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集萃

閑來無聊,抄點典故與出處。未經整理分類,所以內容有些亂,請見諒:【五更】又作五夜、五鼓。即:甲夜(初更,今午7-9時)、乙夜(二更,午後9-11時)、丙夜(三更,11-1時)、丁夜(四更,1-3時)、戊夜(五更,3-5時)【相思紅子】指骰子中幺點與四點,相傳為唐玄宗所點,原只有幺點為紅色(日本的到現在還是這樣),溫庭筠《南歌子》:"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驚閨】指走街闖巷的貨郎所用的小搖鼓等響器。【旅店】古稱逆旅、郗、邸店、驛傳,宋後稱為客棧、客店。【古代各類官府文件標誌】戶部標"賦"字,表示責在收賦;吏部標"升"字,表明管官員的提升。刑部標"安"字,寄望長治久安。兵部標"靜"字,寄望四海昇平,兵靜無戰事。禮部標"中"字,表明禮儀要合適。工部標"利"字,即利國利民。其他的如:承發房的標"速"字;倉房標"盈"字;鹽房標"裕"字;與糧有關的標"足"字;驛站標"馳"字;書柬房標"文賀"到京的告示稱"升";祭祀的告示稱"敬"字(其中還有分類,稷壇、山河、先農、龍神、文武廟、太廟、文昌、歷代帝王的稱"誠";求雨稱"虔"……);考試的稱"中";解銀的稱"實"………【軒轅尺】裁縫的尺子。【靴魚】楚國向齊國所獻兩條怪魚。當時無人能識,只有為龐涓所害的孫臏識得,這魚是從弱水河中來,網不能取,鉤不能鉤,手拍三聲,口叫三聲,便能取得這魚。【古代象徵愛情的物品】相思子(紅豆)、比翼鳥、連理枝、並蒂蓮、雙鴛鴦、比目魚、玉連環、同心結(也叫同心方勝)。其中同心結最為常用,古時婚禮之上,之至洞房之前三道儀式都要用到此物,一"牽巾"、二"合髻"、三"交杯酒"(見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南宋時的吳自牧的《夢梁錄》等)。【歷代記時制】殷武丁時12段記時:白天:夙、旦、明(大采)、占、食日(大食)、日中、昃、小食、小采(上半段);夜間:小采(下半段)、會、(木+凡)、夕。殷稟辛至文丁時16段記時:白天:夙、旦、朝(大采)、食日(大食)、日中、昃、郭兮(郭)、小食、萌小采、莫;夜間:會、昏、(木+凡)、夕、寤。秦16段記時:平旦、日出、食時、莫食、東中、日中、西中、日昳、哺時、下市、黃昏、人定、夜半、雞鳴秦12段記時:即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此外,詩詞中所常用的漏壺,即刻漏制記時法,最早出現於西漢,將一晝夜平分為一百個等分,也稱百刻記時制。晝夜的比例是40:60,冬夏相反。【十門色】戲劇的的十種角色:老生、小生、老旦、正旦、小旦、丑、付、凈、末、貼(神怪戲中跳枷官歸生末,財神魁星歸凈丑)【八音】西周時的樂器分類: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金指青銅的鐘、鈴等;石指石磬;土指陶質的塤、缶等;革指皮製的鼓等;絲指琴、瑟等彈弦樂器;木指木質的敲打樂器(木+兄)、(吾+攵);匏指葫蘆指的簧管樂器,如笙、竽等;竹指管樂器簫、笛等。【書生的別稱】學究:原意不錯,不過後來用作諷剌腐儒。陸遊《自詠》:"衣冠醉學究,毛骨病維摩。"書種:是書香門第的一種另說,指世代相承的讀書人。楊萬里"高文大冊傳書種,怨句愁吟惱化工。"蠹書蟲:比喻讀死書的人,韓愈《雜詩》:"豈非蠹書蟲,生死文字間。"小兒學士:指北周時的宗懍。"少聰敏,好讀書,晝夜不倦,語則引用古事,鄉里呼為小兒學士",後稱少年有才的書生。斗酒學士:指唐時的王績,時為官待詔門下省,按例為官日給酒三升,王績語其樂在良釀,待中陳叔達日給酒一斗。後指嗜酒書生。白衣秀士:沒有功名的讀書人,馬致遠的《岳陽樓》所寫的呂嚴便稱為白衣秀士。尺二秀才:古文的盡字有俗字,即我們今天的簡體盡字,尺二秀才用來戲稱寫俗字的讀書人。不櫛進士:櫛是男子束髮的梳篦,不櫛則女子,不櫛進士稱才女。黑漆書櫥:宋通州人張大中,過目不忘,強記博聞。兩腳書櫥:明程濟。著腳書樓:宋趙元考。【古代的香料】傳說堯時便有西天仙樹漂於水上,時有名黃昆之人說明這種樹的用處,便是最早記載中的香。後來出現燒蕭艾(一種香草)的,但香爐最早是在漢太子宮中的"博山爐",當時還有巧匠的"卧齋香爐"、"被下香爐"(丁緩所制,可惜失傳,他還製成最早的機械扇七輪扇,也失傳)。香料的種類:伽南香,上品為糖結、金絲,產於今海南島。沉香、唵叭香(此兩者一般同時使用)角香,俗名牙香,最常見。蘭香,以魚子蘭蒸角香製成。龍誕香,海中抹香鯨腸道分泌物。其他的如:片香、降真香、黃檀香、芙蓉香、萬春香、安息香、龍桂香、玉華香、墨雲香等。 【珠徙珠還、合浦珠還】孟嘗曾作合浦太守,他的前任是個貪官,所以珍珠向南徙,而孟嘗是個清官,珍珠便又回來。【古代的度量衡】我國古代無尺度,"尺、寸"是古人約定俗成的標準。尺: "累黍為尺":將大小均勻的黍粒緊排;寸:"十黍之長為寸" 。咫:《說文》:"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 說的是中等身體的婦女,將手掌撐開後,拇指至中指的距離相當於周尺八寸。而手掌撐開這一距離為一尺,十尺為一丈。丈夫:人長八尺,後來成為成年男子的稱呼。尋常:八尺為一尋。 累黍為尺:"命一黍之長為一分,十黍之長為一寸,百黍之長為一尺。"黍橫排為"橫黍尺",亦叫古尺,為夏朝所用;黍縱排為" 縱黍尺",亦叫大尺,為周朝所用;一縱黍尺相當於橫黍尺的十二寸。秦統一後,雖然統一了度量衡,但歷代沒有一套穩定的標準,光緒未年,重新規定:縱累百黍之長為部尺,以部尺三百六十立寸之積為升,以部尺一立寸純水之重定為庫平八錢七八八厘四毫五忽。一尺相當於0.32公尺,一升相當於1.0355公升,一兩相當於37.301克。【古代的度量衡器】權:黃帝命伶倫造權衡,以廿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秦時用銅衡,隋唐用鐵權,明清也用鐵權。尺:《呂覽》稱黃帝命伶倫造尺。夏以十寸為尺,殷以九寸為尺,周以八寸為尺。斗:黃帝造斗。以井水準其概。十黍為桑,十桑為銖,十二銖為黃鐘一龠,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周以木斗,上經一寸,下經八分,深八寸,秦後多用銅斗。區:量器,四升為豆,四豆為區,每區十六升。缶:一缶為四斛,形狀為大腹小口以盛流質之器。鍾:長頸大腹而高瓶。一鐘相當於六斛四頭斗。鈁:作用與鐘相同,外形不同,圓者為鍾,方者為鈁,一鈁為六升或四升。 【扇】《拾遺記》記載,周昭王時,塗修國獻雌雄丹鵲各10隻,所脫之毛,做成扇子兩把,一為"條融",一為"灰影",便是最早的扇子。戲劇中,鵝毛扇一般是軍師類的智囊人物用的,而紈扇是名媛淑女的寵物。摺疊扇:又名聚頭扇、腰扇,始於北宋(一說是朝鮮進貢傳入),蘇東坡詩:"高麗白松扇,展之文尺余,合之止兩指" 。扇骨以湘妃竹為上品,其他的像象牙、烏木、玳瑁等也是名貴。扇畫:摺疊扇於明永樂由於明成祖的提倡,風行天下,文人雅士在扇上作詩描畫,南朝時以此風,只是沒那麼盛行,鄭板橋《為馬秋玉畫扇》:"縮寫修篁小扇中,一般落落有清風。牆東便是竹庵遠,長向君家學化工。" 水木明瑟:圓明園一景,以流水作動力的風扇。齊紈:原是指周代齊國的白絹,後細絹製成的團扇也稱為紈扇、齊紈。《紅樓夢》中詩:"水亭處處齊紈動,簾卷朱樓罷晚妝。"歷代常以扇寫怨婦的閨怨,出名的如漢時班婕的《團扇詩》(作《怨歌行》),唐代王建的《宮中調笑令》。清代的孔尚任的名劇《桃花扇》後,成為愛情的見證。扇更是歷代歌舞的重要道具之一。【五穀、六穀】黍、稷、麥、菽、麻(加上稻便為六穀)【九九消寒圖】明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又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但並不是每一日一瓣這麼簡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則不同天氣要畫不同的部位。【梅花四德、梅瓣五福】四德:初生蕊為元,開花為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五福: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和平。【箋紙類】從唐之後,詩詞大凡寫薛濤箋、紅箋。這裡我抄此唐宋時出名的其他箋、紙類。藤台箋:古藤所制,剡溪(今浙江嵊縣)。廣都紙:以楮樹皮製。還有:揚州的六合箋、臨川的滑薄、浙江的竹箋,九江的雲藍箋,江西的白藤紙、觀音紙,溫州的蠲紙、蘇州的春膏紙。蜀紙、蜀箋:唐時流行白色與黃色紙,而蜀以十色箋取勝。除十色箋外,其他的麻面、屑末、滑石、金花、等也是名貴箋類。宣紙類:涇縣的金榜、畫心、潞王、捲簾等;歙縣的碧雲春樹箋、池州的池紙;休寧的玉牌、堂札、京簾;默縣的凝霜。清代的上品為皮皮宣、玉版宣、泥金宣、蟬翼宣。涇縣汪六吉的"汪六吉紙"是其中極品。【墨類】墨務官:唐時的管墨官。墨仙:宋時的潘谷,墨仙之名是蘇東坡所稱。徽墨:自古最出名的墨產地,北宋時歙州改名徽州,在今安徽新安江一帶,包括今江西婺源等地)。明代有兩大派:一歙派,以羅小華等人為代表,馬蹄金一斤才換一兩羅墨,可見其貴。羅小化的"象墨"、方於魯的"寥天一"、"九鼎圖",程君房的"荔枝香"等極為名貴。這一派中的文人也有自製墨的,如汪仲淹的"山龜輕煙"等。二是休寧派,以汪中山、吳叔大為代表,特點是集錦墨。集錦墨又稱"瑤函墨"、"豹囊叢墨"等,以不同形狀的墨配成一套,如汪中山的"太元十種":太極、兩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馬、七鷳、八仙、九鷥、十鹿。吳叔大的"千秋光"是根據古代的爵制製成的。清時有四大家:曹素功,其極品名叫"紫光玉",共26錠,分畫黃山36景,整套是一幅完整的黃山風光圖,康熙時作為貢品。汪近聖、汪惟高父子的墨、汪惟高曾任乾隆內廷"制墨教習"之職,主管皇家的用墨。汪節庵,是江南官員向皇帝進貢時的常用品種,精品有"蘭陵氏書畫墨"、"新安大好山水墨"。胡開文,不僅善制墨,還善售墨,上品集錦墨供上流社會,下品零錠小墨供中下層社會。集錦墨的精品有"十二生肖墨"、"手卷墨"、"御園圖墨",零錠的有"驪龍珠"、"方隱麋"。1915年,他的"地球墨"得過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硯類】子路時便有硯,《論語》中的"石盤"則為石硯。秦時有鵝卵石加工成的石硯,漢代出現玉硯,陶硯,傅元有《硯賦》一文,中還提到木硯;未央宮用秦漢磚瓦為硯。魏晉時有瓷、金、銀、漆、鐵等。 唐後的硯:唐流行陶硯,以澄泥硯最為出名。而石硯以端石、歙石、洮河石為上好材料,李賀的《青花紫硯歌》說的是端石硯。宋雕硯,精美奇巧。元代石暖硯,並列兩墨堂,下面中空膛,以燃火,解決冬天墨水結冰的問題。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青州(山東)紅絲石硯,後紅絲石被開採完,澄泥硯取代其地位。端硯:隋唐時開始,在廣東肇慶,以斧柯山的石為最好。特有"石眼"、"瞳眼"、"青花"。一般以紫色為佳。北宋的"端石百一硯",有101長短不一的小石柱,每柱端各有一淡黃色石眼。端硯的好處是墨色生輝,不易干、凍;不傷筆毫;且不駐蟲蟻。歙硯:始於唐,龍尾山石為佳,又名龍尾硯。一般色澤黝黑,略青碧,質堅潤。以古犀紋、眉子紋最為珍貴。特點還有金星、金暈。歐陽修、蘇軾、蔡襄、黃庭堅等人都有詩文專寫。歙硯的好處是研墨細膩、不易干,有光澤。澄泥硯:用東漢銅雀台的磚瓦。工序極多,有十幾道之眾,物點是含津益墨,發墨快,貯水數日不幹。另外如菊花石硯是古代生物化石,產於湖南瀏陽。江西的星子縣的金星硯,易發墨不傷毫,呵氣可輕凝霧珠,還耐寒、耐暑、保潮,宋時朱熹、米芾、徽宗等人以和氏璧並比。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合作、交流、整合、共享——『上海教育論壇』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語文在線』

歡迎使用『上海教育博客』>>>>>>>>

推薦使用『中國教育網址大全』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語文網路社區——『論語說文』歡迎您! 支持(0)中立(0)反對(0)

小大2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Post By:2006-3-26 15:47:00

【一點資料】之二【斷橋宋嫂魚】即西湖醋魚,見於《武林舊事》的記載,又稱"賽蟹羹"。【玩命雞】又見"葫蘆雞"。相傳唐玄宗時的禮部尚書韋陟的家廚。韋陟一天要吃全雞,第一個廚師用清煮後炸的方法,被嫌肉質太老,活活打死;第二個用先煮蒸再炸的方法做,雞肉脫骨,雞不成形,也被打死。第三個用城南的"窩窩雞"做的,韋陟吃後十分滿意,後人便稱為"玩命雞",又因為外形像葫蘆,所以又叫"葫蘆雞"。【元玉漿】馬奶酒,元代的貢品,耶律楚材稱為瓊漿。【瓊葉】一種餅。楊萬里"削成瓊葉片,嚼作雪花聲"便是指這種餅。【茶】鬥茶:一鬥茶品,二行茶令,三茶百戲。一鬥茶品:即鬥茶的品質。先鬥茶色,"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次比茶湯,誰先在茶碗上沾上茶痕,誰就輸。開始時對用來煮茶的水沒有限制,用水用得好,茶本身差也常有勝過對方的,如北宋時的蘇才翁用竹瀝水就鬥勝了蔡君謨的惠山泉(五大名泉之一),後來便多用同一水樣。二行茶令:如同酒令。互問互答,隨物為題,答與茶有關的故事,輸者只能聞茶香,勝者則飲。相傳李清照與其夫趙明誠行茶令時,趙常敗北。三茶百戲:則分茶,最為奇妙,今失傳。楊萬里的《譫庵座上觀顯上人分茶》一詩專寫此戲,能夠在茶上現畫成詩,注湯成字,變化無窮。如注湯成字的最著名的是僧人福全,一杯一絕句,四杯一首詩,而且久久不消。【酒】呵,讀李白的詩,如飲酒亦,李白的奇文無酒不成,所以詩中也每有酒在。古代飲酒者的等級:袁石公的《觴政》一書把古代的好酒者分了個等級,如下:酒聖:孔子,也作飲宗。四配:阮籍、陶淵明、王無功、邵堯夫。十哲:鄭文淵、徐景山、嵇康、劉伶、向秀、阮仲容、謝幼、孟萬年、周伯年、阮宣子。九霞觴:王母的美酒,歷代詩詞中也常有用到。鶴觴:西晉時的劉白墮所釀的酒,即使放在太陽下暴晒十幾天也不會變質,醉後一個月不會醒來,貴族富翁,不遠千里都來搶購。又名"騎驢酒"。而有趣的是永晉年,南青州剌史在送此酒途中,為盜賊所搶,而盜賊時飲此酒立醉,所以此酒又名"擒奸酒",當時的遊俠也稱為"白墮春醪","不畏張弓撥刀,惟畏白墮春醪。"酒飲:宋代的蘇子美、石延年創立五飲:晚上不點燈而飲,曰"鬼飲";唱著哀悼且哭泣而飲,曰"了飲";用繩子把自己套著,伸出頭去飲,曰"鱉飲";爬在樹上,在樹梢上飲,曰"巢飲";散發赤足,帶鐐銬這類刑具而飲,曰"囚飲"。其實宋之前以有六飲,《堅瓠集》中陳錫玄所分:號飲(飲酒二斗,然後號一聲,如阮籍)、偷飲(指如畢卓偷別人杯中的酒)、跪飲(如劉伶跪著飲酒歌唱)、枷飲(如北齊的高季式、司馬消用車輪套在頸上而飲)、牛飲(如商辛之酒池肉林,三千人一鼓作飲)、狗飲(如胡母輔脫光衣服在狗洞中大叫一陣,然後關門酣飲)。上面的五飲六飲還算好,若比之"金蓮杯"和"向蓮花盞"則還不算過之。金蓮杯:金蓮,古代女子纖細之足的雅號。金蓮杯則是把女子腳小者的鞋脫下當酒杯飲酒,曾一度風氣所行,惡少行為。向蓮花盞:宋嘉佑年間,王永年為了巴結權貴竇卞、楊繪,竟在筵席上叫老婆坐在他們兩人中間,以左右手各掬酒以飲竇、楊兩人。酒令:《紅樓夢》等書有不少酒令,有空我再把一些有趣的酒令抄來,古人的妙語較人趣生百出。【配鹽幽菽】豉。楊萬里曾與一江西人一書,說要點"配鹽幽菽",其人不懂,楊萬里便講這四字實是寫豉的製法。【油壁香車】婦女所乘的車,古樂府《錢塘蘇小小歌》:"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牢盆】鹽器名,漢代時的稱謂。【鹽梅】《尚書 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是殷高宗合傅說作相的辭,用來作為贊勉宰相的話。【三折肱】《左傳》定公十三年有"三折肱,知為良醫"語,意為手臂折斷幾次了,就懂得治療的方法。後來也用作熟悉人情世故的比喻。【五兩、八兩】古代的測風器,用五兩或八兩的雞毛繫於高竿上。【阿香】朱松的《立春日雷》:"阿香急試雷霆手",阿香為推雷車女神。【覆鼎】《易經 鼎》:"鼎折足,覆公(飠 束)",意思是大臣失職,國家就要遭到滅亡。【平安火】唐時邊塞上相距三十里即置一烽候,每日初夜舉烽火報平安。【負子渡河】相傳東漢時弘農郡虎患很嚴重,後來劉昆任太守,施仁政三年,感化得境內的老虎背著虎子渡過黃河北去。後用來借指當官的仁政等。【鼎湖、鼎湖龍去】鼎湖指黃帝乘龍升天之去。鼎湖龍去或鼎龍乘空之類常用來借指皇帝駕崩。【華表鶴歸】漢丁靈威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飛歸遼東,停在城處華表上。見《搜神後記》【鷗盟】辛棄疾的《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後人藉以鷗盟比喻歸隱山林。【勁草】古時有"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之語,指在疾風來說才識得些是迎風而立的勁草,在國家動亂時才辨得清那些是忠臣。【金馬銅駝、銅駝荊棘】金馬,漢未央宮前有銅馬。銅駝,晉代洛陽宮門有銅駝。《晉書 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常用來比喻國家滅亡後的殘破景象。【行不得也哥哥】鷓鴣鳥的叫聲。【有秋】好年頭,好收成。【祀松楸】松楸,古人墓地上常種的兩種樹木,借代作墓地。祀松楸,則祭祖先。【鄙夫、肉者則鄙】《左傳 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肉食者指當官的。【黃旗紫蓋、黃旗入洛】指三國時,丹陽人刁玄謊稱東南地區有"黃旗紫蓋",預興吳國的君主將統一天下的祥兆。吳主孫皓信以為真,率母、妻及宮人千人北上欲去洛陽。途中大雪,兵卒幾欲叛變,孫皓中途而回。數年後,被擄至洛陽。【鐵鎖橫江】晉武帝太康元年,派王濬從益州(今成都)伐吳,吳國在長江險要處用鐵鎖橫斷江面,企圖阻止晉船東下,王濬用大火燒斷鐵鎖,兵至石頭城,滅吳。【五坊】一 雕坊,二 鶻坊,三 鷂坊, 四 鷹坊,五 狗坊。原指唐代後帝養獵鷹獵犬的官署,後泛指供玩樂的地方。【豎子、銳頭豎子】原指秦將白起,傳說白起頭小而銳,後豎子有若小子的鄙視在內。【鬼車、九頭鳥】兩者都是同一傳說中的妖鳥。見《正字通》。【霸陵風雨】霸陵,漢文帝的陵。《史記 李廣傳》中載,漢景帝時,李廣因一次軍事失利被革職,歸居藍田南山。一日,獵而夜歸,過霸陵亭,為霸陵縣尉吆喝攔住,李廣的隨從解釋他是"故李將軍",縣尉說:"今將軍也不能夜行,況且是故的。"令李廣在霸陵亭過夜。後世比喻要知道皇恩深重在什麼地方,就看在霸陵過夜的李廣所遭受的風風雨雨。【秦代石】指秦始皇當年在文登所勒紀功之石。【漢時槎】《博物志》中說,銀河與海相通,在海邊的人,年年八月便可以有浮槎來去,不失期。漢時有人乘槎至銀河上。【燕趙悲歌】古時燕國和趙國出了不少俠客義士,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後時常用來比喻壯士、俠士等。【銜泥燕】一般比喻身份地微的人。【烏頭白、馬生角】比喻出現奇蹟,出於《史記索隱》引《燕太子》之事。【食周粟】指周未孤竹君的兒子伯夷、叔齊因爭讓王位,投奔周,後反對周伐紂,商亡後,二人隱首陽山不食周粟,採薇為食。【失楚弓】指春秋時楚共王出獵,失寶弓,左右正準備去尋找,王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聽到後認為楚共王的心胸還不夠寬,認為:"人遺之,人得之,何必楚也"。後比喻失節。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合作、交流、整合、共享——『上海教育論壇』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語文在線』

歡迎使用『上海教育博客』>>>>>>>>

推薦使用『中國教育網址大全』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語文網路社區——『論語說文』歡迎您! 支持(0)中立(0)反對(0)

小大3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Post By:2006-3-26 15:48:00

【一點資料】之三【古代年齡雅稱】通用: 1歲 襁褓;2--3歲 孩提;(1歲 強;2歲 襁褓;3歲 黃; 4歲 戊年); 50歲 艾; 60--70歲 耆;70---80歲 耋;80--90歲 耄; 90--100歲 [老(下加)終]女性:7歲 髻年;金釵之年; 13歲 豆蔻年華; 15歲 及笄之年; 16歲 碧玉年華 破瓜之年(男子64歲也作此稱) 20歲 桃李年華; 24歲 花信年華 出嫁之年 標梅之年男性:8歲 齠年; 13--15歲 舞勺之年; 15--20歲 舞象之年; 20歲 弱冠; 30歲 而立之年; 40歲 不惑之年; 50歲 知命之年; 60歲 花甲、甲子、順耳之年; 70歲 古稀、杖國之年、致政之年;80歲 杖朝之年; 90歲 鯨背之年; 100歲 期頤。【九霄】原出於古九天、九重的傳說,道教吸收採用後,九霄的名稱如下:神、宵、碧、月、景、紫、玉、垠、太。【九淵】鯢旋之潘、流水之潘、濫水之潘、沃水之潘、氿水之潘、雍水之潘、肥水之潘、(氵+(拜字兩邊去掉兩橫))水之潘。【八元、八愷】傳說中遠古的十六位才子。八元:高辛氏的八大才子:伯奮、伯堪、叔獻、季仲、伯虎、伯熊、叔豹、季狸。八愷:高陽氏的八大才子:蒼舒、隤(豈+夂 )、檮(寅+弋)、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幺鳳】倒桂子,梅上珍禽,似綠毛鳳,而小亦香,見《古今詞話》,張翥的《六州歌頭---孤山尋梅》:"又苔枝上,香痕沁,幺鳳語,凍蜂衙。"【剪髻、截髮留客】見於《世說新語·賢媛》:「陶公(侃)少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罄,而逵馬仆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髮委地,下為二髦,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銼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逵及洛,遂稱之於羊晫、顧榮諸人,大獲美譽。」比喻賢母教子有方,或喻誠心待客。【三人成虎、三言成虎】見於《戰國策·魏策二》:「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指謠言惑眾。【亡羊路】見於《列子·說符》:「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日:『亡之矣。』日:『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九折】原出於《漢書 王尊傳》中"琅邪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崍九折坂,嘆日:『奉先人遺體,奈何數乘此險!』",後比喻路途艱險。常作「九折途、九折回車、九折回軒、九折心」。【東市朝衣】原出於《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漢)景帝即位,以(晁)錯為內史。……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比喻在臣被殺。【碑沉漢水】出於《晉書·杜預傳》:「(杜)預為後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助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後不為陵谷乎!」』詠世事變遷,或喻建立功業。【伍員潮】則錢塘江潮,相傳伍子胥死後化作錢塘江潮。【白馬來、白馬送】見於《後漢書·范式傳》:「(範式)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忘我,豈能相及?』……俱告太守,請往奔喪。……遂停柩移時,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指悼亡。【元規塵】見於《晉書·王導傳》:「時(庾)亮雖居外鎮,而執朝廷之權,既據上流,擁強兵,趣向者多歸之。(王)導內不能平,常遇西風塵起,舉扇自蔽,徐日:『元規(座亮字)塵污人。」』比喻高官權貴氣勢凌人,又泛指塵污。也常作「西風塵」、「扇隔元規」、「遮王導」、「污塵埃」等。【伯奇掇蜂、衣蜂】見於《太平御覽》卷九五O引漢劉向《列女傳》:「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後母。母取蜂去毒,繫於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日:『伯奇牽我。』吉甫見疑之,伯奇自死。」比喻指受人誣陷,父子反目。【捫虱】見於《晉書·王猛傳》:「桓溫人關,(王)猛被禍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溫察而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日:『公不遠數千里,深人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溺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溫默然無以酬之。」比喻賢士舉止不拘小節。【萼綠華】見於南朝梁陶弘景《真浩》卷一《運象》:「尊綠華者,自雲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顏色絕整。」指仙女,或喻美女。【魯禽】見於《莊子·至樂》:「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比喻任性曠達之人。【黃鳥悲鳴、黃鳥悲詩】見於《左傳·文公六年》:「秦伯任好(秦穆公)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黃鳥》見《詩經·秦風》)指譴責暴君、悲悼賢才。【對床夜雨、風雨對床】宋蘇軾《送劉寺丞赴餘姚》:「中和堂後石捕樹,與君對床聽夜雨。」,比喻好友、兄弟的歡聚。【鏡中鸞、分鸞、孤鸞】見於《藝文類聚》卷九十引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罝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鷹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比喻夫妻生死離別、孤獨悲哀。【賈鵬、鵬悲、見飛鵬】見《史記·屈原貿生列傳》:「賈生(賈誼)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鴞飛人賈生舍,止於坐隅。楚人命鴇日『服』(鵩)。賈生既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比喻人去世的凶訊或預兆。【軒鶴、乘軒鶴】見於《左傳憫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借指空有官爵祿仿而不能當事者。【唳鶴、華亭清唳、華亭歸夢】見於《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表示悔恨。或指眷戀鄉土之情。【吳官燕、吳官傷燕】見於《越絕書》:「西官在長秋,周一里二十六步。秦始皇帝十一年,守宮者照燕,失火燒之。」比喻無辜受害者。【仙侶同舟】見於《後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始見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於是名震京師。後歸鄉里,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唯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比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王祥鯉、冰鯉、卧冰】見於《搜神記》:「(王祥)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多指孝事父母。【馮諼魚、馮援劍、彈鋏】見於《戰國策·齊策四》:齊人馮援家貧,托食於孟嘗君門下,因自言無能,盂嘗君便笑予收留。「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歇曰:『長鋏(劍把)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鐵,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盂嘗君問:『馮公有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援不復歌。」後來馮援成為盂嘗君手下最得力的謀士。比喻指賢士懷才未遇,或反指受器重。【前魚】見《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餘魚而涕下。王日:『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日:『臣無敢不安也。』王日:『然則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日:『何謂也?』對日;『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後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比喻失寵。【沫相儒、涸魚】見《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懦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比喻處境困窘或相互救助。【涸鮒】見《莊子·外物》:「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日:『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日:「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日:「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比喻指處境艱難或無益之助。【龜藏六、龜藏】見於佛經《阿合經》:「有龜被野干所包,藏六而不出,野干怒而捨去。佛告諸比丘:『當如龜藏六,自藏六根,魔不得便。」』比喻為避禍而不出頭。【猴雕刺】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燕王因以三乘養之。右御、冶工言王日:『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齋以觀無用之器也,故以三月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無以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因而問之,果妄,乃殺之。」比喻指欺詐、誕妄,或喻極難成就之事業。【杯渡、飛錫】喻指高僧。【倒屣迎、倒屣】見於《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獻帝西遷丶王)榮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巨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指對賢才尊重,或指對賓客熱情。【百里負米、負米】見於漢劉向《說苑·建本》:「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什。昔者由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願食藜藿為親負米之時,不可復得也。」』比喻奉養父母,或喻為奉養父母而在外謀求祿米。【捧檄心】見於《後漢書·劉趙淳于江劉周趙列傳序》:「廬江毛義少節,家貧,以孝行稱。南陽人張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適至,以義守令,義奉檄而人,喜動顏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賤之,自恨來,固辭而去。及義母死,去官行服。數辟公府,為縣令,進退必以禮。後舉賢良,公車征,遂不至。張奉嘆日:『賢者固不可測。往日之喜,乃為親屈也。斯蓋所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者也。」』指為侍奉母親而出讓。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合作、交流、整合、共享——『上海教育論壇』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語文在線』

歡迎使用『上海教育博客』>>>>>>>>

推薦使用『中國教育網址大全』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語文網路社區——『論語說文』歡迎您! 支持(0)中立(0)反對(0)

小大4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Post By:2006-3-26 15:48:00

【一點資料】之四多是佛教禪宗和道教的特殊詩歌的,所以都配有例句。【磨鏡】:馬祖在南嶽般若寺坐禪,懷讓磨磚,馬祖說:「磨磚豈能作鏡?」懷讓反問:「坐禪又豈能成佛?」並告訴他,佛沒有一定的形象,如果想坐禪成佛,就等於扼殺了佛;如果執著於坐相,便永遠見不到大道。馬祖遂放棄了坐禪成佛的意圖《傳燈》卷5《懷讓》。比喻將煩惱漸漸調伏,詩句如:陸遊《仰首座求鈍庵詩》:「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磚作鏡未為愚。」《全宋詩》卷2177即是把「磨磚作鏡」理解為長期的漸修而加以讚許的。范浚《次韻六兄茂永論有無之作》:「磨磚不成鏡,畫餅不可食。」同上卷1925卷沈與求《贈老禪》:「磨磚幾日能成鑒,閉戶何人慾造車?」【調狂象】:比喻調伏妄心。「狂象」也稱「醉象」、「惡象」,比喻為害極大的迷亂之心。《涅槃經》卷31:「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同書卷25:「譬如惡象,狂痴暴惡,多欲殺害。有調象師,以大鐵鉤鉤斷其頸,即時調順,噁心都盡。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詩句如:王維《秋夜對雨》:「白法調狂象。」 、元稹《醉別盧頭陀》:「醉迷狂象別吾師,夢覺觀空始自悲。」、李德裕《奉和韋侍御陪相公游開義》:「念法珍禽集,聞經醉象調。」、司馬光《游三門開化寺》:「狂象調難伏,空華滅復生。」、黃庭堅《何造城作浩然堂陳義甚高》所詠:「無鉤狂象聽人語,露地白牛看月斜。」【調心猿】:調伏妄心。心逐境起,如猿猴之攀樹,故云心猿。《大日經·住心品》分述六十種心相,最後一種為猿猴心,謂此心如猿猴,攀援外境。《心地觀經》卷8:「心如猿猴,游五欲樹。」意流注不息,一味追逐外境,猶如賓士之馬,故稱「意馬」。詩句如:釋道潛《贈賢上人》:「心猿意馬就羈束,肯逐萬境爭驅馳?」、 沈遼《靜照庵》:「心猿不動無餘境,照見人間是與非。」【牧牛、十牛】:十牛則是指禪宗中的十牛圖及詩。「牧牛」要保持心態的調和,牧牛就是調心過程。詩句:黃庭堅《奉答茂衡惠紙長句》:「春草肥牛脫鼻繩,菰蒲野鴨還飛去。」 、《何造誠作浩然堂》:「無鉤狂象聽人語,露地白牛看月斜。」、陸遊《次韻范參政書懷》:「度日只今閑水牯,知時從昔羨山雞。」、朱熹《借韻呈府判張丈既以奉箴且求救藥》:「飛騰莫羨衝天鶴,純熟須參露地牛。」等都是化用其意。【四大本空,五蘊非有】:洞曉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即可對生命持超然的態度。如:蘇軾《問黃檗長老疾》:「四大俱非五蘊空,身心河嶽盡銷融。病根何處容他住,日夜還將藥石攻。」。陸遊《暮次秭歸》:「是身初非我,底處著憂怖?酒酣一枕睡,過盡鮫鱷怒。」。范成大《題葯簏》:「合成四大本非真,便有千般病染身。地水火風都散後,不知染病是何人?」。【芭蕉之喻】:《維摩經·佛國品》:「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芭蕉中空,象徵生命的脆弱。如:謝靈運《維摩經十譬頌》:「生分本多端,芭蕉知不一。含萼不結核,敷花何由實?」、盧綸《題念濟寺暈上人》:「浮生亦無著,況乃是芭蕉。」、劉禹錫《禪客見問》:「身是芭蕉喻,行須筇竹扶。」、徐凝《宿冽上人房》:「覺後始知身是夢,況聞寒雨滴芭蕉。」、王安石《贈約之》:「但當觀此身,不實如芭蕉。」、黃庭堅《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憶》:「萬水千山懶問津,芭蕉林里自觀身。」、張耒《卧病呈子由》:「是身不實似芭蕉。」【是身如夢、塵夢】:《維摩經·方便品》:「是身如夢,為虛妄見。」《大智度論》卷6:「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圓覺經》:「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是身如夢,喻人生的虛幻不實。詩句如:慧洪《大雷岸晚睡夢李德修插瓊花一枝與語甚久既覺作》:「人生孰非夢,安有昏旦異?心知目所見,歷歷皆虛偽。他日或相逢,何殊開睫寐。」、《次韻思禹思晦見寄》云:「是身已作夢幻觀,肯復經營此身外?」、王安石《宿北山示行詳上人》:「是身猶夢幻,何物可攀緣?」、范成大《十月二十六日三偈》:「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既知身是夢,一任事如塵。」【夢中說夢】:《華嚴經》卷44:「諸法無分別,如夢不異心。三世諸世間,一切悉如是。」證悟如夢智,即可以了達事物的虛幻性。詩句如:白居易《讀禪經》:「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六如、六觀】:《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著名的「金剛六喻」。夢幻泡影露電比喻一切有為法。有為法是眾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不變的自性,而且終將壞滅。詩句如:蘇軾《六觀堂老人草書》:「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方其夢時了非無,泡影一失幻影殊。」、樓鑰《寄題汪端明墳庵真如軒》:「真成一代風流盡,嘆息浮生信六如。」、劉克莊《用舊韻贈瑩上人》:「一半芋甘堪共飽,六如語妙不須多。」 、范成大《閶門戲調行客》:「萬事惟堪六如觀,一杯莫信四並難。"【騎牛覓牛、騎驢覓驢】:禪宗強調息妄顯真,直指人心,明心見性,離此宗旨向外求覓解脫之道,便是「騎驢覓驢」,或「騎牛覓牛」。黃庭堅《寄黃龍清老》「騎驢覓驢但可笑」。【本來人、本來姓、本來身】:指清凈圓滿的本心。如:萬機俱泯跡,方識本來人」,寒山《本志慕道倫》詩。【主人公】:每個人原真的自己。如:「不知身是主人公,棄卻驪龍別處覓」、「世有一般人,不惡又不善。不識主人公,隨客處處轉。因循過時光,渾是痴肉臠。雖有一靈台,如同客作漢。」《全唐詩》卷806。【寸絲不掛】:象徵修行者臻於四大皆空、一塵不染之境,即明心見性。如:蘇軾《戲贈虔州慈雲寺長老》「一絲不掛且逢場」、 黃山谷《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一絲不掛魚脫淵」。【渴鹿乘陽焰】:陽焰」是《華嚴經》等大乘經典常用的譬喻,猶《莊子·逍遙遊》中的野馬塵埃。春初原野上日光照映浮塵而四散,渴鹿見之誤以為水,狂奔而去,但無論如何也喝不上。象徵人的迷妄之心。詩句如:寒山詩:「但看陽焰浮漚水,便覺無常敗壞人。」《全唐詩》卷806又:「陽焰虛空花,豈得免生老。」龐蘊《雜詩》: 「焰水無魚下底鉤,覓魚無處笑君愁。」、權德輿《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已取貝多翻半字,還將陽焰喻三身。」、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覺悟因傍喻,迷執由當局。膏明誘暗蛾,陽焰奔痴鹿。貪為苦聚落,愛是悲林麓。」、《讀禪經》:「空花豈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眼翳空花、水中撈月】:執幻成真而導致本心迷失的象徵。《楞伽經》卷2:「愚夫妄想生,如為翳所翳。」。《楞嚴經》卷6謂:「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花。」 《圓覺經》:「妄認四大為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空中花及第二月。」 "空花"是空中之花。患有眼翳或用眼過度的人,會看到許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實際上虛空本無花,它只是病眼者所產生的幻覺。藉以喻虛妄之心所見的各種事物沒有實體。詩句如: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艷色即空花,浮生乃焦谷。」、貫休《山居詩》:「舉世只知嘆逝水,無人微解悟空花。」盧鉟《勖曹生》:「莫為狂花求眼界,須求真理定心王。」、宋祁《和成上人》:「披雲示駛月,拂果去空花。」、文彥博《送彌陀實師訪積慶西堂順老》:「禪心究實際,慧眼絕空花。」、王安石《北窗》:「空花根蒂難尋摘,夢境煙塵費掃除。」 、 張耒《冬日放言》:「浮世本幻妄,空華電露然。」、朱松《書護國上方》:「久知喧寂兩空華,分別應緣一念邪。」 、范成大《病中不復問節序四遇重陽既不能登高又不觴客聊書老懷》:「如今衰颯悟空華,現在去來飛電走。」,"水月",水中之月似有而實無有,一如鏡中之花影。摩訶僧祇律》卷7載有井中撈月之典,譬喻愚者認幻為實,更起貪心去追逐,徒勞無功,身陷災苦。鏡花水月遂成為禪僧詩客喜愛諷吟的意象。詩句如:黃庭堅《沁園春》:「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紅樓夢》《枉凝眉》:「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衣珠、額珠 】:「衣珠」之喻也用來象徵對本心的悖離(由於經文過長,就不細引了)。詩句如:《清遠》岑參《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頂上巢新鶴,衣中帶舊珠。」、獨孤及《詣開悟禪師問心法次第》:「得知身垢妄,始喜額珠完。」、郁回《題照上人院》:「破暗衣珠明有焰,照窗心月凈無塵。」、楊億《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舊傳心印都忘念,自有衣珠豈患貧。」、  又《贈文照大師》:「讀遍龍宮七佛書,一塵無念得衣珠。」、蘇軾《次韻潛師放魚》:「法師自有衣中珠,不用辛苦泥沙底。」、范成大《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巔》:「此行且複印心地,衣有寶珠奚外營?」。 【金門羽客】: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十月,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職八等,有諸殿侍晨、校籍、授經等,相當於朝廷的待制、修撰、直閣等官吏。其中職位最高者為「金門羽客」,身帶金牌,出入禁闥。後來多用來比喻有成就或受皇帝恩寵的道士。【步虛】:步虛是道士在醮壇上諷誦詞章採用的曲調行腔,傳說其旋律宛如眾仙飄緲步行虛空,故得名「步虛聲」。根據步虛音樂填寫的字詞,稱為「步虛詞」。《樂府詩集》卷七十八引《樂府解題》稱:「步虛詞,道家曲也,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後步虛詞成為詩體之一種,或五言,或七言,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其中有帝王之作,也有文人和道士之作。隋唐以後,「步虛詞」成為一種獨立的詩體,隋煬帝作過《步虛詞二首》,有曰「俯臨滄海島,回出大羅天」,「總轡行無極,相推凌太虛」等。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有《步虛詞二首》,有「阿母種桃雲海際,花落子成二千歲」,「華表千年鶴一歸,凝丹為頂雪為衣」之句。金代詩人元好問也有《步虛詞》稱「閬苑仙人白錦袍,海山宮闕醉蟠桃。三更月底鸞聲急,萬里風頭鶴背高」。這些步虛詞大都寄託了作者對神仙世界的嚮往或者對修道生活的追求,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不滿。但是,大多並未進入後世的道教儀式,為道士在步虛中所吟唱。宋代張商英編有《金籙齋三洞贊詠儀》三卷,內錄有宋太宗御制《步虛詞》十首,宋真宗御制《步虛詞》十首和宋徽宗御制《步虛詞》十首,都是道士舉行金籙齋儀時誦唱的步虛詞。其中徽宗的十首步虛詞都為宋代道教音樂譜集《玉音法事》下卷所採集,可知該十首詞已被道士誦唱,並且編入了後來的道教儀式中,有的至今仍在使用。例如:「昔在延恩殿,中霄降九皇。六真分左右,黃霧繞軒廊。廣內尊神御,仙兵護道場,孝孫今繼志,咫尺對靈光。」【步罡踏斗、禹步】:步罡踏斗是齋醮儀式組成中常用的儀式。道士行步罡踏斗時的踏斗,稱為禹步。明代詩人張元凱曾描寫過當時宮內行步罡踏斗儀的場面,十分壯觀:「宮女如花滿道場,時聞雜佩響琳琅。玉龍蟠釧擎仙表,金鳳鉤鞋踏斗罡」【散花】:原是佛教的天女散花,後道教也有吸收利用,這裡說道教的,歷代詩詞里這個典故應該是佛道中最多的了。散花作為頌讚神仙和幻化醮壇的儀式內容之一。道教的《步虛詞》:「諸天散香華,倏然靈風起」,「靈風扇奇奇,清香散人衿」,「香花隨風散,玉音成紫霄」,「真人把芙蓉,散花陳我願」。宋真宗的「天上春常在,花開不計時。瑤壇沾瑞露,芳氣更蕃滋」,「昆丘絕頂有龜台,台上奇花四序開。不是群仙朝玉帝,何由散到世間來」;宋徽宗的「絳節徘徊引,天花散漫飛。高真無染著,片片不沾衣」等等。也有祈願天神賜福、降臨醮壇的,例如:宋真宗的「玉宇千門啟,金爐百和然。芬芳盈法座,祗慄待群仙」,「洞中三十六天春,仙境由來異世人。採得名花何處去,將來宮館奉高真」,宋徽宗的「聖境三千歲,仙花始一開。如何金籙會,並奉列真來。幾席延飈馭,香燈建寶壇。丹心無何獻,碎錦灑雲端」散花句是步虛詞中一種特殊詩詞體,如:"「散花林,散香林。散香花,滿道場。上真前供應,玉京山上朝真會(散花林),十仙齊奏步虛音,滿道場,至真前供養。空同一聲來月下,步虛三唱入雲間。」另一類為《古散花樂》的都是七言詩句:「元始傳言齊受籙,道君開教盡皈依。小有洞中三秀草,玉京山上萬年桃。五色雲中呈綵鳳,一爐香里見朱鬃。三真玉女持花節,一雙童子棒金爐。五色彩雲來覆地,九天真氣繞香壇。九龍闕上集真聖,八仙台畔聽清謠。三島羽人朝象闕,九天仙子下瑤台。五色彩雲隨步起,六銖仙服著身來。三島羽人來入座,十洲鸞鶴引衝天。太上散花陳我願,扣鐘鳴鼓會群仙。萬朵蓮燈開夜月,滿壇香霧雜天花。」其他如:《四頌花》:「君不見,好年華,時來枝上好開花。可憐風雨經過後,處處遊人嘆落花」之句;《萬事休》:「勞心勞力為誰謀,父母妻兒轉眼休。縱得脫青更換紫,也須白了少年頭。一旦無常萬事休」;《嘆人生》:「色相果然空,花殘今又紅。笑語夢魂中,嘆人生不再逢」;《嘆四季》:「秋來籬菊綻金黃,風送花香月滿廊。三徑蕭條誰送酒,教人寧不倍凄涼」;《散奇花》:「散一朵,菊花新,愁眉不展對芳辰。扶蝶紛紛花下過,不見花前月下人」,【守一】:是道教早期修鍊方術之一。其主旨為守持人之精、氣、神,使之不內耗,不外逸,長期充盈體內,與形體相抱而為一。以為修習術,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久視。守一術源於老莊。《道德經》第十章云:「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守庚申、守三屍、斬三屍】:指於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以消滅「三屍」。「三屍」又稱「三蟲」,其概念源於漢代緯書。《河圖紀命符》曰:「又人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云:「上屍青姑伐人眼,中屍白姑伐人五藏,下屍血姑伐人胃命。……"詩句如:白居易《同微之贈別郭虛舟鍊師五十韻》"得可逃死籍,不唯走三屍。"、元無名氏《梧桐樹 》"虎龍功交嚴抵備,三屍莫教走。"元蘇尊武《蘇武慢》"制電搖空,唬得三屍奔走,六賊逃去。"、……【遊仙詩】:遊仙詩是一種歌詠神仙漫遊之情的詩篇,其體裁多為五言,句數不等。梁蕭統《文選》首列遊仙詩為文學體裁之一。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的《楚辭》,如屈原的《遠遊》,秦始皇時期博士所作《仙真人詩》。道士寫的就不引了,引文人寫的,如:曹操《秋胡行》:「名山歷觀,遨遊八極,枕石漱流飲泉。沉吟不決,遂上升天。"、郭璞的《遊仙詩》:「吞舟涌海底,高浪駕蓬萊。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女亘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到清未還有直名《遊仙詩》、《遊仙詞》的文人詩作。文人作者主要有:曹操、曹丕、曹植、嵇康、阮籍、何劭、張華、張協、郭璞、陸機、梁武帝、沈約、江淹、張正見、顏之推、王績、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沈亻全期、宋之問、孟浩然、張九齡、李白、白居易、李賀、李商隱、楊億、張詠、楊萬里、劉克莊、朱熹……【青詞、與歷代詞牌名的關係】:青詞在道教文學中也是重要的一支。它是道士在齋醮儀式中上奏天神的表章。因用硃筆書於青藤紙上,故又名綠章。但多為駢文,間或也有詩體。《欽定詞譜》記,《鳳凰台上憶吹簫》詞牌本於《列仙傳拾遺》所載故事。據載:蕭史擅長吹簫,能吹出鸞鳳之音。秦穆公女弄玉也善於吹簫。秦穆公將女嫁給他,他就教弄玉學鳳鳴。經過十多年,鳳凰飛來止宿。秦穆公為此修建鳳台,供蕭史夫婦居住。以後弄玉乘鳳,蕭史乘龍飛升。 又如始於溫庭筠的《女冠子》,因詠女冠(道姑)情態而得名。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門》《獻仙音》《金人捧露盤》《迷仙引》《瀟湘神》《月宮春》等等,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道教的贊詠詞】:贊詠詞也是一種配樂的歌詞。在道教齋醮儀式盛行之際,道士、文人乃至皇帝官宦廣制道曲,遂有各種贊詠詞之誕生。如宋真宗的《白鶴贊》《散花詞》,宋徽宗的《玉清樂》等。【洞天福地】:洞」言通也,一方面稱洞室可以通達上天,另一方面又認為居山修道可以成神通天;「福」指福祥,謂就地修道可得福度世。詩歌中用來形容山、洞、谷等如同仙境。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合作、交流、整合、共享——『上海教育論壇』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語文在線』

歡迎使用『上海教育博客』>>>>>>>>

推薦使用『中國教育網址大全』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語文網路社區——『論語說文』歡迎您! 支持(0)中立(0)反對(0)

小大5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Post By:2006-3-26 15:49:00

【一點資料】之五【孟公轄】:見於《漢書·陳遵傳》:「陳遵宇孟公……耆(嗜)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比喻主人好客。【卧車轍】:見於《後漢書·侯霸傳》:「(侯霸)為淮平大尹,政理有能名。……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攜號哭,遮使者車,或當道而卧。皆日:『願乞侯君復留期年。」』指地方官因治理有方而深受百姓擁戴。【張融舸、張融居】見於《南齊書·張融傳》張融殊貧,「後日上問融從兄緒,緒曰:『融近東出,未有居止,權牽小船,於岸上住。』上大笑」。指生活貧困,居所簡陋。【墨翟絲】:見《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比喻因世俗給人以不良影響而感嘆。【袁閎室】:見於《後漢書·袁閎傳》:「延熹末,黨事將作,(袁)閎遂散發絕世,欲投跡深林。以母老不宜遠遁,乃築土室,四周於庭,不為戶,自牖納飲食而已。」指避亂之所。【新亭泣、楚囚淚】:見於《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豈頁])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複神州,何至作楚因相對?」』指憂國憂民之情,或比喻國難當前,怎可享樂。【庾公樓】:見於《世說新語·容止》:「庚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聲甚厲,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日:『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坐,甚得任樂。」指風流儒雅之場所。【過庭、鯉庭】:見於《論語·季氏》:「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喻指晚輩受師長教育。【禰生刺、生剌】:見於《後漢書·禰衡傳》:「建安初,(禰衡)來游許下。始達穎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比喻懷才不遇。【劉伶雞肋】:《晉書·劉伶傳》:「(劉伶)嘗醉與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奮拳而往。伶徐日:『雞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比喻身體瘦弱,不堪一擊。【夫子牆】:見於《論語·子張》:「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日:『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指道德學問高深莫測。【郢匠斤】:見於《莊子·徐無鬼》:「鄙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鄂人立不失容。」喻指技藝精湛。【魏王瓠】:見於《莊子·逍遙遊》:「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謙稱自己才能差。【向隅】:見於《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比喻指哀傷或抑鬱。【鄰女梭、折齒人】:見於《晉書·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謝)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時人為之語日:『任達不已,幼輿折齒。」」指因調戲婦女而吃虧。【顏坯】:見《淮南子·齊俗訓》:「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弊先焉,鑿培而遁之。」比喻指不願出仕或歸隱。【黃公肆】:《世說新語·傷逝》:「王濬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指酒店,或用於悼亡。【荷荷、再曰荷荷】:梁武帝晚年信佛吃素,侯景兵亂,宮內食盡,武帝索蜜不得,曰「荷荷」而卒。指怨恨聲。【祝網、祝鳥】:見於《呂氏春秋·異用》:「湯見祝網者置四面。其祝日;『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盡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螫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稱頌仁政。【迷樓】:隋煬帝在揚州建迷樓儲美女淫樂。【望門投止】:出處忘了,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狀。如譚嗣同《獄中題壁》:"望門投止思張儉"。【沈腰、瘦沈腰】:《梁書·沈約傳》:「初,(沈)約久處端揆,有志台司,論者成謂為宜,而帝終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見許。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於勉曰:『吾弱年孤苦,傍無期屬,……解衣一卧,支體不復相關。……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喻病愁,或謂身體削瘦。【潘鬢、潘鬢白髮】:晉潘岳《秋興賦·序》:「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喻指年歲磋跎。【劉郎、阮郎】: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漢明帝永平五年,判縣劉晨、阮肇共人天台山取穀皮,迷不得返」,望山上有一桃樹,遂采桃充饑。後遇二女子,姿質妙絕,見劉、阮,「便呼其姓,如似有舊,乃相見忻喜,問:『來何晚邪丶因邀還家。」「至暮,令各就一帳宿,女往就之,言聲清婉,令人忘憂。」其地草木氣候常如春時。二人停半年還鄉,子孫已歷七世。比喻成仙而去,或指情郎。【何郎】:《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瞰,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稱讚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駙馬。【息夫人】:春秋時息侯夫人。楚伐息,奪息夫人於後宮,楚王出遊,息夫人見其夫守城門,於是自殺而死。歷代有詩人詠之。【停機德】:指的是出自戰國時代燕國樂羊子妻停下機子不織 布來勸勉丈夫求取功名賢淑之 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標準 的女人,稱為具有「停機德」 。【詠絮才】:指女子詠詩的才華,出自晉朝謝奕女幼年時期的故事。後世稱讚能詩善文的女子為有「詠絮才」。 【羊公愛、峴山情、墮淚碑、峴山淚】:見於《晉書·羊枯傳》:「(羊)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羊祜死後,「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喻政績卓著,或喻懷念之情,或喻傷心落淚。【七寶鞭】:見於《晉書·明帝紀》,比喻以智謀脫身。【徙薪】:見於《漢書·霍光傳》:「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煙囪),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於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比喻深謀遠慮。【放麑翁】:《韓非子·說林上》:「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之歸,其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與之,孟孫歸,至而求麑,答日:「余弗忍而與其母。』孟孫大怒,逐之,居三月,復召以為其子傅,其御曰:『囊將罪之,今召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比喻選用仁人。【祖生鞭】:見於《晉書·劉琨傳》:「(劉)琨少負志氣,有縱橫之才,善交勝己,而頗浮誇。與范陽祖逖為友,聞逖被用,與親故書日:『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氣相期如此。」指爭先立功,多用作勸勉之詞。【季鷹杯】:見於《晉書·張翰傳》:「(張)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之曰:『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比喻為人曠達。【親舍雲】:見於唐劉肅《大唐新語·舉賢》:「(閻立本)特薦(狄仁傑)為并州法曹。其親在河陽別業,仁傑赴任,於并州登太行,南望白雲孤飛,謂左右日:『吾親所居,近此雲下。』悲泣,仁立久之,候雲移乃行。」比喻客旅在外思念父母。【覆局】:見於《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觀人圍棋,局壞,(王)粲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用相比校(較),不誤一道。其強記默識如此。」覆,同「復」。指記憶力極強。【墮甑】:見於《後漢書·郭太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炊具)墯(墮)地,不顧而去。林宗(郭太)見而問其意。對日:『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遊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並不屈雲。」指人洒脫大度,對己犯錯誤不加計較。宋陸遊《三月十六日作》:「功名墮甑誰能問,羞作飢鷹夜掣韝。」【失箸】:見於《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劉備)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著。」比喻指受驚失措。【山公啟事】:《晉書·山濤傳》:「(山)濤甄拔隱屈,搜訪賢才,旌命三十餘人,皆顯名當時。」「濤再居選職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詔旨有所向,然後顯奏。……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比喻知人能鑒,薦才舉賢。【焚諫草、焚草】:見於《晉書·羊祜傳》:(羊)祜歷職二朝,任典樞要,政事損益,皆咨訪焉。勢利之求,無所關與。其嘉謀讜議,皆焚其草,故世莫聞。」比喻為官謹慎。【青梅煮酒】:事出於三國曹操與劉備,後比喻論英雄,或比喻自身有遠志。【躍馬年】:《史記·范帷蔡澤列傳補』『蔡澤者,燕人也。遊學於諸侯小大甚眾,不遇。而從唐舉相—…·唐舉曰:『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蔡澤笑謝而去,謂其御者曰:悟持粱刺齒肥,躍馬疾驅。懷黃金之印,結紫緩於要,揖讓人主之前,食肉富貴,四十三年足矣。」』指做官。【借箸】:見於《史記·留侯世家》:「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於子房,日:『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日:『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喻指謀劃。【蟲沙猿鶴】:見於《藝文類聚》卷九0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比喻戰中一死亡的官兵。【缺唾壺、擊玉壺】:見於《世說新語·豪爽》:「王處仲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指擊節詠嘆,或喻壯懷激烈。【珠履客】:見《史記·春申君列傳》:「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合之於上舍。趙使欽誇楚,為玳瑁答,刀劍寶以珠王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比喻指幕僚。【歸馬華山陽】:《尚書·武成》載:周武王滅商,「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指罷戰休兵。【燕霜、六月飛霜】:見《初學記》卷二引《淮南子》:「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之,王系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為之下霜。」指冤獄。【隴頭梅】:南朝來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並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散樗】:《莊子·逍遙遊》:「惠子日:『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用以自謙、,或指不願為世俗做事。【吳市吹簫】:見《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一作「簫」),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閭為伯。」指因生活困頓而流浪飄泊,有為而未遇。【淅米矛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桓玄)與殷荊州(殷仲堪)語次,因共作了語……次復作危語。桓日:『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愷之)曰:『井上轆轤卧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指危險或不可能的事。【五羖贖】:《史記·秦本紀》:「百里傒亡走宛,楚鄙人執之。繆公聞百里傒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請以五羖羊(黑公羊)皮贖之。』楚人遂許與之。……繆公大悅,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指求賢。【王恭柳】:《晉書·王恭傳》:「(王)恭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嘗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也!」』指人物品貌出眾【懸魚、懸枯魚、太守懸魚】:《後漢書·羊續傳》:「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羊)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贏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於庭;丞後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指為官清廉。【陽春有腳】: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憬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豫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喻官吏有德政。【爛羊頭】:《後漢書·劉玄傳》:「時李軼、朱鮪擅命山東,王匡、張卬橫暴三輔。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綉面衣、錦袴、襜褕、諸於,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灶下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指貪官污吏【埋輪】:《後漢書·張皓傳附張綱傳》:「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俗,皆言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餘人受命之部,而綱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曰:『豺狼當路,安問狐狸!」』遂奏彈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梁不疑,京師為之震驚。比喻官吏不畏權貴,勇於鬥爭。【風利何曾泊】:據《晉書.王浚傳》,晉帝要浚到秣陵後受王渾調度,船過秣陵,浚指著船帆對王渾的信使說"風利不得泊也",自管下金陵搶功去了。【東陵瓜】:《史記·蕭相國世家》:「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指隱逸。【歐刀吳斧】:《後漢書.虞詡傳》,"寧卧歐刀,以示遠近。"歐刀,行刑的刀。吳斧指吳剛砍桂樹的斧。【中國古代卜演算法】:伏羲制占封卜龜;神農制揲蓍;顓頊設玉兆;堯制瓦卜;師曠制讖;鬼谷子制鏡聽;漢武帝制雞卜,作為軍用;張良制靈棋,十二子,分上下中;京房制易課,用銅錢占卜;王知遠制玄女課;邵堯夫拆字觀梅數,後魏孫紹推祿命;唐李虛中四柱算命。至於民間所傳,更是多雜難分,面相、骨相、手相等繁複極多。【中國古代賭博小錄】:此只抄主要品種,不錄他事。一向中國的賭博有兩大主流,一便是以骰子為主,一是以詩牌與葉子戲。骰子現時最早的資料是晉代的陶制,唐便有骨制、木製、角制、玉制等。 【葉子戲】:宋時出現葉子戲,起源於當時查書所用的葉子,以紙絹所制,上面寫著各書卷、軸的有關內容,後來用作文字遊戲,再過渡到酒令,如列仙酒牌、水游葉子等,再後便出現馬掉。斗虎等明未清初便出現麻雀,明代的紙牌分為四類四十張,四類為四季,四十張上書水游四十位豪傑;清,出現馬吊牌。詩牌原是文人遊戲之用,抽韻作詩,後引入骰子,便成宣和牌,又叫牙牌、骨牌,天九便是從中而來。 最後總總而成的是現在的麻將。 【中國古代服飾小錄】:古代中國的服裝類於今天日本和服,下身以布一圈,稱為裳,即裙子,裳也有稱於褲,但不縫口不開襠,開襠的始於漢昭帝。【女式內衣】: 始於周朝的"腰巾",唐時楊貴妃的"襪胸"則於出,絲織品所制,又稱為"腰彩",則脅衣。漢武帝時以四根帶子而名作"襪肚",而楊貴妃的"襪胸"則上下相連「襕裙",又稱為"合歡襕圍肚"。背心始於元世祖皇后宏吉剌氏,一開始是為騎馬引弓方便而制。漢獻帝時要求男服裝上身長而下身短,女子是下面裙長而上身短。明洪武朱元璋有欽定的服裝規定,參見明 郎瑛的《七修類稿》這裡不細錄。古代,服裝最高貴的顏色是明黃色,漢開始便為皇帝專用,最高貴的花紋是龍紋,也為皇帝所專用,故皇帝的衣服稱為"龍袍"。再低一級的便是蟒衣,有蟒的花紋,只有皇帝所賜的內閣大臣方得用,顏色上還有規定,不過明後這種現象便漸漸消失,小小的八品官也"系金衣蟒",宮中雜工也有著蟒繪鶴的,明未更是男著女裝,《見聞雜記》中有詩"昨日到城東,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儘是讀書人。"【人生三燭】:古代出生、洞房、逝世時都要上大燭,故有此說。【古代錢票密碼】:清代山西票商為了保密,發明了一套密碼: "謹防假票冒取,勿忘細視書章" 十二字代表十二個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圖自利,陰謀害他人,善惡必有報,到頭總分明" 三十字代表三十日,從初一排起。"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後行"或"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十個字代表"壹貳叄肆伍,陸柒拐玖拾"。"國寶流通"代表"萬千百十"。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合作、交流、整合、共享——『上海教育論壇』

獨立精神,自由思想——『語文在線』

歡迎使用『上海教育博客』>>>>>>>>

推薦使用『中國教育網址大全』

立足上海、面向全國的語文網路社區——『論語說文』歡迎您! 支持(0)中立(0)反對(0)

小大6樓 個性首頁 | 信息 | 搜索 | 郵箱 | 主頁 | UC

Post By:2006-3-26 15:50:00

【一點資料】之 六【一點趣味酒令】遊藝中原----遊學者飲 偏----側坐者飲 行近前來百媚生----貌美者飲鐵硯呵磨穿----工書者飲 香靄散空庭----吸煙者飲 休將蘭麝薰----不吸煙者飲亂紛紛落紅滿徑----小便者飲 疑是銀河落九天----撒酒者飲我悄悄相問,你便低低應----耳語者飲 眼花繚亂----擦眼者飲九曲風濤何處險----曾遠遊者飲 痒痒----已婚者飲 翠被春寒壓綉裀----鰥居者飲任憑人說短論長----默座者飲 粉鼻依瓊瑤----面白者飲 昏鄧鄧黑海來深----面黑者飲滿面兒堆著俏----麻面者飲 紅袖鸞梢玉筍長----長指甲者飲不解自溫存----久作客者飲 (享+單)倚香肩----倚坐者飲宜嗔宜喜春風面----微笑者飲 粉牆兒高似天----矮者飲 手抵牙兒慢慢地想----剔牙者飲 難道是燕侶鶯儔----同來者飲檀口咨嗟----口吃者飲 如嚦嚦鶯聲花外傳----歌一曲、客善歌者飲對別人花言巧語,背地裡愁眉淚眼----懼內者飲嗤----打噴嚏者飲 光油油耀花人眼----新剃頭者飲這人一事精百事精----多才多藝者飲 筆尖兒橫掃五千人----能文者飲常要耽擱了人性命----醫生者飲 鳳簫象板錦瑟鸞笙----善絲竹者飲酸黃齏----秀才者飲 真是積世老婆婆----老而無須者飲衰草凄迷----微須者飲 夫人命----中年不留須者飲你原來苗而不秀----無須者飲星眼朦朧----微醉、有倦容者飲 既然泄漏怎干休----泄氣者飲如何妾脫空----未飲者飲 翠袖殷勤捧玉鍾----持杯者飲其實咽不下玉液金液----不善飲者飲 又驚又愛----善飲者飲夫人行料難離側----後至者飲 料應他小腳兒難行----遲到者飲左右亂踅----有足疾者飲 端的太平車有敢十餘載----體胖者飲柳腰兒恰一搦----瘦者飲 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著新衣者飲羞答答不肯把頭兒抬----低頭者飲 咳,怎不回過臉兒來----面向外者飲審視明白----近視者飲 冰輪乍涌----帶眼鏡者飲我一地胡拿----隨意敬客 好教我左右做人難----敬左右並坐者各一杯【花品】本來每一花配有一古代美女的,可惜資料不全,就沒抄來。下面的不少能成對聯,而且其中也有少典故在內。一品:百花仙子:二十四番風信 三百六旬歲華 歷過神仙劫劫 依然世界花花二品:牡丹: 金銀宮闕神仙隊 錦繡園林富貴花梅花: 茅舍竹籬煙外月 冰心鐵骨水邊春三品:蘭花: 春風芳草騷人佩 空谷幽花王者香蓮花: 外直中通君子品 無情有恨美人心菊花: 東籬醉酒高人卧 老圃吟秋晚節香四品:杏花: 玉樓人半醉 金勒馬如飛萱花: 養性何能匹 忘憂自結叢桂花: 小山招隱士 金粟證如來瓊花:一株稱絕色 四海少同儔五品:芍藥花:上相圍金帶 空王供玉盤海棠花:夜深燒燭照 曉起捲簾香石梅花:醉傾金谷酒 光射赤城霞茉莉花:暑消新浴後 香膩晚妝時紫薇花:花香三殿靜 月浸一池清芙蓉花:錦城名士主 寶賬美人香水仙花:歲月瑤簪墮 凌波玉佩涼臘梅花:風前開馨口 雪時暈檀心六品:虞美人:春風舞節 夜賬歌聲曼陀羅:葉函犀甲 花染鶴頭洛陽錦:江郎文采 織女工夫七品:靈芝花:延英三秀 涵德九莖瑞聖花:泰平時醉 豐瑞呈圖洛如花:節同青士 瑞應紅文水筆花:文章無價 翰墨成林凌霄花:絳英依舊 翠蔓牽風迎輦花:穠香醒睡 妙女司花玖瑰花:孤霞一片 麗日千層茶縻花:沉香密友 高會飛英長春花:黃華同壽 白玉無瑕合歡花:花能蠲忿 樹號有情八品:梨 花:瀛洲玉雨 桃 花:度索紅霞李 花:葦綃萬朵繡球花:蝴蝶成團玉蘭花:雪蕊瓊絲雞冠花:花冠翠羽珠蘭花:濃香細穗薔薇花:金錢買笑珍珠花:瓊蚌含胎鳳仙花:九苞顏色山礬花:七里香風鶯粟花:千囊蒼玉秋海棠:一點檀心月季花:朱顏常好翠娥眉:眉史誰修金錢花:夢中潤筆玉簪花:醉里遺簪向日葵:智能衛足桅子花:解結同心九品:木棉花:吉貝連雲子午花:金榜及第千日紅:中山酒醉鐵樹花:丁卯花開棠梨花:紫府丹成蛺蝶花:漆園夢醒迎春花:金英翠萼櫻桃花:雪綴雲裝丁香花:石結柔香佛桑花:四時吐艷瑞香花:黃籠瑞錦朱藤花:翠幄紫雲蜀葵花:五月繁華木瓜花:千般婀娜青鸞花:乘來王母夜來香:迎到靈雲棣棠花:羅帶縷金楝 花:流蘇暈紫五月菊:香斟蒲酒石竹花:綉上羅衣金雀花:翠翹斜裊秋葵花:金盞側傾牽牛花:刷翠為花碧桃花:看朱成碧木蘭花:女郎嬌嬌槐 花:舉子匆匆夾竹花:靜綠夭紅素馨花:妙香真色療愁花:盧家少婦四番蓮:月下西施木香花:落架濃香女羅花:牽籬冪翠翦春羅:東風裁出美人蕉:東海叢生杜鵑花:望帝春心翦秋紗:漢宮秋色金絲花:金莖挹露剌糜花:綠剌鉤衣秋牡丹:香囊系肘錦帶花:寶帶圍腰含笑花:向日嫣然笑靨花:臨風莞爾山丹花:青藜吹火楊 花:飛絮隨風木槿花:朝榮暮落菱 花:翠婉紅嬌蘆 花:澄紅風冷蓼 花:水國秋深萍 花:柳絮前身百合花:瑞花圖壁【三教九流】:首見於宋代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六:「帝(梁武帝蕭衍)問三教九流及漢朝舊事,了如目前。」《元曲選·吳昌齡〈東坡夢〉一》說:「便是三教九流的說話,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三教:儒、道、釋(《北史·周高祖記》:「帝升高座,辨三教先後,以儒教為先,道教次之,佛教為後。」)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漢書·藝文志》)【三百六十行】:《魯班書》:「金皮漂澄、風火雀要、財馬利誇,每個字分管六門,共七十二門,每門分管五行,共三百六十行。」【十客】:燈草客、麻布客、花椒客、胡椒客、桐油客、生漆客、水煙客、針線客、鴉片客、嗎啡客

推薦閱讀:

文學常識文化常識精選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識——「四靈」:吉祥的象徵
一些需要知道的中國文化常識,不收藏太可惜了!
文化常識備考(二)
馮文新整理語文古代文化常識試題(四)

TAG:文化 | 常識 | 文化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