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傷寒的一種方法 - 中醫學習 - 民間中醫網 -
08-01
我是初學。開始讀傷寒, 我買來了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的白文本《傷寒論》《金匱要略》,自己又列印了《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我嘗試今本和古本互相參校來讀,竟然發現這是一個好法子。據古本左盛德序言,仲景原書凡十三稿,今本來源於宋本,傳自王叔和所得第七稿,而桂林古本則為第十二稿, 其餘諸稿皆亡佚。 桂林古本為左盛德弟子羅哲初之子羅繼壽1956年獻出,1960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流通,但印數不多,1980年再版,流通不過數十年。而前此一千多年流傳的第七稿雖殘缺,并迭經歷代編次變動,和足十六卷本的桂林古本面目已大不同, 但是歷經歷代醫家註解闡釋,發掘出的經驗和理論非常寶貴,這是桂林古本所沒有的。我想利用桂林古本之全,和宋本的注釋的豐富,結合兩者,來學仲景。我的讀法, 首先是自己重新來校閱一遍古本和今本的異同,對應條文,標別差異。庶免於簡單的訛錯之不察,又可資借鑒歷代諸家對宋本所存條文的註解和闡釋。這裡列出初發現的幾處今古本不同,和我的看法,就正於方家。1. 關於少陰病之四逆散和四逆湯今本四逆散,用甘草、枳實、柴胡、芍藥四味。今本四逆湯,用甘草、乾薑、附子三味。桂林古本四逆散、四逆湯均用甘草、乾薑、附子、人蔘四味。今本的其他散與湯用藥往往一致。今本四逆散與四逆湯用藥不同,仲景取散名當不如是,故今本四逆散錯甚。今本四逆湯和古本四逆湯相較,缺人蔘一味,尚在可宥。我還沒有讀過本草,但通讀少陰篇可見附子是救逆溫寒的主葯,諸四逆輩無不用附子。而少陰病,脈微細,用人蔘也是合理。 今本317條「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通脈四逆湯方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蔘二兩」。觀通脈四逆湯的用法「利止脈久不出者,去桔梗加人蔘二兩」,正是由於利止而脈仍不出,氣虛急用人蔘來吊氣通脈,則重用人蔘,乃增加二兩。古本通脈四逆湯則本有人蔘二兩,用以對治「脈微欲絕」。孫中堂在《尤在涇醫學全書》篇末評點尤在涇學術思想,說尤在涇解少陰病之四逆散「認為四逆散與小柴胡湯有異曲同工之處,二方具有輔正逐邪,和解表裡的功效特點;因為少陰為三陰之樞機,猶如少陽為三陽之樞機通理,邪氣居於少陰,有可進可退、時上時下之勢,其在外內之間,正宜和解而分消之法,使邪氣半從外散而半從內消。所以四逆散中『用柴胡之辛,揚之使從外出;枳實之苦,抑之使其內消。而其所以能內能外者,則樞機之用以多,故必以芍藥之酸益其陰,甘草之甘養其陽……四逆之柴胡、枳實,猶小柴胡之柴胡黃芩也;四逆之芍藥甘草,猶小柴胡之人蔘、甘草也。……特以病有陰陽之異,故用藥亦分氣血之殊也』(《傷寒貫珠集?少陰清法》)」 祝味菊《傷寒質難》認為少陰病為抵抗不足,治法始終宜溫,姜附得其所哉。鄭欽安三書我還沒有看,但其宗趣大抵重視辨病之陰陽,然後用藥就有方向。虛寒用溫壯之葯,方向是不錯的。祝味菊可謂得火神派之精髓。尤在涇的辨少陰少陽樞機之理是不錯的,但是少陰雖為樞,但其病一派陰寒之相,用乾薑附子是不錯的。但是尤氏崇古好古,惜所得之本為宋本,其中四逆散為甘草、枳實、柴胡、芍藥配方,乃強為解說。可見古人讀書不得善本之苦處。2. 關於厥陰病之麻黃升麻湯今本357~359條: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麻黃升麻湯方麻黃二兩半(去節,甘溫) 升麻一兩一分(甘平) 當歸一兩一分(辛溫) 知母(苦寒) 黃芩(苦寒)萎蕤(甘平)各十八銖 石膏(碎,綿裹,甘寒) 白朮(甘溫) 乾薑(辛熱)芍藥(酸平) 天門冬(去心,甘平) 桂枝(辛熱)茯苓(甘平) 甘草(炙,甘平)各六銖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主之。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方乾薑(辛熱)黃連(苦寒) 黃芩(苦寒)人蔘(甘溫)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桂林古本: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人蔘附子湯主之;不差,復以人蔘乾薑湯與之。人蔘附子湯方人蔘二兩 附子一枚 乾薑二枚(炮) 半夏半升 阿膠二兩 柏葉三兩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納膠烊消,溫服二升,日再服人蔘乾薑湯方人蔘二兩 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右五位,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溫頓服之。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黃升麻湯主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主之。麻黃升麻湯方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 知母一兩 黃芩一兩半 桂枝二兩 白朮一兩 甘草一兩(炙)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方乾薑(辛熱)黃連(苦寒) 黃芩(苦寒)人蔘(甘溫)各三兩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今本有錯抄漏抄,誤植麻黃升麻湯於357條。今本麻黃升麻湯藥十四味,古本只七味。今本立方繁蕪,不似仲景之嚴謹簡潔,我以為非仲景法。當從桂林古本。其立方不同於古本乃由於誤植於357條,後世必有醫家發現方證不協,而加減之。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對麻黃升麻湯的解釋,也是其理似通,而葯不對。乃強為解說,不免穿鑿。明儒有前後七子,復古擬古,推尊漢唐;清代儒學有漢學一派,凡漢皆好。我也是崇古派,信而好古,每覺「斷碣殘碑留意讀,尚余秦漢好文章」,但是於明顯不通處常疑之,並不敢輕信。3. 編次問題參校桂林古本,蓋今本之《辨痙濕暍脈證第四》乃王叔和編次,抑或為林億等重訂,非復仲景原意。其中痙病采自古本十二卷《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今本《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全采自古本十二卷《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證並治》今古本皆有《傷寒例》一篇,但今本所缺甚多。所缺內容散在今本之15~20卷(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各卷),但今本15~20卷有重複引用六經篇條文的毛病。可見今本15~20卷乃後人根據讀書法類編而成,非復仲景原書編次。今本脈法兩篇內容全部來自古本,但條文次序全不同,尚缺不少條文,比如望診法古本有今本無。古本第二卷中,寸口脈和趺陽脈條文集中分類,羅列先後;今本則相交錯。古本有奇經八脈條文,為今本所無。古本之《六氣主客第三》篇為今本所無。六經病條文今古本相同較多,亦有大段古本所有而今本所無者。古本之第四五卷,其中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篇分類論溫病、傷暑、熱病、濕病、傷燥、傷風、寒病之脈證並治;因今本所無,明清以來,吳又可、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諸醫家,以為仲景傷寒雜病論散佚不全,缺失傷寒以外外感病的治法,故另立溫病學說以與傷寒論分庭抗禮, 乃有溫病學派之興起。我在網上找到了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號稱全本,奇怪沒有人來評論,只發現有台灣張順晶中醫師的一篇論文 《由趙本〈金匱要略〉考證〈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之真偽》,其結論說「由於目前可據資料有限,無法再作更進一步的追查,本文依前述資料考證結果,尚不足肯定《桂林借古本傷寒雜病論》系仲景在其自序中所述的原本《傷寒雜病論》,然桂林古本較現行趙本傷寒、金匱更為接近仲景原書的風貌,則是可以斷言的」。張順晶中醫師從趙本《金匱要略》入手校對《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我以為林億編次《金匱要略方論》時所發現的雜病殘卷只得三卷,其中上卷論傷寒,和傷寒論內容重疊,乃刪去重疊的內容,將餘下的內容重新編次,名曰《金匱要略方論》。可見今所傳《金匱》本來就是殘缺甚多的遺文,復經編次打亂,據此和號稱全本的《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參校,是很難定其是非的。今本殘缺,面目全非其舊,此無疑義;但現在羅氏獻出全本,即使確實是仲景真傳,亦無人能判定此系真本而非偽托,原因就是今本《金匱》和仲景原書差別實在太大。我認為從殘缺較少的《傷寒論》入手校對比較合理,尤其是前兩篇脈法,以及六經病脈證並治更容易分辨。我以為世間自有高明之士,具方家法眼,能辨別真偽。比如一個人的水平和仲景差不太多,而且對仲景的風格非常熟悉,對於今本所缺,古本所有的條文,假設為偽托,如果偽托的水平不高,分析病理不合理,或者方不對證,那麼肯定很容易辨別; 如果偽托的水平很高,分析病理合理,方對其證,但是組方用意風格迥異,也可以辨別得出,但是要非常熟悉仲景經方神韻的人才可以辨別; 如果其理法方葯,均合理,但系今本所缺,那麼還要能夠深通仲景意蘊的大家分析其條文,最好實際檢驗其方之效,自然能分辨是否仲景法。如果足十六卷的桂林古本確系仲景家傳第十二稿無偽, 則其優於前所傳千餘年且殘缺割裂之第七稿遠甚。當有傷寒名家來為之註解闡釋。孫思邈沒有見到此本, 成無已也沒有見到,張志聰沒有見到,吳又可、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沒有見到,徐靈胎、柯韻伯、尤在涇、陳修原、唐容川沒有見到,鄭欽安、祝味菊、惲鐵樵、曹穎甫也沒有見到。胡希恕、劉渡舟有可能見過,但是沒有看到他們的評述。我沒有看到《傷寒來蘇集》,剛剛買到孫中堂主編的《尤在涇醫學全書》,還只看了孫中堂的介紹文字,已經深深佩服尤在涇讀解傷寒的高深功力。設使尤氏得見此桂林古本,必當如獲至寶;設使能得尤氏註解評閱此本,那是怎樣一種美妙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美國流感致5萬人死,中醫止咳藥受人青睞
※道家思想對中醫學理論發展的影響源流考 - 旭日東升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中醫為什麼會落後於西醫?
※傳艾人孫國勇:弘揚中醫藥 助力大健康
※當代傑出的中醫學家——蒲輔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