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注新銳藝術家:弱市藏家的風險投資

「下注」新銳藝術家,弱市藏家的風險投資

「下注」新銳藝術家,弱市藏家的風險投資

「下注」新銳藝術家,弱市藏家的風險投資

  特約記者 方翔

  進入12月,藝術品拍賣市場因為北京保利和匡時的相繼舉槌,而再次成為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平心而論,綜觀兩大拍賣行的最終成交,除了以1.1615億元人民幣創出年度中國書畫拍賣價格最高紀錄的乾隆御筆《白塔山記》之外,能夠引發藏家競拍熱情的拍品並不是很多。其中,新銳藝術家的作品無疑成為了今年秋拍中,最受到關注的板塊之一。

  勢頭強勁 刮目相看

  此輪秋拍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許多新銳藝術家的作品紛紛打破了以往的紀錄。在北京匡時的秋拍中,誕生來自青年藝術家歐陽春的《捕鯨船(二)》。場內買家一口價喊至60萬開啟了場內的小高潮,最終經過場內及場外電話委託的多輪競價,最終以140萬元落槌,加傭金以161萬元成交,由場內1608號競得。此前,保利秋拍的歐陽春的另一件作品《王的囚籠》以17萬起拍,最終73萬落槌,加傭金以83.95萬元成交。

  沈小彤在1992年創作的《紅紅的那些人》以345萬元成交,創造藝術家作品的最新紀錄。這件作品曾經獲得廣州雙年展優秀獎,是藝術家早期創作之一,作品的生澀大膽張揚,充滿著當下文化精神的價值意義。

  陳可《植樹》185萬元落槌,加傭金212.75萬元成交,創造藝術家作品新紀錄。此作是藝術家難得一見的大尺幅,敘事完整,人物豐富的精品之作。他的早期繪畫作品還有受到日、韓卡通藝術影響的痕迹,而後期的作品則完全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語言。

  北京保利則首次推出了「新繪畫」專題中,一批70後80後的年輕藝術家已經嶄露頭角,獲得了眾多藏家尤其是新近入場的青年收藏群體的青睞,仇曉飛《大摩天輪》、段建宇《姐姐系列NO.2》和劉韡《無題》更是經過買家的多輪角逐,均以高出估價的理想價格成交。

  翻開中國藝術品拍賣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每當市場處于震盪期的時候,新銳藝術家都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並屢屢出現意外的高價。記得在2008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當時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出現了自「非典」行情之後最大的一輪調整,但也正是由於這輪調整中,許多新銳藝術家第一次走上了藏家的視野。主要分為以張曉剛、王廣義為代表的市場一線當代藝術家,以陳逸飛、王沂東為代表的寫實類的藝術家,以尹朝陽、高瑀為代表的70後、80後藝術家三個類別。從最終的成交情況來看,以尹朝陽、高瑀等年輕一代的藝術家成為了當時市場最為活躍的一個群體,像高瑀在2007年作的《打虎》,在2008年春拍中的成交價達到了112萬元,而這個價格目前依然是其作品拍賣的最高價。

  之所以每逢弱市的時候,新銳藝術家之所以往往有好的表現,主要還是因為對於許多市場行家來說,由於之前已經在低價位購進了許多老一代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處于波動的時候,往往會對於新的價位體系不適應,並採取保守的態度。而對於新晉買家來說,由於手中的「籌碼」並不多,加上整體市場疲軟,因此與其購買已經價格體系明了,且已經上漲許多的老一代藝術家的作品,為行家們「解套」,還不如選擇新銳藝術家,說不定其中還存在著巨大的升值空間。

  從前兩年一些拍賣行為新銳藝術家推出的專場,如永樂拍賣的「美麗新世界」專題等,到這兩年許多拍賣行相繼推出的「新水墨」、「新文人」板塊,都是通過市場的方式,來尋找出具有潛力的新銳藝術家,而從介入到這些專場的藏家來說,也越來越呈現年輕化的特點,他們或許對於美術史並不熟悉,或許對於傳承並不關注,他們所在乎的是畫面所折射出的內容是否能夠打動他們。

  優勝劣汰 速度加快

  從西方的藝術史看,不論是19世紀的印象派,還是後來的波普藝術,都聲名鵲起於藝術家自發舉行的展覽和評論家的唇槍舌戰。而在中國,每一個時代,對於繪畫的學術評價與爭論也從未停息,「新文人」、「新水墨」、「新工筆」、「新朦朧主義」,每一個理念都曾經成為一個時期受到關注的對象,但從現在的市場來看,則又難分伯仲。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70後、80後」為代表的新銳藝術家群體,是一個人數較多、個性活潑,具有強烈藝術進取心且處於不斷裂變的社會群體,他們並不代表某個藝術流派,卻擁有一股推陳出新的強大力量。如果僅僅從學術上分析,好像都無法給他們以準確、全面、讓人完全信服的定論,因而隨著拍賣市場的介入,他們的價值也在被一點點挖掘出來。許多當下十分紅的新銳藝術家,如陳可、郝量等,均參加過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的拍賣會,有些拍賣行甚至還會為這些新銳藝術家舉辦個人展覽。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新銳藝術家的推廣上,市場也是走過不少彎路,從早期以3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價格,專門收購在校或剛畢業的美院學生作品,到後來一些拍賣行專門開設以美院學生作品為主的專場拍賣會,到現在集中在剛被市場認可的新銳藝術家專場,在這個過程中,不少的收藏家曾經走過彎路,許多作品在現在可能是一文不值。

  除了拍賣會的推介之外,我們也應該看到越來越多的機構看中了不少藏家對於新銳藝術家在學術上的地位,因而也推出了各類評選,這也成為了許多拍賣行在介紹中經常會引用的內容。對於這類獎項,藏家還是需要辯證看待,不僅要關注其頒獎機構,更應該了解有關評委對於其作品的評價,以此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的收藏風格。

  在前兩年,許多新銳藝術家的市場價值剛剛被藏家所發現,其價格相比大牌名家來說,幾乎只有一個零頭,因而不少人也將購買這些新銳藝術家稱為「微投資」。但是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許多創出紀錄的新銳藝術家作品的價格,幾乎已經達到了大牌名家的一半,甚至更高,這顯示出市場風險更大。而且這些創出紀錄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這些新銳藝術家的代表作,不僅尺幅大,而且繪製也精,因而僅僅具有參考價值,如果藉此作為參照來投資他的其他作品,很有可能會發生風險。(編輯 曹俊傑)

推薦閱讀:

藝術家應該永遠在逃離
錯位人生:亡國之君宋徽宗是偉大藝術家
藝術家丹尼斯·萊文(Dennis Levan)
美國藝術家Albin.Veselka繪畫作品(5)
美國藝術家Gil.Dellinger繪畫作品欣賞(3)

TAG:投資 | 藝術 | 風險 | 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