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一個會學習的人?-娛樂小可愛的回答
學習不僅有輸入還有輸出,能學以致用的就是會學習!
這個話題很普遍,首先來說說我自己,我倒不是一個特別會學習的人。但是因為「學習」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算是一個比較高頻的場景。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只是學習的途徑不同。有的人從別人的文字里獲取知識經驗,有的從別人說的話里獲取信息。還有的人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來學習。
可為什麼大家都是學習,人與人之間的卻存在那麼大的差距?
撇開先天智力因素不講,多半是由於大部分的學習方法不當,才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那怎樣才算是一個會學習的人呢?
先來看學習的過程。良好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閉環:信息獲取 - 大腦加工 - 知識輸出
1.信息獲取
在這個知識型經濟時代,我們獲取一樣知識的成本變得極為的低。比如說你要做一道菜:番茄雞蛋面。但是你不知道過程,上百度一搜,這道菜的烹飪過程就給你完完整整地羅列出來了。得來全不費功夫。
而我們再看看古代,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讀過一篇課文叫《送東陽馬生序》
裡面有個叫宋濂的人,非常好學,但由於家境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來看,所以啊,他每次都只到有書的人家去借。
但借的書要還給人家呀,所以他只好把人家的書一字一句地抄下來。有時候天氣寒冷,硯台又冷又硬,手指都凍到伸不直了,他也不敢懈怠。因為他每次還書都很守時,所以當時就有很多人願意借書給他,他也因此看了很多書
原文: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知識的獲取成本變低,有利有弊。從好的方面來看,我們在短時間內可以收集到很多我們想要的信息。但這同時也導致了信息的價值越來越低。
而在經濟學中有一個理論是叫:邊際效用遞減。知識經濟同樣會存在這個現象,也就是說當信息載入過量的時候,後面信息的作用會越來越低。
舉個簡單的例子。
某天你突然決定一天內要背夠100個單詞,不背完老子絕不睡覺!在這股衝勁下,你非常順利地就背完了前面20個,然而越往後,隨著單詞量的增多,你發現前面背的有些已經開始遺忘了,後面背的又難以記住,結果到50的時候,你奔潰了。說老子TM的不背了!
我們每天都在接收來自不同地方的信息,但同時也在不停地流失,如何才能把收集到的信息變成自己的東西?
這就需要人類最神奇的器官——大腦
2.大腦加工
在現今這種環境,很多時候我們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碎片化的,雖然你在當下可能會覺得很有收穫,但你卻缺乏對整體的認識。
這就好比:你每天都在吃豬肉,豬排骨,卻不知道一頭豬是長什麼樣的
所以,我們就要對每天學到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整理和提煉
在高中的時候,我特別喜歡的一門學科是生物,每次考試總能排上班級第一名,有幾次還連續保持成績第一。
把心得總結起來,無非我就是別人多了一個整理的過程。
別的同學都在不停地翻書,背書的時候,我已經把書本翻了好幾遍了,之後我就把三本書里的知識點按照時間順序都整理在幾張紙上,這樣做其實就相當於把三本書都融匯在一份資料里,而且他們之間的相關性也顯而易見,便於以後的記憶。
現在我也還在不停的學習,不過使用的工具更多地會偏向于思維導圖,因為記錄非常方便,而且易於保存
由於我的學的知識很雜很多……所以我習慣於做思維導圖。
這樣一來有助於你梳理自己的知識,二來也便於你對整體的框架有一個更具體的了解。
除了對知識的整理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提煉。你能否從整理的這些信息中找到一個共通點,然後總結出一個規律或者公式出來。
3.知識輸出
古代陸遊先生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我們從書本或者別人口中聽回來的,終究不是自己的知識,就像沒跌倒過的孩子,永遠不知道疼是一種怎麼的感覺,唯有親自去摔過一跤,最後才印象深刻。
我們學完的知識最後是要去用的,然而每個人所對面的問題都不一樣,而知識是具有普適性的,對整個大環境來說的方法,可能細分到某個行業就不適用了,所以一定要去實踐,去檢驗真理。
如果效果不理想,去對照檢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再去獲取相關的知識進行補充,這就形成了一個學習的閉環
總結:有一本書中提到一個人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大神,需要10000個小時的學習。在這過程中,你要不斷練習,總結,反思,多問幾個為什麼,獲取知識的時間成本越高,那麼這個知識對你的價值就越大(而不是只注重10000個小時)。
就好比你花了3天追到的女孩,跟你花了3年才追到手的女孩,你肯定會更珍惜後者。
以上純屬總結各位大神的經驗和自我實踐結合,有許多不足之處。
推薦閱讀:
※演唱會門口賣熒光棒掙錢嗎?
※迪麗熱巴和誰最配?
※付辛博穎兒結婚,伴郎伴娘團震撼
※第35周末笑話:雙休助興純娛樂
※全球第一導電人—影視巨星李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