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讀史】假如沒有千歲丸的上海之行 明治維新也許不會發生<div><br></div>

假如像日本千歲丸從中國汲取教益一樣,中國也能夠很早學習借鑒日本經驗的話,中國的近代史會不會被改寫呢?

有兩艘船對近代日本的國家走向產生了重要影響。一艘是1860年橫渡太平洋的咸臨丸,讓日本親眼觀察一個完全不同的文明國度;另一艘就是1862年訪問上海的千歲丸,它驚醒了日本,推動了日本的變革。

自千歲丸起航,高杉晉作就開始生病。航行中遭遇狂風暴雨,同行者都很悲觀,認為凶多吉少。但是高杉仍然堅持每天寫日記,並詳細記錄經緯度和航海技術,為後人留下了關於第一艘派往中國的日本官船千歲丸的翔實資料。

高杉晉作

千歲丸是一艘載重量為358噸的三桅木造帆船,原名為「阿米斯迪斯」(armistice),是日本花費洋銀三萬四千枚從英國人手中購買的。1862年5月29日,幕府派該船駛往上海。船上共有51位日本人,除了幕府官員,還有不少各個藩國選派的青年藩士,高杉晉作來自長州藩。

歷史上中日兩國曾有長期的交流來往,但是自17世紀70年代江戶幕府禁海之後,兩個多世紀里日本船隻再也沒有到過中國。千歲丸既承擔著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任務,也肩負著更多地了解中國信息的使命。

經過8天的艱苦航行,千歲丸終於駛進上海港,眼前的繁榮景象讓高杉晉作大開眼界。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此乃中國第一繁盛海港,歐羅巴諸邦商船軍艦數千艘停泊於江上,桅檣林立,填滿津口。陸上則有諸邦商館,粉壁千尺,殆如城郭,其雄大壯偉,筆紙難以表述。」

這一年高杉晉作23歲,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武士。但是這個23歲的年輕人「好讀書,漫遊天下,訪奇人偉士」,熱切地尋求富國強兵之道。上海外灘洋行雲集,外國商船在黃浦江來來往往,這一景象讓高杉晉作感到震驚,可是,當他上岸漫遊上海城內外時,很快就見識到了光鮮背後的骯髒無序——

「上海市坊通路之污穢難以言說。小衢間徑尤甚,塵糞堆積,無處插足,亦無人清掃。或曰,出市街即為曠野,荒草沒路,唯棺槨縱橫,或將死屍以草席包裹,四處亂扔。炎暑之時,臭氣熏鼻。清國之亂象,由此可知。」

19世紀中葉的上海外灘

高杉晉作喜歡中華文化,漢詩寫得很漂亮。可是眼前的中國與他想像中的文明大國完全不同,不但街衢骯髒,而且人民吸食鴉片,士兵敝衣垢面,槍炮粗陋,在廟裡棲身,軍械先進的外國軍隊卻可自由行動,這讓高杉晉作失望至極。

對上海的情況詳細考察以後,高杉認為,上海外灘之所以繁盛,「皆因緣於眾多之外國人商館,城外城裡亦多外國人商館」 。他注意到,中國人到處被外國人牽制著,「英國人、法國人在街上行走的時候,中國人都躲到道路兩旁為他們讓行。事實上,與其說上海是屬於中國的土地,還不如說是英法兩國的殖民地。在距上海1200公里的北京,中國的威風可能仍然存在。但是,提起我們所在地的上海簡直是慘不忍睹。這讓我想起呂蒙向宋太宗進諫時所說的『以親近,不及遠,豈不宜也』的名言。」

高杉晉作為中國感到悲哀,更為日本的未來憂慮:「雖然說我們是日本人,但是對於如此的局面也應該關心留意。因為這並不僅是中國一國之事。」

在高杉晉作看來,中國自古英雄輩出,節義之道也非常賢明,為什麼會衰微到如此地步呢?綜合上海的所見所聞和來自北京的各種信息,他得出的答案是,「他們不能製造凌駕萬里波濤的軍艦和制敵於數十里之外的大炮;他們國家的志士所著的《海國圖志》等已經絕版,只提倡固陋偏頗之說,因循守舊,苟且懶惰,空度歲月;他們只想著天下太平,沒有改變方針政策去製作軍艦大炮來防敵於敵國,所以才落得如此衰敗之境地。」

高杉眼睛裡看到的是凋敝的中國,心裡想的則是自己的祖國。8月3日,千歲丸啟航回國。在返航的日記中,高杉晉作總結考察上海之行,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日本若不迅速實行攘夷之策,最終將重蹈中國之覆轍。」回到國內後,高杉晉作把自己的日記輯錄為《游清五錄》,至今仍然是了解近代日本之中國觀的寶貴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參加千歲丸之行的日本人一共留下了六本著作,《游清五錄》只是其中之一,其餘五本的作者也都是日本各藩選拔出來的優秀青年藩士。他們富有朝氣,善於思考,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懷抱一顆憂國憂民之心。像高杉晉作一樣,他們都把這次訪華看成是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實地考察中國社會,並探求日本前途的好機會。因此,他們認真調查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狀況,與中國各界人士接觸,收集各類書刊、資料、地圖,詳細記錄上海之行的親身經歷和調查成果。

千歲丸

千歲丸讓這些年輕的武士們眼界大開。曾經令日本崇敬的中國,如今已不再是一個文明強盛的大國,而是千瘡百孔、不堪一擊。如果說,千歲丸在啟航之日承載的是對中國的憧憬和幻想,那麼歸國之時,千歲丸帶回來的便是中國的教訓:假如日本不銳意改革,發奮圖強,就會像中國一樣衰敗腐朽!

千歲丸的上海之行,使得日本的國家危機意識劇增。特別是那些充滿憂患意識的年輕武士們奔走呼號,謀求國家變革,在「尊王攘夷」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杉晉作更是成為了尊王討幕派領袖之一,他組建的日本第一支新式軍隊「奇兵隊」,是一支可靠的倒幕武裝力量。若非倒幕成功,何談明治維新。可見,千歲丸之行影響了整個日本在當時的國家走向。

很少有人注意到,就在千歲丸訪問上海的同一年,「京師同文館」在北京開學。這是清末第一所官辦外語專門學校,旨在培養外交和翻譯人才。它翻譯及印刷出版西方文獻,試圖成為中國政府了解西方世界的一扇窗口。遺憾的是,當時中國的視野里只有歐美國家,並沒有東瀛島國。假如像日本從中國汲取教益一樣,中國也能夠很早學習借鑒日本經驗的話,那麼,中國的近代史會不會被改寫呢?


推薦閱讀:

女生一個人去上海工作生活,有什麼需要注意和準備的地方嗎?
英記者來上海後驚呼:中國就是個神話
上海人均25塊可以喝一下午的咖啡店!
上海這位爸爸亂棍打死剛出生的可愛狗崽,網友炸鍋分兩派,竟有人叫好…
「上海耕樂堂」推介名家: 季樂勝

TAG:上海 | 明治維新 | 沒有 | 扶桑 | 讀史 | 假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