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按摩5穴位補氣血

對於已經貧血的女性朋友來說,中醫保健按摩幫你改善貧血。一、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之處,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之功能。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體內的淤血,並促生新血。俗話說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按摩此穴同時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緩解癥狀。 【按摩方法】上午9-11點拍打(每次10秒,連續3-5次)或按摩(輕柔每側3分鐘)血海穴。晚上21-23點再艾灸此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及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肥胖、關節痛等症有效。二、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常按天樞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按摩方法】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適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內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三、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常按三陰交穴,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特別對血壓偏低的人補血效果顯著。 【按摩方法】上午11點,按揉左右小腿內側的此養生穴位各20分鐘,可排體內濕氣、濁氣、毒素,對濕疹、蕁麻疹、皮炎等有療效。四、足三里穴(足陽明胃經之穴) 刺激足三里穴,補益氣血、培補元氣、滋養腦髓、保證肝血充足。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胃酸過多、空腹燒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選陽陵泉穴有良效。五、關元穴(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 足三里、關元、氣海是人體三大強壯要穴。古有「針必取三里,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匯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統治足三陰經及小腸、任脈疾病。按摩關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 【按摩方法】每一輪輕輕按壓8次,每次8輪,補血、消除小楠肚。
推薦閱讀:

精油按摩
按摩觸診診斷知識_(3)_好大夫在線
前列腺的自我按摩法
過敏性鼻炎穴位按摩治療法2

TAG:中醫 | 按摩 | 穴位 | 氣血 | 補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