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五年,給名企投簡歷卻石沉大海,怎麼辦?
Sean Ye,向我提問搜值乎哈
知友@白玲蘭 在值乎上問了我一個問題:
5 年以上工作經驗,投遞了很多知名跨國企業的簡歷無一回應,希望我們能尋求簡歷指導。
看到問題,我馬上想起了 8 年前的自己,在一家小外資公司積累了 3 年多的工作經驗後,因為不滿意薪水,我裸辭找工作,在招聘網站上投遞了很多簡歷,卻幾乎沒有得到任何面試機會。剛畢業的時候都說名企不願意把 Headcount 留給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卻不料工作三年後依然還是沒有機會。
裸辭的兩個月很短,但卻是最煎熬的兩個月。女朋友要求買房準備婚事,而我卻連公積金貸款都不能用。辭職是在 2008 年 2 月,接到第一個 offer 是 4 月中,最終決定在 5 月底。剛拿到 Offer 不久,雷曼公司倒閉,金融海嘯來了……
我記得當我最終拿到幾份 Offer 的時候,積壓很久的壓力爆發了,我給女友打了個電話:
我找到工作了,我不是沒人要,我要證明那些放棄我的企業都錯了。
搞得像拍瓊瑤劇一樣。
我最終從幾個 Offer 中挑了一個並不最靠譜的崗位,一家荷蘭人力資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還有一段面試奇遇:你在招聘(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事(人) - Sean Ye 的回答),隨著幾年對這個行業的摸索,回顧當初的求職歷程才有種「非我國軍無能」的頓悟。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幾個常見的誤解。
1. 投的簡歷 HR 一定會看
實際上,不少公司投在招聘網站上的預算大多是平均安排的,但是崗位卻不可能每月平均分布,所以就算是沒有招聘需求,也會有不少企業都會在招聘網站上放一些常招的崗位收簡歷。
在主流三大招聘網站上,這樣的招聘啟事非常常見,畢竟招聘位的廣告費很低,這也直接導致求職者在這三大招聘網站上的用戶體驗很糟,永遠不知道投遞簡歷有何效果。
當然,這種只用於「收集簡歷」的招聘啟事,並不僅僅出現在三大招聘網站,甚至我見過有錢任性的公司會在 LinkedIn 上收簡歷(1 個崗位 30 天的費用可能高達上百美金)。
大範圍投遞簡歷後沒有任何迴音,這對求職者的打擊極大。即使是出色的人才也會產生自我質疑。這一方面招聘網站在體驗設計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 HR 的失職,無論多少簡歷投遞,製作一份標準的拒信模板給求職者群發,這是一個起碼的禮節。我聽過很多 HR 抱怨求職者臨時爽約,的確臨時爽約是很糟糕的表現,將心比心不給求職者任何迴音也挺糟心的。如今的我已經養成習慣,就算是實習生招聘,不需要的簡歷一定要寫拒信。
應對策略:
2. HR 不選我是因為簡歷不夠出彩
談到如何製作出彩的簡歷時,我給過建議:如何製作高水平簡歷 - Sean Ye 的回答
但歸根結底,我的建議是基於如何讓 HR 更方便更準確的了解你的真實情況。
好的簡歷,不是過度吹噓你原先的經歷和能力,而是用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你的經驗和能力。
有些情況下,HR 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你的簡歷來面試的。以外企為例,簡歷篩選的工序是,HR Assistant 或者 HR specialist 收集並做初步篩選;招聘經理過第二遍精選 5-10 份簡歷給到業務線的 HRBP,再由 HRBP 推薦 3 個候選人給到用人部門的直線經理(有些公司沒有 HRBP 的話,直接由招聘經理轉給用人部門的直線經理)。
為了保證效率,第一步初步篩選階段,工業化流程化的設計在所難免,比如說,有些外企在招人時一道紅線是必須是211 或者 985 學校畢業。那麼過濾簡歷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看學校。再比如說,有些企業在招聘崗位時已經有明確的需求:就是要找本行業的人,就是要從快消行業挖人,或者就是需要管理經驗……這些硬性要求,在初步篩選時會被嚴格執行,畢竟沒有 HR 小朋友願意冒著被上司批評的風險把你的簡歷遞上去,即使你的簡歷做得太漂亮也沒用。
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
3. 我應該直接找企業,而不是找獵頭
有些知友認為,我就 3-5 年工作經驗,肯定不會有獵頭來跟的,獵頭都是做年薪幾百萬的老總職位的,和我無關。有獵頭來找我估計就是騙子。
其實不然,從業內來看,Recruiter 的層級大概是這麼分的(各個公司叫法不同,但意義差不多):
求職者只需要記住一點:獵頭絕不向候選人收費(一旦向候選人收費,獵頭就會傾向於推薦收費高的候選人,而非最合適企業需求的候選人)。只要獵頭不收費,TA 的公司也能網站檢索到,就別太擔心(畢竟獵頭是個沒啥門檻的生意,很多獵頭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甚至會自立門戶,小獵頭公司滿大街都是)。
通過獵頭推薦的最大好處是:
有了獵頭的背書,你看起來就不像一個著急換工作四處投簡歷的求職者。
企業看到有人投簡歷時,其心情是複雜的,既高興又擔心,擔心的是這位求職者這麼踴躍投簡歷是不是在原公司待不下去了?是不是和同事沒法相處?是不是工作能力差?理論上公司最好的人才,應該都是被公司小心保護好好供著以防被人挖走的,這種人才根本無意跳槽,在 LinkedIn 上叫做 Passive Talent(這也是 LinkedIn 的賣點,Recruiter 可以直接搜索接觸被動人才)。
所以我才反覆說,求職者找工作,要有針對性地投遞簡歷,不要海投,否則很容易被認為是在原公司待不下去了。
找工作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同時找工作的過程也對我們自身是個有益的提升(我建議,即使沒有跳槽的想法,定期和獵頭保持互動,隔兩年去面試幾家公司,對於掌握市場行情,提升溝通能力,反省自身崗位價值都有積極意義)。保持良好的心態,有針對性的投遞簡歷,會讓我們的求職之路更順暢。
最後祝願@白玲蘭 和所有的知友小夥伴們都能找到合適的如意工作。
不少小夥伴都很關注職業發展和求職的話題,我自覺只有 10 來年的工作經驗,還不足夠為人師。所以我計劃拖上美世諮詢的總經理、資深顧問們一起做幾期知乎 Live,來給關注職業發展的小夥伴們提一些建議,回答大家的問題。敬請期待。
查看知乎原文推薦閱讀:
※富起來後的人怎麼辦
※手相;拇指代表人一生的福祿,你的大拇指是怎麼樣的?
※在excel中明明輸入的是001,怎麼一按回車鍵,就成了1了
※春暖花開時你的痒痒癢該怎麼辦?
※那些湊合著過的婚姻,最後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