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親手毀掉了孩子的專註力,卻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發脾氣!拯救孩子專註力,家長必學乾貨!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聰明,正是專註。一個人沒有專註力,做事情只是蜻蜓點水,再聰明的人也很難做成什麼像樣的事情。

一個孩子沒有專註力,進最好的學校,選最好的老師也無濟於事,因為他耐不下性子,坐不住凳子,自然也就更難在學業上有所精進。

怎麼才能培養孩子的專註力呢?

一、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適合專註學習的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講的就是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我們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如果周圍人都在你身邊刷微博聊八卦,而自己抱著一本育兒書看,是不是顯得太過不合群了呢?但是當我們進入了圖書館,周圍的人都在安靜的看書、學習,我們自然也就很容易的進入讀書的狀態。

孩子們相比於我們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如果家中的環境是嘈雜的,父母之間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電視機里播放著爺爺奶奶喜歡的家庭倫理劇,孩子坐在一邊心裡肯定是難以安定下來的。

那麼是不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單獨的學習房間,就萬事大吉了呢?

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單獨的房間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房間的布置也有講究。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一位朋友,她把孩子房間布置得的確很好看,五顏六色的,以橙色、紅色、亮黃色為主,到處都能看到可愛的卡通圖案和有趣的玩偶。

朋友也是用心良苦,但是這種房間並不適合孩子學習。

如果想讓孩子有個利於專註的學習環境,孩子的視野里最好是一些有安靜、舒緩作用的顏色,比如藍色、白色、米色等等,越整潔越簡單越好。

二、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完成作業的計劃和目標

定計劃的主要作用是能讓孩子心中有數。

很多孩子在寫作業時總是拖拖拉拉,經常因為有些科目不想做,或者是心中惦記著出去玩。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時間概念和一個可執行的計劃。

根據孩子的情緒、時間、精力、興趣,幫助孩子設定一個固定的學習時間段,並且死守它,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個固定的學習時間裡,不出意外,雷打不動的按照計划進行。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孩子就會比較容易在這段時間內專註的去做他應該做的事情,也很容易進入到一個學習的狀態裡面去。

給孩子設立小目標是為了幫助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這件事情中來,讓孩子明確的知道,自己是有使命的,並為達到這個小目標獲取到成就感。

孩子們之所以很愛玩電子遊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子遊戲給了孩子特別及時的獎勵。每一個環節幾乎都有進度條,完成了這個環節的任務,馬上就能收穫到金幣、經驗或者鑽石、掌聲這類的獎勵。這些獎勵能更進一步的刺激孩子們去挑戰新的任務,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形式運用到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把成堆的作業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完成他們。

可以通過問孩子問題來確定這個目標:

1、我這段學習時間要做到什麼?(例如:背誦20個單詞、做一課練習題並爭取90%的正確率)

2、我需要多長時間完成它?

孩子們通過制定計劃、設定目標來提高專註力,節約時間。又能夠通過有規律的學習時間段提高專註力。越專註,孩子所需要的時間就越少,而時間規劃的越好,孩子也就越容易專註,是提升專註力的良性循環。

三、在孩子專註做事時,請不要輕易打斷

我見過一位媽媽,坐在孩子邊上看著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在做數學題,一道題做錯,就會用手去敲孩子腦袋一下。孩子在寫字詞,一個字沒寫好,也會去搶過孩子的作業本把這一頁撕掉。

這種做法也許暫時是能讓孩子學習成績有所提高,但同時讓孩子陷入恐懼之中,對孩子的專註力更是一種干擾。

孩子會因此而焦慮,它會躲進孩子的潛意識,讓孩子無法安心的去寫作業,因為他要隨時準備面對母親的責罵。

父母經常在孩子看書或者寫作業的時候進行另一種打斷,「你要不要喝點水啊」「你別把筆攥那麼緊」「看那麼久書了,過來吃點水果」……

孩子的專註力同樣被破壞了。

孩子很專註的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正是培養專註力最好的時候。如果不是十分嚴重的問題,父母大可讓孩子去做完它。

當然,如果是玩遊戲或看動畫片的話,之前約定的時間到了,父母還是應該及時的提醒孩子,並且堅守原則的。

四、不要嚴厲的斥責,多鼓勵孩子

日本有部電影叫做《導盲犬小Q》,裡面講述了一隻導盲犬從出生,到死亡的故事。

一隻活潑好動的幼犬是如何成為一隻專註力極高的工作犬的呢?

影片中,訓導員會一遍一遍的給受訓的導盲犬發出簡單、直接、無歧義的指令,並且一遍一遍的跟著受訓的導盲犬去練習怎樣過馬路,怎樣走台階。每當導盲犬做對的時候,都會很開心的鼓勵它「good!good!」。

舉出這樣的例子,絕對無意冒犯家長朋友們和孩子們,只是想說明尊重、信任、鼓勵所帶來的影響。

我們國家的孩子,經常缺少的就是尊重、支持和表揚。

當學習、作業給孩子帶來的,永遠都是父親的責罵和母親的嘶吼,他很難能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

比較明智的辦法就是及時給與孩子積極的、正面的反饋。

比如孩子寫了一篇生字,不要急於去挑哪幾個字寫的不好看,寫的不認真,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積極性也會很快下降。

如果挑出一個寫的比較好的字,告訴孩子:「這幾個字寫的非常的好,橫平豎直,乾淨整齊。看得出來很認真,也很努力。下次可以多寫出幾個這麼漂亮的字嗎?」,這種方法往往會有效果,在孩子下次寫字的時候,會有意識的去寫好,並把注意力放在橫平豎直和專註整潔上面。

通過以上內容不難看出,專註力培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讓孩子能夠靜下心來;一個是不打擾。

1.想要獲得專註的能力,先讓孩子學會安靜

想要獲得專註的能力,孩子要先學會安靜。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只有在心靜的時候才能自由思考,在心靜的時候,才能不被情緒打擾,專心於某物某事。

所以,在親子互動時,父母儘力營造一個寧靜的氛圍,不破壞、不逼迫,不命令,也不指教,而是去傳遞和分享,將平和的心境傳遞給孩子,將有趣的體驗分享給孩子,同時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動作——這便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安靜、專註的親子閱讀是和孩子一起體味安靜的極佳辦法。閱讀的時候,我會關上門,遠離手機,很認真地和孩子一起閱讀和互動。

另外,還有一些能讓孩子安靜下來的親子遊戲,比如傳統的「木頭人」遊戲,也都可以嘗試著多和孩子玩。

2.當孩子專註於一件事情時,不要輕易打擾他

有心理學者觀察發現,若一個孩子平常的活動大多是自主、自動的,這個孩子也會是意志自由的,能夠自如地控制自己身體的,動作的精度和協調更好,專註力當然也更高。

相反,如果孩子的活動總是被控制,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缺乏探索的慾望,意志力薄弱,身體也難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表現出來,即孩子的動作往往處於脫序、不協調的狀態,當然更無所謂孩子自身心靈的自由了。

通俗地說,就是在孩子專註於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擾他。當孩子持續處於自主探索的過程當中時,他的專註力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

然而,有不少父母卻經常在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過程中,做著影響孩子注意力發展的事情。比如,有些父母,就像這位媽媽一樣,經常在孩子聚精會神做一件事的時候著急地予以「糾正」,不停嘮叨;還有些父母,因為擔心孩子餓了,渴了,在孩子專心看書或者玩玩具的時候,不時地給他喂點吃的喝的。他們不知道,孩子注意力的維持時間在這一次次的打擾中漸漸變短了。

所以,想要孩子有較強的注意力,你還需要做到不打擾。即使孩子在發獃,或者在玩你看起來毫無意義的遊戲,你也不要隨意打擾。要知道,專註於這些事情對孩子專註力的培養非常有幫助。

以下介紹幾個能讓孩子安靜下來的親子遊戲,可以幫助大人小孩一起去體味獨處,去找到安靜祥和的頭緒。3個遊戲由易到難,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帶孩子一一體驗。

遊戲一:1、2、3,木頭人

1、關掉電視、離開手機,以及其他人為的聲響(電話、電腦、音響等等)。這對現在很多年輕父母來說,不那麼容易。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改變,那麼就聽一聽我的建議。

2、和家人、孩子一起玩一個類似木頭人的遊戲(一不準笑、二不準動、三不準露出小白牙),身體保持不動,注意看著遊戲中其他人的眼睛,放鬆。當然,這個遊戲可以有多重花樣玩法。比如一開始可以設定某個身體部位(頭、手、腳等等)不動,最後再是全身不許動。

3、跟孩子交流「安靜」的感覺。

Tips:4歲以上的孩子玩木頭人遊戲一般沒有問題。4歲以下寶寶,則可替換為模仿他所喜歡的某個動畫形象、玩偶動作等,孩子做起來更容易。至於每次遊戲時間,要考慮孩子的特點,玩得多了,則可逐漸延長。

遊戲二:聽,那是什麼聲音

1、首先同上,關掉電視、離開手機,以及其他人為的聲響(電話、電腦、音響等等)。找一個舒適的姿勢、舒服的地方坐下,或者與孩子並排躺著。

2、設定時間。開始閉上眼睛,聽聽四周都有哪些聲音。看看都能聽到什麼聲音。時間到,遊戲結束。

3、分享大家聽到的聲音。

Tips: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寶寶,因為他們的表達能力已經不受限制。此遊戲的展開不限地點,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在大自然中進行最佳。這種遊戲,容易訓練孩子的耳朵,讓孩子親近音樂,也有助於提高孩子感官的敏銳度,提升孩子的專註能力。

遊戲三:輕輕說話,輕輕走路

1、同上,遠離電子屏幕,放空自己。

2、和孩子一起靜下來,讓孩子待在房間內的一個地方,大人在房間的另一個地方,過若干時間(由大人控制),輕喚孩子的名字。聽到名字後,孩子以安靜的、輕輕的方式走到大人身邊。遊戲完成。

3、記得保持全程安靜。大人不喊名字,孩子不動。大人和孩子的距離,剛開始可以在一個房間,後面多玩幾次,可以待在不同房間進行。

Tip:看似普通的遊戲,其實在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身體協調能力。比如孩子不能拖著鞋子吧嗒吧嗒走路,需要安靜地走動才行。

關於專註力的常識,也分享給家長們:

專註力維持時間:

5-7歲15分鐘左右,

7-10歲20分鐘左右,

10-12歲25分鐘左右,

12歲以上30分鐘左右。

以此參照,當你抱怨孩子不專註時,先想想,是否我們的要求超出了這個年齡孩子的專註力維持限度?

孩子發獃的時候,也是一種內在的注意:作為父母,很容易看得到孩子對於外界的注意,比如看書、搭積木、學習等,但經常忽略了孩子對於內部的注意,比如看起來的發獃、無所事事等——這其實是一種向內的專註力。

父母若不理解,就很容易打擾孩子,比如在孩子沉浸在內部注意中時,去跟孩子說話、叫他回過神來,問他在幹嘛有沒有在聽等等。

特別提示:

給孩子的玩具不超過2個,更利於培養孩子專註且深入的遊戲探索。

把興趣和專註力的培養結合起來,做喜歡的事情孩子更容易投入;為孩子構建內在的安全感;創造良好的環境以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給孩子安排指示清晰及要求明確的事。

專註力是一種很寶貴的能力,越早給孩子養成專註的習慣,孩子就能越早受益,千萬不要忽視自己日常無意識的嘮叨和干擾,很可能會毀掉孩子的專註力,多點高質量的陪伴和訓練,一定可以拯救孩子的專註力。

推薦閱讀:

毛澤東晚年集中加民主監督的政治思想
十招輕鬆搞定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
崔玉濤談寶寶輔食??集中整理了,希望對各位寶媽有幫助??
TED演講集中英字幕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障礙及對策

TAG:孩子 | 拯救 | 專註力 | 注意力 | 乾貨 | 專註 | 脾氣 | 集中 |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