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頭·都市周報

瘋狂的石頭
2013-12-26

文|馬寧·圖|步恩撒

髹漆

留和路上一間廢舊的老廠房內,林浩然在這兒潛心做了三年的古硯台。

一走進房間,就看見門前碩大的原木桌上擺著數十隻硯台。細看之下,它們都有些老舊了。有的缺了幾隻角,有些磨損得很厲害,周身落滿了光陰的痕迹。

林浩然告訴我,這些都是古硯台,來自全國各地。歷時數百上千年,輾轉中原各地之後,終於在這裡聚首。

除了硯台,桌上還放著一些來自越南的老木頭,其中一片被林浩然雕刻成了蟲蛀的模樣,很自然,就像天生的那樣。這些老木頭是用來製作硯盒的。在古代,硯台不用時,會被莊重地收納進硯盒中。

這種形式感在林浩然看來是必須的。硯盒一定要用最傳統的大漆來髹漆,而且每髹一遍,他都要將它們放在陰涼的室內,靜置時間長達一個月。起初,他自己拿著刷子一個一個地刷。但速度太慢了,三五天才做成一個。

後來,他乾脆請來了一位福建福州的髹漆師傅做幫手。福州的漆器很有名,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在當地髹漆師傅的努力下,它已經和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齊名,並稱為中國傳統工藝品的三寶。

佳硯

林浩然製作硯台的材料雖然來自全國各地,但全國硯台的產地無外乎那麼幾個地方:廣東端州、安徽歙縣、浙江龍游以及北方的山東、甘肅等地。

自唐代以來,硯台就種類繁多。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在《論硯》中寫道:「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好事者用未宮銅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於是,人們將端硯、歙硯、臨洮硯合稱為中國的三大名硯。

到了宋代之後,在端硯、歙硯、洮硯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山東青州產的紅絲硯,並稱為四大名硯。遺憾的是,紅絲硯的石材實在太罕見了,後來逐漸被山西絳州的澄泥硯所代替。

除了這四大名硯,還有兩種硯台名氣也不小。一種是澄泥硯。它的材料取自河水中的細泥,質地細膩,貯水不涸,歷寒不冰。澄泥硯有很多大牌粉絲,包括蘇東坡、米芾,還有皇帝級別的武則天、朱元璋等,乾隆還特意留下了筆墨:「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另外一種叫漆砂硯。它是用一種細膩的金剛砂和色漆調和,再將它們塗抹在木質硯台上製成的。這種特色硯台在西漢非常盛行,那也是中國輝煌的漆器時代。古樸滄桑的質感,完全不遜於磚瓦硯。可惜的是,它在宋代就已經失傳,錯過了那個文人士族佔據社會主流意識的黃金歲月,沒能跟上時代的浪潮。

民間流傳著不少鑒別硯台的方法,比如敲。用手托住硯台,輕輕叩擊,傾聽發出的聲音。如果是端硯,聽到木質聲為最佳,其次是瓦片聲,最差的就是金屬聲;如果是歙硯,那聲音清脆就是上品的信號。

推薦閱讀:

趙長青:辯護為了整個社會(時代周報 2009-12-24)
驚蟄:春氣通肝·都市周報
一夜知秋·都市周報
200元就能釀出最好的啤酒·都市周報
海外周報:扎克伯格要當爸爸 鋼鐵俠拿下NASA大單

TAG:石頭 | 瘋狂 | 瘋狂的石頭 | 都市 | 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