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學好中醫(一)

如何學好中醫(一) 2015-03-23 20:27閱讀:2,485 文章一:如何學好中醫有不少人從中醫上得到了好處,多年的疾病終於痊癒,因此對中醫產生了興趣,並且想多學些中醫知識。於是找我問了一大堆的問題,比如中醫難不難學?如何才能學好中醫?應該從哪裡入手?我嘗試著慢慢地解答,但有時自己也懷疑我所提供的那些淺顯的中醫書是不是真正的滿足了別人的需要,那些真的是中醫的入書之書嗎?如果別人聽了我的話而讀了這些書,會不會得不到真正的結果卻浪費了時間與精力。思考良久,覺得有必要認真寫篇東西,系統地談一下如何學中醫的問題。中醫是一門什麼樣的學問?最近幾年,社會上頗有一些鼓吹取締中醫的人,讓人對於中醫的前途生出不少的擔憂與無奈來。到底中醫怎麼了?在中國以及周邊數個國家流傳了兩千多年的中醫怎麼到了現代反而越來越不能適應了呢?是中醫理論本身有缺陷或者是學中醫的人沒有學到真正的中醫呢?中醫真的已經不能治病了嗎?中醫到底有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呢?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想也困擾了社會上的不少人。我們先來看看,中醫是一門什麼樣的醫學?在這個時代為什麼中醫頻頻碰壁?中醫是一門古老的自然醫學。它是中國古人長期觀察自然界的變化規律而總結出來一門關於自然的學問。中醫的特色就在於它是傳統的自然的,它沒有經過現代科學的雕琢,因此它透著純樸的氣息。而且它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的一門學問,它與中國傳統的其他學問如算學天文學地理學星象學預測學等沒有絕然不同的界限,反而是緊緊地纏繞在一起的。中醫的理論基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基礎一模一樣,因此中醫註定有其哲學性與醫學性兩個方面的屬性,是一門夾雜著古代樸素哲學理論的醫學。所以中醫既是哲學又是醫學。現代醫學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我們一般稱它為西醫,因為它來自西方。現代科學有其自己的一套標準,凡是符合其標準的,就是科學的,就是可以接受的;若不符合其標準的,就是非科學的,就是迷信是垃圾,就要拋棄它。雖然說現代科學在不斷地發展,但它絕不會接受非科學的東西。在現代科學看來,中醫純粹是一門經驗醫學,它沒有科學的理論指導,沒有經過小白鼠實驗,沒有現代統計學的數據支持,因此中醫不是科學。這也造就了在這個現代科學橫行的時代,中醫只能是在邊緣生存,絕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由此中醫在現代的地位可想而知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符合科學的現代醫學取得了迅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猛的發展,而傳統而自然的中醫學則慢慢地萎縮了,至於中醫到現在還存活在現代醫學的夾縫,居然沒被消亡,已經是萬幸了。至於考慮到經濟因素,現代醫學是市場經濟的寵兒,它會造勢,會賺錢,會發展。它財大氣粗,自然統治了醫療的市場。中醫既不會宣傳,又不會賺錢,更難以在理論上有更大的發展,因此只能縮起尾巴來了。於是西醫愈強,中醫就愈弱,惡性循環至今,自然應該有人跳出來要求取締中醫。現代社會,誰有錢有權,誰說了算。西醫已經控制了中國醫療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當然不止滿足於此。當前,中醫固縮在不大的醫療市場上飄搖欲墜,卻仍然是動了誰的乳酪,也就可想而知了。如何才能學好中醫?一、志於醫天下。無論為人處事治學,聖賢教人,都從立志開始。因為「志者,心之所之也」所以立志的不同,決定了治學的成敗。學中醫亦如此。古人講「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說的是讀書人要有志氣或者進而經綸天下以報國,或退而學醫而治天下人。這就把從醫看成是一件為國為民的大事,是一項人生的事業與追求。而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我覺得這個條件現代許多學中醫的人都不具備了。可以試著調查一下報考中醫院校的學子們,為什麼學習中醫?恐怕多數想的是混中醫這口飯吃吧。至於是不是想要學到醫治天下百姓的本事,恐怕他們自己也沒有信心。既然沒有「志於道」的精神,也不會有「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行為,則是否能學得好中醫,也就可想而知了。二、聰明勤奮之人。有了志氣,還需要幾個條件。一則是一個聰穎智慧的腦袋,並且超乎常人的勤奮,為什麼呢?因為中醫不好學,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既要聰明又要肯學。試看歷史上的名醫,都是極聰明極努力之人。所以必需是這樣的人,才能學到真正的中醫《內經》也提出不得其人不傳,因為中醫是至精至微的一門學問,需要學中醫的人一定要聰穎肯干。另外學好中醫還表現在要有很強的背功,就是背誦中醫經典的功夫。中醫歷來視方歌、脈訣、藥性賦、針灸歌賦等的背誦,學中醫的人還要背誦大段的《內經》《傷寒論》以及歷代精彩論述。背誦是臨床熟練應用的基礎,這一點千萬不可偷懶,前代的名老中醫已經充分地證明了少時背誦是多麼地重要。三、國學基礎。除此之外學好中醫還需要在國學上下一番苦功夫,就是說中醫需要有傳統中醫文化的底子。學國學經典就需要學習古文,猶如與古人相與對坐應答,能進行跨時代的交流,而且學好古文是打開中醫藥寶庫大門的鑰匙。古人語:秀才學醫,籠中捉雞。意思是讀書人學醫實在是手到即成。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讀書人有文化的底子,而這才是學中醫的實實在在的根基。因此,培養中醫的底子就要從文化入手,先學古代讀書人所應該學習的東西,特別是先秦的文化如四書五經,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尚書周禮周易春秋等書籍。這些東西不是糟粕,相反,它是中國文化的最精華的東西,是作為一名中醫所不能不了解的基礎。現在的中醫為什麼掌握不了真正的中醫知識,我認為最缺少的就是這個。中醫是中國古人從自然界中觀察而總結出來的學問,它上關乎天,下關乎地,中間還關乎人事。因此學中醫要有環境,文化的環境。就好比是學外語,不能關門學習,要有一個外語環境,這樣才能更快地入門,更快地掌握外語精髓。試看現在學中醫的環境,課堂上聽老師講一講,課後懶得複習。而周圍的環境全是西醫,全是現代知識與文化,這如何能把中醫學到精深之處。因此要想學好中醫,一定要先構建一個紮實的國學根基。以此為基礎,再花三五年功夫中醫理論必有小成。最近兩年來,我在臨床之餘,頗覺需要提高國學功底,因此很是在先秦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讀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越是學習,越是感覺對於中醫的理解更為透徹,這種理解不但沒有影響我的臨床技術,相反從理論的最深層次上幫助我極大地提高了對中醫底層的把握。傳統文化典籍的學習使我對於中醫理論有一種源流而下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重要,也非常實用。它讓我更容易地理解中醫,實踐中醫,並能創新一些東西出來。四、好且樂於醫道。不僅僅是要學中醫,還要樂在其中且越學越樂,越學越興味無窮。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中醫就是要學到這個境界,然後才能體悟一些東西出來。只有親身的體悟才算是真正把中醫融合到骨髓里去了。這個時候再上臨床,感覺完全不同,而且臨床療效自然極高。至於如何才能由學到好,由好到樂,這需要用心去體會中醫的妙處。中醫很美,其理論美,方子美,臨床也美,但只有能沉心於此的人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這種美。正如學唐詩宋詞的人,能沉浸在詩詞的美妙之中,樂而忘憂,中醫之道亦如此,甚至更甚於詩詞之美。能欣賞到這種美的人,自然會樂在其中流連忘返了。老師能教的只是中醫知識,中醫的美是教不來了,需要學中醫的人自已去悟去感受。什麼時候悟到中醫的美妙了,什麼時候也就入了中醫之門了。那時,趕出趕不出來了,肯定是鐵杆中醫了。五、重視中醫經典。此外,要重視中醫經典的學習。要明白經典對於中醫臨床的重要性。然後始可開始學習。否則從後世諸家入手,浪費許多時間學到一點東西,一查經典,原來早就寫在那兒了。我讀了十多年的中醫書,最近幾年才悟出這個道理:中醫的真諦是要從經典里尋找的。希望大家能重視中醫經典,不要走彎路。在此基礎上,進而博覽群書,淹通眾家之長,並廣泛吸取今人經驗,再大量臨床,積極思考,如此必成中醫大家。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早臨床多臨床是培養和造就鐵杆中醫的另一條捷徑。以上談了這麼多,只是學好中醫的一個大概的方法。如果大家看後覺得中醫太複雜,因此而打消了學中醫的念頭,那就是我的罪過了。我可不想打擊大家學醫的興趣呀。這樣說的目的是想讓想真正掌握中醫的人了解一下學醫的大概的步驟,也許可以為社會多培養一些好中醫出來。只是拿著一兩個祖傳的方子就說自己是中醫的人,也不在少數。害人害已,何如一把火把方子燒了。中醫的理兒不通,要方子有什麼用?學醫,就是要學這個理兒。而這個理兒就得按我說的這個途徑來學習。文章二:學醫的秘訣高校里的中醫學子萬萬千千,個個都想學好中醫,但不少學生花了數年功夫,卻未能得窺中醫殿堂。是中醫難學嗎?還是沒有找到學醫的途徑與方法?我認為,中醫不難,難在用心。但光是用心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如何去用心。這裡我就詳細地分析一下學中醫的兩個關鍵途徑,亦是學好中醫的秘訣。學醫之道,貴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從此中醫醫理一通百通。試看當前國內中醫界,有終身學醫而不悟者,則一生行醫,渾渾噩噩,一直沒有明白醫理。如此看病,療效必差,更不要談對於中醫的信心了。此輩學醫,誤人誤已,虛度一生,良可悲哉。要之,要通醫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讀書。中醫是一門傳統學問,非讀書不能得其真諦。因此,想學好中醫,先要下功夫去讀書。學問是沒有速成的。學醫亦如此,非熟讀強記,精思體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轉益多師,切問近思,無以收功。或問學醫有何秘訣?我認為,學醫只有兩個秘訣,一個是功夫,一個是智悟,除此之外,別無良法妙方。一,下點切實的功夫天下事沒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學問如此,學醫亦如此。記得中醫課本里有一段荀子談勸學的話「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就是說,如果別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功夫,別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堅持下功夫,則即使是笨人也能達到學問的極致。因此學醫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學醫,就要做大醫,而作大醫有如一件工程,需要嚴謹的態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堅持不懈。以下有三個步驟可循,願意學醫者不妨琢磨一下這三步,循序漸進自然能成大醫。一則,積累醫學知識與經驗。每個人初學醫時都要學會積累,只有日積月累,才能積少成多,積薄成厚。中醫知識包羅萬象,既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也有人情世故的學問,更有星算諸子的學說,還包括內外婦兒針灸各科經驗,這些都需要慢慢地掌握。所以說,不積無以廣大,不學無以成醫,每天都要學一點兒,堅持不懈,積累自多。孔子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溫故而知新」都是積累學問的基本法門。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初學醫的人來說。望著如山的知識,成堆的醫書,恐怕會有種畏難的感覺。天下的病並不好治,也並非每個學醫的人都能治好大病重病,想當大醫,想掌握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就得有定力,有信心,不急躁,不矜不伐,持之以恆,必有所獲。凡是大醫,都是在一天一天的積累過程中堅持下來的。每位歷史上的名醫,沒有誰不經過此積累的階段。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就是在這個階段。二則,循序漸進。中醫知識浩如煙海,非循序漸進不可。要積累哪些知識呢?我認為首先是先秦四書五經以及諸子百家的學說,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也是中醫的基礎。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就在這個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醫德與氣質也在這個文化之上建立起來,這是學醫的首個捷徑,舍此沒有別的捷徑。所謂的「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就是真實的寫照。在文化背景上再進一步鑽研醫理醫法,古今兩千年來有成百上千的醫書,約之先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難經》《金匱要略》及《神農本草經》等經典以求本,再讀明清諸家名其源流即可。另外,還包括西醫以及易理術數文化歷史等,都需要慢慢地涉獵。這樣由點而面,由易入難,由今及古,由約而博,漸而入醫道之門。總之沉於斯術,浸之愈久,積累愈多,將來的成就也將越大。中醫的學習過程一般先基礎,後臨床,先簡後繁,先易後難。先學中醫基礎理論時,要完全搞通,然後方可學中醫診斷學以及中藥學。對於每一本書來說,要先掌握每一章的精義,然後可以漸而到下一章。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順序,量力而學,堅持不懈。前面的沒有學好,就不要急著學後面的。一本書沒有掌握好,就不要急著學下一本。這樣層次清楚,一步一步,漸而匯通,亦不會學得亂七八糟,漫無邊際,犯西瓜芝麻之戒。三則,熟而生巧。學醫需要精熟,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或者浮光略影式的讀書,那是不可能學到中醫精華的。如果守不住精熟這兩個字,即使泛覽千卷,才一掩卷,便茫然無所得。因此,惟有精熟方能通其意旨,得其義理,悟其巧妙。所以古人學醫,無不注重精讀熟記。蘇東坡說過「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讀醫書不是看小說,需要反覆琢磨。特別是讀《內經》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讀十遍時的體會與讀一遍一定有同,及讀至百遍,又必然會有新的體會,臨床干到老,就要讀到老。因為隨著臨床進步,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我相信此言,臨床之餘,讀書不怠,的確深有所感。醫理之精熟不僅僅是背誦而已,還要經常沉潛體味。使古代名醫的話就象是自己說出來的一樣,即使是恍然夢寐之中,亦會自然流出,這樣才叫真正的精熟。真正需要如此精熟的中醫經典也不在多少,以樹立中醫根基的經典為主,數十百段《內經》及《傷寒論》即可。到了這個境界,涵誦熟久,人書合一,習與性成,自然為我所用,則臨床上應用無窮,受益匪淺,辨證處方如有神助。綜上所述,學醫說容易也並不容易,要成大醫,必需下切實的功夫方可。如果真能下到以上三條功夫,才算是入了醫之門,否則難免根基不牢,流於濫疏。至於有些人拿著幾個所謂祖傳方子當成寶貝或大學一畢業就忙於吃喝玩樂,而不思讀書學習,那就根本是醫之蠹蟲了,斯輩何足談醫。二,因疑而自悟讀書僅僅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其目的還在於對於醫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覺就象是擊石出火,豁然貫通,頓悟無餘,理事無礙,明體達用,就是這個境界。到了這個境界,才算是有所收穫了。這種收穫不是學到的知識,是真正的醫我融為一體。所以說前面下了這麼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穫了。否則這些功夫還是在量變的階段,醫術也還是隔了一層。自悟是自己的感覺,不是老師教的。正如前賢論做學問一樣,其「悟入之法,恆在於片言之義,人所不經意之處,此則會心各有不同,父師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自悟也不是天生出來的,需要極深厚的功夫作底子。只有下過苦功學醫的人,心中有所疑問,有所滯塞,才有可能在某一時刻,某個機緣下頓悟,從此醫理貫通,而達到化境。而且頓悟有大有小,伴隨著大的頓悟的往往是數不清的小悟。這樣大大小小,反覆自悟,醫理於是愈來愈透徹,而臨證對病,心中澄清,醫理無礙,這種透徹的感覺用言語實在無法形容。要達此境界,亦有門徑可循。一則,提出問題。這是自悟的第一步,一定要有所疑問。古人講,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不管大小,都需要先疑。存疑是破疑之本,必需用心讀書方能找到疑問。醫書精深,非淺嘗者所能體會。一般如果只是粗略地翻一翻醫書,一目十行,不務精思,根本就找不到什麼疑問。疾病複雜,千變萬化,醫理亦變化萬千,左右逢源。兩千年來醫書各有所述,各有所旨,讀後怎能無疑。若真無疑,那是根本沒有理會得到,是不用心的表現。歷史上每一位醫家都有其醫學思想,且各有傳承各有不同。是不是每位醫家的每條醫理都正確呢?我認為讀醫書當學會思考,不輕易相信任何人。讀書時認真思辨,考慮其所述理法脈方葯是否合理,有無確實的證據,這樣就會有問題,這就是存疑。我的經驗,在初讀某某醫家著作時,先從有疑問的地方入手思考,慢慢地再從沒有疑問的地方思考,這樣就會發現,不是沒有疑問,深入一層後,自然對其醫學思想又有所理解。或能得其偏其失或能得其理之所以然所未然,這都是領悟。二則,解決問題。這是自悟的第二步,就是要解決疑問。光是存疑還不夠,還要能用心解決問題。因為問題有大有小,有難有易,因此解決問題的時間有也長短的不同。解決疑問的過程,就是促進自悟的過程。對於中醫問題來說,解決的方法,不外乎數點或者參合各家觀點,以窮其理證;或者臨床實驗,以證其真實;或者窮心深思,以明其旨歸。其實就是通過自己問難,來促進思考。這種思考,必然伴隨著進步,越是思考,越是進步。大疑大進,小疑小進。解決問題的過程往往是比較痛苦但也快樂的過程,心中因疑惑而存滯,極是想一通為快。但醫理往往比較複雜,並非一看即解。因此多需要一段時間來解決,有時甚至於要數年的時間。但心中存著疑問,不停地讀書臨證。隨著問題的逐漸解決,心中的鬱塞也慢慢地透亮起來,這種感覺非沉迷於此中者不能體會。某一天豁然而解,即如醍醐灌頂,上下透徹,簡直就想手舞之足蹈之。其快樂如此,其所得亦必然如此。如果能經常有這種解決醫理困惑的快樂,我想也差不多領悟出不少了。三則,疑而得悟。學醫的目的是心悟。悟就是豁然貫通的感覺,是對醫理的了無凝滯,是臨證的清明曉徹。悟是自己的心悟,與他人無關。禪宗有「頓悟」之說,我認為與醫之自悟實同出一轍。一旦心悟,一了百了,洞徹無餘。悟有大小,有淺深,隨著醫理困惑的不斷被解決,醫法圓通,領悟由此而生。幾經領悟之後,於是頓然明白,於是出現了圓融明徹的頓悟境界。頓悟的境界看似不可思議,其實歷史上每一位臨床大家都無一不經過此境界。如醫聖張仲景醫理通曉,自創六經辨證,必然是頓悟之人。即使如明清的不少醫家,醫學理論貫通無礙,亦需要數次的頓悟方能達此境界。悟有門徑,必由疑而生悟。所以說疑問是覺悟之機紐。醫理深精,旁通百家,要成名醫,必要一番覺悟,方能得一番長進,否則別無他法。真正的名醫在其到達極高的境界前,往往需要數次大的頓悟。但悟後仍有所困惑,繼而再思考,再解惑,漸漸地又有所鬱塞,所以我正期待著再次的頓悟。學醫必勤奮聰敏之人,亦需掌握方法。否則學醫十數年,不識門徑,荒廢經典,濫讀後世醫書,就如同膠柱鼓瑟,必然無功而返。此時縱使再是勤奮用功,亦有可能「死在句下」一生無悟。師者之傳道授業解惑,於此顯得十分重要,必要先通門徑方可。總之,博學篤志,切問近思。學醫的人,先用點功夫在先秦諸子,必是有效的法門。然後志於求醫,舍心忘已,狠狠下點切實的功夫,數年之後,因疑而悟,漸疑漸悟,漸悟漸進,自然能成一代名醫。再者,醫者操人生死之術,不可不謹慎,要不得馬虎輕率,要之,先把性格磨礪得扎紮實實了,再來學醫吧。學醫不比其他,需要嚴謹的態度,這又是在下功夫之外的要求。文章三:醫生成功的方式1.做醫生首先具備醫生的素質:作為醫生如果常干坑蒙拐騙病人,遲早必然失敗.醫生必須關心自己的病人,並誠懇地對待病人,學而不厭.這樣,你周圍的醫生護士才會幫助你和接近你.你還要穿戴整齊,應對病人和同事彬彬有禮,這就是把自己"推銷"給病人的訣竅.  2.善於吸取別人的經驗: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懂,對別人的經驗不屑一顧.把別人的經驗加以吸收實踐,必然有助於你的成功.  3.尋找病人:當你有了治病的絕招後,你就可以在報刊電視上等做廣告,也可用別的方式吸引病人.你必須經常琢磨如何把自己學到的技術用於病人.千萬不要這麼想"病人太多了,而且越來越多,簡直把我累死了"因為你的病人多,就說明你的知明度提高了,應該說是一件好事.  4.早出晚歸:對醫生來說是致關重要時,也是不可避免的.在醫學上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越多,收益就會越大.不學習,不看病人,就不會有什麼收益,就不可能得到病人的信任.  5.要熱愛自己的事業,增強事業心:如果你的精力不是全部投入醫療事業上,你的努力自然就得不到補償,成功的可能就很小.  6.失敗是成功之母: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當然要盡量少濕鞋甚至不濕鞋更好.一旦你或其他醫生為病人治病失敗後,就應總結經驗,多問幾個為什麼,進一步吸取教訓.  7.周圍要有一批幫你成功的醫生護士:無論你幹了多少年醫生,無論你治病多麼好,醫術多麼高,也不要單槍匹馬的干.單幹不求人的想法是錯誤的.在你周圍要有一批懂專業的醫生護士.  8.學會作決定:在診斷治療疾病時,要學會診斷精,治療快的原則,尤其對急診,儘快拍板治療,絕不能瞻前顧後,優柔寡斷,否則病人就會出現大問題,嚴重者危及生命.同時對你的事業也具有害而無益的.  9.展示高超的技術才能:你為病人做每一件事,都應表明你是一個夠資格的醫生,使病人覺得你確實技術熟練,知識淵博,再加上治病認真的態度,病人自然會提高對你的信任度.  10.重心開始每一天:努力使每一天工作都有新意,好象每一天都要開別的新事業.如果你對你的新,老病人和你的工作單位缺乏信心和勇氣,你就不是一個好醫生,一個好醫生就應善於探索病人所出現的任何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病人解除痛苦。文章四:怎麼樣學習傳統中醫一、現在的學院派(大專院校)講的是不停的修改教材,所謂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說件事情便明白了:一個內科主任朋友,帶著一群實習學生,非常的盡心儘力,半年之後我問他是否有得意門生?是否要留幾個?他回答『一個都不要』可國家和家長花了多少錢,學生們費了多少力才到今天那!這位主任說了一句非常令人費解的話『有幾個基礎不錯,知識還算紮實,但沒思想』好個沒思想!太貶低人啦!但細想一下,現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養高分低能嗎!幾本書、畫重點、考重點,ABCDE選擇題,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師承派(家傳師傳)的如何呢?許多人跟著師傅或父母學幾年,弄幾個所謂祖傳秘方,考個醫師證書,便要殺遍天下了。難怪現在對於師承考試的審核越來越難了,因為這些人的確把政府部門弄得頭疼。哈哈,不過想拜師傅的人不多,花大錢去上學的人卻是許多許多,然後就是失業。那位主任所以說那幾個好學生沒思想,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所有的知識貫穿起來,什麼叫學問?學問=知識+思想,學中醫不是學歷史,歷史就是歷史,不能篡改歷史,只需要你記住,然後加以理解就足夠了。學中醫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二、一個好中醫大夫就是一座醫院,憑著三個手指頭可以走遍天下。中醫的舌診脈診被許多人認為是看家的東西,是他們西醫不會的。我不完全這麼看,中醫真正的關鍵是它的理論體系,是它的辨證論治法則,是中醫特有的邏輯思維方式,如果丟了這些東西,任何一個西醫大夫都可以把中藥開出去。但要在自己的腦袋裡建立好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使大腦按照這種邏輯思維方式運轉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西醫的發展為什麼迅速?它是靠多學科的共同努力,成千上萬的人共同努力,在許多學科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通道。中醫就慘啦!缺乏手段!現代手段為什麼不用呢?所以我早在35年以前就自己開始製藥了,20年以前我個人已經中醫現代化了。 中醫的三個手指頭下面是什麼?假如你思維敏捷、能真正去理解你摸到的橈動脈的波動是什麼意思,那就能品味出病人的感覺,那病就象得在你身上一樣。其實脈搏就是線性系統學中的『行頻特性』和『幀頻特性』,電視機的原理就是這樣的。而線性系統是專門研究『黑盒子』現象的,就是通過輸出信號的變化,來理解那個內部結構不清楚的『盒子』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而中醫的脈象不就是這個理論的應用嗎?可惜!有哪所院校會給中醫專業開設這種課程呢?你不妨自己找本書看看,如果能看懂,你會覺得手下的感覺別有一番新的滋味,那種脈搏的跳動就不是簡單的28個分類了,然後再看《脈經》會認為那本書簡直太羅嗦啦。想學好中醫就應該博學,學什麼都會有幫助,會讓你的大腦動起來,如果你哪門功課不好,你就把他補上,不然你肯定吃虧,因為人的大腦依靠大量的數據來產生思維,數據越多,速度越快!有人看三國小說,發現了張飛將軍原來是甲亢,所以睡覺時閉不上眼睛;有人看《紅樓夢》發現林妹妹的肺癆不是死於營養不良,而是死於痰火互結,氣血壅塞。賈府的伙食標準太高。有一點需要重申:無論你利用什麼現代手段,最後你必須回到中醫的思維方式上來。等到有一天,你的病人會覺得你很奇怪,料事如神,你說他幾天以後會如何如何,果然應驗,你不用問診,便告知他因為家庭瑣事而煩惱,夜裡常常做噩夢,他會認為你懂得算命!其實,那時你已經有了豐富的綜合判斷能力了,你的病人還會懷疑治不好他的病嗎?這是中醫獨自特有的邏輯思維方式,是你最具風格的東西,還應該說明:那些現代診療手段完全可以借用,最起碼可以參考,只是不能依賴,中醫應該很靈活,明白嗎!三、什麼都不能太相信!我曾經到過西北的大沙漠順便挖了幾顆野生的藥材,回來後與我們藥鋪的飲片做了點對比,其有效成分前者是22%,而後者僅僅是0.5%。所以當你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位君葯上的時候,你最好對這些東西要充分了解一下。因為中藥的計量標準是重量,而不是有效成分,所以有人說『名醫亡於葯』似乎是有些道理吧,但這種事情你沒有辦法!就象你每天要吃的飯菜一樣,被人投了蘇丹紅有機磷氫氧化鈉等,但你可以少吃,採取慢性自殺的方式還是有效果的?!但你的病人沒有選擇,他寄希望於你,你寄希望於葯,怎麼辦呢?建議你經常去轉轉藥房,轉轉市場,我在著名的藥材造假聖地轉了兩年,收穫非淺,交了許多造假藥的朋友,知道他們如何用黃柏煮小土豆來造元胡;如何用腐爛的羊皮製造麝香;如何用白薯來造天麻;如何給自製的蟲草畫紋理(不能再說了),所以這些東西也就不好騙我了。如果有病人吃了幾付葯還不見效(先要懷疑自己,考慮自己的診斷是否有問題)那最好讓病人把葯拿來看看,不然會耽誤你的進步,現在市場上的假藥確實也太多了。現在的教材是西醫化的,考試也是西醫化的,為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把中醫題目出的象數學。從方劑學的角度看什麼什麼方治療什麼什麼病;從臨床課的角度看什麼什麼病用什麼什麼方,一對應,真是妙哉!中醫完全不是中醫,而是地地道道的西醫!        所以說中醫難,首先是難在國家制度的局限性,把中醫搞成不倫不類的,這其中該相信的和該懷疑的如何判別呢?文革時有句口號叫『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建議改成『先懷疑一切,再充分思考,最後相信那些該相信的!』什麼是應該相信的東西,就是實踐的結果。如果你有一天開始懷疑你導師的某個理論的時候,你真的開始有出息了!四、怎麼辦?現在的中醫接的病大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病。可這才是你長學問的時候呢!首先,你不要幻想出名、長工資、提級別、當專家。沒戲!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讓病人多活些時候,讓他有時間把他的事情料理一下,另外幫他改善生存水平。他可能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除非是診斷錯誤。我的一位恩師那裡有好幾個這樣的麻煩,都活了好幾年了,其中有個『瘋子』還能去爬山?!別人都私下笑話他「還想攻克肝癌」?其實不然,他曾對我說『我從來沒打算把那個大瘤子消化掉,只是讓他們活著就心滿意足啦』你怎麼想呢?實際上癌症不是治不好,當地被我治好的癌症和血液病患者有20多位呢! 眼光要放開!這是中醫應該具有的品質,自己不要死盯著一個地方不放,那是老鼠。更不能死盯著病人身上的那個什麼癌,因為病人的目的是活著。人活著的概念是什麼呢?吃喝拉撒睡,不過如此而已。有個廣告詞挺有意思:「為了打你而打我,打死你卻流著我的血」討厭的蚊子。你非要打死那個小疙瘩癌,結果卻先打死了病人。現代醫學的化學療法就是這樣,許多癌症患者幾乎都是治死的。人財兩空。每每看見電視里那些『導購』大肆宣傳可以如何殺死腫瘤的時候,我總想為那些病人禱告。『瘤子沒死人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火葬廠的哥們可不把人和瘤分著燒,你連雪恥的機會都沒有!過去有『曲線救國』之說,不妥!『曲線救人』總可以吧?先殺瘤?還是先殺人?你去原始森林裡看看,藤纏樹?還是樹纏藤?你很難分辯得清清楚楚。所以,應該把眼光放開些,把心思用在改善病人的證上,許多時候那種潛移默化的東西很令人尋味。真正的中醫治療腫瘤是非常講究的,一個人一個治療方法,沒有萬人齊喝的安魂湯!現在什麼都嚷嚷『規範化、標準化』我建議不要『緊跟形式不掉隊』中醫非常強調整體思想,辨證施治,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是生產肉包子的流水線!病房裡病情差不多的病人,有人挺胸抬頭的去辦出院手續,有人就永遠的嗚呼了,為什麼?經典的答案永遠是『個體差異』!那就不能讓他們治療時也個體差異差異嗎?!中醫的理論是什麼?貫穿中醫診斷全面辨證整體治療的全過程是什麼?很多人到臨床上就忘記得九霄雲外了,你必須把這塊敲門磚時時刻刻拿在手上,這塊敲門磚經常可以打破黑白無常的頭,讓他們回判官那裡編瞎話去。一個好中醫要永遠記住這樣一個道理,你自己之所以還活著,就是因為你的正氣比你的邪氣強大,怎樣對待自己,就怎樣對待病人,他就和你一樣的活著。好中醫要有博大的心胸,才可能有博大的造詣,辨證要大氣一些,方葯也應大氣一些,學習更應大氣一些。這是學好中醫的基礎。也許有一天,你會覺得那些成百上千、亂七八糟的雜證被你歸納得沒幾樣了,這是學問,因為你變的大氣了。水平又上了新的台階!文章五:學好中醫的幾點訣竅-彭堅我這裡提到的「學好中醫」標準是將來如何做一個好的中醫臨床醫生,而不是談怎麼考研究生,怎麼搞科研,怎麼做中醫的學問,我要談的是學好中醫「臨床」的訣竅。目前中醫隊伍中不乏研究生、學問家,不乏教授、博導,最缺乏的是真正能夠用中醫藥治病的臨床醫生。朱良春說得好「中醫之生命在於學術,學術之根源本於臨床,臨床水平之高低在於療效。故臨床療效是迄今為止一切醫學的核心問題,也是中醫學強大生命力之所在。」最近在中醫校園裡有關《周易》《運氣學說》的著作很暢銷,名老中醫臨床經驗集之類的著作,反而問津者少。起因於有人對中醫深奧的理論進行了文化的解析,通俗的說明,令人耳目一新,顯示了作者非同尋常的學術根底;有人用《內經》中的「五運六氣」學說對2003年發生的SARS病的走向進行了準確的預測,證實了中醫理論的強大生命力。這些著作和文章激發了學生們鑽研中醫、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起到了積極作用。研究「易理」「五運六氣」甚至在某些中醫大學校園裡蔚然成風,這既是好事,也令人擔憂。因為把中醫當作「學問」來做,而且用研究「國學」的方法來研究中醫,只能是極少數學者的事情,在學生中間,不宜提倡,不應當成為一種風氣。況且《周易》在古代位居「群經之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本身就是一門大學問,歷史上研究易經道理的儒生有如過江之鯽,至今為止,也沒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再說,「五運六氣」是研究氣候變化與每年疾病發生的對應關係,以六十年作為一個周期。這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自古以來,能夠弄懂的可謂萬無一人,對這門學說,我始終有些懷疑:還很少發現有人能夠活上兩個甲子,古人究竟是怎麼觀察總結出來的?何況近兩百年來,大氣受到嚴重污染,氣候變化必然發生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紊亂,還可不可能與疾病的發生呈現規律性的對應關係?當然,對於人類歷史上存在著的大量未解之謎,特別是出自古人長期經驗的總結,現代人可以「存疑待考」,不宜隨意否定。更不能像某些自命為正統的「科學家」那樣,凡是現有科學原理解釋不了的現象,明明是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也一概否定,認作是迷信。然而,作為一個學中醫的人,特別是初學中醫的人,只要知道《周易》是中醫理論的源頭之一,它的哲學原理可以指導中醫臨床;只要知道把握氣候變化是中醫治病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臨床時切不可忘記。這就夠了!在校讀書期間不必耗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去鑽研其中艱深的學問。套用錢鍾書先生的一個著名比喻說:「你吃雞蛋,覺得味道鮮美就行了,何必要認識生蛋的那隻雞呢?」當然,更無須去研究或解剖那隻雞。中醫有大量的臨床經驗需要去繼承,這是最寶貴的財富,學生應當多讀貼近臨床的著作,不必把時間花在徹底弄懂中醫理論上,而且,我可以斷言:脫離了中醫臨床實踐,越想弄透中醫理論,越會陷入「不可知論」的玄學的迷宮。古代許多「讀書郎中」都是走進了這個迷宮,一輩子轉不出來,千萬小心啊!西方有一句名言「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綠」意思人人都懂,實踐比理論更重要,這句話無論對哪個學科來說,都是真理,對中醫來說,不但切中肯綮,而且還有一層新的含義。西醫的理論是黑白分明的,是就是,非就非,弄明白了就肯定,弄不明白就宣布「病因不明」「無法治癒」簡單明了,符合人們慣常的科學思維。中醫的理論是灰色的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理論所指的大方向是對的,細節上卻不能精確定量,在原則上有高度的指導意義,在運用時要靈活處理。但是,在這種「模糊」理論指導下的中醫臨床,療效卻是傑出的,中醫就是憑藉其卓越療效,而不是至今為止現代人仍然無法搞懂的易理、五運六氣、陰陽五行等,在現代社會仍然立於不敗之地。為什麼中醫的「生命之樹常綠」,因為它有卓越的臨床療效,同時也取決於它的「理論是灰色的」,因為這種灰色的「混沌」理論,恰恰是研究「複雜科學」的有效方法。西方的這句名言是對為什麼中醫的理論總是用「科學」道理講不清,而「中醫的生命力在於臨床」所作的最好註解。中醫的特點有兩個,一是有獨到的方法論,二是有幾千年的經驗積累。要讀懂它的方法論的語言,這雖然難,但不是很難,不要花太多的功夫往裡鑽,鑽牛角尖,尤其不要脫離臨床空想,要集中精力把經驗繼承下來,而經驗流傳最主要的載體是方劑,古今至少幾十萬首,要學、要記、要用,很不容易,這就需要長期下紮實的功夫,而且是一輩子的功夫。全世界只有中醫留下了幾千年積累的醫學遺產,遺產太多太沉重,就產生了兩面性。既可能成為你前進的基石,站在上面,能夠比別人更高,也可能變成你肩上的包袱,被它壓著,就會比別人矮。如果你打算繼承下來,就有好多書要讀,要去運用,要去鑒別。要一輩子讀書,一輩子臨床,堅持不懈。因此學中醫,並無捷徑可走,但是也有訣竅可尋。既然走上了從事中醫事業這條路,就要認定一個目標:堅持臨床。樹立三個信心:對中醫、對前人、對自己要有信心。對中醫有信心:中醫幾千年來治病有卓越的療效,至今仍然如此,並非有些無知的人說的是心理安慰。但是,近百年來中醫受到壓制,認為它不科學,實際上是不符合西醫的科學標準。現在,經過幾十年的折騰,國家已經認識到中醫是「世界文化遺產」,科學界認識到西醫賴以生存的還原論開始走進死胡同,中醫的整體論是處理複雜科學的最好方法。最近很多非中醫的科學家,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等人,撰寫了許多文章,闡明中醫是一種複雜科學,對現代科學有很大的啟示。中醫開始走出低谷,得到世界人民的重視,因此學習中醫的人,對中醫的前途要有信心。有信心,熱愛它,才肯下苦功夫,將其作為終生的追求。對前人有信心:前人包括古人和當代老前輩,他們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留下了大量醫案、醫話、醫學著述,越是個性化的記載,往往越有參考價值,要好好繼承,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有利於中青年中醫成才。磨刀不誤砍柴工,不要把時間完全花在臨床看病上,完全靠自己去摸索、去積累;要花時間讀書,把前人的間接經驗化作直接經驗,用別人成熟的經驗取代自己不成熟的經驗。對自己要有信心:學好中醫主要靠自學,靠自己,不要完全依賴學校,依賴老師,學校只能提供學習環境,老師只能引路,成才靠自己把命運掌握在手中。中國的教育制度出了……些問題,這是眾所周知的,例如:理論與實踐脫節,填鴨式的教育方法,輕視動手能力等,這對於學中醫來說,更是不利於人才培養。自己要有主見,不要完全按照經院式的教學方向走,自己可以來設計學生生涯,注意積累經驗,只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好中醫,是完全做得到的。我所說的訣竅分為三個方面:成才的訣竅,讀書的訣竅,臨床的訣竅,核心是圍繞著臨床。1.成才的訣竅中醫成才周期長,找工作難,這是現實,難在剛畢業的學生,不可能具備成熟的臨床經驗,而積累臨床經驗,又確實需要歷練的時間,這對剛畢業的學生,就幾乎成了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然而這種計算方法不對,不要以為只有畢業後參加了工作,才能積累臨床經驗。一個中醫學生,從一進學校讀書,就可以開始積累經驗,到畢業時,就有了5年、7年的臨床經驗,這中間有訣竅。訣竅在哪裡呢?中醫治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兩手:方葯、針灸。開方需要很高的思維技巧,不容易學到,要很長的實踐,才能做到每方必效。因此不能期待青年中醫初出茅廬或者只幹了幾年臨床,就能開出多少好方子來。但針灸不同,針灸沒有艱深的理論,經絡、穴位及其治法都比較固定,比較規範,記熟悉後,就可以動手實踐,因此,成才的訣竅,就在針灸上。當然,要成為精通針灸的臨床家,絕不比開方子治病簡單,也絕不是輕易能夠做到的,切不要誤會,以為我是貶低針灸。我只是說,針灸比較容易入門,特別是實踐機會比較多,天天可以實踐。一進學校讀「大一」,就可以利用業餘時間,把針灸先學起來。先拿自己「開刀」在自己身上扎針,練習手法,熟悉穴位,體驗針感。先扎足三里、三陰交這些簡單穴位,既安全,又有補益作用,長期扎,還可以強壯身體。取得一些初步體驗之後,再拿同學、父母、親戚、鄰居「開刀」有了幾年的實踐,就可以積累不少經驗。世上有這麼多的人有病,有這麼多的人沒有錢看病,有這麼多的病看不好,針灸治病療效好,不花錢,容易學,你為什麼不早一點把它拿起來呢?張仲景說「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我覺得,中醫的針灸,就是實現這個理想的最好手段之一。不了解針灸的人擔心針灸難學,其實入門很容易,關鍵在你有沒有興趣和決心。我學針灸是在30多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後,中國出現針灸熱,我當時根本不懂針灸,看了一本針灸入門書,就在自己身上紮起來,熟練了,就去幫別人扎,滿腔熱忱,幾乎沒有人拒絕我為他扎針的。當時用針灸治好了不少人的病,唯一的一次差錯是扎一個好朋友的「睛明穴」,進針一寸半,本想治療他的近視眼,不料拔針太快,一下子變成了「熊貓」眼,害得他半個月閉門謝客,再想幫他扎,則「逃之夭夭」了。遙想當年,我形容自己「像只瘋狗一樣,紅著眼睛,手上拿著一根針,逢人就想扎」總之我還沒有正式學中醫之前,就對針灸產生了興趣,從中看到了療效,對中醫有了信心。每年上中國醫學史課,我都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勸說中醫新生:一進學校,就把針灸拿起來,自己扎,互相扎。聽到的只是一片哄堂大笑,以後也很少看到有人真正做的。有時候我不禁想起《老子》一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也」不得不感到一絲悲涼,這不能怪自己的學生,只能怪教育制度給學生造成的惰性太大。我經常給學生們舉一個例子:2001年11月,有一個學生,帶一個老闆來看病。他很坦率地說「我畢業後,到這個房地產開發公司去應聘。我家境貧寒,沒有任何背景,又其貌不揚,沉默寡言。面試時,老闆說:我得了一身的病,現在有十多天睡不得覺了,吃安眠藥不頂用,你是學中醫的,有什麼辦法?我按摩了幾分鐘,一針紮下去,不一會兒,老闆就打呼嚕,睡著了。第二天,通知我被錄用,試用期月薪3000元,半年後轉正,月薪5000元。我能有今天,是5年前聽了您的一句話,從讀書起,就開始練習針灸,練習了幾年,到找工作時,發揮作用了」他找我,是帶老闆來,求教怎麼從長遠考慮,用方葯調治的。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幾點重要的啟示:第一,不要把醫院看作是就業的惟一選擇。有的人進不了大城市的大醫院,就感到悲觀,認為學中醫沒有出路,其實現在西醫學生也不好就業。應當把眼光放遠一點,放寬一點,只要你是真正懂中醫的人才,你會扎針灸,懂得中醫養生保健知識,很多高層次的企業需要,社區需要,國外需要,社會需要。現在,大一點的企業都在發展企業文化,而養生保健是企業文化一個很重視的環節,現代社會人們的保健意識增強,國外對中醫人才的需要與日俱增,對中醫人才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在這方面,西醫人才就不如中醫,只能塞在醫院裡,國外也不吃香,不承認你的學歷,因為你搶了所在國家醫生的飯碗。第二,不要把開方治病當作中醫的惟一手段。中國古代名醫都是針葯並用,都提倡治病與養生相結合,例如張仲景、孫思邈等。針灸與方葯,治病與養生,恰恰是互補的,只有都掌握,才是全面的中醫。比較而言,往往針灸比方葯更實用,養生比治病更重要,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的。一方面是針灸比方葯容易入門,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是針灸比方葯更受歡迎,因為針灸是一種非藥物療法。國外對待中醫,現在還並不看重中藥,因為從外國人的眼中看來,中藥煎劑,黑糊糊的一罐,味道又苦又澀,難以下咽,以為「有毒」,況且還是離不了吃藥。他們推崇的是非藥物療法,看好的是針灸,針灸已經是國際化的治療手段,得到各國普遍承認,美國幾十個州都合法。針灸治療的疾病多達100多種,WHO確定50多種,而用中藥治病,很多國家還不合法,只可以在唐人街給華裔治病。中藥的改革和推廣還有一個過程。因此,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忽視針灸,弔死在中醫方葯這一棵樹上。現代人更看好的是中醫的保健養生,因為人們從服西藥的經歷中已經懂得:得病吃藥,畢竟是消極的,被動的。何況很多老年病靠吃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很多亞健康狀態無葯可用,維護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中醫在食療、食補、氣功、導引、按摩、太極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學習中醫時一定要看到全世界養生保健的潮流,全面學習,不可偏廢,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方葯上。第三,不要把成才的時間放在畢業之後。剛畢業的中醫學生為什麼找不到好單位,因為你確實沒有臨床經驗,你不能證明你有成熟的臨床經驗,用人單位拿過來不能直接使用,還要繼續送去培養,誰都不肯干這樣的賠本買賣。因此把中醫畢業生看作是包袱,不認為是財富。你成績再好,人家也認為不過是書本知識;你會打球、能跳舞,再有其他特長,也不是本行。人家會問:你獨立治療過病沒有,治療過什麼病,怎麼治療的?你無言以對。由於教育體制的問題,不能寄望於學校或老師能給你提供多少臨床經驗,得靠自己去積累,而且,從進校就可以開始著手安排「臨床實踐」,那就是針灸。針灸最大的好處是方便,可以天天給自己扎,同寢室的人可以互相扎,回家後,可以給親戚朋友鄰居扎。慢慢去體驗、感悟,積累經驗,這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如果你是有心人,還可以把你治病的過程、療效記錄下來。有了5年、7年持之以恆的積累,到畢業時,基本成熟了,你雖然算不上是個老到的中醫,也絕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子,有了幾年的經驗積累「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給用人單位露一手。你甚至可以不去求職,在網上發布信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我懂養生氣功導引太極瑜伽食療等等,還會針灸,甚至介紹幾個用針灸配合藥物治病的案例,由此而「天下無人不識君」何愁沒有人要?當然,開方葯也可以學,最好有人指導,因為葯是要吃進肚裡的。可以跟老中醫學,實習時跟帶教老師學,但這個過程就要複雜得多,被動得多,不像針灸,可以隨時練習,天天實踐。清人龔自珍雲「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個國家要有生氣,一個人要有生氣,一個學校要有生氣,才有前途。我們現在的中醫院校,教師中學術空氣不濃,學生中學習風氣沉悶,看不到生動活潑的景象。靠什麼來打破「萬馬齊喑」的局面?靠天老爺重抖擻是做不到的,因為目前的教育制度積重難返。只有靠自己,針灸可以自己扎,氣功、太極、導引、按摩、八段錦、瑜伽,都可以自己學,這是東方文化的瑰寶,最重要的是其中蘊含了主動醫學的思想,這是西醫沒有的,是中國社會、西方國家當今和未來所需要的,學校不作安排,沒有老師教授,可以自學,有影碟可看,關鍵是你有沒有心。在校的5年如果能夠不拘一格地主動學習,自我訓練動手能力,不僅取得了初步的經驗,培養了對中醫的感情且增強了信心,修鍊了身心,掘到了第一桶金。畢業時你再也不會心中發虛,應聘時,儘管暫時還可能開不出好方子,但你能針灸,懂養生,就有了一大筆求職的資本。2.讀書的訣竅中醫的書籍浩如煙海,一輩子讀不完。作為一個立志成為中醫臨床家的學生,一定要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治病經驗的獲得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直接經驗,靠自己在臨床摸索積累;另一個是間接經驗,靠從書本中獲得。古人把著書立說看得很神聖,大部分流傳下來的書是比較可靠的,經驗總結也很實在;尤其是當代許多著名老中醫寫了很多經驗總結的著作和醫案醫話,這些都是學習間接經驗的寶貴源泉。我歷來認為:對中醫而言,有時候間接經驗比直接經驗還重要。比如,在年輕時,因為參加臨床的時間短,見識少,必然有很多病從未見過,完全靠自己從頭摸索,會耽誤病情,走許多彎路。如果讀的書多,發現古今名醫有類似的治療經驗,拿來運用,則可以用之彌補自己直接經驗的不足。即使到老廠,臨床經驗豐富了也不可能所有的病都見識過,旁人的經驗永遠是值得珍惜的。這就需要多讀書,不斷地吸取他人的經驗。我認為,一輩子埋頭臨床,只重視自己的經驗,或家傳的經驗,而不肯花時間多讀書,多吸取他人經驗的人,只能是一個平庸的醫生,是絕不可能成為一個有成就的臨床家的。當然,讀書是有決竅的,要有計劃地讀,有選擇地讀,分階段讀。第一,要熟讀幾本書。任何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經典。經典對於民族精神的構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東西方文明的「軸心時代」誕生的中醫體系,產生了早期的所謂「四大經典」著作,即《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經過歷史淘汰,《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成為新的「四大經典」這幾本書是一個中醫臨床醫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在讀書階段,就要背誦,至少《傷寒論》《溫病條辨》要背熟,其他要熟讀。可以一輩子受用無窮。為什麼一定要熟讀、背誦呢?因為這幾本書解決了中醫臨床方法論的問題,體現的是活的辨證論治思想,表達的是一個體系,不是一方一法,何況《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提供了400餘首久經臨床考驗的、內在聯繫緊密的、療效卓著的系列方。只有爛熟於胸,在一輩子的臨床中實踐、體會、印證,才能使自己的臨床水平得到升華。我學中醫是從讀《傷寒論》入手的,感到最大的收穫是其中的思維技巧,臨床方法論,這是中醫臨床的靈魂。條文要汜得熟,臨床才用得活,才能掌握到中醫臨床的精髓。舉一個最近的例子:我治療一個中年糖尿病人,用了各種西藥,血糖始終降不下來。患者表現的癥狀主要是胃腸不適,胃脘飽脹,咕嚕作響,大便時干時稀,舌苔薄黃。我用半夏瀉心湯、調中益氣湯、烏梅丸等,先後幾個月,不見大效,血糖仍然居高不下,但始終不敢貿然去芩連,因為考慮到黃連有降血糖的作用。幾乎黔驢技窮了,卻偶然一次切脈時,發現雖然時值夏天,但患者整條手肘都是冷的,這不正是《傷寒論》中的「四逆」證嗎?腹中咕嚕作響,即腸鳴音亢進,不正是《金匱要略》中的「水飲」證:「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嗎?舌苔薄黃只是有熱的假象。改用大劑量四逆湯合己椒藶黃丸,取效了,血糖也開始降了。我出了一身冷汗,覺得慚愧,對不起病人,還是《傷寒論》條文不熟,自己辨證論治的功夫沒有到家,受到了干擾。《溫病條辨》不失為《傷寒論》之後最好的體現辨證論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很聰明,會學習總結別人的長處,這就是我反覆提到的「善奪人之長」。他寫書的方法是學了《傷寒論》的,以條文加註解的方式,把溫病的全過程,從頭到尾地展示開來,把治療的方葯穿插進去,使得一書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葯俱備。他使用的180多首方劑中,有幾十首方劑,為葉天士所創製,只有大約20%為自己所擬定。葉天士是醫學史上少有的傑出的臨床大家,但他治療的溫病都是個案,散見於《臨證指南醫案》中,開小的方葯既無方名,又無劑量,經吳鞠通擬定方名、確定劑量之後,納入到《溫病條辨》中,如今都成為溫病名方。《溫病條辨》中的許多條文,也是直接從《臨證指南醫案》中引用的,但吳鞠通沒有刻意說明這些,引起清代後來一些醫家的非議。在今天看來,吳鞠通確有侵犯葉天士「知識產權」之嫌,但我們後人仍然要感謝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辨治外感病的新的模式。何況當時出書,是沒有稿費的,還要找人資助,或者自己掏腰包,並無經濟效益可圖,完全是為了實現濟世救人的目的。然而《溫病條辨》有缺陷。作者本身是個業餘醫生,青年時期主要職業是應聘在京城抄寫《四庫全書》以謀生,一干就是10多年,撰寫這本書的時候,他本人雖然也經歷過「京師大疫」治療過一些溫病患者,在他晚年成書的《吳鞠通醫案》中回憶起二三例,但他並沒有成熟的、成體系的溫病治療經驗。因此《溫病條辨》的條文及其內容,遠不及《傷寒論》的靈動和內涵的豐富。溫病用三焦辨證的模式,後人以為是吳鞠通的首創,其實也是葉天士在《三時伏氣外感篇》中提出的,更早則有喻昌等人。吳鞠通將其發展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與衛氣營血一縱一橫,交相輝映,成為一種立體的辨證方法,原本不錯,但他卻提出溫病的發展是「始上焦,終下焦」,這就未免失之偏頗,忽略了伏氣溫病一開始就表現為下焦內熱的另一種傳變規律。又如,吳鞠通總結葉天士治療溫病的經驗,並不全面,遺漏很多,有的在形成固定方劑時,概括的尚不完整。如「三仁湯」一類方,葉案中用得非常多,是他的一大特色,但宜叫做「二仁湯」,因為幾乎不用苡仁,多用石菖蒲,而吳鞠通則加苡仁,去石菖蒲,命名為「三仁湯」,這樣一改,容易誤導,以為濕溫初起,當三焦同治。王綿之先生對這點很有看法,認為濕溫初起的重點,應當放在上焦,這是對的。葉霖、王孟英對吳氏的失誤,均有所批評。這些失誤,大概都與吳鞠通當時的臨床經驗不足有關。但總的來說,還只能算是白璧微瑕,因為《溫病條辨》畢竟是總結了歷代醫家治療溫病的理論與經驗,並且基本概括出了溫病發展的基本規律,給後世提供了治療急性傳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葯,完成了幾乎可以與《傷寒論》六經辨證媲美的衛氣營血、三焦辨證體系。學《黃帝內經》不必像讀《傷寒論》那樣死讀,它畢竟是理論書,不是臨床著作。我的伯父曾告誡我40歲以前不必讀《內經》全書,可讀《內經知要》《內經知要》簡明扼要,對領會中醫理論體系開闊思維指導臨床有好處。到年紀比較大了,臨床經驗比較多了,對社會和事物的理解能力深刻了,再讀《內經》全文,才能真正讀懂,當然,那是進入了另外一種思維境界。第二,要備讀幾種書。所謂「備讀」一詞,純系出自我的生造,意思是對某些書,要完整地讀幾遍,盡量記住其中的內容,讀完還要備用,時常翻閱,一輩子參考運用。我年輕時所備讀的綜合著作,有《醫宗金鑒》《張氏醫通》《臨證指南醫案》。這三本書,是號稱清初三大國手所著,臨床水平之高,有口皆碑。我的伯父說「中醫界流傳『執一書而治天下病』就是指的這其中任何一本書」。《醫宗金鑒》是為培養中醫臨床人才所編寫的。理論部分只有《傷寒論心法要訣》《金匱要略心法要訣》然後是內、外、婦、兒、骨傷、針灸各科,緊扣臨床這個核心。每個病一二首方,每個方都療效顯著。這部具有「皇家氣派」的大著作,完全不講深奧的理論,以歌訣的形式寫成,通俗易懂,易於記誦。流傳極廣,過去很多中醫學徒就是靠讀誦這本書,打下了一生的臨床基礎。《張氏醫通》是名醫張石頑所著,特點是對每個病的源流及歷代治法,都有介紹,辨證非常詳細精確,治療的方法豐富詳盡。例如,痹症一病,詳細到手指疼痛、腳跟疼痛,且均有治法。《臨證指南醫案》雖然是葉天士個人的醫案記錄,但他學貫古今,攝納百家,浸融半個世紀以上時段的臨床家臨證精華,治病經驗之豐,是無人能及的。不斷閱讀,反覆揣摩,對自身臨床水平的提高,大有助益,只是難讀,不易體會到其中的妙處。此外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專科專病名醫臨證經驗叢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古今名醫臨證金鑒》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實用中醫內科學》均堪稱集現代名醫臨床經驗之大成的著作,在中醫界影響很大。每一家出版社通過自己的這個「品牌」彙集了當代大批著名中醫專家的學術觀點和臨床心得,篇幅之宏,體例之全,內容之豐,選方之精,均是前所未有的。既能全面反映古今醫家的成就,又能吸收現代研究的成果,代表了當代名醫的真實水平。讀好用好以上這幾種書,恐怕要花一輩子的功夫,但遇到疑難病,從中確實能夠借鑒古今名醫的經驗,找到解決的方法。單科著作以及小冊子有《醫學衷中參西錄》《傅青主女科》《辨證奇聞》《外科正宗》《針灸大成》《審視瑤函》《醫林改錯》《醫學心悟》《驗方新編》《串雅》。一定要讀原著才能體會到其中細微之處。例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患者,得病10餘年,全身逐漸變黑,肌膚甲錯,西醫未能確診是何種病,病人也沒有其他痛苦,惟有心口覺熱,即使冬天,胸部也不能蓋被子。我斟酌再三,忽然想到這就是《醫林改錯》中講到的「燈籠病」用血府逐瘀湯120餘劑,不僅心口熱消除,且全身肌膚恢復正常。如果不是讀過原著的這一條,是不可能選擇這首方的。我用的很多單方驗方,都是來自《驗方新編》,我很重視江湖醫生、民間醫生的經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串雅內外編》的影響。我治療婦科疾病的主要依託是《傅青主女科》。讀傅氏對婦科病的論述,見其處處標新立異,與傳統的觀點唱反調,鄙夷者說其文字俗,讚賞者說其文字雅;考察他所創製的方劑,卻大部分出自四物湯、逍遙散、理中湯三方的變局,看不出有什麼離奇之處。但為什麼此人會有「婦科聖手」之稱?為什麼其書能享譽臨床三百餘年而不衰?只有仔細領會,才能發覺,原來此書方不奇而立意奇,葯不奇而用量奇;具方大多以滋補肝、脾、腎為主,兼以疏肝,非常符合婦女的生理、病理機制,因而在臨床上效如桴鼓。他的方子用得活,不僅能治療大部分婦科疾病,而且對許多內科病都有療效。另外,有題名為陳士鐸著的《辨證奇聞》,寫作手法和遣方用藥的特點均與《傅青主女科》相同,臨床價值很高。第三,要泛讀一批書。要大量閱讀現代名老中醫經驗的書,近幾十年來這類書出版得很多,我收集的就有百種以上,由於近年來對中醫問題反思的結果,名醫的醫案、醫療經驗,又重新受到重視。例如,人民衛生出版社將上個世紀50~60年代著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著作,又重新再版,十分珍貴,購書的機會難得。我在上文中所舉的前兩類書,主要屬於古人的書,通過學習,可以掌握中醫一般的治法、規矩,而這一類屬於今人的書,個性化更強,更加重要。因為畢竟是今人寫的東西,更貼近生活,更容易接受,可以將其看作一座座溝通占今的橋樑,從中可以學到名老中醫是如何繼承古人、創新運用的,由近及遠,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中醫的理解。讀這類書,先須破除一種錯誤的說法,認為中醫的醫案、經驗總結,只是個案,個人經驗,經不起統計學處理,不具有普遍意義。學中醫的人,不要被所謂統計學嚇住,統計學抹殺了個體的差別,否認個別中包含了一般規律,這種近代科學的方法不適合中醫。因為中醫辨證論治的靈魂就在於活,就在於必須因人、因地、因時地進行個性化的精確治療。同時,中醫在兩千年的歷史中形成了各種流派,每個中醫的師承和臨床體會都有不同,因此,醫案對於中醫臨床經驗的傳承是極為重要的。而西醫的臨床權威很少有個人的醫案,這並不在於個人智慧的差別,而是學科的特點。因為西醫也有自己的優良傳統,即每天早上查房之前,醫生都要集中半個到一個小時,討論所收治病人的情況,可以彙集群體的智慧,傾聽權威的分析,初步擬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這種臨床病理討論會(C.P.C)是18世紀由當時最具盛名的臨床家、萊頓大學教授布爾哈夫所開創的。況且西醫已經形成了一種體系嚴謹、規範化很強的學科,相對而言,西醫個人的經驗總結顯然不如中醫那麼重要。學習當代名醫的經驗集,要一本本地看,一家家地學,發現有好的東西,不同凡響的、作者自己反覆強調的東西,要及時做筆記,甚至編成湯頭歌訣,準備拿到臨床去驗證。當然,名老中醫中也混有「南郭先生」,介紹的醫案價值不大,醫論空而無物,這就需要讀書的人別具慧眼,其實讀多了,自然具備了鑒別能力,特別是拿到臨床一用,真假就現形了。有一次,看到學生們在上課前的早自習,清一色地背英語,我發了一句感慨:「什麼時候聽到你們背湯頭歌訣,中醫就有希望了」我拿出口袋裡的小本子說「我到現在還在自編、背誦湯頭歌訣,因為我要看病,看不好就得學習別人的經驗,記不住就只好編成湯頭歌訣,不說多了,我腦中儲存的湯頭,至少有3000首」我歷來認為要想在臨床成熟得快,不能靠自己一點點去摸索去積累,那要到何年何月?只能靠借鑒別人的經驗,靠「偷」,真正聰明的人是會偷的人,是會讀書,肯聯繫臨床思考的人,是有準備的頭腦。而不是那種一天到晚埋頭於臨床,不讀書不思考,遇到疑難疾病繞著走,不肯深入下去的所謂「從來沒有脫離臨床」的人,這不過是在低層次、低水平的臨床徘徊。這幾年,我看了不少難治療的病,甚至是西醫認為的絕症,用藥也很大膽。有個韓國人崔蓮珠博士跟我坐堂,說我是她所見到的第一個「冒失鬼」,我哪來那麼大的膽子?因為我有一群靠山,靠山就是當代名老中醫的著作,我用的許多非同尋常的方劑,出自他們書中的記載,前輩已經用過有效,我也用心掂量過,甚至親身嘗試過,存心要去驗證的。湖南人有句俗話:「沒有吃過豬肉,見到過豬走路」;「前面烏龜走,後面烏龜跟著爬」。我看準了,認真地學習模仿,並非自己異想天開,才很少出錯。總之,要帶著一個有準備的頭腦、充滿信息的頭腦去臨床,才能迅速提高,有所收穫,即使從未遇到過的疾病,也有辦法治療。這些信息,就是要靠從讀書中得來。我讀的醫案之類不下幾百本,每次總有所獲,由於篇幅所限,只能舉幾個學習名家的例子:我最早讀到的醫案之一,是《蒲輔周醫案》,還有一本《蒲輔周醫療經驗集》都是由蒲老的弟子高輝遠薛伯壽總結的。蒲老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他的辨證論治水平很高,幾乎達到絲絲入扣的境界,古方用得靈活,因而療效不可思議。讀他的醫案是一種享受,時時令人嘆為觀止。如治療各種小兒肺炎,有的近乎垂危,往往用經方、小劑量,輕輕一撥,馬上轉危為安。但冷靜地分析,有的危急重症,不能完全歸功於他的醫術出神入化,西醫支持生命的各種搶救措施,也給他贏得了用藥的時間和機會,應當看作是中西醫結合顯示的獨特療效。在古人的經驗中,他用得最多的是《傷寒論》方《溫病條辨》方,同時也十分重視民間經驗和師承的經驗,但決不輕言自己的創造。據我考察,能確定由他創製的方劑只有兩首,一首名二鮮飲(鮮蘆根鮮竹葉)治療外感病陰傷而邪熱不能外達,看似乎易,但價廉有效;一首為雙和湯治療冠心病,設計得很嚴謹。他特別看重氣候對疾病的影響,強調臨床治病「必先歲氣,無伐天和」醫案中介紹他曾治療一位婦女,患「自汗」症,每天半夜,上半身大汗淋漓,察舌見舌苔黃膩,詢證告知暑天感冒後所得。雖時在冬季,蒲老斷然投以清暑解表的「香薷飲」加減,結果一汗而愈。這個醫案對我影響極大,在後來的醫學生涯中,我每治病,必先考慮診病時的氣候季節變動對病人的影響,甚至要用之追溯到初患病時的病因,能夠時時想到這一點,有一半的疾病就成竹在胸了。我學習蒲老的方劑,最有心得的是「百損丸」。他說:「此方為老中醫口授方,我得此方已60餘年,治跌打損傷,不論內傷臟腑,外傷筋骨以及勞傷經絡。並治遺精、腳弱、腰膝酸痛,諸虛日損,久服自效。功專滋補肝腎,強壯筋骨,活血消瘀,續斷傷,補骨髓,純屬以通為補,而無滯補之弊」我仔細一看,這不是一首治療老年腰腿退行性疾病的好方子么,何必一定是用於跌打損傷呢。方中缺少動物葯,這是修復被損傷的骨質的必用藥,加上之後療效甚好。岳美中也是最早調到中醫研究院的西學中的導師,其學生陳可冀為他整理了幾本小冊子,如治療老年病經驗、醫案集、醫話集。岳老給我最大的影響是強調用古方不能隨意改動,治病基本用原方,即使有所加減,也十分慎重,這其中有充足的道理。他自創的方劑只有幾首,例如治療乾咳的方叫「鋤雲潤肺湯」是從錢乙的補肺阿膠湯化出來的,頗有療效。他對古人有一些獨到的見解,他在《岳美中老中醫治療老年病的經驗》一書中,扉頁是一首感懷詩,其中有兩句「《內經》歲露嫌迷路,宋代《局方》待洗塵」意思是《內經》的五運六氣還有很多謎團沒有弄清楚,《局方》被蒙上了塵埃,有待於洗雪。這是勉勵後人去探索。我對《局方》遭到錯誤批訓是清楚的,岳先生有何見解呢?書中始終沒有明說。但在介紹張仲景的「薯蕷丸」時,講到這個方子很適合於老年人,因為高年氣血虛損常有周身不適、頭眩、肢痛、麻木諸證。《局方》在這首方中加了麝香、牛黃等7味葯後,改名「牛黃清心丸」引起了誤會,岳飛的孫子岳珂批評《局方》錯謬,後人也信以為真,拿攻擊《局方》的粗製濫造,致使《局方》很多好的方劑被塵封。岳先生沒有直接給《局方》「洗塵」只是用事例證明「牛黃清心丸」治病有效,並非錯謬。他曾用此方治癒了一例「溫病發熱、汗出後,不能下地走動」的病人。又說:「清代乾嘉年問,官員中服用牛黃清心丸者甚多,因平素飲食中吃葷的多,用此清涼葯後心腹舒適」。這裡給我兩點信息:一是岳老用這首方可能治癒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末梢神經炎患者,二是這首方治療血脂高最後導致的腦病可能有效。臨床確實如此。朱良春先生是至今仍然健在的、德高望重的、著名中醫臨床家。我私底下認為他是繼張錫純之後,當代最不保守、最有創意的臨床醫家。他創造性地使用大量動物葯,使用某些毒性很大的葯,在許多疑難病症的治療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用動物葯治療疾病源於張仲景,古代用得最多的是葉天士,朱良春先生不但繼承了他們的成果且有自己的心得和創新。醫生固然是高風險的職業,但一個敬業的中醫不能害怕擔當風險而放棄對疑難病症的鑽研和治療,或者用一些平淡無效的葯應付病人,這種醫生治療水平不可能體現和發揮出中醫的優勢。從這個藝高膽大的中醫前輩的著作中,我學到了一種精神,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治療經驗,特別是他反覆強調他的老師章次公提出的「發皇古義,融會新知」我一直引以為自己的座右銘。3.臨證的訣竅每個中醫臨床醫生,總想在自己的手中創造最好的療效,而臨床的療效,決定於辨證論治與遣方用藥水平的高低,臨床的訣竅,必須緊扣這兩點。什麼是辨證論治?我思考了很多年,冒昧提出一個新的觀點「是中醫處理人體疾病信息的方法」這與書本上的說法可能大相徑庭,但我的目的,是要讓現代人能聽懂。人只要活著,身體每時每刻都在發出信息,有病的時候,就會感到痛苦、不適,面色、神情、體征、舌象、脈象都會發生改變。中醫靠望聞問切收集體內發出的各種疾病的信息,然後加以歸納分析,上升到證。證是從眾多表象中抽象出來的高級思維層次,是為了判斷疾病的性質屬於陰、還是屬於陽,屬於寒、還是屬於熱,屬於虛、還是屬於實,在表、還是在里等等。辨證清楚了以後,就是論治,或者扎針,或者服藥,也就是向體內輸入信息,如果判斷、治療得當,收集與輸入的信息吻合,就有了療效。要提高辨證論治的水平,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重視四診合參,綜合分析。望聞問切,是中醫收集人體牛命和疾病信息的主要方法,而且是根據收集信息的先後層次安排的。病人來了,第一印象是通過望診實現的,望面色,望形態,望神情,望舌。患者內有濕熱、陰虛陽亢、氣血紊亂、陽氣不足、精神焦慮等情況,通過望診,首先就能憑直覺收集到幾分信息。聞診,主要是聽病人的主訴,要耐心地聽完,邊聽邊分析,從病人的傾訴中,了解病史,抓到疾病的主症。問診,是確定主症後,圍繞著表裡寒熱虛實幾個要素,有目的地問,要問得簡潔切中要害,邊問邊歸納,上升到證。問得好,證可能就基本確定了。然後是切脈,望舌,加以最後的確診。脈診,在教材上講得很玄,學生也看得很神秘。坦率地說,我大致上相信脈,但不完全相信脈。因為中醫是複雜科學,符合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因此,要強調四診相參,要綜合分析。「認證無差」,是善於歸納的結果,而不是單靠切脈。脈書上講,五臟六腑在兩手寸關尺分配,有嚴格的定位,每一個部位出現什麼脈,即主什麼病,這可靠嗎?不能完全相信。完全符合,就是「測得准」,這不是中醫,而是西醫。現在的脈學教材講,右手尺部「主命門、三焦」,命門與三焦,這兩個概念,到底是指什麼,至今為止還有爭論,依我看,還不如最早的脈學著作王叔和《脈經》中提出的右手尺部主「腎與子戶」,即泌尿系統與生殖功能,來得痛快些,接近事實些。像這樣有爭論的東西怎麼定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脈診所了解的信息,只能定性,而不能嚴格地定位、定量,即可以大致了解疾病的寒熱虛實,而無法準確地判斷何臟何腑發生了何種病變。一摸脈就斷病如神,個個病都准,比CT還准,那不是中醫,我懷疑那是騙子,至少是巫醫。當然一個精於望診、脈診的有經驗的中醫,不待病人開口,大多也能說准幾分,這不足為奇。誠實的醫生,是要把患者的主訴聽完,把全部情況綜合以後,才加以判斷,解說給病人聽;而某些沾染了江湖習氣的醫生,則故弄玄虛,以偏概全,利用一般人把中醫看得很神秘的特點,意圖在心理上先征服病人,而後提出非分的要求,藉以成倍提高自己的收入。這種巫醫之風在歷史上可謂長矣,古今中外都有,只要還有治不好的病,永遠難以消除。學中醫的人,應當心中有數,不應當推波助瀾,更不應當爭相效尤。又比如,診斷學教材上的24種脈或27種脈,一般臨床所看到的大約只有十來種。當疾病處在進行期、急性期、發熱期時,脈的波動大些,緊、促、滑、洪等脈屢屢可以見到;慢性病,哪怕是重病,在相對靜止期,則脈的變化不大。情緒緊張時,脈出現波動;情緒平和時,重病甚至可能出現平脈。例如:脈搏講究「和緩從容」但我去年見到一個得晚期胰腺癌的老太太,從得病起,到死前最後一天,脈象始終和緩從容。剛開始我還敢對家屬講,老太太可能要拖一段時間,最後我根據各方面的綜合考察,告訴家屬,不久於人世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有一個好的心態,能從容對待死亡,認為自己八十多歲了,活得夠本了。相反,治療一個懷疑自己得了紅斑狼瘡的病人,診其脈促,有歇止,化驗結果出來不是紅斑狼瘡,再診,脈就緩和了。有的醫案記載三部九候與病證絲絲入扣,這是不可全信的,多半是醫生將四診合參的結果都歸結到脈診上,以此炫耀脈的神奇,真正的臨床醫生,是不屑為之的。古人經常強調要「四診合參」,我是個醫史研究者,翻遍古代醫書,從來沒有任何一本古代醫書、任何一個古代醫生說是完全可以憑脈診病。古人還提出:脈有活看法、對看法、反看法,病進脈退,病退脈進等,就是告誡我們要靈活對待脈診。伯父曾多次告誡我「證之有假辨於脈,脈之有假辨於舌」近年來,通過治療各種急慢性炎症的經驗所得,我補充一條「舌之有假辨於咽」。因為靠四診收集患者身體信息的時候,往往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不準確,是假象。例如聞診主要是聽患者的主訴,患者可能由於年齡大、文化水平低、得病時間長等原因的局限,而表達不清或不準,因而「證之有假」,這時,需要通過切脈來辨別。切脈固然可以排除客觀因素的干擾,如患者主訴不清,但脈是看不到形象的東西,沒有客觀指標衡定,只能主觀去體會,這就難免出錯,因而「脈之有假」,這時,可以通過舌診來鑒別。舌診既客觀,又直觀,可以看到形象、色澤,應該是準確無疑的,但也有假象,例如,長期有煙酒嗜好的人,舌苔總是黃膩的;飯前與飯後,舌苔可能有厚薄的不同;有些嚴重的患者,例如癌症晚期,舌苔也可能沒有明顯的異常。因而「舌之有假」這時,可以通過望咽喉來進一步鑒別。咽喉為「至陰之地」對於陰虛、陽虛、實火、虛火、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證的鑒別,確有重要參考價值。例如,咽喉紅腫,為有實火;紅而乾瘦,為陰虛;不紅不腫,為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為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疼痛卻全身表現為寒證,則為真熱假寒等等。但咽喉望診也有局限性和可能出現假象。由此可見,中醫四診中的每一種方法,是既可靠,又非絕對可靠,既可憑,又非絕對可憑。醫生的高明之處,在於能四診合參,綜合思維,排除證候中的假象,確定疾病的本質,而決不拘泥於—診所得,一孔之見。這就是本色的中醫,這是最不容易學到的,關鍵在於要有建立一種把一切都看成是「活的」觀念,這與西醫看重客觀指標有本質的不同。第二,注重時令季節氣候的變化。中醫與西醫在診斷疾病時還有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中醫十分注重氣候、季節變動甚至時辰因素對身體的影響。忽略了這一點要吃大虧,懂得這一點,對於很多病可以處變不驚,胸有成竹。以四季氣候分明的湖南為例:春天潮濕,氣溫逐漸上升,或氣候變化無常,肝病患者、有結石的病人、腰腿疼痛的病人癥狀往往加重,祛濕為第一要務。內濕較重而又陽氣不足的人,往往出現納呆、胸悶、頭暈、肢體酸重等,到醫院檢查往往查不出什麼病,這是一種發前的狀態,不要當作大病,也不要等到疾病發作了才治療,吃幾包「藿香正氣丸」即可能解決問題。夏天氣候又熱又濕,體質弱的人,往往疲乏無力,胃口不佳,口渴,小便黃短,甚至發低燒,到醫院同樣查不出什麼毛病。這是濕熱內蘊,阻礙脾胃,耗氣傷陰所致,輕則幾包「六一散」,重則幾劑「清暑益氣湯」。秋季天氣乾燥,很多年輕人流鼻血,大驚失色,跑到醫院做檢查,查不出什麼大毛病,中藥開一、兩味白茅根、梔子炭煎服就好。有的年輕人大把脫頭髮,焦慮萬分,我總是笑曰「鳥到這個季節都要換毛,你掉幾根頭髮算什麼,這是自然現象,過了這個季節還掉,再來找我」過了秋天,果然不再掉,又長新的了。有的疾病,每到節氣交替時複發或加重,例如氣喘、風濕病;有的疾病,每到固定的時辰發作,如五更泄瀉、子時發熱、酉時腹痛等,必須因時施治。所有這些,要麼屬於自然或生理現象,要麼屬於亞健康狀態,要麼屬於小毛病,要麼屬於疾病的某種特殊規律。氣候、季節的變動經常在大病、頑疾、慢性病的治療過程中施以影響,使醫生的思維受到困惑,掌握了中醫「天人相應」的觀點,就可以舉重若輕、從容自如地處理了。第三,用好用活方劑。在遣方用藥方面,我始終認為方劑是中醫學術的核心。歷代醫家治病的精華,都蘊含在方劑之中。掌握用方的技巧,是中醫臨床的訣竅。對應於每一個疾病,有通方、對方、組方、驗方几種,作為一個臨床醫生,心裡要有底。其一是「通方」。即通用方,很多病都可以用一個方子通治。再根據病情特點適當加減。例如咳嗽,止嗽散就是很多醫生喜用的通方,這首方可發可收。肺氣鬱閉,加麻黃、杏仁;內熱鬱閉,加黃芩、桑皮;咳嗽有痰,加浙貝或川貝;咳久傷陰,加沙參等。程鍾齡自己還列舉了許多加減法,使用起來,進退自如。又如,婦科病有兩首名方逍遙散、四物湯,用得靈活,往往可以駕簡馭繁,通治各種婦科病。清代的傅青主先生號稱「婦科聖手」,所創製的幾十首方劑治療婦科病有奇效,但看來看去,大部分是從上述兩首方子化出,只是加減變化,竟至爐火純青的地步了。許多老中醫的不傳之秘,是對很多病都掌握了一首通用方,或者用一首方,通治很多病。這是一種簡潔明了的思維方法,很實用,特別是在初診的時候,作為投石問路,是一種好方法。其二是「對方」。即藥性相對立的兩個方劑。有些病在辨證方面,明顯地呈現成對的傾向,如非寒即熱,非陰即陽,非虛即實,非表即里等。例如頸椎病,可以分屬寒、屬熱兩大類,屬寒,用葛根湯,我加蒼朮附子羌活威靈仙;屬熱,用益氣聰明湯,我加木瓜苡米棗皮石斛等。又如癰疽毒瘡,王洪緒在《外科證治全生集》中指出:不必弄得太複雜,可以分為陰陽二證,陽證,用西黃丸;陰證,用陽和湯,臨床確實有療效。如果辨證似乎明確而又用之不效,說明被假象所迷惑,在二診轉方時,就要考慮到治其對立面,或者進一步考慮到可能有第三方面:或寒熱錯雜,或虛實夾雜,或表裡同病。其三是「組方」。即要有三首以上的一組方劑,才能把握住一個病的所有方面。一般這種病的病機比較複雜,用簡單的思維方法達不到治癒的目標。還是舉咳嗽的例子,咳嗽有時並不容易治癒,倘若用通用方止嗽散不效後,就要深入一步思考了。外感風寒,可用杏蘇飲,風重而咽癢,改用金沸草散。外感風熱,可用桑菊飲,風重咽癢,改用桑杏湯加蟬蛻僵蠶。外寒內飲,用小青龍。痰咳用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兼虛改用金水六君煎,兼熱改用清氣化痰丸,兼虛寒改用陽和湯。勞咳用月華丸或百合固金湯等。這個「組方」就牽涉到五個證型十首方劑。這當然是比較複雜的,但一個臨床醫生,不論自己有沒有治療過,事先對每個病都必須全局在胸,了解可能出現的情況,明白可能出現的轉歸,到時才能指揮若定。其四是「驗方」。平常要多收集一些單方、驗方、食療方,可補充辨證論治的不足。患者吃藥總是有心理負擔的,配合一些單方、驗方,特別是食療方,病人非常樂意。例如:治療乾咳,我配合觀音應夢散;治療子宮肌瘤,配合雪羹湯;治療冠心病,配合黑芝麻金橘餅;治療腰痛,配合路邊荊炒公雞等,有效又好吃。提到食療,記得前兩年,我在香港授課,認識了老中醫陳益石。陳先生是潮汕著名老中醫陳映山的兒子,除了繼承各種家傳效驗的丸散膏丹,靈活運用於臨床,治病療效好,深受患者歡迎之外,又根據現代人的需求,提出「一病一食療方」的口號。在香港漁人碼頭設點,進行具體實踐,這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理念,對於發揮中醫的優勢,宣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有積極作用。──以上從三個方面談到了學習中醫臨床的訣竅,這看似是訣竅,但絕不是捷徑,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與長期的積累才能做到的。學好中醫臨床,掌握訣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樹立高尚的醫德。由於中醫診斷疾病,全靠望聞問切,不藉助任何儀器,因此在臨證看病時,一定要聚精會神,細心收集患者體內發出的信息,認真揣摩外在因素對患者機體的感應,才能「認證無差」。遣方用藥時,一定要盡量吸取古今名醫的成法成方、成功的經驗,不能胸無點墨,隨意湊方,單憑自己的經驗用事。同時掌握一些食療、食補、養生、保健的方法,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才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平時要多讀書,多積累,治病後要多思考,多總結,帶著一個充滿信息的、有準備的頭腦上臨床,才能夠不辜負患者的期盼。醫生是—種高風險的職業,特別是一個中醫臨床醫生,風險比西醫更大。因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全由一人經手與承擔,患者的生死安危,全系醫者的一閃念之間。為了救人於危難,既要有敢於擔風險、治大病的勇氣,但在遣方用藥時,又必須小心謹慎,考慮周全,步履穩健。正如孫思邈所概括的「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關鍵在於醫生要有高尚的醫德,把治病救人看作是一種使命,作為一種人生的追求,而不是看成一種金錢交易。孫思邈告誡醫者「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愈之,德逾於此」他一輩子都是這樣身體力行的。每一個學中醫的人都應以這位傳頌千古、享譽中外的前輩為表率,高度重視醫德,大力發揚醫德,把挽救患者的生命看得比金錢更重要,把獻身中醫事業看得比追求名利更重要,以自己的情操和終生不懈的敬業精神,緊緊守住人類良知和社會文明的這條底線。文章六:如 何 學 中 醫 一直想將自己學習中醫的感悟寫出來,幫助正在學習中醫的人和中醫愛好者,減少他們學習的彎路,卻苦於無法將深邃的中醫理論,用簡單質樸的語言描述出來,讓有中國人的地方,都能學習中醫,懂得養生。最近反覆思索,這項工程必須要進行,這也是作為一個中醫工作者的任務,弘揚中醫,讓中醫理論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任務。古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願今「 凡有華人處,皆能談中醫! 」第一章:什麼人適合學中醫不少人抱怨,學習中醫太難了,很想學,但不知如何下手,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而中醫方面的書籍浩如煙海,在這麼多書籍中如何找到進入中醫寶庫的大門,好像真的很難,其實這既是中醫的魅力,也是中醫的短處。古人學習中醫的大多是讀書出身的文人,文人就愛賣弄文字,本身很簡單的問題,從文人筆下就寫得玄而又玄,好像不玄就不能證明自己有水平,就好像現代的有些詩,讀出來只是一種感覺,但很難理解是什麼意思。其實中醫來自於民間的醫療實踐,在文人的總結和提升下,轉變成中醫理論,然後再指導臨床。一個來自於民間的樸素的簡單的東西,來自於我們祖輩反覆總結出來的東西,我們為什麼害怕學習,不敢學習呢?為什麼要排斥它呢?學習中醫其實也很簡單。每個人對學習中醫的理解各不相同,就好像練習武功,有的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有的卻是為了光宗耀祖;有的想成為一代宗師;有的……思想不同,出發點也不一樣。學習中醫也是如此!有些小孩子的母親,想學習中醫,只是為了讓小孩更加健康,不再受疾病的困擾。有些長期被疾病纏繞的病人,學習中醫只是想讓自己健康起來,能夠健康的生活每一天。有些從事臨床的中醫工作者,學習研究中醫,目的是讓自己能更好的為病人服務,提高自己的治療水平。從事科研的人員學習中醫,是為了在疑難疾病的攻克上找到新的方法。也有的學習中醫是為了學得一技之長,能夠混口飯吃,能夠養家糊口……不是所有的學習中醫都要求有悟性,這是錯誤的,中醫是交給人們養生的方法,教給人們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方法,但如果以中醫作為職業,那要求就會高一些,懂得的就應該多一些,因為人命關天,病人生命所託,如果不提高自己的水平,則不是救人而是殺生了。在遠古的洪荒年代,人類沒有衣服,沒有穩定的食物,為了生存,人們必須要適應大自然,在大自然變化中尋找自己生存的方式,不是談健康長壽,只是為了生存,思想單純,沒有追逐名利,只是考慮怎麼適寒溫避風雨,每個人都是養生家,不然就沒法生存。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有太多的辦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也正因為如此,反而忽略了自然界的變化,人類自身的適應自然界的能力在不斷下降,稍稍的自然界變化就會導致許多人生病,學習中醫就是讓我們認識大自然,認識我們的身體,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我們去融入大自然,尋求健康生存的養生之道,尋求疾病的治療之道。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中醫,感受中醫。因為學習中醫就是感受我們身邊的世界,學習中醫就是內視我們自身的身體。從原始從本質中感受世界,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東西!第二章:從生活中感受中醫中醫是不是玄學?中醫有沒有療效?中醫該不該弘揚?這些問題只有我們自身實踐了,才能有深刻的體會,才會知道該如何對待中醫,建立學習中醫的信心。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寫道「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如果天氣變冷,我們都知道加衣服,這是一種本能反應,這也是養生中的最基本的理念,也是最本質最樸素的理念,玄不玄呢?一點也不玄!但我們如果深入去想,可以給自己身體加衣服避賊風,那服用扶正的藥物不就是給我們的五臟加衣服嗎?我們通過加衣服來避賊風!我們遠離寒涼食品,不就是讓我們五臟來避寒邪嗎?都是很普通的道理,源於生活最簡單、最本質、最樸素的東西。但就是這些道理的運用,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保護,能讓我們健康生活,這就是中醫,就是醫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寫道「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曰朴」如此簡單的養生之道,我們現代人有又多少人能做到呢?如果我們浮躁的的心靜了下來,將事物看淡了,物質層次的追求減少了,名利也看的不重,自然能夠樂其俗,誰還在乎吃「鮑魚 」還是吃「 排骨 ",還會在乎穿 「 貂皮 」 還是 「 棉衣」因為只要能保暖,就能起到避賊風的作用,心境達到了一定高度,人就能達到天人合一,就能健康長壽。這些內經中的原話,非常質樸,就好像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在向我們講述過來人的經歷,我們虛心聽取的時候,會感到自己平時對生命的認識是多麼膚淺,心態是如何浮躁,會發現我們經常捨本逐末,當疾病來臨、生命終結之時,又希望能夠一下子除掉疾患!又希望能夠立時起死回生!我們為什麼不早點學習中醫裡面的養生之道,讓我們自己的心能夠安寧,讓自己的身體能夠健康,對待我們周圍的環境不要那麼極端!借用《內經》原話「嗜欲不能勞其目,邪淫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這就是醫道!中醫有沒有療效?有沒有採取中醫的思維,辨證運用中醫的治療手段?舉個例子,前年的夏天一個患者到我這裡來,要求打吊瓶,我問為什麼?患者說重感冒了,打吊瓶好得快!我說,你認為幾天好才算快。患者笑道,每次感冒打吊瓶,三天就好了「那我一天給你治好,算不算快? 」「 那當然快了,中醫可以嗎? 」 「 當然可以了」患者因為晚上睡覺,空調溫度太低受寒所致。於是我採用姜油在患者背部刮痧,沿著膀胱經刮出紫黑色淤點,前後不到十分鐘,患者感覺病減輕了一大半,隨後開了一付麻黃附子細辛湯,所謂的重感冒,不到一天,當天晚上就好了。在隨後的這一兩年,這位患者每次感冒必喝湯藥,只開一劑就可以了,輕點的感冒,自己熬點蔥姜水喝喝就沒事了。建立在患者腦子中的「感冒必須要打吊瓶」的思想也就徹底消失了,代之的是懂得如何預防感冒,感冒初期如何調理。這就是中醫的魅力和療效!只有我們切身體會之後,才知道疾病可以這樣治療,中醫效果也可以這麼好!小時候在農村,醫療沒有現在這麼便利,很多病我太爺就是這麼治療的,習慣了這種治療方式,也習慣了感冒後家裡老人給我熬晚蔥薑茶喝,我從記事到現在已經三十年了,沒有打過一次吊瓶,每當身體稍有不適,採用一些很簡單的辦法,就能很快調整過來,這是我的親身感受。因為有了這些親身的體驗,所以我堅信中醫的療效,一點也不慢,一點也不比西藥差。這也是一個中醫工作者對自己從事工作的信心,對自己、對中醫、對內經的信心。如果一門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的健康指南,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呢,難道應該放棄?難道下雪了,我們不該加衣服?難道我們應該羨慕權貴?我們應該唯利是圖?不是的!人之初,性本善!我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善良的心,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有一套精密的調節機制,我們需要的是養生,是學會保養這個精密而有完美的身體,讓他不受外邪和內傷的損害,這就是未病先防,這就是治未病。這就是中醫的特點和優勢,我們弘揚中醫是理所應當的,弘揚這門集預防、治療、養生、保健於一體的科學,讓它為了全人類的健康。第三章:學習要從大處著眼如果你從北京走到陝西去,別人會說往西走,不會說,你先走多少公里,向左拐,然後再走多少向右拐,這樣你自己會搞糊塗,別人也會搞糊塗。究竟怎麼走,具體的描述,誰也說不清楚,你可能會說看地圖,是的,看地圖可以更清楚些,今天我寫這些文章,就是想繪製一張學習中醫的地圖,但再細緻的地圖也不可能告訴你,在前進1501米的地方也許會有一個泥潭,再細緻的地圖也不可能標示出,前面的道路那兒不平,那兒有拐彎,但這張地圖可以告訴你方向,學習中醫的方向,讓我們我們明白為什麼要學中醫,怎樣學中醫!北京到陝西,首先必須明白是往西走;學習中醫的第一步,必須要明白中醫的框架,在大框架的指導下,才不會出錯,成功的機會才會更大一些。那麼什麼是大的框架?什麼是大的方向?前面談過學習中醫就是感受自然,學習自然界最本質的東西,然後內審我們自身,明了養生治病的辦法。感受自然,我們就從我們每天生活的地球開始,尋找地球的規律,同時取相類比,借用現代知識來談我們自身,我相信這樣來學中醫,可能大家都會接受,因為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明白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明白了為什麼會生病,就明白了如何治療疾病。你爬上高山站在山巔上,好好看看我們身邊的地球!這是怎樣的一個精妙的星體啊!因為它圍繞太陽的公轉,產生了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變化,讓我們在寒暑交往中健康的成長,讓植物都能夠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因為它自身的旋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的現象,讓白天忙碌一天的人,能夠入夜靜靜的休息,讓我們一天的勞累得到緩解,每天都有精神去面對新的一天。因為表面的大氣層包裹,使我們能夠自由的呼吸空氣,同時避免了很多外來物體對地球的撞擊,保護著地球上的動植物。因為地磁場的存在,當太陽黑子耀斑活動劇烈時,太陽發出大量強烈的帶電粒子流,沿著地磁場的磁力線向南北兩極移動,它以極快的速度進入地球大氣的上層,其能量相當於幾萬或幾十萬顆氫彈爆炸的威力,地磁場時刻保護著我們地球,使地球上的生物避免了滅頂之災。再看看腳下肥沃的土地,萬物的化生離不開它;看看大海,沒有它的海量,人類將被水淹沒,就沒有立足之地;看看身邊的一朵朵野花;看看河水中遊動的小魚,深切感受生命的氣息……看完天,看完地,看完身邊的一草一木,然後再看看我們人類,從大之天,到小之人,我們會發現,人是多麼的奇妙。正如《內經》第一篇講的是養生論,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篇》會發現《內經》寫的多麼的親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這就是從自然界的角度來指引我們養生,讓我們掌握自然界四季的變化,掌握四季的特性,順應這種自然界的特性便是道,悖逆這種特性就會生病「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除了從四季的變化,看到四時的特點,明白養生的意義,從我們的地球,我們還能看到什麼?我們看到了「 陰陽」!地球的自傳,形成白天和黑夜,白天我們稱為陽,那黑夜我們則稱為陰。我們還看到了「 五行 」即地球上五種基本物質木、火、土、金、水,還看到木能生火,火生土,土能夠冶煉金屬,金屬能化為水,水能夠滋養樹木。四時、陰陽、五行,這些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就是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是認識自然界的綱領,也是我們學習中醫的框架,就好像你從北京到陝西,知道了要向西走,如果連西方這個方位都不清楚,就會走很多彎路,甚至最終也難到達。學習中醫,明白了四時、陰陽、五行,就是找到了入門的方向。所以內經在接下來第三篇至七篇,用了五篇的內容,從陰陽入手,談論人體的生理病理。我們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看內經條文「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也」「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想通了內經引導我們學習養生的方向,再來讀這些看似深奧的條文就會變得很淺顯,它非常直接明了地告訴我們自然界的規律,以及如何順應自然學會養生。很奇妙吧!一部幾千年的古書,從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來分析,推演我們人身的生理病理機制,不能不讚賞古人的偉大,這種從大處著眼,從陰陽五行著眼,的確永遠處於領先的位置。當現代醫學在微觀領域研究沒有進展的時候,許多有識之士便嘗試從宏觀的角度分析疾病,返璞歸真,化繁為簡,往往能取得很大的突破。學習中醫,就是要培養一種返璞歸真,化繁為簡的思路,不要被一些局部的、細小的癥候所束縛,治病必求於本,培養了這種思維,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就會使我們的視野大為開闊,不僅僅是學習中醫,學習養生,在工作生活俱多方面,都會變得輕鬆。例如臨床上常遇到鼻塞的病人,西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 」 來到我們中醫這裡,就不需要考慮患者對多少種東西過敏的事情了,中醫有句經典的話 「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還有 「頭為諸陽之會 」還有 「 肺開竅於鼻 」明白了這三句話,所謂的過敏性鼻炎,只需要補養頭部陽氣,補充肺氣就可以治療了,沒必要按照過敏的思路轉下去「 化繁為簡,返璞歸真」就這麼簡單。如果你不相信,遇到每天早上鼻塞不通的病人,你讓他晚上睡覺時帶上一個棉帽子,讓頭部發熱出汗,連用幾個晚上鼻塞就大為好轉。為什麼?患者頭部陽氣不足,保護陽氣,散去寒邪,病就好了,就這麼簡單!第四章:陰陽角度理解中醫上一篇談到了學習中醫的框架即陰陽五行,如何讓這些抽象的東西系統化、明了化,顯得非常重要,就好比知道了從北京到陝西是向西出發是不夠的,必須得知道沿途要經過哪些省份和城市,才能夠順利到達陝西。只有明白了陰陽的內涵,我們學習的旅程才能稱得上真正開始。古人通過對自然界的認識,了解了陰陽的屬性,為我們總結得非常清楚。第一點:陰陽的重要性。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古人將陰陽的重要性提高如此高的地位,可見熟悉陰陽對於養生是何等的重要。這段話既是對陰陽重要性的強調,同時也是告誡後人,學習醫必須要從陰陽入手,治病才能找到疾病的根源,不明陰陽,則如同盲人摸象,就無法從整體角度認識人體,認識疾病。那麼陰陽究竟是何物,為何如此之重要?我們再來看看內經的描述.第二點:陰陽的普遍性:「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這段話可以這樣來理解:天為陽,地為陰,陰的特性是靜,陽的特性是動,陽氣主生長,陰氣主收藏;化氣上升為陽,化物成形為陰。寒邪達到極致會轉熱,熱邪到達極致會轉寒;寒邪在人體內會化生濁邪,熱氣在人體內能化生清氣;清氣屬陽當上升至上焦,如果居在下焦,就會生飧泄;濁氣本應下降至下焦,如果盤踞在上焦,頭面就會出現腫脹…這就是古人從天地入手,從陰陽特性、陰陽轉換入手,對陰陽進行具體描述,讓我們看到了天地之陰陽,看到了陰陽的特性「動與靜 「 「 升與降 」「 生與長 」 「 化氣與成形 」 同時進一步推演出 「 生清與生濁 」 及陰陽顛倒後疾病的形成……讀到內經這些條文,我們應該看到什麼呢?看到了「 天 」 「 地 」「 人」都在陰陽之中,萬物的生老死亡離不開陰陽的變化!為了對人體陰陽更加明確的認識,我們從陰陽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身體「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臟為陰,腑為陽」 這是內經原文。人體上部為陽,頭為諸陽之匯,全身的陽氣都上升在頭部彙集,因此也被譽為「 清空之府 」,人體清陽上升,出上竅;人體下部為陰,陰氣下沉,濁陰下降,大小便出下竅。人體右側身體為陽,陽主動,所以我們習慣於用右手右腳。人體左側身體為陰,陰主靜,所以我們不習慣用左手左腳。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為六腑,六腑者,瀉而不藏,實而不滿;六腑為陽主動,所以六腑以通為用,傳化物而不藏;如果不通了,就會生病。比如膽汁鬱積形成膽結石、小腸不通形成腸梗阻、胃內飲食停滯會成為食積而發燒、大腸不通暢形成便秘、膀胱不通暢形成淋證、三焦不通水液內停…肝、心、脾、肺、腎為五臟,五臟者,藏而不瀉,滿而不實;五臟為陰,主靜,功能以藏為用,故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實。如果不藏了,同樣也會生病。人體氣為陽,血為陰,氣能溫煦周身,血能滋養五臟六腑,這也是陰陽。大到整個人,小到五臟六腑,再小至經絡血脈,再小至細胞分子,無不蘊含陰陽之理,陰陽的普遍性時刻提醒我們,治病必求於本,治病必須分陰陽……第三點:陰陽辨證在臨床中的運用。內經雲「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為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密,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陽之要,陽密乃固 」 說的是陰陽的關鍵在乎陽氣的緻密而護固於外。雖廖廖幾字,卻道出天機,寓意深遠。臨床治病治療的目的就是 「因而和之 」,即調和陰陽,達到 「 陰平陽密 」 的狀況,使之不出現陰陽離決的局面內經中關於陰陽的論述,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在臨床治療疾病上可以帶來很多創新思維,發散思維。比如「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這句話,在臨床上治療汗證經常運用到,人體陽氣過於亢盛,而又不能護固肌表,必然會逼迫陰液外泄,導致汗證,汗為心液,久汗、大汗耗損陰液,進一步加重陰不制陽,虛陽更加亢盛,最終出現「 陰氣乃絕 」 的局面。治療汗證,當使陽氣能「 密 」「 陽密 」 用玉屏風;同時當扶已損之陰,扶陰用參麥飲;達到 「 陰平陽密 」的狀況,汗證自然就好了!「陰靜陽躁 」這句話在臨床上也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表面看起來,就是講的陽動而陰靜,但如果想通了,就會很好的指導臨床。比如我們對於小兒多動症的治療,是否想到了陽氣過亢而陰分不足?再比如對於癲狂病人的治療,是否想到了「重陽必狂 」 「 重陰必癲 」對於 「 狂證 」 治療,重瀉其亢盛之陽,扶已損之陰;對於 「 癲證 」 治療,扶虧虛之陽,重瀉鬱積之陰……再看看內經條文「 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 」這樣對於癲狂的認識就會更加清晰了!第五章:從五行談中醫框架如果說陰陽是基石,那麼五行則是基石上的五根柱子,他們豎立起來,支持著中醫龐大的理論體系,我們透過這五根柱子向上看,就會看到中醫這顆大樹是如何的枝繁葉茂。如果我們仍將學習中醫看作是從北京到陝西的遊歷,陰陽是將整個旅程分成兩段來看,而五行則是分成五段,每一段都有美麗的風景。下面讓我們一同來欣賞我們即將開始的醫學之旅!從五行談中醫框架!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隨著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產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尚書· 洪範》記述的是周武王與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將五行及其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如果說學習中醫陰陽是綱,則五行就是領,兩者的相互結合,中醫理論體系就顯得完備了。我們先來看看人體的五行屬性。木:肝屬木,主疏泄、主藏血,肝藏魂,為謀慮所出,開竅於目,肝主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聲為呼,在液為淚。火:心屬火,主血脈,心藏神,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聲為笑,在液為汗。土:脾屬土,主運化,布津液,主統血,主肌肉和四肢,脾藏意,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在液為涎,在聲為歌,在志為思。金:肺屬金,肺主氣,司呼吸,主皮毛,主治節,主宣發肅降。開竅於鼻,在液為涕,在聲為哭,在志為悲。水:腎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納氣,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司二陰,開竅於耳,其華在發,在液為唾,在聲為呻。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中醫最基本的東西,沒什麼神秘的!是的!就是這些最基本的東西,卻時時刻刻指導著臨床工作,如果想真正走進中醫這所神聖的殿堂,這些就是入口的大門,如果你看著門而不入,或者不相信這就是門,那很難真正成為一個中醫,也很難深入了解中醫精髓。舉幾個例子:第一個例子:與頭髮相關的疾病有不少,比如常見的脫髮、頭髮焦黃、脂溢性脫髮、白髮等等。在尋求治療時,有時候一些人會受到西醫思維的影響,採用一些現代的治療方案。其實明白了三句話,這一系列病都好辦了!第一句:發為血之餘。第二句:肺主皮毛。第三句:腎之華在發。從這三句話,可以看出,頭髮的疾病與肺、血、腎有密切關係,臨床中找到了這個大方向就好辦了。頭髮乾枯、分叉、早白的患者,通過養血、補腎精,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生髮養血膠囊就是代表性的藥物,其配方四物湯就是補血代表方,制首烏、菟絲子則是補養腎精佳品!對於脂溢性脫髮,則需要通過調理肺臟的宣發肅降功能,就能起到很好的療效!第二個例子:口腔潰瘍在臨床上經常遇到,中醫稱為「 口瘡 」對於口瘡的治療,大多認為是虛火上炎,建議病人服用 「 知柏地黃丸 」有效有不效,有些頑固性病例,反覆發作,患者非常痛苦。其實在治療時,如果首先想到 「 脾開竅於口 」從脾的角度入手,清化脾之濕熱、積熱,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對於舌上生潰瘍,則以「 心開竅於舌 」作為依據,從心的角度入手,進行論治,就能起到很好效果。如果口、舌均生瘡,則從心、脾兩臟入手……第三個例子:三四十歲的女性,經常面部長斑,治療時,有時一時無法辨證,是血虛?氣虛?腎虛?肝鬱?許多臨床中醫師下一個「 內分泌失調 」結論,這是對病人的不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我們只要想想上面關於人體中五行屬性,記住「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 肺主氣,主皮毛」,就可以將面部的疾病考慮為 「 面 」 與 「 皮 」的問題,主要從心、肺入手,調理氣血,溫通血脈,自然就會康復,當然有時候心肺的問題與肝腎也有關係,對於肝氣鬱結的、肝腎陰虛的患者,在以心肺入手治療的同時,調理肝腎也是有必要的,但最終別忘了心、肺才是「 面部 」 的老闆!這樣的例子很多,只要熟透了上面講的人體中的五行屬性,學習中醫就會很輕鬆,這也是學習的捷徑,也算是大門吧!了解了五行屬性,對許多疾病有了認識,但這些認識還比較膚淺,比如口舌生瘡,你知道是「心脾 」的問題了,但問為什麼心脾會出問題,我們得追求其本,有時就是單純的心脾問題,但有時則不是,可能是其他臟器導致的,在追求其本的時候,就好像進了大門,還得進小門,才能曲徑通幽,才能慢慢領略中醫的神奇之處!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其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其規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為五行之間的異常克制現象,其規律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為五行之間的異常克制現象,其規律是土侮木,水侮土,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統關係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響下所產生的反常狀態,都是指五行之間不正常的相剋,作為人體,則是病理上的相互傳變。相乘:即相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的制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一般有兩種情況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凌其弱。如土氣不足,則木乘土(虛) 2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制之行。如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則木(亢)乘土,從而使土氣受損。這些東西對於初學者,會感到有些困難,但下面的結合臨床進行分析,就會明白了1關於相生的理解:舉個「 木生火 」例子,木代表肝臟,火代表心臟,也就是說心臟的氣血供給與肝臟的疏泄升發有很大關係。肝藏血,肝氣升發,所藏之血能夠補養心血,心血就充足,反之,如果肝氣鬱結,升發功能出現異常,則心臟氣血供應就會差一些,臨床上長期肝氣鬱結的患者,患者可以出現經常有失眠、心煩、心慌等心臟氣血不足的表現,通過梳理肝氣,滋養陰血,很快就能緩解病情2關於相剋的理解:舉個「木克土 」的例子:木代表肝膽,土代表脾胃,肝膽的疏泄,與脾胃的功能有密切關係,就好比自然界中,樹根能夠疏通土壤一樣,沒有樹根的疏通,土壤就會板結,肝膽的疏泄出現異常,脾胃的功能也會減弱,借用現代醫學的說法,膽汁的排泄,與胃的消化功能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膽汁分泌不足或不暢,人體攝入的脂肪就無法正常的消化3關於相乘的理解:舉個「木乘土 」 的例子,臨床上常說的 「 見肝之病,之肝傳脾,當先實脾 」 ,這說的就是 「 木乘土 」(即肝乘脾),肝臟本身是克脾土的,但如果克制太過,就是病理性的相乘了,這樣就會導致土的虧虛,所以當先實脾,實脾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出現相乘,防止出現脾虛。同理,可以說「 見脾之病,知脾傳腎,當先實腎 」 ; 「 見腎之病,知腎傳心,當先實心 」 ; 「 見心之病,知心傳肺,當先實肺 」 ; 「見肺之病.知肺傳肝,當先實肝 」 ,能明白這些,也就算是舉一反三,活學活用了4關於相侮的理解:舉個「 木侮金 」的例子,金本身是克木的,但如果金氣不足,不能克木,反而被木所克,就是木侮金了,如何清楚的理解呢?就好比老虎是克狗的,但虎落平原被犬欺,就成了「犬侮虎 」了,這裡的侮,有點侮辱的意思,以小欺大,自然為侮辱了!臨床上這種情況有嗎?當然有了,如果沒有就不會稱為中醫理論了,在臨床上經常遇到肝火犯肺的咳嗽,不明白其中的病機,服再多的葯也沒有,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運用「哈黛散 」 就能立竿見影。中醫的精髓就是這樣的,你明白了就很簡單,想不明白,下藥就很難起效,如果真正想學中醫,臨證時心中必須要裝下五行,切脈時必須要思考五行在體內的狀況,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一定要想通,不然就無法提高自己的診療水平!第六章:學習中醫的指南針上面談完了陰陽五行,了解了中醫的理論框架,讓初步學習中醫人員有了一些清晰的認識,中醫就是這樣子的!不很難嘛!但要繼續深入學習,得對人體有一個整體清晰的認識,這樣才能不迷路,才能把握學習的方向。就好比從北京到陝西,知道了陝西在西部,也知道了要經歷幾個省,多少個城市,但如果你沒有指南針,沒有一個始終指引你方向的坐標,你可能在旅行中迷失方向,最終也到達不了目的地,出發前對經過城市的了解,也會變得毫無意義!下面,我們來製造一個學習中醫的指南針,指引初學者及中醫愛好者能清楚的知道學習中醫的方向。內經對人體生理的描述很多,人為天地之氣交融而化生,大自然的氣有升、發、收、藏,人體受自然界感染,在人體中存在著與大自然相對應的氣機升降對流。太陽從東面冉冉升起,而人體肝氣從左側徐徐上升!太陽從西邊緩緩落下,人體內陰氣從右側通過肺的斂降徐徐下降!大地之中的水濕能夠滋養樹木,樹木不會枯萎;人體的腎水也能滋養肝木!也能防止肝火過亢!大海中水被太陽照射,蒸發後化為水汽而上升為雲,可以遮擋太陽的炎熱;人體的腎中水汽隨肝氣升騰,可以濟心火,防止心火過亢!太陽的照耀能夠溫暖大地,大地得溫能生長萬物;人體的心火下移,可以溫暖胃土,胃得溫可以腐熟水谷!太陽照耀後,土地變暖,溫暖的土地熱量下傳,可以使土中的水濕得以溫暖;人體心火的熱量,通過胃氣的下降,可以下交於腎,溫暖腎中的寒水!大地的核心——地核中的熱量可以向外散發,溫暖大地得至深之處,其暖可以緩緩上升,土地中的水汽上升可以化為雲彩,烏雲的彙集化為雨水下降!人體腎中一縷陽氣徐徐上升,溫暖脾臟,脾臟得到腎陽的溫養,將小腸轉輸過來食物營養成分,通過漚的作用,化為精微之氣,上升至肺,肺降精微之氣中清的部分宣發,滋養皮膚和毛髮,濁的部分向下斂降滋養五臟六腑,廢棄之氣化為水通過三焦經,入膀胱,變為小便!這就是天人相應,也是天人相參的結果,通過大自然,感悟人自身,明白了這些規律,對學習中醫非常必要。這就是學習中醫之旅的指南針!日從東方冉冉起,水在西邊瀝瀝聲;腎水養肝能涵木,隨肝上達濟心炎。麗日如心照胃土,其溫透胃暖寒泉;腎中潛龍為一陽,溫脾如漚清陽升。肺如華蓋能肅降,化汽為水三焦經;三焦水道通州都,濁去精存再入腎。外周氣流右向左,中央胃降脾氣升;人體陰陽如兩輪,右側氣分左側陰。第七章:學習之旅第一站:中藥經常有病人對我說:大夫,給我下點好葯,讓我快點好!那麼什麼葯才是好葯呢?人蔘就是好葯?鹿茸貴,就算是好葯?如果你餓了,一天沒吃飯了,出現頭暈、發涼,這時給你最好的葯就是食物,讓你吃一頓飽飯,比喝人蔘湯還強!如果你連續三天三夜未休息,腰酸背痛,頭昏眼花,這時讓你好好休息一覺,比吃十全大補丸強多了!上面這兩個例子中的「食物 」「 睡覺 」就是最好的藥物!因此針對病人的病情,尋找到疾病的根源,針對病根採取治療方法,這就是求本。針對其本用藥,就可以達到神奇效果,葯無貴賤之分,對症的就是最好葯。深入了解中藥,真正走進「 葯 」這個園地,你會發現,我們身邊的許多東西都是藥材,只要我們用對了,都能化腐朽為神奇。舉個例子:幾個月前的一個晚上,有位老奶奶找到我,頭暈厲害,血壓偏高,左右脈象均有上越之勢,即氣血並走於上。如果心情急躁、血壓升高,患者很有可能出現腦血管意外。患者病機為下焦陰份不足,不能涵陽,虛陽上越,頭重腳輕,自然頭暈了。當時已是夜裡11點多了,開中藥已來不及,於是要求病人回家,將大蒜搗碎後,敷兩腳的湧泉穴,敷 1小時就可以了。第二天患者過來道喜,說敷上一刻鐘後,就感到頭清醒了,腿有勁了,時間到了一小時,捨不得取下來,睡覺了,早上起來,感覺病徹底好了,但腳心出現了水泡,沒想到大蒜還有這麼好的藥效。我給病人處理了腳下的小水泡,隨後切脈,發現雙尺脈象雖然不強盛,但已又根了,上越之勢的脈象已經消失,病就治癒了,談到這個例子只想說明,要重視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他們都均有各自的特性,運用好了,信手拈來,就可以將病人的病治癒,就好像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拈花摘葉均可殺人。習醫到了一定境界,就好比葉天士用三片梧桐葉救了兩條命一樣,也可以拈花摘葉救人於無形,為了培養大家學習的興趣,講講葉天士巧用梧桐樹葉的故事。趣聞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江南名醫葉天士正在家中書寫醫案,忽聽有人前來請求救治一難產婦女,葉天士不假思索,立馬前往,在途中聽病家說已請了同派溫病大家薛生白診治過,但仍不見產下。薛生白是葉天士同鄉近鄰,其醫術與葉天士齊名於江南,只是更為年輕些。葉天士十分納悶,薛生白診技也不錯,為何不見效呢?葉天士來到病家,只見產婦已奄奄一息,其家人稱:薛生白診斷後認為是產婦氣血雙虧,無力運胎,氣血滯行,交骨不開也。其處方大多以氣血雙補、行滯活血、催生下胎葯為主。葉天士接過藥方一看,此方甚佳,但難以治此病人之病。因缺乏同氣之葯,何能使諸葯達到病所?時值秋天,窗外桐葉飄落,葉天士似有所悟,隨即將原方中的藥引「竹葉三片 」 改為 「 桐葉三片」,產婦遵方服藥,不出葉天士所料,不久便神奇地順利產下一胎兒,母子均報平安!此事傳到薛生白耳中,薛不以為然,認為葉天士巧立名目而已,葉天士聞之,當即修書一封與薛生白,詩謎為:有眼無珠腹中寶,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秋分之時,梧桐葉落,同氣相求,胎兒立下……薛生白閱後,豁然貫通,深感葉天士之博學才華,大為嘆服,自慚不語。葉天士診病當天恰值秋分之日,寒暑燥濕交替季節,梧桐葉紛紛落下,人與自然互為相應,同氣相求,故在薛生白原方中加入梧桐葉以求其氣,並引諸葯達於病所,瓜熟蒂落,桐籽熟葉落,合而為一,故藥效如桴鼓。不久「葉天士三片梧桐葉,一字救兩命 」 之佳話傳遍江南水鄉。中藥之性的重要性,遠勝過其功效,葯有寒熱溫涼,升降沉浮,不明白藥性,處方時只是按照藥物功效一味疊加則難獲奇效,上例用大蒜,就取其能引氣血下行,氣血下行了,病也就好了,現代醫學研究,喜歡從藥物的成分進行研究,大蒜含有大蒜素,可以抗菌消炎,可以軟化血管,甚至可以抗癌,但就無法研究出大蒜能引氣血下行這一條出來,為什麼?這是藥物自身具有的偏性!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藥,研究中藥,就不會受現代研究思維的限制,按照中醫的理論,辨證用藥,當升則用具有升發性的藥物,當降則用具有降氣、沉降性質的藥物,不受其成分的局限。舉個例子:肝氣鬱結的病人,常常感到出氣有些費力,嚴重者會有心慌,甚至胸悶的癥狀,運用中藥柴胡,升發鬱結的肝氣,就能立時緩解。有一次剛好柴胡沒貨了,病號為老熟人,我說你就用生麥芽泡水喝,病人說生麥芽不是消食、回奶用的嗎?也能治療胸悶,我費了很大勁才講明白這其中的作用機理,最後給她包了一兩生麥芽,第二天碰面就說,生麥芽提氣好,胸不悶了,這就是生麥芽具有升發作用的效果,那麼還有沒有其他的藥物?患者是因為肝氣鬱結,肝氣不疏所致的疾病,只要能夠疏理肝氣,升發肝氣的藥物都可以,比如薄荷也可以!這就是藥性的運用,能夠熟練掌握了這種思維,在臨床上用藥就非常輕鬆自如了。中醫教材《中藥學》里的中藥是按照功能分類的,比如麻黃歸於辛溫解表;薄荷歸於辛涼解表;麥芽歸於消食類。這樣對不對呢?也對,對於學習中藥的人而言,容易明白藥物的大體功效,也就是說按照這種模式學習後,你很快就知道「什麼葯治療什麼病 」 !但這與「 什麼病用什麼葯 」 不是一個概念,雖然只是顛倒順序,但卻是兩個方面的問題。你知道了「什麼葯治療什麼病 」只能說明你書讀到位了,只是記住了書上的東西,沒有與臨床結合。打個比方:治病如同打仗,第一步你明白了每個士兵的特點,每種武器的特點,但不一定會打仗,你只有在戰場中熟練運用你的士兵,利用現有的武器,針對目前的戰役,組織最適合的戰略戰術,才能取得勝利。第一步,我在此文就不說了,教材上寫的很清楚,我要談的是如何站在疾病的角度,站在臟腑的角度來學習中藥,學習的過程中,希望首先能記住我上一章講的指南針,記住了,學習就方便了。我們按照「 指南針 」 的幾個點來談中藥,順便學習人體生病的機理。人體生命的運行,如同這兩個輪子一樣,每一個點卡殼了,輪子就無法前進,治療疾病,就如同修復卡住的輪子,找到卡住的原因,並修理它,就可以了,首先看看肝臟:1、臨床上常見的是肝氣鬱結,通過疏理肝氣就可以修復,疏理肝氣的有:柴胡麥芽香附鬱金青皮川楝子橘葉薄荷白蒺藜。2、病情失治,氣鬱時間久了,化火了,可以清瀉肝火。清肝火:桑葉菊花青葙子決明子。瀉肝火:龍膽草蘆薈胡連黃芩青黛梔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3、病情加重,肝氣鬱結化火,火邪傷及肝陰,導致肝陰不足,咋辦?養肝陰:山萸肉生熟地女貞阿膠白芍烏梅。病情失治,繼續加重,除了肝陰受損,已出現肝葉枯槁,萎縮了,咋辦?4養血柔肝!柔肝養血:當歸白芍首烏枸杞雞血藤木瓜鱉甲。這分四個層次將肝氣鬱結導致的病理變化列出來,臨床上遇到肝氣鬱結,時間較久的患者,就可以參閱選用上述藥物。5、那麼除了肝氣鬱結,還有沒有其他病機呢?還有!肝氣當升,如果升發不夠怎麼辦?如果升發太過怎麼辦?升發不夠,為肝氣下陷,有的稱為木氣下陷水中。升發肝氣就可以了,一方面補肝氣,提升升發力度,可以用黃芪;另一方面可用升提的藥物,如柴胡薄荷生麥芽。升發太過,肝氣上沖會出現偏頭痛,有的患者會出現血壓升高,那就降氣,降肝氣就是「鎮肝平肝 」,為什麼稱為 「 鎮 」「 平 」就好比國家內部出現 ***,要鎮壓、要平息一樣,這裡就是鎮壓肝氣,平息肝氣,雖然聽起來有些粗暴,但用藥也是這樣,不能含糊,不然肝氣上逆,就會出大問題了!鎮肝:代赭石靈磁石石決明珍珠母生龍牡。平肝:菊花白蒺藜天麻勾藤。假如患者肝氣上升,失去治療,已經化風,手已經開始抖動,如何辦理?這就要求除了鎮肝、平肝的同時,還得熄肝風,熄肝風用什麼葯?熄肝風: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蠶全蠍蜈蚣。6、靠鎮肝、平肝、熄肝風可以緩解病情,如果不用藥了,肝氣又上升太過,咋辦?古人創立了滋水涵木法,即補養腎陰,來滋養肝木,肝氣就會變得柔和,就不會升發太過了。補養腎水用什麼葯?很多了,到下面將腎這個環節時細談。7、除了上面講的,肝臟這一環節,還有沒有其他問題?還有,如受寒,寒凝肝經,睾丸疼痛等,可用:吳萸小茴仙靈脾荔枝核川椒。肝藏血,肝氣鬱結也可以導致肝臟血瘀可用川芎桃仁紅花三棱文術乳香沒藥五靈脂8、還有一點,濕邪停留肝經,導致肝經濕熱過重,可以選用:梔子龍膽草黃芩我們再來看看心,從「 心 」 的角度學習中藥。我們先看看心臟的功能。心屬火,藏陰血!心主血脈,心藏神!其華在面!既然屬火就存在火力過旺與火力不足,稱為「 心火亢盛 」 和 「 心陽不振 」既然藏陰血,就存在陰血不足,臨床稱「 心陰虛、心血虛 」 。既然心主血脈,血脈的不通、不暢就是問題,臨床稱為「 血脈瘀阻 」。既然心藏神,就存在心神藏得好不好,藏得不好就是「 心神失養」了。既然其華在面!那麼面部的神采有沒有?面部的氣色如何?面部長東西沒有?這些都與心臟有關。1、心火亢盛:可以選用竹葉生地梔子燈芯草。別小看燈芯草這味葯,看似普通,對於心火亢盛非常管用,舉例:曾經治療一個失眠的患者,切脈後發現病人左寸浮實,患者舌尖紅降,於是採用導赤散,效果不錯,喝了五天,睡覺也好了,但沒過幾天,患者又上火了,又失眠了,讓他再喝中藥,認為太苦,接受不了,要求我提供一個不苦的、效果又好的方法,我思慮良久,最後告訴他用燈芯草煮水當茶喝。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後來遇到心火亢盛的小兒,尤其是心火亢盛晚上哭鬧的1歲以下的小傢伙,運用燈芯草加點白糖當飲料喝,效果非常好,患兒也很容易接受。2、心陽不振:可以選用桂枝肉桂附子薤白乾姜。心陽不振的人,經常手腳發涼,人沒有火力,自然怕冷了,在冬天這種病人就很難受,如果早上,吃一碗稀飯,在稀飯中放上3克肉桂細粉,加一些白糖進去,調節口感,這樣一天都會很暖和。3、心臟陰血虛的病人需要補養陰血,可選用:柏子仁棗仁丹參麥冬當歸等。俗話「 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 」就是說丹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還能養血,功效好比四物湯,對心臟陰血不足非常有好處。4、心神失養,可通過安心神來治療,如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合歡花5、心氣虛的病人,可用人蔘黃芪党參茯神五味子遠志炙甘草等6、對於血脈瘀阻的病人可用丹參赤芍桃仁紅花雞血藤紅景天等。心臟的氣血陰陽平衡了,面部自然就神采奕奕了,面部的斑也就慢慢消失了,皺紋也會少些了,這就是「神 」 。對於學習中醫的人,如果這樣來體會中醫基礎理論,這樣來學習中藥學,再上臨床時,就會胸有成竹,哪裡還會碰到面部長斑的病人,告訴她是內分泌失調呢!第八章:旅行第一站之中藥(中)病人經常會說「 醫生啊!我胃疼、胃脹、胃返酸、胃不知道餓 …」 那麼我們學習中醫,如何來理解胃呢?胃就是一個消化的器官,中醫稱胃為「水谷之海 」 指的是胃為受納腐熟水谷的器官,既然是受納腐熟食物的器官,如果不能受納腐熟不了,這就是病了,或者腐熟過快,也是有病了。「胃以降為和 」也就是說胃氣下降了,就調和了,就順了,如果不降,胃氣上逆了,就返酸了,就沒胃口吃飯了,胃也就病了。所以胃病的治療也很簡單,我們一邊分析,一邊學葯!1、胃氣上逆,這樣的情況很多,大部分胃病患者都存在,胃酸是酸性的,膽汁是鹼性的,胃氣下降後,在腸道酸鹼中和正好,如果胃氣上逆,胃中酸水就會腐蝕食道,也就患了食道炎,再向上返流,就是咽炎了,很多頑固性的咽炎,通過降胃氣就能治療好,西醫才取抑制胃酸的辦法,這樣胃裡胃酸少了,但並沒有解決胃氣上逆的問題。相反長期抑制胃酸,胃壁分泌胃酸的細胞慢慢較少,萎縮了,病情更重!有的成了癌前病變了!所以降胃氣非常重要,常用藥有竹茹枇杷葉代赭石生薑枳實沉香旋復花半夏等等,凡是能降氣的,都可以。舉例,有個女患者長期返酸,早上起床噁心,吃飯沒胃口,咽喉不適過來就診。也不抽煙,但咽炎很重,切脈後發現右手寸關有上越之勢,也就是胃氣上逆的脈象,患者怕吃中藥,中藥味聞起來就噁心,我思慮一會,給她開了生枇杷葉1公斤,讓她長期煮水後當茶飲,過了半個月,碰面時說好的差不多了,咽炎也好了,食道也舒服了,早上也不噁心了,但屁多了。很神奇吧!其實就是降了降病人上逆的胃氣,氣向下行了,這就是治本了。也難怪張錫純認為代赭石是健胃之妙品,這味葯降胃氣特效。學會了降胃氣,胃病可以說掌握了一半,還有一半是什麼呢?2、胃寒。胃腐熟食物需要熱量,如果沒有熱量,就無法腐熟食物,很多病人朝食暮吐,就是說早上吃的飯,晚上吐出來還未消化,一天到晚不知道餓,為啥?胃中無火!如何補火?看看指南針,五行中火生土,即心火生胃土,也就是說,補充心火,心火足,就能讓胃火旺了,這也就是五行所說的「虛則補其母 」 。桂枝、肉桂、附子、薤白、乾薑這些溫心陽的藥物用上,胃火就來了。3、胃熱。既然有胃火不足,出現胃寒,自然就有胃火過亢,出現胃熱。胃熱的病人經常有飢餓感,總覺得吃不飽,這也是病啊!俗話稱為 「 慌飯」 治療很簡單,吃點清胃火的葯,比如:石膏知母黃連黃芩蘆根等。舉例,曾經治療一經常「慌飯」的病人,患者要求不吃中藥,還要能治病,我說這很好辦,吃點下火的食物就可以了!讓病人吃皮蛋拌豆腐,每天用兩個皮蛋,加上 4兩豆腐,拌勻後加上麻油,少量鹽,當菜吃,就這樣堅持一周,就差不多了!這也是中醫治療,因為運用了中醫理論來指導飲食和養生,這就是中醫的精髓,生活中處處有中醫!4、胃火長期過重,必然會傷及陰分,就好像燒鍋爐一樣,鍋里水也會被燒乾,長期胃火重必然會導致胃陰的虧虛。所以對久病患者要養胃陰。這些葯有石斛麥冬花粉玉竹蘆根烏梅沙參生地等。5、臨床中胃病的情況有時並非上述這麼單一,比如胃中有熱,腸道有寒,這樣容易形成胃的上半部分有熱,下半部分有寒,出現寒熱錯雜的情況,用藥時則需要寒熱搭配,如黃芩黃連配乾薑。6、胃病還有一些情況,比如食積,同樣影響了胃的和降,可用大黃芒硝枳實厚朴檳榔二丑等來攻下,恢復其和降,病情輕的則可以採用山楂神曲麥芽雞內金萊菔子來消導。舉例:很多小兒停食之後,出現反覆發燒,服用退燒藥後可以當時緩解,第二天照常發燒,這種情況,將二丑炒香後研粉伴紅糖後給小孩吃,每次2克左右,三歲以下的小孩可以適當減量, 3歲以上的加量,一般服用三小時會出現腹瀉,患兒將停滯在胃腸道的東西拉出來後,病就好了!簡單神奇!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藏髓,藏精,腎主水,為水臟,腎中藏有腎陽,能夠溫化寒水,這樣水不至寒……通過腎臟來學習中藥,可以從三塊來學,即腎陰、腎陽、腎精,這樣更加清晰些!對於腎陰虧虛,可以採用熟地龜板女貞子旱蓮草山萸肉玄參天冬枸杞黃精紫河車牛膝制首烏。對於腎陽不足,可以採用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脾故子巴戟天肉叢蓉。對於腎精不足,可以採用金櫻子桑螵蛸芡實蓮須,五味子益智仁來固攝腎精;通過鹿茸鹿角膠紫河車阿膠菟絲子覆盆子韭菜子枸杞子來填補腎精。對於腎水不足,相火亢盛,可用知母黃柏澤瀉丹皮地骨皮來瀉火。肝無虛證,腎無實證。說的是腎臟主封藏,封藏失司才會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這些疾病中,多數屬於虛證範圍。舉幾個例子,這樣學習印象會更加深刻些!第一個:骨折延遲癒合的病人。幾年前遇到一個右上臂骨折的病人,在醫院進行夾板固定,兩個月後複查,發現骨折處無骨痂形成。病人通過熟人介紹,過來就診,切脈時雙尺沉細若絕,詢問中得知患者經常腰部酸軟無力,性功能明顯減退,於是採用填補腎精的辦法,配合使用活血化瘀、接骨療傷的藥物,服用半個月,一月後複查,骨痂形成,患者愈後良好。第二個:腿抽筋。臨床上很多老年人,經常腿抽筋,小便頻數,服鈣片後抽筋稍稍好轉但停葯後又很快反覆,切脈會發現右尺沉細而軟,對於此類病人,補充鈣劑的同時,服用補養腎精的藥物,增強腎的封藏能力,減少鈣的流逝,病情可以很快治癒。採用淫羊藿30克菟絲子20克益智仁15 克 小伸筋草30克 幾天就見效了!第三個例子:痛經。痛經之痛,只有婦人最為刻骨銘心,有些年輕女性,痛經時可以疼痛到暈倒,疼痛有兩個病因,其一:不榮則痛,此痛病情輕;另一種:不通則痛,此痛病情重。不通為瘀,而瘀之形成有氣滯、有寒凝。這裡要說的是「寒凝「此類病例占痛經的八成左右,中醫治痛經多用桃紅四物湯加金楝子散,當時有效,下次月經照樣疼痛,其實只要運用附子肉桂艾葉小茴紫石英等溫補腎陽,同時配合活血化瘀的藥物,將胞宮寒邪、瘀血化盡,三五劑葯就可以徹底治癒。第九章:旅行第一站之中藥(下)農村老人常說「 人從腳下寒! 」人體腎之陽氣是人立身之陽,腎陽不足則腰以下發涼,人如同站在冷水之中,所以人會格外怕冷,所以有「人從腳下寒 」 之說,目前流行的火神派就是站在腎陽的角度,來治療人體很多虛寒性疾病。但我們強調腎陽重要性的時候,別忘了人體心之陽氣更重要,就好比大地需要地核岩漿的熱量,土地才能向上散發熱量,但別忘了太陽才是一切熱量的源泉,沒有太陽的光芒,則萬物都會黯然失色,人體心之陽氣為生命之陽。腎陽與心陽兩者缺一不可,一損皆損,一傷皆傷!火神派將薑桂附作為救命仙草,認為其能補腎之陽,壯腎火,散陰邪,挽狂瀾。其實薑桂附也是補心陽之要葯,心火旺,如麗日當空,一切陰邪自然散盡,心火旺自然血脈流暢,心火旺生命不會垂危。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火神派在強調腎火的同時,無形中也通過補充腎火也補充了心陽,運用薑桂附增強了腎火,同時也增強了心火。君明則國安,講這些只是想將火神派的精髓表述出來,避免後學者局限於單純補養腎火,而忘卻心火才是生命之火,忽視了心火的重要性。補養腎火也是很大作用的,腎火旺盛,則脾陽不衰,中焦如漚才能健全,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健全,水谷之精才能正常輸布,統攝功能才能完備。如果脾陽虛衰,則中焦運化功能受阻,寒濕內停,脾氣鬱滯,食物精微轉化及輸送均會出現異常,清氣不升,濁氣不降,二便不利。對於脾陽虛可用乾薑蒼朮白朮吳萸肉叩砂仁白叩草叩附子。對於陽虛日久,寒濕困脾可用茯苓白朮乾薑附子蒼朮。寒濕困脾失治,導致脾氣鬱滯,可用芳香醒脾葯陳皮砂仁叩仁香椽木香藿香佩蘭厚朴枳殼。鬱積化熱,治療時須清脾熱:黃連連翹大黃石膏山梔綠豆。鬱積失治,化燥傷陰,導致脾氣陰兩虛,治療時,虛補脾氣:人蔘黃芪党參白朮、扁豆炙草;養脾陰:山藥黃精芡實白芍如果仍然失治,形成脾積:枳實大黃山查神曲麥芽鱉牡蠣。要遊覽名勝古迹,第一站當屬《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藥學專著。本書記載藥物365 味,應一年 365天,根據藥物的性能特點和不同的應用目的,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將《素問 · 至真要大論》中提出藥物三品分類的理論付諸於實踐「上 (品 ) 葯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 ;「中 ( 品 )葯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有毒、無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羸者,本中經 」 「下 ( 品 )葯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每葯載有性味、功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用藥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以說是漢前我國藥物知識的總結並為後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中藥領域的發展,如同滾雪球一樣,越來越豐富,但雪球的核心卻是《神農本草經》。如:「治寒以熱葯,治熱以寒葯,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蠱毒,以毒藥。癰腫瘡瘤,以瘡葯。風濕,以風濕葯。各隨其所宜」「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明確指出了服藥的時間與方法:「病在胸鬲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剛接觸此書,對書中許多觀念無法理解,但臨床多年後,再反過來閱讀,會發現《本經》中的每一句話都有深刻的意義,有時明白一句話,就解決了一個疑難雜症,此言一點也不誇張。舉例《本草經》記載黃芪味甘,微溫,無毒,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生山谷。短短三十三個字,將黃芪的性味毒性主治產地清楚的描述出來,如果我們對這三十三個字有深入的研究,那麼對於「癰疽潰久不愈 」「 痔瘡 」「 淋巴結結核破潰不愈 」 「 小兒體質虛弱 」就會有新的認識,經常看到雜誌上報道用黃芪治療各種潰瘍,其實這就是本經上的東西,你記住了,臨床運用了就知道是這麼回事!皮膚潰瘍治,臟腑的潰亂也可療,只要是「久敗瘡 」 自然都有效了! 「 大風癩疾 」可治,一般的風證自然能夠治療了!加上祛風的藥物,效果神奇。春季風邪偏重,人體如果衛氣不足,不能護表,風邪自皮毛而入,自然癢了。黃芪大補衛氣,衛氣得到充實,自然提抗力高了,風邪自然不能進入人體了!配上祛風的藥物,將體內的風邪驅散出來,病就好了!一部《神農本草經》就是一部中藥學經典,許多人問疑難雜症如何下手?如何辨證?我的經驗是反覆研讀《本草經》充分理解本經中的每一句話,這樣對一些經方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幫助......閑話中醫前些天,偶聽一位朋友對中醫作如此評價「一名好中醫,應該具備三個特點:不亂說、不出書、脾氣大!」當時我一笑而過,但過後仔細一想,確如此。言簡意賅,字字珠璣,充滿哲理。一、不亂說:也即不要在病人面前胡說八道。醫生水平好不好,全憑療效說話。那怕是山野草醫,只要能愈疑難大病,他便是專家。即便是名醫教授,治不了頑症,也是狗屁不如。不要以為病人聽不懂,就可以胡說八道。於是乎,要想成為一名好中醫,就必須說話謹慎,不要隨便承諾。二、不出書:自古以來,該說的醫話,該表明的觀點,古代醫家早已替我們現在的中醫,說過了無數遍,表明了無數次。現存的古典醫著,汗牛充棟,多如牛毛,有哪個中醫敢說自己已把所有古典醫著都看遍了、看懂了、看透了?三、脾氣大:按理醫生對待病人應該和風細雨。態度生硬,性情冷漠,總歸是不討人喜歡的,但是對待有些不懂什麼叫尊重的病人,還真的要脾氣大。試問:人世間誰能救死扶傷?除了神仙那便是醫生了。當你死去活來,痛不欲生的時候,親爹親媽都沒辦法,也只有醫生能幫忙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得道的醫者已沾了仙氣,誰敢不尊重,誰敢不聽話?有位老中醫給一個官員看病,寫完藥方囑咐:你這病不能喝酒。官員回答:我天天要應酬,不喝酒怎麼行!老中醫立馬將處方撕了:喝酒別吃藥,吃藥別喝酒!性命是你的,名氣是我的!另一位老中醫給一個老闆看病,等開完藥方:請付診金二百元。老闆卻掏出一萬元往老中醫面前一甩,老中醫從中抽出兩張,將剩下的那沓百元大鈔甩回老闆面前。生了病固然值得同情,但就有那麼少數人骨子裡犯賤,總把醫生當作小商小販,病要叫你看,又得疑神疑鬼。這不叫求醫,而是買醫!做醫生的遇到這種病人能脾氣不大嗎?涵養好的只是當面不發作不流露而已。脾氣大是一種風骨,有時候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同時也糾正了病人的壞毛病,雙方關係和諧了,才能顯現出最好的療效。當然,脾氣大小如同一味葯,要用準時候用准對象。走出中醫認知的泥沼近年來中醫在發展過程中,遭遇了西方科學文化的強烈的衝擊,尤其是何祚庥院士近日還在繼續炮轟中醫:「中醫90%是糟粕,10%是精華!」造成了中醫界乃至社會各界對中醫學的科學性問題產生了懷疑,年輕中醫信心不足,老中醫憂心忡忡。我認為當今的首要問題就是要突破固有思維方式的框框,突破西方科學文化的包圍圈,走出生命認知誤區,理清中醫發展思路。誤區1:只有搞清楚物質結構才能揭示生命的秘密,中醫藥學應加強「實質」研究。思路:突破物質決定論、基因決定論,重視關係實在,重視功能作用,走功能關係與物質結構並重的發展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科學在於通過探索事物的物質結構以揭示事物的規律。先不說「科學」的各種定義,僅就16~17世紀歐洲「科學革命」之後的「科學」而言,它必須具有以下基本特徵:邏輯推理、數學描述和實驗檢驗,也就是具有客觀性、定量化、可重複性。受這種思路的影響,多年來中醫科研課題主要關注於尋找中醫藥學的「物質基礎」上,如各種「實質」研究———五髒的實質研究、經絡的實質研究、證的實質研究,還有中藥的有效成分研究,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中醫藥學無論是名詞術語還是臨床方法,都很難找到「物質基礎」。於是陷入了一個悖論:那就是以現代科學、現代醫學的實證實驗方法既能證實中醫概念的科學性,又能證實中醫概念的非科學性。從而陷入中醫科學研究二律背反的學術怪圈。讓我們關注一下現代前沿哲學和科學進展,也許可以受到啟發。目前哲學界出現了從物質實體到關係實在的學派,科學界也出現了非基因決定論:即在特定的生理過程中存在著基因與環境的非線性相互作用,基因的表達可因環境變化發生構像變化,基因的同樣序列可能在不同條件下合成不同蛋白質。中醫從一開始就不是探討物質結構的科學,它走的是功能、關係的路子。中醫對人體生命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層面:「形」「氣」「神」。「形」就是形體,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講的「解剖」,這是有物質基礎的。「氣」的層面就介於有形和無形之間,是一種功能關係。「神」的層面包括「心神」「神明」,是無形的,與人的潛意識有關。這三個層面中,中醫最重視「氣」與「神」,最輕視「形」。這和西醫恰恰相反。在「氣」和「神」的層面是難以找到物質結構的,但它恰恰是中醫的精華,是中醫的特色。所以中醫要發展,千萬不能丟掉這些精華。誤區2:只有找到共性的、客觀的規律才能揭示生命的秘密,中醫臨床很多不可重複,主觀性、隨機性太強。思路:突破對抗性治療束縛,重視調節自愈治療,重視個性化治療,重視不同學說流派,走調節自愈、個性與共性並重的發展之路。很多人認為:中醫臨床主觀性、隨機性太強。不同的醫生能開出不同的處方,具有不可重複性,個性化太強,很難客觀化、標準化。因而要用現代科學的要求,尋找其共性規律,要開展客觀化、標準化、規範化的研究。有人甚至認為中醫的偏方,甚至是中醫的藥方,治療的是個案,不具普遍性。科學研究的是普遍規律、一般和共性,所以得出中醫不科學的結論。這種觀點顯然是不懂科學哲學的表現。所謂共性與個性是一對矛盾,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個性又受共性的制約,共性和個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我把共性與個性比喻成一棵樹,共性是整棵樹,個性好比樹葉、樹枝。每片樹葉、每根樹枝都反映整體的信息。共性是重要的,但個性是基礎,同樣重要。因為人的認識過程總是由個別到一般,又由一般到個別。與西醫對抗性治療思維不同,中醫主要是調和性治療思維。西醫的治療目的是殺滅病毒、病菌,中醫則是激發、調動人體自我修復、自我治癒、自我調節的能力。殺滅、對抗需要的是「硬實力」,是物質實體,這種力量和物質實體———藥物當然是相同的、共性的。而調節、自愈需要的是「軟實力」,是功能關係,所以可以用多種方法,比如針灸、砭石、湯藥、導引,藥物當中,不同的辨證思路,往往開出不同的處方,但卻能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取得相同的療效。這是因為都能達到激發人體自愈能力的目的。 從哲學上來講,中醫崇尚個性,但也不放棄對共性的探求。活血化瘀治則的推出成就了異病同治的輝煌,中醫、西醫不同專業的人士各展其能,多種疾病的治療有突破之舉。一大批此類新葯的研製成就了中國很多有競爭力的企業。另外,中醫之受青睞還在於中藥的天然性,這對那些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尤其重要。誤區3:只有提高中醫的醫療技術,才能促進中醫的發展,倫理道德與醫療技術相比是次要的,中醫人文色彩太重,應當予以拋棄。思路:加強中醫經典學習,加強人文道德教育,限制中醫使用西醫,走以德為先,德術並重、人文與科學並重的發展之路。重視中醫的臨床實踐,無疑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不少人認為中醫醫療技術手段簡單,療效慢,效益差,於是大量採用西醫診療技術,中醫本身的診療水平則逐步下降。不少醫院在重視西醫診療技術的同時,忽視中醫人文精神、忽視倫理道德修養。中醫德術並重、德業雙修的優秀傳統被輕視、被遺失。有不少人指出:中醫學之所以不科學,就是因為中醫經典以及中醫臨床中混雜了人文的東西,要實現中醫的科學化、現代化,必須把這一些人文的東西剝離掉、揚棄掉。這真是一種天真的想法,中醫的人文和科學內容是有機組合在一起的,怎麼能剝離得開呢?假使真的剝離開了,把那些符合科學—形態學的東西留下來了,那是什麼?充其量不過是最粗淺的醫學—西醫學的初級階段罷了!再來看德與術的關係。德以術顯,術以德彰。德術並重、以德為先,是中醫一大特色。綜觀歷代大醫,無不具有利民憫世的情懷與美德。以「德」促「術」,通過提高中醫藥工作者醫德水平,使中醫藥工作者能夠自發地產生對自己專業的熱愛,對患者之病痛猶如己生,這樣無形中能夠促使中醫藥人員認真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臨床水平,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從而造福人民。大凡醫技高超之人,多醫德高尚,思想深邃,為人謙和、寧靜,與人交往仁慈友愛,言語誠實可靠,待患者如親朋善友,深受患者敬重、信賴,其人格魅力也令人感動。而那些醫德高尚的醫家,基本上都是醫技高超的人。因為他們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總在想方設法提高醫療技術。中醫醫德是中醫學能夠健康發展並得以流傳至今的重要保障,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都應該繼承下去,自覺修養,努力成為一個德術並重的人。學中醫一 這個話題本身就太大,肯定說不清,只是因為經常有人與我聊到它,乾脆就寫出來,大家討論。首先應該明確我的本意,學中醫、做中醫與學好中醫之間不是一回事。弄個手藝混飯吃不是我們討論的範疇,其實還真不如干點別的,中醫這碗飯最難吃! 許多人是好不容易考上醫學專業的,也必然很是珍惜,直到一級一級熬到副高級、正高級,也未必就學好了中醫。以我的看法――他根本不應該進這個門。 學中醫難不難?不難!這是一些高分學生的看法,原因很簡單,他們能夠用功,肯背肯記,不就是那幾百個葯、幾百個方嗎?無論什麼樣的考試都得心應手。但到了臨床許多人的頭就大起來了,為什麼?因為現在的教育有問題,你的教材有問題,你的老師也許也有問題。  認為難的大多是不用功的學生,想投機取巧,60分萬歲,這些人肯定不會有什麼將來,也不是我們操心的範圍。  我的看法是:難!二  其一難: 幾千年的積累,要你一個腦袋裝進去!是什麼樣的CPU、多少內存、多大的硬碟?才能處理這麼多數據?!想著就可怕。所以要有方法,現在的學院派(大專院校)講求的是不停的修改教材,所謂去粗取精,但是收效如何呢?說件事情便明了:一個內科主任朋友,帶著一群實習學生,非常的盡心儘力,半年之後我問他是否有得意門生?是否要留幾個?他回答『一個都不要』,可國家和家長花了多少錢,學生們費了多少力才到今天那!這位主任說了一句非常令人費解的話――『有幾個基礎不錯,知識還算紮實,但沒思想。』好個沒思想!太貶低人啦!但細想一下,現在的教育方式不就是培養高分低能嗎!幾本書、畫重點、考重點,ABCDE選擇題,肯定不需要思想!而師承派(家傳、師傳)的如何呢?許多人跟著老師或父母學上幾年,弄幾個所謂祖傳秘方,考個醫師證書,便要殺遍天下了。難怪現在對於師承考試的審核越來越難了,因為這些人的確把政府部門弄得頭疼。 那位主任所以說那幾個好學生沒思想,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所有的知識貫穿起來,什麼叫學問?學問=知識+思想,學中醫不是學歷史,歷史就是歷史,不能篡改歷史,只需要你記住,然後加以理解就足夠了。學中醫要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怎麼變?舉個例子:要知道『普濟消毒飲』,知道『李東垣』,(這是最起碼的)還應該了解清楚『大頭天行』,(這些就已經構成知識了)但知道這些以後沒用!因為你找不到『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疼痛,咽喉不利』的標準病人,現在需要你產生自己的思想:首先是『毒』!所謂『氣之盛則為熱,熱之盛則為火,火之盛則為毒』前邊為熱為火的時候與你無關,已經是毒的時候就要消毒!簡單!什麼時候用呢?毒未發的時候,病人高熱,沒有表皮的癥狀,你肯定以為是外感入里化熱?也想不起來這個方子。等到皮膚紅了,正好用!說著簡單,火候難拿!那裡紅腫可以用?頭面紅腫可以用,(廢話!)這是李東垣的原意。後背呢?(比如紅皮症)照用!升麻幹嘛使?薄荷幹嘛使?統統砍掉!加點蒲公英、地丁不好嗎?腿上呢?(比如網狀淋巴管炎)照用!凡是李老先生原來要往上走的、往咽喉走的統統不要,加點牛膝不好嗎?再返回去看,這方子已經被你改得不成什麼樣子了!好!大好!這就是你的方子,這就是你的思想!等到有一天你覺得『普濟消毒飲』這個方子不好用的時候,你可以稱得上有點學問了,因為你一定嘗試了許多更理想的組合。 今年醫師考試前,一個『趕考的舉人』問我,為什麼風寒外感不能用麻黃湯,我告訴他「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讓用!科舉就是科舉!你得隨他人心愿!你用了就不給你分!」,因為寫考試大綱的人不看病,所以就不用,據說很多專家對麻黃湯都反感。原因呢?因為麻黃素!升血壓!縮血管?提高心率!就象這幾年鬧馬兜鈴酸、木通鹼、紅汞、這些問題的本質都一樣,把問題割裂開考慮,用生化手段研究方劑,用顯微技術觀察人體,這不是中醫。最起碼這種人沒有中醫的思想。其實,我也很少用到麻黃湯,但原因不一樣,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工作條件都很好,很少有受大寒、衛表寒凝的病人,關鍵是寒邪是否『凝』滯,如果你從冰窟窿里被人撈上來,你看『荊防敗毒散』還管不管用。你可以不用麻黃湯,至少可以不給你們院長、主任找麻煩,但你心裡必須有它的位置,因為這是張仲景的思想,等到你認為太陽病怎麼那麼千奇百怪的時候,你就不會再記著麻黃湯了,因為那時就已經有你自己的思想了。 三 其二難:一個好中醫大夫就是一座醫院,帶著三個手指頭可以走遍天下。中醫的舌診、脈診被許多人認為是看家的東西,是他們西醫不會的。我不這麼看,中醫真正的關鍵是它的理論體系,是它的辨證論治法則,是中醫特有的邏輯思維方式,如果丟了這些東西,任何一個西醫大夫都可以把中藥開出去。但要在自己的腦袋裡建立好一個完善的理論體系,使大腦按照這種邏輯思維方式運轉並非是一見容易的事! 西醫的發展為什麼迅速?它是靠多學科的共同努力,成千上萬的人共同努力,在許多學科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通道。生物學的研究帶動了生物化學的進步,而抗生素的發明是西醫發展的上帝,沒有抗生素的發明,很難想像今天是多麼悲慘的世界!物理學的進步導致了爆炸式的醫學演變,從居里和他太太熬瀝青開始,哪一項元素不被醫生惦記呢?從琴倫發現了一束奇怪的影子,哪一束射線不投過你的身體?數學的分裂,演變出比爾蓋茨這個怪物,高速的數據處理帶動了臨床影象學發展!中醫就太慘啦!缺乏手段!為什麼不用呢? 現代醫學(包括西醫和各國的傳統醫學)已經不可能割裂了,因為你的中藥已經被人家分解了,你的方劑已經被人家提純了。你為什麼不利用他們的手段呢?我經常用胎盤組織液,就是比紫河車省事,治療瘡瘍潰久、新肉不生的時候外用,保證沒有葯源性感染的問題,因為人家提純的時候已經把這個工作做好了。脈象堅澀的時候就對病人疼痛的部位來個B超,多省心?!但關鍵是你的後期工作,超出一個栓塞部位,溶栓嗎?人家連肝素都用過了,還那德行,又回來找你,繼續『逐瘀』呀,咱們的通絡就是周圍血管再通嘛,開放周圍血管又不是西醫的專利,不許你用?關鍵是你心裡得明白,用他們B超科的設備只是為了判斷程度,最後還得回到自己的整體辨證上,該補氣?該補血?該化痰?還是該清熱?這才是你真正的本分,也是任何所謂現代設備替代不了的! 有些IT人要在中醫這個鍋里也蒯一勺湯,費勁巴力的搞了許多『專家系統』軟體,輸入癥狀――顯示病名;輸入臨檢指標――顯示方劑,多麼簡單!但是,錯了!這樣會害死人的!就象現在的許多中醫醫生一樣,方子背得滾瓜爛熟,就是有一大堆的老病號治不好,原因還是――缺乏思想。計算機的診斷是建立在數據統計的方式下,我拆開過這類軟體,一大堆的資料庫,優先判斷的等級設置理論,加上一些名家的特定診斷結論,加權運算的法則,還有很是花哨的界面,高級VC編程,重重加密,工夫真的下了不少,***用沒有!一個好中醫的思維方式應該是:搜索數據(主訴)――數據分類(望、聞、問診)――數據處理(病理分析)――簡單判斷(歸納證型)――重新收集數據(舌、脈)――數據定性與定量分析(詳細問診與實驗室檢查)――邏輯假設(辨證)――驗證邏輯(綜合分析、整體辨證)結論判定與顯示(擬訂方葯、書寫病歷)。[建議那些熱衷於開發診斷系統的軟體高手參考――假如不怕累死的話。] 四 中醫的三個手指頭下面是什麼?假如你思維敏捷、能真正去理解你摸到的橈動的波動是什麼意思,那就能品味出病人的感覺,那病就象得在你身上一樣。其實脈搏就是線性系統學中的『相頻特性』和『幅頻特性』,而線性系統是專門研究『黑盒子』現象的,就是通過輸出信號的變化,來理解那個內部結構不清楚的『盒子』里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而中醫的脈象不就是這個理論的應用嗎?可惜!有哪所院校會給中醫專業開設這種課程呢?你不妨自己找本書看看,如果能看懂,你會覺得手下的感覺別有一番新的滋味,那種脈搏的萌動就不是簡單的28個分類了,然後再看『脈經』,會認為那本書簡直太羅嗦啦。 想學好中醫就應該博學,學什麼都會有幫助,會讓你的大腦動起來,如果你哪門功課不好,你就把他補上,不然你肯定吃虧,因為人的大腦依靠大量的數據來產生思維,數據越多,速度越快!就象BT下載軟體的工作原理一樣,它依靠別的數據流來拼湊整個文件。有人看三國小說,發現了大將軍原來是甲亢,所以睡覺時閉不上眼睛;有人看紅樓夢,發現林妹妹的肺癆不是死於營養不良,而是死於痰火互結,氣血壅塞。――賈府的伙食標準太高。 有一點需要重申;無論你利用什麼現代手段,最後你必須回到中醫的思維方式上來,不然你就找不到看中醫的病人的脾了。 等到有一天,你的病人會覺得你很奇怪,料事如神,你說他幾天以後會如何如何,果然應驗,你不用問診,便告知他因為家庭瑣事而煩惱,夜裡常常做噩夢,他會認為你懂得算命!其實,那時你已經有了豐富的綜合判斷能力了,你和你的病人還會懷疑治不好他的病嗎?這是中醫獨自特有的邏輯思維方式,是你最具風格的東西,不過還應該說明:那些現代診療手段完全可以借用,最起碼可以參考,只是不能依賴,中醫應該很靈活,並不傻!五  其三、難! 什麼都不能太相信!我曾經到過西北的大沙漠,(是參加一次資源考察)順便挖了幾顆野生的藥材(我不想說是什麼,否則有人會找我麻煩的),回來後與我們藥鋪(最大的、國營的)的飲片做了點對比,其有效成分前者是22%,而後者僅僅是0.5%。所以,當你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位君葯上的時候,你最好對這些東西要充分了解一下。因為中藥的計量標準是重量,而不是有效成分,所以有人說『名醫亡於葯』似乎是有些道理吧,但這種事情你沒有辦法!就象你每天要吃的飯菜一樣,被人投了蘇丹紅、有機磷、氫氧化鈉等等,但你可以少吃,採取慢性自殺的方式還是有效果的?!但你的病人沒有選擇,他寄希望於你,你寄希望於葯,怎麼辦呢?建議你經常去轉轉藥房,轉轉市場,我在著名的藥材造假聖地轉了兩年,收穫非淺,交了許多造假藥的朋友,知道他們如何用黃柏煮小土豆來造元胡;如何用腐爛的羊皮製造麝香;如何用白薯來造天麻;如何給自製的蟲草畫紋理(不能再教了),所以,這些東西也就不好騙我了。如果有病人吃了幾付葯還不見效(先要懷疑自己,考慮自己的診斷是否有問題),那最好讓病人把葯拿來看看,不然會耽誤你的進步,我曾經把病人在藥房抓好的酒軍自己生吃了20g,居然還是巋然不動! 由此類推,醫書全對嗎?友人建議我好好的學習《醫林改錯》,因為這位朋友告訴我一句話「醫林改錯,越改越錯」,我非常佩服這位仁兄。因為他看深了一步,比我的『肉眼掃描器』精細了許多。歷年的教材都有錯!就連醫師考試教材也一樣污七八糟,所以,你不要什麼都相信。《局方》中的神效托里散有忍冬草一味,是什麼?是否是忍冬科的呢?一位博導『藿香正氣』般的對學生說『金銀花』也,事後某公對其戲言「你老家農田邊上有得是,名兔耳一支箭,草本一年生,象野白菜,決然不是忍冬花,也就不是金銀花了」此位博導勃然! 現在的教材是西醫化的,考試也是西醫化的,為了追求答案的唯一性,把中醫的題目出的象數學。從方劑學的角度看――什麼什麼方治療什麼什麼病;從臨床課的角度看――什麼什麼病用什麼什麼方,一一對應,真是妙哉!所以經常見到一些刊登在大雅之堂的雜誌上的論文題目總是――『用某某方治療某某病』[廢話!那個方本來就可以治療那個病,只是某某版的教材忘了寫了。]於是,這種論文也能幫助提職稱,建議:凡這種標題的論文以後免發!                六 出個思考題,這也是我想了一年之久的問題:現在所有的糖尿病就是消渴證嗎?現在的糖尿病已經非常時髦了(只要血糖高),但決不象古來的消渴那麼好治!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血糖高就是消渴??? 曾經有一位病人,被三甲醫院診斷為白血病,精神已經崩潰了,臨檢指標的確很恐怖,牙齦膿腫嚴重,尿道感染嚴重,連續發熱三周,但並無其他麻煩,細心詢問方知,幾年前就折騰一回了,癥狀類似。到現在還不死?!!豈不怪哉!於是推翻結論,從頭考慮,舌質紫暗、脈洪大而弦,用了一大堆清熱涼血解毒化瘀之品,七付葯了事,兩年沒再鬧騰了,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病!可這位病人告訴別人說我治好了白血病,害得我有口難辯!但的確不能太相信化驗指標,不然肯定早把他嚇死了。 『非典』來的時候有些中醫隱藏起來了,因為他們太害怕顯微鏡下邊的那個小蟲蟲,這些『醫匠』平時的太平方開得太多,以至於書上沒有的病、沒有的方就拉倒,連人帶蟲一齊推給了西醫弟兄們,害的許多西醫兄弟姐妹在一線上以命換命!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心裡難過。我佩服廣東的鄧老,真是拼了一把,救了不少人。後悔當初沒南下廣州,跟他老先生好好學習一番。 我不信邪,所以奇怪:人的免疫系統怎麼那麼不堪一擊?記得當年某一天,突然想起趙炳南老先生的一句話(他寫在那裡的已經記不得了,好象是治療什麼皮膚病的方解)曰「此毒非大黃不可去也」,恍然大悟!其實,早在『地道戰』電影里就有人用過這種理論『敵進我退,敵住我擾,敵退我攻』,不對!還早,大禹制水時就是一個原則『惹不起,躲得起,』對龍王爺說:您請開路!於是乎,上邊重用栝樓,下邊重用大黃,其他隨證加減,半天一診,隨診更方,增加代謝能力,讓病毒統統開路一嘛絲。使『重症疑似』(避免麻煩,決不報功請賞)轉危為安。 所以說中醫難,這其中該相信的和該懷疑的如何判別呢?***時有句口號叫『懷疑一切!打倒一切!』,建議改成『先懷疑一切,再充分思考,最後相信那些該相信的!』還有『貧下中農不信邪』也改成『貧下中醫不信邪』吧! 如果你有一天開始懷疑你導師的某個理論的時候,你真的開始有出息了!                  七  其四,難! 古有『中醫治未病』之說,沒有器質性病變之前怎麼都好說,肝區疼痛,肝功能檢查正常,B超『未見佔位性病變』,再排除肋神經炎、帶狀皰疹、膽囊炎等等,誰都可以開藥,人家西醫內科也會開點加味逍遙丸,急了連多慮平都用。其實多數病人拿到B超報告後就拜拜啦,除非寫報告的大夫用『西夏天書』的鬼草大篆書寫,病人才回來找你幫忙看看報告單。不然根本就不理你,所以很難抓住現形的『未病』。即便是死心塌地的病人找你,你也開這些葯合適嗎?連病人都說你是棒槌!你必須運用整體辨證的方式,好生費一番腦筋才行,這些到也無須乎抱怨。可真到了多髮結節型肝癌晚期的病人,人家腫瘤科會告訴病人家屬『二至六個月』的時候,我保證他來找你,因為就剩這根稻草啦!你該怎麼辦呢?再告訴人家一遍『二至六個月』?所以不要幻想治療那些『未病』。 怎麼辦?現在的中醫接的活大都是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病。可這才是你長學問的時候呢!首先,你不要幻想出名、長工資、提級別、當專家。沒戲!你能做的就是儘可能讓病人多活些時候,讓他有時間把他的事情料理一下,另外幫他改善生存水平。他肯定是要離開的,除非是診斷錯誤。我的一位恩師那裡有好幾個這樣的麻煩,都活了好幾年了,其中有個『瘋子』還能去爬山?!別人都私下笑話他『還想攻克肝癌』?  其實不然,他曾對我說『我從來沒打算把那個大瘤子消化掉,只是讓他們活著就心滿意足啦』。你怎麼想呢? 眼光要放開!這是中醫應該具有的品質,自己不要死盯著三寸之內的東西,那是老鼠。更不能死盯著病人身上的那個小疙瘩,因為病人的目的是活著。人活著的概念是什麼呢?吃喝拉撒睡,不過而已。有個廣告詞挺有意思『為了打你而打我,打死你卻流著我的血』――討厭的蚊子。你非要打死那個小疙瘩,結果卻先打死了它的宿主。每每看見電視里那些『導購』大肆宣傳可以如何殺死腫瘤的時候,我總想為那些病人禱告。『瘤子沒死人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火葬廠的哥們可不把人和瘤分著燒,你連雪恥的機會都沒有!過去有『曲線救國』之說,不妥!『曲線救人』總可以吧?先殺瘤?還是先殺人?你去原始森林裡看看,藤纏樹?還是樹纏藤?你很難分辯得清清楚楚。所以,應該把眼光放開些,把心思用在改善病人的證上,許多時候那種潛移默化的東西很令人尋味。真正的中醫治療腫瘤是非常講究的,一個人一個治療方法,沒有萬人齊喝的安魂湯!                 八 現在什麼都嚷嚷『規範化、標準化』,我建議不要『緊跟形式不掉隊』,中醫非常強調整體思想,辨證施治,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活,不是生產肉包子的流水線!病房裡病情差不多的病人,有人挺胸抬頭的去辦出院手續,有人就永遠的嗚呼了,為什麼?經典的答案永遠是『個體差異』!?那就不能讓他們治療時也個體差異差異嗎?!!!中醫的理論是什麼?貫穿中醫診斷――辨證――治療全過程的是什麼?很多人到臨床上就忘記得九霄雲外了,你必須把這塊敲門磚時時刻刻拿在手上,這塊磚經常可以打破黑白無常的頭,讓他們回判官那裡編瞎話去。 一個好中醫要永遠記住這樣一個道理,你自己之所以還活著,就是因為你的正氣比你的邪氣強大,(我不相信在你身上找不出一點病來!)別人和你一模一樣!所以,怎樣對待自己,就怎樣對待病人,他就和你一樣的活著。好的中醫要有博大的心胸,才可能有博大的造詣,辨證要大氣一些,方葯也應大氣一些,學習更應大氣一些。想學好中醫,這是基礎的基礎。 也許有一天,你會覺得那些成百上千、亂七八糟的雜證被你歸納得沒幾樣了,這是學問,因為你變的大氣了。    九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我自己也不知道想說什麼,雲山霧罩里也許還有幾句實話,如果你看了認為沒用,請幫個忙,把這個帖子轉發給葛尤,或許他能摘幾個字當台詞。  最後,摘了幾句以前日記的廢話:切忌自持一湯,執方待病;或偶拾片語,疑為古訓;或崇好一門,以葉障目;或獨逞家技,於命相博。謹遵古訓理法,以為變通,臨證不可拘泥。借鑒頂截之說,隨證予葯,決非庸醫俗套。推理求新,緊扣四診八綱。整體辨治,不離氣血陰陽。 您有5000元炒油模擬金未領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5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笑談中醫,王致效--中醫眼中的糖尿病,無葯也可降糖
    老中醫坐堂 婦科病診治絕招47 異位妊娠
    中醫:出汗識健康 部位區病狀
    別吵了,正確認識中醫看完這篇就夠了
    枸杞相剋的食物有哪些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