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日本人跑了
星期天上午,朋友圈裡有人發問,日資企業組團來華會見商務部,希望在撤退時給予手續上的便利,是否屬實。隨即,看到了這張截圖。
昨天下午,王思想寫了一篇日資撤退令人不安,迅速成為十萬加作品,可見此事關注度之高。羅天昊曾經寫過別讓李嘉誠跑了,迅速成為網紅,我倒是建議他再來一篇別讓日本人跑了。貌似他沒寫,我就暫且借下這個標題。
其實,走就開始跑了。並非今天開始。
日資早在2006年前後就開始醞釀撤退。那時開始,中國的房價開始漲,工資開始漲,跑的方向是東南亞國家。那裡工人工資低,土地便宜。
2006年對華投資呈下降趨勢,投資額較2005年減少了29.6%。
這個過程,一直在持續,民主黨主政時期,中日政治關係好轉,對華投資的態勢已發生改變。2012年日本對華投資同比增長16.3%,達到了73.8億美元。
後來,就是中國的涉及日本的遊行。然後,就是投資的下降。
截至2015年底,日本累計在華設立企業已接近5萬家,實際投入金額超過千億美元,約1018.2億美元,居中國吸收外資來源地的第3位。但近兩年來,日本對華投資呈下降趨勢,2014年下降38.8%,2015年下降25.8%。
保守的估計,日本企業在華投資帶動的就業,有一千萬。
政治和經濟,確實分不開。但日本企業撤離,也不完全是政治原因。
隨著日元貶值,日本整體對外投資在下降;對外投資更加偏向北美市場。而中國調整稅制,逐漸取消外國公司的超國民待遇,加之經濟放緩,無利可圖,這才是主要原因。
我曾經和日本在華的一家醬油廠商聊過。他們來了三年,每年都虧損。因為他們嚴格按照日本的標準生產,從原材料到工藝,都精益求精,導致醬油賣到50元,而中國自己造的醬油20元。加上日本人不擅長網路營銷等手段,只好準備撤退。
至於豐田、本田、馬自達,只要賣的好,才不會撤退呢。這大可放心。
但不安甚多。
不安在於,本不應如此的中日關係,何至於此。曾幾何時,中日韓醞釀自貿區,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呈現積極態勢。歐洲,法德攜手締造歐盟,而亞洲的兩個大國卻怒目以對,全世界範圍內進行貶低對方的過度競爭。
不安在於,不忘歷史的同時,更應該面向未來,而不是讓仇恨遮住雙眼。
不安在於,外資的撤離,短期內可能看不到重大影響。但長期看,高標準的管理、高質量的流程管理將減少。前幾天看到一家日本企業撤離的處置,給老員工的各種安置費用,可謂仁至義盡。
不安,但也不是悲觀。因為日本人,日本企業,有一個特點,就是關鍵時刻總是誤判。紛紛撤離,也許後悔,還有些會回來的。
當年,豐田看不上中國市場,不肯來,中國轉而找大眾,這才有了大眾汽車在中國35%的市場佔有率。
今年1月,美國對華投資增463.6%,美企繼續看好中國市場。這和日資的撤離,形成鮮明對比。
日資對,還是美資對?我們都不要下結論。因為中國崛起論和中國威脅論總是相伴相生。
在國際大戰略、大方向方面,要看英國人,他們在這個領域很少失手。看看英國企業的動向,判斷中國經濟,似乎更靠譜些。
對中國而言,確實需要考慮,如何真正打造市場經濟環境留住優秀的企業,無論它是日本的,美國的,還是國內的。外企的存留,和市場化程度息息相關。
推薦閱讀:
※「別和我談性,我是日本人」
※「沉沒說」深深影響日本人
※日本人考察平海灣金槍魚養殖
※上海黑幫中最無恥的人,心甘情願為日本人賣命,最後被暴屍街頭
※日本人是如何認識旅順大屠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