術在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有交流。因為雜草稻和栽培稻本身就有漂移。對抗蟲轉基因來講它可能不會帶來任何適合度的意義,就是不會帶來生態的影響。
轉基因產業化的
時機已經成熟
彭於發(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國家轉基因安委會副主任委員)
為什麼我認為產業化的時機成熟了?首先,技術體系上我們從基因的發掘,到遺傳轉化技術,最後培育新品種上市推廣應用,整個這一套體系在國際上都是先進的,甚至某些領域是領先的,所以不存在我們中國應用了轉基因技術之後我們的種子就落到大的跨國公司手上去,我閃整個技術體系是成熟的。我們轉基因水稻,轉基因的玉米,轉基因的大豆,特別是水稻和玉米,這個在國際上都是十分先進的,某些方面跟美國相當,某些方面是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可是我們不能產業化,永遠突破不了,總是在蓄勢待發。現在我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以後,在這一塊絕大部分的知識產權和專利都在中國科學家和中國的企業,中國的院校手上,不存在這個問題。
第二個,安全保障能力,不謙虛的說,連美國,歐盟都承認中國的轉基因安全管理可能是最好的,最務實最有效的,同時也是最先進的。
最後一個是科普宣傳,因為原來把白紙描成黑的,現在再把白紙變成紅的。我覺得這個輿論的環境,只要真正下決心不是太大的問題,大家還是相信黨中央,相信國務院,也一定會相信科學家的。
轉基因棉花農民
獲得了64.6%的福利
胡瑞法(北京理工大學教授)
轉基因產業對國家的影響到底怎麼樣呢?可以通過經濟學模型來分析,從價格,需求,貿易,到經濟福利。
我們有三個假定,第一個假定,僅商業化BT抗蟲棉,第二個在商業化BT抗蟲棉的基礎上加上商業化轉基因水稻,第三個在前兩個基礎上加上日本,韓國……這三種情況影響是什麼呢?如果僅批准BT抗蟲棉商業化,每年國家可獲得10.97億美元的經濟福利,這個福利到底給誰我們等會兒再說。如果同時批准水稻和抗蟲棉的商業化,每年可獲得41.6億美元的經濟福利,僅水稻10.97%。兩個加起來是52.5億美元的福利。
那麼,BT抗蟲棉商業化的福利都給誰了呢?首先是農民,64.6%的福利,種子公司能拿1.7%的福利,研究單位是1.1%的福利,消費者福利是32.5%。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福利,到現在為止沒有商業化呢?我們從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考慮,要是某一項政策措施執行了,我能獲得很大的利益我肯定會遊說,但是農民獲得福利最大,農民遊說的能力怎麼樣?談判能力很低的。
(本文由北京科技報《科技生活》周刊采編製作,新媒體編輯/郭圓宇。版權作品,轉載需授權。合作聯繫微信:科通社)
推薦閱讀:
※轉基因大豆市場風起國內:是否到了商業化種植關口?
※吳孔明與英國教授揭開轉基因抗蟲棉產生「超級害蟲」秘密!
※轉基因是現代科技的必然新知
※多家媒體參戰,封鎖轉基因危害的堅冰正在被打破
※范雲六:與轉基因技術的半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