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雅事之——話紫砂壺之「龔春篇」
在傳統的中華文化當中有這樣一句名言,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僅僅是這樣,而且我們還有信奉祖師文化的習慣,亦會把每一行業里的「首位狀元」供奉為「開山鼻祖」和「祖師爺」。
譬如說:凡是做木匠活的人,都歡喜把「魯班」供奉為祖師爺;凡是道教的徒子徒孫,都歡喜把「張道陵」供奉為祖師爺;凡出海捕魚的漁民,都歡喜把「海神娘娘媽祖」供奉為祖師爺;凡是佛門弟子,都歡喜把「釋迦摩尼」供奉為祖師爺。。。。。。凡事種種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在紫砂壺的行業里,也都蓋莫能例外,大家一致都把「供春」供奉為紫砂壺行業里的祖師爺。
之所以大家一致都把「供春」供奉為紫砂壺行業里的鼻祖,不僅僅其本人是第一位由於做紫砂壺而出名的紫砂藝人,而且還極大的推廣了「紫砂壺」,且讓眾人都逐漸喜愛上了紫砂壺。
據史料記載,「供春」又名「供龔春」和「龔春」,大約出生於公元1506年至公元1566年,即明朝弘治至正德年間人士,具體的生卒年月則不詳,其原本就是江蘇宜興進士吳頤山的一個家僮。。。。。。還有的史料又有這樣的記載:「供春」原先只是個「賣身為奴」的家僮,姓什麼,今已不考。當時因做茶壺出名而被主人吳頤山恢復了自由人身份,但世無「供」姓,「久而有名,人稱龔春」(《玉石瓠》),供、龔同音也。然而在所制的壺上落款,仍題作「供春」。
又據史料和各類傳說的記載,吳頤山在還未高中進士之前,曾一度在江蘇宜興金沙寺讀書,(備註:即今天的江蘇省宜興市湖滏鎮)。書僮供春在「給使之暇」,發現了金沙寺的僧人將用於製作陶缸與陶瓮的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製成壺樣。便暗暗的「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坯茶匙穴中,指掠內外」,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鉄」的紫砂茶壺,這把壺就是後來名聞遐邇的紫砂茶壺。因為是「供春所製做的紫砂壺」,故而人們就取名為「供春壺」。
龔春所製作的紫砂壺取法自然,是仿照金沙寺旁的一顆大銀杏樹的樹癭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且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現在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裡就藏有一把「樹癭壺」,乃是供春所制,其壺的造型極其古樸,指螺紋時隱時現,且把內和壺身都刻有篆書「供春」二字。相傳他製作過「樹癭」、「龍蛋」、「印方」等壺式 。
明朝的張岱所撰寫的《陶庵夢憶》一書中云:「宜興罐以龔春為上」。同樣是明朝人士的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正始》一書曰︰「供春,學使吳頤山家青衣也。頤山讀書金沙寺中,供春於給役之暇,竊仿老僧心匠,亦淘細土摶胚,茶匙穴中,指掠內外,指螺文隱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現節腠,視以辨真。今傳世者,栗色闇闇,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世以其系龔姓,亦書為龔春(人皆證為龔,予於吳冏卿家,見時大彬所仿,則刻供春二字,足折聚訟雲。)」。
清朝的吳騫在《陽羨名陶錄》中也這樣寫道:「搏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明代的黃玉麟、江案清,以及當代的汪寅仙、徐漢棠等名人名家,都對供春壺做過深入細緻研究,也都仿製(做)過龔春壺。
【備註:各種「供春」類紫砂壺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上。】
杜老倌俠客居(陸偉)寫於2015年12月13日星期日下午
推薦閱讀:
※新買紫砂壺怎樣泡養
※怎麼才能買到好的紫砂壺?
※選對紫砂泡對茶,不同泥料匹配不同茶系
※養壺的幾點小建議,你會喜歡的
※紫砂小迷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