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多年前蚩尤在江浙生活?

四千多年前蚩尤在江浙生活?

(曾力_新浪博客---2013-04-26 19:52:10)

蚩尤(chīyóu),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約4600多年以前,黃帝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也有說法稱,蚩尤並不是一個人,而是部落的名稱。蚩尤多載於史料中記載的神話故事,大多數學者認為蚩尤是真實的,也有疑史派認為是假的。

蚩尤像模擬圖

蚩尤,傳說中約在4600多年前和黃帝大戰三天三夜的「戰神」,十分兇猛。

良渚文化時期,距今5300-4200年,生活著打漁狩獵,用石犁破土農耕生活的居民。

4200多年前,良渚文化突然消失,像流星一樣划過歷史,讓後人猜不透它為何突然沒了。這期間蚩尤戰敗,結局成謎。兩者為何那麼巧,難道蚩尤就是良渚人的首領?蚩尤就是良渚文化的開創者?幾十年前已有專家提出這個觀點。

經過近一年的考古發掘,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在興化張郭鎮發現了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良渚文化遺址——蔣庄遺址。究竟蚩尤與良渚文化有著哪些神奇的交集?

時間:都發生在4000多年前

蚩尤在良渚文化覆蓋區活動

「夏商周以後,已經有了文字的出現。這樣的考古有一個特點,就是考古發現可以和歷史文獻形成一一對應,彼此相互佐證。」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說。不同於歷史時期的考古,史前考古則讓人說不清道不明,因為那時候沒有文字說明,只有神話傳說。「非常混沌,沒有辦法一一對應。那些神話是對歷史的折射,就像幹細胞一樣,為考古提供思路。」

蔣庄遺址發現的良渚中晚期大玉璧

良渚文化被發現是1936年,當時,考古工作者何天行在浙江良渚發現一件黑陶盤;而1950年以後,浙江、江蘇、上海等地相繼發現良渚文化遺址,有墓葬,有水稻田,有良渚古城,還有祭壇等,面積寬廣,震驚世人。通過對發現的良渚文化遺址的「解剖」,考古專家們發現:當時的良渚已經像一個「王國」,由多個部落構成,人與人之間已經有酋長、貴族、普通人的區別,良渚文化的核心區在環太湖流域,浙江的良渚古城被認為是當時的「都城」所在,邊緣部落要為核心部落提供財富。良渚文化從距今5300年開始,到距今4200年左右神秘消失。

這麼神秘的文化,誰是它的首領?

傳說中,在這個時期,有三個群族非常強盛,即炎帝族、黃帝族和蚩尤族。據文獻記載,蚩尤是九黎族,主要活動範圍在東部,這一區域正是良渚文化覆蓋的地方。而良渚文化遺址三大板塊、六個區類,兩相對照,雖然不能絲絲入扣地對號入座,但也可以看出隱約的暗合。

生活:都是以農耕為主要方式

良渚文化遺址發現房基

傳說中,蚩尤族是個智慧而強悍的民族。他們已經過上了農耕生活,建木屋為居,造木舟以渡河。蚩尤所處的時代,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正值「神農氏世衰」之時。神農氏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發明農耕生產工具耒、耜的一個氏族。從此,在中華大地上,許多以狩獵和採集為主要謀生手段的氏族先後轉向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

蔣庄遺址發現的良渚中晚期玉器

這次蔣庄遺址上,不僅發現了用一根大木頭雕成的大船棺,考古人員還在現場發現了釣魚的工具等。當時的人吃什麼?考古隊員把挖出的土用水洗後在放大鏡下觀察,從裡面找到了炭化的稻米、菱角,桃核、葫蘆籽、甜瓜籽和芡實,而動物骨頭中則有麋鹿、豬和狗。在一件陶器的表面,刻畫著一幅很稚拙的圖案,一隻野豬被繩子捆著,吊在一根樹枝下,這顯然是在祈求打獵順利。地層中還發現了一些吃剩的昂刺魚骨頭,這些解密了當時人的食譜。

5000多年前的田有多大?林留根說,雖然蔣庄遺址沒有發現水田,但在其他良渚文化遺址中曾經發現非常龐大的古稻田,比現在的水田面積還大。那時候,已經用石犁來破土了,用麋鹿角做成鋤頭,周邊打井,用井水灌溉農作物……農作累了,他們還可以回家休息,那時候,他們已經有房子居住了。在蔣庄遺址上,就發現了或圓形或長方形的房基。良渚人是怎麼搭房子的呢?他們先在地上挖基槽,然後插進一根根木頭,再用草和樹枝等拌泥糊成木骨泥牆,用火烤乾,最後用樹枝和茅草苫頂。當時的房子面積不大,門的寬度僅容一人通過。他們依江而居,出門有船。

蔣庄遺址發現的良渚中晚期陶器

在一些墓葬中,考古人員發現了紡錘,這些紡錘表明當時的婦女們已經開始織布了,而且她們也很愛美,已經用發簪來打理自己的頭髮了。在現場,一支20多厘米的骨簪明顯經過長久使用,褐色的骨質光滑瑩潔。

不過,那時候的田園生活沒有我們想像中美好。據統計,222座墓葬中,未滿18歲而夭折的約佔20%,每5個死者中就有一個是未成年人,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生活條件的艱苦。

玉器:良渚遺址發現「蚩尤環」

良渚文化玉器神秘圖騰像蚩尤

《山海經》中說,蚩尤的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們信奉鳥、獸,把它們當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鳥、獸圖騰,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圖案下部分似乎也像鳥、獸,也是良渚人崇拜的一種圖騰。

在蔣庄遺址,除了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外,還出土了一些玉器,玉鐲、玉珠、玉璧、玉琮等。玉琮很像現代人戴的比較複雜的玉鐲。有專家提出這是戴在蚩尤手臂上的臂環,因而也被稱作蚩尤環。

蔣庄遺址發現的人體牙齒

細細看去,每一個玉琮上都有一個饕餮紋。所謂的饕餮紋就是一個神人獸面像,戴著羽冠,看上去特兇悍。這讓人感覺像一尊英武的戰神,不由得使人聯想到好戰的蚩尤。專家說,玉琮表面的圖案,

很可能是一種與祭祀和原始宗教巫術活動有關的器物。 器上所琢神人獸面紋,一般稱其為「神徽」。

「神人」可能代表神化了的酋長形象,也可視為「族徽」。有學者認為神人就是蚩尤形象。

古史傳說中的蚩尤是中國東南方的蠻夷,非常英勇好戰。良渚文化中石鉞非常發達,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強悍。這次蔣庄遺址上,也發現了石鉞。158號船棺內躺著一位神秘的狠角色,船頭、船尾一共放了6個頭顱殉葬,從當時的傷痕來看,有的還是從天靈蓋直接劈下。這些頭顱,專家推測有可能是「狠角色」的戰俘。

地域:良渚中心有蚩尤「足跡」

江蘇沛縣曾有祭祀蚩尤的廟宇

既然良渚文化的中心在浙江,那麼這一帶一定會有蚩尤活動的足跡。在江蘇沛縣,漢代初期曾經有祭祀蚩尤的廟宇。是否因為蚩尤在這裡活動,後人懷念他還是另有他因?不得而知。

「蔣庄遺址上的這個良渚聚落也有貴族階層,也有酋長,但是隨葬的玉器並不多,這可見當年這裡並不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區域。」林留根表示,幾千年前的良渚人對玉器有著瘋狂的熱愛,很有可能蔣庄遺址這個聚落戰爭時期是用來開疆拓土的,而和平時期則是創造財富往核心區輸送,造大量的玉器。

考古人員在現場地上畫出房址圖

如果可以認定良渚文化是蚩尤族所創,那麼,蚩尤也就自然地成為「良渚國」的 「王」了。

其實,九黎之君的「君」,就已經是「王」,這裡只是換個稱呼罷了。

結局:良渚人遷徙中原發生戰爭

與黃帝、蚩尤之戰有驚人相似

林留根表示,這次蔣庄遺址的考古發掘意義還在於,首次在長江以北200公里處發現了很純正的良渚文化,此前,江蘇新沂發現過良渚文化遺址,但那不是太純正。

據考證,蔣庄遺址上生活的這一支良渚聚落在興化張郭鎮生活了400年,蔣庄遺址很可能是其向北遷徙至新沂一帶的重要一站。

考古人員在現場地上畫出房址圖

《江蘇考古五十年》上說,良渚文化在距今4000年前後的突然衰亡是與溫度和隨之而來的大洪水密切相關的。面對洪水,沿海居民們不得不忍痛離開故園,遷徙他方,太湖地區良渚文化先民的一部分移入高地而遷徙到浙江、福建、江西一帶地區,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隨著洪水的退落,他們又逐漸返回故里……在大自然的威脅面前,良渚人突然失去了生存的空間,這就迫使他們遷徙到經濟文化與自己處於同等水平的中原地區。

於是,戰爭就爆發了。當時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以東方文化體系集團為一方,以中原文化體系集團為另一方的戰爭。當時的東方集團,由於在沒有戰略後方的情況下作戰,加上中原集團之間組成了強大的聯盟,致使戰爭以整個東方集團的失敗和中原集團的勝利而告終。這場戰爭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在中原大地上誕生了夏王朝。

「我們並不十分信服用古史材料來比附考古資料,但是這段歷史過程與古史傳說的黃帝與蚩尤之戰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裡面也許存在著有機的聯繫。」專家說,良渚文化的煙消雲散或許和蚩尤被黃帝打敗有直接關係。

文章作者:胡玉梅(《現代快報》記者)

發布媒體:《現代快報·第A26 發現 最新探索》

發布時間:2012年7月9日

網頁鏈接:http://kb.dsqq.cn/html/2012-07/09/content_192410.htm

推薦閱讀:

我的江浙之行(30)
13億美元,星巴克回購江浙滬門店 ? ? 錢江晚報
在線抄經,抄寫經文,網路抄經,在線念佛,佛教電影——江浙佛教網
並沒有甚末用的古地圖復刻一枚
【真攻略】江浙滬最別緻的5色自駕美景

TAG:生活 | 蚩尤 | 江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