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三十論題前談話-法性法相-太虛大師文集

  唯識三十論題前談話

選擇字型大小

  太虛大師全集·法相唯識學

  二十五年四月在武進佛學會講

  這唯識三十論的中心理論,即是闡述「唯識」。沒有講到論文以前,先檢討他的歷史發展,明了論的內容──特殊的學理,以作佛學全學程的思想體系之研究,和觀察唯識學在佛學上之位置;更探討佛學各派的歷史背景,主要原理,而決定唯識學真正的價值。

  唯識學原理,原為佛說。在華嚴經里說:『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又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與識,原沒有什麼差別的,心意識三者,並非各有其獨特的性格,所以,在楞伽、密嚴等很多的經典里,都有講到「一切法唯心」或「唯識所變現」。最明顯的,像解深密經說:『諸識所緣,唯識所現』。但根據經文,這到底是怎樣底說法?在本質方面講,由識的功能所變;在現境方面講,由種種識的分別所現。這在勝鬘諸經里,也都有講到。具體的說,唯識的根源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至教量。佛在世說法,已構成「唯識」的明切觀念,然後,諸大菩薩依此思想底根源為出發點,去建立一種能適合於今後的佛教之唯識學。唯識學是超越當時世間學的學問,他有一種普遍適當性與必然性,有啟示人們理智的思想能力作用,因此,唯識學也是適用於二十世紀的一種學說。

  在佛滅度八九百年之後,有無著菩薩出現於世,證得法光定,位登第一地或說第三地,以純大乘法的非空非有中實義為根據,而斥破外小的我執與法執;以識緣識現為本位,不管他是主觀或客觀的一切現象,歸納為「唯識」,而奠定唯識學之基礎。從心意識三方面的──廣義的一切心心所法為中心,統一切法不離於識的範圍,這是無著菩薩具體的理論。而且,他禮請兜率內院的彌勒菩薩降臨於我們的人世間,說瑜伽師地論等五部論。無著當時受彌勒菩薩的開導而興起,跟著一步一步的推動前進。更造了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摩論等,都是建立大乘法相唯識學的基本典籍。無著、兄弟三人,二弟天親,三弟師子覺,都於佛法出家修學。天親初宏小乘法,後因無著的教誡,接受大乘真義,於是,宣告舍小歸大而修學大乘。首著攝大乘論釋而宏揚唯識大乘。正因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大乘思想,即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實相義,亦即大乘佛法宗旨所在,故大乘佛法均以「唯識」的基礎而確立。天親菩薩對於「唯識」為題的第一部著作,是唯識二十論,以二十三首頌構成全論。先提出種種的疑難和問題,否定不健全的學說的不當,使外小立論均不成立;而自身卻成立了唯識之理。他又自行為二十頌詳加解釋,發展獨特的思想,所以這唯識二十論,為研究唯識所不可不注意的一部書了。

  唯識學的逐漸發展達到最高度的成功,這不是突如其來的。先經過了釋尊、慈尊及無著菩薩的發揮,作為研究唯識之準備。次有位登四加行位的天親菩薩,不斷底實修唯識觀,根據所傳的唯識義理,而另以個人所修證到的智境,運用個人的慧辯,以全力去組織與發揚唯識學的真理。在境行果的階層上,確定了解修證的方法;在明白法界性相諸法或修習禪定凈土的原則上,確切了別一切法的因果實理。這部唯識三十論的文義,便是這一綱宗與標準了!大乘唯識學,根源於釋迦牟尼佛的教說,到了天親菩薩,方以唯識為題造論,完成唯識學的學說。因此,天親菩薩,也可說是建立唯識學的初祖。天親著述的唯識二十論,雖也有古今諸大德處處宏揚,可以作為與外小對辨的工具;但能高建法幢,包含佛法相性行果實義,精細而宏富的,到底要推唯識三十論。

  此三十論是天親晚年的傑著,可惜未為解釋。凡於此論有所論述者,都是後進的十大論師。在互相辨論之下,當時十大論師各運用精密的思想,以達到適當、完備;其中,應以安慧、護法二大論師為依歸,這是古代唯識學者所公認的。再就護法與安慧比較,護法的思想,是最周密而又最宏富的。所以,唐代玄奘大師,採集十大論師之教材要義,糅為成唯識論的十卷玄文,而奉護法論師的理論為軌律。此非玄奘偏見,實因理論上有不得不尊重優勝之處。然而,安慧論師畢竟不凡,故他的唯識學說,流傳入西藏,至今仍為西藏學者所宗。在中國,繼承玄奘的唯識學者,有慈恩寺的窺基,及慧沼、智周諸大師。他們除掉尊重佛說,採用佛說以外,專門研究唯識學,作思想的訓練,以養成一切法不離於心,絕對沒有隔離於心而孤立存在的什麼事物之「唯識」宗風。

  但是,不幸得很!唐武宗的破壞後,文疏散失。後來佛教復興,分為宗下、教下,而所謂教下又四教與五教各行其是。因此,唐末直到清季這一千多年的中間,縱有極少數的學者,對於法相唯識學感覺興趣,都得不到個中要旨,因為唯識的文獻太缺乏了。有人說:唐代以後的中國佛教,形式上在活動,內部卻獃滯了,這種譏笑與批評,真是不錯。但在日本,專宏法相唯識的道場,從唐代迄今,尚有五十多個寺院。至清末民初,在國際文化之互相交流下,法相唯識學的文疏,又回到中國來了。近二三十年間,此學不但與其他各宗有平衡的發展,而且超越了其他。從此,中國大乘唯識學,又有復興的趨向。

  世親菩薩,亦名天親。因為他的父母求天主而生此子,以為他是天主的親屬,所以叫天親。又叫世親,以彼天神亦名世間主的緣故。這不是理論的考證,是通俗歷史的傳說。

  此論的三十首頌文,是世親菩薩所造的,故名三十頌。今成立三十論者,以三十頌前及中間,更加有徵問發起及分別段落等文句;這是出於繼承世親而解釋此唯識學的護法等十大論師;再由玄奘採取十大論師的釋文,加以連貫而科為唯識相性位的分判,於是乃譯輯而成今所講的唯識三十論。

  照普通人說起來,識指「知識」而言。又據心理學所研究的「意識」,含有情感、意志、知識三種。在哲學上的認識論,亦是討論智識的。唯、有獨但義,或者說:獨有知識,故曰「唯識」,除識以外之非知識的,都在排斥之例。此世俗的誤解,與佛法的唯識義,有相當的不同。本來,肯定是識,而用唯字否定非識的反面,故曰「表心有,唯遮境無」。根據這個基本的原則,去觀察了別宇宙人生一切事象,也就是唯識觀。但世人沒有明了識字之含義,故於此不能沒有錯誤與疑難。所以,最重要的,要講明識的範圍,識量既明,自知「識外無別法」的確當。所講的識雖有八個,此論則說為三能變。而識之根本,即初能變的第八阿賴耶識;第二能變為第七識,及第三能變之前六識,都依止於初能變的第八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能見色、聞香,以至能夠了知分別的,是意識。意識所依的,即是六識底下的意根,那就是第七末那識。而第七識與前六識共同所依的,內變根身、外變器界的,那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第八阿賴耶識和第七末那識,是心識中內在的、微細的特殊性質,心理學上還沒法講到;所以,我們對於唯識學的價值,格外覺得可貴。阿賴耶識的第一要義,就是受持。依著第八識生起的前六識有種種功用,所謂種種心理作用,如意志、感情等。在意志上,有善、惡之區別;在感情上,有喜、怒、哀、樂的生起。刺激善惡與喜怒生起的五十一種心所法,是與八識心王相應的,與識同緣,與識同現。不但此也,識之相分,能攝盡法界,凡宇宙人生一切事象,都依識生起而不離於識。在前面已經說過,唯識,即是識──心心所法所變現的;也就是第八含藏的種子所變現的。例如色法種子所變的五根,無論人界、畜生界都有──身體,即是五根所依,這即所謂內變根身。此外,還有識所變現的色,有顯色、形色等等差別;但色法的本質,是第八識上所生起的現行相分。在顯現了知上講,現前的眼識能了別色塵的影像,推知內在必有本質的增上力而能發生識的作用。根、塵、識三者的活動,有其固定的、合一的構造之體系。識的立場,間於根塵兩者之間,而識生起作用,亦有藉於根與塵的助緣;而色法之多種多樣,又皆不離於識之了別與變現。

  除五根、五塵的色法以外,還有法處所攝色。如極微色:科學上分析色法的名稱與形態,有原子、分子、電子。這些既非眼識所能看見,亦非顯微鏡所能照見,但可以數學理論為基礎,分析推究以證明原子由於電子多少而成。天文學上說,太陽系外有許多恆星構成別的宇宙體系,以之積成星海、星河,這些也不是望遠鏡所全能觀察了知,這在佛學上叫做極迥色。還有很多遍計執的心理,由顛倒而生起的想像,如想像兔子頭上有角,並想兔角色的青黃及形的大小,這完全是遍計所執的妄法,根本無此物。在宗教、哲學界論到宇宙未生之前,萬法從何而來?有人計執有造物主的神,在佛法上則否認此主神的存在,說這不過是遍計所執的妄相色,與妄執兔角是一樣的。

  依心心所色更有分位的表現,這是心色的界位與分量,如時間、空間、數目、文字等。在時間方面講,有生、住、異、滅,過、未、今的畛域。在空間方面講,有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的界限。這些,在俱舍論里有十四分位法,在百法論上有廿四位分位法。凡此分位,都是思想建立的範疇,依佛理來判斷,此分位是心、心所、色上的假法,故皆包含在識的範圍之內。

  以上,總明有為諸法的因緣生法,皆是識之所變現;然一切法因緣所成,而其真實的自體性不可得。所以在形式上變遷差別,而法性不生不滅,常住如是,離文字相,離名言相;故窮究諸法之本源,成無分別智親證真如無為法性。此無為法性,即識變諸法之本性;無為法即是識之真實性,是平等無分別之絕對的真理。若明上述識之範圍,則唯識義成,更無問題。

  複次、唯識學在佛法中之地位如何?原來、佛法在各宗派里,各有種種說法之不同。這各宗派之分別,失掉了原始佛教活潑之真意義。在印度方面講,佛滅度後,初五百年有小乘二十派,因思想上的衝突,相起辯論。至第二五百年,大乘佛法興起,小乘不是大乘的對手,故各派即失其地位。到第二五百年末,則成大乘性相、空有宗義的對立。第三五百年,又轉為顯密併流。此時,小乘佛教漸隱沒,而大乘空有宗義亦更無競爭之能力。中國方面,先有羅什傳成實、三論,頗盛行於一時;繼而有菩提流支、真諦等明大乘法相義;天台家的四教,賢首家五教,將大乘空有義融貫;後有禪宗獨盛,乃分教下、宗下相併峙。如此流傳到明、清以來,宗下的、教下的都修凈土行,叢林里漸成禪凈雙修,以維持佛教的殘局。

  什麼教乘或宗派,到現今已漸失其區別。應看作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佛的說法方便善巧,都為了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這千差萬別的說法,因眾生機宜的關係,都是大圓覺海里流出來的妙法,在本質上無可分別。但在眾生根機上,可以這樣分判:第一、是五乘共法:破邪因果,而說明世出世間的善惡因果,令一切眾生去惡取善,這唯就俗諦而說。第二、出世三乘共法:在真諦明生空觀,人無我,三界有漏皆苦,解脫三界生死之苦因和苦果。再進一步而言,就是第三大乘不共法:以法空觀達法無我,發大悲心普度眾生,以一法遍一切法,一眾生遍一切眾生故。若能如是了知諸法性相,進而修菩薩行,達到證佛果位,此為大乘佛法境、行、果之修學次第。今講之唯識三十論,特別注重大乘境的法相,這就是此論的特色。若於一切境界事理,沒有正確的認識或分別,那末、修行與證果,不易有什麼實效。所以、本論廣明唯識境,在佛法中,實有其不可磨滅的光榮與價值。(燈霞記)

  其他相關文章

· 下頁:解深密經綱要· 返回目錄 地藏孝親網

推薦閱讀:

熊東遨先生詩文集(三)
祝福文集
至真至朴心中情——郭生有詩文集《六盤星雨》序一
無意子的語錄文集本.
徐文長文集

TAG:大師 | 文集 | 唯識 | 談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