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線分析和畫法
趨勢線分析和畫法
貓否股票知識網 >> 股票書籍 >> 股票操作學 >> 趨勢線分析和畫法
1,趨勢線分析 2,趨勢線的畫法 3,趨勢線的有效性 4,上升軌道與下跌軌道 5,趨勢線的作用
1.趨勢線分析 股價上漲或下跌,若確定是一段漲勢或跌勢,股價波動必朝此方向進行。上升行情里,雖然有時出現下跌,卻不影響漲勢,不時出現新高價遮住斷續下跌的現象,使投資人對股市看好;下跌行情里,暫時的回升不能打斷跌勢,新低價接連出現,使投資人對股市不樂觀。
什麼是勢?簡單地說,就是股價波動。 觀察各種股票圖形,在漲跌過程里,漲勢中各次級波動的低點一底比一底高,更有趣地,將過去低點相連,大多可連成一條直線。跌勢里,各次級波動的低點一底比一底低,連串起來,亦會形成一條直線。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單就投資人購買股票心理形態解釋,股價上升時,—片看好,大家都在等回檔時買進,價值觀提高,在回落至前一低點之先,濃厚的買氣阻止股價下跌而回升,這種看漲心理形態造成上升趨勢;股價下跌時,一片看壞,大家都在等反彈賣出,目標值逐漸向下降,在回升至前一高點之先,已經有大量的籌碼等著出脫,促使股價只有再趨下游,形成下跌趨勢。簡言之,上升趨勢里,投資人都等回檔時低價買進,下跌趨勢里,投資人都等反彈賣出。 股票價位波動通常與發行公司業績有直接關係。舉個例子,某公司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營業狀況不佳,利潤降低,盈利大幅減少,甚至虧損,股價自然下跌,營業狀況未獲改善前,投資人都怕受套牢之苦,不願追逐高價,而且稍有差價利潤,爭先脫手,因此在公司業績未改善前,此種心理自然形成股價一波比一波低之趨勢。相反地,公司營業狀況蒸蒸日上,每月營業額增加,利潤率提高,股利將可大幅提高,明後年遠景更佳,配合其他利多消息出現,使投資人在高價賣出後而願在低價補回,這種敢於承接甚至搶先買進行動自然使股價節節攀高,形成不可避免的上升趨勢。 很稀奇地,上升趨勢里各次級波動的低點大多在一直線上,下跌趨勢各次級波動的高點亦復如此,若將低點與高點各連成一直線,便可明顯看出一段期間(或長或短)內股價變動方向,投資人亦有明確的參考對象。上升趨勢里,股價跌至此上斜直線附近,便是買進時機;下跌趨勢里,股價回升至下斜直線附近,便是賣出時機,而這兩條直線分別稱為上升趨勢線(圖6—1)與下跌趨勢線(圖6—2)。
大漲小回,呈現盤升的局面,可划出一條上升趨勢線 一路下瀉,漲少跌多,可畫出一條下跌趨勢線 股價遵循趨勢而移動,這種趨勢可能上升、下跌或向橫向發展(水平移動)。它們朝一方向移動時間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簡單地說,可分為主要(原始)移動(短期趨勢)、中級移動(中期趨勢)與次級移動(長期趨勢),也就是幾次同方向移動的短期趨勢形成中級趨勢,再由幾次同方向移動的中期趨勢組成長期趨勢(圖6—3)。
長期趨勢走到盡頭,股價無法再朝同方向變動,就發生反轉,朝相反方向反轉成為另一長期變動趨勢,周而復始,循環演進。換句話說,趨勢遲早會改變,可能由上升趨勢調頭而為下跌趨勢或由下跌轉變成上升趨勢,也有可能只改變方向而不反轉。譬如從上升進入盤檔形態,經過一段橫的發展,改變上升方向,成為平緩移動(圖6—4),下跌亦復如此(圖6—5)。
圖6—3從周K線圖看。大同股1978年起展開原始下跌行情,25.5元與24元、22元等次級反彈行情高點連線下來,就是原始下跌趨勢線,其間出現很多段次級上升行情,但均未超過此趨勢線。 現在以台灣股票市場為例,1974年初從多頭市場轉成空頭市場(原始趨勢改變)後,股價大幅下跌的角度比1973年多頭市場要陡,而且在空頭市場結柬前,加速下跌(圖6—6)。
1973年初股價加權指數從220點上漲,12月中旬漲至514點,十二個月上漲近300點,隨後下跌,1974年12月股價加權指數跌至190點,換句話說,下跌320點左右,跌勢比漲勢兇猛。
初學畫線的投資人檢視股票圖時,第一個新發現便是幾乎所有次級和大部分的中級趨勢都是直線,也許讀者會認為是巧合,做更深入觀察,大部分的人非常驚奇與興奮,不但較小的變動,就連持續幾年的原始趨勢線在圖上也像是用直尺畫出的一樣。假如我們用一把尺放在許多股價趨勢圖上,會很快地發現在上升趨勢時常成為直線的是直接連結次級下跌中的最低點而成。換句話說,股票市場的上升波動是由一連串的波紋組成,這些波紋的底部形成一條上傾的直線。下跌波動亦是由一連串波紋組成這些波紋的頂部形成一條下傾直線。 這兩條線——連接持續上升波紋底部所形成上傾的線與連接持續下跌波紋頂部所形成下傾的線——便是基本趨勢線(如圖6—7與圖6—8)。
圖6—7 從周K線圖看,復木股1978年初進入多頭市場,股價持續上升,中間偶爾會出現回檔,將上升波紋底部相連,13.6元與17.8元連成直線,向右上方延伸,形成基本上升趨勢線。
圖6—8 華夏股1978年10月初股價變動進入空頭市場,股價持續下跌,中間偶爾會出現反彈,將周K線圖下跌波紋頂部相連,33元與28.3元連成直線,向右下方延伸,形成基本下跌趨勢線。 2.趨勢線的畫法 趨勢線究竟如何決定?首先,我們可概括地講,原始上升趨勢包括幾段中級行情,明顯地看出每段中級行情之低點均較前段行情之低點為高,因此,連接兩個最先形成的中級行情底點或最具意義的兩個中級行情底點之連線而成為上升行情原始趨勢線。同樣地,中段行情亦包括幾段小行情,將最先發生兩段小行情之低點連線便形成中級趨勢線。最後,我們亦可將平日上漲時出現下跌,然後再上升之兩點連線,而成為次級趨勢線。 下跌行情亦是如此,將最先形成或最具意義的兩高點連線而形成原始趨勢線、中級趨勢線與次級趨勢線。 原始趨勢之最初底點即是由下跌行情轉為上升行情出現之第一個底部形成點,短期內至少一年此價位沒有再出現。原始趨勢之最高點是由上升行情轉為下跌行情所出現之第一個頭部形成點,短期內(至少十個月)沒有出現比此價位更高之股價。 依照數學定理,兩點可以決定一直線。股價線路圖是由經年累月的成交記錄形成,因此,讀者畫趨勢線時,必需要選擇兩個決定性的點(最具意義的兩高點或兩低點)——決定上升趨勢時需要兩個反轉底點,也就是下跌至某一底點,開始回升,隨後下跌,沒有跌破前一底點,再度迅速上升,連結此兩點的直線,便是上升趨勢線。決定下跌趨勢亦需要兩個反轉頂點,也就是上升至某一頂點,開始下跌,隨後回升,未能突破前一底點,再度迅速下跌,連結此兩頂點的直線,便是下跌趨勢線。 舉個例子,假設某股票在空頭市場結束時,底部由5.5元到7元橫向走勢所形成,這個形態最後一次變動是由5.7元開始向上波動,突破7元價位而上升到7.9元,回跌至7.1元,再度上升,距離7元關卡愈來愈遠,很明顯地形成次級趨勢底部,我們就可以畫第一條上升趨勢線,因為此時可確定兩個底點,一為5.7元價位,一為7.1元價位。在圖形上讀者可用鉛筆輕輕地畫直線通過兩點,並可向右上方延長。 假設股價上升至8.5元,開始盤旋整理幾天,或是向下緩跌,等到當日走勢與延伸的趨勢線靠近或相碰,股價再度上升(圖6—11)。
同樣地,下跌趨勢里,當股票在10—8.5元間形成長方形形態,無力再盤旋於高價位,而從9.2元開始急速下跌,突破8.5元,跌至7.5元價位,負乖離率不能再擴大,於是反彈至8.2元,又下跌一段,距離8.5元關卡愈來愈遠,很明顯的次級下跌趨勢確定,因為此時可以確定兩個頂點,一為9.2元,一為8.2元,我們可以畫第一條下跌趨勢線,在圖形上讀者可用鉛筆輕輕地畫一直線通過兩點,並可向右下方延長(圖6—11)。 有些趨勢線「壽命」並不長,除了具有決定性的原始上升或下跌趨勢線,平常我們尚可畫出許多條趨勢線。以股價指數K線圖為例,圖形上首次出現類似形狀,便可用鉛筆將兩條陽線連成直線,並向右上方延長,若在幾天內行情下跌至延長線下方,表示股價上升趨勢未形成,後市並不樂觀,依舊是盤檔甚或繼續下跌。當趨勢線畫好後,股價變動短期未跌破此延長線,甚至始終與此延長線保持一段距離,這條上升趨勢線自然是上升指標。股價跌破此線,表示一段上升行情已告結束,投資人應該獲利了結,將股票拋出,觀察股價變動。 同樣地,圖形上首次出現類似形狀,可用鉛筆從兩條陰線上方連一斜直線,並向右下方延長,若在幾天內回升至延長線上方,表示股價下跌趨勢尚未展開,後市不必悲觀,依舊是盤檔甚或繼續上升。趨勢線確立後,股價變動短期沒有向延長線上方突破,甚至未靠近延長線,這條趨勢線便是下跌指標。股價突破此線,意謂該段下跌行情接近尾聲,投資人可進場選擇股票買進。 K線圖形亦可畫趨勢線,只是畫法較不一致,它有實體、上影線與下影線之分。因此究竟哪一條連線方是最有效的上升或下跌趨勢線始終引起爭議,沒有確切答案。此處筆者亦不敢妄加斷語。但是提供幾種正確的K線趨勢線畫法,以免讀者取點錯誤,失去畫趨勢線原本用意。 (1)上升行情: ①連結兩條決定性陽線之開盤價位,並向右上方延長,角度較平緩,適用於中級與原始上升趨勢,是正統畫法(圖6—12)。
②連結兩條決定性陽線之最低價,向右上方延長,由於上傾斜度不大,不容易被突破,有效性降低,因此適用於原始行情(圖6—13)。
南亞股1993年初的這段上升走勢,也屬於一波比一波高的上升行情,但4月回檔,跌破上升趨勢線,暫時結束此段反彈行情。 (2)下跌行情: ①連結兩條決定性陰線開盤價位,並向右下方延長,角度較平緩,適用於中級與原始下跌趨勢,是正統畫法(圖6—14)。
從宏洲周K線圖看1978年之最高價為20元而1979年陰線最高開盤價為17.1元,連結此兩點之趨勢線,從技術分析觀點,頗具意義與有效性。 ②連結兩條決定性陰線之最高價,向右下方延長,下斜角度大,容易被突破,有效性降低,適用於次級行情(圖6—15)。
1979年5月出現下跌行情,軌道非常陡,沒有多久時間即被突破,趨勢線沒有多大意義。 次級趨勢因為角度太陡,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很明顯地,會修正上升與下跌速度,若假設一系列的下跌(或上升)造成前面所說緊跟在趨勢線突破的大幅下跌(或上升),而使股價重回至先前矩形的頂界線(或底部線)的支撐(或阻力)水準。如此發展下去,就可以畫一條新趨勢線,很可能這條中級上升(或下跌)趨勢線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內不會被突破,而一直要到中級上升(或下跌)行情結束前才被穿過(圖6—16)。
圖6—16由1974—1975年加權指數周K線圖看,1974年是下跌行情,原先下跌趨勢線太陡難以持久,因此需另覓反彈高點連成趨勢線,以印證中期甚或原始下跌趨勢線有效性。而1975年初股價反轉上升,進入上升行情,原先上升趨勢太陡,難以持久,因此需另覓回檔低點連成趨勢線,以印證中期甚或原始上升趨勢線有效性。 中級上升行情的頂點極可能形成頭肩形態,而離中級上升趨勢線會有一大段距離,因此在趨勢線被穿過前有足夠的地方讓代表下跌的反轉形態形成,投資股票若不是短線進出者只要確定趨勢線有效,就可繼續持有股票,直到反轉形態確立並跌破趨勢線,再將股票拋出(圖6—17)。
中級下跌行情的底點亦可能形成頭一肩形態,距中級下跌趨勢線有一段距離,股價若要反轉上升,必會出現上升反轉形態,中長線投資者可在反轉形態出現、股價突破趨勢線時買進股票(圖6—18)。
當然,趨勢線遲早會被突破。而哪些突破具有重要的技術性意義並沒有肯定而快捷的答案,需要與其他參考資料(譬如移動平均線與成交量)綜合研判,才能確定此突破的價值。然而在走勢很強的中級上升趨勢的最後階段會有加速上升現象,遠離趨勢而形成很大的空間,以便在股價與趨勢線再度相碰而穿過之前形成許多不同形態。因此趨勢線真正被穿過很可能在由頭部到頸線的過程或在完成頭一肩形態時突破頸線的幾乎同一時間出現。 許多其他例子中,趨勢線可能在股價從右肩開始下跌時首先被突破,而不必等到頸線的突破便可採取行動。這是趨勢線比起反轉形態完成時,能給予較早的暗示信號,能使投資人在較高價格採取行動的例子。 3.趨勢線的有效性 由於趨勢線的決定完全取決於畫線者對大勢觀察從線路圖上得到參考指標,因此必須從幾方面驗證它的可靠性: (1)趨勢線所經過的次級上升底部愈多,愈有意義。換句話說,若股價回到趨勢線上,便再度上升,如果次數多,則趨勢線的有效性更可獲得確認。 (2)同樣地,趨勢線延伸愈長,同時兩個靠近的次級底部連線不能太平或太陡,否則失去意義。最好股價能離開趨勢線附近而停留高價位一段時間,然後股價產生中級下跌,向趨勢線靠近。但是距趨勢線所根據的兩個次級底部相當遠,在此期間若大幅度上升,則它的可靠性愈大。 (3)趨勢線和它兩個底部連線形成的角度是估量中級趨勢線的標準。一條角度非常陡的趨勢線容易被一個橫向的整理形態突破。對技術分析者來說,這條趨勢線測量價值就大打折扣;適當角度(大約30o)的趨勢線愈有技術性意義。因此任何突破發生時,都應提高警覺,採取對策。 趨勢線經過一段時間後,終究會被突破,這時我們應從三方面來確定突破的有效性。 ①突破的程度:股價決定性穿越趨勢線時,當日收盤價須高於或低於趨勢線價位,有時也可以在兩、三天內完成。 ②成交量變化:成交量在真正上升開始,突破某種形態時必需大增,但是下跌的突破時成交量則難以揣定。通常股價跌破趨勢線的第一天成交量並不顯著增加,然而在下跌過程中必會出現大成交量,隨後開始萎縮。 ③股價跌破趨勢線後,距離趨勢線不遠,成交量並沒有迅速增加,成交量萎縮至相當程度,股價回升至趨勢線下方,此時成交量如果擴大,股價再度下跌,就可確定上升趨勢被破壞。 一般來說,股價跌破中級趨勢線後,會有暫時回升的現象,專家稱之為「逃命線」,這時股票持有者對於大勢不存奢望,紛紛拋售,造成上升阻力,新的下跌便發生。也有些時候股價突破趨勢線,繼續下跌,使等待反彈拋出股票的投資人猶疑不決,造成嚴重損失。 從趨勢線的可靠性得到的結論是,將趨勢線實際用於股票買賣必須要有經驗,而且正確的判斷也只有從實踐中才可以做到。 4.上升軌道與下跌軌道 讀者應該了解上升趨勢線是將股價波動之低點相連,下跌趨勢線是將股價波動之高點相連,並且延伸下去。至於軌道,上升行情里,除了將各低點相連,同時也將股價波動之高點相連,股價便在上下兩條直線內波動,這是上升軌道;下跌行情里,除了將各高點相連,同時也將股價波動之低點相連,這是下跌軌道。 趨勢線乃是以一條線預測未來股價走勢,軌道則將行情局限於兩條線內,然而股價變動並非如此規則,劇漲與劇跌均會輕易衝出軌道,這種「失事」行為所幸並不常見,因此在正常行情發展時,軌道便成為上升時的阻力或下跌時的支撐,短線進出者常喜用此原理「搶帽子」,股價上升,在軌道上限附近拋出股票,回跌時,在下限附近接回股票。 股價波動漲跌有快有慢,因此上升軌道與下跌軌道除了大軌道(原始軌道)不致隨意變更,小軌道經常改變。譬如中級上升行情里,股價起初上升緩慢,隨即加速波動,最後又趨緩和,而軌道亦隨行情變動快慢有所改變,必須修正,中級下跌行情亦復如此。 5.趨勢線的作用 研究股價變動,會發現股價時常以平行的趨勢而移動,有時是幾個月,有時長達一年。隨著股勢強弱變化,次級趨勢中經常發生高過或低於趨勢線的現象,也就是說,短期上升軌道或下跌軌道變得非常陡峭,可是不能維持長久,仍舊回到趨勢內。 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平行趨勢(標準軌道),若股價遵循這個趨勢而變動,便有幾個短期的買點與賣點,現以圖形來解釋(圖6—24)。 在圖的左端,股價順著平行趨勢路徑上升,也就是依上升趨勢大軌道而向上變動。短線操作時,股價漲至軌道上界線附近即是賣點,圖中的A點便是賣短時機,而股價回跌至軌道下界線附近,即買進時刻,如圖中的B點就是補回股票處。至C點時,股價未能如預期的再接近軌道之上界線而回跌,表示多頭拉升力量已未如先前那樣強勁,回跌至D點後再反彈至E點時,上升軌道已經改變,漲勢至此暫時告一段落,進入盤檔整理階段。在股價突破DF之延長線支撐點H點時,下跌形態初成,此時成交量不大,亦是有效突破,不應再做短線買賣,應將持有股票賣出而觀望,股價果然迅速下跌至I點。此時跌幅已深,供需發生改變,自然反彈,但漲至J點時即因上檔賣壓重而回跌,再創新低點,形成下跌趨勢。
股價順著平行趨勢路徑下跌,也就是依下跌趨勢大軌道而向下變動,短線操作時,股價回至軌道上界線附近,便是賣點,圖中的K點就是賣短時機,而股價回跌至軌道下界線附近,則是買進時刻,如圖中的L點就是補回股票處。至M點時,再度可以賣短,股價回軟,卻未如預期所料,結果往下跌至軌道下界線附近才出現反彈,而跌至N點時股價即回升,下跌軌道明顯改變,跌勢至此暫時告一段落,又進入盤檔整理階段。在股價突破S點時,上升形態初具,此時配合成交量大增,表示換手積極,股價順利上升後,不應再做短線買賣,可以長期持有股票。股價果然迅速上升至U點,部分急於獲利者拋售股票,高檔接手者少,供需不平衡,股價自然回跌至V點,爾後股價再度上升,再創新高價,而展開另段上升行情。 在上升與下降趨勢里,我們可以利用股價變動時所出現的高低點決定大軌道與小軌道。上升行情結束前,由C、E、G點的連線形成小軌道的上界線,D、F點的連線形成下界線,股價在此軌道變動,是盤檔行情,等到下跌態勢明朗,將G點與J點相連,就成為中級下降趨勢的上界線,D點與I點連線便是下界線,股價波動看似一峰比一峰低,一底比一底亦低,是它的特徵。下跌行情結束前亦會減緩下跌速度而修正下跌軌道,最後進入盤局。由O、Q、S點的連線形成小軌道的上界線,由P、T點的連線形成下界線,股價在此區域內變動,是盤檔行情,等到突破盤局,上升情勢明朗後,將Q點與U點相連,就成為中級上升趨勢的上界線,T點與V點之連線便是下界線,股價波動一峰比一峰高,一底亦比一底高,這是它的特徵。 股價變動中級趨勢里又包括若干次級變動,它們的小軌道經常形成三角形狀,股價突破類似收斂形狀的上界線或下界線,就表示這次次級變動結束而失去意義,股價變動修正軌道,意謂股價漲勢或跌勢加速進行或趨於緩和。 只要股價波動仍遵循平行趨勢路徑,讀者很輕易地可以在路徑底點跟進,在頂點賣出。由圖6—25可看出,在上漲趨勢中賣短並不是獲利最豐的方式,下跌趨勢里持股者多遭受虧損,讀者可以親身體驗此道理。所以在做長期投資時,先要判斷上升趨勢是否持久,而在決定賣出前,需預測股價將下跌多長時間。現在我們以簡單圖形來解釋趨勢變動表示準備買進與賣出信號。 (1)買入股票的信號(如圖6—25):
圖A:股價原向下變動,隨後則穿越下跌趨勢線之上界線,表示改變下跌軌道或反轉上升。 圖B:股價變動呈盤局,隨後則穿越盤局之上界線。 圖C:股價隨上升趨勢線之上界線向上變動,其後穿越上升趨勢線的上界線,軌道更向上傾斜,股價加速上漲,是大行情展開之前兆。 圖D:股價進入矩形整理,隨後穿越平行軌道之上界線,是脫離盤局展開上升行情之開端。 圖E:股價變動呈對稱三角形之盤局,隨後向上界線突破。 圖F:股價變動進入整理,軌道之上界線呈水平移動,下界線向右上方傾斜,隨後穿越軌道之上界線,是有效之突破。 圖G:股價變動走入收斂趨勢形態的末端,並向軌道之上界線突破,加速上升。 圖H:在上升行情的軌道里,回檔至軌道之下界線邊緣,是買進搶短線時機。 圖I:股價變動軌道呈發散趨勢形態,回跌至軌道之下界線附近,可搶短線。 當然,趨勢的扭轉必須與成交量配合,若股價突破上限時,成交量沒有適度擴大,甚至減少,此時就需另眼看待,即使上漲亦有限。 (2)趨勢線的賣簡訊號有(如圖6—26):
圖A:股價原向上變動,隨後則跌破上升趨勢線之下界線,表示改變上升軌道或反轉下跌。 圖B:股價變動呈盤局,隨後則跌破盤局之下界線。 圖C:股價隨下跌趨勢線之下界線向下變動,其後穿越下跌趨勢線的上界線,軌道更向下變動,股價加速下跌,是暴跌行情之前兆。 圖D:股價進入矩形整理,隨後跌破平行軌道之下界線,是脫離盤局展開下跌行情之開端。 圖E:股價變動呈對稱三角形之盤局,雖是一底比一底高,其後卻向下界線突破。 圖F:股價變動進人整理,軌道之下界線呈水平移動,上界線向右下方傾斜,隨後跌破軌道之下界線,是有效之突破。 圖G:股價變動走人收斂趨勢形態的末端,並向軌道之下界線突破,加速下跌。 圖H:在下跌行情的軌道里,反彈至軌道之上界線邊緣,是賣出時機。 圖I:股價變動軌道呈發散趨勢形態,反彈至軌道之上界線附近,可賣出,待下跌時補回。
回到《股票操作學》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突破「我播你看」 民生新聞的現狀與大趨勢
※低溫脫硝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八大理財趨勢在等你:有人願主動借錢給你
※中信銀行董明:投資理財移動化已是不可避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