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此「道德」非彼「道德」

「道德」一詞是中國民間普遍常用的辭彙,從小我當我聽到別人議論某某"道德低下』的時候,似乎就能感覺到他們議論的那個人「不好」。"道德高尚』一詞就似乎在幼小的感覺中是一種褒義了。對於孩子而言,"道德』一詞,除此之外也許不會有更多的理解和領悟。

一直以來,我們社會中常提的「道德」,似乎在民間成為了一種對於他人評價好壞的指認,而這樣的指認似乎並沒有太多確切的標準和過多參考的依據,特別是在世事變化無常的今天,人與人之間暗藏了過多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人浮於事繁雜社會體系中,事鎖於人的社會現象越加顯著,用「道德」去說事,還真會給人一種不著調的感覺。

記不得了,曾經有一天,我在感覺中遇見了老子,於是開始順承自然地喜歡「道德經」思想,也從老子的軼事中走近了老子的智慧。我也漸漸地開始真正開始了解到「道德」的涵義,它的涵義是那麼的不可言喻,神秘悠遠,博大精微,不可思議而又樸素至簡。這也是,我很少去翻譯《道德經》的緣故,因為它已經的最精簡的一部作品了,若再加上自己的主觀解讀,只能表現的是自己的意識和狀態,以及自己對於原著的曲解。

有人說,法律是道德的底線。而道德是什麼?真的很難說清楚。孔子曾經為了穩固社會次序,建立了人倫準則,包括「仁義禮智信」的五德來給人們作為社會人際關係中的參考依據。在我的印象中,孔子語言中,沒有解釋過「道」的涵義,提出來的是一些做人的德行和標準,既然孔子只提出了做人的準則而不是「道德」,那麼,後世怎麼又能夠拿孔子的文化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標準」呢?細細想來,一切的這些文化概念純粹是一場政治秀場上的亂彈琴罷了!歷代以來多以提倡儒家「道德」的文化精神,其實準確的說,是缺少「道」的文化機制,因為人們少了對於「道」認知和領會,「德」這個標準早已經被封存和固化,在歷代內外施壓的生存環境殘喘中,中國文化中的「道德」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特別是儒家的「道德」,甚至被聲色犬馬成了更多形形色色的行屍走肉般的存在,固化風乾成為了殭屍般的偽文化被一代代地遺傳了下來,並且變異成為「面子文化」「形式文化」「啊Q文化」「做人文化」等不切實際,缺少真誠和信靠的基礎,人們的精神也顯的乏力,「道德」這塊本土的活化劑本應提供的是更加生動的精神激活的源代碼,卻不幸的演變成為了在這片土地上禁錮人們思想的非法法也, 反而變成了某些固執的標準,桎梏人們心靈的枷鎖。

道德的本身是順應自然的天道系統,「道德」意味著豁達的心胸和開放的思維體系,「道德」可以形容成激活生命的機制的智慧,也可以譬喻成轉化平衡生命機制的律法,也類似於人類生命的隱秘醫術,這個兩個字卻偏偏少有人了解它。以至於人們對於道德的認知停留在一些片面和淺表的層面,或者停留在一些統治階級的需要所標榜的道德層面,還有一些是社會次序的需要層面,即公德層面。這些在大眾的意識里所存有的對於「道德」的理解,恰恰和我所理解的「道德」判若兩然的,對於我所解讀的"道德』對比給我的感覺,喜歡討論「道德」的人,恰恰是最不理解"道德』的時候。或許就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一些成因。

西方思想理念中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充盈著整個人當今人類世界的時候,並不知曉,「道德觀」的內涵里包羅萬象了所有的人生、價值、意義以及宇宙的動律。知識不是現存的、孤立的、對外部客觀世界的被動反映,而是以社會和文化的方式為中介的人際關係的互動。有關「道德」的知識和理論並不是對外部客觀世界的被動反映,因為客觀世界具有無限複雜性而認識主體具有巨大的能動性。道德的動律能夠在人性的普遍適用範圍內互通,如伏爾泰對於孔子的認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受壓迫,就不要去壓迫別人,自己喜歡自由,就要給予別人自由,這就是愛人如己。當然,這樣的愛人如己,並不意味著,自己喜歡吃梨,就偏要強迫不喜歡吃梨的人去吃梨。道德有時候是靈動的,意味著樂善好施,並且不強加於人。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對他的弟子說:「法在汝邊」,老子孔子亦說:「道不遠人」。道在萬事萬物中無形轉化,生滅現象是道的轉化關係中的表裡關係。生是有形有質表象,是有炁有量的有限內容;死是無形無狀的存在,是無限無量的存有。「道」是無形無限的本體,它是零,也可以是一,更加可以是二元對立,三元鼎立,四元方正,五元流轉、、、。道是體,德是用;道是本質,德是特徵;道是統一,德是統一中存在的分化而出的差異性,每一種差異性都是統一體里伴隨著複雜的需要性而誕生。當一個人,若真正地讀懂了《道德經》,就能夠理解「道德」的真正涵義。《道德經》是在全方位解釋「道」與「德」的存在關係,對應關係,哲學關係的全智學說。這樣的學說里,包涵的學問應有盡有,任何學者都可以從《道德經》中找到有關於自己專業的學術思想:比如道德和社會的關係,道德和政治的關係,道德和自覺性的關係,道德和自然的關係,道德和哲學的關係,道德和思維的關係,道德和名稱文字的關係,道德和自愈醫療健康的關係,道德和家庭的關係,道德和存在的關係,道德和智慧的關係等等如是,應有盡有。這些關係中,無不存在於「道」與「德」的存在對應關係,有形和無形的質量轉化關係,隱顯關係。《道德經》全書里所體現的道德,那種完全的,全面的對於「道」和「德」的學問,才是真正的「道德」,而這樣的「道德」,恰恰是只能體會,卻不能輕易言傳的體驗,心領神會卻容易發生語言障礙的真諦感知,這種感知中暗盒了人的身心體會和遭遇外境的宇宙信息的交換。比如《了凡四訓》就是對於「道德體系」存在的驗證碼。《太上感應篇》是道德體系中的神格化以及擬人化的感應書。

「道」是萬物的運化之力,如自然之力,亦如天地機制中的冥冥律法。它是同一性中的無處不在,也是統一的無限紛呈表裡關係;是暗盒的真理,又是變化無常的假象;「一真含萬假。」「四面八方虛與假,中心之正央如是真。」因此曹雪芹言:「假作真時真亦假。」所謂:真在中央假兩邊。這就是「道的一真」存在魅力,也是「道的萬假」存在的魔力。「德」是不同事物性質的表象體現,我們可以從事物的特徵中發現每一種事物不同的性質,我們亦可以從不同事物的性質中看到不同事物的德性轉化,不僅僅是人,任何事物都具有它自己的德性。所謂萬物相生相剋,一物呈現,隨著所需,萬物呈現;一物滅亡,隨著斷滅,萬物消亡。當一個人真正理解了什麼叫做「道德」,其實就真正進入了老子千言萬語所譬喻的「知無知」的狀態,此時就進入了真正的自信狀態。因為你已經相信了每一個人生命體都是本自具足的,無須把多餘的,負墜般的知識體系當真,那些知識體系是根據自身需要而相生相隨的,適用於他人的東西,並不合適於自己。知識和文化是需求和應用下的伴生產物,更多的是和自己無關複雜的衍伸物,孔子說的「知止」,就是寓意止於和自己無關的,和真理「道」無關的知識。此刻,你才能理解,何為修道修真,所謂「修道」不是為了成仙,是為了使自己進入真知的領域,而不被外事浮華的表象所迷惑。「修真」就是進入真誠的狀態,不跟隨自己嬗變的妄念,認識到自身本自具足和保持根本與天真,在不被污染的身心下去生活,不被外物所困擾,不被外界的妖言惑眾的思想所牽引,自己的意識不被附著在那些虛假的文字概念假象之上,盡量使自己的生命活在真實之中,活在本就自足的圓滿世界裡,本就自由的精神世界裡,本就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道」是大道,大道即真理,真理對應不同的事物現實不同的「道德對應體系」,分化呈現出來了德性。作為觀察者的人們,可以通過對於事物的探索發現和深入了解進入各個系統的「道」,即枝節的「道」。比如大道與大腦相遇,就形成了思維的道;大道與人相遇,就形成了人性的道;大道與感官相應,就形成了各個感官功能的道;大道與文字相遇就形成了文化體系及思想特徵的道;大道與客觀存在相應,就顯現出實在的道、、、等等。在分級體系中,每一個事物功能所顯化出來的道都是性質不同的道路,千人千面,各道不同。

「道」的力量存在於一切之中,只是有覺悟的人對於它的感知力較強一些,敏感一些的有「道」之人,必然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必然有「德」,這就是「道德」對於人的對應關係。如果一個不知「道」的人,人們贊他有「德」,那個「德」只有三種可能。一種是天生的德性,由先天所成就,如竹林七賢里的嵇康,天生神采俊逸,如天神下凡。每個人由於性格和後天命運機緣不同,而呈現的德性表象不同,而這樣的德性是可以通過修養或者修鍊得以改善的。另一種「德」,就是活給別人看的「德」,這種德性,說穿了是虧待了自己一輩子,死要了一輩子的面子或名譽,欺騙了自己一輩子,嚴謹的管理了自己一輩子而換來的美譽,這種對不起自己的人,只獲得了外部世界他人評價美譽的人,是最不幸的一種人,因為這種人一輩子不會懂得,什麼叫作生活,什麼叫作人生,白活了一輩子卻還樂在其中,可悲之人必有自得其樂之處。這樣的有「德」,不如無德,所以就如老子所預言的一樣「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在我的眼中,第三種「德」才是真正能夠和「道」相對應的「德」。一個人的「德」是匹配於一個人的覺悟的。這種覺悟中可以比喻成對於「道」的理解和感受,對於「道」的融通和應用。也就是說,一個人對於「道」的體驗和理解有多深刻,那麼與之相對應的「德」就會有所顯化,並且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多餘的造作,所有他的事情都是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的,這就是有關於每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了。

當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道德」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加清晰地認識到,「道德」從來不是用來指責他人的砝碼,也從來不是用來衡量議論他人價值好壞的工具,更加不會是社會道德淪喪的假命題、、、。因為「道德」從來和外界無關,僅僅和自己有關。

在個人的長期理解中,「道德」這個辭彙,是教人學會怎樣在現存的天道系統中去度量自己的現狀,去了解自己存在的狀態,以及校對糾正自己的偏差,提供每一個人走向幸福、改善心智健康、走向康庄大道上的一種高妙的,帶有哲學辯證思維的文化引領的形式。」

第一種世俗「道德」是「道」與「德」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是無法分開的混沌關係,這無不表達了「道德」在人們腦海中的蒙昧和無知的狀態,那種狀態是攜帶了太多人云亦云的社會標準和自利需求;第二種「道德」是帶有層次分明的對應關係,具有鮮明的哲理,「道行」與「德性」的表裡關係顯化,可以德見道,也可以修道而化德。由此可見:此「道德」,非彼「道德」。

推薦閱讀:

謝躍:為什麼有兩千多年道德傳統的國人卻是世界上道德低下的民族?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信仰為本道德為尊
我寧願做我心中的小人 也不願做這世間的君子
羅一笑事件中,是否有人涉嫌詐騙罪?如果是,誰有資格起訴?

TAG: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