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經典佛語,你能悟透多少?(下)
1,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原文應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出自《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惟迦葉微笑,既而步往極樂從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個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靜這一切都是一種心境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參透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也便空如花草處處皆是佛,一切眾生人人皆是佛。
2,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前生500次的回眸,
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這句話,並不出自佛經,而是出自一個故事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
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註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3,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大悲無淚,
大悟無言,
大笑無聲。
大悲是無盡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淚來形容;大悟就是開大智慧,這個智慧不是言語能表達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興,內心的喜悅又怎麼是笑聲能表達的呢?年齡越長,對於這句的體會就越深刻。
4,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語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儒家把和諧導向社會理想,道家把和諧導向事物本源,佛家則把和諧導向內心世界佛家認為,境由心生內心平和,見事皆和。
禪宗有云: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5,如心動則人妄動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
心不動,人不妄動,
不動則不傷;
如心動則人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
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在世間時時刻刻像處於荊棘叢林之中一樣,處處暗藏危險或者誘惑只有不動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動無偏頗,從而有效地規避風險,抵制誘惑否則就會痛苦繞身。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收益,多一次轉發,多一次布施,感恩有你!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以陶弘景真人,神霄派掌門為首的道教歷代宗師都修佛,是否道教可以佛道雙修?
※佛教的修行方法
※正法:【十二因緣】若人不生愛 得最上寂靜 出過患稠林 能超於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