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幸福必致:關於這個節氣的小常識

推薦:職場是一場修行,讀《紅樓夢》是修行中的修行

文/潤芳

【作者簡介】潤芳,原名申芳玲,教師一枚,興趣廣泛,無事宅家,養花飼狗,率性固執,豪爽仗義,人送外號「獨行俠」。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到23日,交冬至節。古人認為這時節「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一年冬至夜偏長。」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因為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比南半球少了一半的陽光,而且越往北白晝越短。我國最北邊的漠河縣,冬至這天黑夜大約長達17個小時,到了北極圈,則會出現極夜現象。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距今有超過2500多年的歷史。

在古代,冬至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古人認為「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到了冬至,陰氣已極,否極泰來,陽氣始生,意味著一個新節氣循環開始,是值得慶賀的吉日。過了冬至,陽氣漸長,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

據記載,早在周朝,就有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歲」的盛典,《周禮》中就制訂了「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祭祀儀式。自周、秦至漢初,先民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相當於現在的正月初一),祭祀天地鬼神,迎接新年,慶賀「冬至陽生春又來。」

西漢武帝時,採用夏曆,定一月為正月,正月初一為新年第一天,冬至和新年分開。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武以後才有的習俗。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就是說冬至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不聽政,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相互拜訪,以美食相贈,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冬節。

魏晉六朝時,稱冬至為「亞歲」,百官要向皇帝稱賀,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其儀亞於正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在這天到郊外圓丘舉行祭天大典,百姓要祭拜祖先。

唐宋人好樂,朝廷放假七日慶賀,文人雅士過節還要寫詩抒懷,似乎唐宋時的中國人特別愛表達,「休把心情關葯裹,但逢節序添詩軸。」漂泊半生的杜甫「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心裡念念不忘的何日能看見三秦大地;「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客居異鄉的白居易感懷自己的形單影隻,過節不在家怎能叫過節呢?「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祭拜逝去的父母,更是一番傷懷;「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濕枯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蘇軾什麼時候都不丟仕宦文人的瀟洒,管它有花無花,逛逛去。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百官有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

總地來看,古代過冬至節,官方比民間隆重,而最莊重、最神聖的是冬至天子祭天。每年冬至,天子要在圓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豐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日月風雨諸神及列祖列宗,祈求上蒼護佑,國運隆昌,子孫綿延。

說一個與祭天有關的趣事。朱元璋打下天下,定都南京,據說每年祭天都下雨,於是朱皇帝就建造了一座祈年殿,形制方形,改在室內祭天,並定為祖制。朱棣遷都北京,祭祀天地沿襲祖制。直到嘉靖皇帝,恢復古制「郊天」,在北京郊區設計建造了圓丘形的天壇,用於祭天。

到了現代,冬至基本沒有什麼活動儀式,但享用美食卻綿延至今。

在黃河流域及北方大部分地區,冬至這天要吃餃子。俗語云「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據說這個習俗源於「醫聖」張仲景的一個善舉。

話說東漢末年,朝政日趨黑暗,兵患迭起,民不聊生,在南陽郡,張仲景以行醫濟世救民。隆冬時節,他看到家鄉的許多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耳朵都凍爛了。於是在冬至這天,讓弟子在街上搭起簡易的棚子,支起大鍋,放入生薑、當歸、大蔥等溫熱的藥材,熬出羊肉湯,煮上羊肉餡的形狀如耳朵的角兒,做成羊肉角兒湯,施捨給窮苦百姓吃,許多百姓吃了這個羊肉角兒湯,凍耳朵完全好了。

農曆十一月稱「子月」,子月交冬至節,稱「交子」,餃子與交子諧音,所以這種包上餡樣子像耳朵的麵食,便被稱為「餃子」。

當然也有例外,像山東一些地方,冬至這天流行喝羊肉湯,有驅除寒冷之意。

北京也是個例外,過去冬至吃餛飩。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有兩個匈奴首領渾氏和屯氏,最為兇殘,殺戮搶掠,無惡不作,老百姓恨之入骨。冬至這天,用麵皮包上肉餡,取名「餛飩」,恨而食之,祈求過上太平日子。

在江南,冬至有吃湯圓和赤豆糯米飯的習俗。把冬至這天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取團圓、圓滿之意。古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關於赤豆糯米飯,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大意是說上古神人共工有一個壞兒子,生前作惡,死後變成疫鬼,繼續禍害江南人,大家了解到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就在冬至日吃赤豆糯米飯,驅鬼避邪,祈求平安。之所以要在冬至吃,據說這個壞兒子死於冬至。很顯然,這個故事純屬無稽之談,冬至節春秋時才確立。

相傳共工家族善治水,怎麼治了個水就把江南人給得罪了?莫名其妙做了背鍋俠。

這個傳說與北京的吃餛飩倒是異曲同工——用吃來避災, 真是民以食為天!

地處嶺南的廣東大部分地區冬至也是吃湯圓,他們吃一種四色湯圓。

但蘇南人很特別,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有民諺雲「要想富,冬至過節吃豆腐。」而傳統的蘇州人家,會在冬至夜,一家人圍坐一起暢飲冬釀酒(一種加入桂花釀造的米酒)。

在我國台灣省,至今還保留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九種寓意吉祥的動物,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祖結束,同室宗親要一起吃飯,開懷暢飲,稱之為「食祖」。冬至祭祖,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江西、福建人則在冬至吃他們的傳統小吃——麻糍。麻糍是用上等糯米、豬油、芝麻、冰糖等製成,香甜可口,寓意生活甜甜蜜蜜。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習俗各異,古老的冬至節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但冬至飲食影響最廣的是——北餃子南湯圓。我的家鄉冬至家家包餃子,而且最好是羊肉餡的。

冬至開始進九,俗稱「交九」,即進入一年中的數九寒天。老百姓在漫長的勞動生活中總結的九九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耕牛遍地走。」反映了九九天的季節變化。

我國古代的農業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這個地區的氣候制訂的,用於指導農業生產。像我國的海南長夏無冬,很顯然是不適用的。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會在數九天搞花樣繁多的消寒活動。如畫九九消寒圖,白紙上畫九支梅花,一支九朵,共九九八十一朵,每天填一朵,記錄數九天的天氣情況,一種天氣固定一種顏色表示。過完數九天,一幅消寒圖就完成了。這個很有趣,在消閑地同時,也簡單記錄了天氣變化,適合孩子玩做。

冬至和清明一樣,沒有固定的日子,稱「活節」。民間各地,根據冬至交節的前後,來判斷天氣情況,總結出許多諺語。例如北方流傳的「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無雪也沒霜。」又如「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意思是說,冬至這天如果不見太陽,那麼過年一定是晴天;冬至若是個大晴天,過年就會有雨雪。還有流傳在山西的一句諺語:「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我的家鄉則有「冬至有雪,九九有雪。」、「冬至瑞雪兆豐年。」

2017年的冬至節是農曆十一月初五,是「冬至在月頭」,年底會不會很冷呢?2018年的春節已是「七九河開」,春回大地,我們盼望著。

推薦閱讀:

5月最佳旅行地榜單丨出發吧~ 在這個嫵媚的季節!
春節後的《送別》,沒有比這個更合適的了
這個碼頭看不到人(經濟聚焦)
閱兵後,再看看這個視頻吧(強烈推薦)
想去歐洲旅行?那你要先看這個!最全面的歐洲簽證攻略!

TAG:常識 | 幸福 | 節氣 | 冬至 | 這個 | 關於 |