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宗的寺廟

凈土宗的寺廟

編輯:佛友 | 來源:中國寺廟網 | 標籤: | 發布時間:2010-10-11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東林寺

東林寺簡介   這裡是中國凈土宗的發祥地,是凈土宗初祖祖庭之所在。寺當廬山之陰,南面香爐峰,北倚東林山。山不甚高,為廬山之外廓,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古木蔥蘢,梵音繚繞,人間凈境,秀挹廬山。   東林寺位於長江南岸,廬山西北麓,南面正對廬山香爐、天地諸峰,北倚分水嶺及上方塔,西北有香谷,東南有烏龍潭,地勢雄偉。寺前明堂開闊,香爐峰呈趨拜之勢,千年紫煙不斷,虎溪具眷戀之情,萬載常流。唐大書法家柳公權曾寫下「流泉匝寺」四字,盛讚此寺之妙。原寺內建築恢弘,兼之布局合理,避陰抱陽,松竹密植,石徑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氣爽,心曠而情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間凈土之神韻。   東林寺建成於東晉太元十一年(386年),為中國佛教凈土宗發祥地,南方佛教中心,隋朝以後為全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歷史上,與東林寺結緣的名流高士不乏其人,如佛陀跋陀羅尊者、智者大師、鑒真大師、李世民、劉遺民、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韓愈、白居易、柳公權、王安石、蘇東坡、李白、陸遊、杜甫、杜牧、杜荀鶴、劉長卿、王昌齡、李邕、王陽明、黃庭堅、周敦頤、岳飛、范成大、朱熹、康有為等等。寺內文物甚多,從東晉遠公與西域經師譯經駐錫的譯經台,到清末康有為題刻的《柳公權殘碑記》,時間跨度千餘年,每一處古迹都寄寓著一段歷史典故,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對中國傳統文化也產生了至為深遠的影響。   東林寺自建造以來,迄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滄桑歷盡,屢廢屢興。   歷史淵源   東林寺建寺者為名僧慧遠(334~416年),俗姓賈,山西雁門 樓煩(今山西寧武附近)人。他先在西林寺以東結「龍泉精舍」, 後得江州刺史桓伊之助,籌建東林寺。慧遠在東林寺主持30餘年, 集聚沙門上千人,羅致中外學問僧123人結白蓮社,譯佛經、著教義、同修凈土之業,成為佛門凈土宗的始祖。晚年南遊荊州, 歷住江陵五層寺、琵琶寺。      結構布局   一般寺院的主殿稱為大雄寶殿,「大雄」是對佛祖釋迦牟尼 的尊稱。佛有大力能伏「四魔」。但東林寺的主殿稱「神運寶殿」 這是什麼緣故?相傳慧遠初到廬山西麓時,選擇結廬之處,認為 東林寺址在叢林之中,無法結廬。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結廬。夜夢 神告:「此處幽靜,足以棲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風拔樹。翌日該地化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為建寺之材。「神運」之名, 由此而來。   寺前有「聰明之泉」。聰明泉原稱古龍泉。相傳慧遠初到廬山,擬擇地建寺。但不知何處為好。於是慧遠在此以杖叩地,井岡道:「若可居,當使朽壤抽泉」 。言畢,清泉果然湧出。後遇大旱之年,慧遠在泉邊誦念《龍華經》,以祈甘霖降世,見神蛇騰泉而出,大雨即傾盆而下,此即古龍泉泉名之由來。江州刺史殷仲堪來寺,與慧遠談論《易經》於泉旁。殷仲堪博學善辯, 口若懸河。慧遠非常欽佩他的口才,於是說:「君之辯如此泉涌」, 從此古龍泉改稱聰明泉。今遊人對聰明泉倍感興趣,往往投幣許願,成為一處人文景觀。   在東林寺,俗客可與僧眾共進素齋,嘗嘗做和尚的滋味。遊客步入齋堂,男先女後,男居右,女居左,齊齊而坐,不能紊亂,不能出聲。食前由眾僧膜拜誦經,主持立於佛祖像前,其餘僧眾右排列,又是叩首,又是鼓樂,充滿了美妙莊嚴獨特的佛國氣氛。齋飯均為素品,但製作精細,別有滋味。食時不可有聲,不可剩餘,添飯時以筷子示意,在碗內劃圈,自有專司添飯的和尚為你添飯。膳畢,碗筷擺放整齊,由侍立的憎人取去,僧眾又在主持的帶領下再膜拜誦經一番,之後向「俗客」道一番祝詞,然後退出齋堂。   唐代鑒真東渡扶桑的故事,恐怕盡人皆知,但了解鑒真到過東林寺的事未必都知。唐天寶元年(742年),鑒真在揚州大明寺為眾講律,日本僧榮睿和普照祈請東渡傳戒。鑒真接受邀請,六次東渡日本,最後一次取得成功。鑒真第五次東渡時在唐代天寶七年(748年)春,從揚州出發,經過無數險阻,竟被漂到海南島的振州(今崖縣),東行經萬安州(今萬寧),渡海至雷州。經廣西藤州、梧州至桂州(今桂林市)。是時雙目失明。天寶九年,經大庾至江西虔州、吉州,北行至江州(今九江市)。途經東林寺,在東林寺停留,與東林寺僧人智恩志同道合,最後一次東渡時智恩共行,將東林寺教義傳入日本。因此,東林寺在中國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產生過積極的作用。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蓮開凈寺

蓮開凈寺簡介 蓮開凈寺位於廣東省韶關南雄市南郊一公里處、湞江河畔,風景優美、環境清幽,花樹環繞,百花飄香,殿堂雄偉莊嚴,近小城而不喧,居塵寰而不染,是一處修行學習的好道場,也是粵北較大的尼眾叢林之一。重光的蓮開凈寺殿宇雄偉莊嚴,梵音繚繞,綠樹蔥鬱,迎接著廣大信眾朝拜、修學,更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旅遊觀光人士。  蓮開凈寺至今有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原名蓮社庵,由念純祖師創建於明朝(祖師曾留真身供奉於蓮社庵內,文革期間被毀),殿宇雄偉,佛像莊嚴。據《直隸南雄州志》載:「蓮社庵,青蓮寺,興隆庵,渡山寺均在水南村,在這幾座寺庵中,以蓮社庵為最。該寺興於清道光年間,曾有住眾百餘,香火甚旺,時為郡內著名之佛教聖地,亦是嶺南之名庵。」隨著歷史的變遷,該寺院衰於民末,抗戰時期,社會動亂,僧人離散,至五十年代,殿堂只剩殘垣斷壁,伴隨幾株挺拔古樹,佛像蕩然無存,逐漸成為苗圃場用地。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重視宗教工作,落實宗教政策,使該寺得以重放光彩。1994年由南雄市政府禮請當代禪宗大師、佛門泰斗本煥老和尚(上本下煥老和尚)發起重建,於1994年發起策劃籌備,並委派其徒印先、徒孫頓勇等人籌建,得到了政府及十方善信的大力支持,1996年11月8日在蓮社庵原址奠基重建,歷經五年多的籌建,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於2001年10月份舉行佛像開光大典,方丈升座。第二期工程規劃建祖師塔,安養院、彌陀寶塔、蓮花閣放生池、牌坊門樓,一座弘法教學樓、方丈室等,正在籌建當中。  建築介紹  建築風貌獨特  重建的蓮開凈寺建設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建築造價2500多萬元人民幣。其建築風貌獨特,色彩鮮艷奪目,以古建築和園林建築融為一體,繼承了仿宋古建築風格和佛教文化特徵,採用四進三院式的布局,外以圍牆環抱全寺,雕樑畫棟,飛檐斗拱,朱柱黃瓦,採光透氣,異常美麗而壯觀,譜寫了佛教建築史上以鋼代木建寺的光輝史冊。  其總體布局  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按照虛實相生、多重對稱和方便活動有利修持的原則,在中軸線上,從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藏經樓,採用四進三院式的布局,兩側有流通處與圖書館、客堂與教務處、祖師殿與伽藍殿、鐘樓與鼓樓、觀音殿與地藏殿、功德堂與教學堂、齋堂與念佛堂、僧寮與僧寮相對稱。建築特徵以框架結構為主體,採用以鋼代木、水泥澆灌相結合、飛檐斗拱黃磚黃瓦,能通風散熱、採光透氣。殿內的佛像、供桌、佛龕裝飾圖案,雕刻有靈物瑞獸、龍象獅鹿、日月星辰、雲紋水波、旗羅傘蓋及珠玲瓶鏡等法寶聖物,充分展示出中國佛教文化氣息,為廣大信眾增添了朝拜觀光的好去處。  鎮山墨寶  修建期間,由經驗豐富的古建專家田軍德親臨施工。山門照壁的「佛光普照」和大門的寺名,均由上本下煥老和尚親自揮毫,山門兩側「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大字,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所題,成為鎮山墨寶,光照千秋。  寺院近況  僧團生活教育  學苑現有學僧五十餘人、常住尼眾八十餘人,且年輕有文化,部份是佛學院畢業生。在才僧管理方面,嚴格遵守叢林修學:上殿、過堂、誦經、上課、出坡勞動等,皆遵循古制,僧團生活教育均如法如律的進行,又結合現代的課堂教育。學苑特聘請了閩南佛學院本科畢業的四位法師擔任講師,開設了一系列的教內必修課。為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學苑還開設了美術、書法、古代作品選等課堂。從而提高學僧的古代漢語閱讀、書法書寫和鑒賞水平。使培養出來的學僧達到修學並重、使之成為新世紀的合格僧才。並已開設「蓮開學佛講座」,每周日對在家信眾傳授佛學知識。  修學宗旨  多年來該寺秉承祖德風範,夏季安居,冬季佛七。倡導以「持戒為本、凈土為歸」的修學宗旨。每日晨鐘暮鼓、朝晚課誦、誦經禮懺、聽經聞法、念佛坐香謹遵佛制,如法如儀、六和共住、住持正法、弘揚佛法、續佛慧命、弘法利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培養佛教年輕接班人  為培養弘揚佛法的後繼僧才,由方丈上本下煥老和尚於2003年春創辦了「蓮花尼眾學佛苑」,學修一體化,學院叢林化,旨在培養愛國愛教、解行並重、正信具足、具有一定佛學知識與實踐能力,立志從事佛教弘法事業的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年輕尼眾接班人。同時,為了滿足廣大信眾求學佛法的需要,更好的了解佛法、認識佛教,方丈上本下煥老和尚倡導創辦「菩提樹」佛學夏令營活動,於每年夏季舉辦「菩提樹」夏令營,已成功的舉辦了數屆。此項弘法活動的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日全寺尼眾在監院頓勇法師,知客頓光法師的帶領下,寺院管理建設更加完善、法務活動進行得更加順利。同時,在南雄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也將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在不久的將來,使之成為省內規模較大,布局完整的尼眾叢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弘願寺

弘願寺簡介 弘願寺前身廣教寺,為唐大中年間黃檗禪師創建,歷代高僧輩出,化導普廣,近代毀於戰火,唯存宋代「雙塔」,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經省市兩級人民政府批准,二00四年恢復重建,移遷新址,更名為「弘願寺」。弘願寺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  弘願寺總分五大區:寺院主體建築、寺前廣場、雙塔、半島文化園區、周邊生態園區。    寺院主體建築是宗教功能核心區域。主含:一向門、來迎殿、彌陀寶殿、鐘鼓樓、四角樓、遍照堂、念佛堂、攝取堂、講經堂、藏經樓、佛教音像圖書館、弘法樓、大齋堂、寮房、朝山會館、芬陀利安養院。取仿唐建築風格,中軸對稱結構,前後四進。  首進一向門,取意:萬法歸一,一向專念。廳內佛聲繚繞,正中供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碑刻,碑前置手觸式電腦顯示屏,可隨時錄入、任意查閱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功德主芳名。次進來迎殿,內供阿彌陀佛攜二十五菩薩來迎,脊呈十字形,底取金剛座,四方開門,四面全等。意取:念佛法門,橫遍十方,豎窮末際,接迎眾生,等無差別。三進,彌陀寶殿,正供西方三聖及善導大師坐像,傍供凈土歷代祖師,四壁千佛環繞;分上下二層,規模宏大,能同時容納數千人聚會念佛,雄渾肅穆,勢壯群山。總分三級,前低後高,如山起伏,似海揚波。四進,僧寮,環衛大殿。  整體布局,氣勢宏偉,肅穆沉靜中寓含運動之勢,如同行進中的航空母艦。意喻:彌陀救度,浩浩不止;六字法船,普度眾生。  殿壁廊道,綴以凈宗經文祖語,配以蓮花圖案詩偈,及凈土變、地獄變壁畫,雙具文化欣賞和體悟人生的功能。寺前廣場主要為休閑觀光、停車購物功能區域。主含:停車場、公共活動場、流通處、車庫、消防、保安、郵政、電信、公廁。東西雙塔位於龜背山與雨帽山山頂,等高對峙,相呼相應。半島文化園區位於龜背山下凈湖半島。主含凈宗書院、詩山會館、綠雪茶苑。實行底密度開發,集中展示敬亭山特質文化,為凈土宗學術研究及相關專家會議接待中心。周邊生態園區禁止狩獵釣捕。水庫周邊,廣場前端,及雙塔周圍,適當配以通幽曲徑、小橋流水、木椅石凳、亭台樓閣等,俾人文自然,相得益彰,魚鳥蟲獸,同享天年。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開元寺

開元寺簡介 泉州開元寺,為黃守恭獻地所建,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該寺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3年),改名開元寺。該寺名僧輩出,寺內有名聞中的東西二塔等景觀。目前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後已經過幾次火災燒毀與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跨過山門就到了拜亭。 這裡有拔地而起的東西塔和寬敞明亮的東西兩廊對稱地排列在兩旁。佛教傳入我國巳有一千多年歷史,並在中國落地開花,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開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國古建築的南面為尊和中軸線為主的特點。拜亭前的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每逢農曆二十六日,這裡人山人海,梵唄聲聲,一派泉南佛國景象。石庭兩邊分列著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陰翳蔽日,盤根錯節,增添了開元寺靜寂、莊嚴的氣氛。樹下排列著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幢、小舍利塔,以及兩隻贔屓。庭中還置立著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雲、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後兩側,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迹。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是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殿上方這塊巨匾寫有「桑蓮法界」四個魏碑風格的大亨,以應桑開白蓮之說。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產絲綢。這片地原是大財主黃守恭的桑樹園,後來捐給匡護大師建寺。   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北京市懷柔區紅螺寺

紅螺寺簡介 紅螺寺始建於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統年間易名「護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美妙的傳說,俗稱「紅螺寺」)。  當時中國北方正處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統治時期。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西域高僧佛圖澄東來中國傳教,受到後趙皇帝石勒、石虎叔侄的優禮,遂在後趙國境內弘法授徒,廣建寺塔。他是經國家正式批准在中國授徒(中國人出家為僧)的第一人,後趙石虎建武末年(東晉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卒於鄴宮寺。據《高僧傳》記載,佛圖澄在後趙弘法30餘年,先後建寺達893所,紅螺寺即其中之一。  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園林,千年來一直是佛教聖地,寺院內歷屆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頻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覺禪師,元代有雲山禪師,清代際醒(夢東)大師主持紅螺寺,創建紅螺凈土道場,佛教更為興盛。光緒年間,印光僧人來紅螺寺修學凈土法門,後去普陀創建凈土道場,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  歷史上的古寺擁有300多傾耕地,號稱「一天吃一頃地」,在懷柔縣境內和北京其它區縣內有數處下院。康熙帝於公元1694年駕臨紅螺寺。歷史記載,紅螺寺曾數次擴建重修,名揚海內外,香火旺盛。  紅螺山紅螺寺景區位於懷柔區城北5公里的紅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區55公里,景區總面積800公頃,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浸潤,奇妙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就了紅螺山紅螺寺為一方完美殊勝、絕塵脫俗的「凈土佛國」。   紅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勢而建,布局嚴謹,氣勢雄偉。它背倚紅螺山,南照紅螺湖,山環水繞,林木豐茂,古樹參天。紅螺寺處於紅螺山山前的千畝蒼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剎」的優美的畫卷。 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報國寺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香積寺

香積寺簡介 香積寺在西安城南約17.5公里的長安區郭杜鄉香積寺村,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也是中國凈土宗祖庭。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凈土宗創始人之一善導大師圓寂,弟子懷惲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凈土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唐朝的香積寺位於古都西安城南約35華里處,終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這裡南臨鎬河,北接風景秀麗的樊川,濠河與潏河匯流縈繞與其西,整個寺院幽而不僻,靜而不寂。 唐代詩人王維在其著名的詩篇《過香積寺》中描繪說:「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香積寺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唐代寺旁有香積堰水流入長安城內,另一說來源於佛經「天竺有眾香之國,佛名香積」。 善導大師(公元613~681年)是山東臨淄人,他依據《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及《往生論》等佛教經典,認為世風混濁,倡導「乘佛原力」,只念「阿彌陀佛」名號,廣招信徒。後在終南山修行,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般舟贊》等。唐高宗李治曾贈寺院舍利千餘粒和百寶幡花供養。取名香積寺,意把善導比作香積佛。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靈岩山寺

靈岩山寺簡介 靈岩山寺位於江蘇吳縣木瀆鎮附近的靈岩山上。山門朝南,俯臨太湖。又名崇報寺,梁時名秀峰寺,唐代始稱今名。明弘治年間寺廟遭毀。清康熙時重建。咸豐時又毀於戰火,現存殿主要為印光法師於三十年代重建。該寺的中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念佛堂三進殿堂,東部為多寶塔、鐘樓、香光廳等建築,西部為花園。天王殿正中供奉天冠彌勒,後為持杵坐像韋馱,兩旁為彩塑四大天王像。大雄寶殿高25米,寬20米。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像,高6米。兩旁侍立迦葉和阿難兩大弟子像。  靈岩山寺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凈土宗道場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外馳名的明勝古迹和風景遊覽勝地。地處太湖之濱,毗鄰木瀆鎮,距蘇州市西南方十五公里,山高海拔二百二十公尺。居高臨下,湖光山色,蔚為壯觀。因為以前多其四石,猶如靈芝壯,故山名靈岩;南列峭壁如城,又名石城山;又因山勢右轉似象回顧狀,故又名象山。   靈岩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現金尚存無王遺迹和古迹有:吳王井、梳妝台、玩花池、玩月池、響X廊、琴台、西施洞、智積井、長壽亭、方亭等。清聖祖康熙和清高宗乾隆二帝南巡時,在山頂築有行宮,清咸豐十年焚於兵火。   東晉司空陸玩曾居此山,因聞佛法,舍宅為寺,從此,便成為靈岩道場之開端。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西域梵僧智積來寺開山,賜匾額智積菩薩顯化道場。宋初改為秀峰禪院。紹興年間賜匾額顯親崇報寺。明洪初年,賜匾額報國永祚禪寺。明永樂十年重新修繕,明弘治年間被毀。清順治六年,寺僧重新修建。清康熙十四年布政使慕天顏重建大殿,咸豐十年毀於兵火。清宣統二年,真達和尚接任住持,至民國十五年改為十方專修凈土道場,名崇報寺。後至印光法師,仍恢復靈岩山寺舊名。   靈岩山寺開創後,高僧輩出。晉、唐間的住持已無可考,自宋以後,如宋之園照、慈受、佛海,元之石湖、清之弘儲等,均為著名高僧。至民國十五年,凈宗十三祖印光法師卓錫靈岩,遠紹廬山東林,力闡凈土宗。解放後,認真執行黨和人民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對靈岩山寺加意保護。僧眾凈業和農林生產,並行不懈。靈岩凈土道場之名,聞於中外。靈岩山寺名勝古迹很多。明朝詩人王鏊曾在山頂題字刻石"吳中勝跡"。   於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將之擴充為秀峰寺。據傳為大哀經(竺法護譯)中所述之智積菩薩應化之道場。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5),天台宗中興之祖道遵曾在此地修法華三昧。宋初,一度為律宗寺院,元豐年間(1078——1085)改為禪院。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因賜抗金英雄韓世忠薦先福名,敕改寺名為「顯親崇報禪寺」。明洪武初年,又改名「報國永祚禪寺」。永樂十年(1412)重修,弘治年間毀於火。清順治六年(1649)重修,咸豐十年(1860),由於太平天國之兵火,寺內建築,除九層塔外,大半焚毀。宣統三年(1911),真達住持本寺,與妙真協力大舉復興堂舍,殿宇漸全,躍為江南名剎。 1966年寺遭破壞,僧眾被逐,象法蕩然。四凶既除後,拔亂反治,本寺賴中國偉教協會之護持,與政府之大力協助,從事興復。僧眾散者復集,廟宇壞者重修,佛象法器,閃第恢復。一九八〇年三月十八日,畫家謝孝思暨諸同志,陪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來靈岩山寺時,趙會長為山門題字:"靈岩山寺",並賦詩以寄雅興。詩曰:欣隨謝公屐,重上吳王台;湖山觀意態,林木感興衰。梵唄斷還續,慈鳥散復來;柳條見春色,畫境逐雲開1980年末創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中國重點寺院。現任主持明學大和尚。   歷代名人中均有登靈岩山者,如南朝梁簡文帝、唐朝大詩人韋應物、白居易、劉禹、李商穩等,宋范仲淹、宋釋園照等,明朝文徵明、唐寅、高啟等,清之康熙、乾隆二帝,歷史家畢沅以及現代田漢、鄧拓等,他們都有有詩文流傳於世。茲錄五首如後: 梁簡文帝登琴台詩:蕪階踐昔徑,復想鳴琴游。音容萬能膠春罷,高名千載留。弱枝生古樹,舊石染新流。由來迭相歡,逝川終不收。   唐白居易游靈岩寺詩:高高白月上青林,客去僧歸獨夜深。葷血屏除能對酒,歌鐘放散只留琴。更無俗物當人眼,但有泉聲洗我心。最愛曉亭東望好,太湖煙水綠沉沉。宋釋圓照靈岩山居頌:蕭灑靈峰上,塵虛夏亦寒。松夢敷翠嶺,殿塔聳雲端。靈洞門高下,山房路屈盤。其中實幽隱,何必畫圖看。 明文徵明靈岩絕頂望太湖詩:靈岩山正當胥口,落日西南望太湖。雙島如螺浮欲吐,片帆和鳥去俱無。閑論往事何能說,不見高人試一呼。慎勿近前波浪恐,大都奇絕在模糊。   清聖祖康熙登靈岩詩:霏微靈雨散春煙,按轡逍遙陟翠巔。香水通流明若鑒,琴台列石勢如拳。諸峰盡在青蘿外,萬井全依仗前。聞是吳宮花草地,空餘種罄梵王筵。 1966年寺遭破壞,僧眾被逐,象法蕩然。四凶既除後,拔亂反治,本寺賴中國偉教協會之護持,與政府之大力協助,從事興復。僧眾散者復集,廟宇壞者重修,佛象法器,閃第恢復。一九八〇年三月十八日,畫家謝孝思暨諸同志,陪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來靈岩山寺時,趙會長為山門題字:「靈岩山寺」,並賦詩以寄雅興。詩曰:欣隨謝公屐,重上吳王台;湖山觀意態,林木感興衰。梵唄斷還續,慈鳥散復來;柳條見春色,畫境逐雲開。
推薦閱讀:

寺廟裡的神像為何不能拍照 有厄運!
到京都不可不游的八座寺廟
寺廟裡的佛像雕塑

TAG:寺廟 | 凈土宗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