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播報第236期
寒冬將至,暖氣還不來(太慘了……),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成了犒勞自己的「必修課」。對很多人來說,一盆熱水,把腳放進去,暖融融的感覺從雙腳傳向全身,確實很舒服,所以也有很多人說,熱水泡腳能改善健康狀況,尤其是當這種說法被一些商業產品利用的時候,就會更加吹噓熱水泡腳的功效。然而別說功效,對於很多人來說,熱水泡腳甚至是有一定健康風險的。近日一則新聞稱:漢口一名46歲的女性因深夜在家用熱水泡腳突發腦血管動脈瘤破裂,經搶救無效後離世。 泡腳變得有風險了,你是否走入泡腳誤區了呢?看似簡單的泡腳並非人人都懂。那麼今天就跟著360安全播報一起來聊聊泡腳那點事兒吧!
腳大家都要泡,怎麼泡?還真是個事兒
熱水泡腳,沒有那麼神奇
熱水泡腳時,由於環境溫度的升高,腿部和腳部的末梢血管擴張,足部的皮膚血流量就會增加。不過短時間內這種局部循環的改變幾乎不會對體循環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也不會像泡澡或淋浴那樣影響核心體溫,因此對於健康人來說,泡腳可能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改變,所以指望通過泡腳來治療各種疾病也就沒什麼效果。
從血液循環的示意圖可以看出,體循環由許多相互並聯的血管組成,而熱水泡腳最先只是改變身體下肢局部的血液循環,這種改變在短時間內不會對體循環有太大的影響。圖片來源:hanyu.iciba.com
搜索有關研究發現,熱水泡腳的助眠作用應該是得到研究最多的了。2013年發表在《國際護理研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綜述了1996-2005年這方面的成果。在本實驗的25例健康的中老年被試中,熱水足浴有助眠作用。這篇論文的主要結論是:對於健康人群,較低溫度、短時間足浴可以輔助睡眠,但對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研究通過「遠近溫度梯度」,也即DPG(distal-proximalskintemperaturegradient)來解釋泡腳與助眠的關係:遠端溫度高、核心溫度低(簡單來說,就是手腳暖和),就是DPG大時,睡眠質量就好。這有可能是因為溫暖的皮溫可以刺激下丘腦前部,而這一區域是睡眠調節區。人體的核心溫度有節律性,白天高,晚上低,所以晚上易於睡眠。當人年老時,夜晚的核心溫度會逐漸升高,失去節律,出現睡眠潛伏期延長、清醒提前等。但是本研究也不提倡高溫長時間足浴,因為這樣會同時提高遠端和核心體溫,降低DPG,反而不利於睡眠。這篇文章推薦熱水溫度為40度,泡腳時間20分鐘。還有研究表明皮膚表面的溫度與睡眠潛伏期的關係與年齡、失眠病史有關。
發表在《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上一項研究顯示,把小腿和足部都浸泡在41-43度的熱水中30分鐘,血管硬度下降10%,在足浴結束20分鐘後仍有7%的下降度,且年輕人好於老年人。這表明究表明熱水泡腳對下肢缺血的病人有一定好處,但也十分有限。韓國某團隊的一項研究認為40度、30分鐘的足浴能在不加快心率、不降低血壓的情況下,增加心臟冠狀動脈儲備,增加對心肌的供血。但是這個結論可信度較差,更像是說明「足浴與冠脈儲備有相關性」的統計結果,而非經證明的因果關係。
還有研究表明,熱水泡腳可以作為不可治癒的住院癌症病人放鬆治療的輔助方法。通過監測心率變化和神經免疫指標,研究者發現足浴包裹式熱水(wrappedwarm-footbath)能促進副交感神經活動、降低交感神經活動度。從而幫助病人放鬆,帶來舒緩疼痛、提高舒適度的效果。且不討論這裡的WWF和我們平時的熱水泡腳有多大區別,即使效果相同,這種效果也僅僅限於增加舒適度。
熱水泡腳,不是什麼人都適合
但是,如果對於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會由於局部血管擴張,造成全身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既然熱水泡腳對身體的影響不大,那為什麼會導致那麼多人就醫甚至死亡呢?這是因為,對於一些基礎疾病患者來說,泡腳還是有一定健康風險的。因此不是人人都適合泡腳。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許多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搜索「糖尿病,泡腳」等詞條會看到很多支持足浴治療糖尿病足的中文文章,這些文章的依據無外乎活血通絡、營養神經之類。但是詳查過後你會發現,這些研究共同的特點是只有臨床病例觀察而沒有理論依據證明。在病人選擇方面,一般也是根據主觀癥狀而非根據血管病變程度,這類只把病人主觀感受當作臨床證據的研究可信度太低。糖尿病損壞的是足部血管的內皮,血管再也無法因溫度高低而舒張、收縮了,那麼熱水還能幫助血液流動,達到「活血」的目的?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冷水自然也不會讓血管的狀況更加糟糕。
相反的是,一般糖尿病足患者的皮膚比較脆弱,足部末梢神經因出現問題,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出來,因此熱水泡腳特別容易造成燙傷。而且糖尿病足患者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可能會造成截肢。
2.靜脈曲張或血栓患者
靜脈曲張是一種由於靜脈血液迴流不暢引起的血液淤積血管腫,靜脈曲張一般常見於肢體前端,比如手和腳,因為這些地方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動速度慢,屬於迴流障礙問題。是不是熱水泡腳就能加快這種血流速度了呢?其實不然,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溫度的升高改善不了靜脈瓣膜的功能,只會增加局部血流量,而這種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不但不會改變靜脈迴流的速度,反而會加重靜脈迴流負擔。
正常人的靜脈瓣可以幫助靜脈完成下肢血液的迴流(上圖),而靜脈曲張的病人主要表現為靜脈瓣的功能障礙(下圖),在這種情況下增加局部血流會加重靜脈迴流的負擔。圖片來源:hp-loksbergen.be
3.足癬等皮膚病患者
很多人認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的癥狀,其實是一個誤區。足癬是一種真菌感染,需要進行抗真菌治療的。許多足癬患者因為癢,覺得用熱水燙洗後就舒服多了,可以起到殺菌作用。其實這種以熱止癢的做法,往往起不到效果,泡過之後,患處不僅更癢,還可能出現水泡等。熱水使足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曾有報道足癬患者因溫水泡腳誘發感染丹毒的情況。對於皮膚病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按照外科處理原則敞開傷口乾燥通風才行。
4.兒童
眾所周知,人類足部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就是足弓,它的主要作用是為了緩衝行走和跑跳時對人體的震蕩,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免受壓迫,同時還可以保護大腦、脊椎和胸腔、腹腔內的器官,是人類的「減震器」。這一結構是從兒童期開始形成的,因此保障寶寶足弓的健康發育非常重要。如果經常性用熱水給兒童泡腳,會給足部的神經、血管的功能帶來一些影響,尤其是頻繁的泡腳或燙腳更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如圖所示,在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寶寶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變得不明顯。圖片來源:weather.com.cn
熱水泡腳小貼士
1.水溫不要過高
生活中,有些人習慣用很熱的水把腳泡得通紅,並以為水溫越高效果越好。事實上,泡腳水不能太熱,以40℃左右為宜。如果水溫太高,雙腳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同時,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2.時間不宜太長
每次泡腳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因為泡腳時人體血液循環和心率會加快,時間太長會增加心臟負擔。此外,由於血液會湧向下肢,有人會因腦部供血不足,感到頭暈,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更是要格外注意。
3.用手試溫度
泡腳時,不能確定水的溫度時,建議用手試而不要用腳試,因為手比腳對溫度更敏感。對於糖尿病足患者,洗腳時用溫度計測定溫度,以避免燙傷。
(稿件綜合果殼網、人民網、花椒網)
推薦閱讀:
※《消防評估與安全管理》必背的38個考點總結,請收好!
※天然氣管道爆炸一般有哪些原因?應該如何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
※滑雪安全不得不知道的事
※許久不見的中興ZTE,到底去哪兒了?
※如何快速成為信息安全領域的專家?
TAG: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