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進化論在心理學各領域的應用

(2007-11-05 11:32:47)標籤:知識/探索分類:我的心理學作為20世紀最偉大三大理論之一的進化論在生理機制方面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研究。甚至可以說它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沒有進化論,就沒有現代生物學。然而在個體的另一方面,心理機制上,進化論卻沒有那麼幸運,直到近20年,進化論才在心理學方面有所發展。要想研究進化論心理學在各領域的應用,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一個問題是,進化論是否對人的心理機制有影響?人,是由生理和心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在生理方面人無疑是受著進化論制約的,所以說,進化論是現代生物學發展的基礎。同樣的,幾百萬年的進化在人類心理上也必然留下了一些痕迹。經過自然選擇的過程,一些優質的心理機制能使人類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後代,使物種得以延續,而那些不適應環境挑戰的物種則不能生存。所以說,人的心理機制也必然受到進化規律的制約。其次,進化論心理學能否遊走於心理學研究的各領域?進化論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機制是長期進化選擇的結果。進化是為了適應,幾百萬年的進化必然不會只在心理機制的一方面或兩方面起作用,它的應用範圍應該是最廣的,心理學研究的各領域都可以部分地用進化論來解釋。解答完以上兩個問題,我們就可以放心地尋找實例來說明進化論心理學在各領域的一些應用。發展心理學:嬰兒在發育到一定階段後,母親就會對其斷奶,在這一過程中,母親總是趨於早斷奶,而嬰兒卻遲遲不願斷奶,以誇張的哭泣來要挾,使母親產生憐憫之心,重新給它乳汁。用進化論來解釋,這實際上是一種親子衝突。進化論心理學認為,這種衝突從懷胎時已經開始,嬰兒想從母親身上得到儘可能多的資源,母親與嬰兒共有50%的基因,所以她當然會給,但是她不會給予嬰兒超過給予自己。因為她與自己共有100%的基因。社會心理學:在社會認知偏見方面,進化論心理學也有著它獨特的解釋角度。為什麼人的社會知覺會有一些偏見呢?研究進化方面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在社會知覺中的很多偏見人類祖先適應環境的結果。比如,人們的社會知覺受外表吸引力的影響是因為女人的外表的吸引力與繁殖能力相關,而男人的繁殖能力則與健康、體力、物質資源的擁有量相關。進化論心理學家們相信,我們之所以擁有將他人自動分類的能力是因為我們的遠祖需要迅速地區分出一個人是朋友或是敵人。他們聲稱人類由於進化的需要,要很快地區分一個人是屬於內集團——即一個人屬於其中並與集團內成員相互認同的團體,還是屬於外集團——一個人不屬於或不與集團里的其他成員相互認同的團體。這至關重要的分類構成了隨後的知覺。正如Krebs和Denton指出的,將他人區分為內集團或外集團的行為好像在大腦中構造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線路。內集團的成員傾向於被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而相反,外集團的成員則被用各種否定的定見來看待。根據Krebs和Denton的看法,這些否定的定見(「他們都是下等的」「他們都一樣」「他們會利用我們」)會將這些外集團成員排除在我們移情的範圍,這樣我們會感覺我們和他們完全不一樣。因此,進化論心理學家宣稱,很多在社會知覺方面的偏見是由於自然選擇在大腦中形成的認知結構導致的。生物心理學:心理學家John Manning 發現食指和無名指的長度比例與胎兒時期獲得的荷爾蒙的多少有相關。經過統計,男性中這一平均值為0.96,而女性為1。比例越小,越具有男性性格特徵。進化論心理學家認為這與胎兒時期的母體荷爾蒙分泌相關。在頭10個禮拜胎兒無性特徵,但之後若為男孩,母親會釋放更多的男性荷爾蒙給胎兒,給女孩則會少些。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為大腦有男性大腦和女性大腦之分。男性適於機械工作,空間能力也較強,而女性大腦在語言、人際交流能力較強。進化心理學可以解釋這種區別,它認為男女大腦的差異與長期以來的進化任務有關。長期以來,男子狩獵,所以需要較強的空間定向能力;女子主要負責採集,所以固定記憶能力較強。進化心理學認為人腦能夠很好地解決其祖先在非洲大草原時期遇到的問題,而不是當今社會或現代城市中遇到的熟悉的任務。例如,人類學習對蛇的恐懼比學習對電插座的恐懼更容易,儘管電比蛇在當今社會對人來說更危險;人類很容易覺察人際交往中的欺騙,但很難覺察形式邏輯中的「差誤」。進化論心理學家相信,當人們面臨類似祖先時代的問題時,認知的錯誤與偏見就會大大減少。人們主要依靠快速地、不足的決策來適應現代真實的社會。人格心理學一些心理學家認為導致焦慮的原因是社會排斥。研究者指出,所有人都有從屬於某群體或加入某種關係的迫切需要。因此,當我們被社會群體排斥或拒絕時,我們會十分沮喪。用進化論心理學來解釋,群居在一個原始部落里的原始人比獨居的原始人更容易生存並繁殖後代。獨居的人比生活在群體或部落里的人更容易受傷害、生病、缺少避身之所並更少有機會尋求配偶和繁衍後代。因此被社會排斥會導致焦慮的情緒。除了以上幾種主流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像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等也都可以部分地運用進化論心理學來解釋。如,在焦慮的問題上,弗洛伊德也認為原始人尋求群居並制定一系列的規則,制止混亂的性行為和侵犯行為,以確保種族的生存。弗洛伊德的理論是關於無意識衝動的壓抑,他的分析在很多方面都與晚近的進化理論很相似。從以上實例我們可以看出,進化論心理學在心理學的各研究領域都有一定的應用,雖然它大多是解釋作用,而缺乏預測的效果,不過,它具有著獨特的觀點,並帶給了我們很多新思路。參考文獻:人格心理學(第六版)陳會昌等譯(Jerry M.Burger等著)Psychology——Themes&Variations(sixth edition)——Wayne Weiten唐利平、黃希庭(2005.5)《擇偶觀的進化論取向述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3期。朱新秤(2003)《進化與適應:心理實質新探》中山大學學報2003年第五期第43卷後記:昨天兩個小時趕出來的人格作業,亂說了一氣。不過倒覺得這樣比較通俗易懂。就像我最後說的,雖然進化論心理學大多是解釋性沒有實證的研究,沒有實驗的支持,不過,它的觀點都很有意思,可以解釋一些其他研究領域無法解釋的現象。因為小吉的建議,想我發一些有關心理學的東東,所以就把這篇文章貼了出來。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女人身上最敏感的「七寸」領域,情商高的男人不會碰!
阿里健康又逮到一個爆點領域?
CNS薦文:癌症領域中不可不看的亮點研究
自動化領域最值得關注的十大伺服電機
孫寧玲教授:高血壓領域新熱點全知道!

TAG:心理學 | 進化論 | 心理 | 進化 | 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