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級62型護衛艇圖輯(12XX) 東海艦隊

東海艦隊上海級62型護衛艇圖輯(12XX--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護衛艇21大隊:1中隊(1201-1204);2中隊(1205-1208)護衛艇26大隊:1中隊(1231-1234); 2中隊(1235-1238).3中隊(1239-1242)護衛艇29大隊:1中隊(1271-1274).2中隊(1275-1278) .3中隊(1279-1282)

1201

1201

1202

1202

1203

1203

1203

1204

1204

1204

1205

1206

1206

1206

1206

1206-2

1207

1207

1207

1208

1208「黃蜂」級(021型)大型導彈艇上海滬東造船廠製造,1963年下水,1965年12月底服役。1970年該型艇實現全面國產化,西江造船廠也於1971年建成首艇。在國產化過程中,我國的技術人員也對該型艇進行了不少改進,主要有:研製了鋼質可放倒桅杆,導彈裝載架改成裝在短架,人工收、拋錨改為錨鏈筒自動首、拋,在南方使用的艇上加裝了空調系統,增加了無線電台,偵察雷達,保密機等設備。1975年,該型艇定型,開始大規模生產,裝備部隊。排水量:標準171噸,滿載205噸 主尺度:長33.6米,寬7.64米,吃水2.7米動 力:3台M型503A柴油機,柴油機,持續功率8025馬力,3軸。 航 速:35節 ;續航力:800海里/30節 ; 編 制:28人武 器:導彈:4座SY-1單聯反艦導彈發射裝置;69式30毫米雙聯全艦炮2座(早期為61式25毫米雙聯艦炮)。雷達:對海搜索—「方結」,I波段,搜索距離73公里;火控—「圓球」或「稻燈」雷達,用於控制30毫米火炮; 敵我識別—2部「方頭」,1部「高桿A」。霍拉級(6621-1)黃蜂級改進型,改裝2門69式30毫米雙管全自動火炮。艇尾的球狀物是「圓球」火控雷達 021的原型21G型改裝鷹擊-8型(C-801)導彈。021型導彈艇是根據中蘇「二四」協定轉讓的兩型導彈艇(6621、6623)中的6621型艇發展而來的。蘇方交圖時,該型艇尚在一系列的試驗改進中。圖紙資料不完整, 互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其完整性、可參考性不及6623型艇。有關部門結合國產材料設備供應實際情況和圖紙問題,清理配套,拾遺補缺。但滬東造船廠1960年剛開始建造首艇的時候,蘇方專家既撤走,中國於是集中科研力量攻關。首艇於1963年8月下水,開始了一系列的試驗,直到1965年9月才完成全部國家試驗。1965年10月,在海軍試驗基地遼西導彈試驗場,該艇裝上模擬導彈進行發射試驗。在航行和系泊狀態中總共發射了5枚模型SY-1(上游1號)導彈,均沿滑軌順利發射離艦成功。但後發射筒在導彈飛出後,高溫燃氣將發射筒前蓋吹壓變形,後蓋被高壓氣流吹入海中。證明著這種發射筒結構在抗導彈火焰風暴時有缺陷。中國設計人員隨後採取措施,重新設計發射筒的前、後蓋,並在各發射筒之間設置防火焰風暴走廊,到12月再試驗時,艇的結構就消除了導彈發射的各種影響。首艇於1965年12月交付海軍入列。海軍對導彈發射裝置進行了改進,加上了導彈裝填伸縮臂,使單艇裝全部導彈的時間比原來縮短3/4,大幅度提高了快艇的戰備適應能力。隨後,配套的30毫米自動炮和火控雷達,具有邊掃描,邊跟蹤的搜索/攻擊雷達研製成功,該艇於是配備齊全,成批投入現役。021型導彈快艇2007年5月31日全部退役進口:5條6621。上海滬東造船廠:首艇1965年12月底服役。051號。MD872柴油機艇:聯邦德國發動機裝第3、5、6號艇。部分國產化艇:4號艇,68年交付。國產化艇:70年交付。69雙30毫米艦炮:76年交付。首條西江第18艇。3110號艇試用K48E,後拆除。伸縮臂發射架:4808工廠79年完成。75年310號艇試驗。69雙30毫米炮全自動系統:80年代初裝艇。定型艇:1975年2月。齊裝實驗艇:改善生活設施,西江36號艇87年交付。另有設備改裝與改進設計。21G型:改裝鷹擊-8型(C-801)導彈。西江造船廠:1971年建成首艇4805廠:73、74年各一條。試驗艇:滬東1121號精品化改進實驗,79年。總計建造121條。滬東85條,其中交付海軍72條,4條援助朝鮮,9條等待主機,鏽蝕嚴重而報廢。柳州西江造船廠(434廠)36條,其中交付海軍32條,出口巴基斯坦4條。021型黃蜂級124艘 215, 218, 1121, 3113, 3114, 3115, 3128, 3129, 3130, 3131, 6106, 6108, 7119, 7127..... 本級艇最仿自蘇聯"6621"型("Osa-I"級)飛彈快艇(中共稱導彈快艇),自1960年開始由蘇聯提供圖紙材料轉讓製造,由上海滬東造船廠負責裝配. 由於中途適逢中蘇交惡,蘇聯撤走專家材料設備而停頓,後經自行摸索土法鍊鋼,第一艘原型艇於1963年八月下水測試,1965年十月成軍服役,稱為"021"型(俗稱"黃蜂"級). 1971年西江造船廠加入生產建成首艇;但由於仍有許多問題在不斷測試改善中,直到1975年才由中央軍委批準定型大量生產. "黃蜂"級飛彈快艇為鋼質船殼,標準排水量171噸,滿載205噸;艇長33.6公尺,寬7.6公尺,吃水2.7公尺,主機為3部M503A型柴油機,8,025匹馬力,三軸推進,速率35節,巡航速率30節時航程為800浬. 艇員編制28人. 武裝為艇艏尾各一座雙聯裝25公釐/60倍徑砲(後以30公釐/65倍徑砲代替),艇尾四座(部份為兩座)鷹擊一式反艦飛彈發射器. 本級艇設計有可倒放的主桅以便將艇駛入洞庫之中. 124艘"黃蜂"級中有5艘為蘇聯原裝"Osa-I"級,其餘為中共自造. 在1966年還出現一種加長型的"河拉"級,艇身長42公尺,四座鷹擊一式反艦飛彈發射器但無火砲;只建造了一艘. 本級艇目前有65艘在役,35艘備役中;已判別出的本級艇編號為:215,218,1121,3113,3114,3115,3128,3129, 3130,3131,6106,6108,7127等. 另外本級艇有4艘於1980年外銷北韓,4艘於1984年外銷巴基斯坦,,4艘於1988年1艘於1994年外銷孟加拉,3艘於1994年外銷葉門但因其內戰而中止運交,10艘於1995年運交伊朗.

21型7119

21型導彈艇6107

2302

301

3113

2302

2304

2301

3113

3011

2305

2306

2307

6121

1027

1028

6006

2109乘風破浪——記中國海軍導彈艇的發展編者按:本文作者為一位軍事愛好者,文中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 自1840年以來,中國所面臨的大多數入侵威脅是來自於瀕海方向,這種狀況直到1949年建國後也沒有多少改觀。20世紀50年代,美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最強大的冷戰對手,其海軍非常注重兩棲登陸作戰模式,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並裝備有大量的兩棲作戰艦艇和裝備。由於當時美國支持退守台灣的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處心積慮的蔣介石針對大陸方面的弱點,妄圖憑藉其海空軍優勢不斷尋找時機反攻大陸。而這種入侵必須是要藉助美國海軍強大的兩棲戰艦群來投送大量國民黨軍隊,這使得中國大陸早期的海防建設非常注重抗登陸作戰能力。 抗登陸作戰能力包含兩重使命:即打擊敵方投送登陸兵的艦艇編隊和殲滅上陸的敵方兵力。前者主要由海軍承擔,這就是中國海軍早期建設的主要目標。初創時期的中國海軍非常缺乏大型作戰艦艇,而且這種狀況在很長時期內又難以改善,大型艦艇一時難以成為海防主要力量,海上反艦作戰的使命就主要落在了小型艦艇身上。當時中國海軍人員多數來自陸軍,缺乏對海上作戰的認識和經驗,在建立作戰體系問題上更多的是沿用蘇聯所傳授的模式:採用魚雷艇和炮艇協同,殺傷性火力與殲滅性火力相結合。在很短時期內迅速組建多個相當於護衛艦和驅逐艦火力的艇群,以彌補大型艦艇的不足。1953年中蘇簽訂的「六四」協定中,中國注重引進魚雷艇、中小口徑艦炮以及主機和艦艇建造技術,炮艇立足於國內建造。這種艇群組成的作戰體系雖然在最初投入實戰時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卻難以真正作為制海作戰的有效手段。 1958年,中國政府與蘇聯簽訂了「二四」協定,這個協定包括引進∏-15艦艦導彈、183P和205兩型導彈艇。中國對於上述裝備的代號分別為544艦艦導彈、6624型和6621型導彈艇。儘管當時對反艦導彈在海戰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有爭論,但不管對海軍裝備發展認識如何,這些裝備的引進,客觀上使中國海軍作戰體系和觀念悄然發生了重大變化。早期的導彈艇儘管蘇聯海軍艦艇數量龐大。但其遼闊的國土使得龐大的艦隊被拆成了四個相互間幾乎沒有關聯的分支,這些艦隊所在的海區被數千千米的陸地阻隔,各海區大型艦艇數量都顯得不足,這也是蘇聯大力發展廉價的小型艦艇的重要原因。基於其雄厚的工業和科技基礎,蘇聯總是以獨出心裁的裝備來迅速提高作戰體系的效能。20世紀50年代初期研製的∏-15反艦導彈就是其中之一。反艦導彈研製的初衷是使小型艦艇也具備相當於戰列艦的致命火力,而且更具準確性。小型導彈艦艇的部署存在,迫使大型艦艇為主的艦隊退避三舍。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元帥描繪蘇聯導彈作戰艦艇的作用和地位時指出「我們極低的成本,卻使美國付出高昂代價」,赫魯曉夫也稱「廉價的導彈能使美國人花費巨大投資建立的作戰體系變成廢鐵」。這對當時依靠小型艦艇迅速加強海防的中國來說,是個很好的發展途徑。 中國從蘇聯引進的兩型導彈艇分別為6621大型導彈艇和6624小型導彈艇。6621型艇安裝4座固定式舷側∏-15導彈發射裝置,6624型為2座,以大型水面艦艇為主要作戰對象。蘇聯推薦這兩種艇的目的是出於計劃加強中國海軍防禦性作戰力量,在遠東側翼形成戰略緩衝區並形成對美國的壓力。中蘇兩國主要海區沒有直接聯通,朝鮮海峽連通日本海和中國海區北部的黃海。當時扼守這個海峽的韓國和日本屬於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導彈艇不可能遠航進入日本海,因此轉讓導彈艇也不會影響蘇聯安全。中國早期引進導彈艇的戰略目的是以低廉的建造成本迅速形成強大的近海制海能力。當時中國正在建造引進的01型護衛艦,已經具有中小型艦艇建造能力,因此數百噸鋼質導彈艇艇體的建造不存在什麼技術問題。 6621型首艇交給技術能力較強的滬東造船廠建造。1960年3月開始放樣,8月全部艇體建造完成。就在這時,中蘇兩國關係出現危機,最終導致蘇聯撤走了專家小組。儘管如此,艇體建造收尾仍繼續進行,蘇聯在1961年4月仍在繼續提供第4批圖紙。由於轉讓6621艇時,即便是在蘇聯也沒有完成全部設計,一直是邊設計邊建造,圖紙也在不斷修改中,建造工作也時有返工和修改。第4批圖紙交付時,發現修改範圍很大,建造工作不得不停頓下來,並開始大範圍調整。當時剛剛成立的艦船研究院接手導彈艇的具體技術工作。 1963年8月,6621型艇首艇在滬東造船廠建成下水,並於9月進行了工廠系泊試驗。1964年1月至6月,該艇在舟山基地完成工廠試航,在10個航次的試驗中,該艇的機電設備、特種設備和武備系統達到了設計要求,顯示出良好的可靠性。當年7、8月間,在海軍舟山基地海域,該艇進行了國家驗收試航,完成了正常排水量下4級海情和5級海情的適航性試驗,結束了國家試驗大綱規定的南方海區試航項目。1964年11月,6621型艇離開上海到旅順基地進行北方海區航行試驗,但在第一航次的試驗中主機滑油管破裂,主機連桿軸承損壞,試航被迫停止。直到1965年9月,該艇更換主機完畢後才恢復北方海區試驗,但試驗當天又發生右主機損壞事故,試航再次被迫中斷。工廠和海軍決定從庫存的蘇聯進口主機中調出2台運至旅順基地更換。10月26日更換主機的首艇恢複試航,27日,該艇進行了首次「上游」-1號導彈航行發射試驗。11月,又進行了左前發射筒和右後發射筒齊射模型彈的試驗,但在右舷尾部發射裝置發射時,尾焰和氣流使艇右前發射筒和前蓋局部損壞。原因是尾焰氣流衝擊方向不合理,在將筒蓋的導流錐略加移動並加強了筒蓋之後,才解決了這一問題。6621型首艇1965年交付海軍,緊接著該型艇開始進入小批量生產。 由於反艦導彈強大的制海能力,在導彈艇全部建造和試驗過程中,外國和台灣情報機構一直關注其進展動向。台灣軍方早在建造期間就已經獲得情報,並於1965年底首次確認東海有6621型導彈艇活動。這使得台灣海軍從1965年底以後,沒有再到大陸沿海進行作戰行動,持續10多年的兩岸海空戰終於進入尾聲。這大約也是導彈艇裝備部隊取得的顯著成效。導彈艇具有小型艦艇防空便利,又具有戰列艦的摧毀火力,能夠藉助海岸和海島掩護從艦炮射程外對目標進行毀滅性攻擊,因此作為近海防禦非常有效。早期的技術與戰術6621型和6624型艇的艦載武器裝備相同,都裝有1門AK-230型雙聯裝30毫米自動艦炮,主要區別是其噸位和∏-15導彈發射裝置數量不同。這種火力配備沒有考慮巡邏執勤,主要針對制海進攻作戰。AK-230艦炮用於防空和打擊進入導彈射程近界的目標。A K-230射擊諸元由射擊指揮儀解算裝定,艇尾甲板室頂部的M P-123型火控雷達進行跟蹤,並提供目標運動要素。在小批量建造之初,這些炮瞄火控雷達沒有安裝,仿製的A K-230全自動艦炮也沒有完成,因此早期導彈艇安裝了23毫米艦炮,到70年代中期換裝76型30毫米雙聯裝半自動艦炮,6621和6624型艇的控制室內甚至沒有安裝自動艦炮控制台。早期人工操作半自動艦炮彈道性能尚能滿足作戰要求,但是對快速目標命中率較低,而且要求人員在炮位上操縱,發射導彈前,需要炮手停止對空射擊撤離炮位。雖然對空作戰能力較為低下,但部署在強大岸基航空兵保護圈內遂行作戰時,這也並非是很致命的缺陷。 導彈艇配備仿製∏-15的「上游」-1號反艦導彈,導彈發射要求有一定的仰角範圍,以保障起飛加速上升階段不至於觸水,同時滿足導彈發動機推力增速曲線。在1964年的試驗中,曾經發生航行縱傾過大,超過導彈發射仰角界限的情況。後來經過調整配重得到了改進。蘇聯將П-15導彈射程確定為38千米,依據是海平面雷達通視距離為38至40千米,導彈艇能獨立依託艇上雷達完成整個作戰過程,並且該射程超出了海軍戰列艦主炮射程,能夠有效威脅大型艦艇編隊。當時戰列艦和巡洋艦主炮射程多在30千米以內,導彈艇完全能夠在艦炮火力圈外發動致命的攻擊。 中國海軍導彈艇作戰模式在70年代中期後逐漸成熟。主要表現為導彈艇編隊進攻作戰、艇種間混合編隊作戰,以及與大型艦艇協同作戰等。導彈艇編隊的作戰類似50年代魚雷艇的使用,組成突擊力量對目標進行殲滅性的攻擊。這種模式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埃及海軍取得了成功。由於中國大陸沿海島嶼密布,海岸地形曲折複雜,導彈艇具有很好的活動條件。其38千米的射程和機動能力,能使近海威懾區域延伸到領海線外上百千米,將敵方兩棲作戰換乘區和集結區都納入毀滅性火力射程,甚至能直接打擊航渡中的敵方艦隊,有效地遏制海上入侵。實際上在1970年前,中國海軍導彈艇裝備數量的大幅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規模海上兩棲入侵的可能性降到一個很低的水平。 1970年後,形勢的發展迫使中國海軍開始面對制海作戰問題。作戰方針的轉換,使得導彈艇戰術和地位也在發生變化。導彈艇與早期魚雷艇不同,在遂行反艦作戰時,並不需要高速護衛艇追逐目標阻滯其脫離,可以直接從隱蔽海域直接發動攻擊,因此導彈艇早期通常單獨部署,很多攝影作品也常常見到僻靜海灣中的導彈艇。在一些重點地區,中國海軍構築了導彈艇可以直接進出的洞庫,這也是冷戰時期防核武器的措施。為降低洞庫造價和進出口高度,用於洞庫部署的導彈艇都改裝了可以放倒的桅杆。 這個時期,世界海軍裝備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從二戰以來一直改進服役的艦艇逐漸被淘汰,對海軍作戰艦艇的威脅體現來自空中,包括反艦導彈、作戰飛機等,使得海軍艦艇大量普及自動化防空武器裝備和電子對抗裝備。海軍艦艇防空武器系統的進步,使攔截空中目標能力大大加強,從而降低了反艦導彈的作戰效能。面對這種形勢,中國海軍一方面要加強艦艇編隊防空作戰能力,另一方面要採取有效的突防手段,保持反艦導彈的作戰效能。蘇聯提出採用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理論是有效的作戰方式,中國海軍同樣信奉這種打擊方式。 在70年代中期,中國海軍演練中的導彈艇攻擊編隊規模擴大,並且與導彈驅逐艦和護衛艦等大型艦艇混編。這種混編作戰群通常由1艘設備完善的驅逐艦擔任領艦,為艦艇群提供遠程警戒和目標指示,並指揮協同全群的作戰行動。在有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海區內,這樣的混編戰鬥群威力巨大,而且敵方很難將其殲滅。1978年《解放軍畫報》刊登的照片表明,混編戰鬥群由4~8艘6621型導彈艇和1艘驅逐艦領艦組成,單個戰鬥群最多能在瞬間齊射38枚反艦導彈。當年《簡氏艦艇年鑒》認為6621和6624型艇裝備數量達到了120艘以上,在高強度的作戰條件下,中國海軍有能力在一個作戰海區集中出動4至8個這樣的戰鬥群,從多方向發起攻擊。若英國刊物這種估計成立,中國海軍戰鬥群能從各個方向同時向目標發射120~240枚反艦導彈。當時美國海軍單航空母艦戰鬥群同時攔截目標的能力約為24~30個,多航空母艦的戰鬥群模式下,艦載防空武器能夠同時攔截100個左右的目標。可見導彈艇在近海防禦作戰中,完全可以摧毀包括航母在內的強大的入侵艦群。艦載航空兵是實施這種作戰的最大威脅,而當時數量龐大的中國海空軍岸基航空兵有能力將其拖入糾纏不休的混戰,使其難以顧及打擊導彈艇群。前美國海軍中校麥爾溫指出「小型作戰艦艇是水面艦艇和固定翼戰鬥機難以對付的目標,直升機最為有效,然而我們的直升機自身很多時候就是敵人的目標」。武器效能任何武器的效能都是有時效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在不斷進步,新型裝備不斷出現,導致武器系統原有的設計指標逐漸失效。中國海軍的6621和6624導彈艇武器系統也是如此。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海軍205型導彈艇取得了擊沉「埃拉特」號驅逐艦的戰果。1972年印巴戰爭中,印度導彈艇同樣取得了良好戰績,而1974年同樣是205型艇和∏-15導彈武器,結果發射54枚無一命中目標。原因是以色列採取了電子干擾措施,使得∏-15導彈圓錐掃描體制的末導雷達在各個掃描錐角上都有信號反應,導彈電路判斷為已經對準目標無需調整航向,從而不向自動駕駛儀發出航向指令,導彈保持直航從目標附近錯過。角度欺騙在二戰期間已經應用,在小型艦艇上經歷實戰還是首次。中國在仿製這種導彈時,同期研製了單脈衝體制的末導雷達,而70年代對這種簡單的單脈衝體制雷達的干擾也很成熟。據埃及軍方私下稱,在失的的∏-15導彈中,部分是改用單脈衝體制雷達的∏-15y型導彈。這個消息表明,單脈衝干擾機也會在西方艦艇上迅速普及。這就意味著「上游」-1號導彈武器系統同樣面臨效能衰減的問題。 台灣海軍在1977年研製「海鷗」級導彈艇時,以色列海軍的作戰經驗起了很大作用。台灣將該級艇主尺度限制在21米,很可能是針對∏-15雷達捕獲最小目標的標稱值。蘇聯解體後的資料表明,當時∏-15末導雷達截獲最小目標大約為17米鋼質船隻。結合低矮干舷和外形,台灣海軍認為「海鷗」艇有效雷達反射面積接近∏-15末導雷達截獲下限的邊緣,高速時的航行浪能夠進一步減小有效反射面,這可能使∏-15導彈誤差增大出現近彈或失的。台灣海軍這種戰術前提限制了導彈艇噸位,使得台灣「海鷗」級艇適航性不佳。儘管如此,該艇的出現對中國海軍早期導彈艇作戰效能還是有所削弱的。80年代小型化的通用反艦導彈裝備部隊,同時換裝各種末導裝置的「海鷹」-1號等導彈也逐步研製和定型,這是中國海軍提高作戰效能的努力,而且卓有成效。直到1996年之前,中國海軍導彈艇一直在承擔單純的制海作戰使命,所有裝備改進和研製工作也是圍繞提高老式導彈武器系統效能,以及研製新型導彈武器系統。 導彈艇的新使命90年代中期,「台獨」勢力導致兩岸局勢惡化,維護祖國統一成為中國海軍的首要任務。這個任務也導致了導彈艇的變革。台灣海峽不適合大型艦艇活動,海峽最大寬度為130千米,最狹窄處只有90多千米,兩岸有數百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瞄準其中航行的目標。90年代中期曾經在美國海軍服役,並擔任電子偵察機飛行員的吉·羅伯特估計,海峽內任何一方的目標會平均遭受100個信號的照射,可見技術兵器密度之大。而導彈艇在海峽內活動卻很有價值,不僅能夠打擊環島航行的目標,遏制敵方對大陸沿海目標的襲擊,還能遂行襲岸作戰,打擊岸上目標。導彈艇低矮的側影和高速航行浪的掩蓋,使得雷達截獲幾率降低,同時偵察定位誤差都會增大。尤其台灣海軍「海鷗」級噸位的導彈艇這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中國海軍需要賦予導彈艇新的作戰使命。 早期建造的兩型導彈艇以及70年代初期試驗建造的新型導彈艇,都是以反艦制海作戰為設計方向,相關武器系統都是按照反艦作戰配備。水面作戰艦艇類目標的主要特徵就是用金屬反射面,且能夠做機動航行,而雷達是探測這類大面積金屬目標的最有效手段。環境對海上作戰影響非常大,霧靄遮斷光學器材視場的情況經常發生,尤其是貼近海面的近地層流霧情況很多,這恰好遮擋了海面目標,因此反艦導彈很少採用光學感測器作為末導尋的裝置。而遂行綜合作戰使命則不再僅僅是針對艦艇,包括混凝土目標等,制海作戰的反艦導彈武器無法對這類目標尋的,只能採取變通措施。在1972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的205型導彈艇用∏-15導彈轟擊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儲油罐。儲油罐是鋼質罐體,具有與水面艦艇相同的信號特徵。印度導彈艇採用瞄準停航船隻的方法裝定射擊諸元,全部命中目標。部分大型混凝土目標含有大量鋼筋,在雷達上也有信號反應。橋樑和大型半埋工事等則末導雷達很難鎖定,因此需要配備其他自導裝置。 相關部門在80年代初著手改進「海鷹」岸艦和艦艦導彈,將反艦導彈改裝用於攻擊陸地目標。然而∏-15導彈是重量達2000千克以上的大型導彈,體積龐大,飛行非常笨拙。從∏-15仿製而來的「上游」-1號等導彈同樣如此,容易被防空武器攔截。這種狀況並非改進系統和導引頭所能解決。這使得早期導彈艇武器系統效能無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為此中國大陸開始發展專門用于海峽,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新型多用途導彈艇。這種導彈艇首先必須適應海峽中的電磁環境,能夠降低被截獲概率,同時保持良好的適航性,並配備綜合作戰武器系統。台灣海軍同樣也看到了這點,2000年建造的「光華」6號新型導彈艇,其武器系統配備沒有根本性的改變,但著重於降低被探測的可能性,並依靠增加噸位改善適航性。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型作戰艦艇的建造,中國海軍已經從海防型海軍向海權型轉化。作為一個愛好和平和承擔責任的大國,中國海軍所要維護的是和平以及地區經濟秩序。邁向遠洋的同時,新型導彈艇仍舊是維護本土近海安全的有效和低成本的裝備。儘管岸基航空兵和導彈艇的結合是傳統的海防模式,但技術和裝備的進步,已經賦予這種傳統模式新的內容和意義。

1126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44

1245

1271

1272

1273

1275

1282

1279


推薦閱讀:

普京攜俄海軍艦隊訪華從東海轉戰南海
2016 普吉島景點及海灘介紹,普吉島高清地圖,芭東海灘/卡塔海灘/卡隆海灘遊玩攻略
《東海漁歌》清·顧太清
東海大橋與洋山深水港
三大艦隊在東海實彈對抗演習 出動百餘艘艦艇|三大艦隊|東海演習

TAG:上海 | 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