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節痛

關節痛

關節

關節痛是由關節本身或全身性病變所引起。關節痛的臨床上表現較多,按中醫辨證分為風重、濕重、寒重、風濕、寒濕5種類型。

基本概況  關節痛屬於關節軟骨的自然損傷和老化現象。軟骨是沿著關節排列的物質,它能防止骨頭末端互相磨擦在一起,並且讓關節在充滿關節液的狀態下自由移動。當人年歲漸老,人體的軟骨被磨損,骨頭就暴露了,手指、膝蓋、脖頸

關節示意圖

等處的關節和關節靠在一起活動磨擦時就疼痛、腫脹、僵硬(晨僵)、有響聲了。另外,隨著身體的逐漸老化,身體自身產生II型骨膠質(膠原蛋白)及葡萄糖氨基聚糖的能力也不斷下降,只有直接補充II型骨膠質(膠原蛋白)和鈣,才能不斷復原、重建、再生關節軟骨組織和結蒂組織,防止其退化,保持其完整性,重建骨精華使關節不再因活動摩擦而疼痛。[1]  主要癥狀:關節痛表現為主要由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外傷、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以及發熱性疾病等致關節疼痛、紅腫、炎症和活動受阻、功能受限。輕者因疼痛影響活動與睡眠,重者嚴重影響勞動與生活料理。以上引起關節痛的疾病,多侵犯、累及或損傷到膝、髓、肩、肘、腕、踝關節,也有影響到指、趾關節的,無論哪個關節受累,均給病者帶來疼痛之苦。[6]  常見的關節痛,凡風濕性的多呈遊走性,有的有輕度紅腫;如果治療不及時,常常侵犯心臟,後期發展成風濕性心臟病;凡類風濕性的,以手、腕、踝、趾關節受累最多,發病關節處紅、腫、熱、痛明顯,發展至晚期則造成關節變形、僵直至活動嚴重障礙。發病年齡多在20~45 歲,女性比男性高3倍;凡因外傷(扭、挫、跌、打、碰等)撞擊於關節者,輕者皮膚紅腫,重者可致韌帶撕裂、關節脫位甚或骨折、破裂,這種傷損均可帶給傷者以嚴重的關節痛;凡全身性發熱、感染或結締組織性疾病,都可累及、影響到關節,常致關節與肌肉疼痛。風濕性關節痛,均有止痛、消腫、活血作用。病因機理感染性關節炎  多種細菌可以通過血運感染直接感染及蔓延感染途徑而導致關節感染。最為常見的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約佔50%鏈球菌次之佔25%,其他如淋病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綠膿桿菌、傷寒  

關節對比圖

桿菌大腸桿菌等也可引起感染。特殊感染有梅毒,結核桿菌布氏桿菌。雅司螺旋體等。病毒支原體、真菌感染後導致。關節炎性病變者比較少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細菌感染後直接損害關節內的組織結構而導致關節炎。有些情況則是細菌或病毒等侵人人體之後,細菌的毒素或破碎的菌體可作為特異性抗原使人致敏引起各種變態反應性病變,這樣的關節炎其關節滲液培養不出來細菌,而滑膜確表現充血水腫、滲出、炎性細胞浸潤即使滑膜的病理檢查,也很難得到特異性的病變。代謝障礙性關節病  代謝性關節病最多見的是痛風性關節炎其發病機理為瞟吟代輔亂。尿酸為瞟吟及核酸分解的產物,尿酸生成後約2/3經腎臟排出其排出量與尿酸的濃度及腎小管的分泌能力有關。中國成年人每日經腎臟排出的尿酸約為210mg,其餘l/3由消化道排出當內源性尿酸生成過多,外源性尿酸攝人過多而尿酸排泄減少,使血中的尿酸濃度增高當血尿酸濃度超過476umol/L時,尿酸鹽即可沉積在關節囊、軟骨骨端松質骨、腎臟及皮下組織中,引起組織損壞炎性變及異物反應,局部尿酸鹽沉積過多者即成為痛風石。焦磷酸鈣沉積在關節軟骨膜鈣化,又稱假性痛風,本症有家族遺傳特點多見於老年人,發作時關節液中可查出焦磷酸鈣結晶。  褐黃病性關節炎(ochronoticArthritis)是一種遺傳代謝性疾病由於病人肝臟中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不能將尿黑酸繼續氧化分解,以致使大量尿黑酸由尿中排出剩餘尿黑酸則沉積在各種組織和器官中,從而發生褐黃病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  增生性骨關節炎(hypertrophicarthritis)過去也稱退化性或老年性關節炎國內產十文獻又稱為骨性關節炎或骨性關節病。但有的仍習慣用增生性關節炎。根據有無局部原因存在可將本病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  1.原發性增生性關節炎其發病往往受年齡、遺傳、體質和代謝的影響年齡對本病產生兩種影響:一種是日常對關節活動時軟骨磨損的積累作用,一種是老年人軟骨基質中的部挪含量減少,纖維成分增加軟骨的韌性減低,容易遭受力學損傷而導致退行性改變。  2.繼發性增生性關節炎此型在臨床上比較多見,常繼發於關節畸形、關節損傷關節炎症之後。先天性或後天性關節畸形,如脊柱側彎和後凸畸形可引起弧度四側骨質增生;膝內翻*翻大骨節病、多發性骨骼發育不良,剝脫性骨軟骨炎關節遊離體,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斷裂關節內骨折等都是繼發病變的誘因。關節周圍結構疾患  關節痛有許多是由於關節周圍結構的病損而產生的關節周圍的結構,如關節囊,滑囊肌肉、肌健、膽鞘筋膜等結締組織,本身可以發生炎性病變,也可以產生慢性勞損傷常見的疾患有狹窄性腹鞘炎,慢性滑囊炎、韌帶勞損健鞘囊腫、肩關節周圍炎、腕管路管綜合征、防骨外上踝炎等,這些病損都可導致關節痛藥物性關節病  關節與肌內疼痛有時可由藥物引起或促進。  1.急性痛風可由口服利尿劑(氨苯蝶睛除外人肌肉注射汞撒劑,或由促尿酸排泄藥物(羥苯磺胺,苯磺哩酮)所激發別源吟醇在早期療程也有同樣作用。治療原發性紅細胞增多症所使用的放射性磷,治療慢性白血病的細胞毒素藥物均可促使急性痛風發作。  2.大劑量應用鐵葡聚糖:可使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加重。一般情況下服用此葯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痛癥狀。  3.關節內反覆注射皮質激素:可引起關節軟骨的破壞性改變,而導致關節痛。  4.在一些罕見的病例、服用巴比妥酸鹽可引起稱為「巴比妥酸鹽風濕病」的關節痛。  5.大劑量長期應用皮質激素可誘發股骨頭壞死、產生髓關節痛。長期皮質激素應用過量可發生關節痛稱為皮質激素假性風濕病。由此可見,有許多藥物可引起關節痛因此,當關節痛或關節炎原因不明時,試停止給予患者任何非必要的藥物其他關節炎  1.內分泌方面由於垂體腺瘤可引起生長激素慢性過度分泌,因而使成人的頭,手和足骨骼增大即肢端肥大症。由於滑膜增厚與骨贅,致使關節增大有的可出現關節滲液,部分患者可有間歇性關節痛,一般見於指關節脊柱和膝關節。甲狀腺功能亢進,大多數是由甲狀旁腺腺瘤引起甲狀旁腺素的過度分泌其並發關節炎可分三型:  ①骨源性滑膜炎;  ②磷酸鹽關節病;系由高鈣血症引起;  ③痛風,是腎小管尿酸分泌減少的結果。總之內分泌疾患有的可引起關節病  2.血液病學方面血友病性關節病在臨床中屬於少見病例。血友病為一組與性別有關的凝血障礙疾病,常見有甲乙、丙三型。甲型缺乏因子Ⅶ乙型缺乏因子Ⅷ,丙型缺乏因子Ⅸ。甲乙二型合計約佔全部血友病的90%,二者均由女性傳遞,其男性半數患此病而女性半數為傳遞者。故在詢問此類血友病家族史時,應詢問其弟兄和舅父中有無同樣患者權於關節內出血可刺激滑膜引起炎性反應患部腫  

膝關節痛

脹、疼痛。急性白血病50%成人發生關節炎以成淋巴細胞型為最常見,關節炎可比其他癥狀早出現。受累關節叨%見於下肢以脊柱和膝關節最為常見,亦可見髓、足踝、肩、肘和手等關節大多數疼痛劇烈。  3.胃腸病學方面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約有10%發生關節炎,關節病大多數發生在結腸炎開始幾年內,而以潰瘍範圍廣泛的患者更為常見10%關節炎發生在腸道癥狀之前。以膝、踝關節受累為多見大多數屬非對稱性,也可為遊走性。克羅恩病並發關節炎的只佔4%其發病情況同潰瘍性結腸炎。慢性活動性肝炎的患者有很少數患關節痛,多關節受累大多數屬暫時性,發病較輕。  4.皮膚病學方面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疾病,10%發生牛皮癬性關節病,關節炎可發生在牛皮癬出現之前多關節受累,手部小關節多見。關節炎有三種類型:  ①遠端型25%累及遠端指間關節;  ②血清陰性隱性型(65%)關節損害臨床上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區別;  ③變形型(10%)可使關節變形,出現爪狀手。  5.腫瘤方面關節部位腫瘤可首先引起關節痛,腔骨近端,股骨遠端是腫瘤好發部位其中有良性腫瘤,也有惡性腫瘤及類腫瘤樣病變。癌病關節炎則是患有其他部位癌病如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均可發生癌病性關節炎,臨床癥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但不是癌病在骨與關節部位的轉移。  6.骨壞死症的關節痛無菌性骨壞死亦稱為缺血性骨壞死症。本症可有許多情況引起,如外傷減壓病、放射性損傷,長期服用某些藥物Gaucher病、血紅蛋白病等。其發病因素與解剖學生物力學,生物物理學等方面有關。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有股骨頭骨髓壞死症膠骨肺骨髓壞死症、勝骨內踝骨髓跟骨結節骨髓,陝骨頭骨髓均可發生骨壞死成人股骨頭出現無菌性壞死也比較多見,其發病因素很多,如股骨頸骨折夠關節脫位或創傷,氣壓高、高脂血症酒精中毒、凝血性疾病,動脈硬化長期服用皮質激素J肪栓塞,高尿酸性血症、高雪病鐮狀組織細胞貧血、關節炎、滑膜炎等文獻報道達40餘種但是有些是已確定的病因,然而有些則是尚未完全確定的發病因素,既有許多因素已有發現但尚未被公認。  7.骨內壓與關節痛骨內壓(intraosseouspressure)又稱骨髓內壓(intramedullarypressure)或骨髓壓(bonmeropressure)指骨髓腔內人血流動力的混合壓力。膝關節部位的骨內壓以及股骨頭、距骨跟骨等棚的骨內壓都有許多研究,許多臨床資料已經證明骨內壓升高,影響該骨及關節病變的發生和發展同時首要癥狀為關節部位疼痛甚至導致關節功能的障礙。也有許多研究論證關節內壓增高也可導致骨病損,從而產生相應的關節痛癥狀影響骨內壓的因素:血管阻塞,多數學者研究證明,實驗性阻塞動脈或靜脈均會引起骨內壓的變化結紮或施壓骨的營養動脈,會導致骨內壓下降。當結紮靜脈可使骨內壓升高從而證實骨的血流與骨內壓有密切的關係,股靜脈阻斷後,骨內壓迅速升高當營養動脈或股動脈阻斷時,骨內壓明顯下降。對股骨頭骨缺血壞死者的骨內壓與健側比較結果證明前者骨內壓增高。認為骨缺血壞死是骨內壓增高引起血供障礙結果。神經因素血管活性藥物等也是影響骨內壓不可忽視的因素。疾病診斷病史  關節痛是一個主觀訴述每個患者所反映的關節痛癥狀,其實際含義可能各不相同。突發性嚴重疼痛與長時間反覆疼痛的患者其病變程度可能大不相同。在關節部位疼痛的診斷上重要的是首先詢問詳細的病史,了解疼痛的各種特徵包括發病快慢,疼痛性質、發作時間伴隨癥狀,加重或緩解因素。  1.起病快慢關節痛分急性與慢性而言。急性疼痛見於感染性炎症,特別是化膿性關節炎多以劇痛與腫脹急劇開始。沙門菌關節炎,腦膜炎球菌性關節炎,念珠狀鏈桿菌性關節炎等感染性關節炎均以關節痛驟然開始,隨之可有腫脹或滲液。代謝性關節病痛風發病較快驟然開始劇痛/慢性疼痛多見  

關節前面觀

於變性性關節病,增生性骨關節病,骨壞死性關節病特發性關節病,營養性關節病,內分泌血液病性關節病,代謝性關節病,關節腫瘤創傷性關節病等。  2.疼痛性質一般痛的性質對診斷大多無助,開始站立時關節痛,活動一會兒疼痛減輕或消失多為退變性骨關節病交鎖性疼痛多為膝關節內半月板損傷或遊離體。靜息性疼痛多為骨內壓增高,運動時疼痛多為骨壞死性關節病  3.關節創傷許多關節痛是由於關節創傷,損傷關節內軟骨,關節內骨折韌帶撕裂。關節囊損傷,關節內結構損傷外傷史對於診斷關節痛有重要意義。  4.伴隨癥狀感染性關節炎多伴有全身中毒癥狀,發熱、頭痛食慾缺乏。風濕性關節炎多伴有心臟炎,舞蹈病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牛皮癬性關節炎伴有皮膚病損痛風性關節炎可有脈管病,腎臟尿酸鹽結石。血友病性關節炎可有其他部位出血急性白血病關節受累,常見脾臟腫大,肝臟腫大淋巴結病或紫癲。淋病性關節炎可有淋病性尿道炎,眼結膜炎等潰瘍性結膜炎性關節病可有發熱,貧血,腸道排出血液和新液結核性關節炎可伴有皮膚斑丘疹。發熱和肌痛。類風濕關節炎可有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貧血,鞏膜炎等骨關節病可伴有遠端指間關節Heberden結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關節受累,並可有食慾缺乏嘔吐與便秘,多尿,煩渴虛弱疲乏,普遍性骨質疏鬆。臨床表現  1.外傷性關節痛急性外傷性關節痛常在外傷後即出現受損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慢性外傷性關節炎有明確的外傷史,反覆出現關節痛,常於過度活動和負重及氣候寒冷等刺激時誘發,藥物及物理治療後緩解。  2.化膿性關節炎 起病急,全身中毒癥狀明顯,早期則有畏寒、寒戰和高熱,體溫高達39℃以上。病變關節紅腫熱痛。位置較深的肩關節和髖關節則紅腫不明顯。患者常感病變關節持續疼痛,功能嚴重障礙,各個方向的被動活動均引起劇烈疼痛,患者常不願活動患肢。  3.結核性關節炎兒童和青壯年多見。負重大活動多肌肉不發達的關節易於患結核。其中脊柱最常見,其次為髖關節和膝關節。早期癥狀和體征不明顯。活動期常有疲勞低熱,盜汗及食慾下降。病變關節腫脹疼痛,但疼痛程度較化膿性關節炎輕。活動後疼痛加重。晚期有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如關節旁有竇道形成,常可見有乾酪樣物質流出。  4.風濕性關節炎起病急劇。常為鏈球菌感染後出現,以膝、踝、肩和髖關節多見。病變關節出現紅腫熱痛,呈遊走性,腫脹時間短消失快,常在1~6周內自然消腫,不留下關節僵直和畸形改變。  5.類風濕關節炎多由一個關節起病,以手中指指間關節首發疼痛。繼則出現其他指間關節和腕關節的腫脹疼痛。也可累及踝、膝和髖關節,常為對稱性。病變關節活動受到限制,有僵硬感,以早晨為重故稱晨僵。可伴有全身發熱。晚期病變關節附近肌肉萎縮,關節軟骨增生而出現畸形。  6.退行性關節炎早期表現為步行、久站和天氣變化時病變關節疼痛,休息後緩解。如受累關節為掌指及指間關節,除關節疼痛外,患者常感覺手指僵硬腫脹,活動不便。如病變在膝關節則常伴有關節腔積液,皮溫升高,關節邊緣有壓痛。晚期病變關節疼痛加重,持續並向他處放射,關節有摩擦感,活動時有響聲。關節周圍肌肉攣縮常呈屈曲畸形,患者常有跛行。 』  7.痛風常在飲酒、勞累或高嘌呤飲食後急起關節劇痛,局部皮膚紅腫灼熱。患者常於夜間痛醒。以第1跖趾關節,足母趾關節多見。踝、手、膝、腕和肘關節也可受累。病變呈自限性,有時在1~2周內自行消退,但經常複發。晚期可出現關節畸形,皮膚破潰,經久不愈,常有白色乳酪狀分泌物流出。問診要點  1.關節疼痛出現的時間 反覆發作的慢性關節疼痛,疼痛不劇烈,而以其他器官受累癥狀為主,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代謝性骨病等常難以陳述確切的起病時間。外傷性,化膿性關節炎常可問出起病的具體時間。  2.關節疼痛的誘因 風濕性關節炎常因氣候變冷,潮濕而發病;痛風常在飲酒或高嘌呤飲食後誘發;增生性關節炎常在關節過度負重,活動過多時誘發疼痛。  3.疼痛部位化膿性關節炎多為大關節和單關節發病;結核性關節炎多見於髖關節和脊椎;指趾關節痛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常以膝關節多見;躅趾和第一跖趾關節紅腫熱痛多為痛風。  4.疼痛出現的緩急程度及性質 急性外傷,化膿性關節炎及痛風起病急劇,疼痛劇烈,呈燒灼切割樣疼痛或跳痛;骨折和韌帶拉挫傷則呈銳痛;骨關節腫瘤呈鈍痛;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病等起病緩慢,疼痛程度較輕,呈酸痛脹痛。  5.加重與緩解因素 化膿性關節炎局部冷敷可緩解疼痛;痛風多因飲酒而加重,解熱鎮痛藥效果不佳而秋水仙鹼效果顯著;關節肌肉勞損休息時疼痛減輕,活動則疼痛加重;增生性關節炎夜間卧床休息時,靜脈迴流不暢骨內壓力增高,疼痛加重,起床活動後靜脈迴流改善,疼痛緩解,但活動過多疼痛又會加重。  6.伴隨癥狀包括局部癥狀如紅腫灼熱,功能障礙和肌肉萎縮,並詢問有何全身癥狀,以便明確關節痛是否因全身疾病引起。  7.職業及居住環境長期負重的職業易患關節病,如搬運工、翻砂工、體操、舉重、摔跤運動員等。工作和居住在潮濕寒冷環境中的人員,關節病的患病率明顯升高。  8.慢性病史及用藥史 注意詢問有無慢性病,特別是引起關節痛的疾病,並了解用藥情況,如是否長期服用鎮痛葯和糖皮質激素等。體格檢查  關節痛應當進行全面細緻的體格檢查。首先應當是望診,觀察關節部位有無紅腫隆起,靜脈怒張、竇道癲痕、肌肉萎縮、畸形等情況結合觸診了較兩側是否對稱,等長,是否有關節積液如膝關節的浮骸試驗,是檢查關節積液的常用方法。步態往往也是表明關節疾患的重要表現如破行,鴨行步態,跳躍步態呆步及麻痹性步態,痙攣性步態等;某些關節病變可有關節活動時彈響;關節的觸診即對關節周圍肌肉收縮和關節活動度情況的檢查,兩側要進行對比肢體測量也是診斷中一項內容。針對不同關節有不同的特殊檢查法,而不同的檢查法對疾病的診斷具有特殊意義實驗室檢查  在診斷關節病時實驗室檢查是不可缺少的診斷步驟。檢查項目較多,其臨床意義不一  1.類風濕因子(RE)是直接對抗天然或變性丙種球蛋白的抗體(自身抗體)。它以IgM,IgGIgA免疫球蛋白出現,對人類IgG的可結晶部分的附著素表現特異性。檢查類風濕因子的方法多但基本原則都是相同的。除系統性紅斑性狼瘡外,其他關節病及關節病變陽性率均較低(<50%)因此在鑒別診斷方面本實驗有重要意義。  其他疾病的陽性率:①風濕熱和其他膠原病的陽性率根據Ziff的報告,風濕熱為20%,系統性紅斑狼瘡為34%結節性動脈炎為21%,系統性硬化症為28%,皮肌炎為12%②非風濕病的陽性率,根據Barffeld的報告,傳染性肝炎為20%亞急性心內膜炎為27%,梅毒為4%,類肉瘤為18%癌腫為11%,白血病為4%,多發性骨髓瘤為4%③強直性脊柱炎的陽性率為10%-20%,④正常人口中的陽性率約4%。  2.紅斑狼瘡細胞試驗是一種已經攝取變性核質的吞噬細胞。紅斑狼瘡細胞現象共分為兩期。第一期出現細胞核的核蛋白質為抗核因子所改變。第二期,出現毀壞細胞或死細胞的吞噬作用紅斑狼瘡的意義亦就是紅斑狼瘡細胞的意義:依靠試驗的小心處理,大約有80%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可發現紅斑狼瘡細胞。有18%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以見到慢性活動性肝炎,藥物過敏、進行性全身硬化節性多動脈炎和皮膚真菌病有時也可見到紅斑狼瘡細胞。  3.紅細胞沉降率血沉是測定各種風濕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最簡便而又重要的檢測手段血沉增快可見於急性風濕熱,急性感染,活動性結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惡性腫瘤等多種疾病。定期檢查血沉,可有助於推斷疾病發展或逐步痊癒.對某些疾病的鑒別有一定幫助  4.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如抗鏈球菌溶血素「O」效價高至500U以上,表明患者在近期曾感染溶血性鏈球菌,常用以協診斷風濕熱必須注意,如有溶血、高膽固醇血症黃疽和血清污染或細菌感染者,皆可使抗鏈球菌溶血素「O」增高。  5.兒反應蛋白血中的C反應蛋白升高常被用於了解急性風濕熱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動情況。  6.抗核抗體此種檢測常用於結締組織病的診斷,尤其是在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中抗體效價和陽性率最高,診斷的特異性最強。  7.免疫球蛋白和補體該測定可用於觀察免疫功能狀況,對結締組織疾患如: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腫瘤等的診斷有一定的幫助。  8.HLA-B27的檢測可用已知HIA-B27清,加被檢查者淋巴細胞相混合,然後加人補體如果特異性抗血清與淋巴細胞膜相應的HLA抗原結合,即可活化補體而引起細胞膜損傷。損傷的細胞膜能通過活性染料而著色可在顯微鏡下識別。如有50%以上的細胞著色,湖細胞被認為是具有相應的HIA-B27抗原判為陽性。HIA-B27陽性者最多見於強直性脊柱炎,陽性率在86%-96%。  9.尿酸尿酸充分瀰漫在整個體液之中,尿酸代謝發生障礙、形成高尿酸血症關節尿酸鹽沉著,造成關節炎急性發作,即痛風通測定血尿酸、尿尿酸的含量。  10.滑液的檢查首先是外觀上看,正常關節液色淡黃、清晰呈效性。根據它的透明質酸的含量,聚合作用的濃度和程度來定它的部滯性部蛋白試驗;加醋酸於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滑液中,可凝成級蛋白凝塊。急性炎症關節液呈現稀疏絮狀就蛋白凝塊。白細胞,變性性關節病其白細胞數為(0~1)/L類風濕性節炎為(3-15)x109礦,甚至還要更多些。類風濕因子;有時血液出現陽性反應之前滑液可出現陽性,因而對診斷有所幫助。若出現結晶體可用偏光濕微鏡檢查結晶體。關節鏡檢查  關節鏡是一種新的外科技術對於診斷和治療關節疾患已顯示出它的先進性與準確做目前已廣泛用於膝關節、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甚至還可以用於腕關節及指間關節的檢查及治療關節鏡技術損傷小,恢復懈可以肉眼直接觀察關節內的結構變化,要比影像學檢查更加準確鏡檢價值:①早期發現外科手術所能處理的損傷。②給患者與外科醫生提出不需要施行手術處理的根據。③儘早提出可供了解和研究某些病變可能發生的進展小④關節鏡檢查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對預定計劃手術方案可以改變。⑤確定了意料以外的診斷。影像學檢查  關節疾患X線拍片是常規的檢查方法之一主要查看骨質的變化,特別是對關節部位骨腫瘤,骨質破壞畸形、關節滲液腫脹,有明顯的診斷意義CT及MRI也是檢查關節病變新的方法,除對骨質顯像之外,對關節內的軟骨軟組織結構能夠顯像丶,對診斷半月板損傷有其先進之處,這是普通X線拍片所不能比擬的其缺點是價格較昂貴。主要分類風重型  風重型關節痛是風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風為陽邪,其性善行而數變。

關節影像

主證:全身各關節、肌肉遊走竄痛(酸痛),脈 多浮緩或弦緩,舌質淡,苔薄白。  特點:颳風病情加重(酸痛難忍),疼痛部位不固定,此型易治。[2]濕重型  濕重型關節痛是濕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濕為陰邪,其性粘膩重濁。  主證:患病局部沉重,酸楚或麻木不仁,關節屈伸不利,活動時多有骨擦音。脈多緩或濡,舌質淡,苔白膩或微黃膩。  特點:陰雨天或接觸冷水時 病情加重此型較難治。寒重型  寒重型關節痛是寒邪侵犯人體偏重所致,寒為陰邪,其性疑滯。  主證:肌肉,關節、皮膚髮涼,固定性劇痛或攣縮拘急,脈弦緊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或白滑。  特點:遇冷病情加重,遇熱則病情好轉,此型易治。風濕型  風濕型關節痛是風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  主證:在患病肌內、關節既有遊走竄痛,又有沉重感。脈多浮緩,舌質淡紅,苔微黃膩。  特點:遇颳風下雨則病情加重,此型較易治。寒濕型  寒濕型關節痛是寒濕相兼侵犯人體所致。  主證:患病局部發涼(出冷汗)固定性劇痛,且沉重發板,嚴重者活動困難,甚至呈癱瘓狀態,失去勞動能力。脈沉緩或沉緊,舌質淡苔白滑或白膩。  特點:遇冷或陰天下雨病情加重,些型難治以上分型並非絕對,也有的是風濕寒邪三並存或郁久化熱,應注意辨證。[3]發病類型  1、隱襲型約佔75%。首發癥狀常在關節,表現為關節晨僵、腫痛,以近端指間關節尤其中指指間關節最為多見,上肢比下肢常見,多呈對稱性,持續數周,可有間歇性、遊走性表現,常伴低熱、疲乏、無力、周身不適,食欲不振和體重下降等。  2、急性發作型約佔8%-15%。關節癥狀和全身癥狀均比較嚴重。由於滑膜和關節周圍組織受累,關節腫脹,而引起嚴重疼痛,患者常需卧床,不敢活動,持續1-2個月,一般不發熱,多需適當治療才能緩解。  3、間歇發作型約佔15%-20%o特點是關節腫脹,疼痛呈周期性反覆發作,每次發作持續數日至數周,自行消退,間歇數日、數周后又頻繁發作。任何關節均可被侵犯,但以指、趾、踝、膝關節多見。多數可自行終止,預後良好,一般不致關節破壞,不留後遺症。  4、成人Still病型約佔3%-5%。此型國內比國外常見,原稱「亞急性變態反應性敗血症」,由於全身多系統損害明顯,故又稱「全身癥狀型」。臨床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突然高熱,達39-40℃以上,可呈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等熱型,熱程可持續數周或數月不等,伴有驅干、四肢出現直徑2-5mm的淡紅色斑丘疹,不癢不痛,隨熱退而消失。多數患者肝脾腫大,白細胞增高,有核左移現象,亦可呈類白血病反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沉增快,RF陰性。關節癥狀開始不突出,一般只有少數關節受累,多為膝、踝、腕等大關節,部分病人只有關節疼痛而無腫脹,可隨熱退而減輕。多數在發熱數周、數月甚至數年後出現典型類風濕關節炎。此型患者可呈現周期性發作與緩解交替進行的病程表現。  5、非典型發作型類風濕癥狀早期極不典型.往往先有長期低熱,並有疲乏、易累、倦怠,無固定的關節、肢體酸痛等前驅癥狀,持續數月至數年之後,出現典型的類風濕關節炎癥狀,可先有1-2個指關節或跖趾關節腫痛,然後再逐漸波及多關節。[4]鑒別診斷膝痛  膝關節部位疼痛在臨床中最為多見但多種疾患均可導致膝痛,由於病因不同,所採用的治療方法不盡相同所以,準確的診斷是治療的首要前提。  1.各種關節炎所致膝痛。  2.關節內損傷與病變  1)半月板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間隙可有壓痛點,休息後疼痛消失,MeMurray征陽性,可有關節交鎖。  2)交叉韌帶損傷:多有外傷史關節不穩,抽屜試驗陽性。  3)軟骨損傷:關節軟骨損傷後可發生骨折或軟骨  4)關節遊離休:關節出現交鎖現象休息後疼痛消失X線可確診或關節鏡檢查亦可確診。  5)臏骨軟骨軟化症:青壯年易發生膝前疼痛人坐後站立疼痛上、下樓梯疼痛,壓股試驗陽性  6)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後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痛。通過關節鏡診斷並於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7)指肪墊炎:多見肥胖女性站立,行走均可疼痛,脂肪墊處壓痛點  3.滑膜病變  1)滑膜骨軟骨瘤病:本病是關節滑膜的慢性疾病主要累及漆關節。這是一種滑膜組織轉化為軟骨組織,形成多發性軟骨瘤分離脫落,遊離關節內,骨化後形成骨軟骨性結節。  2)色素絨毛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關節穿刺有助於診斷可抽出暗褐色血漿樣液體,但最後常靠滑膜組織病理檢查來確診。  3)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本病一般侵及膝關節與絨毛型不同,很少出現絨毛突起或深濃的色素沉著,故命名為局限性結節性滑膜炎膝關節痛,運動受限,關節可出現交鎖可觸及大小不等的移動性節。  4.關節部位腫瘤:關節部位的腫瘤可以表現關節痛而且股骨遠端胚骨近端是骨腫瘤高發部位。常見有骨巨細胞瘤,軟骨母細胞瘤軟骨部液纖維瘤,動脈瘤樣骨囊腫,滑膜肉瘤骨肉瘤等。X線及CT可以協助診斷。髓痛  1.股骨頸骨折此病相當常見,50-70歲者最多佩。可分不完全骨折和無移位骨折及移位骨折前者骨折後僅感髓部疼痛,尚能站立行走或騎自行車,後者則有屈髓屈膝及外旋畸形以及骨摩擦感髓關節後上脫位傷肢呈典型屈曲,內收及內旋畸形丶,不能外旋二者應鑒別診斷。外傷史及X線平片  可確診。  2.股骨頭骨髓滑脫外傷可導致骨髓移位,自發性骨髓滑脫可繼發於敗血症、腎性佝僂病軟骨發育不全及多發性骨髓發育異常等。  自發性股骨頭骨髓自然滑脫較為少見髖部疼痛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即可確診本病。  3.類風濕性俄關節炎本症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可發生任何年齡。早期關節有晨僵現象隨後逐漸髓痛。實驗室檢查及X線檢查協助診斷。  4.強直性脊柱炎本症是脊柱的慢性進行性炎症,侵及骰骼關節,關節突及附近韌帶和軀幹的大關節導致纖維性骨性強直和畸形,下腰背疼痛和強硬;胸廓疼痛和僵硬,腰椎活動受限;擴胸受限虹膜炎病史可作為診斷標準。HLA-B27X線拍片人T可協助診斷。  5.化膿性髓關節炎本症為一種急性的嚴重關節感染。多發於少年兒童,由於髓關節的部位深在周圍肌肉厚,容易延誤診斷,影響治療導致關節強直,喪失功能,造成殘廢。  6.髖關節結核一般發病隱漸,早期癥狀為髓部疼痛,逐漸加重可有結核病中毒癥狀。X線檢查對本病的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7.暫時性骨膜炎本症為一種可自愈的非特異性炎症。其特點為疼痛癥狀在數周內消失並持久康復。實驗室檢查無明顯異常x線表現有髓關節囊腫脹陰影、臀小肌平直陰影變為弧影、關節間隙增寬  8.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由於骨缺血而導致的骨壞死病,已成為現代醫學發展中常見的疾患之一。多種病因可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其共同癥狀即有髓部疼痛,呈隱漸性鈍痛,可出現破行等臨床癥狀X線拍片,CT、MRI是診斷本病的常用方法  9.夠關節骨性關節病本病可分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病理變化從軟骨變化,軟骨下骨質病變為主臨床癥狀的特點是起病緩慢,酸脹痛的輕重與X線的表現不成正比。嚴重患者可出現關節僵硬破行。本病疼痛開始由坐站立時疼痛最為明顯丶,經過活動以後關節又見靈活,酸脹痛也漸減輕。但過度活動又會引起酸脹痛和運動受限。

跖趾關節痛

10.航部軟組織疾患如坐骨神經盆腔出口狹窄症,梨狀肌綜合征,編部滑囊炎臀肌攣縮症等均可起髓關節部位的疼痛,應當細心鑒別。  11.髓部腫瘤及瘤樣病變多見的有骨軟骨瘤、軟骨瘤、骨巨細胞瘤骨囊腫、動脈瘤樣骨囊腫、骨纖維結構不良滑膜軟骨瘤病、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滑膜肉瘤、轉移瘤等這些病變不同程度的導致髓部疼痛X線檢查協助診斷,活組織檢查可以確定診斷。  12.著色性絨毛結節性滑膜炎,血友病性關節炎,剝脫性骨軟骨炎等病症也經常發生在髓關節同樣引起碗的疼痛。肩痛  1.肩部軟組織疾病與損傷  1)肩關節周圍炎:本病見於40歲以上老年人由於2/3骨頭與關節囊接觸,在老年性變性基礎上,容易發生粘連性關節囊炎引起後關節的疼痛和功能障礙。患肩終日疼痛,夜間尤甚肩部活動明顯受限,尤以外展外旋更為突出。腦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岡上股撕裂,肌.膜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常為激發病因肩外因素常由頸椎病,心臟病,肩部制動等引起X線可協助診斷。  2)肩袖撕裂:多見於青壯年損傷是發病原因。多表現肩及上臂外側疼痛、肩峰下大結節處壓痛、部分撕裂者可有疼痛弧表現,即盂航關節主動夕展00-600範圍內壓痛600-120。範圍內出現疼痛,超過1200後又無疼痛的體征當完全撕裂者,肩部不能外展,助其外展至900後可維持外展。  3)肩峰下滑囊炎:肩峰下壓痛可有疼痛弧,青壯年多見,損傷是本病的病因  4)上肌腱鞘炎:當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時該處疼痛消失,能主動將肩外展上舉1800而且有力;而同上肌腰部分斷裂,在局封后雖然疼痛消失但不能自動將臂外展並上舉至1800或外展無力。若為石灰鹽性網上肌腔炎X線檢查可見大結節處有鈣質沉著。  5)肱二頭肌長頭鍵鞘炎:中老年多見肩或上臂外側疼痛,防骨二頭肌騰溝壓痛,肩部活動部分限制阻力下作主動屈肘和前臂旋後動作時,患部疼痛。  6)盂唇損傷:肩腫骨的關節盂周邊有類似半月板的纖維軟骨盂唇外展後損傷或撕裂也可引起肩關節痛。通過關節鏡診斷並於關節鏡下進行手術治療。  2.肩關節炎肩關節炎有多種病因所致,根據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可以鑒別若發病較急,關節部位腫脹,劇痛高熱及全身性感染的中毒表現,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上升血沉加快。關節穿刺有膿性液體,多可確診為化膿性關節炎肩部疼痛較輕,病史較長X線檢查骨質破壞,注意後關節結核肩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方式不同。它既可以是肩關節的局部類風濕的炎性表現,又可作為類風濕全身性疾病的肩部病變肩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累及雙側肩關節,表現為關節痛,腫脹晨僵和膠著。類風濕因子常呈陽性。  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在肩關節不常見肩關節骨性關節炎多為肩部損傷和肩關節長期應力所致。疼痛常常在起床和活動一天後加重。經一夜休息早晨並不減輕稍活動後癥狀轉輕,經過一天的工作後下午又加重。關節僵硬腫脹,活動範圍受限。X線檢查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硬化及骨質囊性變,可有骨贅  此外痛風、假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牛皮癬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等均可侵及肩關節,結合體征及其臨床特點進行鑒別診斷  3.肩部腫瘤後及其附近的腫瘤的發病率,僅次於膝關節周圍的腫瘤。良性骨腫瘤除非壓迫皮膚或神經或惡變都無明顯疼痛。惡性骨腫瘤有原發和繼發兩種。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大多單發局部疼痛嚴重,於腫塊出現之前,初為間歇性以後為持續性。局部表淺靜脈或毛細血管網可擴張,皮溫升高壓痛明顯,甚至可摸到震顫或聽到雜音。肩部腫瘤包括發生在腦骨上端肩腫骨和鎖骨的腫瘤。鎖骨很少生腫瘤,由於鎖骨位於皮下患者有局部疼痛。和顯而易見的包塊診斷比較容易。鎖骨區如有神經血管癥狀者應考慮有肺部腫瘤的存在。肩腫骨為扁平骨,被周圍肌肉包饒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肩腫骨惡性腫瘤和巨細胞瘤疼痛明顯並向臂、背部放射表淺腫瘤容易發現,而深層者須與健側對比,進行細緻檢查方能發現多見的肩腫骨骨軟骨瘤好發於兒童,少年。航骨近端是骨肉瘤骨巨細胞瘤的第三好發部位,軟骨肉瘤,骨轉移瘤也不少見類腫瘤樣疾患以骨囊腫為最多見。影像學X線平片最為重要,它可以提示腫瘤的良惡性甚至作出較明確的診斷。CT、MRI數字顯影血管造影不具上述優點,但可清晰提示腫瘤範圍,血運豐富與否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係,有助於手術治療血鹼性磷酸酶的升高可幫助診斷成骨肉瘤。血沉快、血中尿中球蛋白增高可提示骨髓瘤的存在儘管通過病史,體檢、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對骨腫瘤可做出初步診斷但其最後的診斷仍決定於病理組織學檢查。肘痛  勝節是人體中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對工作及日常生活均有很大的作用。肘關節病變常常可引起關節腫脹、疼痛肘關節全關節腫脹、疼痛而無紅腫及關節活動受限者多見於肘關節的滑膜炎;肘關節鷹嘴尖部囊性腫物,疼痛輕微或無痛常見於尺骨鷹嘴滑囊炎,多由外傷或慢性刺激引起;肘關節腫脹、關節活動時有摩擦感常伴有疼痛,多由增生性骨性關節炎引起;肘關節腫脹,關節有時因交鎖而活動受X線檢查有數個關節遊離體者,可能是財關節剝脫性骨軟骨炎。肘關節進行性腫脹活動時疼痛加劇J線檢查有骨質破壞者多為肘關結核;如果關節腫脹,並伴有紅、腫熱、痛則應考慮化膿性關節炎。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肘關節痛用脹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牛皮癬性關節炎,痛風等。關節腫痛夜間疼痛更加明顯J線檢查有骨質破壞可考慮腫瘤的可能,必要時活組織病理檢查。肢骨外上踝炎是肘部疼痛最為常見的病症之一本病除防骨外上踝有一局限的壓痛點外。握拳屈腕,前臂旋前伸肘時患部疼痛加重。腦骨內上踝炎較外上踝炎發病率要少的多。前臂作對抗旋前運動時可引起肢骨內上踝部位疼痛,在主動用力伸指,伸腕的同時前臂旋後也可引起疼痛。二者均可由於過度勞累而反覆發作。腕與手部疼痛  腕與手部疼痛原因較多各有特點。用藥相關非激素性抗炎藥物  這類藥物通常稱「一線」藥物。主要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達到消炎、止痛作用。另外,這類藥物尚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細胞內的cAMP增加,溶酶體膜穩定性增加,減少酶的釋放。但這類藥物雖然能減輕癥狀,卻對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免疫反應不發生根本影響,因此不能控制病情發展,只能改善癥狀。  ①消炎痛:開始劑量為每日75mg,分3次飯後口服,其後逐漸增至每日100~150mg。孕婦、潰瘍病、精神病人禁用。  ②阿司匹林:每日3mg~4g口服,4至6小時1次。  ③炎痛喜康:每次20mg口服,每日1次,飯後服。  ④布洛芬:每日1~18g,分3~4次口服。副作用較少。  ⑤萘普生:每次250mg口服,日2次。副作用較少。  ⑥氟滅酸:每次02~04mg口服。日3次。  「一線」藥物不主張聯合使用,應用某一種藥物3周仍無效者,可更換另一種葯。經半年治療無效時,應考慮應用「二線」藥物。緩解性藥物  這類藥物又稱「二線」藥物。其共同特點是作用慢,可影響疾病的免疫反應病理過程。  ①金鹽:可改善體液和細胞免疫,減少骨質的侵蝕、破壞,抑制滑膜炎症。每周25mg的金鹽製劑,靜注療效較好。包括硫代蘋果酸金鈉和醋硫葡金。口服醋硫葡金6mg,每日1次。持續15年,類風濕因子可有37%轉陰。  ②青黴胺:可使巨球蛋白的二硫鍵斷裂,而發生解聚,降低RF水平。劑量為250~1800mg /日,病情好轉後改為250mg/日維持。服藥後1.5~2個月起效。副作用有皮疹、肝損害、骨髓抑制等。  ③氯喹及其衍生物:氯喹開始劑量為每日250~500mg,平均每日6mg/kg。有心肌病,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者慎用。為減少副作用,每年只用10個月。  ④左旋咪唑:作用類似青黴胺。可中度改善類風濕癥狀,能增強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與一線藥物聯合應用,療效較好。用法:25~50mg,口服,日3次,每周單日用,雙日停,12周為1療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一般不首選此類葯。其應用指征是:①常規治療無效時,可與一、二線藥物合用。②嚴重關節外併發症,如心包炎、胸膜炎、血管炎及虹膜睫狀體炎等。使用原則:a.最小劑量(如強的松每日小於10mg)。b.最短期限(因長期使用易發生無菌性骨壞死)。c.儘早減量以至停用。免疫抑製劑  此類藥物又稱「三線」藥物。凡對一二線藥物治療無效或有嚴重反應者可應用。  ①環孢菌素:可抑制T輔助細胞誘導淋巴細胞的激活,或延遲引起過敏反應有關的細胞因子的產生。用量為每日10mg/kg,靜脈注射。療程60日,總有效率為54%。  ②柳氮磺胺吡啶:可抑制免疫病理過程,並防治有關感染誘因,口服每日2g,癥狀嚴重時每日可用3g,療程為兩個月。對晨僵,握力,血沉,C?反應蛋白均可明顯改善。  ③環磷醯胺:對頑固性類風濕有效。但副作用較多,不宜首選。每次100~200mg,靜滴或靜注,每周1~2次,療程總量為3g。副作用為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等。  ④硫唑嘌呤:最大用量為每日2.5~3mg/kg。如合用別嘌呤醇,該葯減量25%。  ⑤甲氨喋呤:可阻斷細胞的二氫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因而抑制類風濕,達到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每周用量25~50mg。每12小時口服1次,連服3次為宜。療程不超過6個月。對一二線藥物無效者作用顯著。孕婦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分子免疫  ①γ干擾素:應用重組脫氧核糖核酸技術生產的γ?干擾素具有抑制DNA和核糖核酸的複製,抑制T細胞增殖,降低體液和細胞免疫反應的作用。每次1000萬單位,肌注。7次為1療程。  ②特異性抗體(McAb):是通過人腫瘤細胞致敏的某個淋巴細胞單克隆所產生的抗體。它具有高純度,特異性強的特點。用鼠的McAb與蓖麻毒素蛋白A鏈免疫偶聯的IT(免疫毒素)特異地結合T細胞亞群上,通過酶樣作用方式重複滅活核糖核酸,破壞和殺傷這些細胞,IT治療量每日為005~033mg/kg,5~10天為1療程。結果有效率為50%。代替療法  對於退行性變引起的關節痛,理療和服用止痛藥等方法固然能暫時緩解疼痛,但是並不能改變軟骨缺失的根本問題。最根本的治療方法無疑是軟骨再生,徹底恢復關節軟骨的機能。因此,利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恢復人體關節軟骨再生,成為80年代之後,各先進國家相繼開始的全新的醫學嘗試。在歐洲,鋸峰齒鮫的萃取物已經被認定為藥品,在美國,OAM(替代醫療事務局)也把鯊魚軟骨當作代替醫療的一環進行研究和普及,而日本更是直接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作為代替醫療的一環廣泛運用於臨床,並且因為天然無副作用而深得人心。7.5g/天的用量就是日本鯊魚軟骨普及協會十幾年來的一個統計數據。十幾年的臨床結果,證實了鋸峰齒鮫軟骨粉的人體軟骨再生的作用,為人類徹底攻克關節痛帶來了明亮的曙光。其他藥物  ①巰甲丙脯酸:本品結構與青黴胺分子相似,能阻滯緩激肽的釋放,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用法:12.5~25mg,口服,日3次。最大量200mg/日。一般2~3個月癥狀明顯改善,類風濕因子轉陰率67%。  ②鋅製劑:硫酸鋅10mg/kg/日。成人每天不宜超過700mg,兒童不宜超過150mg/日。一般認為對改善免疫指標優於癥狀的改善。[5]預防保健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老年膝關節痛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秋季氣候乾燥,但秋風送爽,天氣轉涼,要防止受風寒侵襲。冬季寒風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複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過度悲傷,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因此,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人們認為這是由於人體對這些感染的病原體發生了免疫反應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預防感染和控制體內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遊走性多關節疼痛,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本病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症表現,急性炎症一般於2-4周消退,不留後遺症,但常反覆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  常見的風濕病有: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寒性關節痛、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鬆症、骨質增生、增生性關節炎、肩關節周圍炎、紅斑狼瘡、產後風、頑固性腰腿痛、坐骨神經痛、乾燥綜合征等。  6.在日常生活中,風濕病的注意事項:  (1)居住的房屋要通風、向陽,保持空氣新鮮。不要在水泥地板及風口處睡卧。  (2)洗瀨宜用溫水,睡前洗腳,最好將雙足浸入中藥洗方湯藥中,不但可以促使下肢血流通暢,還可以消腫痛,除風濕。  (3)風濕病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有明顯的紅、腫、熱、痛者,要卧床休息2-3周,腎虛及腰椎病患者忌性生活。  (4)患者出汗較多時,須用干毛巾及時擦乾,衣服汗濕後應及時更換,避免受風寒濕侵體。  (5)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受潮、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預防感冒,以減少自然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6)風濕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按自己所患病症的輕重,遵照醫囑,調理飲食和忌口。  (7)風濕病在病情控制後可以參加一些省力的日常勞動,並堅持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8)風濕病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正確對待疾病,切不可急躁焦慮。茶療保健  茶療以茶可入葯,茶療溶保健與治療於一身,包括「防」與「治」兩個方面,「防」就是喝茶養生保健;「治」就是用茶(含藥茶)治療疾病,這也具體體現了茶療的原則:第一,以預防為主,特別要重視自我保健,學會科學喝茶並養成習慣是對疾病最好的預防。治,以茶入葯保健治病;單方或者復方茶療方含有的有機成分和微量元素等,可替代一些藥物和營養品對人體的保健治療效果蕃楸草茶。  蕃楸草茶:取蕃楸草茶1-2g左右,用沸水沖泡3-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邊飲邊加開水,不拘時,次數不限;功能消炎抗菌、祛風通絡、舒筋,適用於筋骨疼痛、關節炎症。兒童關節痛原因  生長痛:生長痛大多與攝入鈣不足有關,一般補充鈣劑後,癥狀都能夠得到緩解。  風濕熱:患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腫脹及疼痛,疼痛1~2天即可減退,關節

兒童關節痛

不留畸形或後遺症。患兒還常伴有發熱、心肌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數患兒於4~10歲時發病,病情多為急性,也有慢性的。表現為一個關節部位長期疼痛,也可驟然發熱而加速疾病進程,最終侵犯全身關節,造成關節畸形。  過敏性紫癜性關節炎:臨床常見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同時出現皮膚紫癜。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多見於嬰幼兒。起病比較急,表現為一個或多個關節紅腫疼痛,患兒還會伴有發熱、煩躁、食欲不振等癥狀。  急性髖關節滑膜炎: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多以一側大腿及膝關節輕微疼痛為主要癥狀,3~4周後自行痊癒。  有些全身性疾病或惡性疾病也以關節痛為首發癥狀,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型結締組織病、白血病等。總之,兒童關節疼痛,必須在排除了疾病因素後,再考慮通常的生長痛。[6]疾病治療  1.凡外傷所致的關節痛,應先局部消毒,然後迅速包紮、固定外傷。有條件時可內服阿斯匹林0.5~1.O克或止痛片1~2片,止痛,以防因劇痛發生休克。對關節扭、挫、跌、打、碰傷,凡未破皮僅有紅、紫、腫、痛者,可立即上冷敷(用冰袋、冰塊或冷水浸濕毛巾等),以防繼續出血並能消腫止痛。在做損傷關節處理時,凡肢體與指、趾部位關節傷損者,應一律設法將患處肢體抬高。以便其血液迴流,可以減少腫痛。  2.凡因全身發熱、感染等疾病所致的肌肉關節痛,在未明病因和治本之前,可以使用退熱、止痛或消炎藥物。一般可服用阿斯匹林0.5~1.O克,日服3次;止痛片1~2片,1日3次;水楊酸鈉0.6~1.O克,每日3次,或解熱止痛片(復方乙酞水楊酸)l~2片,每日3次;或者服用撲熱息痛0.5克,每日3次。  

關節組織圖

這些葯均有止痛、退熱、抗風濕作用。如連服2~3天後胃部不適,或病情未見好轉,應停服,並請醫師診治。對已診斷明確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紅、腫、脹、痛,可服用消炎痛25毫克,每日2~3次。此葯常用會損傷肝、腎,影響造血機能,孕婦與精神病者禁用;保泰松100毫克,每日2~3次,多在1周內顯效。服用時要警惕白細胞與血小板減少,青光眼、肝臟病人禁用。  3.針刺療法根據關節痛的部位,選用體針、耳針、梅花針等常用穴位,有止痛、消炎作用。  4.拔罐治療根據關節病變部位、疼痛程度、傷情與病因,按照常用穴位或痛點,施以拔罐治療,有時確有止痛、消腫、消炎、去濕之卓效。  5.熱敷治療凡外傷24小時後以及關節有紅腫脹痛者,可用諸如熱水袋、燒熱磚、炒細砂或鹽等,在嚴防燙傷皮膚的規程下做關節熱敷治療,每日1~2次,有止痛、消腫、去濕作用。如家有電吹風,可先用濕布(紗布、毛巾等)包裹關節痛的部位,用強力熱風熏烤,每次30~45分鐘,每日1~2次,止痛效果明顯;也可用60~100瓦電燈泡光照關節痛處,以不致灼傷為度,每次可烤15~20分鐘,有良好止痛效用。  6.偏方療法對風濕性關節炎止痛消炎可用下列偏方:將蔥頭500克、生薑500克,碾泥絞汁,加入煮開的上好醋中熬成膏狀,攤在布上,敷於關節痛處;干紅辣椒40克、花椒30克,加水3000毫升煮沸幾分鐘:取出辣椒,去籽,再將辣椒皮攤於3~4層紗布上貼於關節痛處,然後將辣椒、花椒水加熱至沸直熏關節痛處,每次30~40分鐘,可連續1周反覆使用,每次用時加熱,但用於貼痛處的辣椒需每次更換新品。此兩方,對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  顯效。此外,用花椒、蔥根、蒜瓣各適量煎煮濃湯,熱洗關節,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痛,均有止痛、消腫、活血作用。驗方療法  (1)薟草20克,水煎服;忍冬藤(連根葉)150克,水煎服;野葡萄藤100克,水、酒各半煎服;雞血藤15~25克,水煎服。以上4個單方均有治風濕痛作用。  (2)臭梧桐500克,薟草400克,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10克,開水送下,用治風濕性關節酸痛。  (3)蔥白10根,生艾葉100克,生骨碎補25克,生薑汁半杯,共搗爛和勻,敷於風濕關節痛處,每日更換1次;紫荊皮50克,赤芍、獨活各30克,蔥白23厘米,共研細末,每次取量25克,加蔥攪搗如泥狀,烘熱攤在紗布上;敷貼於關節炎痛處;川烏、防風、白芷各50克,共為細末,略加開水,趁熱調敷於關節炎痛處,每日1次;蘇葉、陳艾各200克,生薑、薤白各250克,共搗爛,和百粉做成餅,烘熱貼患處。  (4)菖蒲、老薑、蒜梗、蔥子各適量,煎湯洗關節痛處,每日1次;樟樹葉、松節各500克,熬湯浸洗關節痛處,洗後忌風;艾梗、柳枝各100克,煎湯,先蒸熏後洗關節痛處。  (5)用五枝湯,即椿樹枝、柳樹枝、桑樹枝、榆樹枝、槐樹枝各100克,煎湯洗澡;蒼朮、桑葉、松葉、艾葉各適量,煎湯蒸洗、熏洗患處;花椒10克,全艾1棵,透骨草15克,水煎,利用其熱氣蒸患處;威靈仙、甘草各500克,以水1桶入葯煮1小時,放木盆內,使患者坐於木盆內小凳上,周圍用塑料浴帳遮住,趁熱熏洗,使之出汗為度。熏洗後不要受風受涼,最好卧床1~2小時。以上熏洗各法,對全身性關節痛,均有止痛、消炎、化瘀、去濕作用。對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外傷性關節腫痛,均有止痛療效。可依病情,適當選用。  (6)對風濕性關節炎,風寒濕型可用蜘蛛抱蛋(又名趕山鞭、地蜈蚣)150克,浸入500毫升白酒中2日,每次服時搖勻,每日3次,每次飲服15毫升;也可用雞血藤、淫羊霍根各30克,伸筋草、獼猴桃各10克,炒桑枝15克,每日1劑,2次煎服。熱型病人(病急、發熱或低熱不退、關節紅腫發燙,疼痛難忍,口渴煩躁、尿黃、苔厚黃等),可用五加皮10克,忍冬藤、桑枝各30克,每日煎服,分頭二兩湯,有止痛、退熱、消炎作用。  (7)對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紅腫、發熱多汗、舌苔黃膩、脈弦而快時,應以清熱去濕、祛鳳通絡為宜。可用桂枝湯加減,葯為生石膏60克,桑枝10克,桂枝5克,知母10克,忍冬藤30克,防風10克,防己、黃柏、赤芍各10克,生地30克,按病情加減煎服,日服頭二湯各1次;如病系慢性,關節變形,運動受阻,疼痛不止者,可用制川烏、炮山甲、骨碎補各10克,白芥子、紅花、土鱉蟲、皂角刺、沒藥各5克;兼有氣血不足者加黃芪15克,當歸10克,雞血藤30克;兼有肝腎陰虛者加熟地、桑寄生、肉蓯蓉各15克,水煎服,日1次。.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體;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
推薦閱讀:

骨關節痛如何治療
吃一點等於10副葯! 關節痛吃它、眼睛花吃它、心臟病吃它
關節痛吃它,眼睛花吃它,濕氣重吃它,別再亂吃藥了!
關節痛之五花八門

TAG:關節 | 關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