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鎮西教育小語35條 --保留一點思想

李鎮西教育小語35條

摘自《教育在線》

一: 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

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二: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這個「心靈」既是指教師的心靈,也是指學生的心靈。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它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造。三: 用「學生的眼光」去觀察,用「學生的耳朵」去傾聽,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情感」去熱愛,用「學生的興趣」去探尋……四: 創造性的基礎是個性,個性的基礎是人性。教師要有個性,教育要有人性。人性與個性當然不等於創造性,但沒有人性與個性,就絕對沒有創造性。五: 語文教育生活化,學生生活語文化。六: 所謂「閱讀」,就是任心靈自由地飛翔;所謂「寫作」,就讓心泉自然地流淌。七: 精神的鳥兒只有在遼闊的藍天才能無拘無束地展翅飛翔。語文教育要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容忍學生的「異端」,讓他們的思想衝破牢籠;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力,讓他們勇於質疑、追問和探索;提倡學生「心口如一」,讓他們能夠在講演中在作文中酣暢淋漓地傾泄思想感情的潮水;鼓勵學生創造,讓他們能夠在沐浴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之光的同時,又能擁有超越前人的激情、膽略與能力!八: 人文精神的培養不需要「培養」,但絕對需要陽光、氣候、土壤。這個「陽光、氣候、土壤」,就是一種民主教學的氛圍。對於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語文教師而言,他在每一堂課上,都能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

九: 「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於完美。」(泰戈爾)在教育上,教師和學生是互為水,也互為鵝卵石的。不過,我們更多的時候只是看到了教師的教育藝術之水讓學生日臻完美,而沒有意識到來自學生心靈的泉水也在洗滌、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的人格,讓我們的教育,讓我們的事業也日臻完美。十: 做有思想的教師。思想的原野既需要參天的巨樹,也需要無邊的小草。思想家有思想的使命,普通人有思考的權利。馬克思的女婿保爾·拉法格曾這樣回憶馬克思:「他的頭腦就像停在軍港里升火待發的一艘軍艦,準備一接到通知就開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我不是偉人,因而我的頭腦不可能是「思想海洋」里的「軍艦」;那麼,讓我就做一根蘆葦吧,在心靈的湖畔迎風而立,吟唱著思想的歌謠……十一: 要學會感動,因為生活在感動中是一種幸福。十二: 魯迅無疑是迄今為止還無人超越的文化高峰,但他並不享有批評豁免權。十三: 每每看到孩子們被大人組織起來「宣誓」、「簽名」,我總覺得好笑--究竟是誰在「宣誓」「簽名」?如果「宣誓」「簽名」真正有效果,那教育就簡單多了!十四: 現在兒童節有多少童趣?莫讓童心太沉重。 十五: 被人嫉妒是自己成功的標誌之一。但有時嫉妒也會成為事業的障礙。擺脫嫉妒的辦法有三:拉開距離。展示個性。不聽流言。 十六: 封建教育是「非我」的教育,說穿了就是培養奴才;而民主教育是培養主人,是高揚人的主體性的教育。因此,是訓練奴才還是造就主人,可以看作是封建教育與民主教育的分水嶺。十七: 教師向學生學習,這是民主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教學相長」不應僅僅是知識上的互相學習,也應是人格上的互相促進與激勵。在陶行知看來,教師因學生而存在,教育因大眾而存在;而我要冒昧地補充一句:教師因向學生學習而擁有了高尚的人格,教育因為大眾服務而獲得了永恆的生命力。十八: 沒有民主,便沒有創造;沒有民主的教育,便沒有民族的未來。

十九: 日常人際關係中的「第一印象」是至關重要的。班集體建設也是如此。 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不露痕迹地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的啟蒙教育。新生們被編到某個班是毫無思想準備的,但在新生進校前教師對班集體的建設卻應有相當充分的思想準備。要使學生儘快對新集體產生感情和責任感,教師就必須在開學之前對未來的班集體產生感情和責任感。二十: 班級建設需要感情,但不能僅僅有感情。與感情同等重要的,還有「目標」。師生共同為實現某一目標努力時,這個目標是一面旗幟,引導著集體不斷前進;當這個目標基本實現時,它是一枚獎章,鼓舞著集體的更加完善。從某種意義上說,班集體形成發展的過程,就是實現一個又一個集體目標的歷程。 二一: 沒有活動便沒有集體。 一個班集體如果除了上課便是考試是不會讓學生產生感情的。 一次又一次花樣翻新、妙趣橫生的活動,使班級內始終充滿生機並對學生保持著一種魅力。學生會油然而生自豪:「我們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們的班有別班所沒有的東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從教育藝術的角度看,在集體活動中培養集體觀念,是通過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來獲得並非淡化的教育效果。這是教育的辯證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二二: 對於崇拜希特勒的人,你給他講奧斯辛威集中營,他會說:「那簡直是造謠!」二三: 斷章取義,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無視詞語的特定含義和語言的上下背景……這樣的「質疑」和「辯論」,無往而不勝!二四: 坦蕩為真,至誠乃善,樸素即美。二五: 面對挑釁,微微一笑。 --不是蔑視,而是寬容。二六: 懷念18歲-- 18歲,是生命的吶喊;18歲,是奮進的鼓點;18歲,是公民的熱血;18歲,是青春的誓言!二七: 將名字編入學生的心靈詞典,將事業載入祖國的教育史冊。二八: 我們每天都在呼喚學術民主、思想多元和精神自由,而容忍「不同」正是學術民主、思想多元和精神自由的具體表現。思想的進步正孕育於「不同」,而「輿論一律」只能讓思想的綠野變成思想的荒漠!和聲構成交響,我們的耳畔因此而天籟和諧;斑斕組合豐富,我們的眼前因此而五彩繽紛!二九: 做到了該做的算不上高尚;但該做到的都沒做到,則絕對算是卑鄙。三十: 歷史可以被篡改、被過濾、被美化、被毀容、被凌辱…… 但決不可能被抹去。 因為歷史活在人民的心中。 「拒絕遺忘!」三一: 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三二: 教育是美麗的--美在理解,美在機智,美在創新。三三: 教育者應具備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情不自禁的教育本能和化險為夷的教育機智。做到了這些,教育者所期待的「最佳教育時機」是隨處可見,並且常常不期而至。三四: 校長常常告誡教師:「以人為本!」這裡的「人」當然是指「學生」。 但有的校長恰恰忘記了:要讓教師以學生為本,校長必須以教師為本。三五: 我喜歡和學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懷抱里嬉戲玩耍。 無論是小橋流水的幽雅情趣還是大江東去的磅礴氣勢,無論是朝陽初升時小草上的一顆露珠還是暮色降臨時原野的一縷炊煙,都能使我和我的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卧在宇宙的搖籃里。」(冰心:《繁星》)

推薦閱讀:

吾鄉
人比思想更有趣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論柏拉圖培養哲學王的思想
學習外國不是崇洋媚外,那麼學英語是崇洋媚外嗎?

TAG:教育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