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脾陰虛」?有哪些癥狀?用什麼方子調理?答案都在這裡!
孩子脾虛,就得給孩子補脾。要補脾,首先得先分出陰陽來。
首先,脾陰是明代名醫繆希雍提出來的,被清代名醫葉天士大力提倡但這個說法現在沒多少人提了,也基本上不會用了。不過我發現,現在的孩子恰恰是脾陰不足的多。
為什麼現在脾陰不足的孩子這麼多?前面已經講過,因為現在傷脾陰的東西太多了。很多孩子,吃肉、零食不加控制,有的孩子甚至一口蔬菜都不吃,還有家長的不良情緒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的影響,等等。嚴格地說,出現這樣的事情是家長的問題,管教無方、不知利害。
如何知道孩子脾陰虛
脾陰虛癥狀①手腳心熱、心煩、夜裡盜汗、眼睛干、口乾、喜冷飲,脈搏跳得快、下眼袋大且微微發紅、嘴唇鮮紅。
②舌頭往往瘦小,顏色鮮紅,舌苔薄或者沒有舌苔。
③吃完飯後肚子會鼓起來,半天下不去,大便乾燥。
④特別愛動,幾乎沒有靜下來的時候,讓人覺得他像火一樣,不斷地在燃燒。
簡單來講,脾陰虛可以根據孩子嘴唇顏色、舌頭顏色和眼袋顏色來判斷就行了。因為脾的虛損一定會在三個部位反映。
簡單的判斷脾陰虛方法
一、嘴唇
因為嘴唇對應脾——「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家長們可以觀察,和其他孩子站在一起,如果你的孩子嘴唇是鮮紅鮮紅的,一定是體內有熱。
二、舌頭
怎麼看?和別的孩子比,如果你的孩子舌苔很薄、舌頭很紅,一定是脾陰虛。
三、眼袋
眼袋在中醫里叫「肉輪」,對應的是脾胃。所以脾虛的人,下眼袋會大,脾陰虛就會眼袋發紅,甚至發紫,顏色發深。家長學會這幾點,就能基本判斷孩子是不是脾陰虛。
脾陰虛的孩子往往平時吃肉吃得多。有極個別的孩子不愛吃肉,是其他原因導致的,比如父母是脾陰虛。
有一次我去西北出差,有的家長就帶著孩子找我諮詢,我一看,孩子是地圖舌,吃治療脾陰虛的葯就好一點,不吃就又反覆。但這孩子平時不怎麼吃肉,於是我觀察到他的母親的舌頭很紅,有脾陰虛的癥狀。這是因為母親在生孩子以前沒有調整好自己的身體,在懷孕期間就把這種體質傳給孩子了。
所以這種孩子要用方劑——比如六味地黃丸等來調整了,食療的方法對他來說效果不大。而六味地黃丸這個方子的來歷,也是宋代的中醫兒科創始人錢乙,為陰虛的孩子開的方子,只是後世應用得多了,大家多忘了,這個方子最初是兒科用藥。
當然,如果孩子的脾陰虛是吃肉引起的,那麼,我推薦的食療方是非常有效的。
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一個給孩子補脾陰的小方子。
脾陰虛食療方(6歲孩子為例)
配方:
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麥冬、沙參、生地。以六歲的小朋友為例,這個方子的分量是:懷山藥、蓮子肉、薏苡仁各9克,麥冬、沙參、生地各6克,冰糖一塊。
做法:
把這些葯放入鍋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開鍋後用小火煎半個小時。大約剩下兩杯左右的葯汁,把葯汁濾出,放入一塊冰糖,放涼。
叮囑:
1.這道湯喝起來甜甜的,孩子很喜歡,可以像飲料一樣隨時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連續服用一至兩個星期。感冒後滋補脾陰的話,五帖就夠了。
2.大人脾陰不足,口乾舌燥、舌頭紅、眼睛干、手心熱,喝這個飲料也挺好的。
這個方子里的山藥是補脾陰的,色白潤肺,味甘入脾,還有補腎的作用;
蓮子肉是補脾的,熬的時候,最好搗碎。整個熬的話,二十多分鐘都不會熬爛。搗碎後,藥性就會散發出來。
蓮子肉裡邊的蓮子心最好去掉,因為它是泄心火的,補脾一般是用蓮子肉;
薏仁是祛濕的;
麥冬和沙參完全是滋陰生津液的。
對於這個小方子,家長可以找附近的中醫根據孩子的體質具體分析一下,然後做出增減,這樣效果會更好。
注意,脾陰不足的孩子,家長注意要盡量少給他吃辛辣的食物。在中醫里,熱性的肉類對養陰不利,現在,又有了飼料的添加問題,所以肉類也要少吃。
文|羅大倫
編輯|淺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