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理論來源、歷史必然性及其本質特徵
【內容摘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展規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而又重要的歷史課題。作為生態文明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表明,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真正實現人類、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對環境觀點相對不足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主張的有益補充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既是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訴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必然歸宿。 【關 鍵 詞】生態 社會主義科學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首次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任務:「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必然歸宿。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展規律,是擺在我們面前緊迫而又重要的歷史課題。
一、生態文明的涵義
在我國,有關生態文明的概念很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兩種:第一,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指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形態。①第二,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過程中為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徵著人與自然相互關係的進步狀態。生態文明既包括人類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安全的意識、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維護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技術、組織機構和實際行動。如果從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這一視角來觀察人類文明形態的演變發展,那麼,生態文明作為一種後工業文明,是人類社會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是人類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態。②綜合而言,筆者認為,所謂生態文明,就是以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為基本特徵的新的文明階段,它同時包含了一系列為此而進行的制度設計和安排,又可稱為環境文明或綠色文明。
二、生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重要理論來源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危機開始蔓延。無論是富裕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掙扎在貧窮邊緣的發展中國家,都不得不面對這一新的挑戰,也不得不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各種途徑。在這個浪潮中,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訴求格外突出。它認為,全球性的生態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的,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進行制度替代。作為一種為解決危機而提出的理論,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表明,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真正實現人類、社會、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說,生態社會主義的這些理論主張是對缺少環境觀點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有益補充和深化,它構成了生態文明的重要理論來源。
具體來說,生態社會主義的理論核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態環境危機的批判,認為資本主義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態危機的總根源。資本主義制度無限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產方式,內在地包含著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其各項環境政策也不可能真正得到貫徹執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的。加拿大左翼學者、生態社會主義的主要理論家之一威廉?萊易斯認為,以私有製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擴張的動力是追逐利潤,資本家之間為爭奪有利的產銷條件而進行的競爭必然造成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而無政府狀態必然造成生態危機。加拿大學者本?阿格爾指出,當代壟斷資本主義已導致「過度生產」與「過度消費」,這雖然延緩了經濟危機,卻造成了生態危機。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生態環境危機的轉移和擴散也大大加快了,生態殖民主義成為發展中國家難以防範的一大危害。發達國家通過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生態剝削,並通過各種方式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生態環境危機。法國左翼運動的主要理論家之一喬治?拉卡比指出,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掠奪和剝削是造成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生態殖民主義就是新歐洲中心主義。生態危機不可能通過改良來解決,只有實現對資本主義的制度替代和超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全球生態環境問題。
2.對未來生態社會主義的制度設計與途徑選擇。未來社會應該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場質的變革,應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公正、生態和諧的新型社會。這個社會必然採取可持續發展模式,必然走生態經濟的道路。生態經濟模式是可持續法則對所有人都有制約的經濟活動,而社會主義制度正是實現生態經濟的根本保證。法國左翼理論家安德烈?高茲建設性地提出了生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他認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經濟合理性與生態合理性互相矛盾,必須對二者進行重建才能解決衝突。資本主義導向的生態重建只能導致「綠色資本主義」、「綠色消費主義」。生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意味著範式的轉換,其目的是減少經濟合理性和商品交換關係的適用範圍,使發展從屬於非定量的社會文化目標及個人的自由發展。喬治?拉卡比指出,生態運動使更多的人客觀上集結在社會主義的旗幟下,其發展結果必然導致社會主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拯救地球。探索與爭鳴從根本上說,雖然生態社會主義還有諸多的不足和局限性,它對社會矛盾的解釋,它所追求的制度目標以及所依靠的社會力量,都與科學社會主義不同,但它畢竟是對環境觀點相對不太充分的科學社會主義的極大理論補充。正如日本學者、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岩佐茂所說:「生態社會主義者的根本主張就是要建設一個不破壞自然物質循環的,或者說不破壞生態系統的社會主義,這是我們要向生態社會主義學習的。」
三、生態文明的歷史必然性及其本質特徵
由於生態社會主義的核心問題,是在論證現代生態環境問題的資本主義制度根源的同時,也論證了未來社會主義社會與生態可持續性原則的內在相融性,這就內在地決定了生態社會主義的未來發展必然走所謂的「生態現代化」之路。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公正、生態和諧的新型社會,它只能是以高度生態文明為本質的社會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的內在本質要求實現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變,這是生態社會主義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1.生態文明的歷史必然性
如果說農業文明促進了封建社會的產生,工業文明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興起,那麼生態文明必然會促進社會主義的全面發展。⑧這也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批判與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生態文明的雄辯的論證,有力地揭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必然性。
在《資本論》第一卷關於「大規模的工業和農業」的討論中,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於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在批判資本主義砍伐森林的破壞性後果時,馬克思指出:「文明和產業的整個發展,對森林的破壞從來就起很大的作用,對比之下,它所起的相反的作用,即對森林的護養和生產所起的作用則微乎其微。」馬克思一直把資本主義條件下人類對自然的異化作為資本積累體制內的異化的前提條件。因此,他認為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不僅要推翻它對勞動進行剝削的特定關係,而且還要通過使用現代科學和工業方法來合理地調整人類和自然之間的新陳代謝關係,超越作為資本主義最終的基礎和前提的對土地的異化。恩格斯在談到資本主義與自然的關係時指出,「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馬克思、恩格斯也對未來社會生態文明有著美好的憧憬。馬克思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隨著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自然資源會得到科學的利用和合理的保護。在這個嶄新的社會制度下,「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身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人們經過長期的、往往是痛苦的經驗,經過對歷史材料的比較和研究,堅決杜絕以往統治階級及其政治代表窮奢極欲的揮霍之風,漸漸學會認清自己生產活動的間接的、較遠的社會影響,從而有可能去控制和調節這種影響,以保證在經濟與社會的協調共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推動人類文明持續地健康發展。「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大部分並且越來越多地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
2.生態文明的本質特徵
馬克思主義認為,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完全變革的必然結果就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兩大和解」的生態文明社會。馬克思指出,「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核心就是實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真正的和諧統一。
首先,生態文明是多樣性與整體性價值的統一。生態文明的價值觀強調尊重多樣性,「各不相同的地區、千差萬別的生活經歷理應導致全球範圍內多姿多彩的文化經歷和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生態文明強調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是國際社會中平等的成員,各種文明形式都應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時,生態文明更加強調整個人類、整個地球的整體性與統一性。「沒有胸懷全球的思考,便不能樹立環保的嚴正性與完整性。全球責任並非限於考慮全球性的利弊得失,它也意指應用一種整體思維方式,改變公共政策和公民行為中屢見不鮮的支離破碎、見木不見林的思維方式。」生態文明的整體性要求從根本上反對對任何地區的人民進行經濟剝削或政治壓迫,它理解到這種情況不僅從人道主義角度看是無法接受的,而且從務實的現實角度看也將無法維繫環保的嚴正性與完整性。生態問題不再局限於特定的區域、特定的國家之內,生態危機是全球性的。因此,建設生態文明也需要從整體、從全球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其次,生態文明強調可持續性原則。可持續社會不是一意孤行地把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化為資本,而是把人從殘酷競爭的異化中解放出來,讓人有時間、有機會繼續接受教育和從事探究活動,從而打開人類想像與創造的源泉。人們應該懂得,可持續性不僅意味著尊重自然環境,而且意味著公平地分配經濟的和社會的報酬與機會,這樣,所有人都能休戚與共地奔向共同的未來。社會的發展意味著既要滿足當代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需要的能力和資源。在談到土地問題時,馬克思指出:「從一個較高級的經濟的社會形態的角度來看……甚至整個社會,一個民族,以至一切同時存在的社會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們只是土地的佔有者,土地的受益者,並且他們應當作為好家長把經過改良的土地傳給後代。」可見,在馬克思的視野里,未來替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更高級的聯合」,即共產主義制度(即列寧後來所稱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所代表的應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文明形態。
再者,生態文明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並理應成為社會主義文明體系的基礎。英國學者、著名的生態社會主義理論家戴維?佩珀認為,生態社會主義的經典原則,如「真正基層性的廣泛民主;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社會與環境公正;相互支持的社會-自然關係」等,恰恰就構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生態文明反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和極端生態中心主義,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原則,即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同時,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離不開生態文明。人類要追求高度的物質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離開良好的生態條件是無法想像的;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態危機。生態文明的未來必定是社會主義的,它是符合社會主義的固有屬性的歷史選擇。
儘管生態社會主義還有諸多不足和局限性,它對時代矛盾的解釋及其所追求的制度目標和依靠的社會力量都與科學社會主義不同,具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但它畢竟為科學社會主義解決日漸緊迫的全球問題尤其是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設想了可供選擇的發展道路,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有益補充。
(來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年第1期)(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推薦閱讀:
※歷史上那些醒世警世的千古奇文大匯總
※【但以理書研究8】假如....歷史重演!!
※文學應是歷史的見證
※曹洞宗歷史
※在《考古發現古墓紀錄》中迄今中國發掘的最大墓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