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要求不要「十全十美」
家長對孩子進行的嚴格要求和訓練是想讓孩子的行為和做事達到完美無缺。其實,只要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就不難理解人類的行為都基於本能的反應,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家長們多關心孩子表現優秀的一面,並不斷地給予鼓勵,那麼孩子犯錯的次數一定會越來越少。相反,家長老是挑孩子的錯,木僅會使孩子留下自己常犯錯的印象,還會使其對犯錯產生恐懼感,這種恐懼心理可導致孩子拒絕做任何事。恐懼的壓力會使孩子變得無能,他們認為凡事難以做得完美是因為自己愚笨和無能。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家長應該認識到正確的東西是從不斷地總結錯誤中得到的,孩子們也是一樣,只有從不斷的犯錯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學習和成長。如果能正確引導孩子減少犯錯誤的次數,那麼他們將永葆學習的勇氣。一次的犯錯並不能否定下次的成功。
有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理解成為不斷的批評和訓斥,以及逼迫孩子把正常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都用來學習。這樣,孩子會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緊張之中,其學習興趣和記憶力都要下降。
家長的苛刻還體現為對孩子的過高要求,一旦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一味指責。這也是一種不寬容的表現。
在成人世界,有一種常被人們運用的技術———頭腦風暴法。各種各樣的設想———只要能想得到———不斷地從人們的頭腦中冒出來。但有一條規定就是:「不許對別人的想法吹毛求疵。」好不容易才想出來的主意,如果被上司或者同事不屑一顧否決了,心裡就會犯嘀咕:「這樣的想法不知又會被別人說什麼,還是不說出來為好。」久而久之,主意也就想不出來了,以至於江郎才盡。相反,如果去贊同他人的觀點:「很不錯,就那麼辦吧!」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的設想不斷出現。當然,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無聊的想法,但其中肯定不乏許多閃光的有益的建議和設想。孩子的繪畫和作文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無意中流露出失望,就會挫傷孩子畫畫、寫作文的積極性。我們需要做的是認同他、鼓勵他,培養其對畫畫和作文的興趣。
一位幫助美國家庭帶孩子的留學生,在人稱「兒童的天堂」的美國,所見所聞,令他大開眼界。
我為姓科爾的一對美國夫婦帶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那孩子老是把大拇指放在嘴裡吮吸,我總是把他的手指拔出來。科爾夫人驚訝地說:「怎麼了,他並沒有妨礙你呀!不要阻止他,讓他享受吧。」我很奇怪,我說吮手指不衛生,你不怕孩子染上疾病?她說:「正因為這樣,你應該多給孩子洗洗手。」為了說服我,她還告訴我她吮手指的習慣一直持續到上小學,她的父母從來沒有干涉過,直到她自己覺得不再是一種享受為止。
一次,我陪孩子看連環畫,那孩子老是把書往嘴裡塞,我阻止他,科爾夫人立刻說:「沒關係,這書是用棉布做的,能洗,你就讓他啃吧!」我仔細一看,果然,紙張是由厚厚的布做的,咬不破,撕不壞。她說,美國有的書一咬一抓還會散發出食物的香味,引起兒童更大的興趣。為了提供孩子用嘴撕書的享受,有人正試驗一種能吃下去的書,又香又甜,又有營養。「你們中國人對孩子限制太多,不許這樣,不許那樣,這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她說,「我們美國的孩子從小就自由地發展,個性強,膽子大,敢冒險,這樣才好。」我說:「我同意你的觀點,但總應該讓孩子對錯誤的事有所約束吧?比如撕書,這不是一個好習慣。」「不」,科爾夫人連連搖頭,「對1歲以內的孩子做這樣的要求顯然太高了。你能使他了解書是什麼,那麼你才能要求他不撕書,如果你沒法讓他理解這一點,卻用強制的方法阻止他,這就是不明智了。我們既要讓嬰兒看書,又不怕他撕書,所以,就創造出了這種布做的書。」我聽了,無言以對。
與這些美國父母相比,中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未免過於苛刻了。這些都源於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不能設身處地的替孩子著想。今天我們的這個社會不是由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組成的嗎?我們自己不是也很普通嗎?我們為什麼不能容忍孩子的普通呢?我們都應該明白,孩子的快樂和健康比什麼都寶貴。
孩子只有在主動、積極、愉悅的心境下才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父母的寬容常常會得到孩子的感激和加倍的補償、回報,適當的激勵也會使孩子產生不懈進取的動力。
我們的孩子已經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做父母的真正愛孩子的做法應該是在他們承受壓力時適時的減壓,幫助他們放鬆。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首先自己放鬆,自己不是龍,為什麼一定要讓孩子成龍?大人孩子終日承受著這樣的壓力,如何去享受生活的樂趣?
推薦閱讀:
※孩子才是夫妻間最大的矛盾
※愛頂嘴的孩子背後,可能都有愛做這3件事的家長 | 深呼吸
※表揚孩子的注意點
※精選黃豆8種做法,補鈣長個還聰明,孩子都喜歡,收藏啦!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