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年俗遭遇「霾伏」 今年煙花仍燦爛?·每日商報

當年俗遭遇「霾伏」 今年煙花仍燦爛?
2014-01-23

與貼春聯、守歲、拜年等習俗一樣,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是春節的「傳統項目」。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程度加劇,2013年更是爆發了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的霧霾天氣。眼下臨近春節,關於煙花爆竹「禁」與「放」的話題再次引起熱議。

與往年不同的是,越來越多民眾開始認同環保春節的理念。一些地方政府也適時出台了緊縮煙花爆竹燃放的新規。專家認為,傳統習俗源於人們的需要,應隨著社會變遷而變化,但對於傳統習俗不能採取剛性管理,而應通過引導推動發展。

各地:還能不能放煙花?

「空氣問題在我的建議里,排在第一位。」參加今年浙江兩會的人大代表朱鍾毅如是說。在各省市正在召開的地方兩會中,空氣污染成為代表和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寧波市政協委員錢國英近年來一直關注空氣污染,今年是她第四次提出禁止燃放煙花的建議。她同時提議,環保、城管、工商、文明辦等政府部門應共同研究並出台系統的限放煙花爆竹的政策。

自去年12月以來,浙江的一些地市也陸續出台了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的新規。

河北省廊坊市禁止今年春節期間在市區設煙花爆竹臨時銷售點,只在市郊有幾家固定銷售門店。北京市則要求,春節期間如遇到空氣重污染橙色、紅色預警,煙花爆竹零售網點要停止銷售煙花爆竹,批發單位也要暫停配送。

而杭州市區今年只允許在除夕、初一、初五和十五四天內燃放煙花爆竹。江蘇省揚州市、張家港市則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武漢市今年除了下髮禁令外,還加大巡查力度,鼓勵市民舉報。只要舉報屬實,每起給予最高2000元獎勵。

一些環保志願者也加入到了倡導隊伍中。在杭州市,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環保志願者專門錄製了環保詩,做了宣傳綬帶,向來往路人發出倡議,過一個不放煙花爆竹的春節。「空氣沒有特權,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一位志願者告訴記者。

「空氣質量」PK「過年氣氛」

過一個更加環保的春節,得到了越來越多民眾的認同。但是若談到限制煙花爆竹燃放,一些人便產生了複雜情緒。在他們看來,燃放煙花爆竹一直以來是春節的重要內容,春節如果不放煙花爆竹,便少了不少年味。還有一些人認為,煙花爆竹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不能隨意變動,更不能破壞。

然而,近年來,空氣污染加劇,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在過去一年中,自年初至年末,由北向南,霧霾波及整個中國。

據了解,此前,北京市向市民發放了6萬份調查問卷,有69.4%的市民贊成適度放開煙花爆竹燃放。當年,北京市煙花爆竹由「禁」改「限」,被認為是對民俗和民意的尊重。而在2013年年初,北京一家媒體通過在線調查發現,有67.05%的公眾認為「空氣質量」比「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氣氛」更重要。

記者在杭州隨機採訪了近30位市民,超過8成市民贊成在春節期間嚴控市區煙花爆竹燃放。杭州市民李大姐說:「春節就是圖個喜慶。過年的方式多種多樣,也不僅僅只有放煙花爆竹。現在霧霾這麼厲害,再不限制煙花爆竹,估計過年就得天天戴著口罩出門了。」

目前,儘可能地減少煙花爆竹對空氣造成污染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共識。

國家煙花爆竹標準化委員會核心專家成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趙家玉說:「全國各地的煙花生產商正在積極研發環保型煙花,將爭取在兩三年之內,使環保型煙花佔到總數的七八成。」

不燃放或少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主動選擇,模仿爆竹聲光電效果的電子鞭炮眼下成為市場的新寵。「淘寶指數」顯示,「電子鞭炮」最近七天的搜索指數環比增長108.5%,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01.9%;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數環比增長84.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71.0%。

上海市民王芬去年春節前就購買了電子鞭炮過大年,今年她打算將這串電子鞭炮循環利用。「電子鞭炮既安全又環保,還能掛在門邊做裝飾,一舉三得。」

傳統文化也要與時俱進

煙花爆竹「禁」與「放」的爭議背後是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較量。相關專家認為,傳統文化固然重要,但也應該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該與時俱進。

「放鞭炮是傳統民俗,圖的是吉祥、喜慶和歡樂。」浙江省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社會學家楊建華說,「但眼下的環境嚴重地影響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從這個角度講,為了更好的環境,應該少放甚至不放。」

相較而言,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蕭放更贊同柔性的倡導。在他看來,傳統習俗是民眾精神生活的需要,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都是一個人所必需的。「對於傳統習俗採取剛性管理可能適得其反。對於政府部門而言,更為重要的是發現老百姓的需要,適應老百姓的需要,通過引導宣傳和彈性管理推動社會的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全國各大城市因燃放煙花爆竹而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事件逐年上升。1988年春節後,反思之聲漸為高漲。當年,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即提出,要加強煙花爆竹的生產和燃放安全。自1989年起,一些地方以法規形式頒布煙花爆竹管理辦法,對生產、運輸、銷售等環節予以控制。但缺少爆竹聲熱鬧的春節,卻被不少百姓評論「缺少年味」。一時間「煙花解禁」的呼聲越發高漲。

2004年北京市「兩會」期間,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修改《禁放規定》的建議,為「禁」改「限」提供了制度性的思路。據有關統計,在爆竹聲中度過2005年春節的「開禁」城市數目達106個。到2006年底,全國有200多個城市實行了「禁改限」。

2006年1月21日,國務院出台《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以更高層階的行政法規,建立起生產、經營、運輸和舉辦焰火晚會等活動的行政許可制度,並進一步規範燃放安全問題。

但是,法律的精心設計仍面臨實施難題。

2013年,在持續而廣泛的霧霾天氣影響下,更多的人開始贊成對煙花爆竹燃放的控制,人們心中的天平開始由「過年氣氛」向「空氣質量」傾斜。

2013年11月21日,中央紀委也正式下發《關於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嚴禁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國有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用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煙酒、花卉、食品等年貨節禮。

回顧監管政策由放任到禁止再到限制的近20年變遷,可以清晰看到傳統民俗與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之間的衝突與博弈。

煙花是禁是限,仁智互見,難有定論。但不少專家認為「這不是件壞事」。「在爭論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百姓的民主意識、環保概念越來越強。不管是否禁放,這都是一種進步。」有專家認為,在對民俗的保護與社會秩序的維護間必然存在著平衡點,能否找准平衡點,也是對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考驗。

煙花爆竹的

「禁」「限」之爭

新聞鏈接

本版文字均據新華社

推薦閱讀:

當年紀漸長時,做到這三點愛情才會長久!
當年罵周星馳好像一條狗的,到底是哪一個導演?
想當年丨《大明王朝1566》:在史冊里,在人心裡
劉曉慶當年到底有多美(圖0
當年徘徊者癱瘓中國兩個軍區防空能力,如今咆哮者靠近南中國海*

TAG:煙花 | 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