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會幫上司辦私事嗎?

潛伏辦公室:你會幫上司辦私事嗎?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3日 10:20中國青年報

  辦公室就是辦公室,只能談公事不能想著辦私事有私交。

  這是周文從親身經歷中慢慢品出來的經驗之談。有親身經歷那會兒,周文還是個半生不熟的新人;得到經驗之談的這會兒,周文覺得,自己已經是塊八分熟的牛排了。

  學校跟公司不一樣,這樣老生常談的調調兒遠不如周文的體會生動形象,參加工作,意味著你從老油條變成了小青筍,嫩是嫩了,可也得再傻一回。在學校,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幹了不能幹的事怎麼辦,學校的規章制度寫得明明白白,但凡有那麼點落下的,也會有師兄師姐掏心挖肺不遺餘力地給你補上。

  這樣的好事,這樣的好人,在公司就遇不到。周文花了些時間,吃了點虧才弄明白,看得見的說得出的其實都不叫辦公室規則,什麼好使什麼難用,只可意會不好言傳。這是辦公室的「道」,周文剛找到感覺,還沒來得及頓悟,他上司老王就手把手地教了他一回。

  平日里,老王對周文,基本也就是撇撇嘴角,心情好的時候,也就露個牙縫。突然,這位上司搭著你的肩,把你領進辦公室,擺出一副親密無間的架勢,當時周文那股子直衝腦門的受寵若驚,換誰都能體會得到。

  老王拜託的是私事,說的是「幫我個忙」,周文一口就答應了,並且,還不可自抑地激動了半天,經過一番思考分析,周文覺得這應該是個信號,比如,說明我在他眼裡是個可塑之才?抑或,他看中我比其他人更踏實可靠?

  不管怎麼說,積極正面的心理暗示完全主導了周文,他無比熱情主動地投入了老王的私事之中。事情不複雜,做起來也不費勁,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周文就是根據老王的指示開著公司的車見了公司的客戶,為老王跑了趟腿而已。

  周文回去復命的時候,老王臉上的每個皺紋都透著笑意,話說得那叫一個客氣,周文誠惶誠恐,一時間很難接受這樣的高規格禮遇。不過,致謝只是這場談話的前奏,「這事傳出去讓別人誤會……」才是重點。當老王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強調「風言風語害人不淺」的時候,周文突然明白,他幫的這忙不是給老王家裡修水管,而是用公司的資源給個人辦事,老王當然不能親自出面,說白了,他就是借周文用一把。

  這番要求周文守口如瓶的提點好比一盆冷水華麗麗地澆滅了周文心中自信的火花,對面老王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周文突然感覺有點口苦手涼,腦子也「嗡」一聲脹大了一圈。這事,往輕了說是半公半私,往重了說就是假公濟私,倒不是說它有多麼不可告人,讓周文後怕的,是被上司當槍使而不自知,萬一出事,估計還得被拋出去當個替罪羊。

  周文驚得心肝亂顫,出了辦公室,緩了半天才回神。誰說辦私事就能有私交?那得看對方是誰,上司絕對不合適。你想啊,如果你是個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的楞頭青,領導看不上你;如果你是個什麼都門兒清的老員工,領導不敢用你。老王選自己,完全是因為他正介於這兩者之間,不是全不了解也不是什麼都懂,要的就是這個半生不熟。

  如今,老王見著周文熱情了不少,拍肩膀,叫外號,甚至還會開兩句玩笑。不過,周文這塊八分熟的牛排,也長了閱歷,嘴上應付得熱鬧,心裡卻一點沒覺得親近,反而多了些防備:您還是省省吧,吃虧也就那一回,甭想再給我使「糖衣炮彈」!

  作者:倪嵐

  隱私共享源於互相信任 抓住機會加強人際紐帶

  北京仁能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謝偉

  職場也是個人際圈。想想在你的人際圈中和你關係密切的人,你為什麼與他們關係密切?其實無外乎六點:了解、互動、關心、信任、依賴、承諾。

  按理說周文遇到的是一個機會,是與領導進行了私密信息的共享從而加強了「了解」。而對於劉青,甚至已經讓領導有了一些「依賴」。如果他們能夠再接再厲地處理這種交際過程,達成與領導的「承諾」,那麼他們就真正成為領導的「內圈班底」。這一點也有研究成果支持。

  根據賽羅、格雷恩、哈格他們提出的「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領導者與成員之間在職場上一定會產生某種交際模式,而這種交際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以擴展的職責和協商達成的職責(額外職責)為基礎的關係,稱為內集團關係;另一種是以正式僱傭合同(規定的職責)為基礎的關係,稱為外集團關係。當員工被劃入內集團時,其實就成了領導的「自己人」。在職場,領導真正依賴的基本就是「自己人」,領導能力的高低也正在於他們培養出自己班底的能力。要不為什麼每個領導都會給自己的小團隊帶來特別的個性。

  領導與下屬的每一種交換行為都為下屬確定了一個角色,那些與領導關係密切的下屬被稱為圈內人,他們與領導有大量的交換行為,雙方互相信任,喜歡與尊重。這樣的下屬受到領導的依賴,他們往往被安排承擔一些富有挑戰性的任務,領導可能會忽略他們的過錯,也可能把他們的錯誤歸結為外部控制的結果。作為圈內下屬,他們的任務是努力工作、忠誠地支持領導,他們的工作很可能超過正常規定的工作範圍,領導會給他們增加目標委託。而圈外的下屬則面臨不同的情境,領導可能認為他們缺乏能力與動機,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也少,很少提拔他們,他們的作用被限制在正常規定的工作範圍內,領導對他們的績效、委託與忠誠的期望很低。

  對於周文,也許領導想通過讓他幫個私忙來檢驗其內圈勝任性。在職場,崗位職責往往不會非常清晰,除非這個組織已經建立起非常龐大的官僚體系——即使在這樣的體系里,也有一些責任真空地帶。於是,在這些崗位職責邊界地帶,就是領導者檢驗下屬圈內忠誠度的領域。如果周文知道「了解、互動、關心、信任、依賴、承諾」這樣的進程,也許可以乘勝追擊。但周文卻在杞人憂天中放棄了進入圈內的機會。如此一來,估計周文與領導就成為一種純粹的同事關係,正式進入外集團。而如果被領導划到了外集團,那麼從此就會真的「安全」——不會再有挑戰的任務降臨,自然也少了領導的信任與高期望。

  想想看,一個人職場成長的過程,一定是在別人給予機會並很好地抓住機會挖掘潛力的過程。而且一旦被領導划到圈外,再想重建就非常難了。要麼為什麼一些領導非常喜歡新人,就是期望從一張白紙開始培養起。也許這時的「糖衣」里並沒有什麼「炮彈」,反而是一些走向成功的酵母。

  當然了,密切關係是相互的。因此,作為下屬一方面要適時、適地、適人地傳送自己的「了解、互動、關心、信任、依賴、承諾」,另一方面也需要主動換取領導的「了解、互動、關心、信任、依賴、承諾」。

  劉青的情況比較特別,他其實與領導並沒有多少「私密」信息共享,劉青在不由自主被領導強化成一種公共資源。在職場,當一個人被大家定位成「公共資源」時,其實真的就變成了「能者多勞,勞而無功,功而多怨」。想想看,對於公共財物大家是什麼態度——往往只是在用,而且期待好用,如果出問題也不會有人關心和維護。作為公共資源的劉青相當於和所有同事達成的「了解與信任」。但一個人不可能成為許多領導(或者資源分配者)的圈內人。因此,劉青被隨時犧牲是必然的,而且犧牲了也很難獲得同情——因為「應該同情他的人很多,所以也不缺我一個」。

  最後還需要強調一下,與領導者(或者資源分配者)加強人際紐帶時,也需要有度,需要一步步試探著進行。有些領導者並不期望建立自己的影響圈,只是追求安全以做好一個「事務型」、「職位型」領導。在這樣的領導者手下,一切以安全為重,好好以「職位需求」行事即可。

  到此,也許「了解、互動、關心、信任、依賴、承諾」這樣的互動過程被過分功利化了,其實人的職場滿意感與生涯快樂感,不一定非要有物質與權力的回報,也許信息與情感共享、彼此有所信任、達成一些問題依賴,這些本身就可以給人帶來職業生涯的滿意感與快樂。

白領必讀:讓你少奮鬥30年的職場心理學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1日 10:13新浪教育

本文選自《職場里遭遇火星人》的博客,點擊查看原文

  甭管你是在職場混跡多年的老油條還是剛入職場的小咖,有一點你肯定知道的就是職場如戰場,風險絕不亞於任何一場艱險的戰役,但防彈衣也好還是各種重型裝備也罷,你不得不承認玩好心理戰,那些東西全都是浮雲,所以,今天就教大家職場眾心理學上的暗示,讓你足以在職場早成熟10年少奮鬥30年。

  第一:不要認為停留在心靈的舒適區域內是可以原諒的。

  每個人都有一個舒適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是很自我的,不願意被打擾,不願意被push,不願意和陌生的面孔交談,不願意被人指責,不願意按照規定的時限做事,不願意主動的去關心別人,不願意去思考別人還有什麼沒有想到。這在學生時代是很容易被理解的,有時候這樣的同學還跟「冷酷」「個性」這些字眼沾邊,算作是褒義。然而相反,在工作之後,你要極力改變這一現狀。否則,你會很快變成雞尾酒會上唯一沒有人理睬的對象,或是很快因為壓力而內分泌失調。但是,如果你能很快打破之前學生期所處的舒適區域,比別人更快的處理好業務、人際、輿論之間的關係,那就能很快的脫穎而出。

  在會議上,一個停留在心靈舒適區域的人會消極的聽取領導的話語,消極的待命,很死的完成上級交給的事情,但從來不關心此事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會想到多做一步,讓接下來的別人的工作更加容易上手。而敢於打破這個舒適區域的人,敢於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不理解,並在得到上級認可和指點之後把手頭的工作儘快的完成,並隨時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調整。(注意:永遠不要等待別人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這是典型的前者)

  在工作上,當前者遇到一名新的同事,他會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自己的工作。殊不知新來的同事不久就變成了自己的上司。而後者則大方客氣的自我介紹,並了解對方和自己的關係。

  在聚會上,前者總是等待別人發言,並喜歡私下裡評論對方的言語;如果這個桌子上沒有人發言,那直到用餐結束,也沒有人認識你。而後者是勇敢的和一同吃飯的開始介紹和閑談,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會有失面子,但往往你會發現,對方是多麼希望能和你說幾句話。

  以上只是很小的幾個例子,但是要說明的是,大學生在走出校園的同時就要在工作上把校園中的「隨意性」從身邊趕走,儘早的衝出自己的舒適區域,開始做好和這個社會交流的準備。

  第二:不要把「好像」;「有人會……」;「大概」;「晚些時候」;「或者」;「說不定」之類放在嘴邊。尤其是和上級談論工作的時候。

  我十分痛恨聽到的一句話是:「我晚些時候會把這個文件發給所有的人」;因為這往往預示著我必須時刻提醒他不要忘記。同樣,以下這些言辭也會讓人覺得厭惡至極:

  「到時候有人會把那些東西都準備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後天客戶會過來拜訪」

  「好像他說……」

  一般是人都會這樣說話的,因為這樣第一給自己留下了廣闊的餘地,第二也不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壓迫感,好像什麼事情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似的。說實話大學裡面再用功的人都有一半是混的。一個人要麼是在課堂上是混的,要麼下課之後是混的。兩個都沒有帶有混的色彩的人,要麼是超級牛人,要麼是神經病。所以,就因為人人都在混的,所以校園是一個浪漫的地方,校園也容易讓人單純。所以學生社團的工作往往是效率很低的,我現在回想起學校里做的工作,當時還覺得挺賣力的,但工作了之後才開始感覺到什麼是效率。當你進入了用金錢計算時間的地方之後,你要儘可能的避免在學校里養成的這種習慣。如果上級問你什麼時候能實施你給他的承諾,而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這樣的答案對於他來說完全等同於你沒有回答,並且還給他留下了一個壞印象。(當然,這樣的回答往往在學校社團,學生會工作中是常見的)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隻小老鼠剛剛出世不久,老鼠媽媽問小老鼠:你現在能看見了嗎?小老鼠說:能。老鼠媽媽說:那你能看到那塊紅薯嗎?小老鼠說:是的。老鼠媽媽說:那是一塊石頭,這說明你不但還看不見東西,你連嗅覺都還沒有。

  似是而非的應答往往一樣會暴露出你更多的弱點。可能是以下中的一個或幾個:

  1.你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工作,或者一直在拖延。

  2.你沒有責任心,認為這些並不重要。

  3.你應付上級。

  4.你不敢說真話。

  5.你喜歡逞能,答應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獨立工作。

  當你的上級在以上選項中懷疑的時候,潛意識中你已經同時具備了以上所有的弱點了。

  相反的看來,這樣的回答,總是讓上司惱火。

  第一,他的問題沒有得到回答,只是起到了提醒你的作用。

  第二,他依然需要記住提醒你,因為他不知道你是否真正已經落實了工作。

  第三,他不知道有多少你已經做了的事情中,都是這樣沒有落實的。(這點非常致命)

  第四,往往因為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上司自己的計劃不得不被耽擱或推遲或不能給出明朗的結束時間。

  所以---------

  甲問:你什麼時候能把要這個漏洞修好?

  乙說:我已經通知他們了,他們大概明天就會來修的。

  一天後

  甲問:維修公司什麼時候回來,你找的是哪家維修公司?

  乙說:好像他們說安排不出人來,如果可以的話,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下午就能過來。

  一天後

  甲問:漏洞怎麼還沒有修好?

  乙說:我晚點再問問他們。

  甲說:今天下午之前不解決,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第三:不要拖延工作

  很多人喜歡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先選擇後者,然後在最後時間一次性趕工把考試要複習的東西突擊完成。但是在工作中請不要養成這樣的習慣,因為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容不得你「突擊」。又或者,當你在徘徊和彷徨如何實施的時候,你的領導已經看不下去,自己去做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往往我們總是想把事情從頭到尾全部想好了,才開始走第一步-----就摔倒了。

  舉個例子:

  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給我一個喜歡的女孩子打電話的時候,想像了各種情況-------

  1,她接電話的時候在做作業。2,她在做作業,她媽媽接的電話。3.她也很無聊,很想找人說話。4.她正在被父母訓斥。 5.她正在想另外一個男孩。6.她父親接電話。 7.她家正好來了什麼親戚,親戚接了電話。 8.她接了電話,但父母就在身邊,說話不方便……等等等等。我整整想了一個下午,想好了各種情況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的策略。然後勇敢的拿起電話機,按下了那幾個按鈕。結果-------她不在家。

  所以,當你徘徊不前而手足無措的時候,你要意識到你正在拖延工作。徘徊是因為害怕這個事情可能發生的後果需要自己承擔或應付。工作的時候需要一種起碼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不管下一步是什麼狀況,我都能把它引導到我需要的那條線上去的。另外,告訴自己,不要想太多時間,如果不知道,就趕快求助,或想辦法,苦惱和憂慮會給你更多的壓力也會把剩下的時間蠶食殆盡。

  另外,警告一下:永遠不要想,我知道了,先把上級派的事情放一下,等這集《越獄》看完再說。----90%的情況下,你會忘記,或者來不及,因為這件事需要比你原先想像要更多的時間。說做就做,一直是很好的習慣。

第四:不要認為理論上可以實施就大功告成了!

  這點太重要了,往往當真正實施的人開始做了才會發現計劃完全等於鬼話。如果不親自實踐,做計劃的人會早晚被實施的鄙視。永遠需要提升自己的辦實事的能力,而不是空談。

  首先,如果你是做辦公室工作的,或者做策劃和計劃的。請千萬不要把你自己都認為不太可能或者很難做到的事情,讓別人試試看。比如,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在人流量很少的地方舉辦露天歌唱會。這會讓執行的人覺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實驗。沒錯,理論上,在任何地方都能舉辦歌唱會,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執行的人的心情是不一樣的。

  其次,和執行的人討論你的安排。比如,新來的你的下屬,你可以安排她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個很難和大家接觸的角落,這可能比你什麼都不安排更差。的確,理論上一個人要坐下來,需要的只是空間。但事實上遠遠不止那些。

  再次,不要奢望一切會隨著你的計划進行。理論上這個會議會持續兩個小時,但是,這是「不考慮在開場後的30分鐘全場都在調試話筒」,或者「場下沒有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的前提下的狀態。大學生已經習慣了把事情做到 "理論上看上去很美"的程度了。 論文,ppt講演,考試,辯論賽…… 這些校園智商大比拼,都是教我們如何完美的做好「紙上談兵」的功夫。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像的弱。

  如果你是在學校的學生,測試一下自己,能否能搞定以下這些狀況:

  1.學校要製作一套校服,由你去尋找供應商,砍價,至少有三家公司的報價。

  2.學校保安抓住一個學生偷竊,怎麼處理?

  3.學校的一個很重要路段的路燈壞了,你能否讓它三天內繼續亮起來。

  4.食堂需要請一位專門燒清真菜的廚師,一周內到崗位。

  當你開始思考以上這樣的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思路和「看過去兩年這個公司的業績趨向,做出一個下個季度的市場策劃方案」要相差極大。你會發現後者只要你做到「看上去很完美」,沒有人知道按照你這樣做結果會怎樣。而上述的工作你只要一想,就會體會到不少的壓力。因為你不處理好,結果就是明顯的失敗更大的問題就會相繼發生。

  對了,這種感覺就是「工作」給你的感覺!這就是「工作」和「紙上談兵」的差別!

  第五:不要讓別人等你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讓別人放下手頭的工作來等你。在大學中可能只是同寢室的人的幾句半開玩笑的抱怨,在工作上很可能導致你的潛在合作夥伴的丟失。

  你在做一個工作的同時要知道別人的進度,而永遠不要落後。

  這不像是在考試,你比別人做的慢,別人可以先交卷,你到時間了做不完你自己承受扣分。在工作中的情況是這樣的:這是一場沒有人能做完的考試,所有的人,都分配做一張試卷的不同部分,有的人分到的是閱讀理解,有的人做的是完形填空,有的人做的是語法…… 然後大家做完了相互抄,這樣,所有人都做完了。如果大家都把各自的部分做完了,而你卻還在沒有做完,那麼做得快的別人會開始做你的那部分題目,然後也是相互抄。慢慢地,大家會發現你的工作量完全可以由另外人來代替,整個團隊中可以不需要你,這個時候,沒有人從你這裡得到試卷的答案,也沒有人會給你他們的答案--------很不幸,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請一定記住這個例子。

  第六:不要認為細節不重要

  在大學裡,往往做事粗枝大葉,看看差不多就行了。相反,在企業里管理的精髓就在於將簡單的事情做到細節。一個慌忙尋找保險箱鑰匙的動作就很有可能喪失你晉陞財務主管的機會。

  公司的管理,其實需要的並不是把很難的事情做到90%----比如,優化管理層的核心工作流程、改變公司在當地政府面前的形象,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工作環境…… 而管理要做的是把每個簡單的事情做到100%-----比如,把公司的每個人的檔案都按照一定的規律整齊的存放起來、在門衛設立一個外來人員的簽到台、把會議室多餘的椅子拿走、和電視台講好下個禮拜三來公司做採訪、把試用裝送到客戶手裡、在生產的咖啡上加一個口子、給下一期的封面人物拍照……等等如此。如果你能把所有細節的問題都如實做到,那你才有開口升職的本錢。

  很多人在畢業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於是就和自己說:我以後做管理吧!做管理?問一下自己,如果,公司資產被偷竊了,所有員工士氣低下,辦公室雜亂無章,公司電梯又壞了,印表機沒墨了,採購計劃超支了,產品滯銷了,客戶遲到了……你願意解決這樣的問題,並從小事開始做起嗎?想好了這些再考慮是否把管理看得太空洞了。

  第七:不要表現得消極,僅僅因為你所做的事情不是你的興趣所在。

  很顯然,在學生時代,當做到自己喜歡的時候,我們會pay200%的精力去創造,但如果是枯燥的事務,我們便懶得理睬,最好能有辦法應付過去。但在工作上 80%你所做的事情都是繁瑣而看似機械的,如果僅僅為此而表現的悶悶不樂,那麼你會鬱悶更久。要知道你的上司已經為這個項目夠煩惱了,你還想讓他看到你的表情嗎?

  學會喜歡自己的工作,並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工作能學到些什麼上去。如果現在你努力的抱怨工作,那麼接下來你就是努力的尋找工作。盡量少用「有趣」,「好奇」之類的詞語來描述自己想要的工作,而是「充實」,「有成就感」,「樂意」之類。

  想想以下職位,你會發現生活中很多工作不是在等你有很好的狀態下讓你做的很有趣的事情:

  1.高速公路收費口的收費員:一天都是面對一個小窗口,把一張卡片送出去,這樣要持續好幾年。

  2.學校食堂廚師:永遠在燒大排和雞腿。燒一年。

  3.作家:交稿期要到了,我還在孕育靈感,兩個星期沒吃早飯了。

  4.外科醫生:剛剛睡著,馬上叫我做一個3小時的手術。這樣至少一周一次。

  5.門市部銷售:產品不好賣,8點上班來就坐在店門口,一個人,坐到晚上6點,今天沒有一個人來,和昨天一樣。

  6.公交司機:我開車不用你指揮。這條線路我開了三年了。

  7.寵物商店店員:生意不好,還要一早就過來聽著20條狗的叫聲一整天,聽一年。

  8.公司職員:晚上兩點下班,第二天還要8點上班。關鍵是路上還要一小時。這樣已經一個月了。

  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是接觸了這個工作一個月或者才碰到沒幾個困難,這個時候抱怨的聲音最大。

  千萬不要想著去選擇一個有趣的職業,因為沒有那樣的工作存在。沒有哪一「種」行業是開心的,因為如果有,那所有人都去干那個了。最多試著問問自己本身的興趣吧。self exploration。

  第八:絕對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僅寄托在公司培訓上

  人絕對不可能經過一次培訓就脫胎換骨。相反,集體培訓上學到的東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燒大鍋菜一樣,總沒有你最想吃的菜,因為這樣做容易,並且不容易得罪人。

  很多學生很看重所選的公司有沒有培訓,這說明,你不但不知道這個公司做什麼,你甚至不知道怎樣學習這些技能。

  我的感悟是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學你想要的知識,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知識是什麼,你只會做出兩種行為:

  1.等待別人來教你,並且等待別人發現你不知道的地方。

  2.尋找現成的答案並且拷貝。期待公司培訓的人,就很大概率上是第一種人(不排除極少真正優秀的公司培訓)

  許多的同學有這樣的習慣思維:

  因為,這個公司的培訓能結束達到多少多少的程度;

  又因為,這個程度正好是我想達到的;

所以我儘力進這家公司;

  因為我進了這家公司;

  所以它自然會使我達到了這個期望的程度。

  我們把參加培訓和達到效果很幼稚的畫上了等號。其實往往集體培訓上所得到的信息是最沒有實際操作價值的。永遠不要期望單靠聽課,靠老師把同樣的東西給所有的人,你會得到比別人更多。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觀察和思考自己的需要上,找到問題的所在再通過觀察和實踐得到的答案才是真正的知識。

  所以,剛剛開始工作,什麼都不會,不要認為那樣是正常的,因為公司還沒有培訓過呢!等我接受培訓了之後,我就全都會了。如果你一無所知還等待別人會可憐你的無知而施捨你知識,那你會為你的無知而付出更多的智商。

  第九:不要推卸責任

  推卸責任是害怕的條件反射。不要認為別人看不出這點。

  我記得我小學裡的一件事情。我一次作業沒有帶來,老師要訓斥我,說:你怎麼老是作業不帶?

  我當時說:不是……當我正要支支吾吾時候,老師說:什麼不是?你帶來了沒有?

  我說:沒有。

  老師說:那不就是沒有帶!什麼不是!就是!

  之後我就發現,我只是害怕承擔責任而條件反射似的就說了「不是」,仔細觀察一下周圍,你會發現,身邊有無數的人在用「不是」作為被責問之後的第一反應。

  其實現在很多人面對工作也是這樣,當上級責問的時候,很條件反射的就做出了推卸動作,然而這樣的動作,接下來往往是無力的辯解,以及一些很粗糙的借口。這樣會讓上司感到你這個人很難溝通,並且很不真實。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無論什麼情況下,我指責一個人,他永遠是強調客觀。其實這點才是學生最典型的特徵。這說明他太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響,並受它們決定。如果你和上司之間會出現以下類型的對話,想想是不是需要改一下你的處事方法。

  甲: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給副總看你的報告!

  乙:剛才c在列印,我在等他結束,現在他大概好了吧,我去看看

  乙:還有點東西要修改

  乙:b也要把東西給副總,我因為等他

  乙:a他說我報告不用給副總看(a是乙的同級同事)

  乙:不知道副總在不在哦,他的門關著。

  乙:d他叫我幫他列印文件!怪他!(d是乙的同級同事)

  乙:我的杯子突然找不到了,在找杯子。

  不願意負責任的人的不利在於他會讓上司懷疑他的忠誠程度,因為上司給他的命令往往會因為一個小事情而被擱置或者打折執行,轉而被他人的意識所改變。

  第十:不要對自己說「我是大學生」

  這點包涵了很多信息。

  1.不要認為自己有多清高

  2.不要仍然以學生的標準要求自己

  3.不要感覺低人一等

  4.不要等待別人的關懷

  5.不要把這個作為犯錯誤自我安慰的借口

  6.不要忘記搞清楚,公司究竟給自己的待遇是多少,老練些,這不是在做志願者。

  品格是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確保人際關係質量的關鍵。除此之外,人際交往的技巧也是尤為重要的。有些人做好事會讓人感激一輩子,而有些人幫了別人卻可能費力不討好,不但得不到感激和回報,還讓人心存嫉恨。將同樣的產品以相同的價格推銷給同一個客戶,有些業務員可能被粗暴地趕出門,有些業務員卻可能簽到大單,甚至被客戶奉為上賓。

  人際交往的技巧是一個非常龐雜的話題,囿於篇幅,在這裡只能結合我的切身體會做一些簡單的列舉,掛一漏萬在所難免了。

  1. 多給別人鼓勵和表揚,盡量避免批評、指責和抱怨,不要逼別人認錯。

  2. 要學會傾聽。不要說得太多,想辦法讓別人多說。

  3. 如果你要加入別人的交談,先要弄清楚別人究竟在說什麼。

  4. 交談之前盡量保持中立、客觀。表明自己的傾向之前先要弄清楚對方真實的傾向。

  5. 注意對方的社交習慣並適當加以模仿。

  6. 不要輕易打斷、糾正、補充別人的談話。

  7. 別人有困難時,主動幫助,多多鼓勵。

  8. 不要因為對方是親朋好友而不注意禮節。

  9. 儘可能談論別人想要的,教他怎樣去得到他想要的。

  10. 始終以微笑待人。

  11. 做一個有幽默感的人。但是在講笑話的時候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

  12. 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13. 跟別人說話的時候盡量看著對方的眼睛,不管你是在說還是在聽。

  14. 轉移話題要盡量不著痕迹。

  15. 要學會聆聽對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學會通過弦外之音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16. 拜訪別人一定要事先通知。

  17. 不要在別人可能忙於工作或者休息的時候打電話過去。除非是非常緊急的事情。

  18. 給別人打電話的時候,先問對方是否方便通話。

  19. 一件事情讓兩個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20. 你在背後說任何人的壞話都遲早有一天傳入這個人的耳朵。

  21. 不要說尖酸刻薄的話。

  22. 牢記他人的名字。養成偶爾翻看名片簿、電話本的習慣。

  23. 嘗試著跟你討厭的人交往。

  24. 一定要尊重對方的隱私,不管是朋友還是夫妻。

  25. 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當你與其中某個人交談,請不要無視其他人的存在。

  26. 要勇於認錯。

  27. 以謙卑的姿態面對身邊的每一個人。

  28. 給予他人同情和諒解。

  29. 儘可能用「建議」取代「命令」。

  30. 不要輕易做出承諾。承諾的事情就一定要儘可能做到。


推薦閱讀:

好上司應避免發生的事
不想馬屁拍到馬腿上, 看這裡
HR不會告訴你的秘密之——如何搞定上司?
如何與女上司相處共事

TAG:上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