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蒙古族婚禮

原文地址:蒙古族婚禮作者:喀左蒙古人巴林婚禮的簡化套路

" height=480 width_=64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一)提親酒蒙古人向姑娘的父母或親人開口提起成親的話題叫做提親。傳遞這個意思的中介(媒人)者人選是十分講究的。這個人不僅具有能說善解人意之素質、而且必須是完人。所謂完人即是夫妻長壽,兒女雙全的人。同時還擇良辰吉日到姑娘家裡開口提親。如果姑娘的父母以及爺奶均健在,首先向姑娘的爺爺奶奶獻上哈達敬上美酒開口提親。但是,作為爺奶也不可能把孫女的事情都大包大攔,便找一個合適的、彎轉的理由,做禮節性的答覆,即「女兒家的幸福是命中注定的,姑娘的終身大事嘛!由她父母去定妥吧」。作為父母,在包辦婚姻的!日社會裡是最有權威的。書中記載的答覆詞基本一致,即「女兒家的事兒,喝十家的酒,看百家的兒,選如意女婿,這是我們的心愿」。過了這個關,相互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如果雙方都可心,那下一關即是對照一對男女青年的屬相環節了。屬相不相剋,這門親事就成了。如果屬相有問題,古代的蒙古人是絕對不成全這門婚事的,這是古代蒙古人決定姻緣的死規矩。(二)訂親酒男方家庭的長者牽頭與直系幾個親戚來到女方家裡,拜見姑娘的父母,設酒宴並商定聘禮的環節叫做訂親酒,又叫放哈達宴。訂親酒宴上,女方父母向男方父母點名要銀制鼻桊兒的白駱駝作為首禮、吉祥的羊群為輔禮,以次要玖玖捌拾壹個聘禮是父母對女兒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的祝福和寄託。實事上不可能要那麼多聘禮的。反而,蒙古人自古以來,嫁女兒時不求男方送更多的禮品,甚至有著認真履行姑娘也有繼承遺產的天理,把女兒應該得到的那分財產,作為嫁妝陪送出去的習俗,這樣便出現了陪嫁牲畜。(三)送行箭袋宴自古以來,蒙古人娶媳婦時,做新郎的小夥子身佩箭袋,騎著好馬,以大胡達(胡達,蒙語,漢意為親家,與雙方父母平輩的男人)為首,臣子胡達為輔的幾十個人的馬隊協同,要前去女方家裡參加宴席,實際上就是去接新娘子。此時,男方舉行的歡送酒宴就成為送行新郎或送行箭袋宴。送行箭袋的宴會上,從婚禮大胡達開始,新郎的隨同(跟姑爺的)都要一同人席,然後新郎的父母以及新郎本人向眾親戚敬酒以示謝意。酒桌的程序禮節按習俗規範進行完畢,才給新郎以及隨同人員上飯敬湯。新郎餞行時,十幾個人的騎馬隊伍隨同護送。走到姑娘家附近,便停下來下馬稍休息,先派善長婚俗禮節,酒量又好的兩位或四位到女方處請安,這個禮節叫婚禮先前請安。女方發現先前請安的人已到達後,就立即擺好酒席、斟滿美酒,以女方婚禮大胡達為首的主要人員,在蒙古包正中席的左側按序就坐,右側則留給男方貴賓。同時開始拉起悠揚的馬頭琴,唱起古老而動聽的長調,迎接前來請安的男方使者。男方請安使者向女方大胡達請安畢、女方就向請安使者敬獻禮物並舉行隆重的宴請。這個酒宴便是歡迎宴。請安使者從女方家出來回到男方住處以後,新郎才與配郎人一起去女方家,但是按蒙古族的婚俗,能進女方家的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必須得經過一道問箭袋的關,與女方大司儀經過智慧和唇舌的交量戰勝之後便可放你進家的。這叫壓門或檔門,又叫制止箭袋。(四)敬碗禮雙方司儀各顯其能用動聽的語言、美妙的節奏、爭辯箭袋的原由意義之後,把男方大胡達請進家中,擺上酒席,女方的大胡達用金碗向男方大胡達一行敬酒,表示歡迎的環節叫敬碗禮。(五)連杯宴在敬碗禮的酒席上,歌手獻歌雙首,斟酒數輪之後,給客人上主食,吃畢,婚宴間息。利用這個空間,男方客人歇鞍,飲馬。不一會兒就要舉行連杯宴。連杯宴是蒙古人嫁女兒,娶媳婦的最重要的禮節之一。男女雙雙按照蒙古包左右兩側的順序就坐後,讓即將出嫁的姑娘躺在蒙古包的正中席,前面有四位婊妹護衛,新郎則坐在正中席西側的新氈子上面。火灶前面擺放一張方桌,上面擺放著前德門賀莫,然後,雙方大胡達舉起酒杯,歌手唱蒙古長調,這時女方的祝頌人跪坐在火灶前,銀碗里斟滿牛奶開始吟唱連杯祝詞。即:「銀藍的天空即是,雲和雨的結緣。擁有日月的裝飾,星辰的連結構成。金色的大地便是,根和枝的結緣。擁有花草的裝飾,穀物的營養構成。姑爺姑娘的婚姻那是,良家連杯的結緣。擁有婚宴的裝飾,兩情相系的結果。傑出的四聖權威主,雜卡爾瓦迪、滿赤撒瑪迪、阿爾達什迪、鐵木真,立下的規矩禮節。那高貴的賢者明鑒的,專為姑爺姑娘預備的,充滿父母情意的,包含著親戚朋友喜悅的,這一碗聖潔的乳汁給姑娘品嘗,為一對新人的美滿婚姻而祝福。為孩兒終生幸福而連杯。」等的連杯祝詞,之後,祝頌人起身把乳汁給姑爺和姑娘一一品嘗。所以,人們把這一禮節習慣的稱為「連杯宴」。(六)賞箭宴連杯宴結束後,岳父岳母向姑爺賞賜男子漢的象徵、神聖的白箭,同時也賞賜嚼鞍齊全的駿馬並為姑爺換新裝。賞箭宴的主要食物是全羊肉,而且羊肉是用一個大木方盤裡裝著的,因此,又叫特博喜宴(特博喜蒙語,漢意為木製托盤),特博喜進來後,女方的勸酒員把全羊按禮節整理過後,新郎必須趕在四位小姨子前面搶到羊秀斯的沙嘎xag一a(沙嘎,蒙語,漢意為踝骨),為此,這個禮節又叫沙根圖xagantu(沙根圖,蒙語,漢意為脛骨)宴。新郎抓緊把羊躁骨拿下來後,用潔白的哈達包起來裝進右腳的靴筒裡頭保管好,否則羊踝骨被沙根圖的四位小姑娘搶去,那麻煩就大了,要拿回它就得敬獻哈達美酒,磕頭求饒後才能給的。(七)女兒出嫁沙根圖宴結束後,婚禮主持就提醒雙方:「雨過就會晴天的,貴客終歸也要回去。姑爺姑娘該要轉香了,女兒出嫁的時辰快到了」。這時,庭院中間放一個青銅鼎燒香,然後,新郎、新娘騎上好馬,走到院中正轉一圈青銅鼎就叫轉香,完畢,女方就為女兒送行,姑爺也隨同回家,因此,新郎的眾隨同也都要準備上馬待命。這時,女方向男方親戚每人敬兩杯美酒,並同唱馬蹬之歌,這個酒叫上馬酒。(八)箭袋探訪送親車隊臨近新郎家的時候,騎馬先回到家裡的新郎,重新佩戴箭袋,與四位跟姑爺的小夥子一起,要迎上新娘子的車隊進行探訪叫箭袋探訪。在古時,聖祖成吉思汗的弟弟孛勒闊台迎親途中遭遇過搶親事件,從此以後便形成了箭袋探訪的習俗。新郎來到新娘車隊跟前,然後按正轉方向繞車一圈後才回去。送親車隊已到達,男方首先找到送親來的四位嫂子敬雙杯禮酒以示謝意,然後,諸嫂子才能下馬,這個酒叫下馬酒。新娘下車前,新娘的梳頭爹早早上車給坐在車裡的新娘品嘗奶子,並用肋骨把新娘的秀髮分成兩半後才鋪上蓮花圖案的新氈子,將新娘子接下車與新郎拜堂(太陽)成親,步人洞房。(九)歡迎宴等到新娘進屋,男方立即安排送親的胡達,胡達蓋(胡達蓋,蒙語,漢意為親家母或與新娘父母平輩的婦女)們人席。這個酒席叫做歡迎宴或接風洗塵宴。(十)認親妻宴會進行到最盡興的時候,安排新娘拜火灶以及向公婆、兄弟、親戚磕頭見面的認親程序。先與直系親屬間見面畢,便擺奈吉宴(奈吉,蒙語,漢意為梳頭親)。奈吉宴是認親宴的主要內容之一。奈吉宴的酒桌上,以新娘的梳頭爹、梳頭娘為首的雙方大胡達、新郎、新娘的父母等在坐。做奈吉的一方按習俗要講究八數,因此,奈吉方的八位親戚赴宴時,反覆退辭八邊才能到場的,為此出現了「奈吉似的退辭八邊」的說法。奈吉們赴宴落坐後,三方父母就得以齊全,因此,這個酒席又叫三婆宴。酒席開始後,歌手獻歌,司儀獻詞,唱畢,新郎新娘向梳頭爹、梳頭娘以及雙方父母磕頭致謝。(十一)回敬母愛婚俗禮節中,回敬母愛是最重的一種禮節。因此,人們格外的重視,傾注一切的心意和真誠去落實這一環節的。但是,所謂的回敬也只不過是道義上的、情感上的象徵性的回敬,因此,女方對於禮品的輕與重是從來不計較的。說到回敬品,多數為帶犢的乳牛,另外給姑娘的母親專做一套蒙古袍。還有的講究五種白色禮品,即奶食、精米、寬幅的白氈、白銀(錢)、潔白的哈達等。形式上也十分講究,能夠自然的營造一種神聖的氛圍,即男方的司儀代表新郎的父母,向新娘的父母表達感激之情。首先,敬畜乳加哈達,乳代表純真的母愛,哈達代表著神聖無限的父母之恩。然後,祝頌人吟唱回敬母愛的祝詞。即:「把心愛的女兒,撫養成人之後,按照婚宴禮節,送嫁到岳家的,博愛的父母是活佛,養育之恩難報答。把那聖潔的初乳,斟在吉祥的金碗里,把那初奶來精兒的紅色乳牛,與其牛犢一起。食物的德吉馬奶酒,巨大的全羊秀斯。有紋的綢緞長袍,度白的哈達一起。謹向母親敬上,報答養育之恩。」之後,把孩兒(新郎)向岳父岳母磕頭致謝。
推薦閱讀:

3dmax+VRAY效果圖入門與精通自學完整視頻教程
陳百川堪測實例專輯視頻
康復故事8——我的第一段無痛苦掰腿視頻與第一段教學視頻
搞笑視頻集錦(2)
新手最全的視頻——各種壓腳的使用

TAG:視頻 | 婚禮 | 蒙古族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