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平均線 - 貓否股票網
移動平均線
貓否股票網 >> 股票書籍 >> 股票操作學 >> 移動平均線
1,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2,移動平均線的意義 3,移動平均線的樣本 4,短期移動平均線 5,中期移動平均線 6,長期移動平均線 7,個股移動平均線 8,移動平均線轉點的意義與重要性 9,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法則 10,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的關係 11,對使用移動平均線操作者的建議什麼是移動平均線 談到「平均」,就是將兩個以上的數字加起來再除以個數,便得出答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將1到10的十個數目加起來,總合是55,用10除,平均數為5.5。 現在我們用簡單方式介紹移動平均數。 首先須確定的是平均數樣本的大小,其後便須採取相同數目的樣本建立移動平均數。比如依先後次序出現所列的13個數字,當決定建立五個變數所組成的移動平均數系統時,就需減去第1個數字,從第2個數字加到第6個數字,依此類推,按順序依次加1個數字,減去倒數第6個數字;用5來除,5個數字的移動平均數便建立。同樣,從第2個數字加到第11個數字,減去第1個數字,按順序依次加1個數字,減去倒數第11個數字,用10來除,10個數字的移動平均數便可同時建立。 當有新的資料需增加,就需將最舊的資料剔除,保持一定數目的資料。這就是移動平均數的真諦。在除舊添新的連續過程中,移動平均數也跟著變動,將每日不同樣本大小的移動平均數表現在圖紙上,連接起來,就是上下起伏的移動平均線。換言之,移動平均線就是將出現在圖紙上的移動平均數依照先後次序連結起來,成為起伏不定的彎曲線。它的特性在任由你自己決定樣本的大小,譬如你認為取10天資料的平均數較容易計算與處理,你便可將10天的資料加起來,再以10除,若認為10天樣本小,誤差較大,可信性較低,就以100天、200天,甚至300天資料來建立移動平均線。有些人則以20天、25天、30天資料各自加起來,建立移動平均線,經過一段時期的使用與統計,選擇其中一種與股市波動最配合的移動平均線長期建立下去,作為操作時的工具。因此在建立股價與股價指數移動平均線前,必須將過去資料搜集完整,不能遺漏一天的成交記錄或是錯誤記載一天的資料,否則就失去連貫的意義或是失去正確性。 移動平均線的意義 如何使用這個簡單的算術公式了解股票市場的動態?最基本的方法,便是以一周股價平均數為根據。那麼將上周六的平均數與本周六的平均數相比,就能洞悉趨勢的發展,對日後的操作預做準備。所謂趨勢,簡單地說就是股價變動方向。譬如說,本周的股價平均數較上周高,股價趨勢向上可以確認,若本周的股價平均數較上周低,股價下跌便是事實。美國華爾街證券市場有一名諺:「不要與趨勢相抗衡」。如何掌握趨勢?如何不違背趨勢?經過一段時間,我們每日將算術平均數計算後,與當日股價加權指數(或是個別股票當日收盤價格)同時表現在圖紙上,能清楚地看出移動平均線向上移動,則股價為上升趨勢,移動平均線向下移動,為下跌趨勢。因此要了解股價趨勢就需把握股價與移動平均線的動向。 股票市場投資大眾為何要建立「移動平均線」的觀察?第一,當日股價上下波動大,不容易看出股價趨勢,若將一定期間的股價加起來平均,則知道目前股價的平均成本,再與當日股價做一比較,並且從過去股價的變動可以看出平均成本增加或降低,當移動平均數開始逐漸扣高股價時,買進成本不斷增加,獲利者相對減少,短期內繼續上漲,則需激起更大的買氣,否則賣意增強,股價即將回跌。當移動平均數開始扣低點數時,成本愈來愈輕,稍能激起買氣,則股價上漲機會相對增加。第二,道瓊斯理論已為世界各國投資大眾接受,自然有它的優點與準確性。移動平均線系統則是將該理論具體地加以數字化,從數字的變動中去預測未來股價短期、中長期、長期的變動方向,同時從移動平均線圖也可窺出成本變動情形,早做對策。第三節 移動平均線的種類 移動平均線有若干無法避免的缺點,這是公開的事實,但它的優點亦不少,最大的貢獻是將一段期間內購買股票者的平均成本秘密公開,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進而可以從未來成本變動方向做一明智決定。
移動平均線的樣本 什麼是樣本?這是統計學中的名詞,當你想知道一個龐大整體的平均數時,為節省計算時間,從整體中抽出幾個個體計算平均數,代表整體的平均數。這些被抽出來的個體就是樣本,因此選擇樣本必須要儘可能表現整體。 目前台灣股市使用移動平均線作為技術操作工具的投資者基於其計算方便,預測股市變動準確性不低,所以人數愈來愈多。台灣經濟日報、新生報、工商時報與其他證券投資刊物如證券行情雜誌證券市場周刊等大眾傳播工具為爭取讀者訂閱以及服務投資大眾,先後在證券版加權股價指數圖上添加l0日移動平均線(或13日線)與25日移動平均線(或30日線、39日線)。移動平均線的樣本可依使用者喜好與信任度選擇,因為從短期移動平均線至長期移動平均線,使用種類非常多,使用平均線作為進出股票依據的投資人都認為自己選擇的樣本適中,因此不能統一。有些投資者認為大眾投資人所參考使用的平均線容易被做手大戶利用,製造「騙線」,於是自己別出心裁,採取別人不選擇的樣本,想要出奇制勝。事實上,大眾投資人只要掌握平均線理論的原則與大方向,掌握移動平均線暗示的買進與賣出時機進出股票,而不必在樣本上大費苦心。移動平均線與道瓊斯理論一樣依時間長短可以分為三種波動,意義相同,只是其名稱為長期移動平均線、中長期移動平均線與短期移動平均線。現在就從三種不同時間,選擇投資者較常使用的樣本,做簡單的說明,並介紹使用的方法。 短期移動平均線 (1)3日移動平均線:此平均線有時起伏很大,尤其遇到大行情,股價指數連續大漲或大跌,平均線與當日股價指數相差很遠,振蕩行情時平均線有扭曲現象,極不規則,沒有一定的軌跡可尋。 (2)六日移動平均線:每周通常有六個交易日(國慶假日例外)(貓否註:我國每周5個交易日),因此有些投資人認為採取六天的指數作樣本,可與周K線相互印證,採樣的個數仍然太少。 (3)10日移動平均線:這是被投資人參考與使用最廣泛的移動平均線,它確實能反映短期股價平均成本變動情形與趨勢,可作為短線進出的依據。另外,「10」作除數演算與複查都很方便。 (4)13日移動平均線:台灣工商時報證券版採用,計算複雜不方便,不為多數投資人採納。 (5)15日移動平均線:俗稱半月線。介於短期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容易為其他平均線所替代,長期建立並研究此平均線者不多。 中期移動平均線(中長線操作參考) (1)25日移動平均線:俗稱月線。採用此樣本並作為操作依據的投資者認為了解股價一個月的平均變動成本,便能將資金做較長期的投資,不須搶進搶出,可是一個月內應該扣除星期日與節假日,實際交易日每個月為24日至26日(二月除外),選中間數,25日移動平均線便成為中長期投資人操作之憑藉。經過近幾年來的實踐,25日移動平均線有效性極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 (2)30日移動平均線:台灣許多報章雜誌提供讀者中長期移動平均線時,採用此移動平均線與其他平均線配合,使投資大眾參考當日股價指數與短期及中長期移動平均線的動態,並了解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優點為計算方便。 (3)39日移動平均線:經台灣工商時報證券版介紹給投資大眾,計算與複查不方便,只適於作參考資料,極少投資者採用此樣本。 (4)8周、10周移動平均線:美國報章雜誌常採用此兩種移動平均線解釋中長期股價變動趨勢,亦為美國投資者接受。台灣股市目前仍不健全,投機性濃,每段小行情變動快,通常在30個交易日便結束,而一段多頭或空頭行情大約可維持三、四個月,因此這兩種樣本較不適於本地股市,採用者自然較少。 (5)72日、73日、75日移動平均線:俗稱季線,這是移動平均線精華之所在,它將移動平均線的特點完全顯示出來,其理由:①所採樣本大小適中,台灣股票上市公司都是一年分四次公布各季的損益表,各行業景氣變動亦是以季來觀察未來的盛衰。公司董監事與大戶常先取得這方面第一手資料,因此先行買進或賣出,做手炒做行情亦以三個月為一期。②波動幅度較短期移動平均線平滑而有軌跡可尋,較長期移動平均線敏感度高,轉點亦明顯而有效。 長期移動平均線(長線操作參考) (1)146日、150日移動平均線:簡稱半年線。由於台灣股市投機性濃厚,投資者注重短線差價利潤,同時此平均線經部分投資者試用後,效果不顯著,故長期建立使用者少。 (2)200日移動平均線:這是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專心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系統後,認為200日移動平均線最具代表性,在美國極受重視,與146日、150日移動平均線一樣,選樣期間稍長,台灣投資者建立此線並不普遍。 (3)290日、292日、295日移動平均線:簡稱年線。在台灣是超級大戶、實戶與做手操作股票時參考依據的重要指標。他們將未來一年,世界與台灣經濟景氣動向、各行業的展望、股票發行公司產銷狀況與成長率(營業額及純益)繪製圖表並仔細研究後,再與其他投資環境(例如銀行利率變動,房地產增值比率,以及投資設廠報酬率)作一比較,認為投資股票利潤更高,則組成利益集團,進行市場操作。由於進出數量龐大,炒做期間長,必須要了解年平均成本變動情形。台灣證券市場每年交易日大約為290天,故以此樣本大小最能代表年移動平均線,選樣較多,軌道更為平滑,偏差度相對降低。 (4)300日以上移動平均線:樣本太大,失去選樣之意義,且時間較長,有效性降低,台灣極少投資者採用。 個股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在台灣使用時間已久,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與報章雜誌僅運用於加權股價指數,只有極少數專業雜誌與投資者選擇幾種起伏較大的熱門股與投機股用於股價。在線路圖補上3日線、5日線、10日線及25日線,觀察這些個別股票短期內平均成本的變動情形。至於它的效用如何,端賴使用者在長期計算與運用後對個別股票移動平均成本線所產生的信心與依賴程度,現將計算的方法、優點與缺點作一簡單說明。 以新玻股的10日移動平均價作範例,新玻股近10日的收盤價總和為246.7元,平均價格為24.67元,當天收盤價為21.9元,與平均價相差1.23元,表示依每日收盤價為基準,最近10天買進新玻股的投資者平均賺入5%以上利潤(1.23元÷24.67元),第十一天以漲停板價27.1元收盤,10日平均價就是用27.1元減去第一天的24.2元,加上246.7元總價為249.6元,以10來除,得到24.96元。依此類推,第十二天的平均價為25.4元,如果用第十二天的收盤價28.4元去減25.4元,然後用差價3.0元除以25.4元,百分比為11.81%。從十個交易天的收盤價計算方式顯示,此時多頭平均獲利超過20%,與銀行定期存款利息差不多。有理性的持股者吃利意念濃厚,空手者追價心理轉淡,在獲利回吐與接手薄弱的雙重不利因素下,導致第十三天以跌停板價27.0元收盤,距10日移動平均價25.63元仍有一段距離,近10日購買新玻股者仍在獲利狀態。加權股價指數之10日移動平均線在於使短線操作者明了股價短期變動趨向,不能指示投資者短期內獲利最豐的股票是哪些,賠累最重的股票是哪些。台灣證券市場規模愈趨龐大,每年都有生力軍加入行列,目前上市股票已達一百家以上,不可能每天齊漲齊跌而且幅度完全相同,某段時間內在做手操縱行情與多空發生激斗下,有些股票屬強勢股,有些股票屬弱勢股。個別股票移動平均線能表現它的強弱,當日股價在平均線上方愈遠,買方力量愈強大,當日股價在平均線下方愈遠,則表示賣方居主動地位。建立個別股票移動平均線系統最頭痛的便是碰到除息、除權(尤其是除權)時,上下不能連接,產生空隙,使移動平均線暫時失去原有參考價值。
移動平均線轉點的意義與重要性 移動平均線系統是確實能發揚道瓊斯理論精神的操作系統。從時間性來追蹤長期、中長期與短期股價波動方向。由不少投資人在股票市場傾家蕩產、血與淚所換來的教訓,編製一套人為法則,雖然仍有缺點,但運用其他技術性分析理論操作缺點亦多,因此使用此系統操作股票的投資人依然增加。 與日股價走勢一樣,移動平均線亦是有升有降,浮沉不定。整體而言,各種移動平均線彎彎曲曲的如S形穿梭在當日股價走勢圖,短期平均線顯得陡峭,長期平均線則顯得平滑,不論何種移動平均線,長期演變下去,形成許多S形的變形。從一谷升至某頂點,滑落下來,峰位確定,滑落至某一底點,開始回升,谷底又形成,周而復始,不斷出現峰與谷。
讀者至此對移動平均線性質與作用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下一個步驟便是如何依據此系統從股市賺取利潤,躲避風險。在彎彎曲曲過程里尋找谷底與山峰,便是平均線系統精華之所在,掌握移動平均線的轉點便是投資者謀得暴利的焦點。
什麼是轉點?可從兩方面解釋,就移動平均線圖言,谷底是下跌轉為上升的最低點,頂峰是上升轉為下跌的最高點。另方面從指數來說,在一定期間內某一天所扣減的指數是最高或最低,便是移動平均線轉點。以10日平均線為例,若最近幾日的指數是,386.21、390.37、399.05、397.88、394.74、400.39、411.55、413.94、412.68、428.19。386.21便是10日線向下轉點。由這些數字看出,386.21是扣減指數後,接下去便開始扣高點數,想要保持10日移動平均線以相同斜度向右上方波動,必須即日起在兩天內股價指數必要漲42點(428.19-386.21),否則10日移動平均線波動便減緩,隨時可能轉換方向向下移動,這種趨勢對多頭較不利。同樣的,若所扣減指數一連串減低指數,想要維持10日移動平均線以相同斜度向右下方波動,跌勢不能減慢,否則可能轉向波動,對空頭自然很不利。 轉點出現時,往往是移動平均線產生反方向變動的最有利時機,以上升行情來說,所扣指數若為轉點,當日指數若小跌或大跌,移動平均線波動方向會向右或右下方偏行。以下跌行情來看,所扣除指數若為轉點,即往後數日內將扣除一個下跌趨勢指數帶(開始扣低點數,譬如轉點指數為368,往後數日所扣指數分別是361.70、362.30、355.1、350.73……),當日指數若小漲或大漲,移動平均線會向右偏或向右上方挑起。 值得留意的是轉點的有效性,它是暫時?短期?或持續一段時期?暫時的轉點大多出現於短期移動平均線,即是平均線變換方向移動幾天後,又再度向原方向移動。短期的轉點持續時間稍長,出現於短期或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另一種是轉點產生後,轉彎速度較慢,須經過一段期間後才開始向反方向移動。 一個成功的平均線系統操作者極重要的工作是當轉點出現後,正確計算出移動平均線朝一定方向波動會持續多久?若能確實掌握,配合當日走勢強弱,就可抓住買進與賣出股票時機。 葛南維移動平均線八法則 讀者了解轉點意義,自然輕易能接受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Granvile),所提出的移動平均線八法則。其中四條屬買進時機(買進訊號),另四條則是賣出時機(賣出訊號)。 ①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水平,且有往上方抬頭跡象,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突破平均線時,便是買進訊號。 ②股價趨勢走在平均線之上,股價下跌而沒有跌破平均線,又再度上升,亦為買進信號。 ③股價跌至移動平均線下方,而平均線短期內仍為繼續上升趨勢,是買進信號。 ④股價趨勢走在平均線之下時,突然暴跌,距離平均線非常遠,極有可能再趨向平均線(這是分久必合道理),亦為買進時機。 ⑤股價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線之上,卻離平均線愈來愈遠(股價連續數日大漲),表示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皆有利可圖,隨時會產生獲利回吐的賣壓,賣出較妥。 ⑥平均線波動從上升趨勢逐漸轉為水平線,而且股價從平均線下方突破平均線時,賣壓漸重,為賣出時機。 ⑦股價趨勢在平均線之下,回升時未超越平均線,平均線已有從趨於水平(減緩跌勢)再度轉向下移的趨勢,須賣出持有股票。 ⑧股價在平均線上徘徊,而且平均線繼續下跌,則宜賣出。經過長期實驗後,葛氏對於上述八法則,認為第三項與第八項比較不能與實際配合,運用時較具風險,若不是非常熟悉平均線,投資人寧可放棄此二原則,以免擔當不必要的風險。同時若將第一條與第二條合併使用,第六條與第七條合併使用,會發現:平均線從下降轉為水平而有向上波動趨勢,股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線,回跌時若不跌破移動平均線,是運用短期移動平均線操作最佳買進時機;平均線從上升轉為水平而有向下波動趨勢,股價從平均線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線,回升時無力穿過平均線,是運用短期移動平均線操作最佳賣出時機。 葛氏法則第四條與第五條雖是可使用的原則,但是沒有明示投資人股價距平均線究竟多遠才可買進或賣出,這是一大缺憾,幸好可用乖離率補救,這將在《股票操作學》後文詳細介紹。 短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之間的關係 長期平均線、中長期平均線、短期平均線移動方向有時趨於一致,有時不一致,可從兩方面來介紹: (1)趨於一致。亦可從不同方向討論: ①空頭市場經過長期下跌後,股價與10日平均線、25日平均線(代表短期移動平均線)、73日平均線(代表中長期移動平均線)、292日平均線(代表長期移動平均線)之排列關係,必是股價距10日平均線最近,依次是25日平均線、73日平均線、292日平均線。此時股市進入另一循環期,股價回升,跟著股價從下跌轉為上升的移動平均線必是10日平均線。首先向上翻轉,隨著股價繼續上升,25日平均線與73日平均線才開始依次轉向上方移動,至於要使292日平均線轉變方向移動,則表示原始移動轉變,多頭市場來臨通常可持續一年以上時間。然而多頭限於客觀環境並不都能使股價上漲趨勢維持長久,也就是股市僅出現次級移動,股價上升兩星期或兩三個月,而短期平均線與中長期平均線亦向上移動。當次級移動結束後,股價再朝原始移動方向進行,平均線則從短期平均線、中長期平均線依次向下移動。 ②多頭市場經過長期上漲後,股價與10日平均線、25日平均線、73日平均線、292日平均線之排列關係亦是10日、25日、73日、292日平均線,股價向下跌,最先翻轉的一定是10日平均線,股價若繼續下跌,25日、73日平均線才依次轉向右下方移動,若292日平均線亦轉變方向移動,則表示空頭市場來臨。空頭有時力量有限,僅能造成兩星期至兩、三個月的次級移動,短期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跟著向下移動。次級移動結束後,股價再朝原始移動方向進行,平均線則從短期、中長期依次向上移動。 (2)趨於不一致。股價進入整理盤旋後,短期平均線、中長期平均線很容易與股價交錯在一起,盤旋愈久,愈易發生短期平均線有時在中長期平均線之上,有時則在中長期平均線之下,表示近幾個月與幾天內買進股票平均成本趨於一致。有時中長期平均成本線高於短期平均成本線,有時短期平均成本線高於中長期平均成本線,表明股市缺乏彈性,靜待買方或賣方打破僵局,使行情再度上升或下跌。 另外一種不調和現象則是中長期平均線向上移動,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向下移動,可以說上升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回檔,直至股價與短期平均線相繼跌至中長期平均線下方,而中長期平均線亦有向下反轉而行跡象,則趨勢改變。或是中長期平均線仍向下移動,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則已向上移動,可以說下跌趨勢並未改變,只是反彈行情,直至股價與短期平均線先後重回至中長期平均線上方,而中長期平均線亦有向上反轉而行跡象,趨勢才改變。
對使用移動平均線操作者的建議 移動平均線系統至此已詳盡地介紹完畢,在此提供綜合建議事項: (1)既然建立平均線系統,就必須相信由數字變動中提供的買進信號與賣出時機。不要懷疑線路,若疑信參半,不但會貽誤大行情,錯失賺錢良機,反而會產生反抗心理,與大勢逆行,損失慘重。 (2)間隔一段時期(最好每月一次)驗算各種不同樣本的移動平均數是否有錯誤,若有立刻重新修正,使資料長期保持正確性,避免發生誤差。 (3)這種「數字遊戲」的要點便是防患於未然,必須參考並觀察未來幾天所要扣除指數的趨向。以10日平均線為例,若未來十天內開始從高指數扣至低指數,10日移動平均線有兩種走勢:其一是加速抬頭;其二是下降速度趨緩;若十天內開始從低指數扣至高指數,亦有兩種走勢:其一是上升速度趨緩;其二是加速下降。其他重要代表性移動平均線亦是如此。 (4)在未來所扣關鍵性指數(轉點)處預做記號,作為操作時重要參考依據。 (5)移動平均線趨於平緩時,亦是行情可能產生重大改變時刻,須運用現有資料對行情仔細研判,以確定未來變動趨向。 購買股票,長期來看,是項投資,卻分為正確的投資與錯誤的投資兩種形態。短期而言,則是投機。隨著投資大眾偏向而形成股價波動,賺取差價是唯一目標。只不過,台灣投資大眾多以短線為主,買點與賣點尤其重要,技術性分析方法順理成章成為主流。既是投機,風險就大,以短線進出為目標的投機客為將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就要慎重選擇買進時機與賣出時機。時機就是一種勢的形成,抓住低點與高點就是掌握了大勢,移動平均線系統就具有此特色。 不論長期或短期移動平均線都充分表示出某特定時間內股價變動情形與趨向。然而,股價變動,有時如波濤,兇猛異常,有時則如浪花,平淡無奇,若用最簡單的字句形容股價變動趨向就不脫漲、跌、盤三個字,移動平均線系統正可完全反映股價變動意圖,提供技術操作者正確指標。股價變動與移動平均線間的關係,股價變動是因,移動平均線是果,也就是說,股價上漲,移動平均線跟著向上移動,股價下跌,移動平均線跟著下移,股價進入盤局,移動平均線扭曲程度就縮小,時間愈長愈明顯。 從歷年台灣股價變動情形看,上漲行情多是一口氣漲完,因此,短期移動平均線也顯得很陡峭,下跌行情則慢半拍地拖延下去,各種移動平均線多不如上升時那麼陡峭。而上升行情或下跌行情里出現的盤檔走勢則扮演使移動平均線減速甚至反轉的角色,轉點多出現在盤局附近,依據移動平均線系統操作的買進與賣出時機亦在此處產生。 技術操作者面臨上升或下跌行情的盤局,就應特別注意未來行情變動,移動平均線具有助漲與助跌作用,當股價脫離盤局而上升時,短期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自然會跟上來,當股價脫離盤局而下跌時,短期與中長期移動平均線亦會滑下去。 移動平均線的轉點是提示操作者買進或賣出的機會,短期移動平均線轉點多,可依賴性降低,中長期移動平均線轉點則較具意義,可有效地掌握買進與賣出時機。同時,轉點出現後,股價變動未能預期地往某方向變動時,就應做損失委託,因為投資股票本身就有風險,依據數字化系統進行追蹤時更有缺失,而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將風險降低至最小程度。
回到《股票操作學》目錄 上一頁 下一頁 第三節 乖離率
推薦閱讀:
※詹天佑《川漢路信底函稿》(善本掌故)
※淳化閣帖最善本 之一
※股票網址大全
※古籍善本中版本作偽的手段
※古籍善本文件夾【明版珍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