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韓信到底敗在哪

英雄所見略同

公元前205年劉邦在被趕出陝西以後,蝸居漢中,在此拜韓信為軍隊的最高司令官,統一指揮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拜將之後,劉邦與韓信有過一場對政局和今後戰略的討論,這就是著名的《漢中對》,無獨有偶,四百年後,在宛城(今南陽),又出現一次君臣之間的戰略探討,這就是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我們對比一下兩對君臣對話,就能分析出韓信與諸葛亮的思想脈搏,找出韓信最後被殺的歷史邏輯。

當時的劉邦和劉備所處的形勢幾乎相同。都是外有強敵,以小搏大。《漢中對》和《隆中對》對天下的政局都作了透徹的分析,將項羽和曹操的優缺點進行了比較,對雙方戰略條件進行對比。

韓信和諸葛亮兩人隨後對選擇的戰略方向也大致相同,其主要力量均指向陝西。所不同的是諸葛亮有一輔助進攻路線,就是設想由荊州向宛洛的牽制性的進攻。

兩人在戰略時機的掌握上也基本一致,韓信針對項羽後院失火、自顧不暇的特定環境,以及根據關中三位降王眾叛親離,喪失民心的具體條件提出了三秦盼漢,將士思歸的有利時機。諸葛亮則把守四川,積蓄力量,待「天下有變」,「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可以說在戰略方向和戰略時機上兩個不同年代的人卻英雄所見略同。

但是在具體的方法上,兩人是有差異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沒有提出具體的施政措施,但他最後說:「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裡核心目的是建立霸業,重整漢朝。高舉的是漢朝的旗幟,遵循的是前朝的模式。那末漢朝是什麼模式?簡單說,是郡縣管理體制下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反觀韓信,提出的具體措施是有三條:「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

韓信看錯劉邦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這就同諸葛亮的主張有了不同。

諸葛亮時期以是西漢末年,郡縣制雖然推行了秦漢兩個朝代,但是並不鞏固。就在三國時代以後的晉朝,所出現的八王之亂,就同諸侯割據有很大關係,可以說晉朝在國家體制上是歷史的倒退。而諸葛亮在未出山時已明確提出維護漢朝體制,復興漢室,他準確的把握了歷史的脈搏。

而韓信在世時,正是國家體制的轉型期,上溯到周朝,以及後來的春秋戰國,在這一千多年裡,國家體制都是諸侯分封制。以致秦朝二世而亡,當時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秦朝滅亡不是由於橫徵暴斂,而是亡於採取的郡縣制的國家體制的結果,所以漢朝建立後,對採取分封制還是郡縣制有較長時間的爭論。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強調項羽推行分封制不假,劉邦在楚漢相爭時也推行的是分封,如果沒有開始的分封諸將就根本戰勝不了項羽。這時事實,但有個原則區別,項羽將分封製作為最後的國家體制,而劉邦則將分封作為一時的權宜之計。劉邦在建國初期也採取的混合的國家體制,一部分郡縣制,一部分分封制,但此時的分封制以有了變化,就是劉邦規定非劉姓不得封王。

現在回頭看,韓信還是對劉邦和項羽認識不清,韓信在劉邦的鞍前馬後,是最清楚劉邦對分封諸侯的態度。而項羽本身就是主張分封制,韓信在國家制度上是與項羽心心相印的,他們應當是一個戰壕的同路人,但他跟錯了人。

韓信從小貧窮,立志出人頭地,但他的追求不一樣。項羽見到過秦始皇,公開藐視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見到秦始皇,更感慨嘆息到:「大丈夫當如此也!」這二位那才是叫有雄心,要坐就坐到芸芸眾生之上,宇宙之巔,可以說是梟雄級的人物。而韓信不是,他追求的最高目標是一人之下,眾人之上,坐到人臣的最高級別—封侯就滿意了,所以後來多人勸他獨樹旗幟時他一口回絕了。

他脫離項羽陣營不是認為項羽太殘暴了,而是因為在項羽陣營被封侯是毫無希望。他跟隨劉邦,就是想封侯,但劉邦和他在政治路線上是分道揚鑣的。韓信認為項羽在將士們立了功,應當行賞封爵時,就吝惜起來。但項羽吝惜的是小權,到後來,他做了西楚霸王,還不是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嗎。而劉邦極善於籠絡人心,此乃小恩。在大的權力上,劉邦是不會放手的。

兩千年前韓信在《漢中對》時對劉邦講要「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時,劉邦心煩不心煩。我想當時他還不應該心煩,因為天下還不是他的,指山賣磨非常容易。一旦江山成為劉邦兜里的私貨,他是否同項羽一樣吝嗇呢?

推薦閱讀:

韓信統領30萬大軍不造反,為什麼手裡沒軍隊時才造反?
韓信的下場其實可以避免 只是當事者迷
「燒錢」就能成為亞馬遜?從潑皮胯下鑽過的未必都是韓信
韓信之死:都是「跑官要官」惹的禍
韓信之悔:不全用蒯通之計

TAG:韓信 | 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