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為什麼會舉國降魏?十年前此人遇刺身亡已埋下禍根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失敗,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之後,魏延與楊儀爭奪蜀漢大軍指揮權失利被殺,遭後主劉禪誅滅三族。史稱「魏延之亂」。對三國中最為弱勢的蜀漢而言,征西大將軍魏延之死,意味著一個璀璨將星時代的落幕,蜀漢整體國策開始傾向偏安自守。
陳壽《三國志》中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加之當時魏延兵敗後一路逃往漢中,可見魏延本意並非真的想反蜀,但擁兵自重、舉兵內訌的罪名是洗不掉的。而在魏延「叛亂」一事上,有一位大臣充當了不光彩的推波助瀾角色,他就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兩度推崇的費禕。
魏延死得有點冤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病逝後,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說:「丞相雖然身亡,但我魏延還在!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伐魏討賊這樣的國家大事呢?再說,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聽楊儀擺布,做斷後的將領?」於是,魏延與費禕共同商量留下和回去人員的部署和分派,並強迫費禕親筆書寫,與自己聯名通知諸位將領。費禕沒有指出魏延這樣做的危害,而是耍了一個滑頭,欺哄魏延說:「我要為您回去和楊長史解釋一下,他是個文官,不大懂軍事,一定不會違抗您的命令。」魏延同意了,費禕出營門後就拍馬急行,一直跑回大營。過了一會兒,魏延後悔讓費禕回去,派人去追,但已經追趕不上。這才有了之後魏延怒火中燒,帶兵燒絕閣道,與王平對峙等「叛亂」等事。
以費禕此前屢次出使東吳時展現出的機敏辯才,完全可以在楊儀和魏延之間起到潤滑劑作用。就如關羽看不起歸降的馬超,想與馬超比武,諸葛亮一封書信即讓驕傲的關羽放下了與馬超較量的念頭。
魏延之死,費禕難辭其咎
費禕來見魏延,只是想看看魏延是否會執行諸葛亮的遺命,並沒有痛陳利害,勸說魏延從國家和軍隊的高度層面考慮,倘若他違背軍令會有什麼後果。魏延「叛亂」,幾乎必死,對蜀漢來說,肯定是非常巨大的損失。可以說,在魏延軍營,費禕的表現大失水準,說他是魏延之亂的幕後推手並不為過。
在殺死魏延後,楊儀沒有撈到多大好處,居功自傲的他屢屢口出怨言,被削職後仍不自省,魏延死後的次年就在獄中自殺身亡——耐人尋味的是,費禕則青雲直上,繼蔣琬之後擔任蜀漢的丞相,延熙十五年(252年),劉禪命費禕開府,至此,費禕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所謂樂極生悲,253年正月朔日(大年初一),費禕在漢壽大宴蜀國群臣,好酒的費禕當時喝得昏昏沉沉,沒有任何戒備之心,結果被魏降人郭循(費禕器重的幕僚)匕首刺入胸膛,當場身死。此時距郭循降蜀已有三年。
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元壩區昭化古城西牛頭山的費褘墓
當郭循刺殺費禕的消息傳至曹魏後,魏主曹髦下詔嘉獎郭循,追封其為長樂侯,並拜郭循之子為奉車都尉,賜銀千餅,絹千匹。郭循隱藏得好深,這也充分說明,有子嗣後代在敵國的降將切切不可重用。
費禕遇刺身亡成為了蜀漢第一大案,震驚朝野,而費禕的被殺直接導致了蜀漢統治政權弱化,荊州集團勢微,以譙周為代表的益州集團(投降派)強勢崛起,也為十年之後蜀國舉國投降曹魏埋下了禍根。
推薦閱讀:
※馮小剛:十年,從一地雞毛到十面集結
※現在是2018年,如果回到十年前的2008年,你會怎麼做?
※賴布衣留題火吊球 乾山乾向水流乾, 乾峰出狀元 十年出個狀元, 二十年難精周易
※2013黃河十年行紀事之十三
※NASA研發激進推進系統:只需十年可達太陽系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