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學通:中國能否和平崛起
米爾斯海默與閻學通(資料拼圖)閻學通對話米爾斯海默:中國能否和平崛起?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邀請米爾斯海默教授(John Mearsheimer)與閻學通教授就「中國能否和平崛起」一題展開辯論。鳳凰大學問獲得閻學通教授授權,刊發辯論實錄與讀者分享。米爾斯海默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進攻性現實主義知名學者,同時也是「中國威脅論」的代言人。閻學通是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道義現實主義知名學者,早在1993年就曾撰文駁斥「中國威脅論」。本次辯論主持由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羅伯特·佩普(Robert Pape)擔任。辯論中,米爾斯海默提出在當今無序的國際政治環境中,沒國家能夠確保自己不受攻擊,唯有最大限度提升實力,才能生存下來。他分析指出,美國一路擴張與征服,才成就今天的超級大國地位,這是唯一生存法則,中國崛起也會如此。米爾斯海默預言中國將先在亞洲地區確立霸權地位,進而將美國逐出亞洲,他強調美國不限制中國發展是鬼話,一定會阻止中國統治亞洲。閻學通則表示,中國崛起的戰略選擇空間大得多,不必走美國暴力擴張的老路。他認為,中美之間難以取得互信,但可分享共同利益。而對鄰國,中國可以通過與鄰國一同分享中國崛起成果的方式,創造友好的外部環境。閻學通指出,重視道義與政治領導力,將為中國崛起贏得國內外的更多支持。他強調,在中國崛起之路上,核威懾與全球化將降低中美之間戰爭發生的可能性。而米爾斯海默則回應稱,中國在崛起過程中試圖做好人沒用,無論是鄰國還是美國,會越來越懼怕強大的中國。他分析稱講道義的美國正在四處引發戰爭,而未來講道義的中國則令人恐懼。在米爾斯海默看來,核威懾與經濟互賴難以緩解地區安全的緊張局勢。閻學通則回應稱做好人是否取作用要分對誰,對敵人永遠不管用,但對盟友是起作用的。他認為,中國要作負責任大國,就必須堅定,如果國力強大的中國優柔寡斷,將難獲鄰國信任。(編譯/李灝)以下是辯論實錄:羅伯特·佩普:今晚我們十分有幸邀請到全球知名的現實主義派國際關係學者米爾斯海默教授,與中國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閻學通教授,就一個當今國際關係研究中的核心議題--中國能否和平崛起,進行辯論。無序狀態下唯有最大限度提升實力,才能生存下來米爾斯海默:今晚我們探討的議題是中國能否和平崛起?相信在坐的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我一直認為中國不能和平崛起。我認為,當我們面對一個嚴肅的議題時,絕不能沒有理論支持,因為我們面對的議題實際上是一種理論上的假設,而我們又不能知道未來的事實。討論中國能否和平崛起,就是這樣一種情況,面對這種假設,我們必須提出一套令人信服的理論,要做到令人信服,這套理論必須先能夠合理解釋過去發生過的和現在正在發生的類似問題。我認為中國不能和平崛起,並非基於中國的文化因素或者國內政治因素等等,而是基於我們現行的國際政治體系。在這套體系中,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要按照相同的規律處理國際事務。那麼,我所說的這套理論到底是什麼?在當今無序的國際政治體系中,沒有公認的更高權威,也不存在秩序的守夜人,沒有國家真正清楚其他國家的真正意圖,也沒有國家能夠100%確定其他國家不會攻擊自己。這種情況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的相對實力,只有強大、有實力的國家在這一體制中才有可能生存下來。比如說美國,有多少美國人晚上入睡前會擔心加拿大、墨西哥或者瓜地馬拉會攻擊我們?答案是幾乎沒有人會這麼想。為什麼?因為相對於這些國家而言,美國太強大了。在這樣一種國際體系中,你能做到的是最大限度的提升自身實力,也就是說,一個國家首先要在一個地區稱霸;其次,這個國家要確保沒有其他國家能在這個地區稱霸,也就是保證沒有競爭對手的存在。美國現在已經在西半球稱霸,未來還要確保除美國以外,沒有國家能在東半球稱霸,同美國競爭。大家可能會質疑為什麼在我的理論中如此強調沒有競爭對手的存在。為什麼對美國而言,確保德國不會統治歐洲、蘇聯不會統治歐洲、中國不會統治亞洲,如此重要?如果德國、蘇聯統治歐洲,中國統治亞洲,對於美國而言,就意味著接下來,這些國家的影響力將能夠遍及全球。美國統治著西半球,也面對著西半球的安全威脅,美國的影響力也藉此遍布全球。中國意識到美國在全球的存在,但中國並不樂於見到美國的軍事基地建在自家門口,也不願意看到美國的航空母艦開到黃海上來,開到台灣海峽去,更不願意看到在自己的海岸線周圍布滿了美國的空軍和陸軍。中國樂於見到美國纏身於西半球的安全事務中,從而減少對亞洲的關注。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也有著同樣的邏輯。美國不希望中國將手伸向西半球,不希望中國插手波斯灣,美國希望中國能夠忙於處理本地區的安全局勢,這就意味著,美國希望看到亞洲還存在著除中國之外的其他勢力,這樣中國就沒有精力向美國的後院發展。中國不希望美國稱霸世界,因為如果美國稱霸世界,就會將手伸向中國的後院,這實際上也是美國現在正在做的,而且目前做的還不錯,未來也會持續這樣做。那麼,這樣一個沒有更高權威可以依賴的國際政治體系中,一個國家若想生存下來,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實力,就像我小時候在紐約常常聽到人們說的,做街區最壯也是最壞的傢伙,因為只有這樣,才沒有人敢惹你。美國的發展史充滿擴張與征服,這是生存的必由之路,中國崛起也會如此。回顧美國歷史,美國於1783年從英國統治下獨立。此時的美國由13個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地州組成。在隨後的70年中,美國開始了從大西洋通向太平洋的領土擴張,我們佔領了大量北美印第安人的土地;和墨西哥開戰,佔領了現在美國西南地區的大片領土;1812年美國入侵加拿大,隨後又擴張到加勒比海。美國的發展歷史上充滿了擴張與征服。在成功進行領土擴張方面,近代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像美國一樣。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大舉入侵蘇聯。在這之後的幾個月中,希特勒頻頻提起德國也要像美國在北美一樣在歐洲擴張領土。進入20世紀以後,在美國面前先後出現了四個潛在的競爭對手,德意志第二帝國、大日本帝國、納粹德國、還有前蘇聯。美國在這四個潛在競爭對手的瓦解過程中均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這些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國家,美國保持「零容忍」的態度。而自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所做的一切都在試圖保持其世界唯一超級國家的地位。通過分析美國從1783到現在的作為,我們總結出了上述理論,由此來分析中國未來變得越來越強大時,將會有何作為。我們這裡談論的並不是中國的今天和明天,我們討論的是10年、20年乃至30年以後的中國,那時中國的強大與今天的中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我們今天討論實際上就是那時的中國有可能怎麼做。中國會先建立地區霸權,後將美國逐出亞洲在我看來,隨著國力不斷增強,中國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建立地區霸權。因為從中國的角度看,在亞洲稱霸是理所當然也是勢在必行的選擇。中國人一定都記得在過去200年中,由於國力孱弱,中國是如何受到西方列強的欺辱。由於這段歷史記憶,中國對「落後就要挨打」的邏輯深有感觸,所以只要中國有選擇,它一定想要做那個街區里最壯最壞的傢伙,它一定會選擇做這個世界中最強的國家,而不是最弱的。試想一下,對於中國人而言,一個比日本強50倍的中國和一個比中國強50倍的日本,兩者之間有何區別?區別大了,沒有一個中國人不想中國能比日本強大50倍,而如果中國想要比俄羅斯、印度和日本強大50倍,那中國就是想要成為這一地區最強大的力量。難道這是因為中國是個邪惡國家?還是中國痴迷擴張?都不是。這是因為變強是中國在這一地區生存下來的最佳選擇,也是中國確保自己免遭他國侵略的最佳選擇。我們再次將目光聚焦美國,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並非出於偶然。美國的締造者們從一開始就希望建立一個強大的美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美國的安全。中國或早或晚都將意識到這一點。中國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將美國逐出亞洲。如果我是中南海的國家安全顧問,我一定會說對中國而言,美國離亞洲越遠越好,中國不喜歡美國堵在自家門口。在美國我們有門羅主義,1823年,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告訴歐洲列強,也許現在我們還沒有強大到可以把你們趕出西半球,但終有一天我們強大起來,那時我們一定會將你們趕出去,讓你們知道西半球不歡迎你們。門羅主義至今對美國仍有影響,如果中國觸及美國在西半球的利益,美國仍然會不高興。未來中國是否會有自己的門羅主義?當然有!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知道門羅主義給美國帶來的好處,門羅主義為何不會有益於中國呢?!當蘇聯試圖把核彈帶到古巴,美國很不高興。同樣的,美國坐在中國家門口,還在中國的後院培植自己的力量,中國怎麼會高興?我認為面對這種情況,中國除了不高興,還會選擇,中國想要突破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封鎖,中國就會這麼做,目的就是要在自家門口稱霸,消除後院的其他競爭對手。這就是在我看來,中國強大以後會做的事情。美國不限制中國發展是鬼話,一定會阻止中國統治亞洲那麼,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就是美國會怎麼應對。理論和現實都清晰地告訴我們,美國對競爭對手毫不留情,美國會花大力氣限制中國的實力增長,美國會像阻止德意志第二帝國、大日本帝國、納粹德國還有前蘇聯統治歐洲或是亞洲一樣,阻止中國統治亞洲。如果不是這樣,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目的會是什麼?中國不會相信美國的解釋,不會對中國的發展做出任何限制,這種解釋是典型的美國式偽善,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會相信這套鬼話。這套戰略的目的就是限制中國,而且中國越強大,美國對亞洲的重視就越高。中國為了自己的安全一定會將這種干涉主義趕出亞洲。這就是中國不斷強大之後會發生的事情。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嗎?不是;戰爭是可能的嗎?是的。開戰將為這種摩擦局面畫上句號。戰爭將有可能在台灣海海峽、朝鮮半島、南海或者就是釣魚島爆發。當然,我所討論的一切都是理論層面上的分析。大家都知道,沒有任何一種社會科學理論是無懈可擊的。我們在社會科學中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試圖解釋這個複雜的社會發生的複雜的事情,盡量讓這些複雜的事情看起來有道理。當人們想知道中國崛起以後會發生什麼的時候,缺乏一套理論是不可能做出合理的預判的。理論總是將現實簡單化,我們所關注的一些因素,往往都能夠產生顯而易見的影響力。所以像我一樣的現實主義者在構建一套理論時,會更多關注實力對比、力量結構,而國內政治往往被忽略。但在現實政治中,國內政治也會時常產生影響,這就是為什麼我的一些理論有時也是錯的。在我看來,一個理論能夠達到75%的正確率,只有25%的部分是錯的,那這就是一個優秀的理論。如果今天我的理論中也有25%是錯的,我希望中國不能和平崛起的那一部分預言屬於這25%。謝謝大家。中國崛起戰略選擇多,不必走美國暴力擴張老路閻學通:在我參加今天的辯論之前,有人問我,你和米爾斯海默,兩個現實主義者之間的觀念上如此接近,能有什麼可辨論的呢?不得不承認,作為現實主義者,我和米爾斯海默教授有很多共同的假定。米爾斯海默教授剛剛向我們闡釋他的理論推演。首先,在一個無序的世界中,所有國家都需要自保;因此,軍事實力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我們不能確信他國的動機;所有國家的終極目標都是生存;所有國家都想最大限度的確保自己的安全;這就是為什麼未來中美之間的安全困局是不能迴避的現實。這一理論是建立在分析歷史規律的基礎之上。我想對這此理論假定的理解上,我和米爾斯海默教授之間沒有太大差別,這就是今天我們倆能夠進行嚴肅而有意義的辯論的基礎。我們不需要對這些理論假定進行辯論,我們要探討的是在這些假定的基礎其的邏輯分析和事實。米爾斯海默教授的部分觀點,我是贊同的。首先,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想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中國希望成為世界第一,而奧巴馬總統也清晰地闡明了美國的立場,美國絕不接受當世界第二。這就是說美國不會允許任何一個國家和它平起平坐。其次,任何一個國家在成為世界領導者之前必須先成為地區領導者,這也是一個不爭的規律,這是客觀順序而不是策略選擇。最後,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有諸多戰略可供選擇來維持或提升自己的地位。美國可以採取遏制、顛覆以及再平衡等等手段,而中國可以選擇韜光養晦、也可以選擇承擔更多國際責任,甚至是選擇戰爭。以上是我們的觀點相似之處,而接下來我要著重闡述我們之間的不同點。首先,在崛起戰略的選擇層面上,中國和美國有著不同的理解。相信大家通過米爾斯海默教授的講解,已經十分了解美國在歷史上是如何通過軍事暴力手段獲得如今超級大國、而且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的。米爾斯海默教授認為美國發跡史意味著中國若想崛起也沒有其他戰略可選擇,中國將不得不沿襲美國的做法。顯然,在我看來,在通向世界領導者的道路上,中國可以有很多的不同戰略選擇。我們看到,在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美國對付蘇聯主要靠遏制戰略。這顯然不同於殖民時期,英國與法國爭霸的做法。英法之間競爭戰略的是看誰能擁有更多的殖民地。美國與蘇聯爭霸時沒有效仿英國爭奪殖民地的戰略,美國採取的是贏得更多盟友的戰略。競爭的結果是,擁有更多盟友的美國贏得了冷戰的勝利。我想,如今中國可以不效仿美國,和當年美國可以不效仿英法是一樣的。既然冷戰時美國選擇了不同於英法的戰略爭霸成功,今天的中國為什麼就不能通過選擇不同於美國的崛起戰略,最終成為世界領導者呢?中美之間難互信,但可分享共同利益實際上,《人民日報》10月26日刊發的習近平的講話內容,明確闡述了中國的戰略目標。習近平強調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要推進周邊外交,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這和此前提出的為經濟建設營造和平環境的目標已有不同。新戰略強調營造友好的周邊環境,使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民族復興持友好態度。外交目標由賺錢轉向交友。這和此前中國一直採取的美國為重中之重的外交策略有了很大不同。外交上的美國為重中之重原則意味著,如果美國與中國周邊國家發生矛盾,中國不會支持反對美國的一方,中國採取中立,甚至可能站在支持美國的一邊。這就意味著中國無法贏得周邊國家的友好與支持,因為很顯然,美國不能和中國的每一個鄰居都做到友好相處。這個外交戰略還提出,建立三個次區域經濟合作區,中亞絲綢經濟之路帶、東南來的海上絲綢之路,南亞的中印緬孟經濟走廊。中國提出了與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擴大安全合作。中國的戰略邏輯是,首先尋求共同利益,而非急於建立互信。相信在座的人都聽過我和其他一些學者就中美互信問題進行的討論。在我看來,中美之間不需要互信,因為1989年以來中美之間從來就沒有相信過對方,就像米爾斯海默教授此前分析的一樣。我不認為中美之間能夠有互信,但我相信,中美之間有著共同利益、互補利益,也有衝突性的利益。基於共同利益和互補利益,中美可以開展積極合作;基於衝突性的利益,中美可以開展預防性合作。習近平講話提出要有講情誼和道義,這意味著中國將重視與鄰國的友誼和認同。過去有一段時間,一些人認為在全球化時代,中國外交不需要區分敵友,事實上,中國也的確不區分朋友和敵人。做個比喻,大家就明白為何中國不分敵友的外交走不下去了。如果一個男人對所有女人都同樣地好,那麼這個男人就不可能有老婆。現在中國開始強調對國家間友誼的重視,這意味著中國對友好的國家和不友好的國家將採取不同的態度。最後,中國強調要讓周邊國家通過中國的發展獲得實際的經濟利益。這和過去中國所強調的平等互利有著很大不同。中國願意使周邊國家通過中國的發展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在我看來,如果中國讓鄰國獲利中包括了安全保障利益,中國就更容易獲得鄰國的友誼與支持。所以說,中國的總體戰略就是同鄰國建立「命運共同體」關係。在我看來,「命運共同體」帶給中國與鄰國的友好關係遠比經濟自貿區、共同市場、軍事同盟更為牢固和深入得多,因為命運共同體將加深中國同鄰國在經濟、安全、政治等多領域的一體化程度。中國希望通過讓鄰國獲益的方式,在民族復興大業上爭取到更多的政治支持。中國若想實現民族復興,就需要這種政治上的支持,就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道義助中國贏得國際朋友,獲得更多國內支持我和米爾斯海默教授的進攻性現實主義觀點還有一處不同,就是對道義的理解。在進攻性現實主義看來,道義沒有任何作用,但在我看來,道義十分重要。道義具有增強國力的作用,因為道義可以加強與鄰國的友好關係,獲得更多的國內支持。由於人們對道義有著不同的理解,不同領導人也因此採取著不同的外交戰略。小布希和柯林頓的選擇不一樣,鄧小平和毛澤東的做法也不一樣,我相信習近平也會採取和胡錦濤不一樣的外交策略。對於進攻性現實主義而言,國力的基礎是軍事實力。對於道義實在主義而言,政治領導力是國力的基礎。當然經濟現實主義會把經濟實力視作國力的基礎。政治領導力的強弱決定了國家戰略的選擇。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中國尚處於弱勢地位時,中國參與很多戰爭,這是毛澤東的選擇。小布希比較喜歡採用軍事手段解決問題。但胡錦濤執政的中國沒有進行任何戰爭,柯林頓執政的美國對戰爭相對謹慎。中國弱的時候更動武比強大後多,中國越來越強,變得更加珍惜和平。我們應該注意到,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沒有捲入過世界任何一場戰爭。核威懾與全球化降低戰爭發生可能性回到我們今天的議題,中國能否和平崛起。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者,我想說,沒有人能夠保證中國在崛起過程中不會被捲入到戰爭中去。也正是因為這個現實原因,習近平才提出了要有底線思維,同時強調深化軍事鬥爭準備。但我又不像米爾斯海默教授那樣悲觀,過分擔心中美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在我看來,中美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很小。第一個原因是核武器。核武器既然能夠阻止美蘇直接開戰,那麼阻止中美直接開戰的可能性也很大。核國家之間的戰爭已不僅僅是進行一場戰爭這麼簡單,它意味著人類的滅亡。第二個原因是全球化。很多人都質疑,法德之間的經濟相互依附(economic interdependence)並沒能阻止兩國間的戰爭,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當今的全球化已經和以往的經濟雙邊相互依附互賴大不相同了。以往的經濟雙邊相互依附加強了雙方依附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而全球化則是一方面加強了雙方經濟相互依附的敏感性,這意味著雙方都要警惕發動戰爭所要付出的代價,同時全球化減弱了經濟相互依附的脆弱性,減少用軍事手段維護市場的需求。例如,中日交惡,中國如果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打擊日本經濟,此時日本並非只能依賴中國市場,日本可以將自己的投資和貿易轉向其他國家,全球化為日本資本和商品進入其他國家提供了便利。全球化實際上使得日本的經濟抗制裁能力增強,日本沒有必要在遭受中國制裁時,選擇動用軍事力量來保護在華利益。我認為,中美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即使兩國相互制裁,兩國也可以找到其他可替代的貿易和投資市場。所以我認為中美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當我們討論中國是否會和鄰國發生戰爭時,我們首先要先對「和平崛起」進行定義。在我看來,和平崛起意味著中國不發動戰爭,但這絕不意味著當別人打我們時,我們國為堅持和平崛起的原則所以任你怎麼打都不還手。中國一定會反擊,中國從來不將反擊看作是一種打破和平的行為,因為中國是先遭到攻擊的。最後我想說,在進攻性現實主義和道德實在主義之間另一大區別就是,是對中國崛起過和所做的預測時間不同。米爾斯海默教授預測的是中國崛起在未來20、30年的事,而我只預測到2023年,也就是未來10年的事。從某種意義上講,我的理論所要經受的檢驗要比米爾斯海默教授的現實得多,畢竟他的理論要等20、30年以後才能等到最終檢驗,而我的則在10年內就得接受歷史的檢驗。謝謝大家。(本文經閻學通教授授權鳳凰大學問刊發,未經允許,禁止轉載!)1網友評論分享到:老FH111804 |我的微博 |個人中心 | 退出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
發表日期:2013-11-30 05:38:11鳳凰網浙江省寧波市網友:zhouyongcheng2013面對美國、日本的肆意挑釁,韜光養晦已不可持續了。怎麼辦?強黨強軍、發展科技、發展經濟、穩固國內、團結友邦。[0] | |
發表日期:2013-11-29 20:01:08鳳凰網上海市楊浦區網友:余好東人之初心本善。從人類數千年發展史來看。不論是中國的戰國時期,還是冷戰以前的世界各國的爭雄,發展到今天,人類的本性沒有變,使世界每個人過著美好的生活的人性觀念沒有變也不會變。所以己所勿悅,勿賜於人的世界觀必定會變成全世界人民的共識。祝全世界人民共享和平,幸福,世界大同的美好生活。[1] | |
發表日期:2013-11-29 18:22:55鳳凰網江西省南昌市網友:jxncsunny別忽悠==========================================美國的強大是因為從不第一個和另一個大國PK!因為他知道,那會讓其變成二流國家。[1] | |
發表日期:2013-11-29 18:12:36鳳凰網山東省濟南市網友:游天下天天爽想起一句名言:前景光明,道路曲折?[0] | |往期回顧
第79期林毅夫:有為政府對轉型國家尤其重
第78期許小年:成功改革意義遠超革命
第77期沙龍:重溫鄧小平改革智慧更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