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怕得痛哭,有人露出微笑:戊戌「六君子」曾以怎樣的姿態面對死亡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分享至朋友圈。
譚嗣同、楊銳、劉光第、康廣仁、林旭、楊深秀的名字,在諸多歷史書寫中成為一個為改革而犧牲的經典象徵。「六君子」的合稱,讓六人的個性差異在大眾眼中顯得模糊不清,似乎是一個志同道合的小團體。事實上,在經歷、性格乃至政見上,他們之間頗有不同之處,並不能一概視之。六君子同在北京菜市口罹難,可以說是冥冥中的命運把六條不同的人生軌跡牽到了同一個終點上。
譚嗣同:「死得其所」的猛士
六君子中性格最為鮮明的一人,自然非譚嗣同莫屬。梁啟超曾將他稱作晚清思想界的一顆「彗星」。彗星,光芒四射,一閃即逝,極為傳神地概括了譚嗣同的人生。
影視劇中的康有為和譚嗣同(藍衣者為譚嗣同)
譚嗣同在六人之中家境最為優越,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但他的早年生活並不幸福:自從10歲那年母親去世之後,飽受父親寵妾的虐待,和譚繼洵的關係也因此變得很差,他的老師甚至說這位學生「受厄家庭,毫無生人之趣」。恐怕很大程度上出於這一原因,譚嗣同的性格中萌生出了強烈的反叛精神。
另一方面,譚嗣同也是坐言起行的人,絲毫沒有大少爺的紈絝脾氣。他景仰「摩頂放踵」的墨子,多年來走南闖北,四方遊歷,行程八萬餘里,堪繞地球一周。
以這樣不羈的性格,在講究中規中矩的科舉考場上自然會碰壁。最後,還是譚繼洵怕兒子無事生非,為他捐了一個候補知府,分發江蘇。到了1898年初,湖南巡撫陳寶箴聽聞這位年輕人才氣縱橫,邀他來湘辦理新政。
在長沙,譚嗣同籌建學會,登台演講,創辦報紙,還被張之洞委任開辦焙茶公司,忙得不亦樂乎,名氣也越來越大。6月13日,御史徐致靖上奏保舉5名人才,譚嗣同名列第三。當天有旨,讓譚嗣同準備進京覲見。9月5日,他受光緒皇帝召見之後,與前幾天被召見的楊銳、劉光第、林旭三人一同被授予四品卿銜,擔任軍機章京,「參預新政」。
軍機章京職位不高,但身處權力中心,身份相當重要。「參預新政」四字,更讓許多時人與後人認定他們是中樞內部推動變法的先鋒。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樣的任命,是因為在維新思潮的帶動下,當年7月光緒帝史無前例地下旨,允許大小官員、士子、民眾可以不受資格限制地向皇帝上書。這個口子一開,形形色色的上書立即湧入宮中,讓人手不多的軍機處有些招架不住。四名新晉章京的工作,就是處理這些上書。
這樣的案頭工作沒有持續多久,感到自己權力受到挑戰的慈禧太后已經坐不住了,開始採取一系列反制手段。於是,光緒帝與康有為一派也感到危機重重。此時,譚嗣同做出了「百日維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一舉。9月18日晚,他獨自拜訪當時住在法華寺(今天北京報房衚衕)的候補侍郎袁世凱。他勸說這位未來的民國大總統與「中華帝國皇帝」,先回天津誅殺慈禧的寵臣、直隸總督榮祿,再帶兵進京包圍頤和園,除掉慈禧。事後看來,這實在是一著錯棋,就連譚嗣同的同志林旭當時也看穿了這一點:他勸譚嗣同遊說董福祥起兵,不要指望心機深沉的袁世凱。
影視劇中的袁世凱小站練兵
譚嗣同深夜方才離開法華寺。第二天早上,他告訴同住的密友畢永年,自己已把計劃全盤托出,而袁世凱的態度是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畢永年大驚,馬上搬家,並勸告譚嗣同不要坐以待斃。但譚嗣同沒有走。當天上午,他打了個電報給正準備從海路進京覲見的譚繼洵,說英俄兩國已經開戰,北洋沿海都是外國軍艦,最好先別動身。顯然,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不想連累父親。9月23日清晨,步軍統領衙門的士兵包圍了他的住處。
影視劇中譚嗣同深夜和袁世凱密探,用槍威脅袁世凱答應幫忙
獄中的六君子未必都會想到血濺刑場的結局,但譚嗣同一定想到了。「圍園殺後」的計劃,足以令任何人的頭顱落地。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十幾年後,汪精衛因謀刺攝政王載灃入獄,一名老獄卒向他描述了譚嗣同被捕後的舉止:「譚在獄中,意氣自若,終日繞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牆作書,問何為?笑曰作詩耳。」他未必真像梁啟超說的那樣有心求死,但絕不怕死。正如他的絕命辭所言: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譚嗣同在獄中,電影《譚嗣同》劇照
譚嗣同,字復生,湖南瀏陽人,1865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林旭:隕落的年少英才
在六君子之中,林旭是最年輕的一人。他的英氣或許不如譚嗣同,但才氣猶有過之。
不過,張之洞對這位少年解元的評價是「平日功夫甚淺」。科舉考試畢竟規矩謹嚴,年輕進士並不多見。1894、1895、1898年的三次會試,林旭都是鎩羽而歸。其間發生甲午戰事,他也開始留心西學,參與創辦保國會、閩學會,還在上海學習英文。1898年春,他拜入康有為門下。不久後,榮祿又將他招攬為幕僚。
影視劇中的張之洞
在天津,林旭結識了當時應召進京的譚嗣同。譚嗣同的湖南同鄉譚延闓傳神地記錄了兩人訂交的一幕:當時他與林旭在酒樓喝酒,忽然聽到隔間有人嘆息「有君無臣」。一看是熟人譚嗣同,他便叫來介紹給林旭認識。兩人一見如故,高談闊論,盡興而別。
林旭隨即步這位新朋友的後塵進京。軍機章京任命一下,林旭曾邀朋友赴宴,酒酣耳熱之際,說起曾有算命先生說自己「年不過三十,及三十當為軍機大臣」,如果年過三十,這一預言看來真會實現。他的同鄉鄭孝胥也說,林旭太招搖了些。就連他的前幕主榮祿,也很客氣地寫信規勸,遇到新政事宜應當仔細斟酌,不要「遇事紛更」。榮祿雖是重臣,但畢竟不在北京,對四章京的工作並不清楚,實在是把林旭的地位瞧得太高了。可以想像,他的背後會有多少嫉恨的目光。在北京的官場圈子裡,不少關於林旭的流言蜚語傳播開來,甚至有人說他剪掉了辮子,在家身穿洋人衣帽,出門才換上袍褂。
影視劇中的榮祿
9月23日,四章京中的楊、劉、譚三人一齊被捕。第二天,有官員來到林宅,聲稱首席軍機大臣禮親王找他問話,於是一去不回。那名老獄卒說,「林旭秀美如處子,在獄中時時作微笑」。目睹六君子身赴刑場的刑部主事唐烜也寫道,林旭聽到處刑的上諭時仍然面色含笑。《中外日報》則報道,他臨刑時「先號咷而後笑」。大概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笑些什麼……
林旭像
林旭擅詩,有詩集《晚翠軒集》,妻子沈鵲應也會作詩。如果讀到這首《讀夫君〈晚翠軒詩〉》,或許他會含笑九泉:
人生誰氏免無常,離合悲歡夢一場。何事為榮何事辱?只求到死得留芳。
林旭,字暾谷,福建侯官人,1875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康廣仁:兄長光環的籠罩下
無論是作為獨樹一幟的學者,變法期間的政治新星,還是後來的大清頭號通緝犯,康有為都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相形之下,比他小9歲的胞弟康廣仁遠沒有那樣光彩奪目的形象,在大眾視野中完全被淹沒在兄長的光環之下。
康廣仁出生7個月後,父親康達初便因肺病去世。他自己也是幼年多病,康有為在一首悼詩中形容為「如幼多疾疹」,「居然幸長成」。他18歲那年,康有為又得了一場重病,最後服了西藥才得以痊癒。他曾到廣州,在美國醫生嘉約翰開辦的博濟醫學堂學習西醫,與這些家庭經歷大概不無關係。
康廣仁父親早亡,長兄如父,成長自須康有為扶持。他一向厭惡科舉,考取功名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在他22歲時,當時在外遊歷的康有為給他寫了一封信,提出兩條道路任他選擇:一是由康有為幫助,捐個小官來做;二是按他自己以往的想法,「專走香港洋務」——這指的大約是洋行大班一類的職業,康廣仁學過一些英文。最後,他選擇了前一條路,捐了個從九品的巡檢,在杭州當差,但只做了一年就棄官而去。
之後,康廣仁隨兄長參與了一系列維新事業:創辦廣州的粵中不裹足會、上海的不纏足會、大同譯書局和中國女學堂,還擔任了澳門《知新報》的總理。
其實,對康有為當時的活動,他是很有些看法的,覺得「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因此樹敵過多。畢竟知兄莫若弟,這五個「太」字,確實戳中了康有為的軟肋。他力勸康有為抽身而退,但根本無法說服兄長;想讓康有為出使日本以便避禍,也是無果而終。最後,康有為在慈禧下逮捕令的前一天出京南下,康廣仁卻沒有走。他居住的南海會館(在米市衚衕),出了巷口便是菜市口。
影視劇中變法失敗,「六君子」被官差帶走
據那位老獄卒說,康廣仁在獄中用頭撞牆,大哭:「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來承當。」《申報》則報道,他臨刑時「面色如灰土」。見慣了史書中視死如歸的烈士,人們或許會覺得康廣仁這樣太過窩囊。但他畢竟不是譚嗣同,沒有為變法而流血的覺悟,也沒有想到,寂寂無名的自己會背上謀反的罪名。他最大的罪狀,就是身為康有為的弟弟。
六君子殉難之後,由於康廣仁在北京已無親友,他的屍首一時無人收殮,直到天黑才由南海會館的長班帶走安葬。1900年,康有為的門徒梁爾煦秘密進京遷走遺骸。又過了16年,康廣仁方才在江蘇茅山入土為安。
康廣仁,名有溥,廣東南海人,1867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劉光第:新舊之間難善終
六君子中有兩名進士,其中之一是劉光第。他的祖上幾代都以務農為生,沒有出過官宦,有時還揭不開鍋。「光第」二字,自然寄寓了光耀門第的期望。父母向他灌輸的價值觀,是典型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自然,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做官。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下,劉光第讀書非常發憤,功名之路開始得也很順利,23歲便考中舉人,第二年又中二甲第88名進士,分發刑部。不過,清代基層京官收入極其菲薄,京師生活開銷又大,劉光第起初不想上任。一位做鹽商的族叔提出每年資助兩百兩銀子,他這才帶著家眷進京。
在官場,劉光第顯得落落寡合。他不喜歡拜客應酬,不喜歡巴結上司,甚至不願拿地方官送的紅包,因此被同事覺得太過孤僻。他在北京十幾年,一直是個沒有補上實缺的刑部候補主事,也確實是「理所當然」。
1898年8月5日,湖南巡撫陳寶箴上奏保舉楊銳、劉光第兩人,他們由此被任命為軍機章京。這看似是仕途一大轉機,但劉光第心頭另有一番苦處。他自認並沒有新舊之見,覺得「新者、舊者均須用好人,天下方可久存」。然而「參預新政」的名目,讓他必然躲不開那場禍事。
據老獄卒說,六君子被提出監牢時,劉光第曾安慰怕得大哭的康廣仁,說這不過是提審而已。沒想到,接下來他們被押出了西角門。按刑部不成文的規矩,這是上刑場的路。他大驚,隨即大罵:沒有提審,沒有定罪,難道就要殺頭嗎?作為一名稱職的刑部官員,劉光第此時腦中還想著「程序正義」。可是,六君子遇難就是清朝司法史上一次罕見的不審而誅!
影視劇中變法失敗,「六君子」被官差帶走
劉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順人,1859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楊深秀:不怨縲紲的御史
楊深秀是六君子中年歲最長的一位,也是唯二的進士之一。他與劉光第同樣從刑部起家,由主事、員外郎、郎中一路升遷,1897年12月轉任御史。御史專司進諫,但在當時的官場風氣下,他們的作用往往變調走味。不少人墮落為政治鬥爭中毫無原則的打手。事實上,康有為一派為了維新事業,也不惜花錢買通御史。
不過,楊深秀不會是那種御史。他雖然直到1897年底才結識康有為,但很快被這位比自己還小几歲的名士打動,成為「康黨」的重要成員之一。當時正值德國強佔膠州灣,在他被任命為御史的第三天,便上奏了一篇康有為起草的奏摺,請求聯合英俄兩國對抗德國。之後,楊深秀頻頻為康有為代上奏摺,甚至彈劾被認為阻撓新政的禮部尚書許應騤。
當然,這樣做自然會招來攻擊,最厲害的便是御史文悌的一次上奏。文悌本來也是康有為刻意結交的御史,但因為不滿「孔子改制」的理論,兩人很快翻臉絕交。1898年7月8日,文悌遞上一篇4000餘字的長篇奏摺攻擊康有為,其中提到楊深秀受康蠱惑,這是一個極其險惡的指控。對這篇奏摺,光緒帝採取了強勢的態度,下諭斥責文悌受人唆使,不能勝任御史,打回原先任職的單位戶部。但在光緒帝失去權力之後,楊深秀必然無法倖免。
在入獄的短短几天里,楊深秀用香火頭在牆上寫過三首七律。從這首詩中可以知道,他沒有後悔:
久拚生死一毛輕,罪臣偏由積毀成。
自曉龍逢非俊物,何嘗虎會敢徒行。
聖人豈有胸中氣,下士空思身後名。
縲紲到頭真不怨,未知誰復請長纓。
楊深秀,字漪邨,山西聞喜人,1849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楊銳:陰差陽錯而殉難
在當時人看來,六君子中死得最冤的非楊銳莫屬。他不似譚嗣同那樣思想激進,不像林旭那樣意氣張揚,更不如楊深秀、康廣仁那樣公認是「康黨」,相反卻站在康有為一派的對立陣營。他的遇難,完全是陰差陽錯的結果。
陳寅恪曾說,戊戌變法在思想上有兩種不同的來源,一種是康有為從經學中提出的「孔子改制」學說,另一種則是若干官員在實踐中體會出的變法需要。張之洞是後一派的領軍人物,而楊銳是他最心愛的弟子和最器重的幕僚之一。
1884年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召這位得意門生入幕。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從1895年開始長期住在北京,為張之洞打探情報並處理各種事務,用當時的術語叫作「坐京」,職責猶如今天的駐京辦。
進入戊戌年後,京中風雲多變,楊銳的工作對張之洞來說也越來越重要。7月23日,楊銳的大哥楊聰在四川病逝。這時變法正在高潮,張之洞聞訊,連忙打電報要楊銳暫時不要奔喪。但他歸心似箭,準備8月31日動身。不過,由於此前陳寶箴的保薦,29日有旨令楊銳預備召見。張之洞大約鬆了一口氣,甚至心中暗喜。楊銳由此不得不留在北京,又進入了政治中樞軍機處,對他是莫大的幫助。然而六君子殉難之後,他必然悔恨萬分:這真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
楊銳
軍機章京的工作,讓楊銳感到相當頭痛。在他看來,當時的上書,大多是揣摩上意、投機取巧的貨色,沒什麼可行性。但如果加以駁斥,又恐怕和同事鬧意見。緊接著,越來越有危機感的光緒帝單獨召見他,發下一道密詔,讓他和同事們商議,怎樣能罷免頑固昏庸的大臣,全面推進變法,又不至於惹怒慈禧?
影視劇中光緒宣布變法失敗
自然,這是完全無法辦到的。5天後,政變發生。這道密詔,被楊銳的門生黃尚毅縫在衣領里,連同老師的靈柩一同帶回了四川。1909年,慈禧死去,與政變關係莫大的袁世凱也被罷斥。楊銳的兒子楊慶昶帶著密詔進京,想為父親平反,但被政府壓了下去。不過,再過兩年,也輪不到大清朝為楊銳平反了。
楊銳,字叔嶠,四川綿竹人,1855年生,1898年9月28日被殺。
(文中影視劇截圖如無說明則來自電視劇《走向共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