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原創性思維方式的啟示

德國原創性思維方式的啟示

劉立群

從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短短半年間,我國出版界相繼推出三部以「德意志文化」或「德國文化」為書名的著作,堪稱驚人的巧合。這三部著作分別是:1,魯成文《德意志之在:游思德意志民族文化性格》(上下冊,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12月);2,單世聯《中國現代性與德意志文化》(上中下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3,劉立群《德國思想與文化:反思與創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筆者與另外兩位作者素不相識,只是讀到他們的著述才得知他們的研究領域及成果與筆者有相似或相近之處。在目前社會風氣頗為浮躁、過度追求娛樂化以及以讀圖取代認真讀書思考的背景之下,出版界連續推出這些純學術著作既說明德國思想文化確實極為重要、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因而值得人們去認真研究,並可給書迷們和學術愛好者們提供豐盛的精神大餐,也說明國內研究德國思想及文化的學者大有人在、人才輩出。

這三部書的共同之處是均以德國思想和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三位作者都長期研究德意志思想文化並對之懷有崇敬的心態,都具有某種德國情結。而這三部書的不同之處在於,一是前兩部書堪稱大部頭巨著,多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字,而筆者《德國思想與文化:反思與創新》一書則篇幅不大,只有近20萬字;二是前兩部書主要是從德國歷史及思想史的角度去加以闡發和探討,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大體上屬於思想文化史方面的著作,而筆者一書並不限於討論德國的思想與文化,而是在研究德國思想與文化的基礎上提出並論證了一系列全新的學術理論觀點,主要屬於學術理論方面的著作,內容要更為抽象深邃、高度濃縮,值得反覆閱讀、長期思索。現在提倡把複雜深奧的學術理論通俗化,不過這種通俗化終歸是有限度的,這類似於學習高等數學,複雜而深奧的高等數學顯然不可能真正通俗化,學習者必須下苦功夫才能學會和掌握。

前兩部書的材料十分豐富,涉及十分廣泛的內容和史實,說明兩位作者經過長期積累、下了很大功夫,不過從學術觀點角度看沒有太多或太大的新意。而筆者的書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從學理上看涉及十分廣泛、深入和新穎的理論觀點,既包含哲學方面的考證和辨析,也包含歷史文化及國際問題方面的新思考,還有對學術術語及譯名的獨特研究。這與筆者長期致力於哲學理論研究及創新並已出版哲學專著《超越西方思想——哲學研究核心領域新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8年增訂版)直接有關,該書提出並論證了一個全新的哲學理論體系。《德國思想與文化:反思與創新》一書是《超越西方思想》一書觀點的延伸和擴展。筆者之所以能做到這點,與筆者受到德國哲學界原創性思維方式的很大啟發和影響密不可分。

筆者自幼(小學三年級)開始修習德語,大學、研究生都是繼續學習和深造德語及研究德國文學和文化,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其間數次到德國訪學研修,因而受到德國原創性思維方式的很大啟發和激勵。筆者所說的原創性思維方式是指:不固守現有的各種理論學說,不迷信任何權威並敢於挑戰權威,勇於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敢於大膽地進行根本性地理論思考和創新,抓住前人所忽略的某些重要問題或側面,窮追不捨、尋根究底、一追到底。正是德國學術界這種優秀的學術傳統和濃厚的學術探索風氣,才使得德國湧現出一大批對世界產生很大影響的思想家、理論家。

儘管如此,依然可以提出這個問題:德國思想學術界在短短二百多年時間內為什麼會湧現出那麼多原創性的理論學說?其奧秘到底在哪裡?筆者認為,關鍵的原因在於德國思想界普遍流行單一因素決定論,即某位思想家把某一種因素作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唯一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去進行研究和論證,或者說把大千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最終歸結為某一個最根本的因素,並由此得出一整套理論學說,而另一位思想家經過思考研究又得出另一種因素作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唯一最根本的決定性因素去進行論證,從而得出很不相同甚至截然不同的另一套理論學說。所有這些理論學說都具有某種原創性,但往往又被後來的思想家發現其缺陷和不足,並構思出另外一套理論學說去取而代之。

舉例來說,德國第一位世界級思想家萊布尼茨的單子論學說就是典型的單一因素決定論,他認為形態和種類各異的世界萬事萬物最根本的東西是一種「單純的實體」,他稱之為「單子」;不同的「單子」構成不同的等級:處於第一等級的是構成非生物及植物的「單子」,處於第二級的是具有「感性靈魂」的動物界,處於第三級的人類則具有「理性靈魂」或曰心靈或精神,處於第四級即最高等級的單子就是上帝。不論怎樣論證,最突出的都是「單子」這種唯一的最終因素,也可以說把它作為世界萬事萬物的終極原因。他認為這種無所不包的「單子」既有物質屬性,又有精神屬性。這種觀點雖然十分新穎、完整、徹底,具有很大原創性,但是其說服力顯然很成問題,因而難以被後人所接受。

18世紀著名哲學家康德則提出「現象」世界與「物自體」世界作為兩種終極因素的學說,不過他認為作為一切精神現象最高最完整統一體的「靈魂」與作為一切自然現象最高最完整統一體的「世界」共同統一為作為「絕對總體」的「上帝」,即最為終極的因素依然是唯一的、歸於一的,即「上帝」。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哲學體系的一以貫之和完美無缺。

刻意追求終極的單一因素決定論、同時又力圖能對大千世界萬事萬物做出終極解釋的則是德國最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他認為此前各種學說、尤其是康德等學說在這方面都有其根本性缺陷,因此獨出機杼,構造出一套十分龐大且均已「正反合」三段論組成的貌似完善整齊的哲學理論體系,他認為最根本的單一因素是「理性」或曰「世界精神」、「絕對理念」等,其學說的主要特徵便是「理性決定論」。他所說的「理性」等同於「規律」,「理性決定論」就是我們今天十分熟悉的「規律決定論」,或者反過來說,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規律決定論」其實主要來源於黑格爾(目前此觀點在德國已不再流行)。他認為萬事萬物、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理性」即「規律」,都是由「理性」即「規律」所決定的,他的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指的就是「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是合乎規律的」這個意思。反過來說就是認為不存在不合乎「理性」即不合乎規律的東西。

叔本華以及後來的尼采則完全不認同黑格爾這種「理性(即規律)決定論」學說,認為這無法解釋大千世界各色各樣的現象和問題。他們把論題完全顛倒過來,認為決定萬事萬物的並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即盲目的、不遵循任何規律的「意志」,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完全不受任何規律的支配,而是受「意志」的支配,而「意志」是完全自由的、隨心所欲的,「理性」則是「意志」的奴僕和工具。顯而易見,這是完全走向另一個極端的單一因素決定論。筆者《德國思想與文化》一書「人類不受任何規律的支配」一文則對「規律決定論」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出發加以駁難。

馬克思作為德國的思想家同樣受到單一因素決定論的很大影響,認為人類社會最終是受到唯一一種因素所決定的,這就是經濟基礎即所有制決定論,認為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最終原因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發展變化。恩格斯直到晚年才表示這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德國哲學家之所以努力追求單一因素決定論,是因認為它一以貫之、不會陷於自相矛盾,似乎在邏輯推理上最為嚴密,因而顯得最有說服力、無法被駁倒。不過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或思路本身即是極大的誤區,能夠一以貫之、不自相矛盾的學說並不一定是單一因素決定論即一元論,或者說單一因素決定論同樣存在著不能自圓其說、陷入自相矛盾的問題;而多因素決定論或曰多元論只要能夠全面準確,同樣可以一以貫之、不自相矛盾。何況各種單一因素決定論各講其一面之詞,儘管都具有某種原創性,但同時也都掛一漏萬,各有其嚴重的片面性,不可能對萬事萬物的複雜情況做出完全合理的解釋。

從上面所論很容易得出這樣一種推論,即這些單一因素決定論都是片面的,那麼把它們綜合起來不就成了完善的哲學學說了?問題遠非這樣簡單。正是由於各種單一因素決定論均暴露出具有嚴重缺陷,因此20世紀的西方哲學界幾乎無人再提出類似的學說。原籍奧地利的英國思想家卡爾·波普爾則另闢蹊徑,提出著名的「三個世界」學說既三元存在論,認為構成世界最終要素或最終的分類不是一個而是三個:「世界1」是物理世界即宇宙自然界,「世界2」是「精神狀態世界」即人的心理活動及現象,「世界3」則是包括語言、故事、工具、社會機構、藝術作品等在內的「精神產品世界」。這一學說無疑是原創性思維的又一個大膽嘗試,不過依然存在一系列不能令人滿意之處。

經過長期反覆思考並在深入研讀德國哲學的基礎上,筆者仿效德國原創性思維的方式,提出一種全新的四元存在論學說,即認為存在著四個基本層次,應當把一切的一切最終區分為四類東西,它們相互之間不能相互還原、不應混為一談:第一個基本層次是對象世界,包括整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心理活動等;第二個基本層次是人類所發明的符號世界,主要包括兩大類符號體系,一是用於定性的語言文字元號體系,二是主要用於定量的數學符號體系;第三個基本層次是定義內容世界,即通常所說語詞的「內涵」;第四個基本層次則是想像力世界,想像可分為有意想像和無意想像,做夢就是無意想像,有意想像的成果就是文學作品以及神話和宗教等。在此基礎上,筆者提出並論證了全新的符號論和認識論,認為存在論、符號論和認識論三者共同構成哲學核心領域,並可由此出發去研究包括數學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社會科學基礎等在內的哲學外圍領域。與此同時還提出並運用哲學術語單義化作為基本的研究方法。《德國思想與文化》一書便涉及哲學外圍領域的一部分即社會科學基礎。

筆者首次提出並論證上述四元存在論學說是在2000年第一版《超越西方思想》一書中,2008年此書增訂版及2011年《德國思想與文化》一書等當中都對此反覆討論和論證,迄今尚未見到任何對此進行批評或反對的文章。筆者堅信,「真金不怕火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任何真正科學的學說一定能經得起長期反覆的檢驗和論證。

一方面,學術理論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必然出現觀點迥異、一時難以相互說服或接受彼此觀點的情況,另方面這種理論學說多元的情況又說明人類思想界存在著很大混亂,使得大家無所適從、莫衷一是,比如我國不少人覺得目前思想領域嚴重混亂,對許多重要理論問題不知應如何正確回答和解決。文學藝術作品的創造無疑永遠需要多種多樣,因為人的想像力可以無限地加以發揮。而科學學術研究則必然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不斷趨同,數學和自然科學研究的情況都說明了這點。世界各國學者經過幾千年的努力,在哲學和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方面迄今仍未達到這點,不過隨著時間推移,遲早能夠達到這種狀況。思想混亂的狀況不應永遠存在。這當然不應通過行政性強制手段做出裁決,而是應當通過學術界自己的充分研究和討論來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逐步達成共識。也就是說,人類的思想和文化是相通的,目前存在很大分歧的哲學和社會科學基本理論研究最終也會達到相同和相通,正如數學和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實證研究領域已經達到相同和相通那樣。

有一種觀點認為,近代以來至今的西方在經濟、社會、教育、學術等各個領域的發展水平都比中國高,因此中國人目前不大可能提出超越於西方學術界的新的理論學說,而是只能先多研究和介紹西方的學術思想,將來才有可能做出重要創新。筆者不贊成這種觀點。科學學術研究的發達程度確實有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的一面,但是也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基本無關的一面,一個典型的例子恰恰還是德國:從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德國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況,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後於當時的英國和法國,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研究也落後於英法,但是在哲學人文科學研究領域,德國的研究水平卻高於英法,其關鍵原因就在於德國思想家巨大的原創精神和魄力。中國學術界應當學習德國學術界這種勇於創新的精神。中國目前人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世界上不算高,但只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不崇洋迷外妄自菲薄,就完全可以使思想文化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並反過來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治理水平提高,同時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本文開頭所提到三部書各有側重,都值得閱讀,不過敝帚自珍,筆者還是更偏愛自己的書,認為只有徹底的理論學說才能完全站住腳、經得住歷史的考驗,也才值得反覆閱讀和思考。

(載於《博覽群書》2011年第11期,作者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

2011年10月23日


推薦閱讀:

人與人的差距,恰恰就是思維的差距
如何訓練有條理的說話思維?
談談老子的辯證否定式思維方法
小米為何成功?參與感,互聯網思維?別逗了
哪有那麼多好壞對錯,別再騙自己了

TAG:德國 | 思維 | 思維方式 | 原創 |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