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一講
學寫作文要有自信心
作文,就是寫文章。
我們小朋友寫的文章跟大人們寫的文章有些不一樣。我們主要學寫簡短的記敘文,即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親身經歷過的有意義的事,圍繞中心,按一定的順序用文字表達出來。
作文,即不神秘,更不可怕,只要打好基礎,掌握規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人人都寫好作文。試想,把自己平時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告訴別人,讓別人與自己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那該是多麼快活的事啊!
然而,許多小朋友怕寫作文,視作文為洪水猛獸。老師出了題目,愣了兩節課,硬是寫不出幾個字。老師批評,家長責怪,孩子們十分苦惱。
我小時候,跟許多小朋友一樣,不喜歡作文。作文的成績經常得「劣」(劣是最差的一個等第,即不及格)。為此,老師用戒尺打過我的手心,還罰我抄書、背書;父親說我不是讀書的料,還說,已經為我買好一輛黃包車,長大了上街去拉黃包車。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作文的秘密。進中學了,一次老師出了題:「快樂的星期天」,讓我們作文。寫什麼呢?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的一個星期天,我隨堂叔去竹林打鳥的事兒。哈,那一天,我過得可真快樂。這片竹林里的鳥多得令人目不睱接。堂叔槍法真准,沒過多久,他打下了許多鳥,他打我撿,急得我手直痒痒,也躍躍欲試。堂叔看出我的心思,把槍給我,讓我打幾槍過把癮。我拖不起槍管,就把槍擱在樹杈上,眯起左眼,對準目標,真是瞎貓逮著死老鼠,居然也讓我打下了一隻麻雀。我扔掉了槍去撿那隻被打下了的鳥。當時,我那股高興勁兒簡直無法形容這一天,我好高興。
我把這件事寫進了作文。竟想不到的是,在講評課上,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我的這一篇作文,說我寫得生動、具體,描繪細膩,感情真實,引得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我。
作文本發下來了,我發現本子上有好多紅杠密圈,題目的左邊批了個「優」。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打這以後,我初步認識了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如實地寫下來。只要肯動腦筋,只要下功夫,誰都能寫好作文的。我樹立起信心了。
打這以後,我漸漸地不怕作文了。每逢作文,我總是仔細地考慮,認真地回憶。寫好作文以後,又多讀幾遍,發現寫得不貼切,讀起來不順口的地方,就反覆揣摩,認真修改。沒過多久,我的作文成績提高了許多。這一下,我的信心更足了。
「不是讀書的料」的我,也學會寫作文了,可見,作文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難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們現在的生活比我們小時候豐富,你們現在的學習條件也比我們小時候好得多,再者,你們比小時候的我更聰明。我深信不疑,只要你樹立起信心,只要你刻苦努力,只要你明白道理、掌握規律,一定能學會作文,並能寫出一篇又一篇的優秀的作文來的。
拿起手中的筆,作好準備吧!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二講
語句要通 語氣要順
小朋友學寫作文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寫下了第一句話,卻不知道下一句話該寫什麼。於是,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陷入了困境。熬到了下課,草稿本上留著還是那麼一句話。
我們知道,作文的基本要求是:語句通順,語氣連貫。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辦法是:我們在作文時,思想必須集中,不分散注意力,想清楚、想妥帖了再寫。寫好了一句話以後,多問自己幾個「怎麼樣」和「為什麼」,然後再寫下去。總之,話要一句挨著一句說,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語句要通,語氣要順,意思要表達清楚。
小朋友很喜歡巴金爺爺在年輕時候寫的那篇《海上日出》的課文,我們不妨看看這篇文章的語言特點吧!
文章的前兩節是這麼寫的: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範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
細細分析這兩段文字便可以發現,它下面的話總是順著上面的一句話說的。
比如,為了看日出,(我怎麼樣?)我常常早起。那時(怎麼樣?)天還沒大亮,(四周怎麼樣?周圍很靜,(怎麼樣的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它一句話挨著一句話說,通暢、明達。因此,我們讀起來琅琅上口,一點也不覺得拗口。
平時,我們排隊要有個序,或由矮到高,或由高到矮,同樣的道理,說話、寫話也要有個序,一句挨著一句說。
有一位小朋友要表達「我非常喜歡看書」這一個意思。如果光這麼說:「我愛看課外書,一有空就看書,我愛看書簡直到了入了迷的地步……」內容既空洞,語句也不流暢。後來,他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多問自己幾個「怎麼樣」,自問自答,結果寫成的一段話,既通順又連貫,效果好多了。他是這樣寫的:
「我是個小書迷,(開宗明義,點明我要告訴別人的是我愛看書這一個意思,接著問自己:為什麼會迷上書的?)書是打開知識寶庫大門的金鑰匙。讀一本好書就好比跟一個高尚的人談話。(從哪裡可以說明你是一個書迷呢?)我看到一本好書,就會愛不釋手,喜滋滋地捧著它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有時甚至連飯也忘了吃。(有多少書?)我有好多好多的書,一個書櫥都放不下。(有些什麼書?)有《十萬個為什麼》《中國古代寓言》《格林童話》《豬八戒吃西瓜》等。(怎麼愛書的?)買了一本新書,我就用書皮把它包好,翻閱的時候又十分小心,惟恐弄髒了書。(迷上書以後,帶來了什麼好處?)自從我跟圖書交上了好朋友以後,我的知識豐富多了。(能舉幾個例子嗎?)有一次,一個同學說:「海洋里的鯨魚可大呢!」我馬上糾正他的說法:鯨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動物,因此,不能說它是魚。同學們好奇地問我:「你怎麼知道的呢?」我說:《十萬個為什麼》里寫得清清楚楚。在我的影響下,好多同學跟我一樣,也跟圖書交上了好朋友。
你看,這一段話寫得多生動、多精彩呀!達到了「語句通順,語氣連貫」的要求。
文章寫好以後,還得認真閱讀,反覆修改,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不連貫的地方改連貫。可以這麼說,文章是寫出來的,文章又是修改出來的。
詞和句子要琢磨,連小小的標點也不能放過。你看到過78歲的孩子嗎?你一定會說,天大的笑話,哪有這麼大歲數的孩子?然而,一個同學確確實實寫了這麼一句話:
「毛毛是個78歲的孩子。」
很明顯,毛病就出在「7」和「8」之間漏了個頓號。
一天,老師讓大家討論如何修改這句話:
「這回的鞭炮響,我覺得比剛才那個響多了。」
同學們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這句話不通,要刪去前面一個『響』。」
「『鞭炮』可以刪去,這個詞可有可無。」
「要使語言更簡潔,還可以把『多了』兩個字刪去。」
經修改後,原話只留下「這回的比剛才那個響」九個字。語句通,語氣順,又不啰嗦。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寫作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哈,刪還能刪出好文章呢!
還是那麼一句老話:作文要多動腦,多動手。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三講
作文應該寫自己的話
有的同學看了題目心裡就嘀咕起來:作文是我自己寫的,難道會寫別人的話?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寫出來的文章成人腔比較嚴重,缺乏少年兒童特有的情趣。這些文章內容空洞,語言乾癟,千人一面,千句一腔,千篇一律,讀了叫人渾身不舒服。
首先,表現在選材範圍狹窄,缺乏新意。《記一件有意義的事》之類的題目年年做,而小朋友寫的「公交車輛上讓位子」、「馬路上撿到皮夾子」、「橋頭推車子」、「公園裡送回迷路的小孩子」、「十字路口攙扶瞎子」之類的題材也年年看到。可見,小朋友們沒有拓展視野,因此,不斷重複著別人一直在說的話。
其次,表現在文章語言乾癟,說成人的話,缺乏少年兒童的生活氣息。
比如,有一位同學在《發生在家裡的一件事》一文中寫了這麼一段話:
「小弟弟明明吃飯時把飯米粒都掉在桌子上,看到這裡,我氣憤極了,說:『浪費糧食是極大的犯罪,糧食是家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古人也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快把這些米粒撿起來吃掉它!」
顯然,這不是孩子所說的話,吐露的也不是孩子的真情實感。
同學的作文中犯有「沒有兒童的情趣,缺乏真情實感,成人腔很重」的毛病不在少數,要治好這種毛病也不難,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從選材上說,應該積極地去反映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切的事。
文貴以真。孩子有孩子的視角,孩子有孩子的思維方法,孩子們的語言習慣跟成人也不一樣。用自己的嘴巴去說別人的話,總讓人感到彆扭,不自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口說自己的話,用自己的手寫自己的事。不生搬硬套成人的話,吐真言,抒真情,讓讀了感到樸實無華,真實可信。
不妨舉幾個例子說吧。老師出了個題目《我小時候》,我個題目可以寫的內容可多啦!小時候尿床啦,小時候說謊話啦,小時候偷吃東西啦,小時候膽小、害怕一個人睡覺啦,小時候迷路啦等等,小時候因為不懂事而鬧笑話的事實在是太多了。一位同學寫了這麼一件事:家裡買了台電視機,媽媽千叮萬囑要「我」不許擅自開電視機。一天,「我」獨個在家閑得發慌,想看看電視節目,此時,電視台正在播放電影《平原游擊隊》。電源接通以後,屏幕上出現雙手持槍的游擊隊長李向陽,他沖著「我」大聲喊:「不許動!」「我」嚇得連忙關掉電視機鑽到桌子底下去了。晚上,「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笑得合不擾嘴。這位同學自己給這篇目作文的題目定為《不許動!》。
如今,隨著通訊事業越來越發達,尋呼機(俗稱BP機)已進入千家萬戶,十分普及。然而,很少見同學在作文里反映這方面的材料。有一位二年級的同學寫了一篇為《爸爸的BP機》的作文。文章寫道:
「爸爸是做生意的,腰間佩著一個BP機。BP機一叫,他就忙著去打電話。這時,媽媽忘了買菜,就用BP機呼叫爸爸:『下班後請帶一塊冬瓜。』過了一小時,爸爸果然帶回了一塊冬瓜。有一次,我作業沒有完成,張老師批評了我,回到家,我不敢把這件事告訴爸爸。誰知,爸爸對我直瞪眼,很生氣地把BP機給我看,只見中文顯示著:「陳彬作業未完成,張老師呼叫。」
文章在結尾時寫道:
「爸爸的BP機真頂用,能幫爸爸做生意,能助媽媽做家務,還能讓張老師管住我。
這兩篇作文講得都是孩子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字裡行間充滿著兒童特有的情趣,沒有一點兒成人腔調。事情並不複雜,但是平中有奇;語句並不優美,但是前後有聯繫。讀了這兩篇作文,我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二、從表達方式來說,語言要樸實,抒發感情要實事求是,分寸要掌握好。不隨意誇大,不藉助於想像來寫自己並沒有產生過的感情。盡量使自己沉浸在所寫的事情之中,這樣,就能比較深刻、比較貼切地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
有一位同學在杭州遊覽的的時候,帶回了一隻小天牛。這隻小天牛很可愛。小作者是這麼描述的:
「小天牛全身是黑色的,翅膀上有一個一個小白點,頭的兩側長著兩根觸角。聽別人說,觸角上的每一小節表示它有一歲,我數了一下,『一、二、三……』一共有六節,啊,它有六歲啦。」
有一天,小作者回到家裡,發現小天牛不見了,他十分懊喪。他想,小天牛上哪兒去了呢?小作者最後是這麼寫的:
「我想,它也許去找它媽媽了。我默默地祝願它:一路平安。」
這種感情的表露是完全符合小孩子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的。孩子的心靈多麼美好,多麼純潔!這一筆,使整篇文章生色不少,是神來之筆!
又如,一位小朋友寫了一篇題為《百靈鳥的苦惱》的文章。文章介紹道:
「我」愛唱歌,想參加學校百靈鳥合唱團,卻遭到父親的百般阻撓,說「什麼小百靈,大百靈的,只要讀好書,什麼都『靈』了。」因此,小作者十分苦惱。文章最後寫道:
「百靈鳥是最愛唱歌的。然而,百靈鳥唱不了歌,你說,可惱不?」
文章的主題是嚴肅的,深刻的,有著普遍的意義的。小作者的父親所說的話是極其普通而又有趣的,沒有一點兒成人的腔調、說教的味兒。正是由於這一點。便可以這麼認為,這樣的作文是成功的。
還是回到題目上那句話:「作文應該寫自己的話。」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四講
作文要寫出新意
作文切忌落俗套,切忌寫得一般化。
一般化的作文表現在選材雷同,敘述平平,讀了之後會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叫人不喜歡看或者缺乏看下去的耐心。
北方有句俗語:別人嚼過的饃不香。」意思是要創新求異,要別具一格,要獨樹一幟。
講個故事吧。宋代皇帝宋徵宗一次用「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要求畫家作畫。結果,畫家們畫的不是花蕊花瓣,就是揚鞭躍馬。宋徵宗看了連連搖頭,都不滿意。當他看到一幅畫著幾隻蝴蝶繞著馬蹄在翩翩起舞的畫面以後,他終於拍案叫絕,嘖嘖讚歎道:「好畫,好畫,幾隻蝴蝶繞著馬蹄飛舞,足見香氣橫溢呀!」
可以想像,這位畫家在作畫前,一定是動足了腦筋,想盡了辦法,他構思出一幅畫,隨即又否定了它,再構思,再否定……不知構思了多少次,又不知否定了多少次,最後才畫出這麼一幅令宋徵宗拍案叫絕的畫來。
畫畫是這樣,作文何嘗不是這樣呢?
落俗套、一般化的作文必然是不動腦筋草草寫出來的,而好作文則必定是下了很多功夫才寫出來的,這裡說的「下功夫」,指的就是不斷地思考,反覆地研究,一次又一次地醞釀與琢磨。
比如說,老師出了個作文題,《家鄉變了》。落俗套、一般化的寫法是:過去,家鄉如何如何的落後,如今,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最後點明題旨--家鄉變了。
一位同學摒棄這種寫法。它獨闢蹊徑:
1、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全家在院子里納涼,閑談中談到了母親河—黃浦江。
2、爺爺感慨地說,他小時候過黃浦江,得乘坐小舢板,既費時又不安全。
3、爸爸接過話茬:我小時候過黃浦江,則乘坐輪渡船過江,安全多了,可是逢到迷霧天,則過不了江了。
4、我高興地說,如今我過黃浦江全然不愁這些了,去,過隧道;回,奔大橋。
5、奶奶作了總結:世道變了,家鄉也變了。
另一位同學的構思更是獨具匠心:
1、爺爺是個「老上海」。自詡能閉著眼睛摸到外灘。
2、爺爺退休以後,去鄉下小住三年。
3、這三年,正是上海「三年大變樣」的時候。
4、今年歲末,爺爺從鄉下回到上海,卻迷了路,最後還是「打的」回到了家。
5、爺爺一跨進家門,一個勁地說:我這個「老上海「迷了路,直是」上海變了,上海變了。「
這兩篇作文口子很小,然而開掘卻很深,各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家鄉的變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人們常借「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來說明寫作文必須要有好的材料。
那麼,有了好的材料是不是一定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呢?我看也未必。因為,好的材料還要作一番巧妙的安排。
舉一個例子來說吧。
一次,老師出了《咱班好事多》的題目讓同學練習作文。一位同學選擇了以下3個材料來表達「咱班好事多」:
1、一清早,同學們來到學校主動打掃教室;
2、同學們紛紛製作教鞭贈送給老師;
3、一位同學因病脫了課,同學們爭著為他補課。
應該說,這三個材料選得都不錯,也切合題意。然而,他在記敘時平鋪直敘,好像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一樣,因此作文寫得很一般,落俗套,既不生動,也不形象。別人讀了,不可能得到一個深刻的印象。
後來,經過老師的指點,他換了一個角度,對材料作了一番巧妙的安排,取得的效果則完全不一樣了。他是這樣構思的;
1、學校里開展學習雷鋒做好事的活動以後,同學們紛紛行動起來,我也不甘落後,也想做一件好事。
2、一天,我起了個大早,想悄悄地打掃教室。誰知,當我來到教室,發現班上的幾個「皮大王」早已把教室打掃乾淨了,他們還譏笑我「來晚了」。
3、我為教師做了一根漂亮的教鞭,想贈送給教師,沒想到,老師捧出一束大小長短不一的教鞭笑著告訴大家:這些棒兒用到退休也用不完呀!我又「晚了一步」。
4、當我想為因病脫課的同學補課時,哪裡想到,別的同學已經捷足先登了。我又「晚了一步」。
5、看來,要想做一件好事還真不容易呀,因為「咱班好事太多了」。
這位小作者沒有做成一件好事,卻把全班同學學習雷鋒的熱鬧場面全寫出來了,而且寫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給人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
舉一可以反三。我們看到了作文題以後,不要急於動筆,必須認真思考,反覆琢磨,選哪些材料,從哪個角度去寫,對這些材料該作怎麼樣的安排。否則,草率從事,寫出來的作文必然平淡乏味,一般化,落俗套。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五講
「點睛」與「添足」
有這麼一個傳說,梁代張憎繇(you)在金陵安樂寺壁上畫了四條龍。龍畫好了,他故意不給龍點上眼睛,說什麼如果我給龍點了眼睛,龍就會騰雲駕霧地飛走的。聽到此話的人都以為他在說大話,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此時有人執意要張僧繇給龍點上眼睛。當張僧繇剛給兩條龍點上眼睛,剎那間,電閃雷鳴,兩條龍乘雲上天,牆上只剩下那兩條沒有點上眼睛的龍。
後人借這個傳說來說明文章在關鍵地方的加上一兩句重要的話,文章的內容則更為生動,表達的意義更為深刻。
當代作家馮驥才寫過一篇叫《挑山工》的文章,謳歌了挑山工那種「認準目標、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文章記敘清晰,文筆清新,寓意深刻,特別是結尾尤為精彩。
「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被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多年來不曾換掉,因為我需要它。」
顯然,這裡的「它」指的是挑山工的那種可貴的精神。這點睛之筆,升華了文章的主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與效果。
又如,有一位同學寫了一篇題為《媽媽笑了》的作文。小作者不落俗套,另闢蹊徑,記敘了令媽媽高興的三件事:
1、我克服了膽怯的缺點,獨個兒睡覺,媽媽回來見了,高興地笑了。
2、我把省下來的零花錢捐獻給「希望工程」,媽媽知道了,滿意地笑了。
3、奶奶的腰病犯了,我為奶奶捶背,這情景正好讓媽媽撞見了,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應該說,這三個材料都是圍繞著一個中心的,反映了媽媽為我的點滴進步而高興。走筆到此,也未嘗不可,然而,小作者不滿足於此,在文章結尾的時候,又加了下面的一段話:
「媽媽的三次笑,說明了她為我的進步而感到由衷的高興;媽媽的三次笑,表達了她對我深深的愛意;媽媽的三次笑,寄託著她對我殷切的期望」。
顯然,這些話起到了使文章升華的主題,是「點晴」之筆。
「點晴」之筆要精練優美,要耐人尋味,要恰到好處。「準確」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點「歪」了,會弄巧成拙,不但「龍」飛不起來,還會使這條「龍」更加難看。
說了「點晴」,再講講「添足」的事兒。
楚國有個人,祭祀後賞給手下的人一大杯酒。大家商量,幾個人喝這點酒不夠,決定在地上畫蛇,誰先畫好誰喝酒。其中一個人畫好了,他看到別人還在畫,就一面拿酒一面再給蛇畫上腳。這時,另一個人畫好了,把酒搶了過去,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上畫腳?」說完,把酒一飲而盡。
後人借這個「畫蛇添足」的故事,來告誡人們寫文章切勿刻意求工,結果喪失了自然。我們同學在用詞、寫句、謀篇的時候,往往會犯這樣的毛病。
比如,我們常看到這樣的句子:
「大約四點鐘左右,我們回到了學校」。既然講了「大約」,再用「左右」,大可不必。刪去其中一個,意思反而清楚明白。
用詞重複,會影響意思的正確表達。如果語句啰嗦,也會使文章不簡練。在寫《記一個關心我的人》的作文時,有的同學喜歡繞著圈子說話: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許多人都在關心著我。有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還有家裡的爸爸、媽媽。要問誰最關心我,那不用說了,當然是媽媽嘍。那,媽媽是怎樣關心我呢?請你耐著性子聽我說吧!」
其實,這一節話裡邊只需留下這麼一句話就可以了:
「在家裡,數媽媽最關心我。」既簡潔又明了,省下了筆墨,盡可以多舉一些媽媽關心「我」的事例。
又如。一個同學在寫《我》這個作文題的文章時,寫了這麼一段令人費解話:
「在一條望不到盡頭的公路上,一個少年正在飛奔,他長得不高不矮,不胖也不瘦,那綠色的運動服穿在他身上,顯得格外有精神。噢,也許你會問,他是誰呢?猜一猜吧,對了,一點兒也沒錯,那就是我――一個五年級的小男孩。」
這一節話純屬多餘,棄之毫不可惜。語言要簡練明白,意想要表達清楚,多餘的話一概刪去。
要「畫龍點睛」,不要「畫蛇添足」。要做到這麼一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加深對所敘述的事物的理解。
二、不斷積累語言,努力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
不信,你不妨一試。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六講
「不過是換一種說法而已」
有一位作家,一生著作頗豐,擁有的讀者也相當不少。當有人向其討教寫作之竅門時,他直言相告:「我從不沿用旁人慣用的寫法,我不過是換一種說法而已。
乍聽此話,似乎不得其要領,然而,仔細想來,終能悟出一些道理來。「不過是換一種說法而已」,正是這位作家獲得成功之捷徑。
比如,我們說:「小明哭了。」若換一種說法,變成:「小明眼睛一閉,擠出了幾顆銀豆豆。」假若再變換一種說法,就成了下面一段話:
「小明站在屋子中間。他望望爺爺,爺爺不理他,瞅瞅奶奶,奶奶不吭聲,再看看爸爸、媽媽,他們各忙各的,似乎什麼事也沒發生過。此時的小明傷心極了,他眨巴著的眼睛,漸漸的。眼圈紅了,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突然,他的一雙小手往臉上一按,嘴一張,『哇』地哭出聲來。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順著臉頰往下掛。他一屁股坐在低上,扭動著身子,擺動著雙腿,邊哭邊一個勁的嚷著:『爺爺壞,奶奶壞,爸爸、媽媽都是大壞蛋。』」
這三種說法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如果要問,那一種說法好?你一定會脫口而出:「當然是第三種寫法好!」不錯,第三種寫法把小明哭的原因、哭的模樣,以及他哭的時候所說的話都寫出來了,形象具體,活靈活現,讀了之後,真有一中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覺。正由於描寫得如此惟秒惟肖,所以人們獲得印象也特別深刻。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前兩種表述方式啊!第一種說法簡潔、明了、直截了當;第二中寫法比較生動、活潑。這三種寫法,各有千秋長短,各有利弊與得失。不能一概而論,籠而統之去評論哪一種方法最佳,哪一種方法次之,那一種方法不好,一切要視表達的需要來決定。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語言現象。
四個孩子相約十時整在學校門口會面,再一起去拜訪老師。甲、乙、丙三人均按時抵達,可是左等右等仍不見丁的蹤影。正當他們三個人剛要離開時,丁氣喘吁吁地趕來了。於是,三人紛紛責怪起丁來了:
甲:你怎麼這個時候才來啊!
乙:你如果在晚來一步,就見不到我們了。
丙:你呀,讓我們乾等了多少時間,你來得未免來太早了點吧!
不難看出,儘管三個人說話的內容不盡相同,可是他們焦急的心情是一樣的,其表達的意思也都是毫無二致的,即:你來得太晚了!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開國大典》,文中有一段描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人民政府成立時,場內場外激動人心的場面的話,如果讓我表述它的話,我可能會這麼寫:
「毛主席的話音剛落,全場沸騰起來了。大家熱淚盈眶,奔走相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多麼令人難忘的時刻啊!」
不是自吹自擂,我這麼寫,應該說是蠻不錯的,但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們不妨看一看課文是怎麼樣描述的:
「下午三時整,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起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導天南地北,傳到白山黑水之間,傳到大河長江之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兩相比較,顯然後者比前者表述得更為貼切。它生動、具體、形象,得體。它句式整齊,對仗工整,用詞準確,氣勢磅礴,讀起來朗朗上口。
用詞可以「換一種說法」:
「我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
「我把事情的經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媽媽。」
「我把事情的經過,從頭到尾地告訴了媽媽。」
句子可以「換一種形式」:
「以後,我再也不吵著要跟在爸爸、媽媽後面了。」
「以後,我再也不做爸爸、媽媽的小尾巴了。」
一段話可以「換一種形式」:
「我十分喜愛集郵。在我的集郵冊里珍藏著許多珍貴的紀念郵票。家信的信封上貼著我喜愛的紀念郵票,在徵得家長同意之後,我就用剪刀把它剪下,然後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插入我的紀念郵票冊里。有時,我連做夢也夢見我的郵票。」
「我是個集郵迷。聽說郵局要發行一套新的紀念郵票,我便取出平時積攢的零花錢去郵票局排隊購買。一天中午,我發現一個黑咕隆咚的洞里放著好多郵票,我了不可支,便伸手去掏,掏啊掏……突然,我挨了爸爸一個巴掌。我捂著嘴,獃獃地望著爸爸。只見他怒氣沖沖地指著我罵道:『你這小子,不好好午睡,卻把手伸到我的嘴裡來掏,掏掏掏,掏什麼來著?』」
「換一種說法」,可以讓我們另闢蹊徑,開拓思路,不落俗套,寫得跟別人不盡雷同,有新意,有見地。你若想經常「換一種說法」,就必須多讀書,勤思考,打下紮實的基礎。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仔細觀察生活,對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勤思多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家說的「我從不沿用旁人慣用的寫法,我不過是換一種說法而已」這一句話,也許對你學寫作文有所啟迪,也許能幫助你提高作文能力。我想。
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只有學好了語文,才有可能學習好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其他各門學科。這裡所說的「語文」,當然指的是我們主國的語言文字,準確地說,指的是汗民族是語言和文字,即「漢語」。
學習語文的主渠道是在學校、在課堂。老師教,學生學,學字詞,學句子,學作文,學古詩古文,學名家名篇,日積月累,集腋成裘。隨著年齡的增長,課文越讀越深,知識也越來越豐富,這是毫無疑問的。誠然,主渠道固然十分重要,然而,次渠道也不能忽視。次渠道即「再生活中學習語文」。
前蘇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沒有跨進過大學的門檻,他把社會視作自己的大學,照樣寫成《我的大學》等光輝的篇章,成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我國的高玉寶文化程度很低,連小學也沒有畢業,由於他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在人們的幫助下,不也寫出了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高寶玉》嗎?由此可見,生活亦是一個大課堂,凡是留心,也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的。正如毛主席所說,語言這東西非下苦功夫不可。語學習言,一從書本上學,二從生活實踐中學。
正因為語文有著工具性這一明顯特點,因此,在生活中,語文現象無處不在,隨處可見。
平時,我們走在馬路上,抬頭便可以看見各家商店的招牌。人們普遍認為:櫥窗是商店的面孔,招牌則是店家的眼睛。為了招攬顧客,店主往往請著名的書法家或社會名流揮毫書寫店名招牌。論字體而言,有魏碑,有隸書,有行草,亦有楷體。他們仰或蒼勁有力,仰或端莊嚴謹,風格迥異,特點鮮明,頗具觀賞價值。我們邊走邊看,猶如在欣賞一宗長卷,美不勝收,妙不可言。
上街購物,稍加留意,亦可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小攤邊上豎著一塊牌兒,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香焦、平果、波羅……殊不知其中錯別字還不少呢,「焦」應為「蕉」,「平」應為「蘋」, 「波羅」應為「菠蘿」。縱然是招牌,也有草率從事的:「x x按(安)裝公司」、「x x段(假)肢廠」,一些個體公交路牌上的不規範的字更是比比皆是:「加(嘉)定—青(浦)」,「陸家咀(嘴)—壙(塘)橋」。還有一些人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把早已簡化了的漢字故意寫成繁體字,不倫不類,造成語言文字的混亂。凡此種種,足以引起我們的重視。難怪,有的少先隊組織開展「上街捕捉錯別字、純潔祖國語言文字」的活動呢!
有一天,一位同學走過一工地,見門口寫著: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門口還書寫著「安全第一」。他讀了之後感到挺順口的,回家問了爸爸才知道,這叫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學形式。以後,每逢春節,見到每家每戶門口貼著的一幅幅大紅春聯,他總願意多看幾眼,默記心中。隨著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他便對那些精妙絕倫、措詞嚴整的聯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又著手收集起一些熔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爐的對聯來。有一次,他還給我講了一個《半截春聯》的有趣故事呢!
有一年臘月,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從老家山東移居到浙江紹興落戶。喬遷之喜又植新春之樂,王羲之情興大發,揮毫寫了一幅門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不料,貼出後不久,就被人悄悄揭走了。之後,他有重寫了一幅對聯貼在門上:
鶯啼北里;
燕語南鄰。
誰知,沒過多久,再次被酷愛他手跡的當地書法愛好者偷偷揭去了。臨至除夕,急得王夫人不得不催他再寫一幅。王羲之略一沉思,取過文房四寶,揮筆寫了一幅,又叫兒子將對聯攔腰剪斷,各先貼上半截: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這半截對聯貼出之後,果然無人在揭。大年初一黎明,王羲之親手把春聯的後半截貼在下面,成為:
福無雙至今朝至!
禍不單行昨夜行。
左鄰右舍一看,無不擊掌稱妙。
這個故事很有趣。這位小朋友以後語文水平提高得很快,我認為,他主要得益於善於觀察生活,善於積累知識。
「報紙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大千世界。」「書本是一口深不可測的古井。」平時,我們瀏覽書刊和報紙,就等於跟千百個有知識的長者談話。看書讀報,摘錄文章,剪貼報刊,對增長知識和才幹大有好處。
拿剪報貼報來說吧。我們拿到一份報紙,瀏覽之後,用紅筆閉在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邊上做個記號,休閑時。一一剪下,可按時事要聞、知識一角、學校生活、學習方法、優秀習作、凡人瑣事、名人軼事、歷史掌故、笑料趣聞、詩情畫意等予以整理,以後再分門別類張貼於本子上,加上題頭花,畫上裝飾畫,一本本頗有收藏價值的貼報本從你手中誕生了。
逛馬路、上商店、看電視、聽新聞、與老人聊天、跟小孩兒逗樂等,只要留意,都能從中獲得知識,得到教益。關鍵在於多觀察、勤思考。
小課堂里的知識是有限的,大社會的天地則是無垠的。有造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於益社會這個大課堂。因為它有著極其豐富、取之不竭的知識。
願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賈志敏老師教作文第七講
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語文是一門工具學科。只有學好了語文,才有可能學好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其他各門學科。這裡所說的「語文」,準確的說,指的是漢民族的語言和文字,即「漢語」。
學習語文的主渠道是在學校、在課堂。老師教,學生學,學字詞,學句子,學作文,學古詩古文,學名家名篇,日積月累,集腋成裘。隨著年齡的增長,課文越讀越深,知識也越來越豐富,這是毫無疑問的。在重視主渠道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次渠道的作用,次渠道就是「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前蘇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沒有跨進過大學的門檻,他把社會視作自己的大學,照樣寫成《我的大學》等光輝的篇章,成為不可多得的大文豪;我國的高玉寶文化程度很低,連小學也沒有畢業,由於他有深厚的生活基礎,在人們的幫助下,不也寫出了曾經影響了幾代人的《高玉寶》嗎?由此可見,生活也是一個大課堂,凡事留心,也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的。學習語言,一從書本上學,二從生活實踐中學。 正因為語文有著工具性這一明顯特點,因此,在生活中,語文現象無處不在,隨處可見。 上街購物,稍加留意,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小攤邊上豎著一塊牌子,上面歪歪斜斜地寫著:香焦、平果、波羅……..殊不知,其中別字還不少呢,「焦」應為「蕉」,「平」應為「蘋」,「波羅」應為「菠蘿」。縱然是招牌,也有草率行事的:「××按(安)裝公司」、「××段(假)肢廠」,一些個體公交車站路牌上的不規範的字更是比比皆是:「加(嘉)定——青朴(浦)」「陸家咀(嘴)——壙(塘)橋」。還有一些人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把早已簡化了的漢字故意寫成繁體字,不倫不類,造成語言文字的混亂。這種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難怪,有的少先隊組織開展「上街捕捉錯別字、純潔祖國語言文字」的活動呢! 有一天,一位同學走過一工地,見門口寫著: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門上還寫著「安全第一」。他讀了以後感到挺順口的,回家問了爸爸才知道,這叫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字形式。以後,每逢春節,見到每家每戶門口貼著的一幅幅大紅春聯,他總願意多看幾眼,默記心中。隨著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提高,他便對那些精彩絕倫、措辭嚴整的聯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他又著手收集起一些熔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於一爐的對聯來。這位小朋友的語文水平也因此提高很快。我認為,他主要得益於觀察生活,善於積累生活。 「報紙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大千世界。」「書本是一口深不可測的古井。」平時,我們瀏覽書刊和報紙,就等於跟千百個有知識的長者談話。看書讀報,摘錄文章,剪貼報刊,對增長知識和才幹大有好處。 拿剪報貼報來說吧。我們拿到一份報紙,瀏覽之後,用紅筆在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邊上做個記號,休閑時,一一剪下,可按時事要聞、知識一角、學校生活、學習方法、優秀習作、凡人瑣事、名人軼事、歷史掌故、笑料趣事、詩情畫意等進行整理,以後再分門別類張貼在本子上,加上題頭花,畫上裝飾畫,一本本頗有收藏價值的貼報本從你手中誕生了。 逛馬路、上商店、看電視、聽新聞、與老人聊天、跟小孩逗樂等,只要留意,都能從中獲得知識,得到教益。關鍵在於多觀察、勤思考。 小課堂里的知識是有限的,大社會的天地則是無限的。有造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於社會這個大課堂。因為它有著極其豐富、取之不盡的知識。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八講
材料要靠平時的積累
小學生學寫作文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沒有東西寫」了。老師出了個題:《難忘的一件事》,小學生往往會抓耳撓腮,想不出一件難忘的事;老師請同學寫一篇《我做對(錯)了》的作文,同樣的,不少同學感到困難重重,無從落筆。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認為,問題出在我們沒有養成收集作文材料、積累作文材料的好習慣。古人云:「書到用時方恨少。」意思是,平時很少讀書,待到要表達的時候,才感到自己書讀得太少,顯得力不從心了,。同樣的道理,如果平時不去觀察生活,不去積累作文的材料,待到寫作文的時候,當然會苦於「沒有東西寫」了。
人的智力有高低,天賦有差異,然而,即使聰明過人,如果他缺乏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的精神,缺乏生活和知識的積累,到頭來還是寫不出什麼好文章來的。那些知識淵博的學者、作家、詩人,之所以文思敏捷,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是他們不斷積累、不斷提煉的結果。
唐朝詩人李賀,七歲能賦詩,人們稱他為「神童」。其實,他的成就除了天賦條件之外,主要得益於他平時的勤奮和積累。他每天吃過早飯,背上破舊的布囊,騎驢出門雲遊,觀察生活。一旦有所得,他立即記在紙上,投入囊中。晚上回到家裡,再選擇、歸類、整理。天長日久,他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他運用這些素材,加以創新,終於寫出了不少為後人傳誦的句篇佳作。
明末清初的學者陶宗儀,常常用樹葉做筆記本。平時,只要有所聞,有所見,有所感,有所得,就馬上摘下一片樹葉,把三言兩語記在上面,然後裝進瓮里,瓮滿了,就埋在樹下,十年之後,他積累了十多個瓮。後來,他把瓮挖出來,將樹葉上的資料作了分析、歸納、整理,終於寫出著名的《輟耕錄》三十卷。
中國古人是這樣,外國人也是如此。俄國著名的作家果戈里年輕的時候,就十分重視積累寫作的素材。十二歲時,他已經上中學了,他坐在馬車裡,一路上注視著每一個經過的人,又把每一個人的神情、服飾、走路的樣子等飛快地記在筆記本上。在學校里,他做完功課之後,又常常去觀察不同性格的同學。休息日里,他經常手持筆記本,到街上去觀察的各式各樣的人。他那厚達四百九十頁的筆記本上,記錄著著名作家的談話,記錄著歷史掌故和地理知識,記錄著各地民情和風俗典故,也記錄著他自己的所想所感。可以說,這是一本「萬寶全書」。而恰恰是這麼一本不起眼的「萬寶全書」,奠定了他寫作的基礎,為他後來的創作鋪平了道路。
由此,我們得到啟迪:好記性不如懶筆頭。我們從小要養成這樣的好習慣:身邊備一本筆記本,作為自己的「作文材料倉庫」。凡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以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都可以儲藏到這一個「作文材料庫」里去。比如:
我獨個兒在家,爸爸的朋友來訪,我替代爸爸熱情周到地接待了他;
中秋節的晚宴上,我挑了一個最大的螃蟹給爺爺,大家誇我是個好孩子;
家裡按上了電話,全家喜氣洋洋。撥第一個電話的權利大家賦於了我,我撥通了班主任李老師家的電話,向她問好;
奶奶的腰病又犯了,我為她捶背,奶奶可樂了;
爸爸騎車帶我上學去,路上給警察攔住了,還罰了款,我第一次看到爸爸挨別人批評;
爸爸戒煙一個星期了,今天,我見他又獨個兒躲在洗手間里抽煙了;
媽媽要我上街去買一塊冬瓜,我靈機一動,撥通爸爸的中文尋呼機,過了一會兒,爸爸果然帶回了冬瓜。
以上這樣材料,儘管一鱗半爪,卻又是垂手可得。只要稍加留意,是不難發現的。發現了作文材料,我們還要養成習慣,把它「存放」到「作文材料庫」里去。
當然作文材料庫里不能雜亂無章、亂七八糟,還得分門別類,這樣做是為了便於存放與尋找。比如:
人物類(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
記事類(校園裡發生的,家裡發生的,馬路上發生的等)
狀物類(家用電器、文具、生活用品、玩具擺飾、植物等)
寫景類(冬、夏、春、秋景,都市街道、農村、田野等)
語言類(諺語、歇後語、警句、名言等)
建立作文材料庫,即可培養自己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分析能力,又能為自己隨時隨地的提供好的作文材料,真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作文材料要靠平時的積累」。只要我們持之以恆,積累作文材料,鍛煉作文本領,功到自然成。到時候,你就不愁「作文沒有東西寫」,也就不愁寫不出好文章來。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九講
斟字酌句 咬文嚼字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賈島。他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是描寫一個老和尚夜晚回廟的情景,一共五個字「僧敲月下門」,為了寫好這句詩,他思索了許久。原來他想寫「僧推月下門」,後來又覺得可以寫「僧敲月下門」。是用「推」字好,還是用「敲」字好呢?他反覆地比較,甚至出門騎在驢背上,也用手做「推門」和「敲門」的動作,細心體味。
有一次,他騎在驢背做著「推」和「敲」的動作,潛心研究詩句。沒想到迎面一隊車馬簇擁著一位京兆尹(官名)來了,直到跟隨前他才發覺。他連忙向京兆尹道歉,說明自己沒有顧得上讓路的原因。京兆尹叫來韓愈(唐朝一位有名散文作家),韓愈沒有怪罪賈島,勒住馬想了好久,說:「用『敲』字比用『推』字好。」並解釋道,「敲」字聲音更響,更能生動地表達在靜靜的月夜,一個老僧回廟的情景。
賈島接受了韓愈的建議,終於寫成了「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絕句。
後來,人們把寫文章的時候選擇詞句的工作,叫「推敲詞句」了。
這種「推敲詞句」的故事,在我國古代和現代的作家中不少。他們往往為了一句話、一個詞,要反覆推敲,斟字酌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這種苦心鑽研的精神,努力把每一句話寫好,努力把意思表達清楚。
我們知道,一篇文章是由一個一個句子組成的,每個句子又是由一個一個片語成的。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座大樓,那麼,詞和句子相當於磚和瓦。碎磚和破瓦是蓋不起堅實美觀的大樓來的。
我們練習作文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寫話」的能力,就是要學習把話寫得通順、簡明、生動的本領。
有相當數量的小朋友在寫話時,考慮不周,信手寫來,結果造成一些不該犯的「低級錯誤」,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太粗心」。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在作文中寫道:
「奶奶的生日要到了,我想送一樣禮物給奶奶,表表我晚輩的一份孝心。送什麼好呢?我猛然想起,奶奶的眼睛少了一個盒子。對了,我用自己零花錢給奶奶買一個眼睛盒吧!」毫無疑問,小作者的用心是好,由於粗心所致,把「眼鏡」誤寫成「眼睛」,鬧了一個大笑話。難道你非要取下奶奶的眼睛放在盒子里不可?
你看到過78歲的孩子嗎?你讀到這裡一定會說,笑話,哪有這麼年邁的孩子?事實上,一個孩子確實寫了這麼一句話:
「毛毛是個78歲的孩子。」
顯然,毛病就出在少了一個小小的標點上。小作者粗心又馬虎,竟然在「7」和「8」之間漏了一個頓號。
以上舉的是孩子在作文時犯的兩個「低級錯誤」的例子。更多的是在說話、寫話時考慮不夠縝密,說話啰嗦,意思卻又表達不清。
比如,有一個同學寫了這麼一句話:
「爺爺今年60歲,奶奶今年58歲,爸爸今年41歲,媽媽今年38歲,可是家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聽我的。
你看,這一句話多啰嗦,聽起來多費勁!再者,「家裡的大大小上的事情都得聽我的」,真如他所說還不亂套?如果改成這樣,豈不簡單明了、合乎情理:
「 爺爺六十,奶奶五十八,爸爸、媽媽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可是,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還得聽聽我的。」
單用一個「聽」,表示「服從」;而「聽聽」,則表示商量、徵求意見的意思。相差一點點,表達的意思竟然會大相徑庭。
用詞不當,語意不清,必然會產生岐義,必然會影響正確意思的表達。請看下面一句話:
「寒假裡,我和爸爸有幸來到杭州。」
對這一句話我們不妨來「咬一咬」、「嚼一嚼」吧!
一、「有幸」指機會難得,十分幸運。句子中的「有幸」能管住「我」,而要管「爸爸」卻有些牽強了。道理很簡單,上海與杭州相距不遠,爸爸去杭州的機會一定不少。因此將「有幸」一詞置於「我」的後面較為貼切;
二、將「和」改成「隨」或「跟」較好,藉此以說明晚輩對長輩的尊敬;
三、從行文中可以看出,小作者是在上海寫這篇習作的,故不能用「來到」而須用「去」或者乾脆刪去「來」字;
四、到杭州去幹什麼?句子沒有交代。別人讀了就會提出疑問:如果去奔喪、掃墓也算「有幸」?因此後面該加「遊覽」一詞。
這麼一「咬文嚼字」就能辨別出一點味道來了。把原句改為:「寒假裡,我有幸隨爸爸到杭州遊覽。」意思不是明白多了嗎?看似改一個字,添一個詞,變換一下詞的排列順序,可是意思卻大相徑庭呀!
比如,有一位小朋友寫了這麼一個句子:
「我寫的許多文章還發表在報紙雜誌上呢!」橫看豎看,似乎沒有什麼可以修改了。讓我們靜下心來,斟子酌句、咬文嚼字看看吧。
一、「文章」都是寫出來的,故「寫」字可以刪去。
二、「文章」的概念較大,領導人的政論、作家的小說、科學家的學術報告都屬「文章」,雖說,小學生寫的也屬「文章」,但確切地說,應該是「習作」。
三、「發表」一般指的是較重要的、有一定份量的文章登在雜誌或報紙上,小學生的作文被報刊或雜誌選用,改為「刊登」為妥。
四、「許多」與「不少」意思差不多,將「許多」改為「不少」,似謙虛一點。
如此一改,原句變成:
「我的不少習作還刊登在報紙雜誌上呢!」
怪不得俄國作家契訶夫說:
「寫作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你看,刪,還能刪出好文章來呢!
總之,作文之前,要縝密思考;作文之時,要一絲不苟;作文之後,還要斟字酌句,反覆推敲。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講
要寫得有聲有色
作文講評課上,老師常對同學們說,如果作文寫得具體生動、有聲有色的話,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麼,怎樣才能寫得具體生動、有聲有色呢?
俄國文學家格里戈羅維奇寫過一篇小說,題目叫《街頭樂師》。其中有這樣幾句話:「當街頭樂師停止了演奏,一位官員從窗口扔下一枚五戈比的硬幣,落在那樂師的腳跟前… … 」當時,另一位作家看了給他提出了意見:「完全不是那樣的,你寫得太乾巴巴了,『硬幣落在那樂師的腳跟前… … 』應該這麼說:『五戈比的硬幣落在馬路上,丁丁當當地彈跳著… …』」
這個例子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如果那位街頭樂師的腳跟前有一塊磁鐵的話,那麼,這一枚五戈比的硬幣就會悄無聲息地落在那兒,否則,硬幣落在馬路上,必然會丁丁當當地彈跳著。寫硬幣落地時「丁丁當當地彈跳著」,確實準確生動多了。這樣寫,能給人一種如聞其聲如見其物的感覺。這樣寫,把事物的動態如實地反映出來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留心觀察動態的事物;在閱讀文章時,我們要注意哪些是事物的動態;在作文的時候,我們則要研究怎樣準確生動地反映事物的動態。
小學教材中有一篇課文《董存瑞捨身炸暗堡》。怎樣寫董存瑞炸暗堡呢?如果這麼寫也未嘗不可:董存瑞站在橋底下,把導火索一拉,炸藥包爆炸了,橋炸毀了,英雄也壯烈地犧牲了。這樣寫不是太枯燥乏味了嗎?請看課文中那生動的描述:
「董存瑞向四周一看,這橋有一人多高,兩邊是光滑的抖坡。炸藥包放在哪兒呢?他兩次把炸藥包放到橋沿上,都滑了下來。要是把炸藥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毀暗堡。這時候,燎亮的衝鋒號吹響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由遠而近。萬分緊急關頭,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橋底下,左手托起炸藥包,頂住橋底,右手猛地一拉導火索。導火索「味味」地冒著白煙,閃著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鋼鑄一般的臉。1秒鐘、2秒鐘… …他像巨人一樣挺立著,兩眼放射著堅毅的光芒。他抬頭眺望遠方,用儘力氣高喊著:「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
這一段文字,將董存瑞炸暗堡這件事的動態的順序寫得很有條理,而這些劃線的動詞,把連續動作又反映得極為準確。
因此,我們在敘述事件的時候,不能「三級跳」,也就是說,把有些應該寫出來的動作沒有寫出來。有一位同學在記敘一次勞動的過程時是這樣寫的:「我們包餃子包得可歡啦!有的擀麵粉,有的洗菜切菜,干著干著我不想幹了 …… 」說他們「幹得可歡」,可是下面只有十多個字的概述,這個歡樂的勞動場面,本來就寫得過於簡單,緊接著就寫他「不想幹了」,本來幹得可歡,怎麼又突然間不想幹了呢?這中間斷了線,跳過去了。這樣寫,就顯得不夠具體,也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事後經了解,這位同學在勞動的時候,並沒有留心當時大家勞動的情況,因此對勞動的場面也不太了解,感受當然也不深。俗話說「看不真,寫不清」,這話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水滸傳》在好幾個地方寫了打虎的故事。像解珍、解寶兄弟二人獵虎,黑旋風李逵沂嶺殺虎,尤其是武松在景陽岡打虎這幾節文字,更是寫得栩栩如生。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為什麼能把打虎的故事寫得如此活靈活現呢?原來,施耐庵是一位非常認真嚴肅的作家,他為了了解老虎的生活習性,曾經不顧危險,多次來到人煙稀少、老虎經常出沒的深山老林里。他爬到大樹上,長時間地觀察老虎行走、獵物、撲食等一舉一動。同時,他還訪問過很多有經驗的獵戶,向他們了解獵虎以及與猛虎搏鬥的情況。
順便提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注意,這就是重視詞語的積累,特別是有關動詞的積累。反映任何事物動態的文章先要把「動」的過程寫清楚,其次要靠準確的動詞反映不同的動態。就拿「掃除」這件事來說吧,我們就要正確使用下列動詞:掃,抹,擦,揩,撣,洗,沖,拖,鏟,拾,拉,撮等。漢語的辭彙是極其豐富的,在平時,我們一面要不斷留心觀察事物的動態,一面還要注意會寫會用反映它們的動詞,只會說不會寫不行,寫不正確、用不準確也不行。
行文到此,我們似乎可以明白這樣的道理,要寫得具體生動、有聲有色,不能說空話,而要注意用形象來說話,把此時此情此景如實地寫下來。
這裡不妨舉個學生習作中的例子。一位四年級的孩子寫他小時候學棋不專心,他是這麼寫的:
記得我在幼兒園念大班的時候,媽媽讓我學圍棋。每當我和小朋友下棋的時候,我總是「猴子屁股坐不住」。那一年,我參加市裡的圍棋比賽,跟我對弈的是那些戴紅領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比著比著,我沒有心思繼續下了,一會兒鑽到桌子底下檢棋子,一會兒繞著桌子轉幾個圈兒。我的教練卜老師見了,乾脆把我抱在他的大腿上繼續比賽。這次比賽我勝四負二,連升兩級,得到了八級證書。後來我升到高級訓練班了,一個星期得訓練三個晚上,由於我吃飯速度慢,加上作業多,沒有時間去參加訓練而輟學了。教練卜老師為此很惋惜,說我是個很有天賦的孩子,如果堅持訓練下去的話,說不定會成為「第二個常昊、羅洗河」什麼的。
這一段文字很精彩,也很傳神。其主要原因便是小作者沒有說空洞、乏味的話,他十分注意把自己學棋是如何不專心寫得具體生動,真切感人。
還是那句老話:想得周到,才能寫得清楚;查德真切,才能寫得得生動。
妙筆能生輝。 「語不驚人死不休」,古人是這麼說的。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一講
要形似,更要神似
時下,我們上商場購物,就怕買到假貨。同樣,我們看別人的文章,就怕讀到假話。讀到假話,就似乎遭人欺騙一般。俗話說的「假、大、空」均是脫離實際的東西。遠離人們生活實際的東西,人們就會感到厭惡。作文,要吐真言,說真話,抒真情。切忌說假話,說大話,說空話,裝腔作勢,矯揉造作。寫人,更要寫真人,記真事。
老師常讓我們學記人的記敘文,比如:我熟悉的一個人,我的老師,同桌,榜樣,我忘不了他等。這一類的作文怎麼寫?
我說,很簡單,要寫活他!
要寫好人物,首先要了解他,熟悉他。熟悉他的音容笑貌,熟悉他的一言一行,熟悉他的興趣愛好,熟悉他的喜怒哀樂。
寫人的基本要求是:寫得像,寫得傳神。要寫得像,就必須抓住人的外形特點;要寫得傳神,就必須抓住人的性格特點。一句話,要寫活他,既要寫得形似,更要寫得神似。
先說寫得像。把人物的外部形態特點寫好,這是第一步。
我一直記得十六年前讀到的顧宇小朋友寫的習作《 朱老師的眼睛》。文章一開頭,就用簡練的筆墨把朱老師的外形特點給勾勒出來了:
朱老師的眼睛是雙眼皮兒,烏黑的眼珠兒又圓又大。初看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可是你仔細一瞧啊,嘿,朱老師的眼睛會說話。
文中的朱老師我認識,她的確是這麼一個人,她的眼睛的確很有神,的確「會說話」。顧宇同學把朱老師寫得很像。
還有一位小朋友,她叫唐文曄。她寫了一篇叫《圓圓》的作文。她是這麼描繪主人公圓圓的:
外婆家的隔壁有個小女孩叫文文,才五歲。這孩子有點兒特別,圓圓的胖臉蛋,圓圓的大眼睛,圓圓的小嘴巴,一笑,腮邊就露出兩個甜甜的小酒窩兒,又深又甜。一張小臉上,除了鼻子微微翹起以外,哪個部位都是沒棱沒角的。沖著這,大伙兒乾脆都叫她「圓圓」。久而久之,大家都稱呼慣了,至於她的真名,倒很少有人知道了。
你看,這個孩子的形象是不是給畫出來了?真是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要寫得像,不算太難;要寫得傳神,則不是那麼容易了。所謂傳神,就是筆觸要深人到人的靈魂深處,要寫出人的精神。只有寫出了人的精神,這樣的人才不會徒有外表,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只有達到了傳神的地步,寫出來的人物才能「面目精神,躍然紙上」。
《在炮兵陣地上》一文是寫彭德懷大元帥擔任國防部長時下基層檢查工作的小故事。當他發現「彈藥庫竟然修在陣地前沿,結構不符合要求,就再也忍不住了」。他電閃雷鳴般地發作了,對那位團長說:「你這個團長,撤職!送軍法處!"
挨了嚴肅批評的團長很內疚,不肯坐下就餐。彭總發現了也感到自己批評過重,有點自責。文中是這麼描述的:
彭總拉著團長,讓他在自己的身邊坐下。彭總說:「我今天又說了錯話,向你道個歉!但是只錯了一句,不該說要把你撤掉,送軍法處。其餘的話都對!當然,你認為不對的,還可以批評我,不能賭氣不吃飯啊!」
這一段話寫得十分精彩,把彭老總快人快語、堅持原則、敢於作自我批評的精神、品質、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也可以這麼說,作者
把彭老總寫活了。
果戈理是個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的作家。他對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要反覆推敲,一再修改。不滿意的作品,則毫不惋惜,往往付之一炬,不管那是自己多年辛勤勞動的結晶。有一次,果戈理請當時的著名詩人茹科夫斯基來評價他的一個新劇。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起來。可是,年邁的詩人有午睡的習慣,他無法抗拒睡魔,靜靜地打起噸來。過了一會兒,才睜開眼睛。這一切都讓果戈理看到了。
「你看,華西里· 安特里維奇,」果戈理向詩人說,「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磕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話音剛落,果戈理就把自己的新作投人了正在燃燒的火爐之中。
讓我們再看看一位小朋友筆下的《表弟斌斌》:
一天,斌斌趴在桌子邊看我寫字。
「寫錯啦,寫錯啦!」他突然一迭聲地叫喊起來,嚇了我一大跳。沒等我開口,他又操起橡皮擦去我剛寫好的「犬」字,並拿起筆,歪歪抖料地寫了個「大」字:「怎麼樣?『大』字多寫了一點吧!"
這麼一個細節描寫,把他表弟斌斌的淘氣、天真、可愛的特點全表現出來了。紙上的表弟是一個活生生的孩子。
在平時生活中,只要我們留意觀察四周各種各樣的人,留意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一定能把人物寫活的。
切切記住:寫人,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
材料就在我們身邊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思是,縱然你烹飪技術再高,沒有米,也是煮不出飯來的。其實,作文也是如此,儘管你會遣詞造句,會謀篇布局,倘若缺乏新鮮的、合適的材料,也是寫不出好作文來的。
學生學寫作文,碰到的最大的困難,莫過於「沒有東西寫」了。「寫作文找不到合適的材料」成了學生學寫作文的「攔路虎」了。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寫起作文來材料信手拈來,大筆一揮而就,而有的人儘管搜索枯腸、冥思苦想,結果仍然無從落筆,白紙一張?
作文的材料究竟在哪裡?說來,你也許不信,作文的材料就在我們生活中,或者說,就在你的身邊。因為,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作文的材料。至於有的學生髮現不了作文的材料,那是由於你的眼睛沒有留神去看,你的耳朵沒有注意去聽,你的腦子沒有認真去思考。
吃喝拉撒里也有作文的材料。比如,不少同學禁受不住街頭燒烤的羊肉串那股怪味的誘惑,偷偷地買上一串吃得津津有味,結果上吐下瀉。這樣的經歷你也許有,如果寫進作文,也可能是一篇絕妙的佳作。
現摘錄一段供大家欣賞:
… … 羊肉串香味撲鼻,讓我饞涎欲滴。我吵著要爸爸買,爸爸說:「這羊肉很臟,吃了要鬧肚子的。」「不會的,你看,有那麼多人在買呢!」爸爸出於無奈,只得買了幾串給我。
第二天,我真的病了,上吐下瀉,體溫高達39℃。媽媽趕緊帶我上醫院。服藥無效,只能掛鹽水。突然,我渾身抽搐,四肢顫抖,翻起白眼… … 等我醒來,我已躺在新華醫院的搶救室里了。醫生說我可能患了病毒性腦炎,得抽骨髓檢查。四位醫務人員按住我的四肢。只見一位醫生手持針頭五六寸長的針筒,插進我的腰稚,疼得我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這一幕令我永遠也忘不了。經化驗,醫生診斷我得的是肉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醫院裡一住就是兩個星期。我吃盡了天天掛四五瓶鹽水的苦頭。這次住院花了1777元醫藥費。出院那天,我望著那張記錄著1777元醫藥費的收據,望著因操勞兩個星期而蒼老許多的媽媽,望著滿是針眼的雙手,淌下了後悔的淚。
這香噴噴的羊肉串,讓我嘗到了它真正的滋味。
由於是親身體驗的事兒,所以感受真切,寫得也動人。走走看看也能發現作文的好材料。生活就像一個氣象萬千的萬花筒。只要你留意,隨處走走看看,也能覓到作文的材料。一群學生放學回家,路過一個郵政信箱,瞥見信箱上註明開箱時間:x時x分。他們滿以為這是寫給百姓看的,流於形式,不可能準時開啟信箱的。看了手錶,發現離第三次開啟信箱還有五分鐘,於是他們等候在一旁想看個究竟,剛過五分鐘,郵遞員飄然而到,取走郵政信箱內的信件。
至此,這些孩子們有些信服了,轉念一想,一次可能純屬偶然。於是他們相約連續數天繼續觀察,結果天天如此。於是,他們讚歎道,郵遞員真準時,工作真認真呀!
你看,一篇好作文就這樣產生了。
也許有的學生說,我的生活很單調,早晨,爸爸送我上學校念書,下午,爸爸接我回家,晚上,就呆在家裡做功課、看電視,「兩點一線」,實在想不出可以作為作文的材料。那麼,每天要上好幾節課,課的內容與形式又各不一樣,課堂上發生的事情也著實不少,你想一想,一定會發現作文的材料的。
一天常識課上,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實驗室,指著金魚缸里的金魚,讓小朋友數一數裡邊有多少條金魚。起先,大家大惑不懈:這有什麼難的!數數,我們念一年級時就學會了。然而,由於金魚在遊動,他們數了一遍又一遍,都沒有成功。最後,老師啟發他們按顏色來數:紅的有幾條,黃的有幾條,黑的有幾條。這一下,既快捷又準確。小作者把這件事寫進了作文。在文末,他感慨地說:做任何事情都要多動腦,勤思考,連很簡單的問題也不例外。
一篇記敘生動、敘述清楚、寓意深刻、感情真摯的作文又誕生了。
吃喝拉撒,遊戲玩鬧,走走看看,看書聽歌,運動遠足等都可以發現作文的材料。
如果遇事之後,細細想一想,這一件事,這一番話,這一情景,能說明什麼,能反映什麼,能表現什麼,如果有積極意義的,則一定是好的作文材料。大凡來說,動情點裡必然有作文的好材料。什麼是「動情點」?人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我們遇事、遇人,或喜、或悲、或哀、或樂,能引起我們感情起伏的就是「動情點」,。
「大喜大悲」,必定有大材料。比如,我們喬遷新居,全家喜氣洋洋;受我們愛戴的外公不幸去世,全家悲痛欲絕。這兩個便是大材料,如果寫成「搬家記」、「憶外公」的作文,作文時,能運用翔實的材料,傾注真摯的情感,可以相信這兩篇作文一定不會俗的,別人看了,也一定會受到鼓舞或感染的。
「小喜小悲」也有小材料。比如,一位小朋友跟爸爸下棋時經常輸。有一次,他意外贏了一盤,他高興極了。小明的爸爸丟失了10元錢,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硬說是小明偷的,小明十分委屈。「高興」了,「委屈」了,其間就有作文的材料。如果運用這兩個材料分別寫成「我終於贏了」、「我不是小偷」的作文,我相信,文章一定會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的。
總之,作文的材料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發現它們,一要留心觀察,二要深入思考。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三講
生活不是作文
「作文的材料來自於生活。」
「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作文的材料。」
「留意周圍的事物,從中尋覓作文的材料。」
這些話很正確,很有道理,也是作文成功之經驗。能不能把話反過來說,「生活即作文」呢?不能,生活絕對不是作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作文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作文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認識,是生活的一種濃縮,一種提煉。也就是說,人們通過對生活中眾多的現象進行認真的組織,嚴格的篩選,然後再運用恰當的文字加以表達,最後才形成作文。
一位四年級的同學把自己寫的一則日記給我看,這則日記寫得實在不短,足足有一千三百餘字。開頭是這麼寫的:
「這次第八屆全運會是本世紀我國最後一次體育盛會,而且在上海舉行,爸爸媽媽為了讓我了解一些運動員的精神,就趁周末帶我去上海新建的八萬人體育場觀看比賽。」
接著,小作者不厭其煩地把什麼時候出的家門,乘坐的是什麼公交車,拐彎抹角繞過了哪些地方,遠遠看到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宏偉建築時什麼樣的感覺,一一描述,細細道來。當寫到小作者走進體育場,被這氣勢恢宏的建築物所吸引時,文章又把場館規模之龐大、設施之先進、建造之不易以及在世上影響之不凡等等作了詳盡而又具體的介紹,真可謂用心良苦。
最後,小作者又把萬米賽跑中出現的壯觀的一幕寫得生動而又細膩,十分感人。
結尾是這麼寫的:「只要堅持到底,終點就在腳下。我這才明白,今天父母帶我來觀看比賽的真正目的。」無疑,這位小作者寫作的態度是認真的,敘述是清楚的,語句也是通順的,然而,卻不能說是一篇成功的習作。其癥結所在,是犯了「生活即作文」的毛病。它不分主次,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正由於重點不突出,中心也就不明確了。
我遞給這孩子一把剪刀,說:「你自己修改吧!"「不用筆而用剪刀修改?」孩子望著我,不解地問。「對,你用剪刀把這則日記一剪為二,變成兩篇小文章。」他照著我的話去做了,把這一則日記變成兩篇短文:一、《宏偉的上海八萬人體育場》,二、《終點就在腳下》。此時,他才明白,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砍掉多餘的,倒成了好文章。
後來,這孩子把《 終點就在腳下》寄送到《小學生學習周報》。經評選,這篇小文章居然得了該報舉辦的「第14次片斷練習競賽」一等獎!他欣喜若狂。
一般而言,我們的生活平凡而又普通,吃飯、睡覺、逛街、購物、游公園、做作業、看電視、聽廣播等,如果把生活中的這一切都搬到作文中去,勢必是一筆流水賬,成了一個大雜燴,沒有中心,說明不了問題。如果我們認真地去觀察一番,仔細地去思考一下,定會發現其中必然會有蘊含著有益的啟示的東西。捨棄其它的,抓住主要的,刪繁就簡,突出中心,便成了好題材,把它寫下來,就是好作文。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四講
「蘭州拉麵」與作文
「蘭州拉麵」與作文,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把它們扯到一塊兒去了?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這兩者之間還真有點相似的地方。 大凡來說,孩子們都懷有積極向上的願望,看到別的孩子走上講台領取獎狀,心裡直痒痒,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大步走上領獎台領取獎狀或者獎品,那該多好;看到別的學生寫出的作文讓老師念出來或張貼在牆報上,頓生羨慕之心,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的作文也能寫得那麼生動、形象,那該多美!
有美好的願望是一碼事,能否實現願望又是一碼事。而大多數同學缺乏的正是實現願望的毅力與途徑。
學寫作文沒有捷徑可走,但是學寫作文卻有規律可循。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駐足觀看「蘭州拉麵」。一位身強力壯的漢子揉好麵粉團以後,開始「拉麵」了,麵糰在他手裡似乎十分聽話,拉長以後,一折二,二折四,四折八… … 麵條越拉越細,最終拉出的麵條竟然比機器上軋出的還要細!
此時,我猛然想起,「蘭州拉麵」與我們寫作文有相似的地方。寫作文不也是由一句話變成幾句話,而後再由幾句話變成數十句話、數百句話的嗎?這「數百句話」也就成了一篇作文。
平時,我們練習作文時,首先是要「找准一句話」。所謂「找准一句話」,即「搜集的作文材料」,「確立的文章中心」。
下面列舉的是幾位小學生就老師命題「難忘的一件事」所確定的「一句話」:
1、悶熱的一天下午,我用媽媽給我買冷飲的一元錢買了一隻大青蛙,在歸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2、大年初一早晨,我隨爸爸、媽媽上爺爺、奶奶家拜年,當爺爺得知我準備把壓歲錢的一部分捐獻給希望工程時,誇我長大了,懂事了。
3、一個夜晚突然停電了,我點亮了最心愛的生日蠟燭讓同學做完了作業。
4、一天我隨爸爸去逛街時,我央求爸爸為我買羊肉串吃,結果上吐下瀉,住進了醫院,花費了千餘元不說,皮肉也受盡了痛苦。
以上的「一句話」,既是作文的題材,又是文章的中心。那麼怎樣變「一句話」為「幾句話」呢?我們就要「瞻前顧後」,「左思右想」。就第1例來說,我們可以把它擴展為下面幾句話:
1、夏日的中午,天氣十分悶熱。
2、我向媽媽要了一元錢準備上街買冷飲。
3、大街上,我見一個小販正在殺青蛙、賣青蛙。
4、我上前勸阻,但他不聽。
5、我用媽媽給我買冷飲的一元錢買下了一隻大青蛙。
6、歸路上,我把它放回T大自然。
7、回到家,媽媽知道了這件事,她不但不批評我,反而表揚了我。
其實,這幾句話就是作文的提綱。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變成一段話,這段話便是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若要把主要內容變成作文,還要經過「擴展一句話」的過程。
如果第1句話:「夏日的中午,天氣十分悶熱。」
如果我們改用具體的形象來表達,話就多了,描繪也生動了:
「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風伯伯好像跟我們捉迷藏似的,不知躲到哪兒去了,樹葉紋絲不動,知了在樹上不知疲倦地拚命叫著,好像在說:『什麼時候裝空調?什麼時候裝空調?』大黃狗趴在樹陰底下伸著舌頭,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儘管我使勁地搖著扇子,可是額頭上的汗珠還是像斷了線的珍珠,一個勁地在下流。難怪媽媽直理怨:『我活了那麼多年,還沒有見過這樣的鬼天氣!"
你看,這一段話寫得多精彩!
再如第6句:「歸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通過合理的想像, 也可以擴展成一段話:
「我捧著青蛙,朝池塘走去。只見大青蛙鼓著一雙大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說:『放了我吧,我是你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心中默默地說:『放心吧,我決不會傷害你的,我一定會把你放回大自然的。,我來到池塘邊,蹲下身子,彎著腰,把青蛙輕輕地放入水中。青蛙一遇到水,便劃著四肢,歡快地遊走了。」
其他幾句話,可以同樣擴展成幾段話,將這幾段話有機地連在一起,便成了一篇具體、生動、形象的作文了。
「蘭州拉麵」,是由一個麵糰變成數百根麵條,我們學寫作文亦然:先根據題目選取材料,確立中心,「找准一句話」;然後根據確立的中心,編列提綱,「擴展成幾句話」,最後根據提綱,「用事實說話」,「用形象表達,把幾句話擴展成一篇作文。你看,「蘭州拉麵」與我們作文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五講
「寫不出」與「隨便寫」
「寫不出」,是眾多小學生在作文課上的坦言。明明有著極其豐富的思想感情,明明有著非常生動的作文材料,然而,臨到作文的時候,儘管他冥思苦想,卻無從下筆,結果,仍然是「寫不出」。為此,孩子們著實苦惱不已。
六月一日,是孩子們的節日,一年一度。今年的「六一」節,我們學校的孩子遊玩得十分歡愉與盡興。加之,這天下午,副市長親臨我們學校,看孩子們遊戲,與小朋友同舞,他的到來,給節日增添了歡樂,令大家難忘。
次日晚,我出了兩道題目讓住校學生練習:
1、我在「六一」節
2、周副市長和我們共度「六一」節
佳作也有,但是極少。大多數小朋友全然沒有了白天那股神采飛揚的高興勁兒,反倒似幾天沒澆過水的小白菜,個個無精打採的。我鼓勵大家努力寫,這些孩子哭喪著臉說:「老師,我寫不出。」又是一個「寫不出」。
我們的生活是那麼的豐富,作文的題材是那麼的多樣,小朋友投人的時候又是那麼的專註,然而,一旦要他們運用文字加以表達的時候,卻又為什麼清一色的「寫不出」呢?
固然有諸多的原因,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練習得太少」。 走筆至此,我不由想起十餘年前自己請教葉至善先生小時候習作的事兒。
葉至善先生是我國已故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的大公子。北京的一次會議上,我與葉至善先生同寢一個樓面。晚間,我向葉至善先生詢問他小時候,葉聖陶老先生是如何教他作文的。原以為,葉聖陶先生教子必然有方,其教授方法一定既科學又管用。想不到的是,葉至善先生用濃濃的蘇州口音淡淡地說:「不教的。」這回答頗令人費解。然而,隨著聽完他以後的介紹,我才茅塞頓開。
原來,葉聖陶先生從不給孩子講解寫作方法、作文人門之類的東西,僅要求其子女每天必須寫一點東西。至於寫什麼,則悉聽尊便,你喜歡寫什麼就寫什麼。花、草、蟲、鳥、路、徑、山、巒、放風箏、鬥蟋蟀、聽人唱戲、看人相罵均可收於筆下。納涼時,葉聖陶先生端坐在庭園中的藤椅上,讓孩子把自己當日寫的東西朗讀給他聽。他從不說「寫得好」與「寫得不好」之類的話,僅說「我懂了」與「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呢?葉至善先生補充說明,如若父親說:「這是什麼意思呀?我不懂。」我便得調遣詞語,重新組織句子,儘力讓他聽明白。直到父親說:「喔,原來是這麼回事,我明白了,再讀下來。」我才鬆了口氣,繼續讀下去。
聽葉至善先生說到這裡,我明白:作文第一要做到的是:文通句順,意思表達要清楚、明白。「通」則「懂」,「不通」則「不懂」,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記得,那個晚上葉聖善先生最後是這麼說的:「我不曉得這算不算我父親在教我作文否,反正,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學會作文的。」
縱觀葉至善老先生學習作文的途徑是:
1、每天「隨便寫」一點東西
2、寫好以後,多朗讀,多修改
粗看,這似乎是老生常談的東西,然而仔細辨來,這實在是學習作文經驗之精髓所在。即:多看,多寫,多讀,多改。而我們小學生見作文就頭疼心煩,視作文為洪水猛獸,究其原因,無非是平時少看,少寫,不讀,不改。
美國作家海明威非常勤奮,有每天早上寫幾個小時的習慣。他把這種習慣看成是責任,看成一種痛苦的紀律。即使他生命垂危之際,仍不顧醫生勸告,寫作痴心不改,繼續奮筆疾書,直到臨終時,還在喊道:「快給我紙和筆。」
俄國作家克雷洛夫每天要寫一則寓言。他寫好以後總要反覆地抄寫,不斷地推敲。他寫的寓言詩《杜鵑和雄雞》草稿有兩百行左右,而發表出來的定稿竟只有二十一行!
那麼,每天「隨便寫」些什麼呢?只要自己感興趣的,印象深的,令人高興的,叫人不滿的,天上的,地下的,過去的,今天的… … 什麼都可以寫,既表達思想,又練習文字。
比如,下暴雨了,你可以用文字把這情景描繪下來:
剎那間,豆大的雨點劈里啪啦從天而降。天地之間像掛著一張碩大無比的珠簾,雨點打在窗玻璃上,發出啪啪的聲響,雨點打在對面房頂的瓦片上,濺起一朵朵小水花,不多會兒,地面上的雨水匯成了小溪。我們幾個小頑童撐起小花傘,赤著腳在溪水中走過來,走過去,我們還把折成的小紙船放進小灣中,讓它遠航… …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十九世紀德國著名畫家門采爾說的「請倒過來試試吧」的事兒:
一個畫家去訪問阿道夫· 門采爾,向他訴苦說:「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我畫一幅畫只消一天工夫,可是要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
「請倒過來試試吧!親愛的,」門采爾認真地講,「要是你花一年工夫去畫它,那麼只用一天就准能賣掉它了。」這個故事應驗了一句話:「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你想學會作文嗎?那請你準備好紙和筆,每天「隨便寫」一點,不能偷懶,不能馬虎,這樣你就不會「寫不出」了。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六講
「百分」的作文不算好作文?
作文課上,我把一位同學寫的一篇「百分」的作文念給小朋友聽,滿以為大家聽了一定會嘖嘖讚歎:「啊,這篇作文寫得真棒!如果我能寫出這樣的作文來,那該多好啊!」
沒想到,文章才念到一半,大家都搖起了頭,還紛紛舉起了小手要求發言。當我念完了這篇作文,得到的卻是滿堂喝倒彩:「不好--」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篇「百分」的作文是這麼寫的:
我十分喜歡觀看電視,遇上精彩的電視節目,我十分高興;如果看到劇中的主人公悲慘的遭遇時,我就會十分同情他,有時還會黯然淚下。一個晚上,我因為看了電視而睡得十分的晚,所以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來了,還是媽媽把我喚醒的呢!我以十分快的速度穿衣、套鞋、洗臉、刷牙,又十分快地吃完了早.點,背著書包出了家門。
我怕遲到,懷著十分焦急的心情向學校奔去。當我氣喘吁吁地來到學校門口,只見值勤老師正輕輕地把門關上。我快步上前,十分有禮貌地說:「老師,您早,我來晚了。」老師聽了,態度十分和藹地說:「小朋友,又是你呀,今後可要早睡早起呀!」
聽著老師的話,我十分難為情,心想,今後我再也不會這樣了。 我念完了作文問同學:「老師為什麼稱它是一篇『百分』的作文?」小朋友聽得倒也十分仔細,所以他們一語中的:「這篇短文里一共用了十個『十分』,加起來就是『一百分』,所以老師說它是一篇『百分』的作文。」
原來,由於小作者辭彙貧乏,沒有變化,句式呆板,缺乏生氣,這篇文章當然不生動了。
在生活中,同樣一個意思,我們完全可以用多種的形式來表達。比如,要責怪對方「來得太晚了」,可以這以說:「你現在才來,讓我們等得多焦急!」可以這麼說:「你不可以來得早一點嗎?如果你晚來一步,也許我們早就走了。」也可以這麼說:「你做什麼事兒都是磨磨蹭蹭的,今天你來得太『早』了點吧!」
三種說法,講的都是一個意思:批評對方不講信用,來得太遲了。如果你動一下腦筋的話,還能想出一些別的說法來。
又比如,我們要表達「爺爺的身體十分好」這個意思,同樣可以變換各種不同的說法:
「爺爺的身體多結實,身子骨多硬朗!」
「爺爺鶴髮童顏,臉色紅潤,如果他自己不介紹,別人哪能知道他是個年過七旬的老人呀!」
「雖說爺爺年過古稀,可是吃得多,睡得香,三十來斤的米袋,三下兩下就上了肩,扛到五樓,臉不紅,氣不喘,連爸爸看了也自嘆不如呢!」
三種寫法,各具特色,有的簡潔,有的明快,有的生動具體、一氣呵成。
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那一篇「百分」的作文吧。如果動一番腦筋,每一個「十分」都可以去掉,去掉之後用另一種形式來表達。如:我十分有禮貌地說:「老師,您早,我來晚了。」可以換成:我上前一步,向老師敬了個隊禮,恭恭敬敬地說:「老師,您早!我來晚了。」又如:「聽著老師的話,我十分難為情。」可以換成:「聽著老師的話,我感到臉上有些發燒,頭也不敢抬起來了。」
只要肯動腦,你想出的句子也許比它們更生動、更形象。
我把這些道理講給學生們聽,他們掌握了方法之後,紛紛低頭沉思,奮筆疾書,把一篇「百分」的作文改成沒有一個「十分」的作文來:
我是個電視迷。遇上精彩的電視節目,我是決不會輕易放過的。有時還會邊看邊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當我看到電視劇中主人公悲慘的遭遇時,會非常同情他,甚至黯然淚下。有一個晚上,我因為看電視而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當然起不來了,還是媽媽把我喚醒的呢!我看了看牆上的鐘,啊,不好,快七.點了!於是我一個鯉魚打挺,翻身下床,見了褲子就套,摸到衣服就穿,洗了臉,刷了牙,三口兩口吃完了早點,背著書包匆匆忙忙地出了家門。
我怕遲到,所以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學校奔去,當我氣喘吁吁地來到學校門口,只見值勤老師正輕輕地把校門關上。我快步上前,向老師敬了個隊禮,恭恭敬敬地說:「老師,您早!我來晚了。」老師見了,沒有批評我,只是和藹地說:「啊,又是你!小朋友,今後可要早睡早起呀!」
聽著老師說的話,我感到臉上有些發燒,臉蛋微微往下沉。我心裡默默地說:「今後,我再也不這樣了。」
縱觀全文,沒有了十個「十分」,文章照樣通暢,意思仍然明達。看在眼裡,賞心悅目,讀在嘴上,琅琅上口。
說來道去,還是一個老道道:作文,要動腦筋!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七講
從拍報名照談起
在各級各類學校的招生簡章上,都有這麼一句話:「須繳x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x張。」
免冠,意即不戴帽子。為何要「免冠」?因為戴著帽子,可能會遮去額頭部分的特徵。為何要「正面」?因為人的五官均在臉部,正面受影,人的主要特徵就清晰無比。那麼為什麼不要全身而要「半身」呢?因為人體的下半身均大同小異,它無法表現人的主要特徵,捨去下半身,留著上半身,人體的特徵反而顯得更為突出了。
總之,報名照須最集中地表現報名者的外形的主要特徵。
由此及彼,由拍攝報名照聯想到我們的作文。我忽然感到它們之間似乎還存在著一星半點兒相似的地方;拍報名照須找准人體上最能反映特徵的東西,寫文章何嘗不是也要抓住最能表現「中心」的地方?經驗告訴我們:凡要表現文章中心的,必須潑墨如水,著力渲染;反之,則惜墨如金,點到為止。「潑墨」與「惜墨」,則雷同於我們作文的「詳寫」與「略寫」。
平時,我們說:「作文要有具體的內容。」這句話沒有說錯。因為少了「具體內容」,文章就顯得空洞乏味,別人讀了不可能獲得一個真切的印象。
平時,我們還說:「文章的主要部分要寫具體。」這句話也沒有說錯。因為「主要部分」也是文章的「中心部分」。這一部分寫具體、寫生動了,文章的中心也就突出了。
如果有人說:「文章寫得越具體越好。」這句話說得就不夠準確,或者說它表達不夠清楚、完整,有點以偏概全了。這是為什麼?
眾所周知,文章要有中心,而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所謂「中心」,即我們撰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為了達到寫作的目的,我們必須根據中心組織材料,圍繞中心組織語言。因此,凡是跟中心有密切關係的部分必須寫具體,寫詳細。反之,則簡略寫,三言兩語,一筆帶過。如果我們不分主次,也不問輕重緩急,每個部分、每個細節都無一例外地寫得詳盡而又具體,周密而又細膩,必然淡化中心,讀你作文的人也必然索然寡味,毫無興緻。
我們學過的多篇課文中,最能說明這一點的莫過於許地山先生所寫的《落花生》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意欲通過一家老小對花生用處的議論,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為了突出這一點,作者花了較多的筆墨,著力描繪一家人議論花生用處的情景: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么?」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理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出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了。」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至於「我們姐弟幾個」如何開墾荒地、如何播種、如何收穫的則僅用了一句話:
我們姐弟幾個都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幾個月」里發生的事,作者僅用了一句話作了交代;「那晚上」一家人議論花生的內容,卻佔據了整篇文章的四分之三。
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道理很簡單:該寫具體的地方,必須寫得詳盡又細緻,捨得花筆墨;不該寫具體的地方,則要寫得簡略,不浪費一點兒筆墨。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詳略得當」的道理。
寫到這裡,另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哪些地方要詳寫?哪些地方得略寫?我們如何去把握與確定它呢?比較容易的是:從題目人手。
比如寫《拜年記》這樣的作文,必須把「向誰拜年」、「怎樣拜年」等內容描繪具體,至於大年三十晚上「合家團圓」、「收看電視節目」、「豐盛的家宴」等與「拜年」不沾邊的內容可以隻字不提。 又如,要寫《愛養花的爺爺》這樣的作文,必須把爺爺如何酷愛養花的事例一一列舉出來,爺爺說的話、做的事、心裡想的等等都要作明確的交代、細緻的刻畫。至於爺爺其他的性格特點、有趣的事兒,因與本文中心無關,可以概不介紹。
讓我再回到本文的題目上去:我們上照相館照相,如果講明要的是報名照,攝影師是絕不會把你的身體、手足等一併照出來的,除非他是一個對照相技術一竅不通的庸才。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八講
嘗個新 圖個鮮
記得年幼時候,儘管家境不太好,但是,在九九艷陽之後,母親總是節衣縮食,買回一點春筍,用它和著肉煮湯給我們吃。還說,春筍剛上市,嘗個新,圖個鮮。的確,春筍美味無窮,我們姐妹兄弟都搶著吃。如今,我年已六旬,仍然喜歡「嘗新圖鮮」,春天,買筍吃,秋天,買栗子吃。
由生活中的嘗新,聯想到作文中的圖鮮。
平時,我們就怕看到那些材料落俗、寫法陳舊的習作。這種作文,嘮嘮叨叨盡講些別人不知講過多少遍的舊事老話。什麼「馬路上撿到皮夾子」、「十字路口扶送盲人瞎子」、「公園裡幫助迷路小孩子」、「公共車輛上給大爺大娘讓位子」等等。看了令人生厭,叫人慾睡。相反,當我們看到那些視角新、材料好、安排巧的文章,常常會產生精神振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我十分希冀孩子們能體驗生活,拓展視野,多寫一點兒新鮮的東西,給我們的小學生作文注人一份活力。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氫們的習作就應該積極地去表現這「發展」、去反映這「進步」。
我們這個大千世界,每天、每個地方都在發生著林林總總的事兒。因為這些事兒就發生在我們的眼前與大家的周圍,所以人們對此特別關注,格外熟悉。如果我們把這些事情寫進作文里去,既能把握住時代的特點,又容易被讀者所接受。
還是讓我們看幾個例子吧!
廿年之前,我們國家的政治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政府制定了發展多種經濟的政策。頓時,市場搞活,經濟繁榮,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記得,當時一位小學生寫了一篇《喜事》的作文參加上海市小學生作文比賽。它的主要意思是:
小作者的小舅舅是工廠里的「五好工人」。他技術精,思想好。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辭去了工作,向工商部門申領了營業執照,開了個餛飩店。開業那天,爆竹升空,張燈結綵,真是一件「喜事」。 擔任評委的專家看了這篇習作,眾口一辭,說這篇習作具創見,不落俗套,百里挑一。大家不約而同地投它一票,儘管文章的遣詞設譬尚有欠缺之處,但最終它還是被評為最高獎。
這是什麼原因呢?在當時人們的世俗目光里,似乎「喜結良緣」可算作喜事;評上先進勞模可稱得上喜事;晉陞工資、喬遷新居當屬喜事,除此之外,好像沒什麼可以成為喜事的了。沒想到,小作者把小舅舅「開了個餛飩店」既方便了居民,又走上了致富之路,也算作喜事一樁。難怪大家稱讚它有新意。
「四人幫」粉碎以後,鄧小平爺爺力挽狂瀾,撥亂反正,社會風氣日臻好轉。這,又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特點。一個叫翁欽露的小朋友的習作《車廂里的笑聲》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它敘述了這麼一件有趣的事兒:
「我」的電子娃娃真有意思,只要一拔掉它嘴上的奶頭,娃娃會像孩子一樣大哭起來。一次,「我」抱著它乘公共汽車,由於人多車擠,奶頭被擠掉了,電子娃娃發出了逼真的哭聲。「哭聲」驚四座。售票員懇求大家讓座;坐著的乘客紛紛起立;個別乘客竟然責怪起「我」這個媽媽,鬧出了一場有趣的誤會。
文章反映了「禮貌待人,互相幫助」已成為社會的時尚。這正是當時人們所期盼的,也是當時社會的熱點,它一旦被小作者抓住了,所以大家喜歡這篇習作也不足為奇了。
當前,由於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導致許多職工的下崗、待業。它涉及面極廣,影響極大,已成為社會的熱點。如果我們對它作一番了解,選擇一個好的角度,去反映,去表現,其效果也一定不會錯的。我看到過一篇反映這方面情況的作文。它寫得很生動,也很感人。說的是,母親下崗了,她不想「窩」在家裡,準備去當「鐘點工」。母親的決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對。然而,母親力排眾議,不改初衷,終於邁出了艱難的一步。母親的成功,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母親的話語振聾發饋:「咱自食其力,靠勞動掙錢,光榮!」
今年的暑假,在法國舉行的第16屆世界盃足球賽傾倒億萬球迷觀眾,大家如痴如醉,言必及球,其間又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今年盛夏,我國長江中下游、黑龍江流域發生了百年罕見的洪水泛濫災害,田地被淹,房屋遭毀。此時,解放軍戰士衝鋒陷陣,用血肉之軀構築水下長城,其情其境著實令人感動不已。這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如果我們關心一下的話,一定會發現許多值得寫進作文里去的材料。比如,一個三口之家的家庭,經濟並不寬俗,他們合計著如何販災捐款,最後,決定把各人省下的一天費用用來販災:「我」改乘車為步行,省下1元錢;父親一天不抽煙,省下一盒煙款5 . 6元;母親省下了一天的菜金20元,晚上招待大家吃光面。當「我」把26 . 6元送到里委時,「我」總感到它沉甸甸的。
這篇習作口子很小,立意卻頗深,可以算上是一篇佳作。
作文,要反映生活,更要表現社會的熱點。「嘗個新,圖個鮮」,往往會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賈志敏老師作文指導十九講之第十九講
話說「襯托」
孩提時代,讀到過一則故事。因為它頗有趣,故其內容至今仍記憶猶新。原文則背不出來了,只能敘述個大概的意思。
故事講的是偷兒的事。一個偷兒竊物本領極高。他身輕如燕,能飛檐走壁,串豪門,闖富宅,如人無人之境。故被稱作「神偷」。此「神偷」的本領大到竟能從呼吸聲中判斷出床上主人是真睡著還是假睡著。他憑著這本領走南闖北,屢屢得手。
有一次,他得知一老翁攜巨款人住一客棧,便乘隙潛人棧房尋找下手機會。在窗外,當他探得老翁呼吸均勻,酣聲大起,斷定住客早已進人夢鄉,便大膽人室闖竊。他悄無聲息地打點好竊得的金銀財寶準備離開時,卻冷不丁地被人擒住,動彈不得。回頭看去,剛才還酣睡的老翁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他背後了。原來,此老翁是一個亦幹這一行當的高手,他竟然能讓「神偷」失算。「神偷」栽倒在老翁手下,說明老翁更是技高一籌。
此故事有無實際意義,暫且不論。我們要研究的倒是它的表現手法。作者用大量的筆墨去渲染「神偷」的本領,其用意全在襯托那個老翁。真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襯托,是利用與某事物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來陪襯某事物的一種表現手法。它具有突出表現主要思想和著力描述主要事物的作用。主要事物叫做本體,襯托的事物叫做他體。
運用這種方法時,可以是正襯,即利用事物的類似關係,採用和主要事物同類或近似的事物來作為正面陪襯,如用人物甲來陪襯人物乙,使人物乙顯得更高大或者更渺小;如用美好的景物陪襯歡樂,用凄涼的景物陪襯悲哀,使歡者更歡、悲者更悲。也可以是反襯,即利用事物的相對關係,採用和事物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來作反面陪襯。比如魯迅在《祝福》中,用除夕的歡樂景象來反襯祥林嫂的悲慘命運。
走筆至此,我不禁想起一位小學生的習作《生日蠟燭》。它的開頭是這樣的:
我十歲生日前夕,收到了許多禮物。有會唱歌的生日賀卡,有漂亮的連衣裙,有雙層的奶油蛋糕,還有人見人愛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這些禮物我都喜愛,不過,我更珍愛的是父親送我的那一對生日蠟燭。
記得,父親送我生日蠟燭時,曾經語重心長地說:「蠟燭最可貴的一點是,它照亮了別人,卻耗盡了自己。我希望你能像蠟燭那樣,多給別人一點幫助。」
我把這一對蠟燭珍藏在書櫃里,我更把父親說的那一句話記在心底里。
小作者運用襯托的手法,烘托出生日蠟燭的珍貴。她先說喜愛「生日賀卡」、「連衣裙」、「奶油蛋糕」、「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然後將這些東西和父親贈送的「生日蠟燭」相比,則「更珍愛父親送我的那一對生日蠟燭」。
小作者接著引出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天,我剛做完作業,燈滅了,我暗暗慶幸自己沒有受到影響時,卻想到了鄰居小明。原來,小明是一個慢性子,做什麼事都是磨磨蹭蹭的,恐怕他正在為燈滅了做不成作業而發愁呢!於是,我摸著黑去小明家看個究竟。果不其然,小明在嗚嗚地哭著。此時,我想到了生日蠟燭,為了幫助同學克服困難,為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我毅然返身回家,從書櫃中取出心愛的蠟燭。
蠟燭點燃了,火苗在跳動,小明在燭光下終於完成了作業。蠟燭燃盡了,桌子上只剩下一攤蠟燭頭,此時,電接通了,燈也亮,我和小明緊握著手… …
小作者把蠟燭與同學之間的友誼相比,友誼又勝過心愛的蠟燭。文章的中心更為突出:同學之間的友誼是純潔的,是高尚的,是高於一切的。
縱觀這一篇習作提供的材料,我們不妨用下面兩幅畫來加以說明:
生日蠟燭與其他禮物相比,蠟燭超過其他禮物;用友誼與生日蠟燭相比,友誼又超過生日蠟燭。其他禮物襯託了生日蠟燭,生日蠟燭又襯託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小作者運用了襯托的寫作方法,成功地告訴人們:同學之間的友誼是比什麼都重要的。
在作文練習中,你不妨用這種方法試試。
推薦閱讀:
※習作指導 | 點評趙桂祥的《盛世盛飾》
※淺談低年級字形識記的指導
※搜狐母嬰--寶寶成長指導11個月護理、餵養指導
※用藥指導 ▎尿路感染患者如何合理應用抗生素
※學法指導:四階十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